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氧离子浓度与健康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负氧离子对人体保健的作用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负氧离子与人体健康负氧离子对人体乃至所有生物都具有良好的效应,它的存在会帮助人体回复到自然的平衡状态。
负氧离子可通过对人体皮肤的刺激或呼吸道呼吸引起其神经反射,所以起到增强新陈代谢、预防流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达到恢复人体量子平衡的功效。
如果空气中含过量的正离子或少量的负氧离子(少于800个/cm3),则这样的空气进入人体,会刺激血液中血小板产生5-羟色胺,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机体各组织,5-羟色胺阻止氧的吸收(易患以下症状:疲倦、头晕、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和呼吸困难),而含有1500个/cm3的负氧离子进入人体能抵消这种症状。
负氧离子通过呼吸道或直接通过皮肤进入机体,能引起5-羟色胺分解成一个无毒的副产物5-羟吲哚基乙酸,副产物经过代谢排出体外避免对人体危害。
负氧离子进入人体后,可达到以下功效。
最明显的有:①激活细胞活力,提高各器官生理机能,修复受损脏器等。
人体机体细胞生长所需的去氧核酸与核糖核酸结合,就需要大量的负氧离子;②负氧离子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活动、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它还具有增强和促进支气管纤毛运动功效;③改善和预防呼吸系统的疾病;呼吸对健康影响很大,负氧离子在体内存活时间很短,但可以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直接参与人体能量物质的交换,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④调节细胞电位及荷尔蒙分泌,增强内分泌及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抵抗疾病能力。
负氧离子具有消除紧张,镇静、缓解疲劳的作用。
长时间生活在负氧离子高的环境中,对稳定情绪,恢复体力,预防和治疗有些疾病,如神经衰弱、精神抑郁、高血压、哮喘、失眠等,都具有显着效果。
根据近十多年的研究表明,空气负氧离子通过肺部的呼吸及神经和血液作用于人体,对人体机能会产生很好的效应。
(1)增强人体免疫力可改变机体的应变里,活化网状内皮系统的机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负氧离子有显着提高机体的解毒和排毒能力,起到人体激素正常化,并能够消除人体内因阻碍过多引起的不良反应。
负氧离子浓度与健康的关系(2011-06-15 10:26:46)转载▼标签:杂谈分类:不甜的糖大气负离子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浓度分布图表:单位:个/每立方厘米环境场所森林瀑布高山海边乡村田野公园旷野郊区城市公园街道绿化地带楼宇办公室城市房间工业开发区负离子浓度10000-20005000-100001000-5000400-1000100-1000400-600 200-400 100 40-50 0与人类健康关系度人体具有自然痊愈力杀菌、减少疾病传染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菌力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菌力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菌力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改善身体健康状况诱发生理障碍头痛失眠等诱发生理障碍头痛失眠等易发各种疾病注:(表中的数据由台湾科技大学叶正涛先生收集整理)据专家观察研究认为,负氧离子主要有以下作用:(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空气负氧离子可降低血中5-羟色胺音量,增强神经抑制过程,可使大脑皮层功能及脑力活动加强,精神振奋,工作效益提高,能使睡眠质量得到改善,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负氧离子还可使脑组织的氧化过程力度加强,使脑组织获得更多的氧。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据学者观察,负氧离子有明显扩张血管的作用,可解除动脉血管痉挛,降低血压,增强心肌功能,并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负氧离子对于改善心脏功能和改善心肌营养也大有好处,有利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人的病情恢复。
(3)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研究证实,负氧离子有使血液变慢、延长凝血时间的作用,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加,有利于血氧输送、吸收和利用。
(4)负氧离子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明显这是因为负氧离子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它可以提高人的肺活量。
有人曾经试验,在玻璃面罩中吸入空气负氧离子30min,可使肺部吸收氧气量增加 20%,而排出二氧化碳量可增加14. 5%,故负氧离子有改善和增加肺功能的作用,对呼吸道、支气管疾病等具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使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更为有效,且无任何副作用。
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键词:负氧离子导语: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采用人工负离子生成设施产生的小粒径负氧离子,能够增加空气中的小粒径负氧离子含量,才能真正达到人类追求绿色、健康生活的目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当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为每立方厘米1000—2000个时,即可称之位清爽空气。
