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毒标准与消毒产品标准浅释
- 格式:pdf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70
卫生部关于印发消毒产品检验规定(2003年版)的通知
正文:
---------------------------------------------------------------------------------------------------------------------------------------------------- 卫生部关于印发消毒产品检验规定(2003年版)的通知
(卫法监发〔2003〕第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配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实施,进一步规范消毒产品检验工作,现印发修订后的《卫生部消毒产品检验规定》(2003年版),请遵照执行。
本规定适用于消毒产品的卫生行政许可工作,自2003年4月1日起实施,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附:卫生部消毒产品检验规定(2003年版)(略)
2003年2月18日
——结束——。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释义一、消毒产品的成分和配方。
评价规定要求对消毒产品的成分和配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且不含有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有害成分。
二、消毒产品的消毒效果。
评价规定要求对消毒产品进行消毒效果的评价,以确定其在不同条件下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且是否能够在不同场合下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
三、消毒产品的安全性。
评价规定要求对消毒产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包括对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残留物和其他危害因素进行评估,以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四、消毒产品的包装和标识。
评价规定要求对消毒产品的包装和标识进行评价,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且是否能够为用户提供清晰的使用说明和安全警示。
五、消毒产品的贮存和运输。
评价规定要求对消毒产品的贮存和运输条件进行评价,以保证产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不会因受潮、温度过高或者其他因素而导致质量下降或者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是确保消毒产品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的重要保障措施,对于提高消毒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是为了保障人们在使用消毒产品时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和传染病的传播,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这些规定的实施将有助于消毒产品的生产企业更好地了解消毒产品相关标准和要求,促进行业内的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安全性,让公众更加放心地使用这些产品。
消毒产品的成分和配方是评价的重点之一。
要求对消毒产品的成分和配方进行严格的分析和评价,以确保其不含有任何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化学成分。
此外,评价规定还要求消毒产品的使用说明中应包括产品成分的具体描述,以及相关安全注意事项,以便用户能够正确地使用和储存这些产品。
消毒产品的消毒效果是其最核心的功能之一。
因此,评价规定要求对消毒产品进行消毒效果的全面评价。
消毒产品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7号,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第四十九的规定,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因此,从消毒产品与药品的区别的角度看,对消毒产品可以这样理解:(1)在作用目的上,它是一种防病的产品,而不是治病或诊断疾病的产品;(2)在作用机理上,它是一种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消除病原微生物的产品,而不是用药理学或免疫学的方法预防疾病的产品;(3)在作用对象上,它是针对环境中的病源微生物,而不是针对人的疾病的一种产品。
消毒产品分类目录一、消毒剂、消毒器械(一)消毒剂1、用于医疗卫生用品消毒、灭菌的消毒剂2、用于皮肤、粘膜消毒的消毒剂(其中用于粘膜消毒剂仅限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用)3、用于餐饮具消毒的消毒剂4、用于瓜果、蔬菜消毒的消毒剂5、用于水消毒的消毒剂6、用于环境消毒的消毒剂7、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的消毒剂8、用于空气消毒的消毒剂9、用于排泄物、分泌物等污物消毒的消毒剂(二)消毒器械1、用于医疗器械、用品灭菌的灭菌器械2、用于医疗器械、用品消毒的消毒器械3、用于餐饮具消毒的消毒器械4、用于空气消毒的消毒器械5、用于水消毒的消毒器械6、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的消毒器械(三)生物指示物1、用于测定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指示物2、用于测定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的指示物3、用于测定紫外线消毒效果的指示物4、用于测定甲醛灭菌效果的指示物5、用于测定电离辐射灭菌效果的指示物(四)化学指示物1、用于测定压力蒸汽灭菌的指示物(包括指示卡、指示胶带、指示标签和BD试纸)2、用于测定环氧乙烷灭菌的指示物(包括指示卡和指示标签)3、用于测定紫外线消毒的指示物(包括辐照强度指示卡和消毒效果指示卡)4、用于测定干热灭菌效果的指示物5、用于测定电离辐射灭菌效果的指示物6、用于测定化学消