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精神分裂症分类及诊断标准F20精神分裂症F20.0偏执型精神分裂症F20.1青春型精神分裂症F20.2紧张型精神分裂症F20.3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F20.4精神分裂症后抑郁F20.5残留型精神分裂症F20.6单纯型精神分裂症F20.8其它精神分裂症F20.9精神分裂症,未特定可采用第五位编码指明症状F20.x0持续性xF20.1发作性,伴有进行性损害F20.x2发作性,伴有稳定性损害F20.x3弛张发作性F20.x4不完全性缓解F20.x5完全性缓解F20.x8其它F20.x9观察期尚不足一年。
精神分裂症虽然无法分辨出严格地标示病理性质的症状,但出于实践的目的,有必要将上述症状分成一些对诊断有特殊意义的、并常常同时出现的症状群,例:(a)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或思维被撤走以及思维广播;(b)明确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行动或感觉的被影响、被控制或被动妄想;妄想性知觉;(c)对病人的行为进行跟踪性评论,或彼此对病人加以讨论的幻听,或来源于身体某一部分的其它类型的听幻觉;(d)与文化不相称且根本不可能的其它类型的持续性妄想,如具有某种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的力量和能力(例如能控制天气,或与另一世界的外来者进行交流);(e)伴有转瞬即逝的或未充分形成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或数月每日均出现的任何感官的幻觉;(f)思维断裂或无关的插入语,导致言语不连贯,或不中肯或词语新作;(g)紧张性行为,如兴奋、摆姿势,或蜡样屈曲、违拗、缄默及木僵;(h)“阴性”症状,如显著的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情感反应迟钝或不协调,常导致社会退缩及社会功能的下降,但必须澄清这些症状并非由抑郁症或神经阻滞剂治疗所致;(i)个人行为的某些方面发生显著而持久的总体性质的改变,表现为丧失兴趣、缺乏目的、懒散、自我专注及社会退缩。
诊断要点:诊断精神分裂症通常要求在一个月或以上时期的大部分时间确实存在属于上述(a)到(d)中至少一个(如不甚明确需两个或多个症状)或(e)到(h)中来自至少两组症状群中的十分明确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分类及诊断标准F20精神分裂症F20.0偏执型精神分裂症F20.1青春型精神分裂症F20.2紧张型精神分裂症F20.3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F20.4精神分裂症后抑郁F20.5残留型精神分裂症F20.6单纯型精神分裂症F20.8其它精神分裂症F20.9精神分裂症,未特定可采用第五位编码指明症状F20.x0持续性xF20.1发作性,伴有进行性损害F20.x2发作性,伴有稳定性损害F20.x3弛张发作性F20.x4不完全性缓解F20.x5完全性缓解F20.x8其它F20.x9观察期尚不足一年。
精神分裂症虽然无法分辨出严格地标示病理性质的症状,但出于实践的目的,有必要将上述症状分成一些对诊断有特殊意义的、并常常同时出现的症状群,例:(a)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或思维被撤走以及思维广播;(b)明确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行动或感觉的被影响、被控制或被动妄想;妄想性知觉;(c)对病人的行为进行跟踪性评论,或彼此对病人加以讨论的幻听,或来源于身体某一部分的其它类型的听幻觉;(d)与文化不相称且根本不可能的其它类型的持续性妄想,如具有某种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的力量和能力(例如能控制天气,或与另一世界的外来者进行交流);(e)伴有转瞬即逝的或未充分形成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或数月每日均出现的任何感官的幻觉;(f)思维断裂或无关的插入语,导致言语不连贯,或不中肯或词语新作;(g)紧张性行为,如兴奋、摆姿势,或蜡样屈曲、违拗、缄默及木僵;(h)“阴性”症状,如显著的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情感反应迟钝或不协调,常导致社会退缩及社会功能的下降,但必须澄清这些症状并非由抑郁症或神经阻滞剂治疗所致;(i)个人行为的某些方面发生显著而持久的总体性质的改变,表现为丧失兴趣、缺乏目的、懒散、自我专注及社会退缩。
诊断要点:诊断精神分裂症通常要求在一个月或以上时期的大部分时间确实存在属于上述(a)到(d)中至少一个(如不甚明确需两个或多个症状)或(e)到(h)中来自至少两组症状群中的十分明确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听到精神病大家的潜意识中就会浮现出一些精神失常,频临崩溃的图像。
像如精神分裂症此重大疾病中,其诊断就成为了整个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如何区分诊断精神分裂与其他疾病?1、强迫性神经症:部分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阶段以强迫状态为主,此时需要与强迫性神经症鉴别。
2、反应性精神障碍:在精神创伤直接影响下发病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疾病早期思维和情感障碍均可带有浓厚的反应色彩,需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相鉴别。
不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3、偏执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其共同特点是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偏执狂,偏执性精神病或偏执状态。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1、时间标准,病程至少持续1个月。
2、症状标准(2)情感淡漠,孤独退缩,兴趣减少,自发情绪波动,无故哭笑或焦虑恐惧。
