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 文档
- 格式:pdf
- 大小:155.02 KB
- 文档页数:4
一、设计心理学概述1. 设计心理学的意义(1)提高用户体验:了解用户心理,为用户提供舒适、便捷的使用体验。
(2)指导设计实践:运用心理学原理,优化设计流程,提高设计质量。
(3)促进人机和谐:让设计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2.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用户需求分析:挖掘用户潜在需求,为设计提供依据。
(2)认知心理学:研究用户在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心理活动。
(3)情感心理学:探讨设计如何影响用户情感,提升用户满意度。
(4)行为心理学:分析用户在使用设计产品时的行为特点及规律。
二、设计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 界面设计(1)布局合理性:遵循用户阅读习惯,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2)色彩搭配:运用色彩心理学,营造舒适、愉悦的视觉体验。
(3)图标设计:简洁明了,易于识别,降低用户学习成本。
2. 产品设计(2)材质选择:考虑用户触感,提升产品质感。
(3)功能优化:关注用户需求,简化操作流程,提高产品易用性。
3. 环境设计(1)空间布局:充分考虑用户行为习惯,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
(2)氛围营造:利用灯光、音乐等元素,提升用户体验。
(3)导向系统:明确指示方向,降低用户在环境中的迷失感。
三、设计心理学案例分析1. 案例一: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1)iPhone的滑动解锁:这一设计充分利用了用户触摸屏幕的直觉行为,让解锁过程变得轻松自然,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2)MacBook的触控板:苹果将触控板做得更大,使得用户在操作时有更多的空间,同时,多点触控技术的应用,让用户操作更为便捷。
2. 案例二:宜家的家居设计(1)模块化设计:宜家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组合,满足了个性化需求。
(2)体验式购物:宜家商场内的布局设计,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能够亲身体验产品,从而更好地做出购买决策。
四、设计心理学在团队协作中的应用1. 沟通与协作在设计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至关重要。
设计心理学第一章1.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与设计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1、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研究,如感觉、知觉、意识等2、影响心理现象的相关因素的研究(心理现象形成影响和干预的因素,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体差异)3、各种心理现象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在人的行为活动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4、对于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二、设计目标主体(用户和消费者)Attention------注意Interest--------产生兴趣Desire--------产生欲望Action-------产生行为三、设计主体(设计师):1、正确理解设计目标的需求,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发现目标人群的需求)2、提高设计创新思维能力,完善设计师知识结构(要运用创造性思维)3、设计师的人格完善4、提高设计管理水平(团队协作及管理水平)四、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意义:1、满足消费者(用户)对高品质产品的需要2、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用艺术的高感情去补人际关系的缺失,平衡各种需求)3、满足企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设计出适合销路的产品)4、满足设计师的自我完善的需要5、满足设计理论发展的需要1.3设计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气质—自然属性性格—社会属性一、心理学的主要的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应该只研究行为,把意识完全对立起来研究方法: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是内省法2、格式塔学派(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它不限于视觉领域以及整个感知觉领域)代表人物:惠特海姆、柯勒、考夫卡主要观点: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能还原各个部分,各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主张研究应从整体出发,考察并理解部分。
3、精神分析学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精神分析论的基本理论为:1、精神层次论2、人格结构论3、性本能论4、人本主义学派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斯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以人性本善机天赋潜力的观念来解释正常环境下个体自我实现的心路历程、主张研究的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人类自我实现潜能,肯定人的积极自主性。
设计心理学完整资料第七章情感化设计(老师)设计情感的表达设计情感来自对物的综合体验,但首当其冲的便是对物的形式的体验,这种体验先于使用和结果,因而也是最基本的、最直观的,是情感设计的基础环节。
设计师在为设计之物选择适当的“外壳”时,形式的要素应作为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目标。
