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环境化学物的安全性和健康危险度评价

第六章环境化学物的安全性和健康危险度评价

健康风险评价报告

健康风险评价报告 组员:陶霞飞 1020207210 陈晓东 1020207211 周强 1020207212 潘正浩 1020207216 郭卉 1020207232

一、健康风险评价概述 健康风险评价主要是指通过有害因子对人体不良影响发生概率的估算,评价暴露于该有害因子的个体健康受到影响的风险。 1、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步骤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开始使用一些数学模型预测健康效益,首先在动物实验剂量--效应关系曲线的基础上估计人终身得癌症的超额危险度。80年代以后,科学家对化学物质危害的评定开始由定性发展,经反复研究,认为健康风险评价是保护公众免受化学物质的危害,以及为危险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的最适合方法。1983年,科学家提出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步骤,这个步骤广泛应用于致癌物的健康风险评价,并且非致癌物的健康风险评价目前也基本遵循该评价步骤。 健康风险评价是有效控制化学品危险的技术依据。首先,化学品数量巨大,既不可能同时进行管理,也不可能对所有化学品逐一进行风险评价,只能按其潜在的和实际危害的大小排列化学品排列的优先顺序。其次,为了有效地管理化学品,就需选择既能维护健康,又能为财力所能承受,也不会对社会和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技术上可行的控制措施,也就是需进行风险控制的损益分析。此外,为了使化学品的各项控制措施得以实施,就需由管理部门建立一系列法规。建立法规,需要考虑一个尺度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以化学品的健康风险评价所提供的科学依据为基础。 2、健康风险评价的技术框架 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从1993年起召开多次专门会议,将危害识别、暴露评价、剂量—效益评价、风险表征四步模式作为标准化的基本框架,并确定健康风险评价将在评价方法的透明性、用法的规范性、如何选择评价依据、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以及风险评价的公众参与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二、危害识别 1、危害识别的概念 危害识别也称危害鉴定,是风险评价的第一阶段,它需要识别的是接受评价

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制说明

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报告编制说明 第一节评价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确保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过程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提供指导性的依据,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的规定对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单位进行安全评价。 在对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地评价和分析,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工艺、设备、管理等方面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安全评价,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找出事故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为企业安全生产、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提供依据。

第二节评价依据 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规范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2002年3月15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1998年9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35号《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36号《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37号《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管理办法》

(8)第170号国际公约《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9)第177号建议书《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建议书》2 评价标准 (1)《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2)《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93 (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93 (4)《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2801-91 (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3083-85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7)《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 4064-83 (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9)《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 15599-95 (1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92

环境化学作业答案

绪论1、如何认识现代环境问题的发展过程? 答:环境问题不止限于环境污染,人们对现代环境问题的认识有个由浅入深,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 a 、在 20 世纪 60 年代人们把环境问题只当成一个污染问题,认为环境污染主要指城市和工农业发展带来的对大气、水质、土壤、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对土地沙化、热带森林破环和野生动物某些品种的濒危灭绝等并未从战略上重视,明显没有把环境污染与自然生态、社会因素联系起来。 b 、 1972 年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中明确指出环境问题不仅表现在水、气、土壤等的污染已达到危险程度,而且表现在对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也宣告一部分环境问题源于贫穷,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这是联合国组织首次把环境问题与社会因素联系起来。然而,它并未从战略高度指明防治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没明确解决环境问题的责任,没强调需要全球的共同行动。 c 、20 世纪 80 年代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有新的突破性发展,这一时期逐步形成并提出了持续发展战略,指明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d 、进入20 世纪 90 年代,人们巩固和发展了持续发展思想,形成当代主导的环境意识。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21 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它促使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行动纲领。这是本世纪人类社会的又一重大转折点,树立了人类环境与发展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 2、怎样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系统的影响? 答:地球环境系统即为生物圈,生物圈有五大圈层组成: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这五大圈层受到人类影响,也就影响了整个地球环境系统。例如: 大气圈:人类的工业化,是的矿物质燃料使得CO2、SO2等气体大量进入大气中使得大气吸收的地面的长波辐射增多,形成保温层,这就是我们说的。 生物圈:人类的砍伐,屠杀野生动物,造成的破坏,食物链的断裂或减少,是的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受到影响,造成灾害,各种的恢复力减弱,抗破坏力减弱。 土壤圈:树木的砍伐造成,人们盲目施肥,造成 水圈:水的污染就不用说了 :人类活动的原因引发,腐蚀,砍伐造成风沙肆虐,风化现象加剧。

