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石竹的杂交育种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石竹种子播种时间和方法
石竹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那么。
什么时间段播种呢?各地的气候条件不一样,时间有所差异。
石竹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1-22℃,一般在秋季9月份播种,第二年春季进行移栽,繁殖率较高,是目前繁殖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
春季播种的时间段是温度上升到15℃以后开始播种,10天左右即可出苗,温度在20℃以上的时候播种,出苗明显加快。
日光大棚也可以在10-11月播种,第二年4月份定植到大田或者花盆。
如果想要加快出苗时间,可以将种子浸泡在50℃的温水里,自然降温,2个小时以后选择饱满的种子进行播种,可以保证整齐度。
种子出苗以后就可以移栽,在三叶期以前分栽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增加繁殖系数。
苗床培养土最好选择肥沃疏松的土壤,可以减少移栽的时候根系损伤。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香石竹的继代培养实验报告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e)又名康乃馨,系石竹科宿根草本植物。
其花色泽艳丽,插花期长,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本试验对香石竹继代苗茎尖进行继代培养,探讨继代培养中碳源、水质、活性碳有无、不同培养瓶对继代苗芽增殖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的培养基组合,为今后香石竹试管苗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材料为香石竹初代培养的试管苗。
1.2方法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作为对照(CK),用30、40、50 gL白糖代替30 g几分析纯蔗糖;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加入0.4%的活性碳;用广口瓶代替三角瓶,加琼脂6.5 g/L,调pH到5.8。
除相应的处理外,其它条件都尽可能保持一致。
在无菌条件下接人初代培养的香石竹苗茎尖进行继代培养。
每处理收稿日期:2006-06-23ooo根伸展之后再逐步施肥。
移载后夜晚最低温度应在12~~13 ℃以上。
以后转入正常的管理。
当水苔表面略干时,即子浇水。
2一3个月后,新芽长出。
在10月份左右即可长出2~3枚叶片,根系生长良好。
2年后即可开花。
2.2组培苗出瓶移栽技术出瓶前在适当遮荫的自然光下练苗15~20 d,取出后在0.1%~0.2%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3 min,栽入以砖、木炭,椰糠(4∶1∶1)为混合基质的穴盘中。
放在环境温度25~30 ℃,湿度75%~80%,弱光处。
管理方法同上。
2周后适当施肥,80 d后可以定植上盆,之后同一般春石斛的栽培管3春石斛繁殖栽培时间流程春石斛在栽培菅理技术到位时,实生苗约需2~3年,扞插苗约1~2年,分株苗仅需1年,组培苗2~3年可以达到咸接5瓶,每瓶接3个芽。
每10 d统计芽数,40 d后比较分析,比较其培养效果。
1.3培养条件白天温度21~25 ℃,夜间16~20 ℃,湿度78%,光照1 400 Lx左右。
石竹的繁殖方法嘿,咱今天来聊聊石竹的繁殖方法呀!石竹,那可是花儿里的小可爱呢,五颜六色的,特别招人喜欢。
要说石竹的繁殖,主要有播种和分株这两种办法哟。
先来说说播种吧,就好像是撒下希望的小种子一样。
你找个合适的季节,把那些小小的石竹种子撒在准备好的土壤里。
哎呀,就像是给土地撒上了一把神奇的魔法粉末。
然后呢,给它浇点水,让它舒舒服服地待在那里。
可别小看这些小种子呀,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勇士,会努力地生根发芽呢!你想想,过不了多久,就能看到嫩绿的小芽冒出来,那得多让人开心呀!分株繁殖呢,就像是给石竹来个分家行动。
找那些长得比较壮实的石竹植株,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分开来。
这可需要点小技巧和耐心哦,别把它们弄疼了呀。
然后把分出来的小植株种到新的地方,给它们安个新家。
