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事诉讼法中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

刑事诉讼法中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e6088966.html,

刑事诉讼法中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

作者:李大富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0年第10期

摘要: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提升,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也要求获得更多的权利,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刑事案件具有复杂性,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例如被害人的请求抗诉权受到诸多限制,难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在这一背景下探究保护刑事被害人权利的可行性策略,具有重要的司法实践价值。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0-0199-01

一、刑事诉讼法中保护被害人权利的动因

我国实施《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既是对刑事犯罪人员进行依法惩处,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虽然公诉机关也能从客观角度向司法机关提出诉讼请求,但是由于身份、视角不同,加上并未当场见证刑事犯罪过程,因此并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被害人的诉讼请求。基于这一方面考虑,在刑事诉讼中,必须要保证被害人提交诉讼请求的权利。另外,作为刑事诉讼的双方,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也并不平等,例如被害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如果无法举证,则诉讼请求有较大概率被驳回。这种情形的存在,也迫切要求被害人的合法权利得到进一步的保护。

二、现阶段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存在的缺陷

(一)被害人参与刑事侦查的权利受限

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中,允许在侦查机关正式立案前,被害人提出复议。但是在具体执行时,遇到了许多阻碍,例如被害人提出复议后,由谁受理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明。在刑侦过程中,受害人参与的权利有限,刑侦人员片面听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而不能通过受害人进行求证,容易出现犯罪嫌疑人为了给自己开脱,而提供有利于己方的虚假信息的情况。这样既损害了被害人的权益,也让一些犯罪嫌疑人无法得到相应的惩处。

(二)被害人参与诉讼的权利受限

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应当享有同等的权利,这样也有利于司法审判的公正与客观。但是从现阶段来看,犯罪嫌疑人在诉讼中享有的权利,要明显超过受害人。例如,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不平等。犯罪嫌疑人被审讯前,就可以获得聘请律师的权利,而被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