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分类
- 格式:docx
- 大小:12.47 KB
- 文档页数:1
精神分裂症分类及诊断标准F20精神分裂症F20.0偏执型精神分裂症F20.1青春型精神分裂症F20.2紧张型精神分裂症F20.3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F20.4精神分裂症后抑郁F20.5残留型精神分裂症F20.6单纯型精神分裂症F20.8其它精神分裂症F20.9精神分裂症,未特定可采用第五位编码指明症状F20.x0持续性xF20.1发作性,伴有进行性损害F20.x2发作性,伴有稳定性损害F20.x3弛张发作性F20.x4不完全性缓解F20.x5完全性缓解F20.x8其它F20.x9观察期尚不足一年。
精神分裂症虽然无法分辨出严格地标示病理性质的症状,但出于实践的目的,有必要将上述症状分成一些对诊断有特殊意义的、并常常同时出现的症状群,例:(a)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或思维被撤走以及思维广播;(b)明确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行动或感觉的被影响、被控制或被动妄想;妄想性知觉;(c)对病人的行为进行跟踪性评论,或彼此对病人加以讨论的幻听,或来源于身体某一部分的其它类型的听幻觉;(d)与文化不相称且根本不可能的其它类型的持续性妄想,如具有某种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的力量和能力(例如能控制天气,或与另一世界的外来者进行交流);(e)伴有转瞬即逝的或未充分形成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或数月每日均出现的任何感官的幻觉;(f)思维断裂或无关的插入语,导致言语不连贯,或不中肯或词语新作;(g)紧张性行为,如兴奋、摆姿势,或蜡样屈曲、违拗、缄默及木僵;(h)“阴性”症状,如显著的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情感反应迟钝或不协调,常导致社会退缩及社会功能的下降,但必须澄清这些症状并非由抑郁症或神经阻滞剂治疗所致;(i)个人行为的某些方面发生显著而持久的总体性质的改变,表现为丧失兴趣、缺乏目的、懒散、自我专注及社会退缩。
诊断要点:诊断精神分裂症通常要求在一个月或以上时期的大部分时间确实存在属于上述(a)到(d)中至少一个(如不甚明确需两个或多个症状)或(e)到(h)中来自至少两组症状群中的十分明确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健康教育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幻觉、妄想、情感混乱等症状。
为了提高公众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社会融入,健康教育在精神分裂症的管理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精神分裂症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
一、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知识1. 精神分裂症的定义和症状: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出现幻觉、妄想、情感混乱等症状。
2.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遗传、环境、神经生物学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3. 精神分裂症的分类:根据症状和病程特点,精神分裂症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分裂型、幻觉型等。
二、精神分裂症的健康教育内容1. 疾病知识普及:向公众介绍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分类等,以增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2. 康复治疗方法介绍:介绍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等,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3. 康复资源提供: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康复资源,如康复机构、支持团体等,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4. 自我管理技巧:教授患者自我管理技巧,如定期服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压力等,以提高疾病的控制和管理能力。
5. 社会融入指导:指导患者如何逐步融入社会,如寻找适合的工作、建立社交网络等,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尊心。
三、精神分裂症的健康教育方法1. 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健康知识展览等活动,向公众普及精神分裂症的知识,提高社会对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2. 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渠道,传播精神分裂症的健康教育内容,以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3. 社区健康教育:在社区开展精神分裂症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相关资料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支持。
4. 在线健康教育:通过互联网平台,开设精神分裂症的健康教育专栏,提供在线咨询和交流,方便患者及其家属获取帮助和支持。
5. 医患互动:医生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解答疑惑,提供指导和支持,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精神分裂症怎么分类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介绍,各大媒体、医疗宣传媒介已经对其有了诸多相关报道。
就目前对精神分裂的病例研究分析可知,导致精神分裂的原因有多种,如:幻听引发精神分裂、嫉妒所致精神分裂、紧张过度导致精神分裂等等。
那么请广州协佳医院精神科张可斌专家介绍下,到底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分类有哪些呢?其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
青春型(瓦解型):起病多在18-25岁的青春期。
起病缓急,常与始发年龄相关,病情发展呈阵发性加剧;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思维、情感和行为障碍。
