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 格式:doc
- 大小:118.00 KB
- 文档页数:8
嘴哆市安排阳光实验学校高二化学羧酸酯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羧酸酯1. 乙酸化学性质的科学实验探究2. 羧酸3. 酯二. 重点、难点1. 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及主要化学性质。
2. 了解羧酸的分类和命名以及乙酸的工业制法和用途。
3. 掌握酯的分子结构及主要化学性质。
4. 了解酯的分类和命名以及酯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用途。
三. 教学过程[复习]乙酸的结构和性质乙酸(醋酸)结构简式COOHCH3-结构特点官能团:羧基—COOH官能团结构特点羧基中C—O、O—H键均有较强的极性,易发生断裂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刺激性酸味,易溶于水化学性质弱酸性(1)使石蕊变红色,能电离出+H:COOHCH3+-+HCOOCH3(2)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3)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OHCOOCHOHCOOHCH233+=+--(4)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5)能与比醋酸弱的弱酸盐反应,如碳酸钠与醋酸反应:OHCOCOOCH2COCOOHCH2223233+↑+=+--酯化反应OHCHCHCOOHCH233+OHHCOOCCH2523+(一)乙酸化学性质的科学实验探究1、设计一个一次完成的装置,验证乙酸、碳酸、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
[设计的依据]乙酸与碳酸钠反应,放出CO2气体,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说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将产生的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生成苯酚,溶液变浑浊,说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CH3COOH+Na2CO3→2CH3COONa + CO2↑+ H2O[设计的装置]乙酸、苯酚和碳酸酸性强弱比较实验2、乙酸、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方式(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提出假设]的脱水方式:可能一:可能二:[验证假设]同位素示踪法证实。
乙酸:COOHCH3-乙醇:OHCHCH1823--[结论](1)的反应机理:醇脱氢原子,羧酸脱羟基结合生成水。
(2)可看作是取代反应,也可看作是分子间脱水的反应。
第三节羧酸酯第1课时羧酸[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羧酸的结构特点及简单分类。
2.能够以乙酸为代表物质,掌握羧酸的性质及用途。
1.乙酸的组成与结构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是—COOH。
2.乙酸的性质(1)乙酸俗名醋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和乙醇。
(2)乙酸是一种弱酸,其酸性比碳酸的强,具有酸的通性。
在水中可以电离出H+,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
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②与M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CH3COOH===(CH3COO)2Mg+H2↑。
③与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2CH3COOH===(CH3COO)2Ca+H2O。
④与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2CH3COOH===(CH3COO)2Cu+2H2O。
⑤与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H2O。
探究点一羧酸1.写出下列各种酸的结构简式,并填空:①乙酸:CH3COOH;②硬脂酸:C17H35COOH;③苯甲酸:C6H5COOH;④油酸:C17H33COOH;⑤乙二酸:HOOC—COOH。
(1)从上述酸的结构可以看出,羧酸可以看作是由羧基和烃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其通式可表示为R—COOH,官能团为—COOH。
(2)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羧酸进行分类:若按羧酸分子中烃基的结构分类,上述物质中的①②④属于脂肪酸,③属于芳香酸。
若按羧酸分子中羧基的数目分类,上述物质中的①②③④属于一元酸,⑤属于二元酸。
2.羧酸可以表示为(1)当①键断裂时,羧酸电离出H+,因而羧酸具有酸的通性。
(2)当②键断裂时,—COOH中的—OH被取代,例如发生酯化反应时,羧酸脱去—OH而生成相应的酯和水。
[归纳总结]醇、酚、羧酸的结构中均有—OH,由于这些—OH所连的基团不同,—OH受相连基团的影响就不同。
资源信息表12.2 醋和酒香(共2课时)第2课时酯化反应和乙酸的用途一、设计思想学习乙酸的目的在于利用乙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有机合成,制取新的有机物。
因此,本节学习的前提是弄清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乙酸的重要性质之──酸性,在上一课时通过实验进行了探究,本课时以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为中心展开教学。
由于酯化反应既是羧酸的性质,又是醇的性质,所以学习乙酸的同时,使学生对学过的乙醇的性质进一步认识理解。
对酯化反应历程的认识是本节课的难点。
由于乙酸与乙醇的分子间脱水形式有两种可能,在酯化反应中究竟按哪种方式脱水,是无法在本节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只能通过“示踪原子法”的讲解和flash动画模拟反应历程来说明,也加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在介绍酯化反应方程式时,为酯的水解反应埋下伏笔,并利用化学平衡原理知识,解决了反应条件的选择问题。
同时,乙酸的性质又决定乙酸的用途,在性质学习之后,通过讨论了解乙酸在生活和生产的应用,体会有机物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乙酸的酯化反应。
(B)(2)乙酸的用途。
(A)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实验分析,体验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了解实验操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同位素示踪原子的应用,形成科技意识。
(2)通过乙酸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感悟有机物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紧密联系。
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和实验分析。
教学难点:乙酸的酯化反应的机理。
四、教学用品多媒体、酯化反应机理的教学课件、试管、导管、烧杯、酒精灯、乙酸、乙醇、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
五、教学流程1.流程图2.流程说明1[复习提问]乙酸的酸的通性。
[实验引入] 在大试管里加入3mL乙醇、2mL冰醋酸,再缓缓加入2mL浓硫酸,边加边振荡。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
