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第一章 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7.24 MB
- 文档页数:48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人类的设计行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它随着人的自身的发展而发展,并显示为人的一种智慧和能力。
人们的这种创造性行为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是一种机智的、积极的努力。
它可以用任何语言进行阐释,用任何方法进行实践,同时,它又可以不断进行修正和改良,以臻至真、至善、至美之境界。
设计艺术心理:是指设计者在产品的市场定位策划、功能原理构想、结构设计计算、设计方案表达、工艺规程制定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设计不仅要满足人类生活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设计艺术心理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艺术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自身的心理活动;二是艺术设计师通过产品满足、引导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设计心理学定义:设计艺术心理学既是设计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应用心理学科的一个新分支。
它是在普通心理学基础上,专门研究在设计艺术活动中如何遵循视知觉规律,应用审美心理规律,把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综合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创造性地设计适用满意的产品的一门科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具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多样性需要,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使用方面的需要,还需要使人们能产生多样的情感体验。
——使用与情感设计心理学研究对象: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
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最早提出物品的外观应为用户提供正确的操作所需的线索。
他认为这些关于日用品设计的原则“构成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和物相互作用方式的心理学”,这是一门研究物品预设用途的学问,预设用途是指人们认为具有的性能及实际上的性能,主要是指那些决定物品可以作何用途的基本性能。
人不仅有生存的物质需求,还有身心的精神追求——社会的、文化的、审美的、创造的需求。
设计心理学(柳沙)0(一)引言概述:设计心理学是关于人类在设计和使用产品或系统时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研究领域。
通过了解人类心理学上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心理学可以指导我们设计出更符合用户期望和需求的产品和系统。
本文将介绍设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应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设计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
正文:一、人类感知和认知1.感知和认知的概念2.感知对设计影响的重要性3.视觉、听觉和触觉对设计的影响4.注意力和记忆在设计中的应用5.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二、人类行为和用户体验1.人类行为的决策过程2.用户体验的概念和重要性3.用户需求和期望的分析方法4.情感和情绪对设计的影响5.人机交互的原则和技巧三、人类与技术的适应性和可接受性1.技术接受模型的概念和应用2.用户界面的易用性评估3.用户反馈和用户参与的意义4.用户培训和技术支持的设计原则5.文化和社会因素对设计的影响四、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心理学的基本原理2.环境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3.环境对注意力和专注力的影响4.室内设计和空间布局的原则5.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设计的重要性五、心理学在设计中的应用案例1.商品包装和广告设计中的心理学原理2.网页和移动应用界面设计中的心理学原则3.交通标志和导航系统设计中的心理学原理4.教育软件和游戏设计中的心理学原则5.工业产品和交互设备设计中的心理学原理总结:设计心理学通过研究人类的感知、认知、行为和用户体验,提供了设计产品和系统时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了解人类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期望和需求,提升产品和系统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在设计中应用设计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设计的吸引力和功能性,还可以增加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设计心理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工具。
设计心里学第一章一.心理学的分类1.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里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
普通心理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又有分支基础学科,如:感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思维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冬季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
2.生理心理学:是研究生理基础与肌理的学科,是心理学重要的基础研究。
又有分支学科,如:生物心理学、动物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等。
3.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
分支有学习心理学、教师心理学等。
4.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人际关系发生及发展规律的学科。
分支有家庭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等。
5.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科。
可分为婴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
6.劳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劳动中的心理问题,如操作与操作者的心理特征与规律。
包括工程心理和工业心理学。
此外,文艺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分支。
