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才概况与大中专院校名录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3
甘肃省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职称评定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促进我省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迅速成长,逐步建立一支高效实用的农民技术队伍,加快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农业部《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和晋升暂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我省从事种植、养殖、林果、园艺、农业机械、农村能源、农副产品加工和营销、经营管理等行业,身份为农民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第三条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职称分为农民技术员、农民助理技师、农民技师、农民高级技师四个等级。
第二章评定条件第四条参加评定技术职称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为科教兴农,发展我省农村经济服务。
第五条各级职称评定条件评定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职称,以工作业绩、技术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为主要依据,同时考虑文化水平和农业技术工作资历,不受论文、外语和计算机等限制。
一、农民技术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评定为农民技术员。
1、具有中等专业农业技术学校以上毕业学历或具有中等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学历者;或者高中毕业从事农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初中毕业从事农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并参加县(市、区)以上行业主管单位或农业广播学校、大中专院校组织的技术培训,取得合格证书者。
2、在科技人员指导下能在生产中从事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能解决生产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正确记载和整理技术资料,并能进行分析和小结,且家庭人均年纯收入超过本县(区、市)水平30%者。
3、在自己的承包地里开展过现场技术示范、培训或经验介绍者。
4、由于农业技术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县直以上部门表彰者。
5、在县级以上农业刊物上发表有关农业方面的文章1篇者。
二、农民助理技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评定为农民助理技师。
1、取得农民技术员职称后从事农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者。
2、农业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农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者。
1994-2000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政策与制度大全(2010715)目录一、中专生就业政策1、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暂行规定2、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3、国家教委关于做好1994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4、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普通中等专业教育,不含中师,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通知5、国家教委关于做好1996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6、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改革的意见7、国家教委关于做好1997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8、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做好1998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9、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工作的通知10、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1、关于招收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12、教育部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1、四川省人事厅、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国家不包分配的高等等学校毕业生档案接收管理工作的通知2、四川省人事厅关于搞好大、中专委培生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3、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报告的通知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5、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6、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1994年7、国家教委关于做好199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8、国家教委关于1995年深入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9、人事部关于做好1995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接收工作的通知10、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委、省教委关于做好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毕业11、研究生就业工作报告的通知12、关于做好199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13、四川省人事厅关于转发人事部†关于做好一九九六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接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14、人事部关于做好199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接收工作的通知15、关于印发†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的通知16、国家教委关于继续做好1996年高校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17、关于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1997年18、人事部关于做好一九九七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接收工作的通知119、人事部、公安部、国家粮食储备局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后调整办法‡的通知20、四川省人事厅关于印发†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到民营企业工作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21、人事部关于做好1998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接收工作的通知22、国发[1998]16号国务院关于做好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委、计委、人事厅关于做好一九九八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