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114
电除盐(EDI)技术在锅炉补给水系统中的应用本文分析了电除盐(EDI)技术的应用前景,并对电除盐(EDI)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解释;通过对电除盐(EDI)技术在高温高压机组锅炉补给水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检验;阐述了高参数机组化学水处理系统电除盐(EDI)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预处理的工艺。
标签:EDI技术;锅炉补给水1 前言在地表水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水资源匮乏加剧,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作为用水大户的高参数机组,锅炉补给水品质要求高,全膜处理技术在高参数机组电厂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优势日益突显;随着膜技术的推广以及成本的减低,全膜处理技术也在电力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电除盐技术(EDI)作为取代混床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出水品质好,无需酸碱再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逐渐为人们所认可。
电除盐技术(EDI)是一种将电渗析和离子交换树脂相结合的除盐新工艺。
其在电除盐过程中,与传统离子交换一样,进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交换,生成水的过程。
关键区别在于,电除盐技术中离子交换树脂持续不断进行再生,而传统的离子交换过程中,化学再生过程是间歇的。
电除盐技术内的连续再生是借助于离子交换膜和施加的电流以电化学的方法来实现的,再生过程无需添加化学试剂,再生所需要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借助于常见的水电解反应。
EDI技术在锅炉补给水系统中的应用逐渐广泛,但是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來。
2 EDI技术在锅炉补给水系统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在某钢铁集团综合利用自备电厂项目中,配套的锅炉补给水系统出力为160t/h,系统原水取自厂区一级除盐水管网,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采用了电除盐(EDI)工艺,对一级除盐水进行深度处理。
自备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为:一级除盐水(接自厂区管网)→一级除盐水箱→EDI提升泵→EDI装置→精除盐水箱→精除盐水泵→主厂房用户该工程锅炉补给水系统配置为3套出力为54 t/h的EDI装置以及配套的水箱、提升泵、化学清洗装置等;每套EDI装置由9个EXL-700型EDI模块以及配套电源组成,电源采用三拖一模式。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火力发电厂水质特性一、水在火力发电厂中的作用与地位水在火力发电厂的生产工艺中,既是热力系统的工作介质,也是某些热力设备的冷却介质。
当火力发电厂运行时,几乎所有的热力设备中都有水蒸汽在流动,所以水质的优劣,是影响发电厂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
水在热力设备系统中的相变过程是与机组的工作过程相对应的,如给水进入锅炉加热后变成蒸汽,流经过热器进一步加热后变成过热蒸汽,再冲转汽轮机后带动发电机发电,作功后蒸汽进入凝汽器被冷却成凝结水,经过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高压加热器又回到锅炉中,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在此循环过程中,水的质量决定着与之密切接触的锅炉炉管工作状况(如结垢、积盐、腐蚀等)与服役寿命,因此,锅炉补给水处理与水工况调节是事关机组经济、安全运行的大事。
水在在热力系统可分为下列几种:(1)给水:送进锅炉的水称为给水,它是由汽轮机凝结水、补给水和疏水组成的。
给水一般在除氧器出口和锅炉省煤器入口处取样。
(2)锅炉水:通常简称炉水,它是在汽包锅炉中流动的水。
炉水一般在汽包的连续排污管上取样。
(3)疏水:各种蒸汽管道和用汽设备中的凝结水称为疏水。
它是经疏水器汇集到疏水箱的。
疏水一般在疏水箱或低位水箱取样。
(4)凝结水:在汽轮机作功后的蒸汽,到凝汽器中冷却而凝结的水称为凝结水。
凝结水通常在凝结水泵出口处取样。
(5)蒸汽:包括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
饱和蒸汽在汽包蒸汽出口处取样,过热蒸汽在主汽管出口处取样。
火力发电厂对上述各种水、汽质量都有严格的要求(见《火力发电厂水、汽监督规程》),运行中除在线仪表连续监测外,实验室也要定期经常分析、监督其质量是否合格。
在热力设备及其系统中,往往由于水质不良使某些部位沉积有水垢、水渣(水中带入的各种杂质形成的,如钙、镁盐类等)、盐类附着物(蒸汽品质不合格产生的)及腐蚀产物(热力设备的腐蚀产生的)等沉积物。
