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1
- 格式:pdf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11
项目一建筑材料基本性质(1)真实密度(密度)岩石在规定条件(105土5)℃烘干至恒重,温度20℃)下,单位矿质实体体积(不含孔隙的矿质实体的体积)的质量。
真实密度用ρt表示,按下式计算:式中:ρt——真实密度,g/cm3 或kg/m3;m s——材料的质量,g 或kg;Vs——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cm3或m3。
因固测定方法:李氏比重瓶法将石料磨细至全部过的筛孔,然后将其装入比重瓶中,利用已知比重的液体置换石料的体积。
(2)毛体积密度岩石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毛体积(包括矿质实体和孔隙体积)质量。
毛体积密度用ρd表示,按下式计算:式中:ρd——岩石的毛体积密度, g/cm3或kg/m3;m s——材料的质量,g 或kg;Vi、Vn——岩石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的体积,cm3或m3。
(3)孔隙率岩石的孔隙率是指岩石内部孔隙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百分率。
孔隙率n按下式计算:式中:V——岩石的总体积,cm3或m3;V0——岩石的孔隙体积,cm3或m3;ρd——岩石的毛体积密度,g/cm3或kg/m3ρt——真实密度, g/cm3或kg/m3。
2、吸水性岩石的吸水性是岩石在规定的条件下吸水的能力。
岩石与水作用后,水很快湿润岩石的表面并填充了岩石的孔隙,因此水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岩石造岩矿物性质及其组织结构状态(即孔隙分布情况和孔隙率大小)。
为此,我国现行《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规定,采用吸水率和饱水率两项指标来表征岩石的吸水性。
(1)吸水率岩石吸水率是指在室内常温(202℃)和大气压条件下,岩石试件最大的吸水质量占烘干(1055℃干燥至恒重)岩石试件质量的百分率。
吸水率wa的计算公式为:式中:m h——材料吸水至恒重时的质量(g);m g——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2)饱和吸水率在强制条件下(沸煮法或真空抽气法),岩石在水中吸收水分的能力。
吸水率wsa 的计算公式为:式中:m b——材料经强制吸水至饱和时的质量(g);m g——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2.1 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建筑材料在建筑物的各个部位的功能不同,均要承受各种不同的作用,因而要求建筑材料必须具有相应的基本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密实性、空隙率、孔隙率(计算材料用量、构件自重、配料计算、确定堆放空间)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单位为g/cm3或kg/m3。
由于材料所处的体积状况不同,故有实际密度(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之分。
(1)实际密度 (True Density)以前称比重、真实密度),简称密度(Density)。
实际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 ρ-实际密度(g/cm3);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体积。
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接近于绝对密实的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有一些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
在测定有孔隙的材料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以排除其内部孔隙,经干燥至恒重后,用密度瓶(李氏瓶)测定其实际体积,该体积即可视为材料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材料磨得愈细,测定的密度值愈精确。
(2)表观密度 (Apparent Density)以前称容重、有的也称毛体积密度。
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 ρ0-表观密度(g/cm3或kg/m3);m-材料的质量(g或kg);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或称表观体积(cm3或m3)。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材料的实体积与材料内所含全部孔隙体积之和。
对于外形规则的材料,其测定很简便,只要测得材料的重量和体积,即可算得表观密度。
不规则材料的体积要采用排水法求得,但材料表面应预先涂上蜡,以防水分渗人材料内部而影响测定值。
(3)堆积密度 (Bulk Density)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称为堆积密度。
可用下式表示:式中: ρ0'-堆积密度(kg/m3);m-材料的质量(kg);V0'-材料的堆积体积(m3)。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是指材料处于不同的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时,通常必须考虑的最基本的、共有的性质。
(1)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1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用ρ表示。
按下式计算:V m=ρ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是指不包括材料孔隙在内的体积。
钢材、玻璃等少数密实材料可根据外形尺寸求得体积。
大多数有孔隙的材料,在测定材料的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定其体积。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密度数值就越精确。
2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表观密度,用ρ 表示。
按下式计算:00V m=ρ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包含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
当材料孔隙内含有水分时,其质量和体积(可以忽略)均有所变化,故测定表观密度时,须注明其含水情况。
按照含水状态分为:干表观密度、气干表观密度和饱和表观密度。
孔隙的分类 ①按尺寸大小:微细孔隙(D <0.01mm)细小孔隙( 0.01mm < D < 1mm)粗大孔隙(D>1mm)②孔隙的构造:开口孔隙 闭口孔隙干表观密度(干燥状态) 气干表观密度 (与空气湿度有关 平衡时的状态)00V m =ρoV m m 水+=0ρ 饱和表观密度(吸水饱和状态)饱和表观密度(吸水饱和状态)0V m m 饱和水+=ρ3 孔隙率在材料自然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称为材料的孔隙率,用Ρ表示。
