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 格式:pdf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2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目的:分析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病患,分为肩锁关节脱位组与锁骨远端骨折组各20例,通过锁骨钩钢板干预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和术后关节情况。
结果:治疗疗效上,肩锁关节脱位组中疗效优者为18例,疗效良者1例,差者1例,治疗优良率为95%,锁骨远端骨折组中,疗效优者为18例,疗效良者2例,差者0例,治疗优良率为100%。
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可以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效果长久稳定,不适感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标签:锁骨钩钢板;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属于临床上较为多发的骨科创伤,其中肩锁关节脱位在上肢肩关节损伤接诊率中占据13%左右,其源于患部受到暴力作用而引发的肩部下榻,患侧部位的肢体在外展、内旋位情况下,肩锁和喙锁的韧带受到了较大的创伤。
一般普通轻微情况可运用保守治疗干预,但是重度情况则需要手术介入。
一般采用切开复位的内固定手术进行,促使关节的结构重建【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病患,其中男性为23例,女性为17例;年龄范围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40.3±2.4)岁;其中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病患各20例,没有双侧受伤者;治疗延误时长为2-5d,平均为(2.4±1.4)d;临床表现为患处疼痛肿胀,患肢上抬活动受到局限,关节活动时患侧的肩部会有疼痛加剧感;患侧受伤肩部有小范围隆起、畸形,隆起处可以进行弹性的向下按压,肩锁关节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局部可以进行上下按压;所有脱位与骨折病患均通过影像学得到确诊,同时保守治疗不能达到有效性,局部手术干预治疗的相关指征,均采用锁骨钩钢板手术做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锁骨远端骨折使用锁骨钩钢板达到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整理分析了60例通过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病例,获得十个月以上随访,在对疗效进行评价时使用的是Lgzzcano标准。
结果:60例的治疗结果优:36例;良:21例;差:3例,优良率达95%。
未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折断与感染的情况,在钢板取出之后也没有出现肩所脱位与骨折。
结论:在治疗锁骨远端骨折使用锁骨钩钢板不仅能够实现简单操作、可靠固定的目的,而且不会对肩锁关节面造成损伤,能够尽早的开展肩关节功能的锻炼活动。
当前,对锁骨远端骨折进行治疗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就是锁骨钩钢板。
【关键词】锁骨;锁骨钩钢板;骨折【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107-01由于锁骨远端周围缺少丰厚的软组织保护,直接暴力极易造成骨折。
由于肩锁远端的稳定性遭到破坏,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传统的手术方法并发症较多。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在我国已广泛开展,从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年本院采用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6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本院共收治6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男性37例,女性23例。
年龄19~52岁,左侧28例,右侧32例。
损伤原因:车祸23例,摔伤32例,重物砸伤5例。
损伤类型:开放性损伤2例,闭合性损伤58例。
全部患者均在伤后1周内手术。
1.2 手术方法:颈丛神经阻滞麻醉。
患者取仰卧位,垫高患肩,往健侧扭转患者的头部。
自锁骨的远端开始往肩峰作一弧形切口,将肩锁关节、锁骨远端及肩峰等暴露出来,骨折复位,把钢板锁骨钩沿着肩峰下骨皮质插至肩峰以下,贴合锁骨与钢板下压,复位骨折,在钢板固定时使用螺钉,若患者合并肩锁关节脱位则需对肩锁关节囊做缝合处理,使肩锁韧带得以修复。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效果分析目的:分析与观察临床中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运用锁骨钩钢板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31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依据,31例患者均接受锁骨钩钢板治疗,在31例患者出院1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31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切口愈合程度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31例患者经kavisson标准评价治疗效果,其中27例患者为优,4例患者治疗效果为良,0例患者为差,总有效率为100%;31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31例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及钢板螺丝松动,愈合程度较好。
结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运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愈合情况也较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标签:锁骨钩钢板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骨折;并发症发生率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据有关数据显示:骨科每接诊10例患者,其中就有1位肩锁关节脱位患者。
肩锁关节脱位主要的致病原因以外伤或暴力因素为主[1-2]。
常见临床症状以疼痛为主、患处肿胀患者的肩部活动明显受限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骨折多发于青壮年,发病率较高约占全身骨折发病率的8%~12%,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患者患处畸形、有塌陷及外翻的趋势、痛感明显、患处皮下淤血等。
对于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以前临床中多运用外固定术或克氏针、钢丝等固定术,甚至喙突上移术进行治疗,但常会出现复位不良,固定不充分,不稳定,并发症较多,而使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大打折扣[3-4]。
锁骨钩钢板治疗是内固定治疗的一种术式,目前被广泛运用在临床当中,本文主要研究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效果,为保证本次临床观察的顺利进行,笔者所在医院特将骨科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31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作为参考的主要依据,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锁骨钩板对锁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目的:对锁骨钩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临床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实施治疗的10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肩峰、锁骨远端双侧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内固定优良率、术后肩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均显著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分别为(2.8±0.9)h和(100.3±10.4)ml,观察组分别为(2.7±0.8)h和(108.2±10.1)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为(9.0±1.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3±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P<0.05)。