在机组检修时要对水冷壁管、过热器管、再热汽管及省煤器管检查取样,分析垢样成分,作为调整水化学工况的依据;也要对汽轮机叶片及机组压力容器如汽包、除氧器水箱、高加、低加、疏水箱等表面状态检查分析,评估机组的腐蚀、结垢状态,研究其产生原因,为今后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锅炉补给水处理站设备介绍讲课人:时间:2018-3-26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概述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设计采用孔隙纤维过滤器(PCF)、自清洗过滤器、超滤(UF)、一级反渗透(RO)、二级反渗透(RO)、连续电脱盐除盐技术(EDI)全膜法工艺系统,以净水站出水(即工业消防水池水)作为水源。
系统包括配套的反洗、清洗、加药等辅助系统。
各单元内部、系统单元间按母管制运行。
一、锅炉补给水系统工艺流程工业消防水池→化水升压泵→孔隙纤维过滤器→清水箱→超滤给水泵→自清洗过滤器→超滤装置→超滤产水箱→一级反渗透给水泵→一级反渗透保安过滤器→一级反渗透高压泵→一级反渗透装置→除碳器→一级反渗透产水箱→二级反渗透给水泵→二级反渗透保安过滤器→二级反渗→→→EDI透高压泵二级反渗透装置二级反渗透产水箱给水泵→EDI保安过滤器→EDI装置→除盐水箱→除盐水泵→热力系统及其它除盐水用户。
二、锅炉补给水系统出力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设计正常出力:45m3/h;最大出力:2×45m3/h。
锅炉补给水系统水量平衡见下图所示,各级设备容量的基本配置参见表1。
表1 各级设备容量的基本配置设备名称设备规范出水水质设备数量备注孔隙纤维过滤器Φ1520,运行流速:80~100m/h悬浮物≤3mg/L浊度<3NTU2台包括生活用清水量及后续超滤装置处理水量Q=75 m3/h,回收率超滤装置胶体硅去除率:≥99%(15℃);2套超滤装置为≥90%(运行三年内)产水水质:SDI≤3(指定滤膜);产水TSS:≤1mg/L;浊度:≤0.1FTU一级反渗透装置Q=60m3/h,回收率≥75%(运行三年内)脱盐率:97%~98%(运行一年内,25℃);96%~97%(运行三年内,25℃)2套二级反渗透装置Q=50m3/h,回收率为≥85%(运行三年内)2套EDI Q=45m3/h,回收率为≥90%(运行五年内)电阻率:>10M /cm(25℃);二氧化硅:≤10µg/L2套三、锅炉补给水系统水质指标水样名称项目单位控制标准备注超滤入口管浊度mg/L≤10在线超滤出口母管余氯mg/L0.3-1.0在线浊度mg/L<0.2在线COD mg/L≤15反渗透装置入口SDI≤4ORP mV≤200在线pH5-8在线DDμS/cm在线余氯mg/L≤0.1在线水样名称项目单位控制标准备注反渗透装置出口DDμS/cm在线脱盐率≥96%回收率≥85%SiO2μg/L≤10在线μEDI出口YD mol/L0DDμS/cm≤0.1在线除盐水母管DDμS/cm≤0.4在线YDμmol/L0pH7.0±0.5在线SiO2μg/L≤10在线Na+μg/L≤5空隙纤维过滤器(PCF)一、空隙纤维过滤器系统•我公司设置2台空隙纤维过滤器(即PCF过滤器),单台处理出力100m3/h,PCF过滤器是由韩国晓林产业株式会社研发的新一代全自动高效纤维过滤器。
1.锅炉补给水处理传统的锅炉补给水预处理通常采用混凝与过滤处理。
国内大型火电厂澄清处理设备多为机械加速搅拌澄清池,其优点是:反应速度快、操作控制方便、出力大。
近年来,变频技术不断地应用到混凝处理中去,进一步提高了预处理出水水质,减少了人工操作。
在滤池的发展方面,以粒状材料为滤料的过滤技术经历了慢滤池、快滤池、多层滤料滤池等发展阶段,在改善预处理水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粒状材料的局限性,使过滤设备的出水水质、截污能力和过滤速度均受到较大的限制。
目前,以纤维材料代替粒状材料作为滤源的新型过滤设备不断地出现,纤维过滤材料因尺寸小、表面积大及其材质柔软的特性,具有很强的界面吸附、截污及水流调节能力。
代表性的产品有纤维球过滤器、胶囊挤压式纤维过滤器、压力板式纤维过滤器等。
在锅炉补给水预脱盐处理技术方面,反渗透技术的发展已成为一个亮点。
反渗透最大的特点是不受原水水质变化的影响,反渗透具有很强的除有机物和除硅能力,COD 的脱除率可达83%,满足了大机组对有机物和硅含量的严格要求。
反渗透由于除去了水中的大部分离子(一般为90%左右),减轻了下一道工序中离子交换系统的除盐负担,从而减少酸、碱废液排放量,降低了排放废水的含盐量,提高了电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锅炉补给水除盐处理方面,混床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混床本身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环保与节能。
填充床电渗析器(电除盐)CDI(EDI)是将电渗析和离子交换除盐技术组合在一起的精脱盐工艺,树脂的再生是由通过H2O 电离的H+ 和OH-完成,即在直流电场中电离出来的H+ 和OH-直接充当树脂的再生剂,不需再消耗酸、碱药剂。
同时,该装置对弱电离子,如SO2、CO2的去除能力也较强。
2.锅炉给水处理锅炉给水目前用氨和联氨的挥发性处理较成熟,但它比较适用于新建的机组,待水质稳定后可转为中性处理和联合处理。
加氧处理改变了传统的除氧器、除氧剂处理,创造氧化还原气氛,在低温状态下即可生成保护膜,抑制腐蚀。
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降低水中TOCi含量的技术方案研究李金星发表时间:2018-05-10T10:49:07.08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作者:李金星[导读] 摘要:随着高参数发电机组的建设和运行,对于水汽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TOCi等水质参数越来越受重视。
根据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超临界及以上机组锅炉补给水TOCi含量要求≤200μg/L。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水暖部山东济南 250013)摘要:随着高参数发电机组的建设和运行,对于水汽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TOCi等水质参数越来越受重视。