毒剂浓度的指示物(五)灭菌包装物1、用于压力蒸汽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2、用于环氧乙烷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3、用于甲醛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六)卫生部规定的纳入消毒剂、消毒器械管理的其他物品二、卫生用品(一)妇女经期卫生用品1、卫生巾(纸、带)2、卫生护垫3、卫生栓(内置棉条)(二)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1、尿裤2、尿布(垫、纸)3、隔尿垫(三)皮肤、粘膜卫生用品1、湿巾(纸)2、卫生湿巾(纸)3、抗(抑)菌洗剂(不含栓剂、皂类)(四)隐形眼镜护理用品1、隐形眼镜护理液2、隐形眼镜保存液3、隐形眼镜清洁剂(五)其他的一次性卫生用品1、纸巾(纸)2、卫生棉(棒、签、球)3、化妆棉(纸、巾)4、手(指)套5、口罩6、纸质餐饮具7、避孕套(六)卫生部规定的纳入卫生用品管理的其他物品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输注类1、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针)2、一次性使用无菌加药注射器3、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针)4、一次性使用(石英管式)输液器5、一次性使用光纤针6、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8、一次性使用输血器(针)9、一次性使用输血袋10、一次性使用输液袋11、一次性使用聚丙烯(PP)输液容器12、一次性使用负压采血器(针)13、一次性使用抽血器材14、一次性使用血浆分离采集器15、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用药液过滤器16、一次性使用自体血回输器17、一次性使用穿刺输液器18、一次性使用病人自控输液泵19、一次性使用去除白细胞输血器20、一次性使用去除白细胞和血小板输血器21、一次性使用光量子器22、一次性使用血浆分离器23、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24、一次性使用镇痛泵(二)导管类1、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器2、一次性使用二尖瓣球囊扩张导管3、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导管插管5、一次性使用导管接头6、一次性使用造瘘管7、一次性使用导尿管8、一次性使用输尿扩张管9、一次性使用J型导管10、一次性使用单腔单气囊管11、一次性使用气管导管12、一次性使用肛管13、一次性使用三通道鼻氧管14、一次性使用十二指肠管15、一次性使用胃管(三)诊断、治疗器具类1、一次性使用导尿包2、一次性使用导尿袋3、一次性使用穿刺包4、一次性使用备皮包5、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6、一次性使用口腔器械盒7、一次性使用手术刀(镊、剪)8、一次性使用消化道缝合器9、一次性使用手术包10、一次性使用医用无损伤缝合针11、一次性使用可吸收缝合线(含针)12、一次性使用不可吸收缝合线(含针)13、一次性使用换药器具(碗、镊、剪)14、一次性使用吻合器(夹)15、一次性使用产包16、一次性使用活检钳17、一次性使用肾穿器18、一次性使用阴道扩张器19、一次性使用麻醉接头20、一次性使用压舌板21、一次性使用医用换药镊22、一次性使用检查用手(指)套23、一次性使用乳胶医用手套24、一次性使用鼻镜25、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器26、一次性使用吸痰器27、一次性使用吸唾器28、一次性使用口腔印模器29、一次性使用咬合纸30、一次性使用吸氧管31、一次性使用阴道冲洗器32、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袋33、一次性使用脐带夹34、一次性使用灌肠包(肠道冲洗器)35、一次性使用麻醉用过滤器36、一次性使用口腔包37、一次性使用灌肠器38、一次性使用病灶清除器39、一次性使用换药盒40、一次性使用手术器械袋41、一次性使用肠内营养输注器42、一次性使用体外灌肠袋43、一次性使用肠道冲洗袋(四)透析器具类1、一次性使用透析器2、一次性使用透析管(五)麻醉器具类1、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导管2、一次性使用带通条麻醉穿刺导管3、一次性使用麻醉止痛泵4、一次性使用麻醉用针5、一次性使用微量麻醉持续注液泵(六)手术巾、敷料类1、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敷料包2、一次性使用医用手术衣、帽、口罩、垫单3、一次性使用三角巾、手术巾、治疗巾4、一次性使用医用粘贴薄膜手术巾5、一次性使用无菌敷(胶)贴6、一次性使用脱脂纱布叠片7、一次性使用脱脂纱布绷带8、一次性使用棉卷、棉签、棉球、医用棉垫9、一次性使用抗菌医用敷料10、一次性使用医用弹力绷带、四头带、护身用带11、一次性使用医用腹带12、一次性使用输液贴13、一次性使用腹部垫、产垫(产妇巾)、烧伤垫、床垫14、一次性使用卫生护理垫15、一次性使用隔离服16、一次性使用生化敷料(七)护理器材类1、一次性使用尿壶(杯、袋)2、一次性使用肛门袋3、一次性使用男性尿道夹4、一次性使用气垫式便盆5、一次性使用医用枕套、床单6、一次性使用输氧面罩7、一次性使用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8、一次性使用鼓泡式氧合器(八)其他类1、一次性使用消毒棉签2、一次性使用消毒纱布3、一次性使用微栓过滤器4、一次性使用医用透气胶带5、一次性使用纸质胶带6、一次性使用拭子7、一次性使用服药杯8、一次性使用伤口缝合胶(九)卫生部规定的纳入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的其他物品。
消毒产品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7号,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第四十九的规定,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因此,从消毒产品与药品的区别的角度看,对消毒产品可以这样理解:(1)在作用目的上,它是一种防病的产品,而不是治病或诊断疾病的产品;(2)在作用机理上,它是一种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消除病原微生物的产品,而不是用药理学或免疫学的方法预防疾病的产品;(3)在作用对象上,它是针对环境中的病源微生物,而不是针对人的疾病的一种产品。