(1)思维贫乏,联想散漫或破裂,思维内容离奇,有病理性幻想和妄想。
(3)意识清晰情况下,出现有感知障碍、行为紊乱、精神运动兴奋、作态、违拗或迟钝少动。
3、严重标准,适应能力明显受,与大多数同龄正常儿童相比明显异常,包括在家庭、学校各种场合下的人际关系、学习表现、劳动和自助能力的变化和缺陷。
4.、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和发育障碍。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一、单纯型分裂症[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病程标准]1符合病症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不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二、单纯型分裂症[诊断标准]1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为主,从无明显的阳性症状;2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趋向精神衰退;3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2年,常在青少年期起病。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妄想、幻觉等症状的出现,情感表达的冷漠或缺失,以及行为和思维的异常。
为了准确诊断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史和体格检查。
以下是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1. **长期出现妄想、幻觉等症状**:这是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
妄想通常表现为无根据的、错误的信念,而幻觉则是在无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产生的虚幻的听觉、视觉或嗅觉等感知。
这些症状往往持续存在,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2. **情感表达冷漠或缺失**:患者通常表现出情感的淡漠或缺失,对外界事物缺乏兴趣和情感反应,给人以“不近人情”的感觉。
3. **行为和思维异常**:患者可能出现孤僻、退缩、反应迟钝等症状,不愿意与他人交往,言语减少或内容缺乏逻辑性。
4. **日常生活能力逐渐下降**: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可能逐渐表现出社交功能、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的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5. **无其他躯体疾病导致以上症状**: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应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躯体疾病,如脑部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在诊断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时,医生还应考虑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社会环境等因素。
此外,体格检查和神经心理测试等辅助检查也有助于诊断。
治疗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康复治疗等。
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患者可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逐步恢复社交和工作能力。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治疗要点是什么?来源:吉林安定医院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治疗要点是什么?这是精神科医患者都较为关注的重点。
一般来讲,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治疗与愈后问题是件比较棘手的问题。
因为本型较为少见,且起病隐袭,发展缓慢,多呈迁延性发展,患者在起病初期往往不被人注意,从而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先兆:多起病于青少年期,起病极缓,早期先兆潜证可达数年之久,主要特点为人格衰退。
人格变异:特点为逐渐变得孤僻、懒散、冷漠和发呆,这两大特征维持较长的时间,常被人们认为“怪”,而未意识到是精神病的早期潜兆。
类神经官能症:初起可出现人格衰退伴类神经衰弱症,但亦可重点呈现神经衰弱的躯体症状,如失眠、疲劳、食欲不振、头昏、工作能力下降。
鉴别:与人格障碍相鉴别: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应与人格障碍的分裂型相鉴别,后者同样有冷、孤、呆、静的特征,但无呆及思路障碍。
与内向性格区分:此为人的体质差异,表现为沉静、少言、不露,但并不冷漠、孤癖。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治疗要点:早确诊,早治疗。
使用氯丙嗪或奋乃静等抗精神病药物进行系统的、充分剂量的疗程治疗,取得症状好转后,给予长期药物维持治疗,同时给予康复治疗,争取保留住病人的某些社会劳动技能。
疾病早期及症状发展期,应住院治疗,症状好转后最好出院回到社会、家庭中去。
因为长期住院,单调的医院环境会使病人的社会功能缺损与精神残疾的进程加快。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预后问题:病情严重时精神衰弱日益明显。
病程至少2年。
本型预后较差。
由上可知,争取最佳治疗时机和坚持维持性治疗是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重点问题。