根据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超临界及以上机组锅炉补给水TOCi含量要求≤200μg/L。
本文将水中TOCi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研究TOCi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以期对大型发电机组的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管理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TOCi;锅炉补给水处理;反渗透;紫外线杀菌;总有机碳1.前言TOCi为水中有机物所含碳的总量,是以碳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所有含碳物质,包括苯、吡啶等芳香烃类等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反映在TOCi指标值中,所以常被用来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有机物进入热力系统后,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分解,其产物主要是羧酸、二氧化碳和水,常见的降解产物为甲酸、乙酸等,将导致热力系统中水汽pH降低,而偏低的pH可加剧热力系统腐蚀,促进汽轮机叶片绿诱导应力腐蚀。
为了防止锅内结垢、腐蚀和产生的蒸汽品质不良,以及出于对火电机组热力设备的保护,火电厂对机组运行时的水汽品质中TOCi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GB/T 12145-2016《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中,将TOCi列为必要时才检测的数据;在DL 5068-2014《发电厂化学设计规范》并没有要求设置TOCi实时检测仪表,因此各设计院、电厂及设备厂家对此数据没有足够重视,研究不深入,少有研究报告及论文,而且理论研究居多,实践经验不足。
电厂锅炉补给水和凝结水处理工艺设计1.设计任务1.1设计目的通过本设计,熟悉并掌握电厂给水处理工程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原理及方法,为此,本设计需要达到如下目的:(1)具备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分析资料和自我学习的能力;(2)具备系统选择的能力;(3)具备处理构筑选型和计算的能力;(4)具备总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的初步能力;(5)具备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初步能力。
1.2设计内容针对给定水质全分析资料、锅炉和汽机的有关参数以及所要达到的水质要求,确定补给水处理系统、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并分别进行各种主、辅设备的选型、计算,绘制补给水处理系统图、平面布置图、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图及酸碱系统图等系列图纸。
1.3设计要求(1)机组形式和装机容量为2*300MW,锅炉为亚临界压力自然循环汽包炉,额定蒸发量:1000吨/时。
(2)汽水损失:正常运行时汽水损失及事故状况下汽水损失按规定取值;轴承冷却水系统补充水10吨/时;吹灰及点火燃油系统汽水损失10吨/时;化学及暖通用汽10吨/时。
(3)水质分析数据表1水质分析数据水质指单位数值水质指标单位数值标pH值—7.17Na+mg/L 2.7悬浮固mg/L48.3HCO3-mg/L65.88体含盐量mg/L138SO42-mg/L17.9总硬度mmol/L 1.82Cl-mg/L14.8全碱度mmol/L 1.08游离CO2mg/L 4.84Ca2+mg/L27.4(COD)Mn mg/L 1.4Mg2+mg/L 5.4活性SiO2mg/L 6.8 2.水质分析资料的校核水质资料是选择水处理方案和工艺系统、进行设备设计及确定化学药品耗量的重要基础资料,所以水质资料的正确及否,直接关系到设计结果是否可靠。
为了确保水质资料准确无误,必须在设计开始之前,对水质资料进行必要的校核。
校核.就是根据水质各分析项目之间的关系。
验证其数据的可靠性。
水分析结果的校核,一般分为数据性校核和技术性校核两类。
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设计6X200MW机组火力发电厂锅炉水处理设计(夏季水质) 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年月日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水在火力发电厂中的生产工艺中,既是热力系统的工作介质,也是某些热力设备的冷却物质,所以水质的优劣,是影响发电厂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
社会不断的进步,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随着大型火电机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电工厂化学水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火力发电厂的用水多来自于江、河、水库等水力资源,大江、大河、水库中的水含有有机物、胶体等杂质,水中含有溶解的盐类及气体。
