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利用蓄水池容积计算书
- 格式:docx
- 大小:16.88 KB
- 文档页数:3
雨水调蓄池计算范文雨水调蓄池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储存雨水,用于农田灌溉、景观绿化、城市补水等的水资源利用措施。
它能够有效降低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减少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也能够为城市提供水资源补给。
本文将对雨水调蓄池的计算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容积计算。
容积是指雨水调蓄池可以储存的雨水量,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
容积计算可以按照雨水调蓄池的设计目的和使用要求进行。
1.降雨量:需要根据当地的降雨量数据来确定雨水调蓄池的储水量。
可以参考相关的气象数据或历史降雨数据来计算。
2.储水期限:需要确定雨水调蓄池的储水期限,即在多长时间内需要利用储存的雨水。
根据储水期限的不同,储水容积也会有所变化。
3.社会需求: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来确定雨水调蓄池的容积。
如果用于农田灌溉,需要计算农田需水量;如果用于景观绿化,需要计算绿化区域的需水量。
容积计算的公式如下:容积=降雨量×储水期限×社会需求流量计算是指雨水调蓄池接收和排出水流的能力。
它需要根据调蓄池的设计参数和流量特征来进行合理的计算。
流量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雨水收集面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雨水调蓄池的收集面积。
收集面积越大,收集的雨水量就越多。
2.排放方式:需要确定雨水调蓄池的排放方式,即通过溢流、渗漏或抽排等方式进行排放。
不同的排放方式对流量计算有不同的影响。
3.雨水流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雨水调蓄池的雨水流速。
雨水流速越大,调蓄池的流量就越大。
流量计算的公式如下:流量=雨水收集面积×雨水流速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雨水调蓄池的计算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如雨水渗透系数、土壤类型、地下水位等。
这些因素对雨水调蓄池的设计和计算也有一定的影响。
总之,对于雨水调蓄池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容积和流量两个方面。
通过合理计算,可以得到适合实际情况的雨水调蓄池容量和流量。
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利用雨水资源,降低排水系统的负荷,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按设计规范,雨水储存设施的有效容积不宜小于集水面重现期1—2年的日雨水设计径流总量扣除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规定,本设计的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取70%,其对应的设计日降雨量为11.6mm,雨水设计径流总量按下式计算:W=10φc h y F式中W ——雨水储水池容积,m3 ;φc——雨量径流系数;取0.4h y——设计日降雨量,mm/d ;取11.6mmF ——汇水面积,hm2,为4.0hm2。
则:W=10×0.44×11.6×4.0=204.16m³按设计规范,屋面雨水初期弃流可采用2-3mm径流厚度,地面雨水初期弃流可采用3-5 mm径流厚度,初期径流弃流量按下式计算:W i=10×δ×FW i——初期弃流量,m3 ;δ——初期径流厚度;取3mm;F ——汇水面积,h㎡。
则:W i=10×3×4=120m³则本设计蓄水池的体积为:V=W-W i=84.16m³根据甲方提供资料,本次项目占地面积69000㎡,绿化率35%,即绿化占地面积约24150㎡,道路及车库面积为31211㎡;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提供全部的绿化浇灌用水和30%的冲洗道路及车库用水,计算如下:查《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浇洒道路及绿化用水定额都取为2.5L/㎡.d,则依据下式计算:Q=q×s/1000式中:Q——日用水量q——用水定额则绿化浇灌日用水量:Q1=2.5×24150/1000=60.38m³/d道路浇洒日用水量:Q1=2.5×31211/1000=78.02m³/d雨水收集系统存储可回用蓄水天数为3—7天,本设计取3天,则雨水收集模块容积为:W=3×(78.02×0.3+60.38)=251.34m³清水池容积取日用水量的25%—30%,本设计取25%,则清水池容积为:w=0.25×(60.38+78.02×0.3)=20.85。