此外,在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治疗期间,还要随时关注患者的身心变化,一旦出现某些异常时,患者要随时就诊并在专家的指导下适时改变治疗方针。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计划1.心理护理指导:精神分裂症后期心理护理措施2.如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3.精神分裂症的护理目标有哪些4.如何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呢?5.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疾病的护理6.如何做好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工作?心理护理指导:精神分裂症后期心理护理措施导语: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精神分裂症后期心理护理措施:一、单纯型于青少年期缓慢起病,一般无明显诱因,以孤僻懒散、冷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为主要特征,可有片断的幻觉妄想,早期常有头痛、头晕、失眠、全身无力等神经衰弱症状群,常易被误诊为神经衰弱。
病程发展缓慢,往往短者1一2年,长者35年;因此早期易被误认为性格或思想问题。
如不及时诊断及治疗,易逐渐迁延为慢性精神衰退。
二、青春型在16~23岁的青春期起病,大多为急性骤起失眠兴奋。
行为紊乱、幼稚,常冲动打人毁物。
情感不稳,无外界诱因而独自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瞬间即转变。
思维明显破裂,言语增多,无论唱歌或讲话都是杂乱无章,可有片断离奇的幻觉妄想。
这种类型着重早期控制兴奋症状,如发展为疾病充分期则难以控制。
此型大多呈反复发作,发作多次后易趋向精神衰退。
三、紧张型发生于青壮年,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表情淡漠行为抑制为其主要特征。
初期言语动作明显减少,发展至严重时呈木僵状态,躺着不言、不动、不食,毫无表情,活象一个木头人。
但要警惕有时会突然解除抑制呈兴奋状态,突然起来打人、毁物、逃跑,常历时短暂,又可转回木僵状态。
此类型一触预后良好,经治疗后可完全恢复。
四、妄想型(偏执型)青壮年起病,起病形式缓慢,早期为敏感多疑或间伴有听幻觉,以后逐渐发展为妄想观念,大多以被害、关系、夸大、嫉妒、疑病或影响等妄想。
由于妄想及幻觉而影响其言行异常,但其情感反应常与思维内容及环境不协调,妄想内容荒谬脱离现实。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少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
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可能在疾病过程中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者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者基本痊愈状态。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有是什么?我们请了解放军153神经外科专家杨俊国主任详细介绍:【症状标准】至少有两项症状表现(参考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者低落。
【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者无法进行有效的交谈。
【排除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月,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持续两年。
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障碍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参考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3、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合肥成瘾物质所知精神障碍。
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什么好的方法推荐码?解放军153神经外科专家杨俊国主任告诉我们:传统的精神病治疗方法虽多,却只能因人而异,有一定的局限性。
精神病复杂多样、容易反复,采用传统的西药治疗只能是控制,无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而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却可以针对病症从根本治疗,一次性治愈疾病,达到传统精神病治疗方法无法达到的效果。
脑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过程如下:第一阶段:确定病灶元初步控制时期:脑立体定向的原理是基于三维坐标系统的建立,颅内空间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由三维坐标系统所确定。
在头颅CT或MRI下确定靶点位置,记录靶点的三维坐标,在立体定向仪上按照三维坐标的数值穿刺即可准确到达靶点。
通过立体定向仪、在影像定位的帮助下,对颅内可见或不可见病灶和靶点进行精确定位。
精神分裂症的类型有哪些
你知道精神分裂症?那你知道精神分裂症的类型吗?那么,精神分裂症的类型有哪些?现在的众多专家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表现,我们把精神分裂症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等等,下面的文章就是广空后勤精神科的专家针对精神分裂症的类型做的分析。
1、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又称妄想型,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类型。
发病年龄多在中年(25-35岁),起病缓慢或亚急性起病,其临床表现以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关系和被害妄想多见,次为夸大自罪、影响、钟情和嫉妒妄想等。
精神分裂症的类型有哪些?