消毒产品分类目录一、消毒剂、消毒器械(一)消毒剂1、用于医疗卫生用品消毒、灭菌的消毒剂2、用于皮肤、粘膜消毒的消毒剂(其中用于粘膜消毒剂仅限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用)3、用于餐饮具消毒的消毒剂4、用于瓜果、蔬菜消毒的消毒剂5、用于水消毒的消毒剂6、用于环境消毒的消毒剂7、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的消毒剂8、用于空气消毒的消毒剂9、用于排泄物、分泌物等污物消毒的消毒剂(二)消毒器械1、用于医疗器械、用品灭菌的灭菌器械2、用于医疗器械、用品消毒的消毒器械3、用于餐饮具消毒的消毒器械4、用于空气消毒的消毒器械5、用于水消毒的消毒器械6、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的消毒器械(三)生物指示物1、用于测定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指示物2、用于测定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的指示物3、用于测定紫外线消毒效果的指示物4、用于测定甲醛灭菌效果的指示物5、用于测定电离辐射灭菌效果的指示物(四)化学指示物1、用于测定压力蒸汽灭菌的指示物(包括指示卡、指示胶带、指示标签和BD试纸)2、用于测定环氧乙烷灭菌的指示物(包括指示卡和指示标签)3、用于测定紫外线消毒的指示物(包括辐照强度指示卡和消毒效果指示卡)4、用于测定干热灭菌效果的指示物5、用于测定电离辐射灭菌效果的指示物6、用于测定化学消毒剂浓度的指示物(五)灭菌包装物1、用于压力蒸汽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2、用于环氧乙烷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3、用于甲醛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六)卫生部规定的纳入消毒剂、消毒器械管理的其他物品二、卫生用品(一)妇女经期卫生用品1、卫生巾(纸、带)2、卫生护垫3、卫生栓(内置棉条)(二)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1、尿裤2、尿布(垫、纸)3、隔尿垫(三)皮肤、粘膜卫生用品1、湿巾(纸)2、卫生湿巾(纸)3、抗(抑)菌洗剂(不含栓剂、皂类)(四)隐形眼镜护理用品1、隐形眼镜护理液2、隐形眼镜保存液3、隐形眼镜清洁剂(五)其他的一次性卫生用品1、纸巾(纸)2、卫生棉(棒、签、球)3、化妆棉(纸、巾)4、手(指)套5、口罩6、纸质餐饮具7、避孕套(六)卫生部规定的纳入卫生用品管理的其他物品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输注类1、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针)2、一次性使用无菌加药注射器3、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针)4、一次性使用(石英管式)输液器5、一次性使用光纤针6、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8、一次性使用输血器(针)9、一次性使用输血袋10、一次性使用输液袋11、一次性使用聚丙烯(PP)输液容器12、一次性使用负压采血器(针)13、一次性使用抽血器材14、一次性使用血浆分离采集器15、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用药液过滤器16、一次性使用自体血回输器17、一次性使用穿刺输液器18、一次性使用病人自控输液泵19、一次性使用去除白细胞输血器20、一次性使用去除白细胞和血小板输血器21、一次性使用光量子器22、一次性使用血浆分离器23、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24、一次性使用镇痛泵(二)导管类1、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器2、一次性使用二尖瓣球囊扩张导管3、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导管插管5、一次性使用导管接头6、一次性使用造瘘管7、一次性使用导尿管8、一次性使用输尿扩张管9、一次性使用J型导管10、一次性使用单腔单气囊管11、一次性使用气管导管12、一次性使用肛管13、一次性使用三通道鼻氧管14、一次性使用十二指肠管15、一次性使用胃管(三)诊断、治疗器具类1、一次性使用导尿包2、一次性使用导尿袋3、一次性使用穿刺包4、一次性使用备皮包5、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6、一次性使用口腔器械盒7、一次性使用手术刀(镊、剪)8、一次性使用消化道缝合器9、一次性使用手术包10、一次性使用医用无损伤缝合针11、一次性使用可吸收缝合线(含针)12、一次性使用不可吸收缝合线(含针)13、一次性使用换药器具(碗、镊、剪)14、一次性使用吻合器(夹)15、一次性使用产包16、一次性使用活检钳17、一次性使用肾穿器18、一次性使用阴道扩张器19、一次性使用麻醉接头20、一次性使用压舌板21、一次性使用医用换药镊22、一次性使用检查用手(指)套23、一次性使用乳胶医用手套24、一次性使用鼻镜25、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器26、一次性使用吸痰器27、一次性使用吸唾器28、一次性使用口腔印模器29、一次性使用咬合纸30、一次性使用吸氧管31、一次性使用阴道冲洗器32、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袋33、一次性使用脐带夹34、一次性使用灌肠包(肠道冲洗器)35、一次性使用麻醉用过滤器36、一次性使用口腔包37、一次性使用灌肠器38、一次性使用病灶清除器39、一次性使用换药盒40、一次性使用手术器械袋41、一次性使用肠内营养输注器42、一次性使用体外灌肠袋43、一次性使用肠道冲洗袋(四)透析器具类1、一次性使用透析器2、一次性使用透析管(五)麻醉器具类1、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导管2、一次性使用带通条麻醉穿刺导管3、一次性使用麻醉止痛泵4、一次性使用麻醉用针5、一次性使用微量麻醉持续注液泵(六)手术巾、敷料类1、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敷料包2、一次性使用医用手术衣、帽、口罩、垫单3、一次性使用三角巾、手术巾、治疗巾4、一次性使用医用粘贴薄膜手术巾5、一次性使用无菌敷(胶)贴6、一次性使用脱脂纱布叠片7、一次性使用脱脂纱布绷带8、一次性使用棉卷、棉签、棉球、医用棉垫9、一次性使用抗菌医用敷料10、一次性使用医用弹力绷带、四头带、护身用带11、一次性使用医用腹带12、一次性使用输液贴13、一次性使用腹部垫、产垫(产妇巾)、烧伤垫、床垫14、一次性使用卫生护理垫15、一次性使用隔离服16、一次性使用生化敷料(七)护理器材类1、一次性使用尿壶(杯、袋)2、一次性使用肛门袋3、一次性使用男性尿道夹4、一次性使用气垫式便盆5、一次性使用医用枕套、床单6、一次性使用输氧面罩7、一次性使用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8、一次性使用鼓泡式氧合器(八)其他类1、一次性使用消毒棉签2、一次性使用消毒纱布3、一次性使用微栓过滤器4、一次性使用医用透气胶带5、一次性使用纸质胶带6、一次性使用拭子7、一次性使用服药杯8、一次性使用伤口缝合胶(九)卫生部规定的纳入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的其他物品。