健康危险度评价方法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由于城市较多地消耗各种能源,不可避免地出现大气污染,从而成为城市环境的主要问题。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受到关注,各地环境卫生工作者对此开展了一些调查研究工作。陈秉衡教授近年来结合我国国情对上海市大气污染的健康影响运用国际上广泛认同的危险度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为各地从事大气污染健康影响的读者提供借鉴,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以期使此类研究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可行,从而促进城市建设与保护居民健康协调发展,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城市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方法 第一讲绪论 国内外大量研究和报道已证实城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不良影响。但是如何在一个城市范围内定量评价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危害,并以此作为政府部门决策的依据,尚无成熟和规范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伦敦烟雾事件对严重大气污染事故与居民超死亡关系的定量认,和嗣后政府决策部门对大气污染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使伦敦大气质量获得明显改善,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国内外又相继在这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次系列讲座的目的拟介绍国际上近年通用的危险度评价方法,系统阐述城市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方法。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based risk assessment),又称健康风险评价,是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之间的桥梁。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科学研究-危险度评价-危险度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1994年作了补充修改和肯定。这一框架已为国际学者和国际研究机构广泛接受。我们认为,大气污染的健康危险度评价应遵循这一框架的精神并加以具体化(图1). 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证实,大气污染即使是低浓度的大气污染也和居民的超死亡数相关。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有80万人的死亡和460万寿命损失年(lost life years)与城市大气污染相关(WHO2002)。但是大气污染的这项健康负担在全球各地区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项负担主要落在亚洲发展中国家,他们承担了全球大气污染相关的死亡和寿命损失年60%。问题在于,由于目前亚洲发展中国家相关研究资料的欠缺和不足,对亚洲所作的估计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北美、西欧的研究结果及暴露/ 剂量-反应关系。而这些亚洲国家的大气污染类型、污染物特征及浓度,人口学资料和疾病谱,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等均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世界银行出版的《蓝天碧水》(Blue skies Clean Waters)中曾以国外研究为基础,对我国与大气污染相关的超死亡数作了初步估计。这是一个重要的尝试和开端,但需要进一步从中国资料出发,作出更为准确和结合我国实情的判断,并为相关环境和能源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进行大气污染的健康危险度评价时,必须搜集和分析以下重

经营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报告书(

经营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报告 项目名称:****加油站安全评价报告 评价机构名称:****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日期:

目录 1.前言4 1.1评价对象与范围4 1.2安全评价目的5 1.3评价依据5 1.4评价引用标准6 1.5参考资料6 1.6评价工作程序7 2.加油站的基本情况8 2.1前置文件的符合性检查8 2.2地理位置8 2.3总平面布置图9 2.4主要设备9 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1 3.1主要物料特征11 3.2加油站安全重点部位及爆炸危险区域19 3.3建筑物防火等级22 3.4变配电设备和防爆电气22

3.5防雷防静电措施22 3.6加油站与周边的安全距离23 3.7站内各设施的安全距离23 4.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24 5.加油站安全状况分析评价26 5.1安全管理制度26 5.2岗位操作规程27 5.3人员素质和教育培训27 5.4油罐埋地28 5.5防雷防静电28 5.6站区环境及消防设施29 6.安全对策及措施29 7.评价结论33 8、整改确认书35 ****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受****加油站委托,对其危险化学品(成品油)经营活动进行安全评价,评价组专家依据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对站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工艺及设施、消防设施、电气装置、建筑物、管理制度、应急救援预案和从业人员培训等内容进行现场审核。评价组专家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和有

害因素进行了辨识和分析,查找出经营活动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和缺陷,提出整改建议,并下发“经营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整改意见书”,限期进行整改。35

1.前言 *****加油站的前身是大连华天加油站。该加油站位于****。该加油站经营业务范围为汽油、柴油、润滑油,属危险化学品经营类企业。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344号令)第十七条“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第36号令)第三条“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许可证制度。经营销售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并凭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注册手续。未取得经营许可证和未经工商登记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销售危险化学品”和第七条“申请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有权自主选择具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本单位的经营条件进行安全评价”之规定,具有国家级危险化学品专项评价资质的大连赛特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受****加油站的委托,对其储存、经营成品油的安全条件进行专项安全评价。 1.1评价对象与范围 评价对象为*****子区华天加油站成品油储存、经营开业条件及安全要求。评价范围如下: 1)经营场所和储存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2)主管人员和业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