其中有些盐类,如钙盐和镁盐进入锅炉,会使锅炉的管壁结成污垢,严重时造成爆管事故。
如果高压蒸汽把盐类带进汽轮机,还会在高压喷嘴或汽轮机叶片上沉积,影响汽轮机的出力和效率,严重时造成汽轮机叶片断裂事故。
另一问题是在水冷却设备中,热水与较冷的水接触后,部分水蒸发成蒸汽排入大气中,把热量带走,因此要损失一部分水。
损失的循环水也较大,我国凝汽式发电厂补给水流约为5%,国际较先进水平补给水流为1%~3%,热电厂由于供热回水损失较大,补给水流为30%以上,造成电厂年运行费用增大。
因此为了保证热力系统中有良好的水质,必须对水进行适当的净化处理和严格的监督水汽质量。
所以电厂中必须设置锅炉水处理系统,对原水进行化学加药除氧、离子交换除盐、过滤澄清除杂质等处理。
本次课程设计以6X200MW汽包锅炉为题目来探讨发电厂锅炉水处理设计等问题。
课程设计是工科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为毕业论文(设计)和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1.1 课程设计的目的1.2 课程设计的方式1.3 课程设计的容1.4 课程设计的要求1.5 课程设计的题目1.6 设计原始资料1.6.1 锅炉额定蒸发量1.6.2 水源夏季水质1.7 课程设计的安排1.8 课程设计成果第二章课程设计说明书2.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2.2 设计的方案选择2.2.1 设计的依据和围2.2.2 工艺方案的选择2.3 工艺说明2.4 建筑物与设备的工艺设置第三章课程设计计算书3.1 补给水处理系统出力的计算3.2 体再生混床的计算3.3 强碱阴离子交换器的计算器的计算3.4 大气式除CO23.5 强酸阳离子交换器的计算3.6无阀滤池的计算第四章总结参考文献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1.1 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工科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为毕业论文(设计)打好基础。
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方案设计与技术经济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热电厂锅炉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于其技术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热电厂锅炉补给水方面的处理方案以及技术经济的分析都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研究课题。
文章以衡水热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的操作为示例,对其补给水.处理方案设计与技术经济分析进行了分析,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案的对比,找出最适合热电厂锅炉的补给水系统,对热电厂锅炉运作产生良好的作用,减少浪费污染等现象,节约水资源,促进循环可持续发展。
标签:热电厂;锅炉补给水;方案设计;技术经济前言一般来说,清水经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除去水中部分离子或绝大部分離子杂质后,进一步用以补充热力设备气水循环过程中损失掉的水,被称为补充水,在锅炉运行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热电厂锅炉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其在生产过程中对水质的要求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技术也得到了进步,在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水循环系统成为现阶段锅炉补给水最佳途径。
在我国采用反渗透技术与离子交换设备相结合方式在锅炉补给水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以减少使用过程中含盐量较高的现象。
1 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含盐量处理方案设计无论采用何种除盐系统,预处理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除盐系统的出水水质。
从出水水质可看出,良好的技术能有效的去除胶体物质和大分子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影响,使后续除盐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
而常规处理,由于其对轻质胶体及有机物的处理能力较差,对后续除盐系统的影响较大,甚至使除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在选择上不仅仅单方面依靠工艺的好坏,其经济的合理性占有关键性的地位,也可以说经济评价是确定技术方案的重要环节之一,利用较少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还能达到高质量的补给水处理效果。
这里我们根据热电厂锅炉运行的基本情况,针对补给水处理提出四种设计方案,并做技术经济的比较分析。
首先,是利用无顶压逆流再生阳、阴离子交换器对锅炉进行补给水处理。
