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简介[gechenyi]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以工学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
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8个,本科专业55个。
目前有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一流专业2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8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8个。
现有各类在籍生3万余人。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导师97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58.45%,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为96.28%。
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
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
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藏书量250余万册。
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显著,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
长期以来,学校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坚持“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的原则,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在校大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索尼杯”“瑞萨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优胜杯”,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SIAM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冠军等国家级以上重要奖项。
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简介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
1942年诞生在抗日烽火之中,是我党我军早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
1958年定名为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
经历60余年的建设发展,南邮已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信息科技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涵盖工、理、管、经、文、教等多个学科门类,以通信、计算机等电子信息学科为鲜明特色,在通信和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领域有重要影响,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现包括三牌楼、仙林、小行和吴江职业技术学院四个校区,其中仙林新校区位于南京亚东新城区仙林大学城,占地2026余亩,新校区山青水秀,风景独特,是一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分区、配套完整、整体协调、风格新型的信息科技类大学校园。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500人,其中专任教师900多人,正、副高职专业技术人员400多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20多人,有3名工程院院士为学校兼职教授。
现有各类在校生200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500多人,本专科生12000多人。
南京军区从2004年起依托我校招收国防生,现有在校生100多人。
学校设有管理工程系(邮政系)、通信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工程系、光信息技术系、应用数理系、教育技术系、外语系、社会科学系、通达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和吴江职业技术学院。
现有5个博士专业、13个硕士专业和30多个本专科专业,学位点涵盖了通信与信息技术主要的学科领域,已形成比较齐全的信息技术学科群、较为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成为全国为数不多、江苏省唯一具备大规模系统地培养信息科技专业人才实力的高校。
目前,已建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
图书馆藏书量80万册,中外文报刊1000余种,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350余种,通信类外文藏书居江苏高校之首。
学校现有光纤通信、信息网络技术、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4个研究所。
对南邮的评价
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南邮)是一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综合性大学,其办学特色和优势使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作为一名南邮的学子,我对这所学校的评价可以用“卓越、创新、人文、服务”来概括。
南邮在教学科研方面表现出卓越的水平。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他们既具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又具备教学经验,能够给予学生系统的知识培养。
此外,南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开设各类实验室和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在科研方面,南邮积极推动学术创新,鼓励师生进行科学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南邮注重人文关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校设有多个学生组织和社团,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
同时,南邮还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多个人文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南邮致力于为社会服务。
学校积极推动与企业、政府等合作,为社会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
同时,学校还开展了多项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南邮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周边居民提供便利服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具有卓越教学科研水平、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服务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通过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同时,南邮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并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作为一名南邮的学子,我为自己的学校感到自豪,相信南邮将继续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服务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南邮培养方案南邮培养方案资料一、背景介绍南京邮电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南邮)作为国内一流的信息与通信学科高校之一,一直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人才。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南邮不断优化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目标南邮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以下特点的优秀人才:1.宽口径•掌握较宽广的学科知识,拥有全面的基础素养。
•具备跨学科合作与创新能力,能够解决综合性问题。
2.精口径•在主修专业方向上拥有扎实的基础和高超的技能。
•具备研究深度和专业领域的创新能力。
3.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培养内容1.学科课程•提供丰富多样的学科课程,满足学生的基础需求。
•强调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践教学•设立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3.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组织创新创业比赛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业热情。
4.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提供相关支持和指导,使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够得到有效发展。
四、评估与考核1.学分制度•采用学分制度,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估,确保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和能力。
•考核包括平时表现、考试、实验报告、作业等多种形式。
2.综合素质评价•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学术水平、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学术成果、学术报告、社会实践等方面。
3.评优奖励•设立优秀学生奖励制度,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和参与各项活动。
•奖励包括奖学金、学术荣誉称号等。
五、总结南京邮电大学的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具有宽口径、精口径和能力培养的优秀人才。
