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代号网络图学习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学习总结
一.网络图要素
1.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结束或连接关系,也称为事件。
用带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2.箭线:其方向表示工作进行的方向;虚工作用虚箭线表示;
3.线路:两节点之间的通路叫线路。
关键线路用双箭线表示;
4.工作时间:工作代号一般写在箭线的上方或左方,工作时间一般写在箭线的下方或右方。
二.网络计划图的绘制规则
1.一张网络图中只允许有一个起始节点和一个终节点;一对节点之间只能有一条箭线;不允许出现双向箭头;不允许出现闭合回路;布局合理、尽量避免箭线的交叉。
三.网络时间的计算
工作时间的计算结果一般填定在箭线的上方或左方
解题步骤(以网络图成功绘好为前提):
1.计算各工序的ES、EF(自起点向终点计算)
ES = 各紧前工序EF的最大值(默认:首道工序的ES=0)
EF = 当前工序的ES + T(当前工序的工作时间)
2.计算各工序的LS、LF(自终点向起点计算)
LF = 各紧后工序LS的最小值(默认:尾道工序的LF=尾道工序的EF)
LS = 当前工序的LF - T(当前工序的工作时间)
3.确定总工期(T d)
Td = LFn(尾道工序的LF)
4.计算各工序的TF
TF = 当前工序的LS - 当前工序的ES = 当前工序的LF - 当前工序的EF
5.确定关键线路(关键工序)
所有TF = 0 的工序均为关键工序,用双箭线表示
6.计算各工序的FF
FF = 各紧后工序ES的最小值- 当前工序的EF (默认:尾道工序的FF=0)。
双代号网络图计划基础知识[优质文档首发]1 网络图的组成双代号网络图由工作、节点、线路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1)工作(也称为过程、活动、工序)----消耗时间及资源的项目用一根箭线和两个圈圈来表示,名称上面,持续时间下面,箭线箭尾节点表示工作开始,箭头节点表示工作结束。
圈圈中两个号码代表这项工作的名称,所以称之为双代号。
(注:非时标网络图中,箭线长度不表示时间段长度)。
工作可以分为三种:需要消耗时间和资源、只消耗时间不消耗资源、不需要时间和资源(只是表达相邻前后工作的逻辑关系虚工作)。
2)节点(也称结点、事件)表示工作开始和结束的瞬间,承上启下的作用,不需要时间或资源.3)线路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开始,沿箭线方向连续通过一系列箭线和节点,最后到达终点节点的通路称为线路。
每条线路都有自己确定的完成时间,等于该线路上各项工作持续时间总和,也称为这条线路上所有工作的计划工期。
工期最长的称为关键线路(或主要矛盾线)。
用粗箭线或双箭线连接。
关键线路特征:1)关键线路的线路时间,代表整个网络计划总工期;2)关键线路上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没有时间储备;3)在同一网络图中,至少有一条关键线路;4)关键线路可以相互转变。
非关键线路特征:计划工期、可以有关键工作、非关键工作有时间储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2 网络图绘制基本原则及注意问题网络图必须正确的表达整个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和各种工作开展的先后顺序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约束关系。
1)绘制基本原则.工作或节点的字母代号或数字编号,同一网络图中不允许重复出现。
同一个网络图中,只允许一个起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不允许出现没有紧前工作的尾部节点或没有紧后工作的尽头节点。
不允许出现封闭循环回路。
工作箭线方向必须和主方向相应的走向,或选择与主要方向垂直的走向。
代表工作的箭线,其首尾必须都有节点,即网络中不允许出现没有开始节点的工作或没有完成节点的工作。
结语: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双代号网络图快速掌握~一、双代号网络图6个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图上计算法)从左向右累加,多个紧前取大,计算最早开始结束;从右到左累减,多个紧后取小,计算最迟结束开始。
紧后左上-自己右下=自由时差。
上方之差或下方之差是总时差。
计算某工作总时差的简单方法:①找出关键线路,计算总工期;②找出经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求出最长的时间③该工作总时差=总工期-②二、双代号时标网络图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是以时间坐标为尺度编制的网络计划,以实箭线表示工作,以虚箭线表示虚工作,以波形线表示工作的自由时差。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1、关键线路在时标双代号网络图上逆方向看,没有出现波形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包括虚工作)。
如图中①→②→⑥→⑧2、时差计算1)自由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的计算很简单,就是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长度。
如A工作的FF=0,B工作的FF=1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很容易忽略。
如上图,E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但是E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都有时间间隔,此时E工作的自由时差=E与其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即E的自由时差为1。
2)总时差。
总时差的简单计算方法: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一定要注意,即不是从头算,也不是从该工作的紧后算,而是从该工作开始算),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条线路的波形线的长度和,该工作的总时差=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
还是以上面的网络图为例,计算E工作的总时差:以E工作为起点工作,通过E工作的线路有EH和EJ,两条线路的波形线的和都是2,所以此时E的总时差就是2。
再比如,计算C工作的总时差:通过C工作的线路有三条,CEH,波形线的和为4;CEJ,波形线的和为4;CGJ,波形线的和为1,那么C的总时差就是1。