负氧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空气维他命”、“长寿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与人体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卫生部门讨论发觉,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对人体生命活动最相宜的是每立方厘米为数千个到五百万个。
人们对海滨、瀑布、森林或雷电后的空气感到特殊清爽,就是由于这些环境中具有相当充分的负氧离子。
负氧离子寿命很短,空气污染严峻时,灰尘、烟雾会很快将负氧离子中和掉。
在人口密集区,负氧离子的寿命仅有几秒钟,所以空气也就不新奇。
相反在海滨、瀑布四周,负氧离子的寿命可达20分钟。
据测定,在城市公众场所、吵闹街道和闹市区,每立方厘米只含有数百个负氧离子;工业、矿区就更少了,只含有数十个。
所以人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工作,就简单消失困倦、记忆力差。
精力不集中及全身疲惫等症状; 在海边、湖畔、郊区农庄或山泉,瀑布、树木、丛林的山区,这些地方的负氧离子有数万乃至百万多个,使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舒适满意。
因此,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的变化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的影响。
据环境学家讨论,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低于2()个以下时,人会感到倦息、头昏脑胀;当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数在1000~2000个之间时,是人体必需的最低估量,当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数在2000~5000个之间时,人就会感到心平气和、安静安定;当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数在5000~50000个时,人就会感到神清气爽、舒适满意,而且可增加对疾病与细菌等的反抗力;而当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数高达10 万个以上时,就能起到冷静、止喘、消退疲惫、调整神经等防病治病效果。
负氧离子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负氧离子是指带有负电荷的氧分子,它们在空气中的浓度越高,对人体健康的益处也就越大。
据研究,负氧离子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压力和焦虑等。
因此,负氧离子被誉为“大自然的治疗师”。
为了保证负氧离子的健康效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标准。
首先,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应该在每立方厘米500个以上。
其次,负氧离子的释放应该均匀而稳定,不能出现突然增加或减少的情况。
此外,负氧离子的释放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不能过多或过少。
为了达到这些标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选择适当的负离子发生器。
负离子发生器的种类繁多,但是只有符合标准的才能真正起到健康作用。
其次是控制负离子发生器的使用时间和频率。
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最后是定期检测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以确保其处于合适的范围内。
除了负离子发生器,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增加室内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
比如说,可以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因为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和负离子。
此外,还可以打开窗户通风换气,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学清洁剂和香水等。
总之,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使用负离子发生器等设备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和正确使用方法,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who 空气清新度等级划分中的负氧离子指标负氧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在空气清新度等级划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对于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负氧离子的相关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一、负氧离子的重要性负氧离子是空气中带负电荷的微小粒子,能够使空气中的尘埃、病毒等有害物质沉降,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研究发现,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如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等。
因此,保持室内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二、空气清新度等级划分中的负氧离子指标目前,我国将空气清新度分为五个等级,分别用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和紫色表示。
每个等级对应的负氧离子浓度区间如下:1.绿色等级:>2000个/cm2.黄色等级:1500-2000个/cm3.橙色等级:1000-1500个/cm4.红色等级:500-1000个/cm5.紫色等级:<500个/cm根据以上划分标准,我们可以知道,负氧离子浓度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三、负氧离子等级与健康关系研究发现,负氧离子浓度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