通过丰富的学科课程、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023南京邮电大学排名多少位_最新全国排行榜南京邮电大学排名第几多少位全国2023南京邮电大学在全国大学排名中,位居99位,强于全国排名100位的浙江南京邮电大学在江苏省大学排名中,位居第14位,强于排名第16位的南京南京邮电大学在理工类的大学排名中,位居第50位,强于排名第52位的山南京邮电大学历年排名南京邮电大学2022年全国排名第97位南京邮电大学2021年全国排名第106位南京邮电大学2020年全国排名第116位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全国排名第121位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全国排名第131位南京邮电大学怎么样1、南京邮电大学很好,仙林校区很大很漂亮,学校的食堂饭菜很好吃(?)就是有点贵,那还不是一般的贵,一个肉菜六七块,大家一般都打两个菜2、南京邮电大学学校还可以,工科学校,前期在仙林校区上学,乘坐地铁2号线,交通便利,不过到地铁站还是很远的,不过现在共享单车很多,很方便,没那么麻烦!3、南京邮电大学学习氛围不错,食堂实在不怎么样...仙林校区那边不了解,管院都在三牌楼校区了,设施啥的不如仙林,通信、计算机之类的理工科专业比较好就业,管院学费前三年每年八千左右高考怎么选大学第一步:确定想要去的城市如果你没有目标院校,那么就可以从城市入手,先确定城市再筛选大学。
首先你要考虑是去省外上学还是省内上学,无论去省外还是省内,都有不同的优缺点。
省内上学的话:离家近回家容易、对当地更熟悉也更好适应;省内大学对省内学生招生名额较多、分数会更低、能选一个好点的专业;在省内上学的话亲戚朋友都很近、人脉资源更多。
省外上学的话:能够了解到更多不一样的城市、开拓眼界;能培养自主自立的能力、并提高综合能力;有些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更丰富。
在选择城市的时候,如果有明确的目标就最好,当然没有的话也可以多选几个,选出自己更想去上学的城市,再进行大学的筛选。
每一个地区都有很多大学,不过更好的高校资源自然是集中在更发达的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这些地区高校数量多,而且质量也是很高。
南京邮电大学专业评级
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国家重点大学,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被誉为“东方工程大学”,专业实力和学术研究的强大发展为全国提供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
南京邮电大学的专业评级一直名列前茅,教育部每五年发布一次专业排名,南京邮电大学的本科专业一直保持在前20
位之内,其中一些专业甚至跻身前10位。
南京邮电大学的专业评级特别强大,这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上,也体现在学术教学上,它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他们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完善的指导服务,使学生在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中得到全面的支持。
此外,南京邮电大学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也取得了卓越成就。
它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而且还在企业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以上可以看出,南京邮电大学的专业评级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它的专业实力和学术研究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技术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南京邮电大学成立于1958年,连同前身,校史历经60余年。
其前身最早是1942年创办于山东滨海抗日民主根据地东甘霖村的“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 1945年7月训练班扩建为“战邮”学校,嗣后,一度称为山东大学邮电专科部及山东邮政专科学校。
校址先后辗转在鲁南、临沂、五莲等地。
1948年,学校在益都(青州)定名华东邮电学校,隶属于当时华东邮电管理总局。
1949年8月,学校从山东济南迁到南京市。
在1942年至1949年建国之前的八年间,学校为革命战争培养了一批急需的邮电通信中坚人才。
1950年12月,学校扩建成为直属邮电部的南京邮电学校,兼办中等专业和高等专科班。
学校于1951年11月至1953年4月间,经邮电部决定一度改隶由华东邮电管理局领导辖管并改名为华东邮电学校。
1954年,学校发展分立为邮电部南京电信学校和南京邮政学校,至1958年7月。
1958年8月,国家批准,邮电部以(58)干校字第60号通知,“兹决定自本年八月份起将南京电信学校改为高等学校并定名为南京邮电学院,本科设置无线电通信与广播、电报电话通信和邮电组织与计划三个专业;专科所设专业与原专科班同,最终容量定为4000人。
为挖掘潜力、节约投资起见,将南京邮政学校并归南京邮电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是邮电部(1999年3月后为信息产业部)部属重点院校;自2000年2月全国高校领导体制改革后,南邮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
2005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并报教育部批准,南京邮电学院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
学校大力提倡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工作,在现代信息交换与通信网络、移动通信与电磁兼容、信息理论与通信信号处理、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像处理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通信与信息网络安全、光通信与光电子技术、量子信息处理、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非线性电路与智能优化技术等研究领域有较强优势。
近三年,承担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课题1239项,发表学术论文3267篇,1078篇被SCI、EI、ISTP收录。
南邮培养方案(一)南邮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南邮)是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工程学科为主体,工、理、管文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多科性普通本专科高等学校。
•南邮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成立于1954年,是中国邮电通信业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
培养目标•南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以满足信息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培养方案基本思路•以服务信息化经济社会建设为导向,全面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
培养特点•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学生。
•经过专业基础教育后,开展专业拓展与综合素质教育。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强调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培养模式•系统培养模式:根据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科学、系统地安排专业课、实验课、课外活动等,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主动学习模式:鼓励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实验实践等形式,主动参与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项目驱动模式:将实际项目与课程相结合,通过项目实践,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具体措施•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开设实验实习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升创新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设立学生社团和志愿者组织,拓宽学生的交流与拓展空间。
三、师资力量教师队伍•南邮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大部分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背景,具备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
师资培养•学校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师发展,提供教学培训和教学改革项目,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方法。
四、就业和创业支持就业支持•学校积极与企业合作,为毕业生提供专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和实训,提供实习机会,增加就业竞争力。
南京邮电大学校训是:“厚德、弘毅、求是、笃行”
“厚德、弘毅、求是、笃行”,“厚德”和“弘毅”是做人、做事、为学的前提,体现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具体要求,“求是、笃行”反映了做人、做事、为学态度和精神。
1.“厚德”指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出自《易经·坤卦》
2.“弘毅”,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
出自《论语·泰伯》
3.“求是”指科学地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实实在在地办事。
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
4.“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行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
出自《礼记·中庸》。
南京邮电大学学院介绍2011年7月25日为方便11届报考南邮的学生了解本校学院,特在此贴上提供各专业的官方介绍。