本型病人生活难以自理,预后较差。
紧张型:起病较急,多在青壮年期发病。
其临床表现主要是紧张性木僵,病人不吃、不动也不说话,如泥塑木雕,或如蜡像一般,可任意摆动其肢体而不作反抗,但意识仍然清醒。
有时会从木僵状态突然转变为难以遏制的兴奋躁动,但一般数小时后可缓解,或复又进入木僵状态。
本型可自行缓解,治疗效果也较理想。
单纯型:本型较为少见。
起病隐袭,发展缓慢,多在青少年期发病。
其临床表现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为主,但没有妄想、幻觉等明显的“阳性症状”。
病情严重时精神衰弱日益明显。
病程至少2年。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本型预后较差。
偏执型:本型为精神分裂症中最多见的一型。
一般起病较缓慢,起病年龄也较其他各型为晚。
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妄想和幻觉,但以妄想为主。
本型病人智能完好,日常生活也能自理,虽然自发缓解较少,但经过治疗通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他型:精神分裂症除以上几种精神病性症状较为明显的类型外,尚有未分型、残留型和抑郁型等几种类型。
未分型精神分裂症是指多种症状交叉混合,很难归入上述任何一型的精神分裂症,也可成为混合型。
精神分裂症分类及诊断标准F20精神分裂症F20.0偏执型精神分裂症F20.1青春型精神分裂症F20.2紧张型精神分裂症F20.3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F20.4精神分裂症后抑郁F20.5残留型精神分裂症F20.6单纯型精神分裂症F20.8其它精神分裂症F20.9精神分裂症,未特定可采用第五位编码指明症状F20.x0持续性xF20.1发作性,伴有进行性损害F20.x2发作性,伴有稳定性损害F20.x3弛张发作性F20.x4不完全性缓解F20.x5完全性缓解F20.x8其它F20.x9观察期尚不足一年。
精神分裂症虽然无法分辨出严格地标示病理性质的症状,但出于实践的目的,有必要将上述症状分成一些对诊断有特殊意义的、并常常同时出现的症状群,例:(a)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或思维被撤走以及思维广播;(b)明确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行动或感觉的被影响、被控制或被动妄想;妄想性知觉;(c)对病人的行为进行跟踪性评论,或彼此对病人加以讨论的幻听,或来源于身体某一部分的其它类型的听幻觉;(d)与文化不相称且根本不可能的其它类型的持续性妄想,如具有某种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的力量和能力(例如能控制天气,或与另一世界的外来者进行交流);(e)伴有转瞬即逝的或未充分形成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或数月每日均出现的任何感官的幻觉;(f)思维断裂或无关的插入语,导致言语不连贯,或不中肯或词语新作;(g)紧张性行为,如兴奋、摆姿势,或蜡样屈曲、违拗、缄默及木僵;(h)“阴性”症状,如显著的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情感反应迟钝或不协调,常导致社会退缩及社会功能的下降,但必须澄清这些症状并非由抑郁症或神经阻滞剂治疗所致;(i)个人行为的某些方面发生显著而持久的总体性质的改变,表现为丧失兴趣、缺乏目的、懒散、自我专注及社会退缩。
诊断要点:诊断精神分裂症通常要求在一个月或以上时期的大部分时间确实存在属于上述(a)到(d)中至少一个(如不甚明确需两个或多个症状)或(e)到(h)中来自至少两组症状群中的十分明确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分类与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和情感障碍等症状。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诊断精神分裂症,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本文将分析精神分裂症的分类和诊断标准,以便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对待这一疾病。
一、精神分裂症的分类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定义,精神分裂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帕金森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运动障碍,如僵硬、震颤和运动迟缓等。
这种类型的精神分裂症与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有关。
2. 前驱期精神分裂症:在患者出现明显的精神分裂症症状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前驱期,表现为社交退缩、情感淡漠、思维紊乱等。
3. 急性发作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突然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情感混乱等。
这种类型的精神分裂症通常需要紧急治疗。
4. 持续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持续存在,并且不断加重,对日常生活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这种类型的精神分裂症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需要根据一系列的症状和临床表现来判断。
以下是DSM-5中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 主要症状:患者至少需要满足以下两个主要症状中的一个: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或情感障碍。
这些症状必须严重到足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2. 持续时间:症状必须至少持续一个月,且至少包括一个月内的活动期。
在这个活动期间,患者必须出现明显的症状。
3. 排除其他疾病:诊断精神分裂症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躁郁症、药物滥用或医学疾病等。
4. 功能影响:症状必须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受损,例如社交、工作或自我照顾能力的下降。
5. 持续存在:症状必须持续存在至少六个月,包括一个月的活动期和至少五个月的症状残留期。
除了以上的诊断标准,还有其他辅助性的症状和特征可以用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如负性症状(情感淡漠、社交退缩等)和认知症状(注意力和记忆问题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精神分裂症分类有哪些呢?