当负氧离子浓度在1000个/cm以上时,人们会感到空气清新,精神愉悦;而当浓度低于500个/cm时,容易导致人体疲劳、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因此,保持室内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在适宜范围内,对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四、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1.通风换气:每天至少开窗通风30分钟,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排出污染物。
2.摆放绿植:室内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如吊兰、绿萝等,可以吸收室内有害物质,释放氧气,提高空气质量。
3.空气净化器:购买具备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空气净化器,有助于提高室内空气清新度。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少做饭、定期清洁床上用品等,都可以降低室内空气污染。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为家人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负氧离子浓度与健康的关系本节摘选自《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作者介绍:林金明,现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负主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气负离子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浓度分布图表:单位:个/每立方厘米注:(表中的数据由台湾科技大学叶正涛先生收集整理)据专家观察研究认为,负氧离子主要有以下作用:(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空气负氧离子可降低血中5-羟色胺音量,增强神经抑制过程,可使大脑皮层功能及脑力活动加强,精神振奋,工作效益提高,能使睡眠质量得到改善,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负氧离子还可使脑组织的氧化过程力度加强,使脑组织获得更多的氧。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据学者观察,负氧离子有明显扩张血管的作用,可解除动脉血管痉挛,降低血压,增强心肌功能,并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负氧离子对于改善心脏功能和改善心肌营养也大有好处,有利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人的病情恢复。
(3)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研究证实,负氧离子有使血液变慢、延长凝血时间的作用,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加,有利于血氧输送、吸收和利用。
(4)负氧离子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明显这是因为负氧离子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它可以提高人的肺活量。
有人曾经试验,在玻璃面罩中吸入空气负氧离子30min,可使肺部吸收氧气量增加 20%,而排出二氧化碳量可增加14. 5%,故负氧离子有改善和增加肺功能的作用,对呼吸道、支气管疾病等具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使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更为有效,且无任何副作用。
(5)负氧离子能灭菌、除尘,对空气的消毒和净化有一定作用负氧离子具有较高的活性,有很强的氧化还原作用,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或细胞原生质活性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抗菌杀菌的目的。
科学研究发现,负氧离子能与细菌、灰尘、烟雾等带正电的微粒相结合,并聚成球落到地面.从而起到杀菌和消除异味(香烟烟雾、装修材料中释放的有害气体所产生的异味等)的作用。
当室内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2万个时,空气中的飘尘量会减少98%以上。
空气负离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现代病症状名目繁多,逐渐吞噬人类健康,现代医学又往往对其束手无策。
然而,100多年的研究史证明,大自然能量中的负离子作用于人体,可以发挥强大的效果。
一、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舒贝因博士之研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德国生理化学家舒贝因博士通过大量研究认为,人类生活环境中负氧离子的含量与人体健康水平直接相关。
因为空气负氧离子能与空气中有机物结合起氧化作用而清除异味,空气中的飘尘微粒在负离子的电荷作用下容易被吸附、沉降,使空气得到净化,人们的所呼吸到的空气就是清新的空气。
反之,对人体有害的空气污染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同时也是极度缺乏。
二、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程序性细胞死亡理论》获得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的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经过不断实验与探索,发现了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秘密,并在《程序性细胞死亡理论》提出:人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病变是百病之源。
而细胞健康依赖于正、负离子的动态平衡。
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细胞就会产生病变,从而导致整个身体患病。
正离子易导致细胞膜变硬变厚,使营养物质不能进入细胞进行代谢转换,细胞最终发生病变;但负离子(负氧离子)刚好相反,它能够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让营养物进入细胞进行代谢,转换成能量供人体利用,对维持细胞健康至观重要。
