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作文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314.50 KB
- 文档页数:20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指导课《父母的爱》【学习目标】1、让学生敞开心扉,在口语交际与彼此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2、围绕作文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素材。
作文中能写出最想对父母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理解父母的爱,增进与父母的沟通。
【学习重点】通过作文,进一步体会父母的爱,增进与父母的沟通,学会感恩。
【课前准备】回忆父母在自己成长之路中的生活点滴。
【指导过程】一、认真审题,明确要求这一单元我们感受了伟大的父爱和母爱。
同学们一定跃跃欲试,也想畅谈一下自己父母的伟大,或者想和父母在一起,倾诉成长的烦恼和欢乐,增进与父母的沟通。
这节作文课就给同学们这样的机会。
1、谁来给大家读读习作要求。
2、这次习作,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来写?二、习作指导(一)、拓宽思路,畅谈父母真情。
回忆生活片段,留心生活细节,拓宽选材思路,体会父母为自己付出的爱,流露出真情实感。
A、生活上,父母给了我们怎样的关心?举例谈谈。
B、学习上,父母给了我们怎样的帮助?举例谈谈。
C、快乐时,父母怎样为我们开心?举例谈谈。
D、困难上,父母怎样帮我们克服?举例谈谈。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爱实在太多,而我最想举得例子是:(二)、片段描述,抒写父母真情。
围绕选定例子,抓住最感人细节,描述片段,流露自己真情实感。
(注意,除了要交待事情的经过外,还要能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来描写。
)(三)、交流精彩,感悟父母真情。
1、小组评议。
把自己描写的作文片段在小组同学中展示出来,在倾听、评议的过程中提升对父母的感情。
2、集体评议。
小组选代表集体展示,再次享受成功的体验,享受伟大的父母之爱,享受自豪之情。
(四)、学会感恩,回报父母真情。
教师要善于总结,画龙点睛,把伟大的父母之爱转化为学生感恩的动力,学会回报父母恩情。
并让学生在作文中体现出来。
我准备这样回报父母:三、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四、誊抄作文。
《父母的爱》作文指导的内容《父母的爱》作文指导的内容当你得到父母疼爱的时候,你能到他们付出的辛劳,可贵的亲情,想到过为他们做点什么吗?今天小学作文指导的主题就是《父母的爱》。
作文指导的教学目标:1、选择父母关爱你的一件小事畅所欲言。
2、抓住细节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活动等)表达真情实感。
3、体会父母的爱,学会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一、讲述故事营造爱的氛围。
1999年10月1日黄金周,在贵州马岭河峡谷,一对青年夫妇,带着他们两岁的儿子子灏,乘坐缆车去山顶。
当时车厢竟满载了35名乘客!当缆车到山顶平台停了下来。
就在这一瞬间,缆车不可思议地慢慢往下滑去!接着便箭一般地向山下坠去!一声“轰隆”巨响响彻了山谷。
当救护人员打开缆车门的时候,他们惊讶了,在血肉模糊的车厢里,唯一的生还者,竟然就是当时最小的游客子灏?!原来,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间,子灏的父母不约而同地使劲将自己年幼的'儿子高高举起。
最后,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
而孩子的父母,却永远离开了人世!2、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以后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发表看法和感想.二、生成爱的共鸣。
这种感天动地泣鬼神的父母之爱深深的感动着我们每一位。
父母对孩子的这种爱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三、唤起爱的记忆舔犊情深,父母之爱,深如大海。
想一想:爸爸或妈妈做的一件或几件什么事情让你特别感动?并把这件最感动的事情讲给同学们听听。
同学们回忆一下(力求引导学生选择不同方面的事情来讲)四、倡导爱的表白教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虽然我们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深深的感激和真诚的谢意。
老师布置了要同学们对自己的父母说一声“我爱你!或者不好意思说的可以写在纸上给他看,还要求同学们观察妈妈或爸爸会有什么反应?尤其是神态和动作,以及你自己的内心感受。
老师就来问一问啊,把你的幸福和大家共享。
五、写下爱的诗篇那现在就让我们把父母对我们的爱,和你对父母爱写下来吧,题目自拟这次习作是一次真爱的表达,因此要融入真情实感。
写写父母的爱作文指导写写父母的爱犁野【习作指导】老师:俗话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无时无刻不沐浴在父母的爱中。