蓝色表格计算流程参照:/content/16/0928/12/35494618_594357346.shtml雨水调蓄池容积计算公式Q'=W/t79.030875时间(min)暴雨强度q5293.0235810229.73115620161.83115130125.72020940103.1853116076.44260129055.50338912043.8149716绿色区域计算流程:依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如图:时间(min)暴雨强度q5293.0235810229.73115620161.8311516076.44260129055.50338912043.814971615036.319968618031.088745921027.221887624024.242444950012.6846857 Q'=W/tW-调蓄承担的水量t-排空时间97.22222222数据中心13881.004250.0010163.0028294.000.741707.07350.001357.070.5920.59135.22排空时间考虑按照t=6h0.6为系数为调控平均值与峰值的比值蓄水池容积V(m³)171.04262.04352.37409.26375.59323.43V=max(60/1000*(Q-Q')*tm)蓄水池容积V(m³)161.5540169243.0751437314.4319892334.6617765332.2347248295.4561136204.886596495.82292378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9.0.5条 手机众智版如图:V=max(60/1000*q*F*(Ψ-0.2)*tm)蓄水池容积V(m³)135.5184244212.4935087299.376625424.2408425462.0487294486.3283078503.9210408517.6085926528.7657302538.1624949538.1624949Q'=0.2qF0.2-建设项目开发前径流系数q-暴雨强度取值2年,径流时间考虑为10min~15min F-调蓄汇水面积227.48376怀来最高日降水量(mm)81(参照北京最高日水量)。
雨水收集利用蓄水池容积计算书安庆凯旋尊邸雨水方案建议本项目为安庆市大桥开发区C-17地块项目,建筑总用地面积为133156 m2,总建筑面积为 m2,建筑基底总面积 m2。
本次参评绿色建筑的为高层住宅项目,建筑面积为,用地面积为。
一、可收集雨水量1、综合径流系数表1-1 综合径流系数计算表序号 1 2 3 下垫面分类面积占地比例径流系数屋面 3320 24% 道路及硬地面 4480 32% 景观水面 1200 9% 1 植被土地 4800 35% 总计 13800 ——综合径流系数 2、雨水设计径流总量根据区域内布局特点及雨水回收利用的要求,收集区域内部分屋面、道路、绿地和水面雨水,总收集面积13800m2。
雨水收集后用于绿化喷灌、道路浇洒、水景补水等。
雨水收集量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XX 中条规定雨水设计径流总量公式计算:W=10ψc hy F式中:W——雨水径流总量;ψc——雨量径流系数;hy——设计降雨厚度,取值为1368mm; F——汇水面积。
2因此,本项目雨水径流总量为。
根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50596-20XX第条可收集雨水总量:W′=Wαβ式中: W′——雨水可回用水量,m3/a;W——雨水径流总量,m/a;α——季节折减系数,取;β——初期雨水弃流系数,取。
3因此,本项目雨水系统可收集雨水总量为/a3\\、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XX,本项目的节水用水定额绿化喷灌:/ m2·次,年喷灌天数为140天;道路浇洒:/ m2·次,年浇洒次数35次;水景补水:846mm/a,年补水天数219天。
绿地面积为:4800 m2,日平均浇洒量为:4800×2×= m3;年浇洒量为:4800×=1344m3;道路浇洒面积为:4480 m2日平均浇洒量为:4480××= m3;年浇洒量为:×35=;水景面积为:2100 m2年补水量为:2100×846×= m3 日补水量为:÷219 = ;年总用水量为:1344++=3199 m3;综上所述收集的雨水满足收集区域内的绿化喷灌、道路浇洒、水景补水的用水量要求。
高速公路拌合站雨水收集池容积计算书 该拌合站位于云南省昭通市,为达到相关环保要求,故设置雨污分离,按照场地在地势最低处设置雨水收集池,以达到回收利用目的。
雨水收集池是雨水收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蓄水池设计是否符合雨水收集池的标准会影响整个雨水收集系统的运行。
因此需根据当地暴雨强度公式计算雨水量,进一步设置雨水收集池。
根据中国城市新一代暴雨强度公式查得云南省昭通市暴雨强度公式得i=7.5764+9.5187lgT
(t+8.83183)0.7326(mm/min)
上式中T-重现期,单位为年,取为2年;
T 为降雨历时,单位为分钟;取15分钟
i 为每分钟降雨量,单位为mm/min
故i=7.5764+9.5187lg2
(15+8.83183)0.7326=1.02296mm/min
暴雨强度q=166.67i=170.497L/(s.ha)
初期雨水量Q=Ø*q*F*t
式中Q 为初期雨水量;
t 为降雨历时,单位为分钟;取15分钟;
Ø为径流系数,取0.9;
q 为暴雨强度,l/s*ha;
F 为汇水面积;
经实地测量,F 为4746m 2=0.475ha
带入计算得Q=65.598m3,
因此,初期雨水收集池容积为设置为66m3.。
