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口才培训教案编写
- 格式:doc
- 大小:100.50 KB
- 文档页数:3
一、课程名称:少儿口才培训班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2.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音语调,提升语言表达的美感。
3. 通过多种训练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应变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三、课时安排:共10课时,每周1课时,连续10周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第一课时:认识口才,建立自信1. 教学内容:- 口才的定义及重要性- 口才与生活的关系- 自我介绍及自信心培养2.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口才的定义、重要性及与生活的关系- 实践法:进行自我介绍,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建立自信第二课时:发音与语音语调1. 教学内容:- 发音器官的介绍- 发音方法及技巧- 语音语调的运用2.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发音器官、发音方法及语音语调的运用- 实践法:学生跟读,纠正发音错误,练习语音语调第三课时:气息训练1. 教学内容:- 气息的重要性- 气息训练方法- 气息与发音的关系2.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气息的重要性、训练方法及与发音的关系- 实践法:进行气息训练,如闻花香、吹蜡烛等,帮助学生掌握气息控制第四课时:肢体语言与表情1. 教学内容:- 肢体语言与表情的定义- 肢体语言与表情的运用- 肢体语言与表情的练习2.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肢体语言与表情的定义、运用及练习方法- 实践法:进行肢体语言与表情的练习,如模仿动物、角色扮演等第五课时:故事讲述1. 教学内容:- 故事讲述的重要性- 故事讲述的技巧- 故事讲述的练习2.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故事讲述的重要性、技巧及练习方法-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讲述简短故事,互相评价第六课时:诗歌朗诵1. 教学内容:- 诗歌朗诵的定义及特点- 诗歌朗诵的技巧- 诗歌朗诵的练习2.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诗歌朗诵的定义、特点、技巧及练习方法 -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朗诵诗歌,互相评价第七课时:辩论与演讲1. 教学内容:- 辩论与演讲的定义及特点- 辩论与演讲的技巧- 辩论与演讲的练习2.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辩论与演讲的定义、特点、技巧及练习方法 -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辩论与演讲练习,互相评价第八课时:即兴表演1. 教学内容:- 即兴表演的定义及特点- 即兴表演的技巧- 即兴表演的练习2.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即兴表演的定义、特点、技巧及练习方法-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即兴表演练习,互相评价第九课时:团队协作与沟通1. 教学内容:- 团队协作与沟通的定义及重要性- 团队协作与沟通的技巧- 团队协作与沟通的练习2.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团队协作与沟通的定义、重要性、技巧及练习方法-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与沟通练习,互相评价第十课时:课程总结与展示1. 教学内容:- 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 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教师总结与评价2. 教学方法:- 讲授法:回顾课程内容,总结学习成果- 实践法: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互相评价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每节课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课程名称:少儿口才培训班适用年龄:6-12岁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养成正确的言谈举止。
2. 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培养其演讲信心。
3. 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与抗压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时长: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课程内容:一、课堂导入(5分钟)1. 热身活动:通过简单的游戏或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2. 课程回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记忆。
二、基础知识训练(20分钟)1. 声音训练:通过模仿、跟读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声音洪亮、清晰。
2. 吐字训练:通过绕口令、发音练习等,提高学生的吐字准确性。
3. 语音语调训练: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美感。
三、表达技巧训练(20分钟)1. 语言组织:通过模拟对话、即兴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2. 逻辑思维:通过思维导图、辩论等,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表达: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培养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
四、实践演练(15分钟)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课堂演讲:学生上台进行演讲,锻炼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3. 家长观摩:邀请家长观摩课程,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五、总结与反馈(5分钟)1. 课程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反馈: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3.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素材:1. 绕口令、儿歌、诗歌等,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
2. 视频资料、音频资料等,提高学生的感官体验。
3. 图片、图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等。