消毒产品标准消毒产品标准是指对消毒产品的使用、生产和质量进行规范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包装、储运和标志等的统称。
消毒产品是指用来杀灭或去除有害微生物的产品,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消毒产品常见的有洗手液、洗衣液、洗洁精、消毒纸巾、消毒高温蒸汽机等。
消毒产品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性标准: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产品的化学成分、成分含量和残留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应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验证,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2.抗菌性能标准:消毒产品的抗菌性能是考察其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
产品应具备杀灭细菌、病毒、真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并符合相关行业标准要求。
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产品可能需要具备特定的抗菌谱。
3.可降解性标准:消毒产品在使用后,应能够在环境中迅速降解,并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产品的可降解性能是评估其环境友好型的关键指标,应通过相关测试和评估手段予以验证。
4.使用说明标准:消毒产品的使用说明应清晰明了,包括产品的用途、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和贮存条件等,以便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产品。
同时,还应提供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法,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置。
5.包装标准:消毒产品的包装应牢固、密封,能够保护产品在储运过程中不受损坏。
包装还应清晰标示产品的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相关信息,确保产品的溯源和管理。
6.检测方法标准:针对消毒产品的质量控制,需要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对产品的化学成分、微生物数量、物理性能、稳定性等进行测试。
这些标准和方法的建立,可以确保消毒产品的质量可控。
7.监管标准:消毒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应受到监督和管理。
该项标准主要是对生产企业的认证、许可和监管进行规范,包括了生产资质的要求、生产过程的管理、销售环节的监管等。
消毒产品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保障公众的健康。
消毒产品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7号,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第四十九的规定,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因此,从消毒产品与药品的区别的角度看,对消毒产品可以这样理解:(1)在作用目的上,它是一种防病的产品,而不是治病或诊断疾病的产品;(2)在作用机理上,它是一种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消除病原微生物的产品,而不是用药理学或免疫学的方法预防疾病的产品;(3)在作用对象上,它是针对环境中的病源微生物,而不是针对人的疾病的一种产品。
消毒产品分类目录一、消毒剂、消毒器械(一)消毒剂1、用于医疗卫生用品消毒、灭菌的消毒剂2、用于皮肤、粘膜消毒的消毒剂(其中用于粘膜消毒剂仅限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用)3、用于餐饮具消毒的消毒剂4、用于瓜果、蔬菜消毒的消毒剂5、用于水消毒的消毒剂6、用于环境消毒的消毒剂7、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的消毒剂8、用于空气消毒的消毒剂9、用于排泄物、分泌物等污物消毒的消毒剂(二)消毒器械1、用于医疗器械、用品灭菌的灭菌器械2、用于医疗器械、用品消毒的消毒器械3、用于餐饮具消毒的消毒器械4、用于空气消毒的消毒器械5、用于水消毒的消毒器械6、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的消毒器械(三)生物指示物1、用于测定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指示物2、用于测定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的指示物3、用于测定紫外线消毒效果的指示物4、用于测定甲醛灭菌效果的指示物5、用于测定电离辐射灭菌效果的指示物(四)化学指示物1、用于测定压力蒸汽灭菌的指示物(包括指示卡、指示胶带、指示标签和BD试纸)2、用于测定环氧乙烷灭菌的指示物(包括指示卡和指示标签)3、用于测定紫外线消毒的指示物(包括辐照强度指示卡和消毒效果指示卡)4、用于测定干热灭菌效果的指示物5、用于测定电离辐射灭菌效果的指示物6、用于测定化学消毒剂浓度的指示物(五)灭菌包装物1、用于压力蒸汽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2、用于环氧乙烷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3、用于甲醛