24、教育部关于做好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5、四川省人事厅关于转发†人事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一九九九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接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26、人事部办公厅关于做好1999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接收工作的通知2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28、教育部关于做好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9、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委、计委、人事厅关于做好一九九九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30、人事部关于做好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接收工作的通知31、关于做好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3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33、关于印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的通知3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三、宜宾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政策1、中共宜宾市委、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速实现‚两个转变?~大力推进人才市场化进程‡的人事制度改革基本方案的通知2、宜委办,1998]80号关于市级机关单位工勤人员补充、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3、宜委办[1998]81号关于全市各级行政机关补充公务员试行预备期制度的通知4、宜委办[1998]82号中共宜宾市委办公室、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改革市属事业单位补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法的通知5、宜府办[1999]47号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委、市计委、市人事局关于加速人才市场化~改革我市普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意见的通知‡6、宜宾市人事局关于做好2000年普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7、中共宜宾市委办公室、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我市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8、宜宾市人事局、宜宾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市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聘补充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10、关于印发†宜宾市贯彻,四川省人事代理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的通知四、研究资料1、西藏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宣传提纲2、三十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变革的回顾与现行制度的分析2一、中专生就业政策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暂行规定[1988]教职字001号发布日期:1988-3-14 执行日期:1988-3-14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报名第三章政治思想品德考核第四章身体健康状况检查第五章考试第六章招生来源计划第七章录取第八章处罚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搞好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选拔适合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培养要求的新生~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兰州市情简介概况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处在东经102°30ˊ-104°30ˊ、北纬35°5ˊ-38°之间,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臵。
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
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既体现了大西北的雄浑壮阔,又展现了江南的清奇秀丽。
兰州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和永登、榆中、皋兰三县,全市总面积 1.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里。
兰州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市区海拔平均高度1520米,年均气温11.2℃,年均降水量327mm,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是比较理想的居住和投资创业之地。
全市户籍总人口322.2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10万人,居住着汉、回、藏、东乡、裕固、撒拉等38个民族。
兰州西汉时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
隋初改臵兰州总管府,清康熙时隶属甘肃行省,省会由陇西迁至兰州。
1941年正式设市,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
全市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8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全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52.44亿元,增长19.05%;一般预算收入50.86亿元,增长25.4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1.98亿元,增长20.4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04亿元,增长17.03%。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06%,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提高到33.99%。
资源兰州及其邻近地区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各种矿床156处,主要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和能源矿产等9大类、35个矿种,临近兰州的白银、金昌是我国镍、铅、锌、稀土和铂族贵金属的重要产地。
兰州位于黄河上游水能富集区,河川径流地表水资源总量38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9.6亿立方米。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干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1500万千瓦,现已建成的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柴家峡、大峡、小峡水电站与邻近地区的其它水电站构成我国最大的水力发电中心之一。
2023甘肃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一览表1500字2023年甘肃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区域主要包括兰州市、天水市、酒泉市、嘉峪关市、平凉市、张掖市、白银市、定西市、庆阳市、陇南市等地。
在兰州市,2023年甘肃高校专项计划将主要实施在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