2.、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多在青春期或中年起病,起病较急,以紧张性木僵或紧张性兴奋为主要表现,两种状态可单独发生,也可交替出现。
精神分裂症的类型有哪些?典型表现是患者出现紧张综合征。
病程多呈发作性。
改型目前在临床上有减少趋势,预后较好。
3、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多在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一般2 周内达到高峰。
症状以精神活动活跃且杂乱多变为主。
精神分裂症的类型有哪些?情感改变为突出表现,情感肤浅、不协调、喜怒无常、变化莫测、表情做作,行为幼稚、奇特、好扮鬼脸,常有冲动行为。
4、单纯型精神分裂症:青少年期起病,经过缓慢,持续发展。
早期多表现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如主观的疲劳感、失眠、记忆减退、工作效率下降等,但求医心情不迫切,即使求医也容易被疏忽或误诊。
上述内容就是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类型有哪些的介绍也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来源:吉林安定医院 /一位极其伤心的母亲来到心理门诊部,哭着诉说了她那12岁的儿子最近一年来突然变得很古怪,常常一个人在房间里呆坐,不言不语,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整天懒懒散散。
近来还经常平白无故地扭打邻居的孩子,砸烂家中的用具。
不管如何打他骂他,都无法改正他的行为,令家长伤透脑筋。
这位伤心的母亲想求助于心理医生,帮助矫正儿子的异常行为。
心理医生经过向这位母亲了解她的孩子的性格,日常的行为表现,并直接接触、观察了这个男孩之后,诊断这位男孩子并不是故意打架和砸坏东西,而是因为他患有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疾病,故此导致这些异常行为。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大多发病于少年时期,所以又称为儿童精神分裂症。
起病较缓慢、发病诱因不明显,最初不易被人发现,但是,一旦被怀疑有病时,病情往往已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
就象前面那位母亲一样,当儿子出现呆坐,不言不语,懒散、情绪波动大等变化时并未引起注意,只是发展到出现打人、砸东西等过激行为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发病早期会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全身不适、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等。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情绪极不稳定,出现忧郁、焦虑、恐惧的情绪,性格逐渐改变,变得孤独、情感淡漠、不与人交往、对亲人冷漠无情,欺侮比其小的孩子,不修边幅,学习成绩下降,散漫不羁、不守纪律。
当出现这症状时,又往往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孩子不听话,行为有问题而加以训斥,而没料到是精神、心理方面出了问题,极易耽误治疗。
病情继续发展,使情感、言语、思维、行为等方面的障碍更加严重,对外界环境毫无兴趣,既不悲伤也不高兴,动作刻板、单调、重复,有时无目的地兴奋、突然打人、毁物,有时又表现木僵呆坐,言语日渐减少、沉默,有时又爆发式地说一些不完整的、单调的语句,指手划脚、动作离奇古怪。
但这种类型的精神分裂症一般很少出现幻觉、妄想和紧张症状,自知力没有丧失。
因此,属于轻型的精神分裂症。
患者发病前的性格大多有主动性差、依赖性强、孤僻好静、敏感多疑、怕羞胆小、忧柔寡断,但固执、违拗等特点。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有哪些特点呢在精神分裂的各种类型中,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是较难诊断的一种。
从无明显的阳性精神病性症状,起病隐袭。
缓慢发展它的诊断以缺乏任何幻觉、妄想和既往精神病性发作的病史为前提。
1、从无明显的阳性精神病性症状。
发病初期会出现头痛头昏、失眠、全身不适、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精神萎靡不振等症状。
2、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二年,并逐渐趋向衰退。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情绪极不稳定,出现忧郁、焦虑、恐惧的情绪,性格逐渐改变,变得孤独、情感淡漠、不与人交往、对亲人冷漠无情,欺侮比其小的孩子,不修边幅,学习成绩下降,散漫不羁、不守纪律。