一切二维和三维的形式都是由基本造型元素组成的,包括点、线、面、体、构成、色彩、材质和肌理或质感,它们决定了人们对物的第一体验,也是最直接、最本源的体验。
造型要素赋予人的情感体验,究其心理机制至少应体现于三个层次(如图)之上:1、首先,造型自身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组合形成的结构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人们相应的情绪,例如寒冷、温暖、收缩、刺激、眩晕等;同时伴随着相应的情感体验,例如温暖、明亮伴随着愉悦,寒冷、幽暗伴随着厌恶或伤感等。
2、这些造型、型的要素以及它们的结构使人们无意识或有意识地联想到具有某种关联的情境或物品,并由于对这些联想事物的态度而产生连带的情感。
——罗夏实验3、设计情感的第三个层次在于形式的象征意义,观看者通过对形式的意义的理解而体验相应的情感,这是最高层次的情感激发与体验。
瑞士心理学家罗夏1921年创立“罗夏试验”同一个原本并无固定意义的图形,由于不同人的成长背景、生活阅历、知识结构、个性等差别,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导致不同的情感体验。
药蜀葵沙发乔治.内尔森(美)鲜艳的光洁的色彩让人能直接产生食欲,这是属于第一层次上的情感体验;同时这一体验使那些曾吃过棒棒糖的人们联想到此类食物的甜美,产生更进一步的情感体验,这就属于第二层面上的联想的情感体验。
色彩特性的情感体验人对色彩的情感体验首先来自对色彩的物理属性直观感知导致的相应心理变化,即对色彩三大属性——色相()、明度()和纯度()的体验。
暖色使人感觉物体膨胀,而冷色则感觉收缩,这种因心理因素导致的物体表面面积大于实际面积的现象被称为“色彩的膨胀性”。
色彩纯度越高,其色相的情感体验越强烈、明显,而加入大量的黑或白便成为了中性色,它们的体验主要取决于明度的高低和所偏向的色相。
设计心理学设计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设计以及如何使用设计来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学科。
它融合了心理学和设计学的理论和技术,并致力于创建更加用户友好和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设计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认知心理学。
它研究人类感知、思维和记忆的过程,探讨人类如何理解和处理信息。
设计心理学将这些理论应用到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中,以增强用户的认知和理解。
例如,通过使用清晰的界面、简洁的图标和易于理解的标识符,设计心理学可以帮助用户更容易地识别、理解和记忆信息。
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是情感心理学。
它研究人类情感和情绪的产生和影响,以及情感对行为的影响。
设计心理学利用情感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创造出具有积极情感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通过使用愉悦的色彩和图案、创造出舒适的使用体验,设计心理学可以帮助用户产生积极的情感,并提高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喜爱程度。
设计心理学还涉及用户体验设计(UX设计)。
UX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过程,旨在提供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设计心理学通过研究用户行为和反馈,提供关于如何改进用户体验的建议和指导。
例如,通过用户测试和用户反馈,设计心理学可以发现产品或服务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这些改进可以帮助用户更顺利地完成任务,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总而言之,设计心理学是一门将心理学和设计学融合在一起的学科,旨在帮助设计师创建出更具用户友好性和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它借鉴了认知心理学和情感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用户体验设计的原则和技术,以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通过应用设计心理学的原则,设计师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有用性的产品和服务。
1、设计心理学
2、观察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
3、设计的概念是什么?
设,设想;计,计划。
设计就是实施头脑中的计划、方案、观念等。
也就是说,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的方法、图样等。
4、产品人格
人格亦称个性,是指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它控制着个体对外在环境的反应和关系。
产品人格是对产品本身的特点进行定位的倾向性,如奢侈品和大众消费品其各自的倾向就是不相同的。
5、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层次,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哪五类需求?
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层次,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
6、思维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
7、观察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
8、什么是设计?
9、色彩的给人的联觉想象有哪几种?
在心理学上,对于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现象。
有以下几种:
冷暖感、距离感、重量感、尺度感
10、影响人们动机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影响人们动机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能力、知识、兴趣、价值观、审美观等内部条件和社会观念、环境因素等外部条件,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11、设计要体察人们的心态,应从哪个三个方面来关注人们怀旧的心态?
12、设计的需求包含有哪三个方面?