按课本上的装置(制乙酸乙酯的装置)组装好。
2 flash动画展示反应机理,并介绍同位素原子示踪法六、教学案例1.教学过程]酸跟醇生成酯时,部分酯发2.主要板书四、乙酸的用途3.相关链接巧记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乙醇乙酸意缱绻,催化吸水求硫酸。
高二化学重点笔记知识点整理高二化学重点笔记知识点(一)1、乙酸的分子式:C2H4O2,简写为CH3COOH,(羧基),乙酸是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易溶于水和乙醇。
熔点:16.6℃,沸点:117.9℃。
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
乙酸含有的羧基官能团决定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酸性、酯化反应。
2、羧酸:在分子里烃基跟羧基直接相连接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羧酸。
一元羧酸的通式:RCOOH,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CnH2nO2。
3、羧酸的分类:按羧基的数目: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根据分子里的烃基是否饱和: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按烃基不同:脂肪酸、芳香酸;按C 原子数目:低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
4、羧酸的同分异构现象:羧酸的同分异构现象较普遍,羧酸既存在同类的同分异构体,也存在羧酸与酯的同分异构体。
5、羧酸的化学性质:由于羧酸的分子里都含有羧基,羧基是羧酸的官能团,它决定着羧酸的主要化学特性,所以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有:酸的通性,酯化反应。
6、酯的结构特征:酯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
酯的特征结构是-COO-,羧酸酯的一般通式为RCOOR由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一元酸酯化反应得到的酯,可以用通式CmH2m+1COOCnH2n+1(或CnH2nO2)表示。
与饱和一元羧酸为同分异构体。
7、酯的物理性质:低级酯是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酯的密度一般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
8、酯的同分异构现象:酯的同分异构现象一般要比其他的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更复杂,除酯类产生同分异构体外,酯与羧酸等物质之间也能产生同分异构体。
如C4H8O2的一部分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OOH、HCOOCH2CH2CH3、CH3COOCH2CH3、CH3CH2COOCH39、酯的化学性质:乙酸的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因此酯类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就是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高二化学羧酸和酯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羧酸和酯二. 重点、难点:1. 乙酸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酸乙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
2. 乙酸的酯化反应、乙酸乙酯水解反应的基本规律是本节的难点。
三. 具体内容:(一)乙酸1. 乙酸分子结构2. 乙酸物理性质3. 乙酸化学性质4. 工业制法(二)羧酸1. 概念2. 分类3. 饱和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4. 化学性质(三)酯1. 概念2. 分类3. 命名4. 物理性质5. 化学性质【典型例题】[例1] 用下列一种试剂就可鉴别出甲酸、乙酸、甲酸乙酯和乙酸甲酯, 该试剂是()A. 银氨溶液B. 新制Cu(OH)2悬浊液C. 硫酸钠溶液D. 氢氧化钠溶液答案:B解析:考察官能团性质的判断。
[例2] 0.1 mol阿斯匹林(结构式为)可跟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A. 0.1 molB. 0.2 molC. 0.3 molD. 0.4 mol答案:C解析:考察羧基和酯基的性质与量的关系。
[例3] 一定量的某一元羧酸完全跟乙醇反应生成分子式为C n+1H 2n+2O 2的酯74g ,等量的该羧酸与足量的NaHCO 3溶液反应可生成22.4L CO 2(标准状态下),该酸是( )A. CH 3COOHB. CH 3CH 2COOHC. CH 3CH 2CH 2COOHD. HCOOH 答案:D解析:考察甲酸在结构上的特殊性。
[例4] 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与足量钠反应,可生成气体V A L ;等质量的该有机物与足量的NaHCO 3溶液反应,可得到气体V B L 。
同温同压下V A =V B 。
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A. CH 3COOHB. HOOC —COOHC. HOCH 2CH 2OHD. HOCH 2COOH 答案:D解析:考察不同官能团反应的关系。
[例5] 某链烃A 有下列的转化关系:已知,D 的式量为60,它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G 是高分子化合物。
高二化学第五章第三节乙酸1.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B.乙酸分子里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乙酸不是一元酸C.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2.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的事实是( D )A.乙酸和水能任意比例混溶B.1mol/L的醋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醋酸能与醋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0.1mol/L的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0.1mol/L3.下列物质基本无毒的是( D )A.苯酚B.甲酸C.甲醇D.乙酸4.用一种试剂鉴别硝基苯、苯和乙酸最好选用( C )A.钠B.液溴C.水D.乙醇5.丙烯酸CH2=CH-COOH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B )A.和CH3CH2OH反应 B.银镜反应C.和溴水反应D.加聚反应6.某含有2个碳原子的有机物,当它只含下列一种官能团时,既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还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C )A.-COOHB.-ClC.-OHD.-CHO7.有机物①CH2OH(CHOH)4CHO ②CH3CH2CH2OH ③CH2=CH-CH2OH ④CH2=CHCOOCH3⑤CH2=CHCOOH中,既能发生加成、酯化,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B ) A.③⑤ B.①③⑤ C.②④ D.①③8.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后,溶液变浑浊的是( BD )A.醋酸钠B.苯酚钠C.苯甲酸钠(D.偏铝酸钠)9.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物质是( D )A.乙酸乙酯和醋酸B.