通过对生命体给予自然界的能量负离子(负氧离子)的吸收,使破坏人体健康的酸性、氧化、臭氧、乳酸等因素逐渐减少,给生命体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激活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强生命体自然治愈能力,进而克服疾病。
三、《细胞充放电学说》《细胞放电学说》中重要论点之一,便是正离子严重影响机体健康,而负离子可以消除正离子的影响。
《细胞充放电学说》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带电系统,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微电池。
细胞电池只有在不断地充、放电情况下,神经系统才能快速、准确的把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感觉的信息传给大脑,以保持机体正常活动。
人体对负氧离子的成熟标准
人体对负氧离子的成熟标准因研究而异,一般来说,医学研究证明,人体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的要求为:当空气负离子浓度为每立方厘米一万个以上时,就能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浓度为每立方厘米四百-一千个时,可以维护人体健康的基本需要;浓度低于每立方厘米二百个时,只能维持生理健康边缘,可能引起亚健康;当低于每立方厘米五十个时,就会诱发生理障碍等疾病。
高含量的负离子及森林中所散发的植物精气具有强大的医疗和保健功能,具有洗肺、改善心肌功能、镇静自律神经、杀菌、激活人体内多种酶等作用。
然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空气等级标准认为,当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达到1500个/cm³时,被认为是清新的空气。
同时,人体维持健康的最基本标准是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不低于1000个/cm³。
这意味着如果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低于1000个/cm³,人体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负离子供给,从而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总的来说,人体对负氧离子的成熟标准因研究而异,而且不同地区和环境中的负氧离子浓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建议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来评估负氧离子的成熟标准。
探索发现:负氧离子与室内空气环境健康的关系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报告显示,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造成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健康威胁。
据不完全统计,因室内空气污染导致每年超过400万人过早死亡。
清华大学研究发现,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要比室外空气严重5-8倍,现代人平均每天80%-90%的时间处在室内空气环境。
在我国,每年因室内空气污染、缺乏负氧离子而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5万,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导致的健负氧离子的作用与室内空气污染的关系据科学研究证实,负氧离子浓度水平不仅与人体健康直接相关,空气负离子也是反映空气质量优劣,评价一下地方空气洁净程度的重要指标。
空气负离子是指获得多余电子而带有负电荷的氧气离子,因而又称负氧离子。
联合国众多环保专家发现,空气负离子能够主动与空气中的烟雾、微尘、细菌、病毒、花粉等带正电污染物结合,通过凝聚沉淀作用而高效清除空气污染物,提升空气洁净程度与空气质量。
中国空气负离子研究学会专家李慧教授也指出,在自然界中的较小粒径、生物活性高、自然扩散距离远的小粒径空气负离子,因带有负电荷而具有非常好的化学特性,是一种强效的还原剂。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负氧离子能够有效降解现代装修污染造成甲醛、苯、TVOC等有机挥发性气体,将其分解成无毒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这样就是说,负离子浓度水平与室内空气污染关系密切,尤其是小粒径负氧离子在治理空气污染,维持人体健康方面作用不容忽视。
负氧离子的医疗保健作用与技术革新研究发现,小粒径负氧离子易于透过人体血脑屏障,进入生物体而发挥广谱高效的医疗保健功效。
国家重点图书《现代物理治疗学》、《现代疗养学》等多部医学著作都曾对空气负离子的医疗作用,有详细的阐明及临床研究。
据悉,我国已成功突破传统负离子技术局限,综合应用生态级负离子生成芯片、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负离子系统与正电位污染物岔时交替运行等尖端技术,亦可通过模拟自然原理而生成等同大自然的、小粒径高活性、自然扩散距离远,易于透过人体血脑屏障的小粒径负氧离子,该技术已被国家授予专利技术证书,广泛应用于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医疗保健领域。
大气负氧离子的浓度与健康影响大气负氧离子是指空气中带有负电荷的自由基或粒子。
它们具有许多有益的特性,对人类健康有着积极影响。
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大气负氧离子的浓度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大气负氧离子对健康的积极影响已得到了研究的证实。
首先,大气负氧离子对改善人们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负氧离子能够刺激人体产生多巴胺,一种能够提高人们的情绪和幸福感的化学物质。
此外,大气负氧离子还能促使人们的脑部产生更多的谷氨酸,这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的重要神经递质。
因此,适当增加室内外大气负氧离子的浓度,对调节情绪、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帮助。
除了对情绪和精神状态的影响外,大气负氧离子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功效。
科学研究表明,负氧离子能够中和空气中的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
