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三年级科技制作教案设计[汇编]
- 格式:pdf
- 大小:393.58 KB
- 文档页数:12
在三年级上学期的信息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科技创新这个主题。
作为未来的主人公,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来改变和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围绕着本学期的教案主题——制作简易电灯,来进行一番探索。
最初的电灯是在19世纪中期发明的,由美国人爱迪生发明。
在那个时代,大多数人使用的都是煤油灯或者蜡。
而电灯的出现无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对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现代电灯的类型繁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简单的材料和方法来制作一个可以发光的电灯。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电灯的原理。
电灯的原理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个导电线圈、一个电池和一个发光二极管(LED)就可以。
当导电线圈和LED连接到电池上时,电池会向导电线圈和LED 提供足够的能量,使得LED可以发出光亮。
具体的构造和制作方法如下:Step 1:准备材料。
需要的材料包括一根导线、一个电池、一个发光二极管(LED)、一个电池座、一个开关和一些电缆管。
Step 2:将导线剪成两段,并将它们插在电池座的正负极上。
将LED插进电池座上的导线。
Step 3:将绝缘管套在导线上,并将导线接入开关,让开关连接到电池底部的导线上。
再将电缆管裹在绝缘管上。
Step 4:用胶带将所有的导线和电池座固定在一起,并将开关粘在合适的位置上。
轻轻按下开关,看看你的电灯是否发亮了。
通过以上步骤,你就可以制作出一个完整的电灯。
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制作过程,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材料和一些基本的电学知识。
虽然这个电灯的亮度可能没有市场上的常规灯具那么亮,但是它已经可以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基本的照明服务了。
制作一个简易电灯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电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我们不仅要是科学的消费者,也要成为科技的创新者,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标题:创意科技活动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2.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活动材料: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画笔等。
2.提前准备好相关教案和活动指引。
活动一:造纸机制作1.教师首先介绍纸的重要性和制作过程。
可以观察纸张的成分和纸张的结构。
2.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用彩纸、胶水和剪刀制作属于自己的造纸机。
3.学生可以互相观察、交流和改进他们的造纸机,并进行创作。
4.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造纸机,并展示如何使用。
活动二:航天飞机制作1.教师介绍航天飞机的基本原理和航天飞机的发展历史。
2.学生使用彩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制作自己的航天飞机。
3.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设计和改进他们的航天飞机,比如改变飞机的形状、增加附加装置等。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飞机比赛,评选出最远飞行和最稳定的飞机。
活动三:太阳能扇制作1.教师介绍太阳能的原理和应用,与学生一起制作太阳能扇。
2.学生使用彩纸、太阳能电池板、电线和小电动机等材料制作扇子。
3.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设计和改进他们的太阳能扇,比如增加扇叶的数量、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等。
4.学生可以在室外使用太阳能扇,并观察太阳能扇的运转情况。
活动四:小型电路制作1.教师介绍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功能。
2.学生使用电线、电池、灯泡等材料制作小型电路。
3.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电路连接方式,比如并联、串联等,并观察灯泡的亮度和电流的变化。
4.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小型电路,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活动五:编程机器人小车1.教师介绍编程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语言的使用方法。
2.学生使用编程软件和机器人小车进行编程练习,比如编写小车的前进、后退、转向等指令。
3.学生可以尝试编写更复杂的程序,比如绕障碍物、跟随线路等。
4.学生进行机器人小车比赛,比较不同程序的执行效果和速度。
教学反思: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创意科技活动,学生在动手制作和创造过程中增强了对科技的理解和兴趣。
小学三年级科技制作实验教学案实验目的:通过科技制作实验的方式,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实验材料:纸杯、塑料袋、吸管、彩纸、胶水、剪刀、彩笔等。
实验步骤:1. 实验介绍: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制作实验的意义和目的。
通过简单的解释,让学生明白实验是一种探索的过程,通过自己亲自制作物品,可以增加对科学的了解和实践能力。
2. 实验一:制作纸杯电话a. 准备两个纸杯和一根长吸管。
b. 在纸杯底部各打一个小洞。
c. 将吸管的一端插入一个纸杯的底部洞内,用胶水固定。
d. 将另一个纸杯的底部洞内也插入吸管,同样用胶水固定。
e.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用纸杯电话进行交流。
3. 实验二:制作风车a. 准备彩纸、剪刀和吸管。
b. 将彩纸剪成正方形,然后将剪刀从正方形的四个角剪到正方形中心,但不要剪断。
c. 将四个角剪口的处固定在吸管的四个口上。
d. 吹气或让风吹向吸管,观察风车的旋转情况。
e. 学生可以自行尝试用不同形状、颜色的纸制作风车,观察是否会对旋转产生影响。
4. 实验三:制作塑料袋降落伞a. 准备一个塑料袋、线和剪刀。
b. 将塑料袋打开并铺平。
c. 将线剪成四段,用胶带将它们固定在塑料袋的四个角上。
d. 将塑料袋折叠起来,以形成一个顶部中央有线的小袋子。
e. 学生可以测试降落伞的性能,在不同高度和角度下观察降落伞的速度和稳定性。
5.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学生们可以发现纸杯电话、风车和塑料袋降落伞等物品的原理和科学知识。
让学生们回顾实验过程,总结实验中的问题和发现,培养他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同时,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实验心得。