2. 演讲能力: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3.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在本课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注意事项:1. 课堂氛围要轻松愉快,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 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口语表达技巧2. 语音、语调的运用3. 逻辑思维训练4. 小组讨论与辩论5. 互动游戏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口才1. 导入- 通过提问或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口才,口才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 解释口才的概念,介绍口才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
3. 实践环节- 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练习基本的口语表达。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布置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口语表达技巧1. 导入-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 讲解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如清晰、流畅、有逻辑性等。
3. 实践环节-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对话和演讲。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布置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语音、语调的运用1. 导入-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 讲解语音、语调在口语表达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
3. 实践环节- 学生进行语音、语调的练习,如朗读诗歌、故事等。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布置课后练习。
第四课时:逻辑思维训练1. 导入-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 讲解逻辑思维的基本原则,如因果关系、类比推理等。
3. 实践环节- 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游戏,如找规律、猜谜语等。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布置课后练习。
第五课时:小组讨论与辩论1. 导入-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 讲解小组讨论和辩论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3. 实践环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辩论,教师进行指导。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布置课后练习。
第六课时:互动游戏1. 导入- 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 介绍互动游戏在口才训练中的作用。
儿童口才训练教案第一章:口才基础1.1 声音训练学习正确的发音方法,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进行声音练习,如发音清晰、声音洪亮、音调变化等。
1.2 语音语调学习语音的节奏和停顿,理解句子的重音和轻音。
进行语音语调的练习,如模拟不同情感的语音语调、角色扮演等。
第二章:表达与沟通2.1 表达清晰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进行表达练习,如讲述故事、分享经历、提出问题等。
2.2 沟通技巧进行沟通技巧的练习,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
第三章:公众演讲3.1 演讲技巧学习如何准备和呈现一篇演讲,包括选题、内容组织、演讲技巧等。
进行演讲练习,如模拟演讲、分享故事、演讲比赛等。
3.2 自信与舞台表现学习如何建立自信,克服紧张情绪。
进行舞台表现的练习,如站立姿势、手势运用、面部表情等。
第四章:角色扮演与表演4.1 角色扮演学习通过角色扮演来提高表达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
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如模拟场景、故事演绎、角色转换等。
4.2 表演技巧学习表演技巧,如动作、表情、语音语调等。
进行表演练习,如小品表演、戏剧表演、才艺展示等。
第五章:口才应用5.1 辩论与讨论学习辩论技巧,包括逻辑推理、反驳对方观点等。
进行辩论和讨论练习,如模拟辩论赛、小组讨论等。
5.2 主持与演讲比赛学习主持技巧,包括开场白、介绍嘉宾、控制场等。
进行主持和演讲比赛的练习,如模拟主持人、演讲比赛等。
第六章:即兴演讲与思维训练6.1 思维导图与话题组织学习如何使用思维导图来组织思路,进行话题的准备。
进行思维导图的练习,如根据给定话题绘制思维导图、即兴演讲等。
6.2 即兴演讲技巧学习即兴演讲的技巧,包括如何快速构思、保持逻辑清晰等。
进行即兴演讲练习,如模拟即兴演讲比赛、即兴回答问题等。
第七章:互动游戏与团队协作7.1 互动游戏设计学习如何设计互动游戏来提高口才能力,包括游戏规则、角色扮演等。
进行互动游戏的设计和练习,如团队协作游戏、口才竞技游戏等。
课时:2课时年级:3-6年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口才技巧,如坐姿、站姿、发音、气息控制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敏捷性和应变能力。
教学内容:一、课堂问候1. 学生自我介绍,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
二、基本口才技巧训练1. 坐姿、站姿训练- 强调正确的坐姿、站姿对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 通过示范和纠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
2. 发音练习- 讲解发音的基本要领,如声母、韵母、声调等。
- 通过绕口令、儿歌等形式,让学生练习发音。
3. 气息控制练习- 讲解气息在口才表演中的重要性。
- 通过“数枣”等游戏,让学生感受气息的控制。
三、实战演练1. 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即兴演讲等练习。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不足。
2. 个人展示- 学生进行个人展示,如朗诵、讲故事等。
- 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案范文:第一课时一、课堂问候1. 学生自我介绍,让学生熟悉彼此。
2.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
二、基本口才技巧训练1. 坐姿、站姿训练- 教师示范正确的坐姿、站姿,让学生跟随练习。
- 强调正确的姿势对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2. 发音练习- 教师讲解发音的基本要领,如声母、韵母、声调等。
-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错误。
3. 气息控制练习- 教师讲解气息在口才表演中的重要性。