最新如何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的风险分析

如何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的风险分析

如何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的风险分析? 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对此,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如何看待安全评价呢? 众所周知,安全评价是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拟建或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大小,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危险、有害因素,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有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行为性和其他六类危险、有害因素;事故类别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二十类。 各种危险,有害因素与生产工艺、设备、环境、物料等息息相关。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危险、有害因素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变化、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使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时常面临着设备缺陷、疲劳、老化、腐蚀、振动、泄漏、辐射、管理不善等问题,而生产人员又必须直接接触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事故概率较高,因此和好事故控制与预防工作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重要工作。危险化学品生产中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设计缺陷原因、施工或设备质量原因、人为原因、防护缺陷原因、管理薄弱等原因。由于事故原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控制和预防各类事故得采用系统、科学、全方位的工作方法,安全对策措施要贯穿于危险化学品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切实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对安全生产有以下作用: (1)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2)正确鼾危险、有害因素; (3)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4)有效预防重大事故预防和职业性危害的发生; (5)发生意外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的条件。 安全对策措施主要有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和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两类: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具体有厂址及厂区平面布局对策措施、防火防爆对策措施、电器安全对策措施、机械伤害防护对策措施、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和其他安全对策措施。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具体有建立制度、完善机构和人员配置、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安全投入与安全设施、实施监督与日常检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制定安全对策措施的根据是《安全生产法》以及国家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标准,所制定的安全对策措施既要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标准,又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实际,这样一来判断安全对策措施的正确与否自然成为企业可持续生产的关键环节。前面介绍了安全评价的概念,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通过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中介机构站在中立角度的安全评价,实事求是地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判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对策措施

环境化学戴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环境化学戴课后习题参 考答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第一章绪论 2、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 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征、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环境化学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型科学。其内容主要涉及: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他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用的机制和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环境化学的特点是要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目前,国界上较为重视元素(尤其是碳、氮、硫和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相互偶合的研究;重视化学品安全评价、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等全球变化问题。当前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的是: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有毒有害废物和城市垃圾对水题和土壤的污染。 3、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和工业污染物。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液态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 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 主要化学污染物有: 1.元素:如铅、镉、准金属等。 2.无机物:氧化物、一氧化碳、卤化氢、卤素化合物等 3.有机化合物及烃类:烷烃、不饱和脂肪烃、芳香烃、PAH等; 4.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如,四乙基铅、二苯基铬、二甲基胂酸等; 5.含氧有机化合物:如环氧乙烷、醚、醛、有机酸、酐、酚等; 6.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睛、硝基苯、三硝基甲苯、亚硝胺等; 7.有机卤化物:四氯化碳、多氯联苯、氯代二恶瑛; 8.有机硫化物:硫醇、二甲砜、硫酸二甲酯等; 9.有机磷化合物:磷酸酯化合物、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军用毒气等。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4.影响大气中污染物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主要有:(1)空气的机械运动如风和大气湍流的影响; (2)天气和地理地势的影响;(3)污染源本身的特性。