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六)卫生部规定的纳入消毒剂、消毒器械管理的其他物品二、卫生用品(一)妇女经期卫生用品1、卫生巾(纸、带)2、卫生护垫3、卫生栓(内置棉条)(二)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1、尿裤2、尿布(垫、纸)3、隔尿垫(三)皮肤、粘膜卫生用品1、湿巾(纸)2、卫生湿巾(纸)3、抗(抑)菌洗剂(不含栓剂、皂类)(四)隐形眼镜护理用品1、隐形眼镜护理液2、隐形眼镜保存液3、隐形眼镜清洁剂(五)其他的一次性卫生用品1、纸巾(纸)2、卫生棉(棒、签、球)3、化妆棉(纸、巾)4、手(指)套5、口罩6、纸质餐饮具7、避孕套(六)卫生部规定的纳入卫生用品管理的其他物品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输注类1、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针)2、一次性使用无菌加药注射器3、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针)4、一次性使用(石英管式)输液器5、一次性使用光纤针6、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7、一次性使用袋式输液器8、一次性使用输血器(针)9、一次性使用输血袋10、一次性使用输液袋11、一次性使用聚丙烯(PP)输液容器12、一次性使用负压采血器(针)13、一次性使用抽血器材14、一次性使用血浆分离采集器15、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用药液过滤器16、一次性使用自体血回输器17、一次性使用穿刺输液器18、一次性使用病人自控输液泵19、一次性使用去除白细胞输血器20、一次性使用去除白细胞和血小板输血器21、一次性使用光量子器22、一次性使用血浆分离器23、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24、一次性使用镇痛泵(二)导管类1、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器2、一次性使用二尖瓣球囊扩张导管3、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导管插管4、一次性使用医用导管5、一次性使用导管接头6、一次性使用造瘘管7、一次性使用导尿管8、一次性使用输尿扩张管9、一次性使用J型导管10、一次性使用单腔单气囊管11、一次性使用气管导管12、一次性使用肛管13、一次性使用三通道鼻氧管14、一次性使用十二指肠管15、一次性使用胃管(三)诊断、治疗器具类1、一次性使用导尿包2、一次性使用导尿袋3、一次性使用穿刺包4、一次性使用备皮包5、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6、一次性使用口腔器械盒7、一次性使用手术刀(镊、剪)8、一次性使用消化道缝合器9、一次性使用手术包10、一次性使用医用无损伤缝合针11、一次性使用可吸收缝合线(含针)12、一次性使用不可吸收缝合线(含针)13、一次性使用换药器具(碗、镊、剪)14、一次性使用吻合器(夹)15、一次性使用产包16、一次性使用活检钳17、一次性使用肾穿器18、一次性使用阴道扩张器19、一次性使用麻醉接头20、一次性使用压舌板21、一次性使用医用换药镊22、一次性使用检查用手(指)套23、一次性使用乳胶医用手套24、一次性使用鼻镜25、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器26、一次性使用吸痰器27、一次性使用吸唾器28、一次性使用口腔印模器29、一次性使用咬合纸30、一次性使用吸氧管31、一次性使用阴道冲洗器32、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袋33、一次性使用脐带夹34、一次性使用灌肠包(肠道冲洗器)35、一次性使用麻醉用过滤器36、一次性使用口腔包37、一次性使用灌肠器38、一次性使用病灶清除器39、一次性使用换药盒40、一次性使用手术器械袋41、一次性使用肠内营养输注器42、一次性使用体外灌肠袋43、一次性使用肠道冲洗袋(四)透析器具类1、一次性使用透析器2、一次性使用透析管(五)麻醉器具类1、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导管2、一次性使用带通条麻醉穿刺导管3、一次性使用麻醉止痛泵4、一次性使用麻醉用针5、一次性使用微量麻醉持续注液泵(六)手术巾、敷料类1、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敷料包2、一次性使用医用手术衣、帽、口罩、垫单3、一次性使用三角巾、手术巾、治疗巾4、一次性使用医用粘贴薄膜手术巾5、一次性使用无菌敷(胶)贴6、一次性使用脱脂纱布叠片7、一次性使用脱脂纱布绷带8、一次性使用棉卷、棉签、棉球、医用棉垫9、一次性使用抗菌医用敷料10、一次性使用医用弹力绷带、四头带、护身用带11、一次性使用医用腹带12、一次性使用输液贴13、一次性使用腹部垫、产垫(产妇巾)、烧伤垫、床垫14、一次性使用卫生护理垫15、一次性使用隔离服16、一次性使用生化敷料(七)护理器材类1、一次性使用尿壶(杯、袋)2、一次性使用肛门袋3、一次性使用男性尿道夹4、一次性使用气垫式便盆5、一次性使用医用枕套、床单6、一次性使用输氧面罩7、一次性使用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8、一次性使用鼓泡式氧合器(八)其他类1、一次性使用消毒棉签2、一次性使用消毒纱布3、一次性使用微栓过滤器4、一次性使用医用透气胶带5、一次性使用纸质胶带6、一次性使用拭子7、一次性使用服药杯8、一次性使用伤口缝合胶(九)卫生部规定的纳入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的其他物品.。
伴随着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消毒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掌握卫生消毒方法和正确使用消毒剂,对于传染病的控制和保护广大易感人群,将起到积极的预防效果。
本次疫情中,广大人们使用最多的消毒剂就是含氯消毒剂和乙醇消毒剂,本文主要就这两大类消毒剂的卫生标准以及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
化学消毒剂按有效成分可分为醇类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胍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按用途可分为物体表面消毒剂、医疗器械消毒剂、空气消毒剂、手消毒剂、皮肤消毒剂、黏膜消毒剂、疫源地消毒剂等;按杀灭微生物能力可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