所有信息均来自南邮官网(若有变动,以学校官网为准),顺序亦如此~~此贴仅作参考欢迎补充O(∩_∩)O~=====================================================================强化培养部强化培养部官网:/南京邮电大学强化培养部成立于2010年6月,现有2010级3个理工科强化班、1个综合文科强化班,共计116人。
强化培养部是我校本科教学改革的特区、精英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研究生优秀生源基地。
强化培养部以追求卓越、培养杰出人才为己任,以塑造高尚人格、培养创新能力和高素质为宗旨,以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气氛为重点,旨在培养一批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强烈的进取精神、扎实的基础理论、科学的知识结构、优良的素质能力、持续的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强化培养部实行完全学分制,实施宽厚基础上的个性化培养。
2年基础课程后根据学生意愿实施专业分流,提供多种模块化专业课程供选择,以学生学习和研究兴趣为中心,自主调整确立专业;实施全程导师制,配备优质教学资源,大力推进研究性教与学;学生可以及早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训练和实践创新,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可以免试保送本校或相关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及硕博连读研究生;设有鼎峰讲坛,院士、著名教授定期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评奖评优等方面享有更多激励和优惠政策。
一、招生方式2011级通过高考录取和在校选拔两种方式招生。
江苏生源采用在校选拔,本一批次录取的前15%、本二批次录取的前5%,可在新生开学前向强化培养部申请参加选拔考试,共选拔60人左右。
非江苏省生源采用大类招生高考录取方式,计划录取30人。
二、培养模式实行“2+2”培养模式。
前2年,按照电气信息类大类培养,集中学习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夯实基础,淡化专业,试行淘汰制。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南邮院系简介-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该学院设有5个系:通信工程系、网络工程与技术系、无线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图像与广播电视工程系;设有2个教学中心:通信与信息处理实验教学中心、通信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有2个校级科研单位挂靠在学院:“信号处理与传输研究院”和“通信技术研究所”。
学院现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硕士点;具有“通信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广播电视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邮院系简介-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现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和微电子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
学院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现拥有“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等四个博士学位点和四个硕士学位点,拥有“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等二个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
其中,“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是江苏省重点学科。
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近千人,硕士(博士)研究生400余人。
光电工程学院【南邮院系简介-光电工程学院】学院现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光学工程”、“光学”和“工业工程”等3个硕士学科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1个本科专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我校第一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是江苏省重点专业建设点,涵盖“光电信息系统与网络”和“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两个专业方向。
光电工程学院前身为1978年成立的通信研究所并于当年招收研究生,1998年招收“光电子技术”本科生,1999年成立光信息技术系,2005年成立光电工程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本吗学校简介想要了解南京邮电大学是不是一本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本吗学校简介”,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本吗南京邮电大学属于一本大学,该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校。
学校简介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
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
学校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江苏省管理为主。
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南京邮电大学。
学校秉承“信达天下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践行“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发扬“勤奋、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
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校。
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现有仙林、三牌楼、锁金村、江宁四个校区,22个院(部、中心),另外还在扬州举办了独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拓展阅读:南京邮电大学重点学科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体育学。
江西省“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土木工程、工商管理。
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江西省高校学科联盟首批牵头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体育学、机械工程。
江西省一流学科(优势学科):交通运输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英文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UPT) is a key university directly unde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It is located in Nanjing, the ca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NUPT is 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with a long history. It was founded in 1912 and was originally known as the School of Communications of the Ministry of Posts and Communications. In 1952, it was renamed Nanjing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1993, it was officially renamed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UPT has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including engineering, science, management, economics, literature, law, 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history. It has 14 schools and departments, offering a total of 66 undergraduate programs, 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In addition, NUPT has established a number of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centers, such as the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the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stitute of Network Technology.NUPT has a strong faculty team, with more than 2,000 faculty members, including more than 1,000 full-time teachers. Among them, there are more than 500 professors and associate professors, and more than 1,000 doctoral and master's supervisors. In addition, NUPT has a number of well-known experts and scholars, such as academician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ChineseAcademy of Engineering, and winner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NUPT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It has establishe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with more than 100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in more than 30 countries and regions. It has also established a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joint research centers and international joint laboratories.NUPT is committed to cultivating high-level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t has trained a large number of outstanding talents for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and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well-off society.。
