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7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
申报表
参评成果名称:
申报人姓名:
申请人所在单位:
成果形式:
学科分类:
申报日期: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公室印制
二〇一〇年五月
填写说明
一、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参加评奖:
1、凡在规定时间范围之内由出版社正式出版或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报刊发表的研究成果;
2、不宜公开发表和正式出版,确有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省级以上部门立项并已正式结项的应用研究成果;
二、多人合作的科研成果由第一作者提出申报,如第一作者因某种原因不申报,也可以书面形式委托其他作者申报,但须附委托书。
同一成果不得多处申报。
三、申请参加评奖的研究成果均需提交一份原件和pdf格式电子版成果材料及2份将作者姓名及单位隐去的复印材料。
以非中文撰写的公开出版、发表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须提交原作品并附中译文,篇幅较大的须附2000字左右中文提要。
研究成果被转载、转摘、引用,要出具证明材料。
被国内或省内著名学者评介、评价的研究成果报送要求与成果材料相同。
四、表中“学科分类”项,请按国家学科分类标准,填写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
如:哲学、中国哲学。
“成果形式”项明确写明:专著、教材、工具书、普及读物、古籍整理作品、论文、调研报告。
五、审议书各项必须如实填写。
如发现有失实、剽窃他人作品等行为者,一律取消参评资格,情节严重者将通报批评,直至取消下届参评资格。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申报成果资格审查和推荐参评意见书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初评评审意见书。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
申报表
参评成果名称:
申报人姓名:
申请人所在单位:
成果形式:
学科分类:
申报日期: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公室印制
二〇一〇年五月
填写说明
一、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参加评奖:
1、凡在规定时间范围之内由出版社正式出版或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报刊发表的研究成果;
2、不宜公开发表和正式出版,确有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省级以上部门立项并已正式结项的应用研究成果;
二、多人合作的科研成果由第一作者提出申报,如第一作者因某种原因不申报,也可以书面形式委托其他作者申报,但须附委托书。
同一成果不得多处申报。
三、申请参加评奖的研究成果均需提交一份原件和pdf格式电子版成果材料及2份将作者姓名及单位隐去的复印材料。
以非中文撰写的公开出版、发表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须提交原作品并附中译文,篇幅较大的须附2000字左右中文提要。
研究成果被转载、转摘、引用,要出具证明材料。
被国内或省内著名学者评介、评价的研究成果报送要求与成果材料相同。
四、表中“学科分类”项,请按国家学科分类标准,填写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
如:哲学、中国哲学。
“成果形式”项明确写明:专著、教材、工具书、普及读物、古籍整理作品、论文、调研报告。
五、审议书各项必须如实填写。
如发现有失实、剽窃他人作品等行为者,一律取消参评资格,情节严重者将通报批评,直至取消下届参评资格。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申报成果资格审查和推荐参评意见书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初评评审意见书。
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规定的通知各地、市、自治州委,各行政公署、自治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现将修订后的《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实施。
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 0 0 0年8月29日(发至县)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奖励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激励和调动全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省社会科学事业不断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普及推广等优秀成果的最高奖励。
分设一、二、三等奖,每两年评一次。
第三条社会科学评奖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事求是,好中取优,宁缺勿滥。
第四条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的有关负责同志组成。
省评奖工作领导小组聘任社会科学界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省级有权威性、有代表性、精干的评奖委员会。
省评奖工作办公室设在省社科联。
第五条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由省委、省政府表彰奖励并颁发证书。
第六条评奖经费由省财政专项列支。
第二章评奖范围第七条凡在评奖规定时限内,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社会科学专著、编著、教材、古籍整理注释、译著、科普读物、工具书,在省级以上报刊公开发表的论文、调研报告,均可申报参加评奖。
不宜公开发表和正式出版,确有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应用研究成果,由作者单位出据书面证明,经省社科联组织鉴定并推荐,亦可申报参加评奖。
第八条新闻、文学艺术和群众文化等学科,只限理论研究成果参加评奖。
第九条非学术性的成果,如大事记、概览、辑集的人物传略、统计资料、年鉴、文件、领导讲话和工作总结等,不属于评奖范围。
第三章获奖成果标准第十条基本标准(一)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对哲学和社会科学各领域所提出的现实的和历史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提出了反映客观真理的有创见性的新观点、新结论;开拓了新的领域,填补了学科空白;对原有结论作出新的补充和进一步完善;在研究方法上有新的突破。
(著作类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表1
注:1、评分表中得分合计为每个项目的最高分值之和。
即:18+13+13+16+16+14+10=100
2、评介评价中出现多级刊物评价的按最高项分值计算,不得累计。
签名:
年月日
(论文类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表1
注:1、评分表中得分合计为每个项目的最高分值之和。
即:
18+13+13+16+22+10+8=100
2、系列论文出现多级刊物发表的按最高项分值计算,不得累计。
3、刊物分级目录请参照甘职改办[2004]7号文。
签名:
年月日
(论文类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表1
注:1、评分表中得分合计为每个项目的最高分值之和。
即:18+13+13+16+16+16+8=100
2、成果主要部分发表在多级刊物的按最高项分值计算,不得累计。
3、刊物分级目录请参照甘职改办[2004]7号文。
签名:
年月日。