雨水采集池容积计算【篇一:雨水采集详尽计算事例与规范集】目录某大型公司生活区屋面雨水采集与处理 (1)1 屋面早期雨水的弃流与弃流装置 (1)1.1 屋面早期雨水水质....................................................................................................... (1)1.2 早期雨水弃流装置....................................................................................................... (1)2生活区屋面雨水的采集与办理设计方案 (2)2.1 概况 ....................................................................................................... (2)2.2 该厂早期屋面雨水弃流方式 (2)2.3 雨水净化工艺确实定 ....................................................................................................... .. 32.4 生态浸透过滤净化池的结构与设计 (4)2.5 储存池容积确实定 ....................................................................................................... (5)3 结语........................................................................................................ .. (5)雨水净化工艺 ....................................................................................................... (6)1 雨水水质分析 ....................................................................................................... .. (6)2 工艺介绍 ....................................................................................................... . (6)2.1 物化办理工艺 ....................................................................................................... .. (7)2.2 人工湿地办理系统 ....................................................................................................... (8)2.3 土壤过滤系统 ....................................................................................................... .. (9)3 工艺优弊端比较 ....................................................................................................... . (9)雨水的收集 ....................................................................................................... .. (11)1 产品介绍 ....................................................................................................... .. (11)2 采集流程 ....................................................................................................... .. (11)3 产品种类及用途 ....................................................................................................... .. (11)4 技术参数 ....................................................................................................... .. (12)雨水储水箱在雨水采集利用中的作用 (13)1 简介........................................................................................................ (13)2在下游排水系统中设备水力保持力的影响 (14)3 方法........................................................................................................ (14)4 最大价值评估 ....................................................................................................... (15)5 实质使用 ....................................................................................................... .. (16)6 结果分析 ....................................................................................................... .. (16)7 结论........................................................................................................ (17)沧州化工公司的雨水采集与利用 (18)国家体育场的雨水采集与利用 (19)1 雨水采集池的主要功能 (19)2 雨水采集池的设计原则 ......................................................................................................19大型场馆雨水利用和实例........................................................................................................ .. (20)开合式屋顶屋面雨水采集利用和排放 (21)水木年光 ? 