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素养提升
美文品读 鲁迅的后园
李建民 绍兴我去了两次,都是奔着鲁迅先生去的。
百草园是新台门周氏家族共同拥有的一个普通菜园子,因为荒芜, 杂草丛生,人们雅称其为“百草园”。鲁迅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 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 却是我的乐园。
后园是我对鲁迅的发现。
族制度及封建礼教的弊害,指出其中心思想是礼教吃人。 3.“《新青年》时代”,鲁迅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写的东西,为什
么作者唯独选择以《狂人日记》为中心事件来叙述? 提示《狂人日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重要的,是鲁迅在新文化
时期的最突出贡献。作者以其为重点,但不完全按纵的线索流水账 似的来叙述鲁迅生平,而是抽出专题单独评说,以加强横向联系。 这样纵横结合,使鲁迅形象呈现一种立体感,又主线明确,重点突出。
课前一起预习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4.辨近义 (1)爆发 暴发 辨析:两者都是动词,均有“突然发作”的意思。“爆发”多指因爆炸 而发生;“暴发”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另外,用于社会事物 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又用于表示力 量、情绪等。“暴发”指突然得势或发财,多含贬义。 例句:①除夕当日,全国短信发送量同比下降25%。对比鲜明的是, 移动数据流量迎来空前的爆发季,比平日流量高出50%以上。 ②能去国外旅游的中国游客,一般都不会太穷。于是,不少人出 境游时常常有意无意暴露出暴发户的心态。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刍.议 槖.槖
差.强人意 差.劲
差
差.遣
读音 chú tuó chā chà
chāi
参差.
cī
课前一起预习
加点字 诨.名
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复辟. 开辟.
礼教. 教
教.书
读音 hùn bì pì
jiào
jiāo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2.写汉字
词语 张 xūn yún 阳 yǔn 命 yǔn 石 miù论 miù斯
2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1-
首页
赠 画 师①
鲁迅 风生白下②千林暗, 雾塞苍天百卉殚。 愿乞画家新意匠, 只研朱墨作春山。 一月二十六日
注 ①《鲁迅日记》1933 年 1 月 26 日:“为画师望月玉成君 书一笺云:‘风生白下千林 暗……’”望月玉成是日本画 家。②白下:古地名,在今南京 市西北。
[赏析]这是鲁迅送给日本画家望月玉成 的一首诗。诗的前两句是对当时南京和整个 国民党统治区的写照,是作者对国民党当局血 腥屠杀革命人民的强有力的控诉。后两句中, 作者希望画家能匠心独运,用彤红的颜料去描 绘美丽的欣欣向荣的“春山”。在这里,作者所 向往的红色“春山”,既可以理解为红色根据 地,也可理解为革命的美好前景。这首诗的前 后两联,用高度概括的手法创造了两个对立的 意境:一是风生雾塞,林暗花残;一是红色的春 山。这种强烈的对照,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在革 命战争的极端艰苦的岁月里对革命事业美好 前景的向往,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 主义精神。
问题思考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课中一起思考
3.作者多处运用了周作人的评述,周作人后来和鲁迅失和,且抗战 中做过“汉奸”,他的话还有权威性吗?
提示周作人的评述应是可信的。周氏兄弟毕竟一起生活了几十 年,是同胞,又共同游学,一起走向文坛,这就决定了他对鲁迅思想、 生活、作品评述的特殊性。
课中一起思考
课外素养提升
这是地理上的鲁迅在故里的一个后园。这百草园是儿时周树人 的乐园,同时也是成人鲁迅的失乐园!它记载着一个鼎盛家族的由 兴而衰,小小心灵早历了人世沧桑。它出现在鲁迅的童年时代,之 后的鲁迅的另一个后园,可不是地理上的故里和童年的,而是人生 和思想的另一个后园。
课外素养提升
作为藐视鬼眨眼天空的那一个后园,则是《秋夜》里出现的长着一 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的后园,这已是一个战斗与斗争中的鲁 迅思想的后园。在这个看似诗意横生的“后园”,猩红的栀子开花时, 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在鲁迅的意识里,是思索和敬奠这些苍 翠精致的英雄们!面对诸如那个强盗出身的绍兴革命军首领嚷着要 杀死他,“我就到了南京,在教育部办事”;因为写文章的鲁迅就是 “我”,弄到段祺瑞将“我”撤职,并要逮捕“我”,“我”就到厦门大学做教 授。约有半年,和校长以及别的几个教授冲突了,便到了广州中山 大学做了教务长兼文科教授。后来国民党清党大肆杀入,鲁迅回到 上海以译作谋生。但因为加入自由大同盟,国民党通缉他,便躲了 起来。
课前一起预习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20世纪50年代,海峡两岸的鲁迅研究朝两个极端发展: 一是尽力神化,二是竭力丑化。不是把鲁迅捧为“圣 人”,就是把鲁迅说成“连起码的人的资格都够不着的 角色”。本文作者曹聚仁注意以文学的眼光、历史的 眼光来看待鲁迅,让我们见到了有血有肉的凡人鲁迅。
《鲁迅评传》由香港世界出版社于1956年印发,共分29节,它是 由曹聚仁以自由式随笔体的方式对鲁迅的一生及其主要著作以及 自己与鲁迅的交往进行的评述。
观点一
观点二
我的 观点
丧失了 独立性
没有丧 失独立 性
鲁迅的“听将令”和“遵命文学”,说明他已成为为政治宣传服 务的工具,主题先行,丧失了文学的独立性。