按下式计算:%100)1(1%1000000⨯-=-=⨯-=ρρV V V V V P bk p p p +=孔隙率=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开口孔隙率Pk=%1000⨯V V 开口孔隙闭口孔隙率Pb=%1000⨯V V 闭口孔隙4堆积密度散粒或粉状材料,如砂、石子、水泥等,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堆积密度,用ρ' 表示。
按下式计算:00V m '='ρ由于散粒材料堆积的紧密程度不同,堆积密度可分为疏松堆积密度、振实堆积密度和紧密堆积密度。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耐久性、防火性、防辐射性等1、材料的组成与结构(1)材料的组成:化学组成;矿物组成。
(2)材料的结构:宏观结构;显微结构;微观结构;材料孔隙。
2、材料的物理性质(1)基本物理性质:体积密度、密度及表观密度,材料的孔隙率;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与空隙率。
(2)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亲水性与憎水性、吸水性、耐水性、抗水性。
(3)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导热性、热容量。
3、材料的力学性质(1)材料强度:材料在不同荷载下的强度;试验条件对材料强度试验结果的影响;强度等级或标号;比强度。
(2)材料变形: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3)冲击韧性。
(4)硬度、磨损及磨耗。
4、材料的耐久性材料的化学组成、结构与构造一、材料的化学组成:是决定材料性质的内在因素之一。
主要包括:元素组成和矿物组成。
二、材料的微观结构材料的性质与材料内部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材料的结构主要分成:宏观结构、显微结构、微观结构从微观结构层次上,材料可分为晶体、玻璃体、胶体。
晶粒的大小对材料性质也有重要影响,一般晶粒愈细,分布愈均匀,材料的强度愈高。
所以改变晶粒的粗细程度,可使材料性质发生变化,如钢材的热处理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由于胶体的质点很微小,其总表面积很大,因而表面能很大,有很强的吸附力,所以胶体具有较强的粘结力。
胶体结构与晶体及玻璃体结构相比,强度较低、变形较大。
三、材料的构造致密状、多孔状、微孔状、颗粒状、纤维状、.层状构造材料的物理性质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1、(一)、材料的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即重量)称为材料的密度。
ρ=m/v .(g/cm3)绝对密实状态下不含任何孔隙的体积磨成细粉用密度瓶测体积--密度致密的不规则散粒材料--排水法相对密度:无量纲(二)、材料的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材料的表观密度。
Ρ0=m/v0(kg/m3)(三)、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材料的物理性质材料的物理性质是指材料在不改变其化学性质的条件下,对外界物理环境的响应和行为。
它们是用于描述和区分不同材料的重要特征,可以通过测量和观察来确定。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材料物理性质。
首先,材料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
密度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值,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材料。
例如,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而塑料和木材的密度则较低。
其次,材料的熔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熔点,熔点的高低决定了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使用范围。
例如,铝的熔点较低,因此常用于制造铝制品。
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是指材料随温度变化时长度、面积或体积的变化率。
热膨胀系数是一个重要的性质,因为它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的变形情况。
例如,钢材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因此常用于制造高精度的工具和仪器。
材料的导热性是指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导热性能,导热性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在温度梯度下的传热情况。
例如,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因此常用于制造散热器和导电线材。
材料的电导率是指材料传导电流的能力。
电导率可以用来描述材料的导电性能。
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因此常用于制造电线和电子元件。
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划痕或变形的能力。
硬度常用来描述材料的耐磨性和耐划性。
例如,钢材具有较高的硬度,因此常用于制造刀具和机械零件。
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恢复原状的能力。
弹性模量可以用来描述材料的刚性和柔韧性。
例如,橡胶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因此常用于制造密封件和减震器。
材料的光学性质包括折射率、透明度和反射率等。
折射率是指光在材料中传播时的方向变化程度,透明度指材料对光的透射能力,反射率是指材料表面上反射光的比例。
光学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对于光的响应和行为。
总之,材料的物理性质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密度、熔点、热膨胀系数、导热性、电导率、硬度、弹性模量和光学性质等。
这些性质可以用来描述和区分不同的材料,对于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二、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1.密度(ρ)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m/V式中ρ一一密度, g/cm3;m一一材料的重量, g;V一一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cm3。