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拥有较为完善的高校资源和科研条件,是甘肃高校专项计划的重点实施地区之一。
天水市作为甘肃省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甘肃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地区之一。
2023年甘肃高校专项计划将主要在天水师范学院、兰州财经大学天水分校、天水师范学院石羊校区等高校进行实施。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甘肃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地区之一。
2023年甘肃高校专项计划将主要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酒泉校区、兰州商学院酒泉校区等高校进行实施。
嘉峪关市是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要道,也是甘肃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地区之一。
2023年甘肃高校专项计划将主要在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嘉峪关校区、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嘉峪关校区等高校进行实施。
平凉市是甘肃省东南部的重要城市,也是甘肃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地区之一。
2023年甘肃高校专项计划将主要在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中医药大学平凉校区等高校进行实施。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也是甘肃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地区之一。
2023年甘肃高校专项计划将主要在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张掖校区、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张掖校区等高校进行实施。
白银市是甘肃省的地级市,也是甘肃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地区之一。
2023年甘肃高校专项计划将主要在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白银教育学院等高校进行实施。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也是甘肃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地区之一。
2023年甘肃高校专项计划将主要在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定西校区、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等高校进行实施。
庆阳市是甘肃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甘肃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地区之一。
2023年甘肃高校专项计划将主要在庆阳师范学校、甘肃政法学院等高校进行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正文:----------------------------------------------------------------------------------------------------------------------------------------------------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甘政发〔2011〕7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省属各企业: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精神,6月1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XXX平主持召开省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为进一步促进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省内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年底达到85%,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坚持落实好行之有效的就业促进政策(一)继续推进就业促进政策的落实。
近年来,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稳定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和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09〕63号)、《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甘政办发〔2010〕89号)等文件精神,继续推进文件提出的“六条措施”、“七条意见”和“九大行动计划”的实施。
要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对政策措施进一步充实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2024甘肃考研报考点有哪些2024甘肃考研报考点2024年甘肃省考研设西北民族大学、天水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平凉市教育考试中心、张掖市招生办公室、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市教育考试院、庆阳市教育考试院;武威市教育考试院、甘肃政法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白银市教育考试院、定西市教育考试院、酒泉市教育发展服务中心、兰州文理学院、天水师范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河西学院、金昌市招生办公室、陇南市招生考试办公室、临夏州教育考试院、甘南州教育考试院共26个考研报考点。
2024甘肃各考研报考点的报考要求(一)西北民族大学(6201)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西北民族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含相应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下同)。
(二)天水市招生考试办公室(6202)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天水的往届考生。
(三)平凉市教育考试中心(6203)1.报考考研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平凉的往届考生。
2.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甘肃医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四)张掖市招生办公室(6204)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张掖的往届考生。
(五)兰州大学(6205)1.报考考研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2.报考兰州大学单独考试方式的考生。
(六)兰州交通大学(6206)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七)兰州财经大学(6207)1.报考考研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财经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八)兰州理工大学(6208)1.报考全国统考方式的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工业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九)西北师范大学(6209)1.报考考研全国统考方式的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