鲁迅的“听将令”和“遵命文学”,只是“与先驱者取同一的步 调”的意思,并非真的接受什么人的命令。鲁迅一向是反对 奉命写作的,一直坚持独立思想。他在《革命时代的文学》 中说过:“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是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利害, 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的东西;如果先挂起一个题目,做起 文章来,那又何异于八股,在文学中并无价值,更说不到能否 感动人了。”
课中一起思考
问题思考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目标一】 了解本文围绕中心叙述传主事迹的方法 1.全文是围绕什么事件来组织材料的? 提示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等白话文小说事件。 2.为什么说《狂人日记》“是鲁迅在《新青年》上所放的第一
炮”? 提示因为《狂人日记》第一次用文学样式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家
课外素养提升
鲁迅十二岁进三味书屋就学,前后长达五年时间。老师寿镜吾授 业极严,但严中有宽,这书屋的南北二洞门连接空间,便是业间的“谈 余小憩”后园——我所说的地理上的后园,就是这三味书屋后面偌 大的空间。在这人迹罕至的后园,我却似乎听到一群孩子放下书本 之后群拥而至的欢呼声和咯咯笑声,那种从课堂上刚刚解放出来的 孩子的笑声,那种只可以释放十几、二十分钟的笑声,铃铛一样地 扣人心弦!有如天籁之音的笑声在这四面是墙的后园来回冲撞。
易错字 勋 郧 殒 陨 谬 缪
课前一起预习
词语 jīng 表 yǐ nǐ lǚ 行 不 xù 挑 xìn 鼻 nǜ
易错字 旌 旖旎 旅 恤 衅 衄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课前一起预习
3.解词义 (1)刍议:谦辞,称自己的议论。 (2)插翅难逃:形容被围或受困而难以逃脱。也作“插翅难飞”。 (3)面无人色:脸上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恐惧。 (4)慰藉:安慰。 (5)诨名:外号。 (6)一鳞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2.鲁迅在《新青年》上写小说之前一直在抄碑,别的什么事都不 管,这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态?
提示鲁迅怀着满腔热情回国后,目睹了晚清政府的腐朽、辛亥革 命的失败、袁世凯的复辟、军阀的混战后,陷入了彷徨的境地,只 好借此麻醉自己,排遣精神上的痛苦。
课中一起思考
问题思考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3.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当然须听将令的了”“这些也可以 说是‘遵命文学’”。这是不是像有些论者所说的“沦为宣传的工具, 丧失了文学的独立性”?应如何理解鲁迅的“听将令”和“遵命文学”? 提示
课前一起预习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4)大书特书 大事渲染 辨析:两者都有“着力去做”之意。“大书特书”用更多的笔墨书写, 多指事情重要、有意义,值得特别着力去写;“大事渲染”指大力夸张 形容。 例句:①APEC前高官表示,从战略层面看,中国对APEC的贡献有 两点值得大书特书:一是提出“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带向21世纪”命 题;二是提出“APEC方式”。 ②报告认为,有些电视剧、电影等文艺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不关 注社会伦理道德的宣传,却对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大事渲染,呈现 娱乐化和庸俗化的趋势。
课外素养提升
后加入左翼作家联盟,所有译作全被禁止。这就是不断抗争,不 断迂回的鲁迅先生遭遇的人生境况总不尽人意的人生后园,它增强 了鲁迅的战斗力与意志力。设想没有这么多的思想与生活的阻扰, 这封建士大夫家庭出来的长房长孙周树人,最多的努力就是使这个 业已失去昔日光彩的家族恢复到中落之前的境况。破落的前台没 有了,负笈远行的世态炎凉又让他看清楚腐朽社会真面目的后园, 纠正了只信进化论的“偏颇”后,鲁迅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 阶段。“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 我血荐轩辕。”21岁的周树人作了这首《自题小像》诗,三十年后 51岁的鲁迅书写了这首诗,可见其间的无奈和以血荐乾坤的气概! 后园不尽都是诗意,后园充满着战斗与号角,人生的后园与精神的 后园在一个优秀人物身上都是那么重要!
问题思考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课中一起思考
课中一起思考
问题思考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本文在叙述人物经历的基础上,将传主自述、传主亲友的评述穿插 其中,并恰当好处地加入自己的评论,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精神风 貌,使人物有血有肉,真实丰满。 学以致用
请你用本文叙评结合的方式写一个片段,表现一个人物。200字 左右。
课中一起思考
问题思考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目标二】 理解传主自述、传主亲友的评述穿插其中的写法 1.文本第二段交代钱玄同的来访使鲁迅的思想发生转变一事,大 量引述了鲁迅《<呐喊>自序》中的话,是否合适? 提示合适。传记的生命是真实,传主的自述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 性。传主引用鲁迅的话,准确地说明了其创作《狂人日记》的缘由, 真实可信。 2.对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一事,许寿裳和鲁迅本人各 持什么态度? 提示许寿裳认为“这是鲁迅生活的一个大发展,也是中国文学史 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章”。鲁迅却说传记“在当时只是一种助阵的 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