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切除术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0.27 KB
- 文档页数:2
耳内镜下治疗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对外耳道胆脂瘤患者在耳内镜下行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科收治的 46例(46 耳)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对这 46 例患者均在耳内镜下行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手术治疗。
观察4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46 例患者的胆脂瘤有43例一次性取出,有3例分2到3次取出,其外耳道的上皮组织均在2个月内上皮化。
46例术后纯音听阈测试的结果为,在500~2000Hz 的平均气导听阈均提高 10~25dBHL。
进行随访1年后有1例复发,复发率2%。
结论:对外耳道胆脂瘤患者在耳内镜下行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术的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效,患者易接受,值得推广。
[关键词]外耳道胆脂瘤;耳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术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EACC)指原发于外耳道的胆脂瘤。
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较高,常与外耳道角化症、外耳道耵聍、化脓性中耳炎等疾病相混淆[1]。
该病的发病机制是外耳道长期受到各种病变的刺激而产生的慢性充血,角化上皮细胞脱落增多堆积于外耳道形成团块,经过变性产生胆固醇结晶包裹而成。
随着耳内镜在临床应用增多,大大地提高了确诊率和治愈率。
我科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共收治的外耳道胆脂瘤患者46例,全部都是在耳内镜下行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术,所有患者随访半年以上,术后效果好,胆脂瘤复发率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患者中(46耳),男25例,女21例;年龄11-76岁,平均41.5 岁;病程10天~1年。
左耳22例,右24例,均为单耳发病,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临床表现自觉有听力下降41例,耳塞感31例,耳流脓或伴有血性分泌物5例,耳痛伴同侧头痛37例,耳鸣24例,眩晕2 例。
耳内镜检查见外耳道有黄褐色团块样组织堵塞。
术前纯音测听检测提示传导性耳聋38例,混合性耳聋8例,在500~2000Hz的气导听阈为30~55dBHL,均为传导性聋。
耳内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中耳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也可见于成人。
该疾病的主要病因包括中耳炎病史、外伤、感染等因素。
患者常表现为反复耳部疼痛、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严重时可导致耳聋。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中耳穿刺引流、鼓室置管等,然而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或易复发。
1.2 研究目的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一种耳聋常见疾病,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且易复发。
本研究旨在探讨耳内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以评估其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前景。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探索耳内镜手术对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2. 分析耳内镜手术在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情况;3. 比较耳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效果和优缺点;4. 探讨耳内镜手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推广前景。
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促进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耳内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方法耳内镜手术是一种治疗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该手术通过耳道进行,无需切开头皮,可以直接观察和治疗中耳疾病。
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检查,确定手术适应症及手术计划。
手术过程中,首先需要局部麻醉或全麻,然后将耳内镜插入耳道,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耳病变部位。
接着,医生会清除中耳脓液、胆脂瘤及病变组织,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整形。
在手术结束时,通常会放置引流管,以便排除炎症分泌物和促进愈合。
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并接受相关治疗,如局部药物滴耳、抗生素和消炎药。
手术后密切关注耳部情况,注意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和刺激。
在术后康复期间,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擤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健康。
耳内镜治疗耳道胆脂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耳内镜治疗耳道胆脂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耳道胆脂瘤患者纳入本研究,对患者进行常规麻醉,消毒耳廓与外耳道,使用耳内镜观察患者外耳道情况,确定好病变位置与手术范围,在耳内镜辅助下进行手术。
结果:本组46例患者治愈、好转、无效例数分别为40、5、1,1例由于损伤情况严重治疗无效,在治疗结束后,本组患者平均听阈提高(15.4±3.1)dBHL。
结论:对于耳道胆脂瘤患者,采用耳内镜治疗法有着操作简单、视野清晰与疗效可靠的措施,但是为了保障手术质量,需要注意好手术方案的选择方式,细致操作,避免影响患者的正常组织。
耳道胆脂瘤是临床中的常见耳科疾病,该种疾病会破坏患者的骨质,还会产生蛋白分解酶溶解正常骨质,破坏患者外耳道组织结构,情况严重时,常常会侵犯中耳,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颅内组织,引发相关的并发症[1]。
对于此类患者,必须要及早的进行干预治疗,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耳道胆脂瘤患者采用耳内镜治疗方式,取得了理想的成效,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耳道胆脂瘤患者纳入本研究,男19例,女27例,年龄为28~62岁,平均年龄为(45.3±11.3)岁,本组患者均为单侧,31例左耳、17例右耳,患病时间为1~7年,平均时间为(2.4±0.4)年。
从Holt分期方式来分期,I期共计23例,II期14例,III期9例。
1.2 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常规麻醉,消毒耳廓与外耳道,使用耳内镜观察患者外耳道情况,确定好病变位置与手术范围,在耳内镜辅助下进行手术,根据患者手术分期确定好病变特点与病变位置,手术要轻柔,保护好血管与神经,将病变组织完全清除。
对于部分患者可以形二期手术。
在手术结束后,为患者应用抗生素,在外耳道中填塞砂条,术后1周将其取出,定期进行换药与复查,统计手术结果。
耳内镜治疗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耳内镜治疗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普宁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外耳道胆脂瘤患者40例40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20耳,观察组给予耳内镜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
观察组复发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P<0.01)。