- 学生进行“数枣”游戏,感受气息的控制。
三、实战演练1. 分组练习-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即兴演讲等练习。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不足。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课堂参与度。
第二课时一、课堂问候1. 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课程名称:少儿口才基础训练授课对象: 6-8岁儿童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站姿和礼仪。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锻炼学生的口腔肌肉,增强发音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 基本站姿和礼仪训练- 口语表达技巧- 绕口令练习教学难点:- 让学生克服害羞,敢于表达自己-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语感教学准备:- 教室布置:温馨、轻松的环境,摆放一些与口才训练相关的图片或道具。
- 教学材料:站姿礼仪图示、绕口令卡片、表情卡片、录音设备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通过一首欢快的儿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口才训练的主题。
二、站姿和礼仪训练1. 教师展示正确的站姿图示,讲解站姿的要求。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站姿,注意纠正不良姿势。
3. 进行礼仪训练,如问好、道别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三、口语表达技巧1. 教师示范如何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绕口令练习1. 教师介绍绕口令的练习方法,强调吐字清晰、语速适中。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绕口令,注意纠正发音错误。
3. 学生分组比赛,看谁能够最快、最准确地说出绕口令。
五、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站姿、礼仪和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口才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情感表达训练1. 教师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表达不同的情感。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三、即兴表演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即兴进行表演。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情感表达和即兴表演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口才能力。
课程名称:少儿口才与表演适用对象: 4-14岁儿童课程目标:1.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
3.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逻辑组织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时长: 45分钟/节教学资源:1. 教材:《少儿口才与表演》2. 辅助道具:大褂、扇子、快板、绕口令卡片等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口才表演的兴趣和了解。
2. 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
二、基本训练(20分钟)1. 站姿训练:- 指导学生保持良好的站姿,强调身体各部位的正确位置。
- 通过游戏或模仿等方式,让学生体验正确的站姿。
2. 发音训练:- 通过“大嘴青蛙”、“土豆茄子”等游戏,锻炼学生的唇部力量和灵活性。
- 进行“小舌头藏猫猫”、“棒棒糖”等舌部训练,提高舌头活动的准确性。
3. 气息训练:- 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深呼吸”、“丹田呼吸”等练习。
- 通过“小马跑快”等游戏,让学生体验气息的控制和运用。
三、绕口令练习(10分钟)1. 选取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绕口令,如《布娃娃》。
2. 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强调吐字清晰、字正腔圆。
3. 鼓励学生大胆练习,逐步提高速度和准确性。
四、相声表演(10分钟)1. 介绍相声的基本知识,如相声的结构、特点等。
2. 通过《买爸爸》等相声作品,让学生了解相声表演的基本技巧。
3. 分组练习,让学生尝试表演相声片段。
五、总结与反馈(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学生的表现。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口才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收集学生课后练习的反馈,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
3. 定期举办口才表演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一、课程名称:小学口才培训班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 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3. 锻炼学生的舞台表现力,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课程内容:第一周:1. 课程名称:自我介绍-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自我介绍,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 教学内容:a. 自我介绍的重要性及基本技巧。
b. 模拟自我介绍,让学生熟悉流程。
c. 分组练习,互相评价,提升自我介绍能力。
2. 课程名称:口部操- 教学目标:锻炼学生的口部肌肉,提高发音准确性。
- 教学内容:a. 口部操的基本动作及注意事项。
b. 分组练习,互相监督,纠正动作。
第二周:1. 课程名称:绕口令-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发音速度和准确性,增强记忆力。
- 教学内容:a. 绕口令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b. 模拟练习,让学生熟悉绕口令。
c. 分组竞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2. 课程名称:朗诵-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 教学内容:a. 诗歌朗诵的基本技巧。
b. 模拟朗诵,让学生熟悉流程。
c. 分组练习,互相评价,提升朗诵水平。
第三周:1. 课程名称:演讲-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 教学内容:a. 演讲的基本技巧及注意事项。
b. 模拟演讲,让学生熟悉流程。
c. 分组练习,互相评价,提升演讲能力。
2. 课程名称:辩论-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教学内容:a. 辩论的基本技巧及注意事项。