灭菌剂是可以灭杀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高效消毒剂是指可以灭杀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岐杆菌),病毒,真菌以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的灭杀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
中效消毒剂是指仅可灭杀分岐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低效消毒剂指仅可灭杀细菌繁殖体和亲酯病毒,达到消毒剂要求的制剂[1]。
1 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中能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属于无机消毒剂,其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用途广泛,使用安全。
卫生部颁布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其为“高效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品种较多,总体分为无机和有机傅环环(嘉思特(北京)检测有限公司,北京,100048)摘 要:乙醇消毒剂和含氯消毒剂是消杀新型冠状病毒最常用和较通用的两种消毒剂,为了加强广大使用者对这两种消毒剂的了解,现对其成分定位、作用机理、影响因素、使用安全性等进行综述,并对GB/T 36758-2018《含氯消毒剂卫生要求》和GB 26373-2010《乙醇消毒剂卫生标准》的技术要求进行解读。
消毒产品标准消毒产品是指用于杀灭或抑制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物质或方法。
在当前疫情下,消毒产品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各种类型的消毒产品成为了人们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
然而,由于消毒产品的种类繁多,其质量标准也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将对常见的消毒产品及其标准进行介绍。
首先,常见的消毒产品包括洗手液、消毒液、消毒片等。
这些产品有不同的用途和使用场景,因此也有不同的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消毒产品的标准介绍:1.洗手液:洗手液主要用于个人卫生,它应具有清洁、消毒、杀菌的功能。
其标准主要包括外观、酸碱度、杀菌率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洗手液应为透明或浑浊液体,酸碱度应在指定范围内,杀菌率应达到一定要求。
2.消毒液:消毒液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卫生、家庭清洁等领域。
其标准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医用消毒液,主要用于医疗机构和个人消毒,其标准要求较为严格;二是非医用消毒液,主要用于家庭清洁等领域,标准要求相对较低。
消毒液的标准主要包括配制方法、成分比例、杀菌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3.消毒片:消毒片是一种新型的消毒产品,其主要成分为有效氯,可以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家庭、饮用水处理等领域。
消毒片的标准主要包括外观、有效氯含量、溶解速度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消毒片应呈白色片剂,有效氯含量应达到一定标准,溶解速度应在指定时间内完成。
除了以上几类常见的消毒产品,还有其它一些特殊用途的消毒产品,如空气消毒剂、医用防腐剂等。
这些消毒产品的标准也各有不同,根据其使用场景和功能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要求。
消毒产品的标准一般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
标准制定的过程中会考虑消毒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等因素,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消毒产品的标准需要与现行法律法规相衔接,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消毒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方面有明确的规定,消毒产品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7号,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第四十九的规定,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因此,从消毒产品与药品的区别的角度看,对消毒产品可以这样理解:
(1)在作用目的上,它是一种防病的产品,而不是治病或诊断疾病的产品;
(2)在作用机理上,它是一种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消除病原微生物的产品,而不是用药理学或免疫学的方法预防疾病的产品。
(3)在作用对象上,它是针对环境中的病源微生物,而不是针对人的疾病的一种产品。
消字号和国药准字号有本质差别。
消字号是卫生消毒用品,生产单位在生产新品前,经地方卫生部门审核批准后,取得的生产批准文号,属于卫生消毒用品范畴。
“消”字号产品顾名思义就是消毒产品,主要用于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是卫生部为提高公共卫生质量而批准的一类产品,也就是说它不具有任何治疗效。
“国药准字”是药品生产单位在生产新药前,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审批后,取得的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相当于人的身份证。
只有获得此批准文号,药品才可以生产、销售。
中科健康拥有丰富的OEM贴牌代工经验,专业生产妇科凝胶OEM 、鼻炎贴OEM、消字号产品代加工、健字号产品代加工等,可提供免费打样服务。
消毒产品标准一、消毒剂1. 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2. 消毒剂应具有有效的杀菌成分,且应保证消毒效果稳定、安全可靠。