苯巴比妥钠的健康危险度评价

苯巴比妥钠的健康危险度评价 一、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5-乙基-5 -苯基-2,4,6(1H,3H,5H)- 嘧啶三酮一钠盐按干燥品计算,C12H11N2NaO3不得少于98.5%。为白色结晶性颗粒或粉末;无臭,味苦;有引湿性。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中溶解,在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1、实验动物 正式试验动物随机区组分组:各25只,雌雄各5组,每组各5只小鼠,组内体重差小于10%,组间均数小于5%;采用分层抽样:小鼠按0.5—1g为组段分组观察时,雌雄分开喂养。 2、染毒途径 试验动物小鼠接触受试物方式为经口灌胃。每只小鼠按0.25ml/10g的剂量进行灌胃 3、染毒期限 实验前全体动物隔夜禁食16h,不限制饮水。密切注意观察2h,看是否有急性毒性发作,记录动物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解剖观察死亡小鼠的内脏情况。2h后常规饮食,连续观察7 天,每日定时观察记录。 4、剂量分组 探讨外来化学物急性毒性应首先测定半数致死量,先做预试验。通过查阅文 献,找出苯巴比妥钠的近似毒性资料,以此预期毒性中值作为苯巴比妥钠的中间剂量组,在上下各1~2个剂量组做预实验。初起组距用计量间的4倍差,即以㏒4来划分各组剂量。以毒性化学物急性经口LD50体重的中间剂量,组距取对数值(㏒2=0.3),上下各推两个剂量组 5、观察指标 试验期间和试验结束,全面观察动物死亡情况,动物体重,中毒反应症状,病理性检查 6、结果分析 化学毒物经口染毒的方法是卫生毒理学中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是研究化学毒物的基本实验,在短期内可以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 二、致突变作用及评价 1、实验动物 设阴性和阳性对照组,7-12周的小鼠,体重在18-20g之间,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 2、染毒途径 试验动物小鼠接触受试物方式为经口灌胃。 3、染毒期限 每天染毒一次,第五天处死, 4、剂量分组 首先测定半数致死量,先做预试验,后取苯巴比妥钠的1/5,1/10,1/20 LD50剂量, 即50mg/kg,25 mg/kg,5 mg/kg

环境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说明

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说明 1.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范围包括区域和工种两个方面,评估步骤包括危害辨识、危害核定、危害定性、风险评级等步骤,具体见附件1(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流程)。 2. 危害辨识 2.1. 用普查方式辨识区域、工种涉及的环境与职业健康潜在危害因素,危害因素见“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附件2),“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由“危害类别”、“危害项目”、“对人体/环境的危害”、“国家标准”、“国际趋势”及“评估方法”6 部分组成。 (1) “危害类别”:分“环境”与“职业健康”两大类别; (2) “危害项目”:分噪声、照明及能见度、温度、振动、空气质量、辐射、生物危害、化学危害、人机功效、心理因素、光污染、工业废料、生活垃圾、自然资源消耗、排放物等28 项危害; (3) “对人体/环境的危害”:指危害对人体和环境产生的影响; (4) “国家标准”和“国际形势及趋势”指国家规定安全控制数值、职业接触限值或国际先进做法; (5) 评估方法:危害的检测手段。 2.2. 区域潜在危害因素辨别:用“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一览表”(见附件 5)普查不同区域的潜在危害因素,如辨识出危害则在相应“区域”与“危害项目”相交栏作标识。其中区域是将各部门所管辖

的范围按照其使用功能划分成区域,例如公司行政部管辖范围可划分为:办公室、高压配电房、低压配电房、材料室、工器具室、空调主机房、电梯机房、电缆竖井、车库、水泵房、杂物间、传达室等,物资部管辖区域可划分为:办公室、配电房、室内仓库、室外仓库、废料堆放区等。 2.3. 工种潜在危害因素的辨别:对于按区域未辨别出的涉及工种作业的危害因素,按照工种进行辨别。运用“环境与职业健康工种风险评估一览表”,普查各工种在工作中涉及的危害因素,如辨识出危害则在相应“工种”与“危害项目”相交栏作标识。其中工种主要是各区域中存在的常见工种或人员,例如行政部管辖范围内主要存在的工种包括管理人员、内勤人员、司机。物资部门管辖范围内主要存在的工种包括管理人员、仓管人员、物资配送人员、废旧物资处理人员、内勤人员、司机。 2.4. 危害辨识过程中对不确定的危害源,在“危害描述”栏进行简洁描述。如产生危害的设备设施、地点位置、受影响人员、受影响时间、对环境的影响等。 3. 危害核定:核定普查结果,确定危害是否存在。 4. 危害定性 4.1. 对核定的普查结果依据“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中评估方法开展评估。 4.1.1. 噪声、照明及能见度、温度、振动、空气质量、辐射、化学危害等,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规定进行定量的监测或定性评估,监测、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第七章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health risk factors appraisal)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基本步骤与方法 三、评价方法的应用 四、局限性 教学目标: 掌握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及特点 熟悉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步骤 一、概述 (二)基本概念 健康危险因素(health risk) 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诸因素。 现状: 人们始终将重点置于疾病治疗和病因学研究领域; 单纯依赖医疗手段进行干预的卫生策略效果也不如期望的理想。 意义: 将人类的被动医疗转为主动预防 (二)基本概念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health risk factor appraisal) 是研究致病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基本思想是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人口发病率或死亡率资料以及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人们在生活、生产环境及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与健康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测评,估计个体患病或死亡的危险性,预测个体降低危险因素的潜在可能性及可能延长寿命的程度,并向个体进行反馈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危险因素个体化和群体化的干预与控制,改变不良的生活、生产环境和行为生活方式,避免或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减少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进而提高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由Robbins和Lewis提出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生物统计学家H.Geller和健康保险学家N.Gesner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等多种方法,将健康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用定量方法来分析定性资料 健康危险因素严重程度→危险评分 定性→定量 2.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 (1)环境危险因素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导则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901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导则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导则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以下简称经营单位)安全评价的前提条件、程序、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安全评价。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在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J16-87(20xx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15603-1995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8265-2000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定义和特点每日一练(2014.7.10)