设计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二.心理学的性质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心理现象的本质问题,从心理学的实质上看,人的心里是社会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产物,心里的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这一科学命题本身蕴含了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也就决定了心理学的学科,必然横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成为一门交叉性学科。
三.心理学的任务(1) 了解心里现象。
对人类心里现象科学分析。
(2)熟知心理规律。
用来解释心理现象。
(3)指导实践作用。
学习普通心理学最终目的是落实在应用上。
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
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活动,研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2)实验法。
一是实验室实验法,是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一研究心里的方法。
二是自然实验法:把实验研究和和日常活动结合起来的实验方法。
(3)测验法。
是研究对象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制定科学的量表或问卷。
设计心理学完整要点《设计心理学》完整重点感谢:孟玉怡、徐无凡、郭志欣、张艺耀的整理第一章设计艺术心理学概况1.设计艺术心理是指设计者在产品的市场定位策划、功能原理构想、结构设计计算、设计方案表达、工艺规程制定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P12.设计艺术心理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艺术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自身的心理活动;二是艺术设计师通过产品满足、引导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P23.表象转化是一种活动中产生的表象转移、渗透到另一种活动中的心理现象。
P33.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是最早提出物品的外观应为用户提供正确操作所需的关键线索的学者之一。
P34.设计艺术心理学既是设计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应用心理学科的一个新分支。
它是在普通心理学基础上,专门研究在设计艺术活动中如何遵循视知觉规律,应用审美心理规律,把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综合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创造性地设计适用满意的产品的一门科学。
P45.影响个体心理活动的四大因素: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动力系统、个性心理以及心理过程。
P56.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设计主体和用户消费者。
P57.设计艺术史一项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具有实用与审美双重属性。
P58.多默在《现代设计的意义》中将设计分为“显性设计”和“隐形设计”两类,其中“显性设计”是风格设计,隐形设计是工程设计。
P6 9.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P7背景:(1)消费社会必须通过艺术化的设计满足用户的需求;(2)信息社会需要用设计化的艺术来衡量人与环境;(3)现代设计的背景需要理解人的心理;意义:(1)增强设计者的心理素质,提高产品的设计价值,保障消费者的满意;(2)完善科学体系,揭示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实现创造性设计。
10. 设计艺术心理学学科研究方法的特殊性特点(1)设计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不是单纯的心理学基础研究,而侧重于心理学在设计艺术及相关领域中的运用;(2)设计心理学的目的为了帮助设计师更好的设计,服务于人类;(3)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者必须同时掌握心理学和设计艺术学两个领域,才能有效的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心理学教案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设计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性学科,其主要内容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人机工程学、艺术学等众多学科,而这些学科又往往相互交叉,形成一个复杂的相关网络。
本章介绍了设计心理学的界定、研究对象和意义,设计心理学理论基础,设计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1设计心理学的界定目前研究设计心理学的专家多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对与设计相关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按照专业背景的不同,可以将研究者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以心理学为专业背景的研究者,专门研究设计领域的活动的应用心理学家,他们有着深厚的心理学知识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专注与设计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并以理论指导设计活动的展开。
另一类是以设计专业为背景的研究者,他们接受过系统的设计教育,有着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同时对与设计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有浓厚兴趣,重视设计心理学理论成果在设计中的应用。
但是,目前我们很难找出明确定义为设计心理学家的学者。
做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国内外学者对设计心理学还没构成统一的定义,其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也还没构成完备的体系。
国内外学者从相同的研究角度启程对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定义明确提出了各种界定。
(1)赫伯特a.西蒙(herbertalexandersimon,中文名:司马贺)美国社会科学家、经济学家、人工智能专家、认知心理学家赫伯特a.西蒙是最早研究设计――“人工事物创造过程”心理现象的学者之一。
在其著作《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中认为设计可以“作为一门人技科学的心理学”,从而使设计领域开始将设计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加以关注。
其对设计的论述多围绕设计思维,将设计当作“问题求解”的思维心理学。
在其著作《人工科学――复杂性面面观》中进一步讨论了认知心理学对人类思维活动的解释,以及人工造物的思维过程,并从思维的角度讨论了各种求解活动。
将设计活动本质界定为人在复杂环境下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并根据有限的条件作出判断和决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