一建双代号网络图知识点在电力系统中,一建双代号网络图是一种用于描述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的图形表示方法。
它通过绘制节点和线段的方式来表示电力系统中的各个元件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一建双代号网络图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清晰明了地理解和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从而为系统的设计、规划和维护提供依据。
在一建双代号网络图中,节点代表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或元件,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等。
线段则代表这些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例如线路的连接、变压器的接线等。
通过将这些节点和线段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了一棵树状结构,从而形成了一张清晰的网络图。
一建双代号网络图中的节点具有以下几种类型:母线节点、描述节点、开关节点和组合节点。
母线节点表示电力系统中的母线,它们是电力系统供给电能的地方。
描述节点用于表示发电机、变压器和电抗器等大型设备。
开关节点用于表示开关设备,例如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组合节点则是由多个节点组成的,用于表示多种设备之间的连接。
为了描述电力系统中不同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关系,一建双代号网络图定义了一些常用的线段类型。
例如,连续线段用于表示线路或电缆的物理连接。
支路线段则用于表示与主线路或母线相连接的支路。
变压器铭牌线段用于表示变压器与与之连接的线路之间的关系。
这些线段类型的定义和使用方式使得一建双代号网络图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在使用一建双代号网络图进行电力系统分析时,可以通过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来获得有关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信息。
例如,可以使用节点-支路分析法确定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电压和电流。
也可以使用环路分析法来确定电力系统中各个环路的功率流动情况。
此外,还可以使用节点潮流分析法来计算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功率。
在实际应用中,一建双代号网络图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并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和规划。
通过分析网络图中的节点和线段,可以确定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和连接关系,从而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依据。
难倒一片的双代号网络图你学会了吗202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仅剩21天,备考二建的你准备好了吗?!双代号网络计划(一)基本概念★1.箭线(工作)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任意一条实箭线都要占用时间,并多数要消耗资源。
箭线可以为直线、折线或斜线,但其行进方向均应从左向右。
★2.节点(又称结点、事件)(1)起点节点即网络图的第一个节点,它只有外向箭线(2)终点节点即网络图的最后一个节点,它只有内向箭线(3)中间节点即网络图中既有内向箭线,又有外向箭线的节点。
双代号网络图中,节点应用圆圈表示,并在圆圈内标注编号。
一项工作应当只有唯一的一条箭线和相应的一对节点,且要求箭尾节点的编号小于其箭头节点的编号,即i<j。
网络图节点的编号顺序应从小到大,可不连续,但不允许重复。
★3.线路在各条线路中,有一条或几条线路的总时间最长,称为关键路线,一般用双线或粗线标注。
其他线路长度均小于关键线路,称为非关键线路。
(1)线路查看规则:从头往后,顺着箭线,编号从小到大只看发车,逢叉先上查!(2)三关:关键线路,关键工作,关键节点关键线路:是总的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关键工作:指的是总时差最小的工作总时差= min ( 计划工期-本工作所处线路总的持续时间)★4.逻辑关系(1)工艺关系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艺过程决定的,非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作程序决定的先后顺序称为工艺关系。
(2)组织关系工作之间由于组织安排需要或资源(人力、材料、机械设备和资金等)调配需要而确定的先后顺序关系称为组织关系。
(二)绘图规则1、双代号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达已确定的逻辑关系。
2、双代号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循环回路。
所谓循环回路是指从网络图中的其中一个节点出发,顺着箭线方向又回到了原来出发点的线路。
3、双代号网络图中,在节点之间不能出现带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错误示范3-14、双代号网络图中,不能出现没有箭头节点或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
错误示范4-15、当双代号网络图的一些节点有多条外向箭线或多条内向箭线时,为使图形简洁,可使用母线法绘制(但应满足一项工作用一条箭线和相应的一对节点表示)。
双代号网络图中的基本知识及概念★ 双代号网络图的组成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节点和线路是其基本组成部分。
是以箭线表示工作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与结束及工作间的连接点工作两端节点的编号代表一项工作的网络图一、工作1、定义:是指把计划任务按实际需要的粗细程度划分而成子项目,是一项要消耗一定时间,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也要消耗人力、材料等的活动,是网络计划构成的最基本单元。
(也可称活动、工序或过程)由于所在各自工程计划的规模不同,网络计划的作用不同,工作划分的粗细不同,大小范围也不同。