这里指的"重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是同一含义,在建筑材料学中,习惯上称之为“重量”。
对于固体材料而言, rn是指干燥至恒重状态下的重量。
所谓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含有任何孔隙的体积。
建筑材料中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含有一定的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
对于这些有孔隙的材料,测定其密度时,应先把材料磨成细粉,经干燥至恒重后,用比重瓶(李氏瓶)测定其体积,然后按上式计算得到密度值。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数值就越准确。
2.表观密度(ρo)表现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o=m/V0ρo一一表观密度, g/cm3或kg/m3;m一一材料的重量, g或kg;Vo一一材料的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cm3或m3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含了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
当材料含有水分时,它的重量积都会发生变化。
一般测定表观密度时,以干燥状态为准,如果在含水状态下测定表度,须注明含水情况。
在试验室中测定的通常为烘干至恒重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质地坚硬的散粒状材料,如砂、石,要磨成细粉测定密度需耗费很大的能量,一般测定其密度,在应用过程中(如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近似代替其密度。
3.堆积密度(ρ'0)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0=m/V'0(10-1-3 )其中ρ'0一一堆积密度, kg/m3;M一一材料的重量, kg;V'0一一材料的堆积体积, m3。
这里,材料的重量是指自然堆积在一定容器内材料的重量;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
The basic physical property of material(1)
主讲人:安亚强
物理性质
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或未发生化学反应二体现的性质,如密度、硬度、熔点、冰点、导热性、导电性等。
C
O N T E N T S
与质量有关的性质
与水有关的性质
与声音有关的质量
2
3
1The property about mass The property about water
The property about sound
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ρ—密度(g/cm 3);
m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V —材料在绝对密实下的体积(cm 3)。
1.1密度
V
m =
ρ固体材料的体积构成
测定密实体积:李氏瓶法。
1—固体物质体积V ;
2—闭口孔隙体积V B ;3—开口孔隙体积V K 。
表观密度是指多孔固体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ρ0—表观密度或体积密度(
kg/m 3或g/cm 3);
m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kg 或g );V 0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m 3或cm 3)。
1.2表观密度
0V m =
ρ固体材料的体积构成
体积密度
1—固体物质体积V ;
2—闭口孔隙体积V B ;3—开口孔隙体积V K 。
V 0=V+V B +V K
测定表观体积:直接量测或排水法。
注:表观密度有干表观密度、气干表观密度、湿表观密度、饱和表观密度。
通常所说的表观密度指的是干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是指粉状、颗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ρ′0—堆积密度(kg/m 3);
m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kg );V′0—材料在堆积状态下的体积(m 3)。
1.3堆积密度
00
V m '
='ρ散粒材料的体积构成
体积密度
1—固体物质体积V ;
2—闭口孔隙体积V B ;3—开口孔隙体积V K ;4—颗粒间空隙体积V 空。
V′0=V+V B +V K +V 空
测定堆积体积:容量桶量测。
松散堆积密度紧密堆积密度
(1)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1.4密实度与孔隙率
%
100%1000
0⨯=⨯=ρ
ρV V D 注:对于绝对密实材料,ρ0=ρ,故D=1,其他非密实材料的D<1。
ρ
m
V =
(2)孔隙率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
1.4密实度与孔隙率
D
V V V P −=⨯−=⨯−=1%100)1(%1000
00ρ
ρ注:开口孔隙率即为水饱和的孔隙体积所占体积。
%
1000
⨯=ρ
ρD %
100⨯⋅−=⨯=w
0120k K ρV m m V V P 1100%k
B P P −=1孔隙特征:孔隙的大小、形状、分布、连通与否。
注:和从两个侧面反映材料的密实程度。
通常用孔隙率来表示。
闭口孔隙率
填充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其堆积体积中,被其颗粒填充的程度。
1.5填充率与空隙率
%
100%1000
00⨯'=⨯'='ρ
ρV V D D V V V P '
−=⨯'−=⨯'−'='1%100)1(%1000
000ρρ1
='+'P D 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其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空隙体积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注:′和′从两个侧面反映散粒材料相互填充的疏密程度。
空隙率可以作为控制混凝土骨料级配及计算砂率的依据。
空隙率′反映散粒材料相互填充的疏密程度,可计算
空隙体积。
已知卵石的表观密度为2.6 g/cm 3,把它装入一个2 m 3
的车厢内,装平时共用3500 kg ,求该卵石的空隙率。
若用堆积密度为1500 kg/m 3的砂子,填充上述车内卵石的全部空隙,共需砂子多少千克?
(1)卵石的空隙率′计算如下:
'
'0
035001100%1100%32.7%
22600P ρρ⎛⎫⎛⎫=−⨯=−⨯= ⎪ ⎪⨯⎝⎭⎝
⎭(2)砂子质量计算如下:
填充满2 m 3的车厢内卵石共需砂
m=2×32.7%×1500=981kg
主讲人:安亚强
T h e b a s i c 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r t y o f m a t e r i a l(1)
Thanks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