湖上组团工程的雨水采集利用工程 (22)1 工程概况 ....................................................................................................... .. (22)2 气象条件 ....................................................................................................... .. (23)3、工程实施 ....................................................................................................... .. (23)3.1 雨水采集、净化系统 (24)3.2 雨水利用系统 ....................................................................................................... (24)3.3 雨水采集利用工程系统图如下 (26)4 雨水采集利用综合成效分析 (26)4.1 雨水采集的有效面积 (26)4.2 年降雨总量及可利用雨水量的计算 (26)4.3 年蒸发量计算 ....................................................................................................... (26)4.4 水泵耗电花费计算 ....................................................................................................... . (26)4.5 雨水采集利用综共计算 (27)4.6 雨水采集利用综合经济分析 (27)5我公司对城市雨水采集利用工程方面作出的贡献 (27)某大型公司生活区屋面雨水采集与办理雨水的利用分间接和直接两种。
雨水调蓄池容积计算蓝色表格计算流程参照:/content/130125.72020940103.1853116076.44260129055.50338912043.8149716绿色区域计算流程:依据《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时间(min)暴雨强度q5293.0235810229.73115620161.8311516076.44260129055.50338912043.814971615036.319968618031.088745921027.221887624024.242444950012.6846857W-调蓄承担的水量t-排空时间97.22222222数据中心13881.00怀来最高日降水4250.0010163.0028294.000.741707.07350.001357.070.5920.59135.22排空时间考虑按照t=6h0.6为系数为调控平均值与峰值的比值蓄水池容积V(m3)171.04262.04352.37409.26375.59323.43/content/16/0928/12/35494618_59435734 6.shtmlV=max(60/1000*(Q-Q')*tm)蓄水池容积V(m3)161.5540169243.0751437314.4319892334.6617765332.2347248295.4561136204.886596495.82292378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9.0.5条手机众智版如图:V=max(60/1000*q*F*(Ψ-0.2)*tm)蓄水池容积V(m3)135.5184244212.4935087299.376625424.2408425462.0487294486.3283078503.9210408517.6085926528.7657302538.1624949538.16249490.2-建设项目开发前径流系数q-暴雨强度取值2年,径流时间考虑为10min~15min F-调蓄汇水面积227.48376怀来最高日降水量(mm)81(参照北京最高日水量)上一页下一页。
雨水收集利用的总体规划及计算数据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雨水储存设施的有效储水容积不易小于集水面重现期1—2年的日雨水设计径流总量扣除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本设计取一年。
统计常州市年均降雨量1066.0mm,一年一遇日降雨量为46mm,本次设计水池容积计算取46mm。
1、车间二汇水面积为16752㎡,径流系数为0.9。
按照46mm降雨厚度计算,下垫面可收集雨水量为:W=10ΨH F (1.1)式中 W ——雨水储水池容积,m3 ;Ψ——雨量径流系数;H——设计日降雨量,mm/d ;F ——汇水面积,h㎡。
项目区域内一场降雨共收集雨水量为W:W=16752×0.9×0.046=693m³按设计规范要求,屋面雨水初期弃流可采用2-3mm径流厚度,本方案取2mm。
初期雨水弃流量为:W1=16752×0.9×0.002=30m³一场降雨实际可收集雨水量为:Q = W – W1 =693-30=663m³2、车间一汇水面积为9725㎡,径流系数为0.9。
按照46mm降雨厚度计算,下垫面可收集雨水量为:W=10ΨH F (1.1)式中 W ——雨水储水池容积,m3 ;Ψ——雨量径流系数;H——设计日降雨量,mm/d ;F ——汇水面积,h㎡。