b. 模拟辩论,让学生熟悉流程。
c. 分组练习,互相评价,提升辩论能力。
第四周:1. 课程名称:团队协作-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 教学内容:a.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及基本技巧。
b. 模拟团队活动,让学生体验团队协作。
c. 分组评价,总结团队协作的经验。
一、课程名称:少儿口才训练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2.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演讲技巧;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教学内容:1. 自我介绍与沟通技巧;2. 主持人与演讲技巧;3. 口语表达与即兴演讲;4. 团队协作与沟通游戏。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角色扮演法;4. 游戏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课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讲解:讲解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理解;3. 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演练,巩固所学知识;4. 总结:总结课程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2. 学生实践演练效果;3.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二、范文课程名称:少儿口才训练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自信地进行自我介绍;2.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演讲技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教学内容:1. 自我介绍与沟通技巧;2. 主持人与演讲技巧;3. 口语表达与即兴演讲;4. 团队协作与沟通游戏。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我介绍、主持人与演讲技巧;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演讲案例,引导学生学习;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实际场景,进行自我介绍和演讲;4. 游戏法:通过团队协作游戏,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课程背景,强调口才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1)自我介绍与沟通技巧:讲解自我介绍的基本要素,如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
(2)主持人与演讲技巧:介绍主持人的基本素养和演讲技巧,如开场白、过渡、结尾等。
3. 演练(1)自我介绍: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教师点评并指导。
(2)主持人与演讲:让学生模拟主持节目或进行演讲,教师点评并指导。
4. 总结回顾课程内容,强调口才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布置课后作业。
一、课程名称:少儿口才课程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自信、大胆的表达能力;2. 提高学生的演讲、主持等口语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三、课程对象:7-12岁儿童四、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共16课时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绕口令、故事、演讲稿等教学素材;3. 音响设备;4. 练习器材。
六、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认识口才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口才游戏,让学生了解口才的重要性。
2. 介绍口才的概念和作用;3. 让学生分享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4. 提出课程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第二课时:发音训练1. 发音基本知识讲解;2. 绕口令练习,锻炼发音器官的灵活性;3. 发音技巧讲解,如气息控制、咬字清晰等;4.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错误。
第三课时:语言表达技巧1. 语言表达基本知识讲解;2. 演讲技巧讲解,如开场白、过渡、结尾等;3. 主持技巧讲解,如站位、表情、眼神交流等;4. 学生模拟演讲和主持,教师点评。
第四课时:情感表达1. 情感表达基本知识讲解;2. 情感表达技巧讲解,如声音、语调、肢体语言等;3. 学生分组进行情感表达练习,如情景模拟、即兴演讲等;4.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第五课时:团队协作与沟通1. 团队协作与沟通的基本知识讲解;2. 团队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3.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锻炼沟通技巧;4. 教师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第六课时: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1. 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的基本知识讲解;2. 观看优秀演讲、主持视频,提高审美水平;3. 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展示自己的艺术修养;4.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第七课时:口才比赛准备1. 口才比赛基本知识讲解;2.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比赛,熟悉比赛流程;3. 教师点评,指出比赛注意事项;4. 学生进行自我介绍,锻炼自信。
第八课时:总结与展望1. 总结课程内容,回顾学习成果;2.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3.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经验;4. 教师总结,给予鼓励和肯定。
课程名称:少儿口才训练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养成正确的言谈举止。
2. 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增强其演讲信心。
3. 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与抗压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对象:6-12岁儿童课时:2课时教学工具:- 投影仪或白板- 录音设备- 绕口令教材- 口部操教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绕口令、故事、口部操等。