同学们,今天的习作,你们打算选取哪一两件典型的事例来表现父母对你们的爱呢?贝贝:老师,什么叫典型事例呢?老师:就拿这次习作来说,典型事例就是最能体现父母对你的爱的事例。
所以,习作前我们可以像放电影一样,仔细回忆一下父母关爱我们的点点滴滴,重温那温馨的一幕幕,从中筛选出令自己最感动的事。
贝贝:嘿,我想起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一次,我没跟家里人打招呼,独自跑到邻村的姑妈家玩,害得家里人一阵好找。
后来,姑妈把我送回家,妈妈却痛打了我一顿,自己还哭了。
老师:用这件事来表现妈妈对你的爱,选材的确典型而有表现力。
如果把文章划分成“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你准备怎样写呢?试着列一个写作提纲吧。
贝贝:我准备这样列提纲:开头引出事件发生的时间我上幼儿园大班时,地点家里,起因我在睡午觉。
中间部分分为两个步骤来写:1.我午睡起来没找到妈妈,就去邻村的姑妈家玩。
家里人不知道,便四处找我。
2.姑妈把我送回家,妈妈却一怒之下打了我,还流下了眼泪。
结尾:现在才明白妈妈的泪水里包含着深深的母爱。
老师:由习作提纲可以看出你的写作思路:采用回忆的方式,按照“现在往事现在”的顺序谋篇,而记叙往事又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
这样习作就显得有条理了。
贝贝,你准备将哪些部分当做重点写呢?贝贝:我准备把中间部分作为重点写具体,可怎样才能写具体呢?老师,您给我支支招吧。
老师:首先应该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抓住要点写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贝贝:哦,我明白了,我打算这样写吃过午饭,我和爸爸妈妈躺在屋里睡午觉。
醒来后,我发现家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
爸爸妈妈一定是去地里干活了。
我便去家附近的一处地里寻找。
可到了那里,我却傻眼了,地里一个人都没有。
“唉,他们一定是去另一块地里干活了。
”我感到很失落。
正在这时,我一眼看到了附近的村子,姑妈就住在那里。
父母的爱:“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就是爸……”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相同,有慈祥的笑容,有热情的鼓励,有严厉的批评,我们就在这浓浓的爱中长大,这次习作同学们就来和老师一起写写这浓浓的父母之爱吧!第一,明确内容和要求。
内容:(1)你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
(2)你可以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
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3)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心里话。
要求:选择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真情实感。
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通过回忆,拓展习作思路。
回忆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事,从中选取你感受最深的,最能表现父母之爱的事。
第三,结合本组课文,运用写法。
1.回忆本组课文是如何表达父母之爱的,《慈母情深》一课作者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进行了细致描写,体现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这段话刻画出一位贫苦的母亲形象。
2.习作时,我们就要学习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描写人物外貌时,要注意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和个性特征。
第四,习作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让父母为自己的习作指出缺点进行改正,增进与父母的沟通和了解。
父母的爱,既是物质上的关爱,也是精神上的疼爱;既是成功时的喜爱;也是失败时的抚爱。
父母的爱如和风般温暖,也如秋月般迷人……父母之爱,是学习的,也是生活的;是严肃的,也是活泼的。
总之,我们可以从各方面展示自己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父母的爱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美的爱,是世界上最美的温柔。
我有一个温柔的妈妈,也有一个严格的爸爸,他们两个都很爱我。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父母的爱》写作指导作文要求:1、用真情实感表达父母对自己的爱2、拓宽学生的感受能力,积极通过各种感受方式,调动各种感官,关注细节,获得深入而准确的感受。
3、促进学生关心长辈,主动关注家庭,通过生活中的点滴行动,回报长辈。