项目区域内一场降雨共收集雨水量为W:W=9725×0.9×0.046=402m³按设计规范要求,屋面雨水初期弃流可采用2-3mm径流厚度,本方案取2mm。
初期雨水弃流量为:W1=9725×0.9×0.002=17m³一场降雨实际可收集雨水量为:Q = W – W1 =402-17=385m³若同时收集车间一、二的屋面雨水,一次降雨约收集雨水1048m³。
文- 汉语汉字编辑词条文,wen,从玄从爻。
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描绘出了阴阳二气在事物中的运行轨迹和原理。
月份1234567种植天数/月31283130313031日均降雨量mm 4.62 1.66 2.03 2.78 4.72 4.33 4.01降水量(mm)/月143466383146130124回收雨量(m³)5212149419623187378116334987折减系数0.710530.62740.6088235290.746050.50454550.245450.78323实际用水量(m³)0000000水量平衡(m³)5212149419623187378116334987累计水量(m³)9375937593759375937593759375雨水收集面积42681.6平方米温室灌溉面积140608平方米温室灌溉面积23628.8平方米灌溉水量(耗水量)110.592立方米/天农场水量立方米/天辅助生产用水立方米/天园区临时用水立方米/天最大回收量11105立方米最大累计水量9375立方米最大库容9375立方米死库容2000立方米可用库容7375立方米水池面积2500平方米A1坝高 2.5米下挖深度 1.5米H-B1可用库容深度2.95米B1死库深度0.8米B2坝顶溢流高度0.25米库容判断可用库容偏小P=50%典型年(2012)xxxx区各月降水量、回收雨量与实际灌溉用89101112合计3130313031365 8.28 5.290.61 3.94 5.44257159191181691457.69来自气象数据1110558526384005579249647.540.844670.720.658540.661540.67059000000 1110558526384005579249647.5493759375937593759375灌溉用水量对照表(3mm以下不收集)。
雨水调蓄池计算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方案一:(压力流外排)设计参数:用于削减排水管道洪峰流量时,雨水调蓄有效容积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的条公式计算:V=[−(0.65n1.2+bt?0.5n+0.2+1.10)lg(α+0.3)+0.215n0.15]?Q?t式中:α—脱过系数,取值为调蓄池下游设计流量和上游设计流量之比,取;Q—调蓄池上游设计流量,参考方案二计算结果,为55m3/min;b、n—暴雨强度公式参数,分别为和;t—降雨历时(min),按2小时计。
雨水池容积和外排流量计算:1)V=[−(0.650.751.2+11.259120?0.50.75+0.2+1.10)lg(0.3+0.3)+0.2150.75]?55?120=4356m32)外排雨水流量为==272L/s水泵参数选取:设2台潜水泵,单台流量490m3/h。
2台水泵合用一根出水管,出水管管径采用DN400钢管,流速为s,满足要求。
方案二:(重力流外排)设计参数:1)采用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q=(1+)/(t+);式中:q--暴雨强度t--降雨历时 (min) 按2小时计算;P—设计重现期,取5年。
2)雨水量采用计算公式:Q=ψ·q·F式中:ψ--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采用F--汇水面积(公顷);汇水范围为万达广场以西暹岗村地势较高的区域,约15公顷。
3)雨水管的流速应大于V=0.75m/s,小于V=5m/s,雨水管按满流计算。
雨水量计算:Q=ψ·q·F =[(1+)/(120+)]X15=908L/s,外排雨水管设计管径采用d800,设计坡度,流速2m/s。
方案三:(重力流外排)计算过程同方案二,排水路径和管道敷设方式不同而已,设计管径采用d800,设计坡度,流速s。
欢迎共阅方案一:(压力流外排)
设计参数:
用于削减排水管道洪峰流量时,雨水调蓄有效容积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公式计算:
=4356m
t--降雨历时(min) 按2小时计算;
P—设计重现期,取5年。
2)雨水量采用计算公式:Q=ψ·q·F
式中:ψ--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采用0.50
F--汇水面积(公顷);汇水范围为万达广场以西暹岗村地势较高的区域,约15公顷。
3)雨水管的流速应大于V=0.75m/s,小于V=5m/s,雨水管按满流计算。
欢迎共阅
雨水量计算:
Q=ψ·q·F =0.5X[3618.427(1+0.438lg5)/(120+11.259)0.750]X15=908L/s,外排雨水管设计管径采用d800,设计坡度0.006,流速2m/s。
方案三:(重力流外排)
计算过程同方案二,排水路径和管道敷设方式不同而已,设计管径采用
d800,设计坡度0.01,流速2.6m/s。