3. 消毒剂的配方、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应符合相关规定。
4. 消毒剂的包装和标签应清晰、易读,且应明确标明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和使用方法。
二、消毒器械1. 消毒器械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2. 消毒器械应具有有效的杀菌功能,且应保证消毒效果稳定、安全可靠。
3. 消毒器械的制造材料应符合相关规定,且应易于清洗和保养。
4. 消毒器械的包装和标签应清晰、易读,且应明确标明消毒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生物指示物1. 生物指示物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2. 生物指示物应具有可靠的生物活性,且应保证指示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生物指示物的包装和标签应清晰、易读,且应明确标明生物指示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灭菌物品包装物1. 灭菌物品包装物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2. 灭菌物品包装物应具有可靠的灭菌效果,且应保证灭菌效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3. 灭菌物品包装物的制造材料应符合相关规定,且应易于清洗和保养。
4. 灭菌物品包装物的包装和标签应清晰、易读,且应明确标明灭菌物品包装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抗(抑)菌制剂1. 抗(抑)菌制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2. 抗(抑)菌制剂应具有可靠的抗菌、抑菌效果,且应保证抗菌、抑菌效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3. 抗(抑)菌制剂的配方、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应符合相关规定。
4. 抗(抑)菌制剂的包装和标签应清晰、易读,且应明确标明抗(抑)菌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和使用方法。
消毒产品质量标准与说明书的常见问题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消毒产品质量标准与说明书的常见问题消毒产品说明书及标签是指导消费者安全、正确使用产品的重要信息,因此,保证质量标准、说明书及消毒剂包装、标签信息的准确无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常,每一份质量标准、说明书及消毒剂包装、标签的内容先由企业自行拟订,最终信息是否正确,内容是否完整,使用方法及使用范围等是否准确是经过严格审查的,对专家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企业修改。
绝大多数企业十分重视该项工作,有的还在返回意见中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但是,我们也发现,有部分企业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出现了诸多问题,导致说明书反复被退回修改,延长了产品卫生许可的时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有的企业未在审查修定的基础上进行确认和校对,擅自修改质量标准或说明书的内容,如某些参数或含量测定的上限。
修改后又不作说明。
二、有的企业对审查修改的质量标准、说明书及消毒剂包装、标签不理解时,不与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取得联系,也不在送交质量标准时一并提出意见,以致交回中心的校对件仍保留错误的表述,或是原来空缺的内容依然空缺,如说明书中的企业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等。
三、有些校对件出现了一些非技术性问题,如错行、企业名称有误,质量标准、说明书及消毒剂包装、标签的内容表述不一致等,还有少数出现整段落丢失的现象。
四、未经专业技术人员确认、校对,出现严重错误。
上述现象不同程度地影响消毒剂审评的质量和效率。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有些申报单位对确认、校对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消毒剂生产企业应当对消毒剂说明书的正确性与准确性负责,并应当跟踪消毒剂上市后的安全性、有效性情况。
生产企业是消毒产品卫生安全保证的第一责任人,因此,申报单位的职责绝不仅仅是校对,更重要的是确认这些文件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并制作规范格式的文件。
消毒用品执行标准消毒用品执行标准是国家对消毒用品的应用和监管的质量认证,是对所有消毒用品质量的最高规定。
如今,消毒用品的安全和质量以及用于消毒的物质型式等一系列问题面临着政府和消费者共同面对的压力,因此,为了保障消毒用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国家制定了《消毒用品执行标准》,以确保消毒用品的质量,及其在消毒室内的安全使用。
国家规定的消毒用品执行标准主要包括:产品规格质量标准、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使用期限和拆包日期、生产批号和材料标识、产品安全质量、卫生检疫监督检验项目。
这些标准是通过层层检测,要求消毒用品在生产、质量、安全、使用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测,以保证其最终的安全性和质量稳定。
消毒用品的执行标准不仅可以防止消费者用于不安全的消毒用品,还能够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消毒用品经过严格的检测和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可以有效的预防由于使用低质量的消毒用品造成的破坏性的事故或疾病的出现。
同时,根据国家规定的消毒用品执行标准,消费者可以更准确的选择优质安全的消毒器械产品,以确保其达到预期的消毒作用。
消毒用品的执行标准不仅保障消费者的安全,也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