结论:在锁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锁骨钩板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锁骨远端骨折;锁骨钩板;效果观察作为临床骨科常见肩部创伤之一,锁骨远端骨折的发生较为普遍,多为巨大外力冲击所致,且这一病因占锁骨骨折患者总数的18%~20%,临床多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处理[1]。
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针对此,笔者所在医院对收治的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行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NeerⅡ型骨折,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男37例,女13例,平均年龄(36.8±5.8)岁;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7.4±5.5)岁。
锁骨钩板对锁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在本研究中主要阐述了锁骨远端骨折应用锁骨钩板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挑选在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锁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共计90例,患者采取锁骨钩钢板固定锁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者30例,随访18-9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0个月,在手术后采用Constant以及Oxford对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
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其中有20例患者术后去除内固定,平均术后5个月去除。
结论针对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锁骨钩板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术后9个月之内患者的骨折愈合并及时去除内固定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关键字:锁骨钩板;锁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效果;由于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导致患者的锁骨处很容易出现骨折,这种骨折现象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该骨折概率占全身骨折的百分之七。
临床上针对锁骨远端骨折在治疗中主要是以患者解剖形态为原则,对于存在显著移位的骨折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是帮助其恢复健康的最佳方式[1]。
在本研究中以2017年5月到2018年在我院进行锁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患者共计90例,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方法分析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研究中,我们挑选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锁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共计9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30例为男性患者,30例为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区间在24到98岁,平均年龄为39岁,按照手术时间可将患者分为急诊和延期手术组。
本组病例包换II型骨折,在锁骨正位片上骨折移位超过15毫米则属于骨折移位,但合并同侧上肢骨骨折,锁骨远端开放骨折被排除。
1.2方法对患者进行锁骨钩钢板的治疗方法,使患者能够处于仰卧位的方式,对患者的颈部进行麻醉,将其侧肩位置垫高之后抬高肩部,手术切口位置从患者的锁骨外1/3处沿着患者锁骨向尖峰位置切开皮肤,暴露锁骨远端骨折的位置,清除骨折部位的血肿,采取骨折复位方式,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以及手部受伤情况,在锁骨上放置模板采取塑性,然后预测钢板的弯度,长度尺寸,根据模板针对锁骨钩板进行合理塑性,钩板需要确保骨折近端能够用皮质骨螺钉完成固定,将塑性后的钢板插入到患者的尖峰下部,需要使钢板与锁骨位置贴合,依次进行螺钉的安装,对于存在韧带裂伤的患者进行修复时,需要及时关闭手术切口[2]。
壁,可有效避免视野的盲区,减少误伤风险。
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并对术前鉴别困难的肾盂积水与肾盂旁囊肿等明确诊断[]。
其主要优势还有;(6联合钦激光在直视下同期碎石,不会损伤到肾实质,对肾功能保护性好。
(2)术中出血较少,可为手术提供清晰的视野,取石效果肯定,结石残留风险低;而且术中及术后大出血、输尿管穿孔、漏尿、尿外渗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极低,安全性高。
4)同期手术干预能够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我们体会:(1-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即肾结石W2cm,肾盂旁囊肿M4cm。
避免结石过大,以及处理无手术指征肾盂旁囊肿而影响结石成功清除率及增加手术时间和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风险[]。
(2)肾盂腹侧囊肿周边伴行大血管较多,切开囊壁时应准确定位血管走行的方向,尽量从最薄弱处切开。
对壁厚或囊壁特征不典型等肉眼辨认困难的囊肿,可在超声引导下施术,方便定位肾盂旁囊肿囊壁,避免盲目切开增加大血管损伤而提高大出血风险。
4)囊腔内置入双J管的时间为4~6周,可在切口处起支撑作用,从而保证充分引流的效果,能够促进囊腔迅速缩小,并刺激囊壁产生炎症反应致粘连闭锁,从而降低复发率4「6]。
本次观察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其确切效果仍需进行长期大样本等研究继续随访论证。
4参考文献[1]章庆华,宋正尧,林谦.输尿管软镜用于肾结石合并肾盂旁囊肿疗效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216,28(4)224-522[2]陈海潮,邵法明,孙树本,等.输尿管软镜下钦激光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的应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8)277.J]王晓甫,许长宝,郝斌,等.输尿管软镜下钦激光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的手术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218,23(4):151-152.J]朱澄村,程帆,饶婷,等•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中华泌尿外科杂志,020,41(1)21-43.J]刘亮,赵晓风•输尿管软镜下钦激光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的应用[]•中国医药导刊,4012,18(5-:235-234.[6]陈建新,张文,果长春,等•输尿管软镜下钦激光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报道[J]现代医药卫生,018,34(22-:124-126.J]班翼飞6长大宏•输尿管软镜下钦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12例临床体会]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401569(12-21-92. J]陈苏,赵纯雄,陈洪波•输尿管软镜联合钦激光同期治疗肾结石合并肾盂旁囊肿的疗效分析[J]微创泌尿外科杂志,2018,7(3):24-27.J]龚年东,王剑松,马兴永,等•输尿管软镜下钦激光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7例疗效分析[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8,38(3):759-759.[12]闫昆吾,刘文瞻,孟娜,等•超声引导输尿管软镜钦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3):412-414.(收稿2720-12-77)比较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n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张志海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漯河462000【摘要】目的比较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n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目的:探讨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新方法。
方法分析2008年至今25例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远端骨折的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25例获得随访,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肩关节上举时疼痛,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肩关节功能恢复。