设计的具体领域虽然千差万别,但目的都是一个:改善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笼统的说,设计的需要也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审美需求——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
当我们接触任何一件有存在价值的事物时,它必定具备合乎逻辑的内容和形式。
虽然由于人们所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生活理想、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审美观念各异,但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相通的共识。
功能需求——虽然“房子是住人的机器”、“功能至上”等极端的观点已不再是现代设计的主流,但毫无疑问,功能的实现仍然是设计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文化需求——简单的说,文化是人们用长时间累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因此,会因地域、历史、信仰等呈现迥异的面貌。
中国杭州和英国伦敦都以出产优良的雨伞闻名,但由于对文化的需求不一样,两地雨伞所采用的形式、材料、色彩相差很大。
每个设计都有具体的受众,设计是否成功与对他们文化的契合程度密切相关。
一个设计如果忽略了受众的文化需求,就无法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喜爱。
如果说功能是设计的本体,那么文化就是设计的灵魂。
13、在人的生活消费中,谈谈青年阶段的消费心态有什么特征?
答:1)人生的16——40岁处在时间很长的青年阶段。
由于年龄跨度大,在人口中占有较大比例。
而且从经济上经历了依赖到自主的变化,因而消费心理呈现复杂的特点。
2)青年时代消费前瞻。
3)崇尚快节奏的消费方式。
4)注重浪漫的消费方式。
总之,由于青年阶段的跨度较大,青年阶段的消费心理也有阶段的差别与变化。
十几岁未脱童年的稚气,虫棉理想,消费形式是浪漫的,形式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心理逐步向理性、实用性变化,尤其是在成家立业之后,为人父母,开始承担子女的消费。
所以,消费心理不但逐渐稳定成熟,而且更加注重消费的实效性与经济性。
14、试运用视错觉现象设计一张招贴。
要求:图文混排,符合是错觉的原理,具有设计感等(可举例说明,不少于300字)
15. 在人的生活消费中,谈谈少年儿童的消费心态有什么特征?
16. 谈谈在从事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怎样为老年人设计幸福?可结合实
际设计并举例说明,300字以上之间。
选择题
1.设计过程中的()正是设计的心理活动过程。
2.()具有催眠的作用,这种颜色太多的话还能引起人的孤独感。
3.( )完全是在自然条件下采用的一种方法,不被观察对象所察觉。
4.()是设计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5.下列选项中那组全部属于人的外感觉()
6.遗忘的重要原因在于()。
7.创造的特征有()
8.思维的类型包括()
9..各种颜色中,哪些颜色看了就可以令人胃口大开、食欲大振,()等颜色就有
这样的效果。
10.以下哪项属于人的机体感觉(内感觉)。
( )
11.人们识别事物,主要靠()来实现。
视觉在各种感觉的认知中占()的分量。
12.知觉的恒常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思维的特征包括()
14()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得知识,适应客观世界的赖以生存的基础。
15.心理学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6.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意义是()
17.心理学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8.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
19感觉产生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20.听觉的特征()
21.知觉的特征()
22.几何图形错觉有()
23.记忆按内容分为()
24.思维的类型包括()
25.人们识别事物,主要靠()来实现。
视觉在各种感觉的认知中占()的分量。
29.以下哪项属于人的机体感觉(内感觉)。
( )
27.()具有催眠的作用,这种颜色太多的话还能引起人的孤独感。
28.()是设计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9.()是指人及人类社会中不该发生的事。
30.人还常常发生对客观世界的错误感觉,即()。
31.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意义是()
32.美是发展的、变化的,而且也是不断丰富的,没有相对性,美随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称为美的()
33.第一位提出美具有愉悦与感染性的人是()
34.感觉是认知的开端,是一种()的心理现象。
35.遗忘的重要原因在于()。
36.第一位提出美具有愉悦与感染性的人是()
37.美能使人感动、愉悦,引起情感的共鸣,因为富于()
38.()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9.()是一种偏于静态的、和谐的、优雅的阴柔之美。
40.大家想象一下,让一人进入粉红色壁纸、深红色地毯的红色系房间,让另外一人进入蓝色壁纸、蓝色地毯的蓝色系房间。
不给他们任何计时器,让他们凭感觉在一小时后从房间中出来。
以下哪两个原因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