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评保彬与南京卷烟厂侵犯著作权纠纷案例分析案情回放

1986年11月,南京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关于广泛征集南京市旗市徽图案的建议》,后经批准执行。1988年6月22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确定市徽市旗图案的决定》。后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制作、使用南京市市徽市旗的规定》,明确市徽、市旗不得用于产品商标、包装装潢等纯商业性活动。1992年10月,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作品选集》中登载了南京市市徽图案,署以南京市徽设计者保彬。且在1989年8月等出版物中介绍保彬作品时均提及南京市旗、市徽图案。

1997年4月28日,南京卷烟厂在其申请并获得注册的商标图案中使用了南京市市徽图案。同年,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废止市徽市旗图案的决定。2003年5月9日,保彬起诉南京卷烟厂侵犯其著作权。

被告南京卷烟厂辩称,南京市市徽图案的创作是在市政府的主持下并代表市政府的意志进行的,因此市政府是市徽图案的作者,依法享有市徽图案的著作权。市徽方案设计图并不是如原告所称的那样由其创作设计,而是评委会在征集到的方案中仔细筛选后由南艺等单位进行再加工,后再综合、包含各方面意见的结果,原告只是这一意志结果的执笔完成者。原告的执笔是代表市政府意志的“执笔”,而非独立的“创作”。故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该案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握手言和,使纠纷得以圆满解决。但这并不影响对其中法律问题的讨论和研究。

法官点评

争议作品是个人作品还是法人作品

对此应从作品创作过程分析,该作品是经市政府征集后产生的,那么是原告保彬独立创作还是仅代表市政府的意志执笔?从美术作品的创作惯例看,一般需作者的智力创造和表现手法反映作品的主题,对美术作品“执笔”本身就意味着是创作,其不同于政府工作报告和领导讲话稿等文字作品,是美术作品本身创作实际所决定的,美术作品作为视觉艺术,对于艺术形象的塑造和作者(画家)精神信息的传递均是借助点、线、面、色彩等视觉元素,以不同结构方式来实现的。视觉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是以各种视觉形态、色彩所构成的视觉关系去表达信息内容的,作者通过生活感悟,在大量现实素材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创作构思,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将这种创作构思以适当形式加以表现,又由理性的认识转化为情感的意象表达,通过艺术技法(形式语言)在画面中再现艺术形象的主题意蕴,最终形成审美的艺术形象。因此,只有实际绘制者才是作者。

争议作品的定性

争议作品应认定为委托作品为宜。委托作品的显著特点是作者按照委托人的思想和要求进行创作,它往往不反映作者本人的思想,而仅仅表现作者的创作技巧。著作权法中的委托作品是指作者根据与某人(自然人)或某单位(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签订的委托合同所创作的作品。本案由于当时缺少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对征集活动中的应征作品权利归属没有具体规定,更不可能签订书面合同,但从合同法基本原理来分析,市政府发布征集市徽图案公告可视为是一种要约,而参与应征提交作品可视为是一种承诺,经过要约和承诺的过程可视为合同成立。结合著作权法第十七条的具体规定,对征集作品权属没有约定的,著作权应属于受托人即作者。

原告在市徽废止后能否主张著作权

由于本案事实发生在1986年底,当时我国著作权法尚未颁布,民法通则尽管通过和颁布但实施是自1987年1月1日起,所以说从征集时的1986年12月14日时尚缺少相关法律,但该征集活动明确截止1987年1月31日,此时民法通则已施行,对著作权已给予保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以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96条规定:1987年1月1日以后受理的案件,如果民事行为发生在1987年以前,适用民事行为发生时的法律、政策;当时的法律、政策没有具体规定的,可以比照民法通则处理。同时在1991年6月1日施行的著作权法第55条规定,对著作权人等权利仍在保护期的依著作权法予以保护,而争议作品仍在著作权保护期,所以本案应适用著作权法的规定。