这就像是给石竹们换了个新环境,让它们重新开始新生活。
播种繁殖就好像是一场冒险,你不知道那些小种子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惊喜;分株繁殖呢,则像是一种传承,把原本的美好延续下去。
这不就跟咱生活里的很多事情一样嘛,有时候要勇于尝试新的开始,有时候要珍惜和传承好的东西。
在繁殖石竹的时候,可得注意一些小细节哟。
土壤要疏松肥沃,就像给石竹准备了一张舒服的大床。
浇水也不能马虎,要恰到好处,可别把它们淹了或者渴着了。
还要给它们足够的阳光,让它们能尽情地享受阳光的温暖。
这就好比咱人呀,得吃好喝好睡好,才能精神饱满地面对每一天。
繁殖石竹不只是个技术活,更是一种乐趣呢。
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开花,那感觉真的太棒啦!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成长一样,充满了成就感。
而且石竹的花儿那么漂亮,摆在家里或者花园里,那可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呀。
总之呢,石竹的繁殖方法并不难,只要咱用心去对待它们,它们肯定会给咱带来满满的惊喜和美好的回报呀!还等什么呢,赶紧去试试吧!。
香石竹栽培管理要点1月至4月初(1)扦插繁殖:以健康粗壮、无病害的植株为母本,取母本茎中部的侧芽为插穗,用珍珠岩、姬石与砻糠灰各一份混合的基质进行扦插,插深1.5厘米,株行距1.5厘米x2.5厘米,插后立即浇水,并注意保温、保湿,约15-20天后发根起苗,温度低时,需30-40天。
(2)扦插后的养护管理:视气温高低控制喷水量,注意在切口未形成愈伤组织前不能太湿,以防伤口腐烂。
适当遮荫,勿使阳光直晒。
插后喷施百菌清或波尔多液以防苗期病害。
4月中旬至6月初(1)定植:选用肥沃、透气的稻板田,提前1―2个月深翻,并施入大量基肥,每亩厩肥2吨、过磷酸钙200千克。
注意香石竹忌连作,生产上常轮作换土。
尽量做高畦,畦宽1.2米,沟宽50厘米,株行距在15厘米x18厘米左右。
定植时宜浅植、以保证发根、发棵迅速,至生长旺盛时,可结合松土再进行拥根培土。
(2)摘心:定植后30天左右,幼苗约6―7节时进行第一次摘心,尽量选晴天、阳光充足时进行,以利伤处收口;第二次摘心在第一次摘心后发生的侧枝长有5―6个节时进行。
摘心用手摘,勿使根系提起。
7月至8月(1)定头:最后一次摘心称为“定头”,一般控制在7月中旬以前。
通过多次摘心整枝,使每株香石竹保留3―6个侧枝,(2)张网:当苗高距畦面15厘米时,张第一张网,以后随茎的生长而张第2、第3张网,网距25-30厘米。
(3)防雨和浇水:香石竹需严格避雨栽培,通常采用塑料大棚防雨,但需注意保证棚内通风透气,夏季浇水须在清晨和傍晚进行。
9月至10月(1)肥水管理:秋凉后是香石竹的生长旺期,需大量养分,可在张网之前结合中耕进行一次施肥,即用菜籽饼、骨粉或速效性的复合肥,在植株根穴处施入。
张网后再结合浇水进行追施腐熟的人粪肥或豆饼水。
中后期逐渐减少氮肥用量,适当增加磷;钾肥用量,花蕾形成后,可每隔一周喷一次磷酸二氢钾,以提高茎秆硬度:(2)病虫害防治:香石竹易感染茎腐病、叶斑病,高温干燥时易发生红蜘蛛等。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园艺通论作业题(一)绪论和第一章园艺植物分类一、名词解释1. 园艺:2. 园艺学:3. 果树:4. 蔬菜:5. 观赏植物:6、落叶果树:7、常绿果树:8、生态学分类:二、填空题1、植物性食物包括( )、()、()等。
2、人类食物可分为()和()。
蔬菜和水果属于()。
3、植物学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4、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果树约()科,()种左右;蔬菜普遍栽培的有()科,860多种。
三、选择题1、下列园艺植物属于十字花科的是()A 草莓B 萝卜C 芹菜D 仙客来2、下列园艺植物属于蔷薇科的是()A 白菜B 番茄C 苹果D 丁香3、下列果树中属于仁果类果树的是()A 树莓B 椰子C 桃D 梨4、下列果树中属于常绿果树的是()A 苹果B 芒果C 板栗D 葡萄5、下列蔬菜中属于瓜类的是()A 西葫芦B 结球甘蓝C 大头菜D 番茄6、下列蔬菜中属于多年生蔬菜的是()A 石刁柏B 茭白C 芋D 笋瓜7、下列观赏植物中属于一年生花卉的是()A 菊花B 鸡冠花C 茉莉D 丁香8、下列观赏植物中属于球根花卉的是()A 万寿菊B 月季C 合欢D 唐菖蒲A 石榴B 葡萄C 芒果D 荔枝10、下列蔬菜中属于绿叶蔬菜的是()A 茼蒿B 白菜C 大葱D 韭菜11、下列园艺植物属于豆科的是()A 马铃薯B 豇豆C 大丽花D 大蒜12、下列园艺植物属于芸香科的是()A 甜瓜B 