导语:精神分裂症在现在社会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而且现在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比较大,所以很多人无法承受就会有精神问题,如果出现精神分裂症不及
精神分裂症在现在社会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而且现在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比较大,所以很多人无法承受就会有精神问题,如果出现精神分裂症不及时治疗的话就会越来越严重,到时候可能会伤害到自己和他人,而且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也是非常痛苦的,所以一定要及时治疗。
疾病分类
根据占主导地位的临床表现分为:偏执型分裂症,青春型分裂症,紧张型分裂症,单纯型分裂症,末定型分裂症;根据所处疾病的病期和预后分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残留期,慢性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衰退期。
药物治疗
①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绝大部分症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
②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作为一线治疗药物选用,副反应相对较小,具有较高的5-羟色胺受体阻断作用,同时也阻断多巴胺受体,称为多巴胺/5-羟色胺拮抗剂。
包括利培酮,奥氮平,氯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帕利哌酮,氨磺必利。
氯氮平因其副反应大,作为二线药物使用;
③第一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作为二线治疗药物选用,主要作用机制是脑内多巴胺受体的阻断剂,目前常用种类包括:氯丙嗪,氟哌啶醇,五氟利多,奋乃静,氟奋乃静,舒必利;。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听到精神病大家的潜意识中就会浮现出一些精神失常,频临崩溃的图像。
像如精神分裂症此重大疾病中,其诊断就成为了整个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如何区分诊断精神分裂与其他疾病?1、强迫性神经症:部分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阶段以强迫状态为主,此时需要与强迫性神经症鉴别。
2、反应性精神障碍:在精神创伤直接影响下发病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疾病早期思维和情感障碍均可带有浓厚的反应色彩,需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相鉴别。
不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3、偏执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其共同特点是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偏执狂,偏执性精神病或偏执状态。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1、时间标准,病程至少持续1个月。
2、症状标准(2)情感淡漠,孤独退缩,兴趣减少,自发情绪波动,无故哭笑或焦虑恐惧。
(1)思维贫乏,联想散漫或破裂,思维内容离奇,有病理性幻想和妄想。
(3)意识清晰情况下,出现有感知障碍、行为紊乱、精神运动兴奋、作态、违拗或迟钝少动。
3、严重标准,适应能力明显受,与大多数同龄正常儿童相比明显异常,包括在家庭、学校各种场合下的人际关系、学习表现、劳动和自助能力的变化和缺陷。
4.、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和发育障碍。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一、单纯型分裂症[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病程标准]1符合病症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不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二、单纯型分裂症[诊断标准]1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为主,从无明显的阳性症状;2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趋向精神衰退;3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2年,常在青少年期起病。
精神分裂症的类型有哪些
你知道精神分裂症?那你知道精神分裂症的类型吗?那么,精神分裂症的类型有哪些?现在的众多专家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表现,我们把精神分裂症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等等,下面的文章就是广空后勤精神科的专家针对精神分裂症的类型做的分析。
1、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又称妄想型,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类型。
发病年龄多在中年(25-35岁),起病缓慢或亚急性起病,其临床表现以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关系和被害妄想多见,次为夸大自罪、影响、钟情和嫉妒妄想等。
精神分裂症的类型有哪些?
2.、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多在青春期或中年起病,起病较急,以紧张性木僵或紧张性兴奋为主要表现,两种状态可单独发生,也可交替出现。