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定义和特点每日一练(2014.7.1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均有1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答案代码。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5:1 2、竹叶青蛇咬伤后局部主要表现( ) A.无明显炎症反应 B.轻微刺痛 C.麻木感 D.红肿、疼痛剧烈 E.肌抽搐 3、下列哪项不属于机械性损伤( ) A.切割伤 B.擦伤 C.挫伤 D.刺伤 E.放射线 4、烧伤抗休克补液时,第一份额24小时输液量从何时计算( ) A.来院时 B.烧伤后第一次输液时 C.口服补液时 D.发生休克时 E.烧伤时 5、竹叶青蛇咬伤后局部主要表现( ) A.无明显炎症反应 B.轻微刺痛 C.麻木感 D.红肿、疼痛剧烈 E.肌抽搐 6、5:1 7、中国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哪项是正确的( ) A.头、颈、面各4% B.躯干为26% C.双臂为5% D.双下肢为46% E.成年女性双足为9% 8、竹叶青蛇咬伤后局部主要表现( ) A.无明显炎症反应 B.轻微刺痛 C.麻木感 D.红肿、疼痛剧烈 E.肌抽搐 9、成人面、颈、双手、前胸和前腹部约2/3烧伤时,烧伤面积为( )

A.16% B.18% C.20% D.22% E.24% 10、5 C.一般为2: 11、某男孩上学途中不慎被犬咬伤小腿,伤口出血少许。应该就地采取何种措施( ) A.包扎伤口 B.立即去医院 C.创面涂红汞 D.抬高患肢并限动 E.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伤口 12、预防狂犬病的主动免疫应注射 A.狂犬病疫苗 B.破伤风抗毒素 C.抗狂犬病血清 D.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E.抗生素 13、成人体重50kg,头、颈部、胸、腹、会阴及双上肢均为Ⅱ°烧伤,伤后第1个24小时补胶体液的量为 A.1225ml B.1425ml C.1625ml D.1825ml E.2025ml 14、成年男性,矿井瓦斯燃烧,烧伤头、面部、双下肢和双手,估计烧伤面积时,下列那些不确切( ) A.头、面、颈部各位3% B.双前臂为6% C.躯干为27% D.双手为5% E.双大腿、双小腿为32% 15、关于暴露疗法对病室要求正确的说法是( ) A.病室温度以28~32℃为宜,相对湿度70%左右 B.病室温度以28~32℃宜,相对湿度40%左右 C.病室温度以18~22℃为宜,相对湿度40%左右 D.病室温度以18~32℃为宜,相对湿度30%左右 E.病室温度以18~22℃为宜,相对湿度70%左右 16、严重挤压伤病人应用下列何药可防止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 A.碳酸氢钠及利尿剂 B.稀盐酸及利尿剂 C.氯化胺及利尿剂 D.低分子右旋糖酐