茴香C 柑橘D 君子兰13、下列果树中属于核果类果树的是()A 樱桃B 杨桃C 山楂D 梨14、下列果树中属于草本类果树的是()A 香蕉B 荔枝C 醋栗D 枣15、下列果树中属于热带果树的是()A 醋栗B 槟榔C 核桃D 无花果16、下列蔬菜中属于豆类的是()A 豆薯B 黄瓜C 莴苣D 菜豆17、下列蔬菜中属于水生蔬菜的是()A 竹笋B 茭白C 蕨菜D 苋菜18、下列观赏植物中属于宿根花卉的是()A 瓜叶菊B 万年青C 牡丹D 令箭荷花19、下列观赏植物中属于蕨类植物的是()A 龙舌兰B 早熟禾C 结缕草D 卷柏20、下列果树中属于落叶果树的是()A 菠萝B 荔枝C 柑橘D 桃四、简答题1、蔬菜和水果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2、园艺生产的意义3、园艺植物分类的目的和意义5、果树生态学分类主要包括哪几类?6、蔬菜按生态学分类是怎样分类的?五、论述题1、试述中国园艺发展简史及现状2、试述中国园艺的主要发展趋势第二章园艺植物生物学一、名词解释1、实生根系:2、不定根:3、气生根:4、芽的异质性:5、单轴分枝(总状分枝):6、叶面积指数:7、叶幕:8、花芽分化:9、自花授粉:10、常异花授粉:11、受精:12、单性结实:14、长日照植物:15、物候期:二、填空题1、叶是植物进行()和()的主要器官。
香石竹的离体培养与试管开花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香石竹的离体培养与试管开花研究背景与意义: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植物,广泛应用于园林建设和花卉市场。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花卉种植面积受到了限制。
由此,研究花卉离体培养与试管开花技术,在解决种植面积不足的同时,也能提高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离体培养技术还可用于遗传改良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研究内容:通过离体培养技术,将香石竹的茎段、叶片、花瓣等不同组织分离出来,研究其对于激素、营养物质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反应,以探索适宜的离体培养条件。
同时,使用试管培养技术,研究香石竹的花芽形成和开花过程,并探究影响花芽分化、花序生长、花序分化和花色等方面的因素。
研究方法:1.香石竹材料的采集和处理:采用无菌技术获取香石竹健康的材料,并进行消毒处理。
2.离体培养试验:将香石竹材料切割成小块,经过几步培养处理后,观察不同组织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和生理反应。
3.试管培养试验:通过试管培养技术,观察香石竹花芽形成和开花过程,并研究影响因素的作用。
预期成果:1.探究香石竹最适合的离体培养条件,并建立稳定的香石竹离体培养系统。
2.研究试管培养对香石竹花芽形成和开花的影响因素,为开展香石竹分子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
3.促进香石竹花卉的生产,提高香石竹花卉的质量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1. Fang, Y., et al. (2017).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in vitro regeneration and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Dianthus caryophyllus.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130(2), 363-374.2. Gurung, B., et al. (2018).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carnation (Dianthus caryophyllus L.) Shoot tips through multiple shoot induction. The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93(2), 167-174.3. Zeinab, A. E. (2019). In vitro regene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arnation (Dianthus caryophyllus L.) for improvement of its agronomic traits. Biotechnology & Biotechnological Equipment, 33(1), 1441-1458.。