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100%。
结论锁骨钩钢板对于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维持肩关节的微动方面有独到之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锁骨远端;锁骨钩钢板;骨折;肩锁关节锁骨远端是指锁骨中外1/3,斜方肌止点以远的锁骨部分。
Neer[1]将锁骨远端骨折分为三型,I型发生在喙锁韧带与肩锁韧带之间,由于韧带完整,骨折无明显移位。
II型锁骨远端骨折以喙锁韧带有无完全损伤分为A、B两个亚型,可以通过观察骨折是否移位来简单区分。
III型骨折只累及肩锁关节关节面,为无明显移位的关节内骨折。
I型锁骨远端骨折最常见,骨折无移位,较稳定,通常保守治疗;II型锁骨远端骨折不稳定,保守治疗骨不连、畸形愈合发生率高。
III 型锁骨远端骨折为关节内骨折,较稳定。
I型、III型骨折保守治疗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疗效,II型骨折如果误诊或治疗不当,将有很高的致残率。
锁骨远端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断裂,由于近端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及远端骨折块的前臂重力影响,常常使骨折分离,采用闭合复位和8字绷带固定常不易成功。
我院骨科2008年10月至今采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此类骨折25例,随访3-18个月,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5例,其中男18例;年龄21-40岁,平均27.2岁;右侧13侧,左侧11例,双侧1例;交通伤18例,高处坠落伤7例;住院时间10-20天,平均14.7天;受伤距手术时间6h-12天,平均6天。
X线片均显示锁骨远端骨折,其中粉碎性骨折10例,短斜型骨折15例;闭合性骨折23例,开放性骨折2例。
1.2 治疗方法:采用颈丛+臂丛麻醉,患者仰卧,肩部垫薄枕使患肩抬高。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评价摘要:目的:探讨采取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观察组采取锁骨钩钢板治疗,比较两组优良率及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优13例(54.17%)、良9例(37.50%)、差2例(8.33%),优良率91.67%;对照组优7例(29.17%)、良10例(41.67%)、差7例(29.17%),优良率70.8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出现1例局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对照组出现2例局部感染、2例骨连接不良、1例内固定松动,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锁骨钩钢板;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手术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
以往采取克氏针张力带进行固定,易出现松动、断裂等情况[1],限制患者早期功能锻炼。
而锁骨钩钢板弥补了克氏针张力带的不足,取得了显著效果。
本研究通过对2016年5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锁骨钩钢板治疗,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5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诊。
患者对本次试验知情同意。
排除严重躯体疾病患者、手术禁忌症患者、血液疾病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19~67岁,平均(41.6±3.4)岁;锁骨远端骨折患者有13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有11例;受伤原因:车祸伤患者有16例,跌倒伤患者有4例,坠落伤患者有2例,砸伤患者有2例;对照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18~65岁,平均(41.3±3.5)岁;锁骨远端骨折患者有14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有10例;受伤原因:车祸伤患者有17例,跌倒伤患者有3例,坠落伤患者有3例,砸伤患者有1例;两组在一般资料上进行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临床对比。
Endobutton带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比较Endobutton带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我院骨科收治的74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组(观察组)和锁骨钩钢板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7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同时采用Constant-Muley评分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平均时间分别为(13.2±1.4)周和(13.6±1.7)周,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活动Constant-Muley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Constant-Muley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锁骨钩钢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锁骨远端骨折;Endobutton带袢钢板;锁骨钩钢板;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129-02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ndobutton with plate and clavicular hook plate in treatment of distal clavicle fracture【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dobutton plate and with clavicular hook plate in treatment of distal clavicle fracture.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ll b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orthopedic 74 cases of distal clavicle fracture with endobutton tape loop plate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and treated with clavicular hook plate group (control group), each each of 37 cases, after operation of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to observe the fracture healing time,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stant-Muley scoring criteria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group, the average healing time of fracture patients were patients (13.2 ± 1.4) and (13.6 ± 1.7) weeks,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P > 0.0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he shoulder joint activity and functional activity of Constant-Muley score than, Constant-Muley sco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Endobutton tape loop plate in treatment of distal clavicle fractur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lavicular hook plate,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Distal clavicle fracture; Endobutton plate; Clavicular hook plat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锁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主要由摔倒时上肢外展支撑或肩部直接受到的撞击所致,锁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骨折不愈合率较高,因此临床主张进行手术治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