绿地面积(m 2)10000浇洒水量(m 3)20.00屋面面积(m 2)10000m 3/d日雨水量年雨水量60.00694.440.40.41501736.110000100001736.1283.7150有效容积XXXm 35600W=10ψc h y FQ=ψm qF 雨水回收利用计算每年浇洒绿地水量室外杂用水采用雨水比例雨水设计径流量总量屋面雨水设计流量W-雨水设计径流总量(m 3)Q-雨水设计流量ψc -雨量径流系数(绿化屋面)ψm -流量径流系数h y -设计降雨厚度(mm)q-设计暴雨强度F-汇水面积(10-4hm 2)F-汇水面积广州年均最大月降雨量(mm)t-降雨历时(min)广州日均降雨量(mm)q=3618.427(1+0.438*广州年均降雨量(mm)P-设计重现期(a)绿化年用水量(m 3)餐饮年用水量(m 3)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卫生间年用水量(m 3)雨水蓄水池幼儿园小学总用水量年可回收雨水量(m 3)5600注:全年浇洒天数280天,但是也可以按照117天来计算,5-9月,每2天浇洒一次,其余月份,0.124L/s L/s 绿地广场砖篮球场跑道40.7629.57 3.6242.010.40.250.70.8584.02413.78413.78413.7817452858.7125126952225101010127.82168.5820.00注:回用水量不小于雨水蓄水池的40%,反之亦能确定蓄水池大室外雨水设计流量Q=ψm qF Q-雨水设计流量ψm -流量径流系数q-设计暴雨强度F-汇水面积幼儿园雨水可回收量(L/s)t-降雨历时(min).438*lgP)/(t+11.259)0.75q=3618.427(1+0.438*lgP)/(t+11.259)0.75P-设计重现期(a)幼儿园雨水利用水量(m 3/d)合计室外可回收雨水量(L/s)次,其余月份,每5天浇洒一次。
雨水收集计算:
一、 年雨水收集量计算:V 1=ψ.H.A.a.β
V-可收集雨水量: m 3
ψ-径流系数:取0.9 (设规表4.9.6)
V 1= 0.9*0.9845*6700*0.85*0.90H-年平均降雨量:m (查贵阳年平均降水量)V 1=4541.4
A-径流面积:
a-季节折减系数: 取0.85β-初期雨水弃流系数:取0.90
2
2
2
贵阳年平均降雨量 mm
二、绿化灌溉年用水量:m 3
V 2=38.8m 3/d *365
V 2=14162三、调蓄池容积计算确定:m 3
V 3= (年用水量与年雨水量中的最小值)*0.06V 3= 4541.4*0.060.06 (调蓄系数)需满足1周使用水量。
271m 3
V 3=
272.5
1. 由于东西塔楼屋面相距很大,雨水出户分别接入市政雨水管网,故D区双子塔绿评范围可考虑集西塔屋面雨水。
2. 调蓄水池设置于D区西塔室外雨水出户管道附近,距中水机房相对距离不大,可利用中水机房作为绿化灌溉泵房。
可考虑只收
可利用中水机房作为
年平均:984.5。
雨水计算书【篇一:市政雨水设计流量计算书_secret 】设计流量计算一、雨水设计流量计算1.雨水设计流量流量 q雨水设计流量流量 q 的计算公式为q??qf式中: q—雨水设计流量 (l/s) ;f—汇水面积 (ha) ;q —设计暴雨强度 (l/s 〃ha) ,1ha=10000m2 。
2.设计暴雨强度 q设计暴雨强度q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167a1(1?clgp)(t?b)n式中, t——降雨历时(min) ;p ——设计重现期(广场、干道、厂区、居住区)、地形特点和气象特点等因素确定,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重现期一般选用2~ 5a 。
;a1 、c、 n、b ——参数,在具有十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在自动雨量记录不足十年的地区,参照地方实测暴雨气象资料确定参数。
3.降雨历时 t排水沟渠的设计降雨历时t,应按下列公式计算:t?t1?mt2式中 t——降雨历时( min );t1 ——地面集水时间( min ),视距离长短、地形坡度和地面铺盖情况而定,室外地面一般采用5~ 10min ;m ——折减系数,见下表取值:t2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
折减系数 m4.排水沟内雨水流行速度排水管渠的流速,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1232v?ri n 式中, v ——流速 (m/s) ;r ——水力半径 (m) ; i—水力坡降;n——粗糙系数。
排水沟粗糙系数为浆砌毛石时取0.017 ,混凝土排水沟为 0.014 。
r?bhb?2h 对于矩形排水沟,水力半径b 为排水沟底宽( m ), h 为排水沟内设计过水高度(m )。
对于梯形断面排水沟,水力半径为r?2b 为排水沟底宽( m ), h 为排水沟内设计过水高度( m ), m 为排水沟坡率的倒数。
二、排水沟设计设计降雨重现期 p 为 5 年,根据深圳市中部地区暴雨强度公式推算注:本公式只适用于深圳市中部地区,东西部地区可参照执行。
南京诚园(南区)雨水综合利用方案说明南京吉佳新材料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四月一、雨水收集利用的价值水是生命的起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物质基础。
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人们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另一方面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对水资源的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由此造成了水资源短缺的局面不断加剧。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83个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同时,由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在水资源保有量相对较大的南方省区同样面临缺水的威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水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成为全世界所面临的问题。