精神分裂症的类型有哪些?典型表现是患者出现紧张综合征。
病程多呈发作性。
改型目前在临床上有减少趋势,预后较好。
3、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多在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一般2 周内达到高峰。
症状以精神活动活跃且杂乱多变为主。
精神分裂症的类型有哪些?情感改变为突出表现,情感肤浅、不协调、喜怒无常、变化莫测、表情做作,行为幼稚、奇特、好扮鬼脸,常有冲动行为。
4、单纯型精神分裂症:青少年期起病,经过缓慢,持续发展。
早期多表现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如主观的疲劳感、失眠、记忆减退、工作效率下降等,但求医心情不迫切,即使求医也容易被疏忽或误诊。
上述内容就是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类型有哪些的介绍也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精神分裂症是如何分类的下面,精神科专家就带领我们一起来认识下精神分裂的分类有哪些。
1、青春型。
在16~23岁的青春期起病,大多为急性骤起失眠兴奋。
行为紊乱、幼稚,常冲动打人毁物。
情感不稳,无外界诱因而独自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瞬间即转变。
思维明显破裂,言语增多,无论唱歌或讲话都是杂乱无章,可有片断离奇的幻觉妄想。
这种类型着重早期控制兴奋症状,如发展为疾病充分期则难以控制。
2、单纯型。
于青少年期缓慢起病,一般无明显诱因,以孤僻懒散、冷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为主要特征,可有片断的幻觉妄想,早期常有头痛、头晕、失眠、全身无力等神经衰弱症状群,常易被误诊为神经衰弱。
病程发展缓慢,因此早期易被误认为性格或思想问题。
如不及时诊断及治疗,易逐渐迁延为慢性精神衰退。
3、妄想型(偏执型)。
青壮年起病,起病形式缓慢,早期为敏感多疑或间伴有听幻觉,以后逐渐发展为妄想观念,大多以被害、关系、夸大、嫉妒、疑病或影响等妄想。
病程发展较慢,早期尚能正常工作故不易被发现。
常发展至影响工作生活,产生异常行为时才被发现有病。
此型精神分裂的分类预后较好,经治疗大多可痊愈,只有少部分会遗留性格改变,极少数逐激发展为慢性精神衰退。
4、紧张型。
发生于青壮年,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表情淡漠行为抑制为其主要特征。
初期言语动作明显减少,发展至严重时呈木僵状态,躺着不言、不动、不食,毫无表情,好似一个木头人。
但要警惕有时会突然解除抑制呈兴奋状态,突然起来打人、毁物、逃跑,常历时短暂,又可转回木僵状态。
此类型预后良好,经治疗后可完全恢复。
5、其他类型(未定型):主要是指除了以上各种类型的精神分裂症症状同时存在或难以归入下述类型,尚未分化明确的类型,称为未分化型或未定型。
总之,精神分裂的分类就主要分为以上五种。
专家提醒,不管患者属于哪种精神分裂的分类,该病对人体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需要尽早进行科学的诊治,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精神分裂症分类及诊断标准F20精神分裂症F20.0偏执型精神分裂症F20.1青春型精神分裂症F20.2紧张型精神分裂症F20.3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F20.4精神分裂症后抑郁F20.5残留型精神分裂症F20.6单纯型精神分裂症F20.8其它精神分裂症F20.9精神分裂症,未特定可采用第五位编码指明症状F20.X0持续性XF20.1发作性,伴有进行性损害F20.X2发作性,伴有稳定性损害F20.X3弛张发作性F20.X4不完全性缓解F20.X5完全性缓解F20.X8其它F20.X9观察期尚不足一年。
精神分裂症虽然无法分辨出严格地标示病理性质的症状,但出于实践的目的,有必要将上述症状分成一些对诊断有特殊意义的、并常常同时出现的症状群,例:(a)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或思维被撤走以及思维广播;(b)明确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行动或感觉的被影响、被控制或被动妄想;妄想性知觉;(c)对病人的行为进行跟踪性评论,或彼此对病人加以讨论的幻听,或来源于身体某一部分的其它类型的听幻觉;(d)与文化不相称且根本不可能的其它类型的持续性妄想,如具有某种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的力量和能力(例如能控制天气,或与另一世界的外来者进行交流);(e)伴有转瞬即逝的或未充分形成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或数月每日均出现的任何感官的幻觉;(f)思维断裂或无关的插入语,导致言语不连贯,或不中肯或词语新作;(g)紧张性行为,如兴奋、摆姿势,或蜡样屈曲、违拗、缄默及木僵;(h)“阴性”症状,如显著的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情感反应迟钝或不协调,常导致社会退缩及社会功能的下降,但必须澄清这些症状并非由抑郁症或神经阻滞剂治疗所致;(i)个人行为的某些方面发生显著而持久的总体性质的改变,表现为丧失兴趣、缺乏目的、懒散、自我专注及社会退缩。
诊断要点:诊断精神分裂症通常要求在一个月或以上时期的大部分时间确实存在属于上述(a)到(d)中至少一个(如不甚明确需两个或多个症状)或(e)到(h)中来自至少两组症状群中的十分明确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有哪些类型精神分裂症的种类有很多,因此治疗该病要结合精神分裂症的种类进行,只有按照症状进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那么精神分裂症有哪些类型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对精神分裂症进行分类,看看精神分裂症的种类有几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精神分裂症的种类有几种:(1)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是具有精神分裂的基本症状。
