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尺寸标注详解(图)
- 格式:ppt
- 大小:2.90 MB
- 文档页数:39
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制图-尺寸标注标准规定了在机械图样中标注尺寸的方法。
与本标准有关的国家标准。
GB 4457.3-84 《机械制图字体》GB 4457.4-84 《机械制图图线》GB 1183-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术语及定义》1 基本规则1.1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1.2 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1.3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1.4 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2 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线2.1 尺寸数字2.1.1 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图1)。
图12.1.2 线性尺寸数字的方向,一般应采用第一种方法注写。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也允许采用第二种方法。
但在一张图样中,应尽可能采用一种方法。
方法1:数字应按图2所示的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可按图3的形式标注。
方法2:对于非水平方向的尺寸,其数字可水平地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图4、5)。
2.1.3 角度的数字一律写成水平方向,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图6)。
必要时也可按图7的形式标注。
2.1.4 尺寸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必须将该图线断开(图8)。
图82.2 尺寸线2.2.1 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其终端可以有下列两种形式:a. 箭头:箭头的形式如图9所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图样。
b. 斜线:斜线用细实线绘制,其方向和画法如图10所示。
当尺寸线的终端采用斜线形式时,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垂直,如图11所示。
图11当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互垂直时,同一张图样中只能采用一种尺寸线终端的形式。
当采用箭头时,在地位不够的情况下,允许用圆点或斜线代替箭头(图16)。
1.4 平面图形分析及尺寸标注复习:1、圆弧连接画法和步骤2、分析P6T4作图过程新课1.4 平面图形分析及尺寸标注 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1、定形尺寸 确定平面图形中各线段或线框形状大小的尺寸。
如下图,让学生指出其中的定形尺寸:Φ20、Φ12、8、34、R16、R12、R40。
2、定位尺寸 确定平面图形中线段或线框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让学生指出下图的定位尺寸:42、22、34、8。
有的定形尺寸也是定位尺寸。
如34、8。
3、尺寸基准:标注尺寸的起始点。
对平面图形而言,有长和宽两个不同方向的基准。
常见基准面有:对称中心线,较大 圆的中心线,较长的直线等。
二、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其实质是通过分析线段的尺寸情况来区分不同类型的线段,由此确定作图顺序。
按线段所给尺寸的数量是否齐全可分为已知线段、中间线段和连接线段。
1、已知线段:可直接画出的线段,作图时先画出这类线段。
2、中间线段:一般给出了定形尺寸,但缺少一个定位尺寸。
可用几何关系求作。
3、连接线段:缺少两个定位尺寸,要依据两端与之相接或相切的图线才能画出。
4、可用几何关系求作。
三、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首先分析下图中的尺寸和基准,分析哪些是已知线段,哪是中间线段,哪是 连接线段。
3482012R=40-106R6R 408L=40R=12+6R=12+10R 121、画出作图基准线: 42、22,并根据定位尺寸确定有关的线框位置。
2、画出已知线段: Φ20、Φ12、34、8、R6。
3、画出中间线段: R40。
4、画出连接线段: R12。
5、标注,加深全图。
四、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步骤:1、分析平面图形的各部分构成,确定尺寸基准。
2、注出各构成部分中图线的定形尺寸。
3、注出各已知线段和中间线段相应的定位尺寸。
下面为各种平面图形尺寸标注示例,主要分析基准和定位尺寸。
注意:1、所注尺寸正确、规范。
2、尺寸应注在图形的明显处,尺寸线不能和其它图线相交。
机械设计中尺寸标注类知识,毕业前一定读懂它1.轴套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
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
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
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
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
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
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
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
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
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在标注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安装基面或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