(十)甘肃农业大学(6210)1.报考管理类联考、法硕类联考方式且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兰州的往届考生。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专业介绍旅游学院咨询电话:0931-*******/lyxy/旅游学院是西北地区普通高校中唯一的旅游类二级学院,是教育部全国百所旅游骨干院校之一,是旅游专业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学院以学科与学术建设立学院,教学与服务社会求发展为办院宗旨,已成为西北地区旅游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智力服务的重要基地。
学院具有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等不同办学层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各类在校学生1500余人,招生范围覆盖全国22个省区。
现设有旅游管理(包含涉外旅游管理、旅游英语、旅游日语三个专业方向)、国际文化交流、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三个本科专业,旅游管理学科属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拥有甘肃省最早的旅游管理硕士点,在西部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管理、跨文化旅游、旅游经济与旅游企业管理等方向招收研究生。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61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5人。
学院现有专用实验及办公用房4700平方米,拥有专业实验室12个(其中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实验室1个),硬件设施在西北地区旅游院校中首屈一指。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4个城市建有专业实习基地22个,为学生专业实习和培训提供了优质条件,也搭建了良好的就业平台。
学院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推行职业生涯导入本科教学的培养模式和主副证书制度,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涉外旅游和旅游英语方向采用1.5+2.5培养模式,前三学期进行旅游管理专业通识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本的学科知识与能力,第四学期进行专业方向分流,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开设针对所有方向的专业任选课程。
学院先后承担规划、可行性研究等项目50余项,全面承揽甘肃旅游行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培训任务,培训人数达3万余人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旅游管理(涉外旅游方向)非师范类专业,采用1.5+2.5培养模式。
培养具有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管理科学知识的复合型旅游类专业人才。
改革开放30年: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成就与经验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成就;经验;机遇改革开放30年来,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30年来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取得的成就,总结实践经验,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80年来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改革开放30年,由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成为发展最快、改革力度最大、质量和效益提高最明显的时期。
并初步形成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为主的比较完整的民族基础教育体系。
1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迅速提高,“两基”攻坚成效显著。
30年来,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发扬甘肃“两基”攻坚精神,始终坚持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由省、州、县、乡四级主要领导总负责、相关部门参加的“两基”攻坚领导小组,按照全省“两基”攻坚规划,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断调整完善“两基”攻坚措施,采取“软件硬抓、硬件强攻”的工作思路,使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84年,肃北、阿克塞两个民族自治县在少数民族地区率先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到2003年,全省21个少数民族县全部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
1997年,肃北、阿克塞、肃南3个民族自治县“两基”达标,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新突破。
截至2007年底,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达到91所、小学2018所、中学155所、职业技术学校31所、大学1所,在校(园)学生分别达到20636人、40.67万人、19.10万人、13700人和22170人。
全省21个少数民族县中17个县实现“两基”。
2020甘肃高校名单和招生录取政策汇总公布甘肃省(50所)2603兰州大学4162010730教育部兰州市本科2604兰州理工大学4162010731甘肃省兰州市本科2605兰州交通大学4162010732甘肃省兰州市本科2606甘肃农业大学4162010733甘肃省兰州市本科2607甘肃中医药大学4162010735甘肃省兰州市本科2608西北师范大学4162010736甘肃省兰州市本科2609兰州城市学院4162010737甘肃省兰州市本科2610陇东学院4162010738甘肃省庆阳市本科2611天水师范学院4162010739甘肃省天水市本科2612河西学院4162010740甘肃省张掖市本科2613兰州财经大学4162010741甘肃省兰州市本科2614西北民族大学4162010742国家民委兰州市本科2615甘肃政法大学4162011406甘肃省兰州市本科2616甘肃民族师范学院4162011561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本科2617兰州文理学院4162011562甘肃省兰州市本科2618甘肃医学院4162011805甘肃省平凉市本科2619兰州工业学院4162011807甘肃省兰州市本科2620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4162013510甘肃省教育厅兰州市本科民办2621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4162013511甘肃省教育厅兰州市本科民办2622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4162013512甘肃省教育厅兰州市本科民办2623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4162013514甘肃省教育厅兰州市本科民办2624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4162013515甘肃省教育厅兰州市本科民办2625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4162010838甘肃省兰州市专科2626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4162011806甘肃省陇南市专科2627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4162011808甘肃省定西市专科2628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4162012511甘肃省兰州市专科2629酒泉职业技术学院4162012539甘肃省酒泉市专科2630兰州外语职业学院4162012832甘肃省教育厅兰州市专科民办2631兰州职业技术学院4162012833甘肃省兰州市专科2632甘肃警察职业学院4162012834甘肃省兰州市专科2633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4162012835甘肃省天水市专科2634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4162012836甘肃