3、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第6项症状标准,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社会性退缩等阴性症状为主更临床相。
4、患者的情感、行为、思维、等方面的障碍会更加的明显,对外界环境毫无兴趣,既不悲伤也不高兴,动作刻板、重复,有时无目的地兴奋、突然打人、毁物,有时又表现木僵呆坐,言语日渐减少、沉默,有时又爆发式地说一些不完整的、单调的语句,指手划脚、动作离奇古怪。
饮食禁忌1、首先第一条,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禁止喝酒,及含酒精类的饮料及食品。
其中的乙醇对脑神细胞有刺激性,对精神病患者危害很大;2、禁止服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葱、姜、大蒜、咖喱、桂皮、茴香、芥末、浓茶、咖啡等,这类食物会增加神经兴奋性,尤其是躁狂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该更要注意;3、忌食带刺、带骨的鱼(可用鱼丸、鱼片、鱼糜、鱼松、鱼羹等),忌用带骨的肉类,用有壳的食物和带壳的硬果类,以免病人自伤;4、狂躁型病人多有火热现象,如面红耳赤、大便秘结等等,所以忌食助热动火的食物。
除上述辛辣食物外,羊肉、牛肉、狗肉等亦当禁忌。
可选食泻火通便饮食,如绿豆汤、清凉饮料、多纤维蔬菜等;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精神分裂症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近期治愈率有所提高,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显示了其良好的前景,较西医治疗具有较大的潜力及优势。
排除标准:应排除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及情感性精神言不由衷。
诊断中应与下列疾病鉴别:(一)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缓慢起病者(如单纯型)的初期常可出现头痛、失眠、记忆减退等类似神经衰弱的表现,但诉说简短不主动,无直应的情感反应,对治疗要求也不迫切,若仔细追问病史,则可发现早已有对环境兴趣减少,情感迟钝,行为孤僻,或思维离奇等症状,而神经衰弱患者自知有病,诉说病情时主动详尽,情感焦虑,病情时轻时重,要求治疗心切。
(二)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的初期可有强迫症样症状,如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易误诊为强迫症,经详细询问病史及随访观察,可发现本病的强迫症状逐渐变得荒谬,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症状逐渐显现,缺乏强迫症应有的焦虑情绪,对治疗要求并不迫切。
这些与强迫性神经症有别,后者症状较单一,对疾病的焦头烂额虑情绪显著人格保持完整,对治疗要求十分迫切。
(三)躁郁症:精神分裂症的病程过程中,偶可出现躁狂状态或抑郁状态,发致鉴别困难,有时需通过治疗随访观察及预后恩恨才能区分。
若伴有精神分裂症状时,则有助于诊断,但应排除分裂一情感性精神病之可能。
(四)反应性精神病:有时精神分裂症在某种精神剌激后起病,以致被诊断为反应精神病,但后者是在强烈精神创伤后急剧起病,症状内容反映精神创伤的情感体验,情绪反应色彩浓厚,既往无类似发作,病程短,预后佳,不复发,可资鉴别。
(五)器质性精神病:在脑器质性精神病和症状性精神病的病程中可出现精神分裂症样症状。
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常有智力障碍,症状性精神病常意识障碍,并伴有神经系统体征或躯体疾病的阳性发现,而精神分裂症一般无意识和智力障碍,再结合辅助检查,可资鉴别。
(六)精神发育迟缓:轻度脑发育迟缓患者,长至成有虽能从事一般简单体力劳动,但社交能力差,工作效率低,情感不活跃,行为较幼稚甚至会发生愚蠢性犯罪行为,有时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若能收集详尽病史,了解从婴幼儿时期起智力发育迟缓情况,则不助于鉴别。
精神分裂症分类及诊断标准F20精神分裂症F20.0偏执型精神分裂症F20.1青春型精神分裂症F20.2紧张型精神分裂症F20.3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F20.4精神分裂症后抑郁F20.5残留型精神分裂症F20.6单纯型精神分裂症F20.8其它精神分裂症F20.9精神分裂症,未特定可采用第五位编码指明症状F20.X0持续性XF20.1发作性,伴有进行性损害F20.X2发作性,伴有稳定性损害F20.X3弛张发作性F20.X4不完全性缓解F20.X5完全性缓解F20.X8其它F20.X9观察期尚不足一年。
