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
英雄业绩——可悲现实 刘裕——刘义隆 扬州路——佛狸祠 廉颇——自己
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 派”.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 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
相同点: 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 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
主旨上均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还自我情愫 不同点: 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多情应笑我,早生 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风格显得开 阔明朗,旷达乐观. 辛词中抒情多与典故结合,风格显得含蓄, 蕴藉,激愤,沉郁.
思考: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 幕景象,是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 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 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 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用典意图:
忆烽火岁月
叹朝廷无能
悲百姓松懈
北固亭
《读史方舆纪要》:“北固山在 镇江城北一里,下临长江,三面 滨水,回岭斗绝,势最险固。晋 蔡谟起楼其上,以贮军实,谢安 复营葺之,即所谓北固楼,亦曰 北固亭。大同十年,武帝改名北
顾亭。”盖取其不忘中原之意也。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谁还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中国古代计量方法极为精确,且为十进位制。即: 一斗为十升,每升约重1.5公斤; 一升为十合,每合重150克; 一合为十勺,每勺重15克; 一勺为十抄,每抄重1.5克; 一抄为十作,每作重0.15克; 一作为十厘,仅重0.015克(约一粒米)。
词的下片共用了几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刘义隆) • B、烽火扬州路,(金人侵略) • C、佛狸祠下(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 D、凭谁问,廉颇老矣(廉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