2. 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二、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简短的自我介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2. 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口才吗?”引导学生思考口才的重要性。
三、课程内容1. 自我介绍训练- 目的:使学生能够自信大胆地进行自我介绍。
- 方法:教师示范自我介绍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2. 主持基本站姿训练- 目的:使学生掌握主持人的基本站姿。
- 方法:教师示范主持人的站姿,然后让学生跟随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3. 绕口令练习- 目的:通过绕口令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呼吸和吐字的基本技艺。
- 方法:教师带领学生练习绕口令,注意发音准确、吐字清晰。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口才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口才能力。
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故事、口部操等。
2. 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二、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简短的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提问:“大家觉得自己的口才进步了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三、课程内容1. 故事分享- 目的:通过故事分享,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 方法:教师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口部操练习- 目的:通过口部操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腔肌肉,提高发音准确性。
- 方法: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口部操,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连贯性。
3. 演讲练习- 目的:通过演讲练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演讲能力。
- 方法:教师选取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演讲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In the end, what you believe can become what you believe.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少儿口才训练教案少儿口才训练可以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与写作能力。
那么,少儿口才训练课应该如何上?下面是整理的几篇少儿口才训练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少儿口才教案【1】第一单元第一讲一、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够自信大胆进行自我介绍。
2、掌握主持人的基本站姿。
二、教学难点:1、学生自我介绍的特色性。
2、站姿训练的的轻松自然。
三、教学过程:1、问好: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
2、自我介绍1)、引入:同学们,刚才大家都认识了老师,现在也让老师来认识一下你们吧。
2)、参照教材,让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
3)、提前准备好卡片,上面有动画片上的人物,分发给同学们,让同学们扮演卡片上的人物进行自我介绍。
3、主持人站姿训练1)、引入:同学们,大家心目中的主持人都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都很自信、大方!他们主持节目的时候都是怎么站的呢?请同学们模仿一下。
2)、老师参照课本讲述要领并且亲自示范。
3)、让同学们做并指出不足。
4、结束:同学们现在看起来都有小主持人的感觉了,以后的学习会让我们更加优秀的',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节课吧,同学们再见!四、教学反思。
少儿口才教案【2】一、激励运动同学们,让我们轻松轻松吧!让我们随着音乐《怒放的生命》动起来。
首先:伸出我们的手,与你的朋友握握手,问个好!边摇手边握手!感谢你的朋友! 然后:伸出我们的手,向我们所有的朋友,挥挥手,问个好(如那边的朋友好等),尽情地挥手,真诚地问候你的朋友! 随后:让我们分成男女两组,单排排列。
我们用实践行动,问候和感谢我们的朋友。
把手放在前面同学的肩上,让我们为他们揉揉肩,对!为他们揉揉肩!为他们捶捶背,对!轻轻地为他们捶捶背,给他们上下左右的捶捶背! 再后:让我们向后转,为用同样的方式感谢的同学。
把手放在前面同学的肩上,让我们为他们揉揉肩,对!为他们揉揉肩!为他们捶捶背,对!轻轻地为他们捶捶背,给他们上下左右的捶捶背! 最后:伸出我们的手,两人对面,随着音乐,拍拍手!对!轻切地拍拍手!好,再高举我们的手,拍拍手!对!热烈地拍拍手!对!给我一起喊出我们的口号:我学习、我健康、我成长、我快乐,耶! 二、口腔练习好,亲爱的同学,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动动我们的口。
课程名称:少儿口才训练课适用对象: 6-12岁儿童课时安排: 60分钟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 提高学生的发音清晰度和语言节奏感。
3. 增强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即兴反应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基础发音练习2. 语音语调训练3. 演讲技巧训练4. 即兴表演练习5. 团队合作与沟通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PPT2. 音响设备3. 练习道具(如绕口令卡片、模拟场景道具等)4. 安全防护措施(如防滑垫、安全围栏等)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互动游戏或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状态。
2. 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让学生对课程有初步的了解。
二、基础发音练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发音的基本要领,如声母、韵母、声调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发音,教师个别指导。
3. 进行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语音语调训练(15分钟)1. 教师讲解语音语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语速、停顿等。
2. 学生进行跟读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3.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对话和演讲。
四、演讲技巧训练(15分钟)1. 教师讲解演讲的基本技巧,如开场白、结尾、过渡等。
2. 学生进行演讲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3. 学生进行模拟演讲比赛,提高演讲能力。