题目解析:孩子们,你们还记得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对你的爱吗?爸爸妈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休无止的为我们操心、操劳,却从来无怨无悔,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位母亲写的给孩子的话,去感受那浓浓的母爱:“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筷子、吃东西;教你耐心系鞋带、扣扣子;教你梳头发、拧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让我怀念不己。
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会的第一首儿歌吗?还记得每天总是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你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问题吗?只要和你在一起,就会有许多温暖涌上心头……”听了这段母亲的话,你有什么感受?父母的爱往往凝聚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中。
只要是生活中的关于父母和我之间的爱,用真感情表现出来,就是一篇很优秀的。
写作思路:母爱是我生病时,妈妈把我抱进医院。
父爱是考试不及格时,爸爸给的勇气。
父母的爱是我在遭受失败时,父母给我的鼓励。
母爱是在我饥肠辘辘时母亲端上的一碗蛋炒饭。
父爱是在我犯错时父亲愤怒举起又轻轻落下的手掌。
父母的爱是我生病时,在病床边那彻夜难眠、无微不至关怀、照顾的身影。
父爱是我失落时,爸爸的一句安慰,让我有了找回信心的勇气和力量。
母爱就是冬天里一双温暖的手套。
父母就像高高的山峰,我就像他们身后的一棵小树,他们为我遮风挡雨,我在他们身后嘻嘻哈哈。
父母就像一片辽阔的海洋,我就像海里的一条小鱼,他们提供给我丰富的营养,让我自由自在地畅游世界。
父母的爱有时候像丝丝细雨,那么的轻柔,细腻,含着浓浓的深情。
父爱是铺路石,伴随我们一生,无怨无悔;母爱是阳光,照耀我们一生,无忧无虑。
父母的爱是大海里的启明星,永远为儿女照亮前方。
父爱是一盏明亮的灯,为远行的儿女带来光明;父母的爱是一根万能的针,能缝合儿女所有的伤口。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作文指导课《父母的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渗透读者意识。
通过习作指导,让学生懂得习作的读者对象——父或母(爸爸或妈妈),习作中既能自我表达,又能与别人交流。
2.加强真实表达。
学生在习作的表达和修改过程中,体会到父或母的爱。
且力求通过具体事例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父母亲的真情实感,从而学会沟通,学会理解。
3.落实个性表达。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我手写我心。
学生对父母的爱,既有自己的看法,又能尊重读者(爸爸或妈妈),多角度理解父母的爱,体现个性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能通过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有读者意识,表达出真情实感。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读读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想想生活中,父母与自己彼此不理解的事情,对父母提出的建议或怪父母说和心理话。
五、教师: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在这个单元,我们和作者一起体验着伟大、无私的父母之爱。
上节课我们也交流了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的爱的看法。
其实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地感受着父母的爱。
世界上最爱你们的就是你们的父母,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父母不理解你或者是你不理解父母的时候呢?这节课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来书写父母的爱,让我们借助这次习作的机会,和父母交流、沟通一下。
(二)审清题意1、请看题目要求。
谁来给大家读读。
2、这次习作,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来写?学生从题目要求中总结三个方面,教师帮着概括并板书:(“不理解──体会爱、建议、心里话”。
)3、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根据学生的述说,教师板书。
(写给爸爸妈妈看,读给爸爸妈妈听,你最想说的话、真情表达)( 三)习作指导1、同学们,在生活中,什么事情令你不能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能理解自己的呢?(1)提示:你与父母间发生了什么事儿让你不理解,当时你和父母有怎样的表现?后来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娱乐方面爸爸不理解的事。
◆阳光般的心情:祝福羡慕敬佩感谢希望安慰……◆灰色的心情:担心委屈被误解为难……内容:学习、生活的师:无论是“喜”“怒”还是“哀”“乐”,你找爸爸或妈妈倾诉时,大家最想说的都是——(悄悄话、心里话、真心话,最想说的话……)(2)让学生说一说不理解父母或父母不理解自己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