根据国家规定,企业要制定和执行完善的生产管理系统,以确保所生产的消毒用品符合国家规定的消毒用品执行标准。
企业也要定期对所生产的消毒用品进行检测,保证消费消毒用品的质量和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毒用品执行标准旨在维护消费者的安全并保护环境。
届时,消费者要勤加查阅消毒用品报告,对生产商印制的标签、使用期限和包装铭牌等基本信息进行较为细致和谨慎的核对,尽量使用国家公示的有认证的消毒用品,以确保人们的安全和健康。
消菌认证国家标准一、常用消毒剂分类消毒剂是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由于消毒剂的主要成分是各种化学品,人们也常称消毒剂为“化学消毒剂”。
按有效成分可分为醇类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胍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按用途可分为物体表面消毒剂、医疗器械消毒剂、空气消毒剂、手消毒剂、皮肤消毒剂、黏膜消毒剂、疫源地消毒剂等;按杀灭微生物能力可分为高水平消毒剂、中水平消毒剂和低水平消毒剂。
二、常用消毒剂相关国家标准常用的消毒剂产品按照成分可分为9种: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微生物杀灭指标是衡量消毒剂杀菌效果的核心指标。
微生物杀灭指标是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反应后,稀释至说明书中规定的使用剂量,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的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其杀菌效果应达到的杀灭对数值。
杀灭对数值的含义是当微生物数量以对数表示时,指消毒前后微生物减少的对数值。
三、高效杀灭新冠病毒的专业消毒剂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仍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
只有当面临传染病威胁或者人群密集性活动时才有必要进行消毒,消毒时要精准消毒、科学消毒。
过氧化氢消毒剂在杀灭新冠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时可以进行多种途径的消毒杀菌方式。
市面最好的消毒产品应该是独有的进口纯生态高效消毒产品:诺福过氧化氢消毒剂,它主要成分为高纯度过氧化氢,诺福突破了以往“消毒就有残留”的概念,同时能够有效杀灭包括H1N1流感,新冠病毒在内的200多种有害病菌,而国内301医院的权威报告,卫生部的批文,欧盟的批文,全球各大试验室的手部消毒报告,都征实了诺福是一款高效的空气,物表、手部杀菌产品。
无色无味无腐蚀,100%无毒,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对新型冠状病毒有高效的抑菌杀毒作用。
诺福高效广谱杀菌速度快,可灭杀有害菌以及有害微生物种类包括:冠状病毒、肺炎病毒、HIV-1、军团菌属、阿米巴(amoeba)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手足口病致病菌,大等在内的200多种的细菌、真菌、微生物等。
消毒产品标准体系结构按照不同属性分为四个基本类别,分别为消毒基础标准、应用标准、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目前已发布和制修订中的各级各类标准近90个。
1、基础标准
在标准化领域中作为其它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
2、消毒应用标准
适用于需要消毒的不同场所及其物品的标准。
3、消毒产品标准
规定消毒产品应满足的卫生要求以确保其实用性的标准。
包括消毒器械、灭菌器械、消毒灭菌指示物、消毒剂和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等标准。
4、检验方法标准
消毒产品检验及评价的标准,共涵盖理化检验方法、毒理学检验方法、金属腐蚀性实验、生物指示物评价方法、化学指示物评价方法以及清洗、消毒和灭菌效果检验方法6类。
国家消毒标准一、前言为了维护和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消毒标准,用于规范各种消毒行为,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为您介绍国家消毒标准相关的内容,以便正确、安全地使用消毒产品。
二、消毒标准的种类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消毒目的和消毒方法,国家制定了不同的消毒标准。
常用的消毒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常规消毒标准针对一般的公共场所、家庭、医疗机构等进行表面清洁和消毒处理时的标准,主要使用消毒剂为酚类、醇类、过氧化氢类、氯类等。
2.医用器械和设备消毒标准医用器械和设备的消毒标准主要分为清洁消毒、高级消毒和灭菌三个层次。
消毒剂主要使用过氧化氢、氯类、醛类、臭氧等。
3.食品加工场所消毒标准4.生活饮用水消毒标准生活饮用水消毒标准主要涉及到饮用水的消毒剂、消毒法、合格水的微生物指标等。
三、规定的消毒原则在进行消毒操作时,应按照如下原则进行:1.选择正确的消毒剂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消毒对象,消毒目的,消毒剂的特性和消毒剂对人体、物品可能产生的危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正确的配制浓度消毒剂的配制浓度应根据需求测算确定,不宜过低或过高,以确保达到有效消毒效果。
3.采用正确的消毒方法不同的消毒剂常常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应根据需要采用正确的消毒方法。
4.保证消毒时间对于不同的消毒剂,需要留置一定的时间才可以达到消毒效果,应按照消毒剂规定的时间进行消毒。
5.保证操作的安全在进行消毒操作时需要采取正确的安全操作和措施,保证人员和物品的安全。
四、消毒方法及效果1.热水消毒法热水消毒法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适用于不耐酸碱、酚醛、臭氧等消毒剂的物品。
消毒温度为80℃,消毒时间为30分钟。
2.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适用于一些不能使用化学消毒剂的表面消毒。
消毒效果较弱,需要对紫外线的波长、紫外线散射、角度和照射时间进行控制。
氯消毒是一种有效的消毒方法,适用于消毒餐具、水果、蔬菜等食品以及一些表面清洁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