精神分裂症虽然无法分辨出严格地标示病理性质的症状,但出于实践的目的,有必要将上述症状分成一些对诊断有特殊意义的、并常常同时出现的症状群,例:(a)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或思维被撤走以及思维广播;(b)明确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行动或感觉的被影响、被控制或被动妄想;妄想性知觉;(c)对病人的行为进行跟踪性评论,或彼此对病人加以讨论的幻听,或来源于身体某一部分的其它类型的听幻觉;(d)与文化不相称且根本不可能的其它类型的持续性妄想,如具有某种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的力量和能力(例如能控制天气,或与另一世界的外来者进行交流);(e)伴有转瞬即逝的或未充分形成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或数月每日均出现的任何感官的幻觉;(f)思维断裂或无关的插入语,导致言语不连贯,或不中肯或词语新作;(g)紧张性行为,如兴奋、摆姿势,或蜡样屈曲、违拗、缄默及木僵;(h)“阴性”症状,如显著的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情感反应迟钝或不协调,常导致社会退缩及社会功能的下降,但必须澄清这些症状并非由抑郁症或神经阻滞剂治疗所致;(i)个人行为的某些方面发生显著而持久的总体性质的改变,表现为丧失兴趣、缺乏目的、懒散、自我专注及社会退缩。
诊断要点:诊断精神分裂症通常要求在一个月或以上时期的大部分时间确实存在属于上述(a)到(d)中至少一个(如不甚明确需两个或多个症状)或(e)到(h)中来自至少两组症状群中的十分明确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各种类型精神分裂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精神类疾病,那么精神分裂的类型有哪些呢?接下来店铺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精神分裂症主要类型1、精神分裂症类型之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在16~23岁的青春期起病,大多为急性骤起失眠兴奋。
行为紊乱、幼稚,常冲动打人毁物。
情感不稳,无外界诱因而独自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瞬间即转变。
思维明显破裂,言语增多,无论唱歌或讲话都是杂乱无章,可有片断离奇的幻觉妄想。
这种类型着重早期控制兴奋症状,如发展为疾病充分期则难以控制。
2、精神分裂症类型之单纯型精神分裂症于青少年期缓慢起病,一般无明显诱因,以孤僻懒散、冷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为主要特征,可有片断的幻觉妄想,早期常有头痛、头晕、失眠、全身无力等神经衰弱症状群,常易被误诊为神经衰弱。
病程发展缓慢,因此早期易被误认为性格或思想问题。
如不及时诊断及治疗,易逐渐迁延为慢性精神衰退。
3、精神分裂症类型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本型为精神分裂症中最多见的一型。
一般起病较缓慢,起病年龄也较其他各型为晚。
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妄想和幻觉,但以妄想为主,这些症状也是精神病性症状的主要方面。
妄想为原发性妄想,主要有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和影响妄想。
这些妄想通常结构松散、内容荒谬。
4、精神分裂症类型之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张型精神分裂症本型较为少见。
起病较急,多在青壮年期发病。
其临床表现主要是紧张性木僵,病人不吃、不动也不说话,如泥塑木雕,或如蜡像一般,可任意摆动其肢体而不作反抗,但意识仍然清醒。
有时会从木僵状态突然转变为难以遏制的兴奋躁动,这时行为暴烈,常有毁物伤人行为,严重时可昼夜不停,但一般数小时后可缓解,或复又进入木僵状态。
本型可自行缓解,治疗效果也较理想。
精神分裂症的危害1、对患者自身的伤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自伤自杀是对精神病的危害最大的一种行为方式。
据临床调查,自杀率最高的精神心理疾病是抑郁症,其自杀危险高于一般人的50倍,其次是精神分裂症,在死亡的精神分裂患者中约占13%。
精神分裂症有哪些类型精神分裂症的种类有很多,因此治疗该病要结合精神分裂症的种类进行,只有按照症状进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那么精神分裂症有哪些类型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对精神分裂症进行分类,看看精神分裂症的种类有几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精神分裂症的种类有几种:(1)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是具有精神分裂的基本症状。
主要表现在,早期精神不振、乏力、少动、对周围事情缺乏兴趣、缄默不语,动作被动或违拗、出现典型的木偶型状态。
或紧张兴奋状态出现,病人突然产生运动性兴奋和冲动行为。
此型预后较好,近年来已大为减少。
(2)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以妄想与幻觉为主的疾病。