如对一个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而言,一项工作可以表示一幢建筑物或构筑物所形成的单位工程。
一个单位工程,既可划分成若干分部工程,也可划分成基本工作,如预制砼构件由支模板、绑钢筋、浇砼等工作组成。
2、工作的分类(三种)第一种:实工作:指既需占用时间,又需要消耗资源的大多数工作,如支模板、浇砼、墙面抹灰等。
第二种:技术间歇时间:这类工作仅占用时间,一般不耗费资源,如抹灰后需干燥一段时间,砼养护时间。
第三种:虚工作:指在网络图中既不占用时间,又不耗费资源的人为的虚拟的工作。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虚工作有一种不可被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可以准确地表示相邻工作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
网络图中,箭尾表示工作的开始,箭头表示工作的完成。
工作名称标注在箭线上方从事该项的持续时间标注于箭线下方如箭线以垂直线的形式出现:工作名称通常标注于箭线左方其持续时间则填写于箭线的右方箭线的箭头和箭尾分别填上圆圈,在圆圈内填入符全规定的数字编号,箭头和箭尾的两端圆圈内编号即可代表这项工作。
二、节点1、定义:节点一般是用圆圈表示箭线之间的分离与交汇的连接点,是网络图的基本组成部分。
2、作用:节点表示工作的结束和工作开始的瞬间,具有承上启下的街接作用,它不占用时间,也不耗费资源3、对于一项工作而言,箭尾节点称为开始节点,箭头节点称为结束节点。
4、节点分类:起点节点中间节点终点节点(一)是网络图中的第一个节点,表示一个工程(项目)的开始,特点如下:(1)、在网络图诸节点中的编号最小的节点(2)、无内向箭线(箭头指向该节点的箭线称为内向箭线或指向箭线)(3)、无任何紧前工作和先行工作,在一个网络中,只应有一个起点,如一个网络图中,出现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无内向箭线的节点是错误的。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知识解读一、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概念及特点1.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概念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简称时标网络计划)是以时间坐标为尺度绘制的网络计划,它是综合应用横道图的时间坐标和网络计划的原理,在横道图基础上引入网络计划中各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达方法。
2.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特点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是综合应用横道图的时间坐标和网络计划的原理,是在横道图基础上引入网络计划中各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达方法。
它的特点是:(1)兼有网络计划与横道图直观易懂的优点,能够清楚地表明计划的时间进程;(2)能在图上直接显示各项工作的开始与完成时间、自由时差及关键线路;(3)时标网络计划在绘制中受到时间坐标的限制,因此不易产生循环回路之类的逻辑错误;(4)可以利用时标网络计划图直接统计资源的需要量,以便进行资源优化和调整;(5)因为箭线受时标的约束,故绘图不易,修改也较困难,往往要重新绘图。
现在使用计算机以后,这一问题已较易解决。
二、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一般规定1.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必须以水平时间坐标为尺度表示工作时间。
时标的时间单位应根据需要在编制网络计划之前确定,可为时、天、周、月或季。
2.时标网络计划应以实箭线表示工作,以虚箭线表示虚工作,以波形线表示工作的自由时差。
3.时标网络计划中所有符号在时间坐标上的水平投影位置,都必须与其时间参数相对应。
节点中心必须对准相应的时标位置。
虚工作必须以垂直方向的虚箭线表示,有自由时差加波形线表示.三、关键线路的确定和时间参数的判读1.关键线路的确定自终点节点逆箭线方向朝起点节点观察,自始至终不出现波形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
2.工期的确定时标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应是其终点节点与起点节点所在位置的时标值之差。
3.时间参数的判读(1)最早时间参数:按最早时间绘制的时标网络计划,每条箭线的箭尾和箭头所对应的时标值应为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2)自由时差: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即为该工作的自由时差。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个人学习总结
一.网络图要素
1.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结束或连接关系,也称为事件。
用带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2.箭线:其方向表示工作进行的方向;虚工作用虚箭线表示;
3.线路:两节点之间的通路叫线路。
关键线路用双箭线表示;
4.工作时间:工作代号一般写在箭线的上方或左方,工作时间一般写在箭线的下方或右方。
二.网络计划图的绘制规则
1.一张网络图中只允许有一个起始节点和一个终节点;一对节点之间只能有一条箭线;不允许出现双向箭头;不允许出现闭合回路;布局合理、尽量避免箭线的交叉。
三.网络时间的计算
工作时间的计算结果一般填定在箭线的上方或左方,如图所示:
ES(最早开始时间) EF(最早完成时间) TF(工作总时差)
LS(最迟开始时间) LF(最迟完成时间) FF(自由时差)
解题步骤(以网络图成功绘好为前提):
1.计算各工序的ES、EF(自起点向终点计算)
ES=各紧前工序EF的最大值(默认:首道工序的ES=0)
EF=当前工序的ES+T(当前工序的工作时间)
2.计算各工序的LS、LF(自终点向起点计算)
LF=各紧后工序LS的最小值(默认:尾道工序的LF=尾道工序的EF)
LS=当前工序的LF-T(当前工序的工作时间)
3.确定总工期(Td)
Td=LFn(尾道工序的LF)
4.计算各工序的TF
TF=当前工序的LS-当前工序的ES=当前工序的LF-当前工序的EF
5.确定关键线路(关键工序)
所有TF = 0的工序均为关键工序,用双箭线表示
6.计算各工序的FF
FF=各紧后工序ES的最小值-当前工序的EF (默认:尾道工序的FF=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