嘉峪关宏晟电热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工程2X300MW机组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仪表和控制技术规范书目录1.总则2.技术规范2.1控制对象2.2控制方式2.3控制要求2.3.1 总则2.3.2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监控要求2.4技术要求3.设备规范3.1总的要求3.2可编程控制器(程控系统)3.2.1技术要求3.2.2中央处理单元CPU3.2.3输入/输出(I/O)模件3.2.4操作员站3.2.5通讯3.2.6编程3.3控制盘、台、柜及按钮3.4现场仪表3.5设备数据4.供货范围5.工程技术服务6.用户工作7.设计配合与资料交接8.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9.质量保证和试验10.附件1.总则:1.1 本规范书的使用范围仅限于嘉峪关宏晟电热有限责任公司二期2×300MW 机组锅炉补给水处理控制系统。
1.2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定的条文,承包商应提供技术和性能满足本规范书和有关工业标准要求的优质产品。
1.3如承包商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业主可以认为承包商提供的产品完全满足本规范书和有关工业标准的要求。
1.4本规范书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2.技术规范2.1 控制对象2.1.1补给水处理系统:2.1.1.1本期工程为2×300MW凝汽式轮发电机组,配2X1025t/h自然循环汽包锅炉。
其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为:工业水→生水池→生水泵→生水加热→机械加速澄清器→加药→机械过滤器→清水池→清水泵→高效过滤器→阳床→中间水箱→中间水泵→阴床→混床→除盐水箱、最后经除盐水泵送至主厂房。
2.1.1.2补给水处理系统主要设备配置(详见10.2: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图及公用水泵房系统图)A.生水池1座(2格)B.生水泵2台C. 机械加速澄清器2座D. 高效过滤器2台E.清水池1座(2格)F.清水泵2台D. 双室阳离子交换器2台E. 强碱阴离子交换器2台F. 混合离子交换器2台G. 除二氧化碳器、除二氧化碳风机2组H. 阳树脂储存罐1台I. 阴树脂储存罐1台J. 除盐水箱2座K. 除盐水泵2台L. 中间水箱2座M. 中间水泵2台N. 阳床再生专用泵1台O. 阴床再生专用泵1台P. 罗茨风机3台Q. 压缩空气储气罐2座R. 浓酸储存罐2台S. 浓碱储存罐2台T. 酸计量箱2台U. 碱计量箱2台V. 中和水泵2台W. 中和水池1座(2格)X. 助凝剂加药装置1套Y. 凝聚剂加药装置1套Z. 电动门28台(其中两台为调节式)AA. 系统所属的气动78台(其中两台为调节式)2.2 控制方式2.2.1 本工程锅炉水系统控制设一个控制室,主要包括补给水处理程控、凝结水处理程控、制氢站控制等,调试终端、系统的操作员工作站、补给水处理控制站布置于锅炉补给水处理控制室,凝结水处理控制站布置于凝结水处理控制设备间,制氢系统控制站布置于制氢控制室。
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设计特点浅析作者:徐艳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年第20期摘要: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具有机组参数高,水质要求高的特点。
根据原水水质及水汽质量标准,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采用超滤+反渗透+除碳系统+一级除盐+混床系统,工艺流程简单,出水水质高、稳定,且除碳系统的优化布置可以提高系统经济运行,减少设备占地面积。
关键词:反渗透;除碳器;离子交换器中图分类号:TK223 文献标识码:A1.工程概况电厂锅炉为超超临界机组,过热器温度605℃,过热蒸汽压力27.46MPa,电厂锅炉补给水水源取自金鸡闸水库地表水,水汽质量标准依据《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T 12145-2008)而设计。
2.水处理技术介绍随着膜技术日益成熟,膜法水处理技术在火电厂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以超滤、反渗透装置应用最为广泛。
2.1 超滤+一级反渗透技术超滤是利用选择性透过膜去除水中某些特定物质,其孔径约为0.002um~ 0.1um,能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大分子有机物、细菌等杂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截留,其中以机械筛分为主。
反渗透是从动植物细胞的渗透现象中得到的启发而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
反渗透与自然渗透的反过程,当在浓溶液上外加压力(该压力大于渗透压)时,浓溶液中的溶剂就会通过半透膜流向稀溶液的一侧,而溶质由于半透膜的选择透过仍留在浓溶液的一侧,达到将水与溶液中杂质分离的目的。
反渗透系统作为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最主要的脱盐设备,能去除水中98%盐分,同时也能去除水中的溶解性胶体、小分子有机物等。
经过超滤+一级反渗透处理后,能去除水中80%以上的胶体硅、总有机碳(TOC),保证补给水品质。
2.2 除碳器的应用除碳器分为大气式和真空式,在电厂锅炉补给水中一般采用大气式除碳器(即鼓风式)。
大气式除碳器作为传统阳、阴离子交换器+混合离子交换器工艺中去除CO2不可缺少的,其工作原理为: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遵守亨利定律,即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与液面上该气体的分压成正比。