自由基是一类极为活跃并且具有氧化性的分子,它们会与细胞内的DNA、蛋白质和脂质发生反应,导致细胞死亡和衰老。
而大气负氧离子能够稳定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此外,大气负氧离子还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然而,大气负氧离子的浓度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浓度反而可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研究发现,负氧离子的浓度过高会导致过氧化物的产生增加,从而加重氧化应激对人体的伤害。
过氧化物是由于反应失控而导致的一类有害氧化产物,它们会进一步损伤细胞和组织。
因此,人们在关注室内外大气负氧离子浓度时,应注意保持适度的浓度,避免高浓度下的过氧化应激。
另外,与大气负氧离子浓度相关的环境因素也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现代城市生活中,空气污染、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等环境因素正逐渐增多,这些因素会对大气负氧离子的浓度产生影响。
空气污染、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会导致大气中负氧离子的减少,从而降低室内外空气的质量。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对大气负氧离子的不良影响。
例如,增加植物的种植量,会提高室内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则有助于改善室外空气质量。
负氧离子是空气中的一种有益气体分子,可以促进人体健康。
而负氧浓度与健康的关系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不同地域的负氧浓度各有不同,对健康的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以下将对不同地域的负氧浓度与健康的描述进行详细阐述:一、高海拔地区1.高海拔地区的特点高海拔地区一般指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如西藏、南美安第斯山脉等。
这些地区的氧气含量较低,空气稀薄,负氧浓度较高。
2.对健康的影响在高海拔地区,负氧浓度高,有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
但对于部分人群,如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或心脏病的人来说,长时间暴露在高海拔地区可能会导致缺氧症状,如头晕、乏力等。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不宜长时间居住在高海拔地区。
二、城市地区1.城市地区的特点城市地区一般指人口密集的城市,由于交通、工业等因素,空气质量较差,负氧浓度相对较低。
2.对健康的影响城市地区的空气质量较差,大气污染严重,导致负氧浓度偏低,不利于健康。
空气污染可能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呼吸道保护,尽量避免户外活动以减少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三、森林地区1.森林地区的特点森林地区空气清新,植被茂密,负氧浓度相对较高。
2.对健康的影响森林地区空气清新,负氧浓度高,有利于人体健康。
人们在森林中呼吸空气,可以缓解压力、改善情绪,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森林健行、森林疗法等活动在当今社会备受推崇。
四、近海地区1.近海地区的特点近海地区空气湿润,海洋中的气溶胶和海浪的拍打会释放出大量负氧离子,负氧浓度相对较高。
2.对健康的影响近海地区气候湿润,负氧浓度高,可以改善呼吸道疾病、皮肤过敏等问题,对缓解压力、调节内分泌有一定作用。
近海地区被认为是健康居住的理想之地之一。
总结不同地域的负氧浓度与健康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但并非绝对。
人们在不同地域居住或旅行时,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适应能力,合理选择居住环境,并合理调整生活方式,以维护良好的身体健康状态。
负氧离子浓度标准
正常人体一天需要吸入130亿个左右的负离子。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为1000至1500个/cm3,大于2000个/cm3,空气即为非常清新。
负氧离子的浓度越高,其对人体保健和防治疾病功能就越明显。
实验研究证明,负氧离子的浓度达到2000-5000个/cm³时可以加速呼吸道上皮纤毛的运动,使皮纤毛振动频率加快、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能抑制血液中的5-羟色胺;
负氧离子通过肺泡上皮层进入血液后,放出电荷,作用于血和胶体蛋白质,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能镇经、催眠、降低血压,可以治疗哮喘、支气管炎、烫伤、神经官能症、冠心病等等。
单极系数
在正常大气中,空气正、负离子浓度一般不相等,这种特征被称为大气的单极性。
单极性用单极系数来表示,即空气中正离子与负离子的比值,即q=n+/n-。
单极系数越小,表示空气中负离子浓度比正离子浓度高得越多,对人体越有利。
日本学者研究表明,当n-大于1000个cm-3,且q值小于1时,空气清洁舒适。
当q>1时,空气不清洁,而当q值增加到3以上,人们会感到烦躁不安。
通常,低层大气中q值在1~1.2之间;植被较多的地方q值小于1;高山上q值可低到0.53。
负氧离子浓度标准
负氧离子是指带负电荷的氧离子,它们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于空气中。
负氧离子被认为对人体健康有益,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增强免疫力,缓解压力和改善睡眠质量。
因此,负氧离子浓度成为衡量空气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相关研究和标准,负氧离子浓度标准一般以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有的负氧离子数量来进行衡量。
一般来说,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越高,对人体健康的益处也就越多。
在室内环境中,负氧离子浓度的标准通常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有几百至几千个负氧离子。