实验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验过程记录以及实验结果,进行评估。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互动讨论和展示作品来评价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科技制作的理解。
延伸拓展:学生们可以在家继续进行科技制作实验,制作其他有趣的物品,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创造能力。
通过小学三年级科技制作实验教学案的实施,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年级科技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科技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原理和技巧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发现科学原理在科技制作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技制作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的精神。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科技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科技制作概述1. 了解科技制作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习科技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3. 培养学生对科技制作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章:简单机械制作1. 学习简单机械的制作原理和技巧。
2. 动手制作简单的机械装置,如滑轮组、杠杆等。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电子制作入门1. 学习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2. 动手制作简单的电子装置,如闪烁灯、报警器等。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原理进行创作,培养创新思维。
第四章:创意制作1. 学习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2. 动手制作简单的,如巡线、搬运等。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科技制作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科技制作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2. 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 评价学生的科技制作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三、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科技制作教程。
2. 教具: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工具等。
3.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制作材料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如熟练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学生创新能力:评价学生在科技制作中的创新思维,如设计独特、运用科学原理的创新等。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年级科技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技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技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剪切、粘贴、拼接、测量等。
2. 常用科技制作材料:纸张、塑料、木头、金属等。
3. 简单科技制作项目:制作小船、纸飞机、模型车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科技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采用示范法,展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3.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完成制作项目。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科技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准备相关科技制作项目的图纸和说明书。
3. 准备评价标准和奖励制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科技制作作品的完成度。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科技制作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基本方法和技巧:教师讲解科技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剪切、粘贴、拼接、测量等。
3. 示范制作过程: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科技制作项目,如制作小船,边示范边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动手制作:学生分组合作,根据图纸和说明书进行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制作后,进行作品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完成度和创意。
七、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自主选择一个简单的科技制作项目进行实践。
2. 教师设置一些制作任务,如制作一个纸飞机,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并展示制作过程。
八、拓展活动: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科技制作项目进行制作。
2. 教师组织科技制作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
九、课后作业: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技巧,整理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三年级科技制作教案第一章:科技制作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制作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科技制作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科技制作的定义和分类。
2. 科技制作的重要性和价值。
3. 科技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入科技制作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2. 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科技制作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制作的意义和价值。