结论耳内镜治疗外耳道胆脂瘤效果显著,复发率低,患者痛苦小,易接受。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otic endoscope in the treatment of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 (EACC).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EACC in Department of E.N.T of People′s Hospital of Puning City form March 2014 to May 2016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20)and control group(n=20)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tic endoscope,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surgical,the curative effect and recurrence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1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recurrence rate was 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5%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Conclusion Effects of otic endoscope in the treatment of EACC was significant,which has lower recurrence rate and easy to accept.[Key words]Otic endoscope;External auditory;Cholesteatoma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鄄toma,EACC)在临床中不常见,常发生误诊、漏诊,易与外耳道耵聍、外耳道角化病、胆脂瘤型中耳炎混淆,因该部位解剖结构特殊,瘤体通过压迫可出现相应部位骨质的破坏,同时因EACC可产生蛋白分解酶溶解正常骨质,使外耳道正常组织结构发生破坏,进一步侵犯中耳,甚至内耳,使患者听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1]。
局麻外耳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的疗效分析朱正安【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外耳道胆脂瘤患者施行局麻耳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术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68例(70耳)外耳道胆脂瘤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划分为常规组、实验组.常规组患者施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施行局麻耳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术,监测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所患胆脂瘤均被一次性取出,常规组患者只有26例患者所患胆脂瘤被一次性取出;术后纯音听阈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测试结果正常有35耳,常规组的测试结果正常的有25耳,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气导听阈提升程度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0.00%,低于常规组的20.59%(7/3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给予局麻耳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术所取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缓患者疼痛,可将患者外耳道深部所患胆脂瘤一次性清除掉,且病情复发率极低.【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36【总页数】3页(P78-80)【关键词】外耳道胆脂瘤患者;局麻耳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术;临床疗效;胆脂瘤;耳内镜;病情复发率【作者】朱正安【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苏苏州 2151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外耳道胆脂瘤作为耳科最常见临床疾病之一,是患者外耳道在长时间受到慢性炎症影响之后,其外耳道皮肤周围生成角化物质显著增多且积聚成堆,最终在外耳道处梗塞而成。
胆脂瘤是一种鳞片状的沉积物,呈灰黄色或者灰白色,经常性生长于患者因骨质吸收而不断扩大的外耳道深部。
因为患部疼痛剧烈,光源性较差,视觉阻碍性大,致使其在取出时难度极大[1]。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所收治的68例(70耳)外耳道胆脂瘤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究将局麻耳内镜下外耳道胆脂瘤取出手术应用于外耳道胆脂瘤治疗过程中所取得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情况作如下报告。
耳内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分析一、耳内镜手术治疗方法1. 术前准备: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耳鼻喉系统检查、耳科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等),确定病变范围及部位。
2. 麻醉:耳内镜手术一般采用局部麻醉,少数病例需要全身麻醉。
3. 手术操作:(1)局部麻醉后,在耳屏上注射血管收缩药以减少出血。
(2)在耳道内放置鼓膜保护剂,并用蒂纸或者湿棉球暂时填塞外耳道。
(3)通过耳内镜逐步清理肿块、病变组织,修补鼓膜、鼓室炎症并重建听骨链。
(4)术中若发现胆脂瘤,应彻底清除,清除过程中应留意避免损伤面神经及听神经。
(5)术中应充分清创及净化中耳腔,然后用生物胶进行局部填塞,以保持中耳通畅。
4. 术后处理:一般在术后24小时内拆耳道填塞物,术后定期复查,进行局部消炎抗感染等处理。
二、临床效果分析耳内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具有微创、创伤小、恢复快以及能够充分清除病灶、重建听觉功能等优点。
下面将介绍几个临床病例,以展示耳内镜手术的临床效果。
1. 患者A,女,38岁,患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多年,出现耳鸣、头晕、听力下降等症状。
经过耳内镜手术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症状明显减轻,听力得到明显改善。
以上两个病例表明,耳内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听力,并且术后疗效稳定。
三、结语耳内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术中需要非常小心谨慎,避免面神经及听神经的损伤,术前术后均需要仔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
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医生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从整体上进行治疗规划,并且耳内镜手术需由经验丰富且操作娴熟的医生进行。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了解耳内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同时也提醒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耳内镜下诊治外耳道胆脂瘤148例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耳内镜下诊治外耳道胆脂瘤148例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入我院就诊的外耳道胆脂瘤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取器械去除法治疗,观察组采取耳内镜辅助下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听力改善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听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耳内镜下诊治外耳道胆脂瘤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患者听力,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耳内镜外耳道胆脂瘤听力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73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5-0135-02外耳道胆脂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耳科疾病,若不及时或不当,患者不仅承担耳痛、耳漏、听力下降等痛苦,严重者可并发颅内感染危及生命安全[1]。
可见,探讨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很有必要。
为此,我院特选取148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耳内镜辅助诊治,获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入我院就诊的外耳道胆脂瘤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取器械去除法治疗,观察组采取耳内镜辅助下治疗。
两组患者均经临床明确诊断为外耳道胆脂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为(24~76)岁,平均年龄为(38.6±8.1)岁,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为(25~78)岁,平均年龄为(39.5±7.7)岁,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7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听力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器械去除法治疗,嘱患者配合,采用耵聍钩沿着外耳道的壁缓慢伸入胆脂瘤内侧将其钩出,先从后上壁夹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