省天水市专科2635武威职业学院4162013518甘肃省武威市专科2636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4162013519甘肃省兰州市专科2637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4162013933甘肃省兰州市专科2638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4162013954甘肃省兰州市专科2639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4162013955甘肃省武威市专科2640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4162014131甘肃省嘉峪关市专科2641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4162014319甘肃省天水市专科2642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4162014375甘肃省金昌市专科2643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4162014376甘肃省白银市专科2644甘肃卫生职业学院4162014517甘肃省兰州市专科2645兰州科技职业学院4162014518甘肃省教育厅兰州市专科民办2646庆阳职业技术学院4162014551甘肃省庆阳市专科2647临夏现代职业学院4162014552甘肃省临夏州专科2648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4162014593甘肃省兰州市专科2649兰州现代职业学院4162014594甘肃省兰州市专科2650平凉职业技术学院4162014595甘肃省平凉市专科2651培黎职业学院4162014738甘肃省张掖市专科2652甘肃财贸职业学院4262051378甘肃省兰州市专科一、填报志愿普通高校招生普通文理类在部分批次投档录取实施平行志愿。
甘肃高校网站大全36个
甘肃本科院校
1.兰州大学
2.西北民族大学
3.西北师范大学
4.兰州理工大学
5.兰州交通大学
6.甘肃农业大学
7.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8.甘肃中医学院
9.天水师范学院
10.兰州商学院
11.甘肃政法学院
12.河西学院
13.兰州城市学院
14.陇东学院
15.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16.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17.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18.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19.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甘肃高职学院
1.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2.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3.甘肃联合大学
4.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5.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6.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7.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8.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9.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0.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11.兰州航空工业职工大学
12.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3.武威职业学院
14.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15.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16.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17.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甘肃省人才概况与大中专院校名录 一、甘肃人才状况 甘肃拥有以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为主体的各类科研和开发机构近1200多家,以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为代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级、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和试验基地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54个,是我国重要的科研和教育基地之一,为国家培养锻炼了众多国防科技、高原大气、冰川冻土、干旱农业、气象、生物、化学、物理等众多领域的科技尖端人才。 目前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已达到65万人,其中正高职务2000人,副高职务2.8万人,中级职务15.7万人,初级职务24.9万人。在专业技术人才中,各类专家共4744人,其中:两院院士28人,甘肃省领军人才94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3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2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29人,甘肃省优秀专家473人,“333科技人才工程”人选432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人选509人,省属院校博士生导师人246人。 甘肃有普通高等学校26所,高职类院校25所,涵盖理工、文史、政法、财经等多个领域,其中国家“211”、“985”工程重点大学1所,国家部委直属高校2所,省部共建高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90所;中等师范学校16所;中等技术学校74所、各类技工院校78所。201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近9.8万名,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7.7%、本科学历占43%、大专学历占49.3%;中专和中技的毕业生约有3.5万人。
二、甘肃省高校名录 (一)普通高校(26所):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联合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兰州商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兰州教育学院、陇东学院、河西学院、天水师范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独立)、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独立)、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独立)、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独立)、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独立)、甘肃政法学院东方现代管理学院(独立)、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 (二)高职院校(25所):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文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警察职业学院、甘肃机械电子职工大学、甘肃国防教育学院、甘肃会计学院、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张掖万通职业技术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武威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电力技师学院、甘肃冶金技师学院、甘肃有色金属技师学院、兰州铁路技师学院、兰州装备制造技师学院、甘肃工业技师学院、长庆石油技师学院等。 (三)中专中技(部分):甘肃省经济贸易学校、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省体育运动学校、甘肃省实验中等专业学校、甘肃省医药学校、甘肃省商业学校、甘肃省经济学校、甘肃省财政学校、甘肃省国防科技学校、甘肃省银行学校、甘 2