而在户外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有几千至几万个负氧离子。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负氧离子浓度过高也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合理的负氧离子浓度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增加室内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比如使用负离子发生器、多种绿色植物等。
而在户外,多到一些空气清新的地方呼吸新鲜空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的来说,负氧离子浓度标准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合理的负氧离子浓度有益于人体健康,但是过高或过低的负氧离子浓度都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空气质量,注重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和清新,保持适宜的负氧离子浓度,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负氧离子浓度等级标
准》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负氧离子浓度等级标准》规定了不同负氧离子浓度水平的分类,以便于评估和比较不同环境中的负离子水平。
根据该标准,负氧离子浓度等级被划分为六个不同的等级,分别为非常优、优、良、一般、较差和差。
这些等级是通过对室内和室外空气中负离子浓度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出的。
在非常优等级中,负离子浓度较高,通常是10000个/cm³以上,对人体健康和精神状态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能够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免疫力、减轻焦虑和压力等。
而在差等级中,负离子浓度较低,一般低于100个/cm³,这种情况可能对人的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包括增加呼吸道疾病的风险、降低免疫力、导致疲劳和压力感等。
根据这些负离子浓度等级标准,人们可以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中负离子浓度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室内和室外的空气质量。
这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高浓度的负离子对人体有害吗?论负氧离子浓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高浓度的负离子对人体有害吗?关于空气负离子对人体作用的研究迄今为止已有100多年,国内外众专家的大量临床试验并未发现高浓度负氧离子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同时科学研究证明,人体最适宜的负氧离子含量(浓度)为3~4万个/cm3。
关于空气负离子对人体作用的研究迄今为止已有100多年,国内外众专家的大量临床试验并未发现高浓度负氧离子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关于大众担心的空气负离子的浓度过高的情况,长期从事负离子临床研究的西安医科大学李安伯教授、第三军医大学陈庭仁教授及日本离子医学会学者,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后,做出以下总结说明:1、根据目前国内外的负离子医学临床研究情况,尚未有空气负离子对人体有副作用的报告。
2、基于负氧离子本身具有的高扩散性、高迁移速度和负离子会快速结合其他微粒而消失的特性,加之刮风、下雨等气象条件下,空气负离子的浓度不可能太高。
权威调查,负离子含量最高的张家界浓度也仅为10万个/cm3,是目前空气最清新的地方。
3、关于人工技术生成的负离子浓度,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没有能达到在空间形成10万个/cm3的负离子环境。
虽有标称浓度几千万每立方厘米的产品,但也仅限于在负氧离子发射口处30公分以内,至于在空间形成高浓度负氧离子环境基本不可能。
目前传统负离子生成技术的产品基本在空气负离子发射口1米左右就检测不到了负氧离子的存在了,所以多是市场炒作。
最新科技情报指出,通过负离子转换器技术(Negative ion converter)或者生态负离子芯片技术(Ecological anion chip)可以实现在负离子发生口4-5米处检测到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为3-4万个,这两项技术可以实现生成的空气负离子为小粒径高活性的生态级负离子,自然扩散距离远,所以能够在空间形成负氧离子浴环境。
同时研究发现每立方厘米3-4万个负氧离子的浓度正好和世界上几个长寿村的负离子浓度一致,不存在副作用的问题。
负氧离子可以促进健康负氧离子可以促进健康【发布时间:2011-4-20】【查看次数:803】+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着健康这个话题。
近几年来,各种流行疾病肆虐全球,更是把人类健康、自身机体免疫力等问题推到人类生活的首位。
一、负氧离子与健康的认识研究负氧离子对人类的医疗健康、卫生保健、净化环境等许多方面有着很大的改善作用。
人们对它的认识研究也由来已久。
自从1708年W.Wall最早观察到静电以来,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开始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但直到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菲利浦·莱昂纳德(Philip. lionad)博士第一次在学术上阐述了负氧离子对人体的功效。
他提出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负氧离子有益于人类健康,并指出负氧离子含量最多的地方是在山谷瀑布周围。
20世纪初,俄罗斯学者首次发表了利用负氧离子治疗疾病的论文。
到20世纪30年代,德国Dissuader开创了大气正、负离子生物的研究,他首先使用了电晕离子发生器,从此形成了关于负离子生物效应的第一次研究高潮,有数以百计的论文、研究和实验报告,证明了负离子对人体有明显的有益作用,而正离子则相反,对人的血压和新陈代谢有明显的坏作用,这些研究由于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终止。