应否追加市政府为第三人

因被告抗辩认为争议作品是南京市政府的法人作品,因而可能涉及市政府的权利,对是否应通知或追加南京市政府作为本案第三人问题,从现有证据来看,在作者身份可以确定的前提下,可不追加市政府参与诉讼。因为美术作品的属性是表达作品主题,给观赏者以艺术上的审美愉悦,在作品上附加其他属性,通过有关程序确定为市徽,只是对作品的用途作了特别规定,其著作权行使要受有关规定的限制,但并不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其作为美术作品的固有属性。在市徽被废止后,著作权的全部权利仍应由作者行使。

被告行为构成了侵权

通过以上分析,本案应认定争议作品的作者是原告保彬,在其应征作品被确定为市徽以后,该市徽作品的原件(尽管审理中未找到原件)所有权应归南京市政府,而著作权仍归作者保彬,市政府在原有范围内仍享有使用权,即在原有规定的非商业使用范围之内,但其不享有许可他人使用或转让的权利,现被告南京卷烟厂没有合法依据使用原告享有著作权的美术作品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央视记者诉教育部考试中心著作权案例分析

据现代教育报2007年6月13日报道,因认为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题目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央视

记者胡某于近日向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提起侵权诉讼,将教育部考试中心、某杂志社和七家出版社一并告上了法庭。胡某在起诉中称,前不久他偶然在网上发现自己多年前发表的《全球变暖——目前的和未来的灾难》一文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某杂志社转载,被删改后用于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中,且事后四年间教育部考试中心从未以任何形式告知本人。此文继而又被多家出版社编辑至高考复习书籍中出版发行。胡某认为:教育部考试中心未经许可,也未给文章作者署名,就将他的文章用于高考试卷,侵犯了其署名权、作品完整权及知情权等著作权益,因此要求该中心赔偿损失2000元。

针对这一案例,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分析:

第一,法律的适用性问题。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全球变暖——目前的和未来的灾难》一文从形式上看属于文字作品,从内容上看是否具备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客体的条件呢?首先,作品成为著作权客体的首要条件是独创性,简单的说就是不是抄袭、剽窃、纂改他人的作品。据了解,《全球变暖——目前的和未来的灾难》一文是作者多年前独立创作发表的,在发表之后并没有发现他人举报有抄袭等行为,因此,我们可以认定这篇文章具有独创性这一条件。其次,能成为著作权所保护的客体还必须具有可复制性。文字作品当然具有可复制性,这是众所周知的。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认定,《全球变暖——目前的和未来的灾难》一文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适用《著作权法》。

第二,行为的合理使用性问题。首先,我们先认定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行为是否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著作权法》第22条第7款规定,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教育部考试中心是国家机关,他把《全球变暖——目前的和未来的灾难》一文用于2003年的高考试题中是一种执行公务的行为,但是用于高考试题中是否属于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呢?法律并没有做出任何详细的规定。但是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的规定,合理使用的要件之一就是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用于高考试卷中是为了全国考生的利益需要,此种行为具有公共利益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认定将《全球变暖——目前的和未来的灾难》一文用于高考试题中是属于在合理范围内使用,此种行为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其次,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合理使用范围内的使用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的规定,合理使用的要件之一就是使用他人作品时,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并且必须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根据报道,教育部考试中心将《全球变暖——目前的和未来的灾难》一文用于高考试题中时,并没有注名作者的名字。根据《著作权法》第22条的规定,只要不具备合理使用的要件之一,合理使用就不能成立。教育部考试中心虽然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使用了《全球变暖——目前的和未来的灾难》一文,但是其使用行为并不合理,因此我们可以认定他的行为不是合理使用。

第三,行为的法定许可使用或强制许可使用性问题。第一,从我国《著作权法》第23条、32条、39条、42条和43条的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定许可使用的使用者只能是表演者、录音制作者、广播组织者、报刊社。而教育部考试中心是国家行政机关,并不是以上所列举的组织,因此从使用主体上就可以认定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使用行为不是法定许可使用。第二,强制许可使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作品的使用者基于某种正当的理由需要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时,经申请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授权,即可使用该作品,无须征得著作权人同意,但应当向其支付报酬的制度。教育部考试中心在使用《全球变暖——目前的和未来的灾难》一文时并没有向著作权管理部门申请,也未向作者支付报酬,因此我们可以认定其行为不属于强制许可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