香石竹的杂交育种香石竹(Dianthuscaryophyllus),又名康乃馨(Carnation),石竹科石竹属。
花色娇艳,单朵花的花期较长,是当代重要的切花植物。
香石竹原产于南欧、地中海北岸、法国到希腊一带,现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主要产区在意大利、荷兰、波兰、以色列、哥伦比亚、美国等。
随着香石竹商品化生产,出现了许多专门进行育种、繁育的公司。
这些公司在品种类型上各有优势,每年都能推出一定数量的新品种,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也给香石竹鲜花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更强的活力。
我国的香石竹育种工作起步较晚,国内市场流行的品种大都为引进的国外品种,目前上海市花卉育种中心经过多年的育种研发,已培育出几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香石竹品种。
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现将香石竹新品种选育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杂交育种方法简介如下。
育种者在育种之前必须对香石竹的习性、分类、育种目标、发展情况有所了解。
品种分类香石竹的品种分类有各种分类标准,按用途可分为盆花(花坛)香石竹和切花香石竹两大类。
前者在150年前风靡一时,目前仅有少数品种,但出现有增长的势头;后者是目前的主要栽培和应用的品种。
按着花方式(花序)可将香石竹分为常花香石竹或独头香石竹(Standardcarnation)和聚花(多花、小花)香石竹(Spraycarnation)。
前者保留一枝一花;后者一茎多分枝、多花。
按花茎大小可分为大花(8―9cm)、中花(5―8cm)、小花(4―6cm)和微型花(2.5―3cm)四类。
按花色分:纯色香石竹(Clove),花瓣无杂色,主要有白、桃红、玫瑰红、大红、深红至紫、乳黄至黄、橙等色;异色香石竹(Bizarre)在一种底色上有2种以上不同的色彩,自瓣基直接向边缘散布斑点或斑痕;双色香石竹(Flake),在一种底色上只有一种异色自瓣基向边缘散布;斑纹香石竹(Picotee),花瓣边缘有一圈很狭的异色,其余为纯色。
按起源分主要有西姆系和地中海系2大类。
香石竹的杂交育种技术
作者:王爱丽
来源:《中外食品工业》2013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介绍香石竹的生物学特征,育种方法,论述了培养香石竹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等,为香石竹的栽培管理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繁育种植栽培防治
中图分类号:S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0-0002-02
1简介
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又名康乃馨,石竹科石竹属。
因其花色娇艳,花期较长,所以是当代重要的切花植物之一。
香石竹原产于南欧、地中海北岸、法国到希腊一带,随着香石竹的商品化生产,陆续出现大量专门进行育种、繁育的公司。
相对而言,我国的香石竹育种工作起步略晚,虽然上海市花卉育种中心已培育出几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香石竹品种,但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还是以国际品种为主。
下面就香石竹的主要流行趋势及培育方法做以简介。
2 香石竹的产地及生物学特性
2.1香石竹产地分布
香石竹原产南欧及印度。
1066年引入英国,1375年有栽培香石竹的记载。
1670年~1676年开始有人进行香石竹的育种工作[1]。
法国、英国在育种方面技术相对成熟,已育出的植株高、花梗挺拔、花朵大的优良切花品种,且在世界各国均广为栽培。
当前香石竹的主要产区为意大利、荷兰、波兰、美国等。
2.2形态特征
香石竹为多年生根宿草本植物,株高30cm~60cm,茎簇生、光滑,微具白粉,茎上有膨大的节。
叶对生,线状披针形,基部抱茎,具白粉而,有较明显的叶脉3条~5条。
花多为单生茎顶,数朵簇生者少见,花色有白、粉、红、紫、黄及杂色,具香味,有单瓣重瓣之分。
果实为蒴果,种子黑色。
2.3生长习性