妄想可包括:被害妄想、关联妄想、宗教妄想、自大妄想、政治妄想等。
幻觉则可依照知觉的不同,区分成视觉幻觉、听觉幻觉、嗅觉幻觉、味觉幻觉、触觉幻觉、体幻觉等。
患者大多具有多疑、敏感、不信赖别人、行为神秘、不易接受他人的批评,嫉妒性强等。
(3)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多发于青春期,发病可急可缓。
发病较早,起病一般比较缓慢,主要表现孤僻怪诞。
情感多变,易冲动,言语杂乱无章,妄想荒谬,常有幻觉,表现古怪愚蠢、淘气、幼稚、扮鬼脸等行为。
此型预后不良,出现精神衰退较早。
(4)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多在青少年时发病,起病缓慢,诱因不明显。
表现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可先有头痛、头晕、失眠、精神不振等早期症状,逐渐对环境不感兴趣,显得孤独懒散。
与家人情感疏远,言语和动作缓慢减少,少有幻觉和妄想。
预后多不良。
精神分裂症的危害主要表现:精神分裂症病患者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前期主要是精神的衰退和人格的改变,表现焦躁,心烦,手足无措等,安徽专家指出受病情加重的影响,在发病后期可能会出现各种怪异的行为,甚至会伤人、自杀等。
所以精神病患者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生活中精神分裂症的人比较多,我们要积极的开导,避免出现自杀的事情,下期会为大家介绍小区中哪类人群最易发生坠楼事故,更多的小区安全小知识尽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懒”字埋藏了精神分裂症导语:大家对于精神分裂症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平时生活中接触的也很少,但你知道“懒”也可以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呢,想知道自己是否中招就与小编一大家对于精神分裂症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平时生活中接触的也很少,但你知道“懒”也可以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呢,想知道自己是否中招就与小编一起来看看精神分裂症症状都有哪些?生活中精神分裂症治疗方法又有哪些?“懒”被窝,“懒”做事,“懒”说话,近日,这样的“懒”人常被查出患有精神类疾病。
专家提醒,并不是因为冬天人变“懒”了,需提防整天“懒”的后面隐藏着危险的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日常生活懒于自理复旦大学教授、中山医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徐俊冕介绍,有些人爱睡懒觉,早上总是睡不醒。
尤其是一些学生整天睡意朦胧,头昏沉沉的,眼睛也总是睁不开,饭也不想吃,甚至懒得做事,懒得说话,日常生活都懒的自理。
常有这样的状况,需警惕可能已患病,临床上诊断为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就是“懒”。
这是一种病态的“懒”,与大多数人偶而感觉疲劳、“懒一次”的所作所为症状完全不同,懒很容易危害健康养生。
此病大多始发于青少年时期,起病十分缓慢,初期常伴有头痛、失眠、记忆减退等轻微症状,所以往往被患者忽视而未能及时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病情发展明显后才引起注意。
行为变得孤僻、懒散徐教授介绍,患上精神分裂症使人的行为变得孤僻、懒散、被动。
对人情感逐渐淡漠,失去对家人及亲友的亲近感。
学习或工作效率也逐渐下降。
病人的精神活动出现了异常,人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互相之间不再像正常人那样协调,而出现了分裂、互不协调的症状。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以对生活兴趣逐渐减退为主要表现。
如一些青年患者常产生轻生妄想,将一连串不愉快或遭受挫折的事连在一起,于是灰心丧气,对人对事都不在意,采取逃避生活的态度等等。
他们在生活中具体反应,就是“懒”的表现。
除此之外,部分病人还会产生听幻觉、视幻觉,其行为常常带有一定的冲动性、盲目性、怪异性和不可理喻性,一般正常人难以接触和难以与其沟通。
精神分裂症案例变得邋邋遢遢的“校花”刘小莹(化名),现年24岁,某专科学校毕业后在某外贸部门搞财务。
其身材苗条、面容姣好,虽未身着名牌服装,因会搭配穿着和修饰,故穿着打扮非常得体,显得贤淑且端庄秀丽,在读专科学校时被同学誉为“校花”,整天被充满爱慕之心的男同学捧着、追着。
20岁大专毕业参加工作后,开始颇受单位的男士们(尤其是未婚者0的“关注”。
但近2年来,同事们渐渐发现刘小莹不再像以前那样那样梳妆打扮,穿着也不再得体,常常是邋邋遢遢的,身上也发出一阵阵浓烈的汗臭味,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效率明显下降且总是出差错,对领导、同事与家人、朋友的关心、询问不理不睬,对年老多病的父母漠不关心,不论谁问她问题均回答极为简单。