关于发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的探讨摘要:锅炉作为燃料加工和实现化学能和热能的连续转换的首要环节,它的燃料消耗量极大,因此其运行的优劣对电厂运行经济效益影响极大。
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在锅炉整体运转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直接影响着机组的安全、健康和平稳运行,下文我们先介绍锅炉补给水处理的设备和技术,再指出目前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锅炉;补给水系统;问题与对策中图分类号:tk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概述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由混凝沉淀除盐、过滤、吸附有机物、平衡水中含盐量、消毒杀菌等工艺单元环节组成,各处理单元前后相互关联,其单元功能不能实现则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出水指标。
同时考虑系统运行费用、工业化生产制度、水质变化等因素,在各处理单元满足工艺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通过系统联动运行,以及对各处理单元进行反复调整,才能使得使整个系统在最优工况下运行。
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作为火电汽轮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补给水技术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平稳、可靠运行。
2.锅炉补给水处理技术锅炉给水需要控制的项目总体上有以下几个:2.1悬浮物标准:当锅炉给水的原水来源于地表水时,视水中悬浮物和胶体含量的多少,可选取混凝、沉降和过滤技术;当原水为地下水时,一般只需过滤,其中铁含量高时,增加锰砂过滤除铁措施。
2.2硬度标准:主要是防止或控制结垢,脱除硬度的方法很多,有石灰软化法、药剂交换软化等,但目前最通用、处理效果最好的方法是离子交换软化法,更新的方法是钠滤膜法。
2.3溶解固形物标准:当锅水的含盐量达到某一极限值时,就会产生汽水共腾,造成蒸汽品质的急剧恶化。
许多对水质要求很高的工业,如电子工业和备有高压锅炉的火力发电厂等,对水的溶解固形物有更严格的要求。
降低溶解固形物的方法一般称为脱盐,主要方法有: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传统工艺多采用离子交换法,更新的方法为反渗透膜法。
2.4溶解氧标准;主要是防止溶解氧对炉体和管道的腐蚀,一般采用热力除氧,其它尚有化学除氧、电化学除氧、真空除氧等。
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技术引言电厂锅炉的补给水处理技术是电力工业中重要而复杂的环节之一。
补给水处理的目的是防止锅炉中的水质导致腐蚀、垢积和热效率降低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常用技术和注意事项。
锅炉补给水质量评估为确保电厂锅炉的安全和可靠运行,需要准确评估补给水的质量。
对补给水进行全面的化学分析是评估补给水质量的基础,常见的指标包括水硬度、PH值、溶解氧、碱度、总磷和总氮等。
锅炉补给水处理技术1.软化处理软化处理是补给水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使用离子交换树脂或添加化学软化剂,可以去除补给水中的钙镁离子,减少水硬度,防止垢积和腐蚀。
2.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包括反渗透和纳滤等,可以去除补给水中的溶解固体、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杂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高纯水的特殊情况,例如超临界锅炉。
3.除氧技术除氧是防止锅炉内腐蚀的重要步骤。
通过采用化学除氧或机械除氧等方法,可以去除补给水中的溶解氧,减少锅炉内的氧腐蚀。
4.碱化调节碱化调节是调节补给水中碱度的方法,可以保持锅炉内的酸碱平衡,防止腐蚀和垢积。
锅炉补给水处理的注意事项1.合理选择处理技术根据电厂锅炉的特点和补给水的质量,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
不同的处理技术适用于不同的水质和需求。
2.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对补给水的水质进行检测,确保处理效果和系统的运行状态。
同时,及时维护和更换处理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
3.节约和循环利用在补给水处理过程中,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采用合适的循环系统和回收装置,减少水的消耗和排放。
结论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技术是确保锅炉安全和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选择处理技术、定期检测和维护以及节约和循环利用水资源,可以有效防止锅炉腐蚀、垢积和热效率降低等问题的发生。
因此,电厂应高度重视补给水处理的工作,确保锅炉的长期稳定运行。