五、即兴表演练习(10分钟)1. 教师设计即兴表演场景,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2. 教师点评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想象力。
六、团队合作与沟通(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 学生分享游戏感受,教师总结课程内容。
七、总结与反馈(5分钟)1.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反馈。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发音清晰度3. 学生演讲能力4. 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课时:2课时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信、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2. 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他人的语言。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1.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 听力理解能力的提升。
教学难点:1. 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如何克服紧张情绪。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录音设备、多媒体设备。
2. 绕口令、故事、游戏等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老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最近有趣的事情。
2. 引出本节课主题:少儿口才训练。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口才训练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口才训练的基本方法。
2. 分组进行简单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口语表达。
三、口语表达能力训练1. 绕口令练习: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绕口令,提高发音准确性和语速。
2. 词语接龙: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词语接龙游戏,锻炼学生的词汇量和反应能力。
四、听力理解能力训练1. 听力材料播放:播放一段听力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2. 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分享自己的进步。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如何克服紧张情绪,提高自信心。
2. 学生进行自我介绍,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互动交流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与同学、老师、家人进行有效沟通。
2. 分享交流:每组选出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四、创新思维训练1. 故事接龙: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故事接龙游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创意表演:每组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意表演,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一、课程名称:少儿口才训练课程二、适用对象:4-14岁儿童三、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自信、大方、流利的表达能力;2.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3. 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提升自信心;4.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抗压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课时:共10课时五、教学安排:第一课时:1. 课程导入: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放松心情,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自我介绍,掌握基本的站姿、坐姿。
3. 教学重点:让学生敢于开口,养成良好的言谈举止。
第二课时:1. 课程导入: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学内容:演讲技巧训练,如何运用肢体语言。
3.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演讲的基本技巧,提高演讲能力。
第三课时:1. 课程导入: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演讲的重要性和魅力。
2. 教学内容:演讲稿撰写技巧,如何抓住听众注意力。
3.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撰写演讲稿的能力,提高演讲效果。
第四课时:1. 课程导入:回顾前三课时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学内容:辩论技巧训练,如何运用逻辑思维。
3.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逻辑思维,提高辩论能力。
第五课时:1. 课程导入: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放松心情,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故事讲述技巧,如何运用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
3.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讲述故事的能力,提高舞台表现力。
第六课时:1. 课程导入: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学内容:即兴演讲训练,如何快速组织语言。
3.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第七课时:1. 课程导入:通过观看优秀演讲视频,让学生了解演讲的魅力。
2. 教学内容:演讲情感表达,如何运用情感打动听众。
3.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情感表达的能力,提高演讲效果。
第八课时:1. 课程导入:回顾前七课时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学内容:小组合作演讲,如何与团队成员协作。
3.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
一、课程名称:少儿口才训练课二、授课对象:6-8岁儿童三、授课时长:60分钟四、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 提高学生的口齿清晰度和语言流畅性。