主要表现在,早期精神不振、乏力、少动、对周围事情缺乏兴趣、缄默不语,动作被动或违拗、出现典型的木偶型状态。
或紧张兴奋状态出现,病人突然产生运动性兴奋和冲动行为。
此型预后较好,近年来已大为减少。
(2)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以妄想与幻觉为主的疾病。
妄想可包括:被害妄想、关联妄想、宗教妄想、自大妄想、政治妄想等。
幻觉则可依照知觉的不同,区分成视觉幻觉、听觉幻觉、嗅觉幻觉、味觉幻觉、触觉幻觉、体幻觉等。
患者大多具有多疑、敏感、不信赖别人、行为神秘、不易接受他人的批评,嫉妒性强等。
(3)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多发于青春期,发病可急可缓。
发病较早,起病一般比较缓慢,主要表现孤僻怪诞。
情感多变,易冲动,言语杂乱无章,妄想荒谬,常有幻觉,表现古怪愚蠢、淘气、幼稚、扮鬼脸等行为。
此型预后不良,出现精神衰退较早。
(4)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多在青少年时发病,起病缓慢,诱因不明显。
表现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可先有头痛、头晕、失眠、精神不振等早期症状,逐渐对环境不感兴趣,显得孤独懒散。
与家人情感疏远,言语和动作缓慢减少,少有幻觉和妄想。
预后多不良。
精神分裂症的危害主要表现:精神分裂症病患者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前期主要是精神的衰退和人格的改变,表现焦躁,心烦,手足无措等,安徽专家指出受病情加重的影响,在发病后期可能会出现各种怪异的行为,甚至会伤人、自杀等。
所以精神病患者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生活中精神分裂症的人比较多,我们要积极的开导,避免出现自杀的事情,下期会为大家介绍小区中哪类人群最易发生坠楼事故,更多的小区安全小知识尽在。
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一套国际性的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的分类系统。
在ICD-10中,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在第五章(F20-F29)的精神和行为障碍部分。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涵盖了一系列症状和持续时间的要求。
以下是ICD-10中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诊断标准:
1. 主要症状: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要症状,包括思维内容的紊乱、感情体验的紊乱、意志体验的紊乱和知觉体验的紊乱。
2. 持续时间:症状的持续时间应至少为1个月。
如果接受治疗,持续时间可能会缩短。
3. 社会功能下降:疾病应该导致社会、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功能的下降。
4. 排除其他原因:应该排除由药物或物质滥用、一般性医学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引起的症状。
具体而言,ICD-10对精神分裂症的分类还包括亚型的区分,例如带有幻听性思维的希卡悖症(hebephrenic schizophrenia)和思维内容的紊乱为主的紊乱性思维悖症(catatonic schizophrenia)等。
值得注意的是,最终的精神分裂症诊断应该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进行,依据全面的临床评估和症状观察。
ICD-10只是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的一种分类系统,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
虽然精神分裂症经常出现,但很多人对它的认识只是表面上的,精神分裂症的范畴其实更多,很多人对于她的类型并不是很清楚,下面长沙鹤诚医院为您介绍精神分裂症的具体类型。
单纯型:青春期起病缓慢,一般无明显原因,有孤独、寒冷、思维不畅、意志薄弱等症状,可发现幻觉妄想,头痛、头晕、失眠、全身无力等早期症状常误诊为神经衰弱。
这种疾病进展缓慢,通常为2年,老年人3至5岁,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个性或思想问题。
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很容易逐渐退化成慢性精神衰退。
青年型:16岁~23岁的青少年发病,多为急性急性失眠症。
行为失常,幼稚,往往冲动去破坏事物。
情绪不稳定,没有外部刺激,孤独、愤怒、悲伤、欢乐和悲伤、多变、瞬息万变。
思维显然被打破了,语言也在不断增加。
无论是唱歌还是说话,都是乱七八糟的,但也有一些奇妙的幻想。
这种类型的重点是早期控制兴奋性症状,如疾病的发展是难以控制的全周期。
这种类型大多是复发性的,并且在许多攻击之后趋于下降。
紧张型:发生于青壮年,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发作,表现为行为淡漠是其主要特征。
在早期阶段,言语运动明显减少并发展为昏迷状态。
但是我们应该保持警惕。
有时我们会突然释放抑制并变得兴奋。
突然会出现打人的行为,破坏东西逃跑。
它会持续很短的时间,然后会出现昏迷状态。
预后良好,治疗后完全恢复。
偏执型(偏执狂):青年和青年都是病态的,发作的形式是缓慢的,早期是敏感的和可疑的或伴随着幻听,然后逐渐发展成妄想,大多数是被害、错觉、夸张、幻觉。
恐吓、怀疑或影响因为妄想和幻觉影响他们的言行,他们的情绪反应往往与他们的内容和环境不一致。
该病发展缓慢,早期仍能正常工作,不易发现。
往往发展影响工作生活,产生异常行为才发现疾病。
预后良好。
大部分治疗后可以治愈。
他们中只有少数人会留下性格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