4. 讲解科技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科技制作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对科技制作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章:简单电路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制作简单电路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电路的定义和组成。
2. 电池、导线和灯泡的使用方法。
3. 制作简单电路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入电路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2. 演示如何使用电池、导线和灯泡制作简单电路。
3. 分组让学生实践制作简单电路。
4. 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电路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制作简单电路的能力。
第三章:风力发电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力发电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制作风力发电设备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风力发电的原理和应用。
2. 风车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3. 制作风力发电设备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入风力发电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2. 演示如何制作风力发电设备。
3. 分组让学生实践制作风力发电设备。
4. 引导学生思考风力发电设备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风力发电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制作风力发电设备的能力。
第四章:太阳能小车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利用和转化。
2. 培养学生制作太阳能小车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太阳能的利用和转化原理。
2. 太阳能电池板的选择和使用。
3. 制作太阳能小车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入太阳能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简单的科技小制作教案大全教案标题:简单的科技小制作教案大全教案一:水力火箭年级:小学三年级科目:科学时间:1课时目标:1. 了解水力火箭的原理和构造;2. 学习如何制作简单的水力火箭;3. 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向学生展示水力火箭的原理和构造。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制作水力火箭,并列出所需材料。
3. 实践操作: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提供所需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水力火箭。
4. 发射测试:在室外或指定区域进行水力火箭的发射测试,观察火箭的飞行高度和轨迹。
5. 总结:让学生回顾制作过程和发射结果,讨论可能的改进方法。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制作和发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对水力火箭原理的理解程度。
教案二:简易电路年级:初中一年级科目:物理时间:2课时目标:1. 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2. 学习如何制作简易的电路;3. 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向学生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
2. 实验设计: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简易电路,例如点亮一个小灯泡或发出声音。
3. 实践操作:根据学生的设计,提供所需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电路。
4. 测试和调整:学生测试他们制作的电路,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5. 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设计过程和实验结果,讨论可能的改进方法。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实践操作中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电路原理的理解程度。
教案三:简易机械手臂年级:高中二年级科目:工程学时间:3课时目标:1. 了解机械手臂的原理和应用领域;2. 学习如何制作简易的机械手臂;3. 提升学生的工程设计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向学生展示机械手臂的原理和应用领域。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制作简易的机械手臂,并列出所需材料。
三年级上册科技制作教案胡小云1、纽扣玩具教学目的1、了解制作纽扣的材料。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会制做纽扣玩具。
教学重点了解制作纽扣的方法。
教学准备纽扣、塑料吸管、小刀、硬纸板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棉线绳与纽扣是好朋友,他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做一做纽扣玩具“咕咕叫”,一定会非常开心。
二、活动探究1、简单介绍活动需要的材料。
2、讲解活动方法。
参考方案(1)找一颗4眼或2眼大纽扣,对着的扣眼中穿过一根棉索线,将索线的线头接在一起。
(2)将棉索线穿在两只手上撑开,用力旋转纽扣,是手中棉索线不断向前缠绕,然后,两只手用力向外侧拉棉索线,一拉一松,纽扣就一正一反地旋转起来,发出像鸽子名叫的“姑姑”声。
具体玩法:参考见课本。
三、学生动手实践。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活动评价。
五、小结,谈收获。
教学反思2. 空中飞盘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飞“飞盘”的不同方法,以及探索不同形状的飞盘与距离远近的关系。
2、培养学生勤于探索、乐于发现的科学精神,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探索最佳飞飞盘的方法、不同形状的飞盘与距离远近的关系活动准备:三角形、圆形、长方形飞盘各8个、装饰好的飞盘3个、黑板、活动场地安排活动过程:一、玩飞盘1、出示3种形状的飞盘,鼓励孩子自由玩2、小结玩的多种方法,引出方法――飞飞盘二、探索飞的方法1、同种形状两两结对飞飞盘,比一比谁飞的远2、小结飞飞盘的多种方法三、探索谁飞的远1、 3人一组(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用科学的方法飞飞盘,比一比谁飞的最远2、集中交流:哪个飞盘飞的最远,为什么?3、小结:圆形飞盘在飞的时候转的很快,空气宝宝推它的力量就很小,飞的也就远了。
长方形、三角形飞盘在飞的时候转的比较慢,空气宝宝推它的力量就比较大,所以就飞的近了四、活动延伸看老师的飞盘漂亮吗?请你们也给飞盘打扮一下,再来玩玩。
3.弹射模型飞机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通过模型飞机的弹射放飞,认识弹射放飞与其他航空模型放飞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