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提倡水的循环利用、雨水与中水处理回用,使水环境系统的综合效率达到最优,降低能耗,做到无废无污染,建成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城市的扩张,将不可避免的造成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增加、地表雨水径流系数和径流量的提高,从面导致雨水大量流失,需加大排水系统的建设规模和投资资金;同时,由于减少了雨水的地下渗入量,使得地下水得不到充分涵养,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为应对这一局面,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鼓励水的复用和回用,经过近30年的研究和实践,我国在水的重复使用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技术和工艺上都为城市排水的重复使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上述基础上,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完善了各种相关和配套规定和标准,倡导和激励污水的处理和回用。
雨水作为一种宝贵的水资源,已得到全世界各国的认可。
收集利用的雨水在一定范围内可代替自来水,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的短缺,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城市污水管网的负荷。
而屋面雨水污染程度较轻,处理成本低,更应该是我们收集利用的主要对象。
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相比,雨水具有污染程度小,处理、回用简单的优势。
因而,对其收集、处理回用,近年来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雨水控制利用计算书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置丽水市,周围为规划道路。
本工程为多层公共建筑,地块总用地面积49027m2,建筑占地面积10502m2。
2.建设目标为贯彻低影响开发理念,构建丽水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通过采用各种有效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以控制径流污染、缓解内涝灾害为重点,兼顾合理利用雨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以及营造多功能景观等多重目标。
参照《民用建筑雨水控制与利用设计导则》(以下统称导则),本次工程具体建设目标如下:(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对应设计降雨量为20.2mm;(2)综合径流系数达到≤0.60;(3)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缓解地块管网压力,提升排水系统排水能力。
3.建设策略本工程以LID技术改造为切入点,结合屋顶绿化、普通下凹绿地、雨水回用设施、透水铺装等,从源头、过程和末端全面控制雨水,最终达到面源污染控制、改善地块水环境的目标。
4.外排雨水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综合径流系数ψz=(10502×0.85+12920×0.85+8500×0.30+17159×0.15)/49027=0.511<0.60,满足导则4.1.2关于径流系数的要求。
5. LID设施分解计算5.1 径流总量控制计算按丽水市径流总量控制率75%对应日降雨量为20.2mm,则有径流总控制量为V z=49027×0.0202=990.34m3本项目需要控制990.34m3的雨水量,分解为径流系数控制的雨水量和LID 设置控制的雨水量。
径流系数控制的雨水量为V s=V z×(1-0.511)=484.28m3则LID需要控制的雨水量为V=V z-V s=506.06m3,因此,本工程应用LID设施需要控制的雨水量为506.06m3。
5.2 LID设施控制雨水量计算本工程的单体主要为公共建筑,本地块采用的LID设施包含屋顶绿化、普通下凹绿地、雨水回用设施、透水铺装等,其中可以储水设置有普通下凹绿地和雨水回用设施。
雨水收集利用的总体规划及计算数据00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雨水储存设施的有效储水容积不易小于集水面重现期1—2年的日雨水设计径流总量扣除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本设计取一年。
统计常州市年均降雨量1066.0mm,一年一遇日降雨量为46mm,本次设计水池容积计算取46mm。
001、车间二汇水面积为16752㎡,径流系数为0.9。
00按照46mm降雨厚度计算,下垫面可收集雨水量为:00W=10ΨH F (1.1)00式中 W ——雨水储水池容积,m3 ;00Ψ——雨量径流系数;00H——设计日降雨量,mm/d ;00F ——汇水面积,h㎡。
00项目区域内一场降雨共收集雨水量为W:00W=16752×0.9×0.046=693m³00按设计规范要求,屋面雨水初期弃流可采用2-3mm径流厚度,本方案取2mm。