健康风险评估习题

单选题 1.以下关于“风险”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风险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历的一种状况 B.风险是用来描述结果不确定的状况 C.风险是可以预期的已知结果 D.当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存在差异的时候,风险就产生了 E.生活本身是充满风险的 2.以下关于健康危险因素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健康危险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B. 各种健康危险因素之间是独立的 C. 健康危险因素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 D.有多种健康危险因素,但不一定就有疾病 E.现代社会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健康危险因素就是不良生活方式 3.健康风险评估不可以用于:D A.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B. 人群健康管理 C.自我保健 D.疾病的诊断 E. 行为矫正 4.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是用来研究:A A.健康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B.健康危险因素与急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C.健康危险因素与健康保护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D.健康危险因素对健康损害的机制 E.健康危险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特异性 5.健康信息收集、健康风险评估旨在:B A. 提供有普遍性的群体化健康信息来调动群体消灭本身健康风险的积极性 B.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健康信息来调动个体降低本身健康风险的积极性 C.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来帮助群体降低本身的健康风险 D.提供有普遍性的群体化健康信息来调动群体消灭本身健康风险的积极性,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健康信息来调动个体降低本身健康风险的积极性 E.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经健康信息来调动个体降低本身健康风险的积极性,提供有针对的性的科学健康信息来帮助群体降低的健康风险 6.可以通过健康风险分析和评估的方法来确定高危人群,干预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减少发病风险的疾病是:A A、冠心病、脑卒中、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 B、SARS、流脑、流感等急性传染病 C、血吸虫病、肝吸虫病、蛔虫病等寄生虫病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 (试行) 一、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生产单位现状的安全评价。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导则,同时,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局令第10号) 《安全评价通则》(国家安全监管局安监管技装字〔2004〕37号)《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94)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三、定义 (一)化学品

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包括天然的或者人造的。 (二)危险化学品 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腐蚀品等。 (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指依法设立且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的企业,包括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企业。 (四)中间产品 指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为满足生产的需要,生产一种或多种产品作为下一个生产过程参与化学反应的原料。 (五)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 指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或者其分公司、子公司所属的独立核算生产成本的单位。 (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作业场所 指可能使从业人员接触危险化学品的任何作业活动场所,包括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操作、处置、储存、搬运、运输、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或者处理等场所。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导则(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导则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187-66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导则(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以下简称经营单位)安全评价的前提条件、程序、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安全评价。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在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J16-87(20xx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15603-1995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8265-2000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 劳部发[1995]56号《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公安部令1994年4月10日第6号《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安全评价的前提条件 3.1经营单位应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其营业执照上的企业名称、经营范围应与其向安全评价机构提交的的《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见附录B)相一致。 2新设立的经营单位应持有相关部门批准的文件,新项目应有竣工验收批准文件,其批准文件上的企业名称、经营范围应与其向安全评价机构提交的的《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相一致。 3.3租用场地、设施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持

环境化学试题(有答案)

试题2 环境化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词4 分, 共32分) K) 4 放射性活度 1 PTS 2 环境效应 3 标化分配系数( oc 5 有害废物 6土壤盐基饱和度 7阈剂量(浓度) 8 Bioaccumulation 二简答题(每题6分, 共36分) 1 什么是环境问题?请简述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2 Describe the major soil components and their significances in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3 什么是毒物的联合作用及其主要分为哪几类? 4 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吸光物质,其吸光特征是什么? 5叙述大气中含氮化合物、含卤素化合物的源和汇。 6为什么水体pH较低时,鱼体内积累的甲基汞含量较高? 三应用环境化学原理分析下列问题(10分+11分+11分, 共32分) 1 下图是C3H6、NO、空气(O2、N2)混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时间成分关系图。从图中可知,随NO和C3H6等初始反应物的氧化消耗,NO2和醛量增加;当NO耗尽时,NO2出现最大值。此后,随着NO2的消耗(浓度下降),O3和其他氧化剂如过氧乙酰硝酸酯(PAN)产生了。试利用大气环境化学原理分析可能发生的环境现象,并阐述其机制。 2 假设你的朋友在深圳某燃煤火力发电厂附近投资了一个果园种植项目,但是产量一直不好,初步检测发现土壤呈明显酸性,收获的产品重金属含量过高,请你用所学的环境化学相关知识为你的朋友解释出现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 3 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后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为了确保哈尔滨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哈尔滨市政府决定于2005年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该取水口位于爆炸现场下游)。11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该水体污染物主要为苯、苯胺和硝基苯,并确定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试应用环境化学原理分析该现象。