醋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C.酒精和甘油D.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10.下列各组反应中,需水浴加热的是( D )(A.制酚醛树脂) B.制乙酸乙酯(C.制溴苯 ) D.甲酸发生银镜反应11.将乙醛和乙酸分离的正确方法是( B )A.加热蒸馏B.先加入烧碱溶液,之后蒸出乙醛,再加入稀硫酸,蒸出乙酸C.加入碳酸钠溶液再分液D.加入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然后再将乙醛进行分液12.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2-丁醇⑤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D )A.②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13.下列物质中,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B )A.C17H35COOHB.HCOOHC. D.CH2=CHCH2Br14.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层得无色油状液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在两液界面处上层呈红色下层呈蓝色,振荡时,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一考点整理1.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一考点整理篇一乙酸(俗名:醋酸)CH3COOH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2、结构:CH3COOH(含羧基,可以看作由羰基和羟基组成)3、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1)乙酸的酸性: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乙酸的酯化反应CH3COOH+HOC2H5CH3COOC2H5+H2O(酸脱羟基,醇脱氢,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在实验时用饱和碳酸钠吸收,目的是为了吸收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时要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浓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2.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一考点整理篇二苯C6H6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2、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键角120°。
3、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冒浓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2)取代反应①铁粉的作用: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做催化剂;溴苯无色密度比水大②苯与_(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资源信息表
12.2 醋和酒香(共2课时)
第1课时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一、设计思想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食醋的主要成分。
因此,乙酸的教学可以着眼于学生的已有生活和知识经验,从生活中常见的酒和醋引入,以生活情景和现象为支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本部分内容的教学,首先通过介绍乙酸分子结构,让学生了解乙酸分子由甲基和羧基官能团组成。
由于羟基上H受羰基影响,易电离出H+,因此,乙酸表现出酸性。
从而体会化学学习中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实验活动──探究乙酸的酸性,并且由实验把乙酸的酸性与盐酸、碳酸的酸性相比较,使学生对乙酸的酸性有一个更为具体、直观的认识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乙酸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羧基的结构特征。
(B)
(2)乙酸的酸性。
(B)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食醋的观察,描述乙酸的物理性质,形成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
(2)通过实验方案的讨论和亲手实验,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酒和醋的引入,体会乙酸的用途,并从中感悟化学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乙酸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乙酸的酸性。
教学难点:乙酸酸性的探究实验设计。
四、教学用品
Mg粉、NaOH溶液、CuSO4溶液、Na2CO3粉末、1mol/L盐酸、1mol/L乙酸、酚酞、多媒体。
五、教学流程
1.流程图
2.流程说明
1在酒的商标中,常见到的有XO、VSOP等符号,有同学知道它代表什么意义吗?为何酒越陈越香?
2通过对醋的了解,感受到乙酸的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将一瓶纯乙酸和一瓶乙酸的水溶液同时放入冰水浴中,片刻后同时取出,
让学生观察现象。
3请同学们根据现有的化学药品设计实验方案:1)证明乙酸确有酸性;2)比较乙酸、
盐酸和碳酸酸性的强弱。
六、教学案例
1.教学过程
要求学生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官能团。
2.主要板书
3.相关链接
醋的原料和制作方法、醋的种类、醋的妙用、喝醋十大好处、醋的传说来源:/view/16074.htm
《乙酸羧酸》教学课件
来源:/cms/app/xueke/huaxue/youji/y6/y6index.htm
七、教学反思
针对本节课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对于难点的处理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对于乙酸酸性的教学,联系乙酸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入手,同时结合初中学习的乙酸的性质,设计实验重点说明乙酸的弱酸性,并让学生亲手验证,参与到探究性学习当中,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并体验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实验探究题“请同学们根据现有的化学药品设计实验方案:(1)证明乙酸确有酸性;(2)比较乙酸、盐酸和碳酸酸性的强弱。
”对于活动方案的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2.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教师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思考和动手实验,引导学生多角度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探究,认识研究问题的方法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在问题的解决中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和化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