初期雨水弃流量为:00W1=16752×0.9×0.002=30m³00一场降雨实际可收集雨水量为:00Q = W – W1 =693-30=663m³002、车间一汇水面积为9725㎡,径流系数为0.9。
00按照46mm降雨厚度计算,下垫面可收集雨水量为:00W=10ΨH F (1.1)00式中 W ——雨水储水池容积,m3 ;00Ψ——雨量径流系数;00H——设计日降雨量,mm/d ;00F ——汇水面积,h㎡。
00项目区域内一场降雨共收集雨水量为W:00W=9725×0.9×0.046=402m³00按设计规范要求,屋面雨水初期弃流可采用2-3mm径流厚度,本方案取2mm。
初期雨水弃流量为:00W1=9725×0.9×0.002=17m³00一场降雨实际可收集雨水量为:00Q = W – W1 =402-17=385m³00若同时收集车间一、二的屋面雨水,一次降雨约收集雨水1048m³。
雨水利用计算1.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前:项目建设前,原场地基本情况见表1:表1 原场地基本情况2)建设后:项目建设后,场地实际基本情况见表2:表2 场地实际基本情况2.雨水调蓄设施规模计算根据“京政发[2015]7号”文件要求,硬化面积大于等于1万平方米时,按每万平米配建不小于5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根据《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要求,硬化面积小于1万平方米时,按每千平方米配建不小于3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
1)蓄水设施计算硬化面积为42240 m2>10000 m2,因此需要雨水调蓄池容积为:V1=4224010000×500=2112m3实际配建配建雨水调蓄池:2×1200 m3=2400m3。
2)下凹式绿地蓄水空间计算:下凹式绿地深度为100mm,不考虑其蓄水空间。
3)蓄水空间容积计算蓄水空间容积见表3:表3 调蓄空间统计表3.确定暴雨强度公式项目位于朝阳区,属于Ⅱ区。
设计重现期为5年,降雨历时为120min,所以暴雨强度公式取《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q=2001(1+0.811lgP) (t+8)0.711本公式适用于t≤120min,P≤10a4.雨量综合径流系数计算1)建设前:项目建设前,原场地基本为绿地,雨量综合径流系数为0.15。
2)建设后:项目建设后,场地实际雨量综合径流系数计算见表4表4 雨量综合径流系数计算表5.雨量分配根据《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2h降雨分配见表5:表5 2h降雨分配表6.外排水流量计算1)5年一遇2h降雨数据统计表根据2h降雨分配表,计算每5min降雨厚度(见表6第2列)。
并根据建设前雨量综合径流系数,计算原场地外排水流量(见表6第3列)、原场地累计外排水量(见表6第4列)。
根据建设后的雨量综合径流系数,计算场地实际径流流量(见表6第5列)、场地实际累计径流水量(见表6第6列);根据建设后的蓄水空间容积,计算场地场地实际外排水流量(见表6第7列)、场地实际累计外排水量(见表6第8列)。
雨水收集利用蓄水池容积计算书
安庆凯旋尊邸雨水方案建议
本项目为安庆市大桥开发区C-17地块项目,建筑总用地面积为133156 m2,总建筑面积为 m2,建筑基底总面积 m2。
本次参评绿色建筑的为高层住宅项目,建筑面积为,用地面积为。
一、可收集雨水量
1、综合径流系数
表1-1 综合径流系数计算表
序号 1 2 3 下垫面分类面积占地比例径流系数屋面 3320 24% 道路及硬地面 4480 32% 景观水面 1200 9% 1 植被土地 4800 35% 总计 13800 ——综合径流系数 2、雨水设计径流总量
根据区域内布局特点及雨水回收利用的要求,收集区域内部分屋面、道路、绿地和水面雨水,总收集面积13800m2。
雨水收集后用于绿化喷灌、道路浇洒、水景补水等。
雨水收集量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XX 中条规定雨水设计径流总量公式计算:W=10ψc hy F
式中:W——雨水径流总量;
ψc——雨量径流系数;
hy——设计降雨厚度,取值为1368mm; F——汇水面积。
2
因此,本项目雨水径流总量为。
根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50596-20XX第条可收集雨水总量:
W′=Wαβ
式中: W′——雨水可回用水量,m3/a;
W——雨水径流总量,m/a;α——季节折减系数,取;β——初期雨水弃流系数,取。
3
因此,本项目雨水系统可收集雨水总量为/a
3\\、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XX,本项目的节水用水定额
绿化喷灌:/ m2·次,年喷灌天数为140天;道路浇洒:/ m2·次,年浇洒次数35次;水景补水:846mm/a,年补水天数219天。
绿地面积为:4800 m2,
日平均浇洒量为:4800×2×= m3;年浇洒量为:4800×=1344m3;道路浇洒面积为:4480 m2
日平均浇洒量为:4480××= m3;年浇洒量为:×35=;水景面积为:2100 m2
年补水量为:2100×846×= m3 日补水量为:÷219 = ;
年总用水量为:1344++=3199 m3;
综上所述收集的雨水满足收集区域内的绿化喷灌、道路浇洒、水景补水的用水量要求。
图1-1 雨水收集范围
3、雨水回收PP模块容积
绿化喷灌、道路浇洒及水景补水的日用水量:++= m3,根据一次雨水收集量可供三天至七天用水量,考虑到实际降雨频率及持续干旱时间的间隔,雨水储存模块有效容积按3d 的回用雨水用量计算:V=3×= m3,采用 m× m× m模块水池,有效容积 m3。
根据有效容积,结合雨水厂家的具体设备选用合适的雨水收集模块。
图2-1 蓄水池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