以上是对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技术的简要介绍,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基础的理解和指导。
更多深入的技术细节和实践经验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总结和探索。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水处理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电力行业在面对这些新的挑战时,要不断的提高各项科学技术水平,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与时俱进。
锅炉化学水处理技术在火力发电厂在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火力发电厂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火力发电厂在应用锅炉化学水处理这一项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的事项,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如何解决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是火力发电厂在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水处理;技术;问题1前言就目前来看,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影响了水资源的质量。
火力发电厂中的相关设备在运用自然水时,锅炉化学水处理这一项技术的应用非常关键,因为自然水中含有着大量损坏设备的有害物质,经过一般的过滤网或化学混合处理过后,虽然能够有效的将自然水中的悬浮物质消除干净。
但是,因为过滤网与化学混合处理自身的局限性,对于自然水中的一些残存的悬浮颗粒,无法对其进行完全的清除,而且自然水中这些微小的悬浮颗粒自身的硬度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化,碱性度数还比较高,火力发电厂中的设备在利用这样的自然水时,容易使相关的热力设备内部发生腐蚀、结垢等一系列影响其正常运行的因素,严重的影响了热力设备的运行安全,对热力设备造成极大的破坏。
2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水处理技术的概述随着火力发电厂的不断发展,火力发电厂中的锅炉正在朝着高温高压、大型化这一方向快速的转变,在转表过程中对于锅炉中的补给水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将补给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全部清除干净,确保相关热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火力发电厂中相关的汽水管道与热力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汽水损失,例如:汽水管道、热力设备、相关阀门的泄漏以及火力发电厂锅炉中的排污等一系列情况。
所以,在火力发电厂内部中相关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要及时对锅炉补充质量合格的自然水,保持火力发电厂中水汽系统在运行中的平衡状态。
电厂锅炉补水处理PLC控制系统及组态1引言电厂锅炉进行补给水处理,需要结合不同的水质情况而运用相应的处理技术开展工作,未经处理的水中含有多种固态杂质和液态杂质,形成水垢和大量沉积物,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
因此必须经过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等去除杂质。
规范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工作,不但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锅炉结垢、腐蚀及其蒸汽质量恶化而造成的事故,而且有利于促进电厂锅炉运转的安全、经济、节能、环保。
电厂锅炉补给水的洁净处理在锅炉整体运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controllogix系列plc应用设计锅炉补给水监控系由电源柜、plc控制柜、操作员站组成。
锅炉补给水系统选用rockwell公司controllogix系列plc。
所有通过背板进行通讯的模块均是基于生产者/客户(producer/consumer)的模式。
每个模块占用一个单独的槽位,并且模块可以插在各种1756框架的任意槽位。
更换模块时无需断开接线,用户配线时将连接线接到可拆卸的端子排(rtbs)上,并将端子排插入模块的前面。
所有模块均可以带电插拔。
光电隔离和数字滤波可有效地减少信号干扰。
作为一种故障诊断帮助,在模块的前面还设有状态指示器,用于指示输入或输出以及故障状态。
i/o模块可直接将故障情况报告给处理器。
数字量i/o模块覆盖了从10v到265vac以及10v到146vdc的范围,提供的继电器触点输出模块的范围从10v到265vac或者5v到150vdc。
模拟量信号的电压范围包括标准的模拟量输入和输出,以及直接的热电偶及rtd温度输入信号。
模拟量模块的可选特性包括适用于干扰源及干扰环境下的数字滤波,以及每个i/o通道的量程选择,以增加用户的灵活性。
模拟量模块的综合自诊断功能可以监测:输入开路/开环监测,板级故障监测,针对上限的2个报警级别(hi和hi-hi)外加一个超物理量程报警,针对下限的2个报警级别(lo和lo-lo)外加一个低物理量程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