直到后来美国加州大学的A.P.Kragan教授和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创了离子生物效应的微观研究与实验,才把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推向了第二次的开发与使用的高潮。
Kragan教授做了大量的动植物和人体试验。
从人体的内分泌和机体内部循环及各种酶的生成反应等方面去论证负氧离子是如何影响人体和动植物,是如何产生各种生物效应的。
世界各国许多研究者也在他们各自的研究中进行了以上的实验,认为负氧离子有明显的生物效应,可以调节、改善神经中枢、生物体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等。
二、负氧离子含量与健康关系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如同万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人类健康同样离不开负氧离子。
人类健康的密码之一——负氧离子据媒体报道,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为PM2.5引发多种疾病造成的过早死的人数,将达8500多人。
每天穿过阴霾的空气,使人们战战兢兢的生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呼吸健康的空气竟成为一种奢侈。
很多专家纷纷指出,空气中严重缺失负氧离子,导致空气污染物增多,那么负氧离子对人类健康有什么作用呢?负氧离子能否人工生成呢?空气清道夫负氧离子又称空气负离子,是指获得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电子并带负电荷的负离子。
有强烈的吸附特性,能对空气中的微粒物质就近吸附,可除尘、灭菌。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清新空气负离子的标准浓度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不能低于1000至1500个。
所以说空气中的负离子像食物中的维生素一样重要,有“空气维生素”、“长寿素”、“空气清道夫”等多种美称。
联合国空气环保领域的众多专家研究证实,生态级负离子(小粒径负离子)可以主动出击捕捉小粒微尘,使其凝聚而沉淀,有效除去空气2.5微米(PM2.5)及以下的微尘,甚至1微米的微粒,从而减少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生态级负离子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是源于负离子与空气中的细菌、灰尘、烟雾等带正电的微粒相结合,并聚成球降落而消除PM2.5危害。
实验证明,飘尘直径越小,越易被负离子沉淀。
人体的保健卫士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全球五大长寿村的研究报告显示,富含空气负离子的人居环境能够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具有抵御疾病,使人体保持健康长寿的功能。
天津市蓟县毛家峪和广西巴马均以长寿村的美名响誉世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负氧离子(负离子)含量高。
河南省林业厅科技处长罗襄生解释,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大小,跟人的身体健康有直接关系,浓度值低于700个/cm3时,则会让人觉得呼吸不舒服;浓度值在1000至2000个/cm3时,空气才算是清新的;而浓度值高于5000个/cm3时,就能增强人的免疫力。
科学数据显示,森林、瀑布区的负氧离子浓度为10000至50000个/cm3,对人体具有自然痊愈力。
负氧离子浓度标准负氧离子,作为一种重要的空气质量指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负氧离子浓度标准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标准值的设定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负氧离子是一种带负电荷的氧离子,它们主要存在于空气中,尤其是在自然环境中,如森林、瀑布、海滩等地方。
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有益,能够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提高人体对氧气的利用率等。
因此,负氧离子浓度标准的设定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根据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负氧离子浓度标准一般是以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有的负氧离子数量来衡量的。
一般来说,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在每立方厘米1000个到2000个之间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能够有效改善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
而当负氧离子浓度低于1000个时,人们可能会感到疲劳、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适症状,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
因此,负氧离子浓度标准的设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科学依据来确定。
再次,负氧离子浓度标准的设定需要考虑到不同的环境和地域特点。
例如,在城市中,由于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的影响,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往往偏低,因此需要更严格的标准来保障人们的健康。
而在自然环境中,如森林、山区等地方,由于植被的作用和空气的流动,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一般较高,因此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因此,负氧离子浓度标准的设定需要充分考虑到环境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最后,负氧离子浓度标准的设定需要得到政府部门和相关专家的共同努力和研究。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和管理,确保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符合标准,保障人们的健康。