刘小莹的姑姑(一位医务工作者)来广州出差,发现其种种异常并详细询问了其父母以后,怀疑其可能有“心理问题”而带到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精神科就诊,经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精神检查,精神科的专家诊断刘小莹患有“精神分裂症(单纯型)。
”【点评】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对人们心身健康影响甚大,致残率甚高,但病因迄今仍未明了的严重的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异常及精神(心理)活动的不协调。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意思往往是清晰的,智能不受影响。
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多迁延,且反复加重和恶化。
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可以将精神分裂症分为:①单纯型;②青春型;③紧张型;④偏执型;⑤未定型或未分化型;⑥缓解型;⑦残留型等临床类型。
刘小莹是精神分裂症单纯型的病人。
单纯型常在青少年期发病,起病潜隐,发展缓慢,临床表现以思维贫乏(概念减少,病人自觉脑中空空如也,回答问题虽然切题,但极为简单)、情感淡漠(对外界的刺激,甚至是有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也无动于衷,反应平淡或缺乏要求)等,社会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整个精神活动趋向衰退。
刘病人缓慢发病,应答问题简单,情绪反应平淡,对家人,对自己漠不关心,缺乏生活的动力,社会功能(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工作能力等)受到影响,因此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单纯型。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与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在年轻者中最多见,并被认为从大约从童年开始。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缺乏意志、思维贫乏、情感冷漠,虽然常观察不到妄想、幻觉、合作困难。
缺乏动机增多和社会化减少的普遍功能恶化。
此症被认为是罕见被确诊的、没有思维失调症状的一种精神分裂症
了解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利于尽早发现本病以及时治疗。
1.相关症状
(1)从未出现明显的阳性精神病性症状,如妄想、幻觉、紧张综合征等,且自知力未出现减退或消失。
(2)阴性症状日益明显,以思维缺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及社会性退缩为主;病初可出现类似神经衰弱症的相关表现,如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头痛、眩晕、睡眠障碍、全身疲乏无力等;随病情发展,情感障碍及行为异常变得更加明显,如情感淡漠、性格孤僻、缺乏兴趣、对人冷淡或漠不关心、无责任心、行为懒散、行动退缩等。
病情严重时,患者对任何事情都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而整天呆坐、卧床或无目的徘徊,甚至对换衣服、梳头、吃饭、洗脸等最基本的日常活动都显得十分被动;因情感及行为明显退缩,使患者无法适应社会需求而不能融入到正常社会生活中。
2.病史:本病起病隐袭,发展缓慢。
病程至少在2年以上,并伴有精神状态日趋衰退。
3.排除继发性精神分裂症:如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等,以进行最后确诊。
精神病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是精神病病常见的治疗方法。
脑立体定向技术,这是一种全新的划时代的方法,结合了临床治疗精神病众多方法的优势,脱颖而出,可以完全根治精神病。
技术来源郑州153医y.
立体定向技术方法避免了传统开颅手术带来的手术风险,安全性达95%以上,也无需切开脑内蛋白质,精确定位下可避开各正常神经组织,极细的射频穿刺针对脑内组织基本无损伤直达病灶进行微创治疗,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手术精度可控在1毫米以内。
立体定向技术治疗更具有针对性,保证了治疗的有效性;又可排除长年对西药的依赖性,疗程短,愈后不易复发,迅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无副作用,是真正的绿色疗法,真正达到彻底康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