第二章 环境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人类自然环境由下列圈带构成,哪项除外( ) A.生物圈 B.大气圈 C.水圈 D.非生物圈 E.土壤岩石圈 2.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下列各种功能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这些功能流是( ) A.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 B.物质流、能量流和食物流 C.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食物流 D.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E.能量流和信息流 3.以下是生态系统的特征,哪项除外( ) A.整体性 B.开放性 C.自调控 D.可复制性 E.可持续性 4.下列对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的描述哪项正确( ) A.是异养型微生物 B.是草食动物 C.可起着对初级生产者加工和再生产的作用 D.是肉食动物 E.能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5.关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人类力量无法取代的 B.已被农业革命所取代 C.已被工业革命所取代 D.已被现代文明所取代 E将被人类新的文明所取代

6.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相互对立的关系B环境决定人类 C.人类改造环境 D.辩证统一的关系 E.无特殊关系 7.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是( ) A.人类固有的、无限的 B.人类固有的、有限的 C.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无限的 D.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有限的 E.与疾病的发生元关的 8.环境污染物的暴露一般是通过( ) A.直接摄入污染物 B.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土壤 C.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生物 D.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水 E.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环境介质 9.污染物通过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人的危害( ) A.都降低 B.都增加 C.既可以降低,也可以增加 D.保持不变 E.保持不变或降低 10.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速度,最快的是( ) A.水 B.大气 C.土壤 D.植物 E.岩石 11.以下是联合毒性作用的类型,哪项除外( ) A.相乘作用 B.拮抗作用 C.相加作用 D.协同作用 E.增强作用

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报告范本

第一章评价依据 1.1 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文件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1998) ⑶《监控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1995) 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 ⑸《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 ⑹《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2005) ⑺《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号(1990) ⑻《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建设项目安全审查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局令第17号(2005) ⑼《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总危化字[2006]10号 ⑽《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⑾《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国际公约⑿《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部发[1996]423号 ⒀《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劳部发[1996]138号 ⒁《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

⒂《上海市消防条例》2000.1.2 ⒃《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2005.3.1 ⒄《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 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令第56号(2006) ⒅《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 ⒆《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 ⒇其他国家、上海市法律、法规、文件 1.2 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 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GBJ 16-87 ⑵《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 GB50160-92 ⑶《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GB 18265-2000 ⑷《危险货物品名表》 GB 12268-2005 ⑸《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 GB 15603-1995 ⑹《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2000 ⑺《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4-1999 ⑻《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 17915-1999 ⑼《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 17916-1999 ⑽《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12463-90 ⑾《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 GB/T 15098-94⑿《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190-90 ⒀《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3690-92⒁《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91-2000

环境危险度评价概述

环境危险度评价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第一节概述 ?危险度评价(risk assessment)即基于毒理学试验资料,化学物接触资料和人群流行病学资料等科学数据的分析,确定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对公众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发生损害效应的性质、强度、概率,确定可同意危险度水平和相应的实际安全剂量,为治理部门制定和修正卫生标准,制定相应法规,确定污染治理的先后次序,评价治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称为危险度评价。 一、进展历史 ?1.占卜术(算命) ?危险度研究在人类史上已有专门长的历史,公元前3200年,Sumerians有一类专门的神父—Asipus,他们的职责是用简单的方法来占卜吉凶(可能危险度)。

?我国流传特不算命方法中也有一些危险度评价的内容。 ?2.近代的进展 ?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based risk assessment),又称健康风险评价,是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之间的桥梁。美国国家 科学委员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科学研究-危险度评价-危 险度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1994年作了补充修改和确信。 这一框架已为国际学者和国际研究机构广泛同意。。 二、什么缘故要进行环境危险度评价? ?1.必要性 ?美国食品及药物治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美国国家环保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以及我国政府已对环境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制定出卫生标准。然而,在这标准之下就安全吗?假如一般人群终生暴露在100种化合物下,每

种化合物的安全标准为10-6,它们毒性相加的结果实际上并不象想象的那样安全。而进行环境危险度评价确实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成功的个案 ?英国大夫Doll和Hill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确实是较早危险度评价的成功案例。 ? 1996年加拿大联邦—省饮水分委会应用混合物危险度评价的方 法制订出第6版《饮水质量指南》,涉及60种化学物质的最大同意浓度(MACs)。 ?三、危险度评价的局限性 ?目前采纳的“危险因素评价”方法表现出了它的局限性,正 日益受到流行病学界内外的评议。例如针对一些病因学研究 中相互矛盾的现象,Taubes认为“流行病学在病因推断上面 临其自身的极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