肃省中医学校、甘肃省艺术设计学校、甘肃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甘肃省财贸学校、甘肃省联合中等专业学校、甘肃机械工业学校、甘肃省东风中等专业学校、甘肃省广播电视学校、甘肃省艺术学校、甘肃省乡镇企业学校、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学校、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兰州电力学校、兰州市卫生学校、兰州中泰联合职业学校、兰州市园艺学校、兰州文科职业中专学校、兰州园艺学校、兰州女子职业中专学校、兰州铁路技工学校、兰州市商业学校、核工业四○四工业学校、兰州城市建设学校、兰州电子工业学校、庆阳职业中专、庆阳林业学校、庆阳财政学校、庆阳工业学校、庆阳艺术学校、长庆石油学校、庆阳市卫生学校、天水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天水卫生学校、天水艺术学校、天水农业学校、张掖市技工学校、武威师范学校、武威卫生学校、武威市技工学校、武威市水利电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武威乡镇企业技术学校、武威女子职业技术学校、临洮农业学校、甘肃煤炭工业学校、白银市工业学校、陇南市卫生学校、平凉农业学校、平凉信息工程学校、临夏州民族学校、临夏州农业学校、临夏州卫生学校、甘南州畜牧学校、甘南藏族综合专业学校、酒泉卫生学校、酒泉农林科技学校等。 三、甘肃省重点高校专业及生源 (一)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117/戏剧影视文学26/新闻学79/广告学30/广播电视新闻学22/新闻学(网络新闻方向) 28/世界历史23/民族学12/旅游管理旅游文化方向41/博物馆学17/历史学(基础理论班) 45/哲学28/社会学39/英语语言文学96/俄语语言文学24/日语28/法学86/经济学37/国际贸易74/经济学(基础理论班)37/会计学86/旅游管理学8/市场营销43/行政管理学18/人力资源管理学38/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1/国际政治38/思想政治教育48/音乐表演37/艺术设计40/教育学19/教育技术学31/大气科学类120/大气科学(基础理论班) 39/数学与应用数学50/信息与计算科学16/数学(基础理论班) 56/通信工程8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4/信息科学与技术基地班33/微电子学54/物理学(磁学 电子材料 新金属材料 理论物理) 63/材料物理36/材料化学34/物理学63/化学100/应用化学(一) 35/化学工程与工艺28/化学71/原子核物理70/放射化学32/生物科学59/生物技术52/生态学26/ 地理信息系统40/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29/环境科学29/地质科学40/水文与水资源工程30/环境工程28/地球化学28/地理科学(基础理论班) 45/草业科学30/农林经济管理22/地质工程35/理论与应用力学38/土木工程38/临床医学423/护理学48/医学检验55/医学影像学60/麻醉学59/临床医学105/口腔医学30/药学81/预防医学53/公共事业管理19 (二)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393/历史学149/文秘教育47/新闻学49/思想政治教育95/法学100/社会工作22/管理科学18/学前教育16/应用心理学43/英语242/英语(翻译方向)30/俄语30/数学与应用数学2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53/信息与计算科学5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5/物理学179/电子信息工程107/化学192/化学工程与工艺62/生物科学129/生物技术51/科学教育53/地理科学122/地理信息系统38/环境科学50/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41/教育技术学86/广播电视编导46/工商管理43/国际经济与贸易56/会计学108/金融学122/经济学36/统计学36/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1/舞蹈学42/音乐表演32/音乐 3
学69/美术学97/艺术设计54/体育教育94/民族传统体育40/旅游管理224 (三)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12/国际经济与贸易82/金融学169/法学150/社会学53/教育技术学77/应用心理学78/汉语言文学124/汉语言(维汉翻译)77/中国少数民族(藏)语言文学160/中国少数民族(蒙古)语言文学69/英语135/英语(蒙英双语)39/俄语30/阿拉伯语76/新闻学88/广告学49/广播电视新闻学90/音乐学98/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4/音乐表演65/舞蹈学75/绘画50/艺术设计84/历史学61/数学与应用数学(藏汉双语)35/数学与应用数学50/信息与计算科学9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13/电子信息工程97/通信工程140/环境工程89/制药工程91/生物工程63/动物科学17/生物技术58/动物医学48/临床医学160/护理学56 (四)兰州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216/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压)3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铸造)28/金属材料工程76/冶金工程6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36/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23/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212/化学工程与工艺109/环境工程59/应用化学9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08/纺织工程23/工业工程33/热能与动力工程234/水利水电工程63/测控技术与仪器 61/自动化18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7/电子科学信息与技术113/土木工程407/工程管理64/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62/给水排水工程65/工商管理51/市场营销28/财务管理25/金融学65/国际经济与贸易66/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62/旅游管理27/英语91/日语62/法学68/行政管理28/理论与应用力学31/应用物理学55/食品科学与工程65/生物工程60/制药工程 54/建筑学58/城市规划29/工业设计57/艺术设计3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79/通信工程118/信息与计算科学54/ (五)兰州交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55/材料科学与工程56/测绘工程43/测控技术与仪器(机电一体化)91/测控技术与仪器(机车车辆检测)28/车辆工程(电力机车)123/车辆工程(动车组)56/车辆工程(内燃机车)56/车辆工程(铁道车辆)115/城市规划21/地理信息系统5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79/电子科学与技术51/电子信息工程63/法语30/给水排水工程155/工程管理99/工程力学28/工商管理46/工业工程34/工业设计25/广告学26/国际经济与贸易58/汉语言文学40/化学工程与工艺103/环境工程101/环境科学31/会计学17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3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4/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07/建筑学47/交通工程118/交通运输245/交通运输(物流管理)110/热能与动力工程(热能动力及自动化)44/热能与动力工程(内燃机工程)72/软件工程41/生物工程50/市场营销51/水利水电工程92/通信工程127/土木工程(地下工程与隧道)80/土木工程(建筑工程)26/土木工程(桥梁工程)195/土木工程(铁道工程)45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6/信息与计算科学39/艺术设计83/应用化学51/应用物理学29/英语91/自动化120/自动控制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