我校37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甘肃省优秀成果奖”
小石
【期刊名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88(000)002
【摘要】<正> 一九八八年元月十六日,甘肃省召开首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颁奖大会,我校37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得到大会奖励,占全部获奖成果(171项)的21%左右。
其中,刘文英教授的专著《中国古代意识观念的产生和发展》、黄济福副教
授《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第六章)获得一等奖。
另有13项获二等奖,22项获三等奖。
这次评奖是在一九八五年四月至一九八七年四月期间所出的专著、译著、论文中进行的。
全省有近8000人申报成果,参加评奖。
经专家评审,评出171项社会科学研究优秀
【总页数】1页(P17-17)
【作者】小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55
【相关文献】
1.我校9项科研成果获2017年度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J],
2.我院社科研究成果获广西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J], 学院科研中心
3.我校有五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荣获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 [J],
4.《甘肃社会科学》发表论文获甘肃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统计 [J],
5.我院研究成果获“天津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2016-8-30)序号成果作者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奖励等级单位1 陈春文甘肃文化是华夏文明八千年最好的例证论文一等奖哲学社会学院2 李曦珍理解麦克卢汉——当代西方媒介技术哲学研究专著一等奖新闻与传播学院3 杨肃昌中国公共支出绩效审计制度研究专著一等奖经济学院4 沙勇忠等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专著一等奖管理学院5 彭岚嘉郝相礼黄怀璞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编著二等奖文学院6 岳立甘肃省区域和行业碳减排问题研究研究报告二等奖经济学院7 李晓春张载哲学与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研究专著二等奖哲学社会学院8 王学俭张哲多维空间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二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9 迟方旭马克思恩格斯私法思想研究兼及“列宁否认私法论”专著二等奖法学院10 王大桥文学人类学的中国进路与问题研究专著二等奖文学院11 曹子坚姜安印董积生胡淑晶汪晓文康玲芬韩雪梅等著区域发展能力研究丛书丛书二等奖经济学院12 李少惠互动与整合:甘南藏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研究专著二等奖管理学院13 包国宪王学军我国政府绩效治理体系构建及其对策建议论文二等奖管理学院14 韩思艺从罪过之辩到克罪改过之道——以《七克》与《人谱》为中心专著二等奖哲学社会学院15 敏春芳敦煌愿文词汇研究专著二等奖文学院16 李忠林秦至汉初(前246—至前104)历法研究——以出土历简为中心论文二等奖历史文化学院17 曾向红遏制、整合与塑造:美国中亚政策二十年专著二等奖管理学院18 胡颖从河湟傩舞戏看中国戏曲中的“引戏”问题论文二等奖文学院19 刘先春李睿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文化基础研究专著三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20 车如山甘肃高等教育近代化研究专著三等奖高等教育研究所21 张进活态文化与物性的诗学专著三等奖文学院22 曾维刚宋孝宗与南宋中兴诗坛论文三等奖文学院23 刘光华On the path to reconstruct china's catastrophe论文三等奖法学院insurance system(论中国巨灾保险制度体系的重构路径)24 孙冠臣海德格尔形而上学问题简论专著三等奖哲学社会学院25 贾旭东郝刚基于经典扎根理论的虚拟政府概念界定及组织模论文三等奖管理学院型构建26 陈晓强敦煌契约文书语言研究专著三等奖文学院27 张新平胡楠安全复合体理论视域下的北极安全分析论文三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28 赵青山5件文书所反映的敦煌吐蕃时期写经活动论文三等奖历史文化学院29 张克非也论河西地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论文三等奖历史文化学院30 雷恩海中古古代文论的融通与开拓论文三等奖文学院31 李功国汪振江中国古代商法史稿编著三等奖法学院陈永胜吕志祥32 张国兴张绪涛节能减排政府补贴的最优边界问题研究论文三等奖管理学院汪应洛郭冬梅33 斯丽娟生态脆弱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甘肃省为专著三等奖经济学院例34 李映洲敦煌壁画艺术论编著三等奖管理学院35 蔡文成民主形态论:中国人大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专著三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36 周亮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传承的趋势——以花儿为例论文三等奖艺术学院37 文宏突发事件管理中地方政府规避责任行为分析及对论文三等奖管理学院策38 田广中国悲剧观念的现代转型专著三等奖文学院39 焦克源西部新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研究专著三等奖管理学院40 拜荣静西部穆斯林宗教纠纷的法治解决机制论文三等奖法学院41 (宋)杜绾著云林石谱古籍整理三等奖学报编辑部寇甲、孙林编42 马君职业教育学导论专著三等奖高等教育研究所。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
申报表
参评成果名称:
申报人姓名:
申请人所在单位:
成果形式:
学科分类:
申报日期:
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公室印制
二〇一五年二月
填写说明
一、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参加评奖:
1、凡在规定时间范围之内由出版社正式出版或公开发行的报刊发表的研究成果;
2、不宜公开发表和正式出版,确有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省级以上部门立项并已正式结项的应用研究成果;
二、多人合作的科研成果由第一作者提出申报,如第一作者因某种原因不申报,也可以书面形式委托其他作者申报,但须附委托书。
同一成果不得多处申报。
三、申请参加评奖的研究成果均需提交一份原件和二份将作者姓名及单位隐去的复印材料。
以非中文撰写的公开出版、发表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须提交原作品并附中文译文,篇幅较大的须附2000字左右中文提要。
研究成果被转载、转摘、引用,要出具证明材料。
被国内或省内著名学者评介、评价的研究成果报送要求与成果材料相同。
四、表中“学科分类”项,请按国家学科分类标准,填写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
如:哲学、中国哲学。
“成果形式”项明确写明:专著、教材、工具书、普及读物、古籍整理作品、论文、调研报告。
五、申报表各项必须如实填写。
如发现有失实、剽窃他人作品等行为者,一律取消参评资格,情节严重者将通报批评,直至取消下届参评资格。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