同时,相关专家应该加强研究,不断完善负氧离子浓度标准,以适应不同地域和环境的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负氧离子浓度标准的设定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不断完善标准,加强监测管理,才能够确保空气质量达到理想状态,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负氧离子浓度与健康的关系
本节摘选自《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作者介绍:林金明,现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负主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气负离子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浓度分布图表:单位:个/每立方厘米
注:(表中的数据由台湾科技大学叶正涛先生收集整理)
据专家观察研究认为,负氧离子主要有以下作用:
(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空气负氧离子可降低血中5-羟色胺音量,增强神经抑制过程,可使大脑皮层功能及脑力活动加强,精神振奋,工作效益提高,能使睡眠质量得到改善,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负氧离子还可使脑组织的氧化过程力度加强,使脑组织获得更多的氧。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据学者观察,负氧离子有明显扩张血管的作用,可解除动脉血管痉挛,降低血压,增强心肌功能,并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负氧离子对于改善心脏功能和改善心肌营养也大有好处,有利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人的病情恢复。
(3)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研究证实,负氧离子有使血液变慢、延长凝血时间的作用,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加,有利于血氧输送、吸收和利用。
(4)负氧离子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明显这是因为负氧离子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它可以提高人的肺活量。
有人曾经试验,在玻璃面罩中吸入空气负氧离子30min,可使肺部吸收氧气量增加 20%,而排出二氧化碳量可增加14. 5%,故负氧离子有改善和增加肺功能的作用,对呼吸道、支气管疾病等具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使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更为有效,且无任何副作用。
(5)负氧离子能灭菌、除尘,对空气的消毒和净化有一定作用负氧离子具有较高的活性,有很强的氧化还原作用,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或细胞原生质活性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抗菌杀菌的目的。
科学研究发现,负氧离子能与细菌、灰尘、烟雾等带正电的微粒相结合,并聚成球落到地面.从而起到杀菌和消除异味(香烟烟雾、装修材料中释放的有害气体所产生的异味等)的作用。
当室内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2万个时,空气中的飘尘量会减少98%以上。
飘尘直径越小,越易受负氧离子作用而被沉淀,所以在含有高浓度负氧离子的空气中,直径1um以下的微尘、细菌、病毒等几乎为零。
因此可以说,负氧离子的多少是衡量空气是否清新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当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不低于每立方厘米1000~1500个时,这样的空气被视为清新空气。
(6)负氧离子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的解毒能力,使激素的不平衡正常化,并能够消除人体内因组胺过多引起的不良反应,避免过敏性反应及“花粉症”的发生。
(7)室内人员的呼吸,走动扬起的灰尘及化纤衣服的吸附作用均可使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降低各种金属管道也可吸附大量的空气负氧离子。
造成室内空气负氧离子减少的另一个
重要原因是空调系统的使用,在通过空调机的风道时由于与管壁的碰撞,可使空气负氧离子被吸附或复合而损失掉。
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恶化,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逗留一段时间会感到烦闷、头痛、乏力、眩晕、易患感冒、注意力分散、容易疲劳等不良反应。
要防止室内负氧离子的减少。
可以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但效果不明显;也可以采用负氧离子发生器,则可在短时间内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维护室内人群的健康。
为什么负氧离子有保健功能呢?含有负氧离子的空气被人体呼吸后,进入人体循环,可调节人体植物性神经、改善心肺功能、加强呼吸深度、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利人体健康。
长期使用,可明显改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项机能,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记忆力增强、反应速度提高、耐疲劳度提高、稳定神经系统、改善睡眠;又因其带负电荷,呈弱碱性,可中和肌酸,消除疲劳;还可中和人工环境中过多的正离子,使室内空气恢复自然状态,防治空调病。
拓展阅读
•1
负氧离子生成技术进入生态时代
/tech/2011-04/08/c_121280801.htm
•2
生态级负氧离子机森肽基问世
/2011-05/16/content_1962320.htm
本节摘选自《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作者介绍:林金明,现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负主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