3. 增强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内容:1. 基本站姿和手势礼仪2. 口部操练习3. 诗歌朗诵4. 绕口令练习5. 小故事讲述六、教学准备:1. 教室布置:准备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可布置一些有趣的图片或卡通。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口部操道具、诗歌朗诵录音等。
3. 学生准备: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七、教学流程:第一环节:课堂问候(5分钟)1.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第二环节:基本站姿和手势礼仪(10分钟)1. 教师示范正确的站姿和手势,引导学生模仿。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第三环节:口部操练习(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口部操练习,包括唇舌运动、呼吸练习等。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环节:诗歌朗诵(15分钟)1. 教师播放诗歌朗诵录音,引导学生聆听。
2. 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第五环节:绕口令练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绕口令的技巧,引导学生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绕口令比赛,教师点评并指导。
第六环节:小故事讲述(10分钟)1. 教师选取一则有趣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讲述。
2. 学生分组进行故事讲述,教师点评并指导。
第七环节: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性、参与度等。
2. 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3. 收集学生的课堂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九、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提高口语沟通能力。
2. 增强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语言组织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场合下的语言表达技巧。
课程时间:2课时课程内容:一、热身活动1. 游戏名称:口令接龙2. 游戏目的:让学生在游戏中放松心情,提高反应速度和表达能力。
二、主题讲解1. 主题:自信表达,魅力无限2. 讲解内容:- 自信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自信- 自信表达的技巧- 不同场合下的表达方式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小学生演讲比赛2. 案例分析目的:让学生了解演讲的基本要素,学习如何进行演讲。
四、实践操作1. 练习一:自我介绍2. 练习目的: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信地进行自我介绍。
五、小组讨论1. 讨论主题:如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2. 讨论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分享经验,互相学习。
六、总结与反思1. 总结课程内容2. 反思: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案范文:一、热身活动1. 游戏名称:口令接龙2. 游戏过程:- 教师先说出一个词语,如“苹果”,然后学生依次接龙,说出一个与“苹果”相关的词语,如“苹果树”、“苹果汁”等。
- 学生接龙时,要注意发音清晰,语速适中。
3. 游戏结束,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
二、主题讲解1. 主题:自信表达,魅力无限2. 讲解内容:- 教师通过PPT展示自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信是成功的关键。
- 讲解如何培养自信,如:多参加社交活动,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学会自我激励,树立信心。
- 介绍自信表达的技巧,如:眼神交流、肢体语言、语调等。
- 讲解不同场合下的表达方式,如: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演讲、辩论等。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小学生演讲比赛2. 案例分析:- 教师播放小学生演讲比赛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演讲者的表现。
- 学生分享观看感受,总结演讲的基本要素。
四、实践操作1. 练习一:自我介绍2. 练习过程:-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自我介绍,注意自信表达和语言组织。
7月8日晚少儿口才培训课教案(初稿)
19:30—20:00:学习问好及自我介绍
20:00—20:20:大小声音的训练
20:20-20:40:语音基础(声调练习)
20:40-21:00:(1)童谣练习(手指谣);
21:00—21:20(2)做游戏:《传声筒》
21:20—21:30布置小朋友作业:回家与父母共同练习学会自己单独上台做《自我介绍》(下节课让小朋友独自上台训练)、下节课准备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带来教室玩当营业员的小游戏,想好怎么介绍自己的这件玩具给其他小朋友。
教学内容:
一、学习问好及自我介绍:
教小朋友一种口才课特有的问好方式:
老师:“小朋友们小朋友们,你们好,”(边拍双手边伸手向小朋友握手)
小朋友们要怎么说啊?教小朋友边拍手边向老师伸出双“老师老师你好”,
我发现小朋友们真聪明啊,那有没有哪位小朋友上台来和老师单独打招呼呢?小朋友表现的真棒,让我们大家认识你好不好啊,只要告诉大家你叫什么,今年几岁了,最喜欢做什么事情,在哪儿上幼儿园就可以了!(可引导小朋友在介绍时突出自己的特点,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夸夸自己哪个地方长得最好看,自己有什么厉害的地方,或再问问小朋友喜欢看什么动画片,最喜欢什么动物)
二、大小声音的训练
老师发现啊,有的小朋友的声音很大,逇小朋友的声音就比较小了,小朋友来和老师做一个大小声音的训练好不好啊?小朋友们挺好啊,老师说话大声你就小声,老师说话小声,你就大声好不好啊?
老师:大声“奥特曼打小怪兽”
学生:小声“奥特曼打小怪兽”
老师:小声“奥特曼打小怪兽”
学生:大声“奥特曼打小怪兽”等等。
老师觉得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特别棒,那么老师与小朋友们一起来做一个好玩的手指游戏好吗,你们想不想玩呀?
三、语音基础(声调练习)
四、(1)童谣《手指谣》
锻炼小朋友的口语与肢体语言协调能力
食指拇指碰碰
做只小鸡叫叫:“叽、叽、叽”
食指中指并拢,
做把剪刀玩玩:“嚓、嚓、嚓”
五个手指捏紧,
做个拳头敲敲:“咚、咚、咚”。
(2)做游戏:《发电报》
玩法:老师先问咨小朋友喜欢看哪些动画片,然后根据小朋友喜欢看的动画片内容,在小朋友耳边讲一些有趣的语句,如根据《熊出没》、《海绵宝宝》、《花园宝宝》、《喜羊羊与灰太狼》、《机器猫》等:“懒羊羊喜欢吃青草蛋糕”、“哆拉A蒙是一只可爱的机器猫”“我喜欢听熊大唱“一帅到底””、“海绵宝宝帮小蜗洗澡”等。
小朋友听后传给第二个小朋友,以此类推,当最后一位小朋友讲出电报的内容,发电报人(老师)再进行验证,看小朋友讲得到否正确、生动。
益处: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