香石竹在生长过程中喜温暖、干燥、空气流通且阳光充足的环境,喜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稍粘质土壤。
忌连作,且不耐炎热。
目前香石竹的类型及品种较多,依栽培方式
分有露地栽培的一季开花类,如花坛香石竹;四季开花类,如巨花型香石竹;温室栽培的,如四季开花型香石竹,用作切花栽培的多为此类,可连续开花数年,产量较大。
3繁殖培育
香石竹的育种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播种、扦插、压条繁殖等,也可组织培养,但一般采用扦插繁殖。
插扦繁殖以1月下旬至2月上旬成活率最高,其他时间除盛夏季节也可进行。
扦插后应庇荫,喷水,保持13℃~15℃,20天~30天即可生根[2]。
3.1育种目标
香石竹育种目标有观赏性状和园艺性状之分。
观赏形状要求花色艳丽,观赏性强等。
园艺性状要求生物学形状优良,丰产性能好,抗性强等。
抗病育种、耐热性、早熟性、丰产性都是香石竹育种研究中的重要目标。
3.2杂交育种技术
为杜绝外来花粉的污染,在基本杂交育种过程中,母本需去掉花瓣和雄蕊,并套上纸袋。
雄蕊开4~5成,柱头开叉,有粘液时授粉。
此时要求空气干燥,气温18℃~25℃。
为保证授粉效果,可重复授粉,保证使用工具的安全卫生,授粉后要及时做好标记[2]。
杂交后的植株要做好水肥管理,保持干燥环境,保持通风,注意遮阴,防倒伏并及时防治病虫害。
种子成熟后,及时采收,做好标示保存好。
4 种植方法
香石竹喜沙质土壤,蔬松透气、蓄水保肥性能好的土壤,临种植前,土壤应保持湿润。
为保证植株生长良好,保持一个较高的产量,尽量不要使用化学除草剂。
种植过程讲究浅植,其标准是植株生根基质上部略露土表为好,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足,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
定植时间和摘心次数决定种植密度,一般3月前定植摘心一次的每平方米可种植30株,摘心二次的则为每平方米24株;如是4~5月前定植的摘心一次半的为每平方米30~36株,摘心二次的为每平方米25~30株;如是6月后定植的摘心二次的为每平方米36株。
总之要求有利植株通风透光,多争有效分枝数,形成一个理想的丰产群体结构[3]。
香石竹的花期是通过不同定植时间和摘心次数来调节控制的。
1、2月初定植并摘心一次,则6月底始花,第一批采花为7月;第二批可元旦、春节上市,第二年的5、6月位第三批花采花期,也可延至7月初[4]。
香石竹的生育适宜湿度为1.5~2.0 PF。
一般夏季1~2天浇一次水,于清晨或晚间进行,春、秋、冬季4~5天浇一次水,上午10点以后采收。
香石竹的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
在冬季要做好保温工作,保夜温在0℃以上。
夏季时可用遮荫、喷雾降温等措施要做好降温工作。
5 病虫害防治
香石竹易患病,虫害多。
其主要病虫害为叶斑病、立枯病、蓟马等。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使用无病、优质、健壮的种苗[5],种植过程中加以防治,从源头上防范,控制病菌传播途径并使用化学药剂进行综合治理。
6采收与贮藏
采花一般下午进行,在第一片花瓣刚露出一点时进行采收。
收后整理,分级,包装,翌晨可上市。
若暂不出售,则让其吸足水, 3℃左右的冷库贮藏。
忌和蔬菜、水果、月季、郁金香、紫罗兰放在一起[6]。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常用冷藏法来贮藏鲜花,香石竹的贮藏方法有湿藏法和干藏法。
湿藏法的贮藏条件为,花枝成束插入水中或保鲜液中,温度控制在1℃~4℃,相对湿度为90%~95%,可贮藏5~30天;干藏法则是,将花蕾尚未开放时采收,包装在聚乙烯薄膜袋或箱中,经预冷后转入贮藏冷库(0℃~1℃),可贮藏4~6个月。
参考文献
[1]荆延德,亓建中,张志国.花卉栽培基质研究进展[J].浙江林业科技,2001.
[2]康黎芳,曹冬梅,王云山,牛太根,肖丽萍.香石竹栽培基质的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0.
[3]荆延德,亓建中,张志国.花卉栽培基质研究进展[J].浙江林业科技,2001.
[4]王学勇,李向军.唐菖蒲及香石竹的栽培管理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1995.
[5]黄雪方,刘海霞等.香石竹观赏性评价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6]何聪聪.香石竹雌蕊特征新发现[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