南京邮电大学(简称“南邮”)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由国家信息产业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因信息学科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学生就业形势好,而享誉国内外。
学校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信息学科为优势,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教等学科相互交融、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正昂首挺进多科性、开放式、高水平、特色鲜明,信息学科领域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新阶段。
学校发轫于1942年抗日烽火中的战邮干训班,先后易名为战邮干校、邮政专科学校、华东邮政学校、南京邮电学校、南京电信学校、南京邮政学校,195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
几十年来,南邮人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不断提升;1978年,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8年,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2007年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两个20年,学校的办学层次实现了从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的三大跨越。
学校校园环境怡人,现有仙林、三牌楼、小行、苏州吴江松林镇四个校区,总面积3003.6亩,其中仙林校区和三牌楼校区共2300亩。
学校现有经济与管理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光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数理学院、传媒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吴江职业技术学院等12个学院,外语系、社会科学系、体育部等3个系(部),2个研究院,7个研究所,4个研究中心,此外,还举办有独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学校注重保持优势,强化特色,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建立起了以信息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教六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科体系涵盖了电子与通信、计算机、自动化、半导体与材料等信息科学的主要领域,打造了一批影响较大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
学校拥有通信工程等34个本科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等6个博士点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9个硕士点。
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有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个,省级品牌专业及其建设点各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及建设点4个,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工程中心和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学校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以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中坚力量,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
现有教职工1555人,其中专任教师885人;师资队伍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教师总数的35.1%,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69.5%;有“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60名;目前有4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人入选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40余人被授予江苏省“青蓝
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学校注重加强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结合,不断推进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基于学科大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十五”期间,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注重创新人才培养,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设立“自主个性化学分”、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建设创新实践基地等途径,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骨干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建成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优秀)课程8门,省级优秀课程群2 个;构建了国家、省、校三级教材建设体系,近三年有1本教材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18本优秀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教材规划选题。
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显著。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904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1096人,研究生1821人,成人脱产班987人。
长期以来,学校强化质量意识,坚持从严治校、严格管理,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每年吸引并保持着充足、高质量的本科生生源。
近三年理科专业录取最低分超出当地录取线40分以上的省份超出半数,文科专业在各省区录取线一般也超出当地省控线20分左右。
在校本科生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中,成绩喜人,获奖档次和数量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南邮学子曾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夺得全国唯一的最高奖“索尼杯”。
1997年以来,学生累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20余项,其中,国际奖20项,国家奖130余项,省部级奖470余项。
几十年来,学校为党和国家输送了各类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近10万名,分布在通信、信息、邮政、广电、国防、安全等重要行业和领域,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的技术中坚和管理骨干,涌现了一大批杰出校友,有“华夏IT英才的摇篮”之誉。
南邮毕业生以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涌现了一大批杰出校友,如联合国国际电联副秘书长赵厚麟,瑞典于默奥大学应用物理与电子系终身教授、物理学诺贝尔奖推选委员会委员李海波,中国联通集团公司董事长、原中纪委委员常小兵,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周德强,中国网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滕勇,中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殷一民,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何宗就等。
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
已建成一个以千兆光纤为骨干的技术先进的宽带高速校园网,通过Cernet及Chinanet双路由与Internet联网,实现了校园有线、无线网络双覆盖,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条件。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电教、CAI、网上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
图书馆纸质文献藏量125.83万册,其中信息、通信、电子、计算机类专业书籍在我国高校中属藏书量最高的院校之一,图书馆建有网络系统并与校园网相联,达
到国内先进水平。
学校历来重视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初步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并驾齐驱的工作格局。
在1978年全国首届科学大会上,因一举夺得8项大奖而扬名神州,曾成功研制全国第一套会议电话自动设备、江苏省第一套黑白电视发射设备,学校科研实力在九十年代初进入全国高校前百名。
“九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343项,科研经费1.51亿元,其中承担863计划项目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项,国家级科研项目6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30项;获国家、省(部)等各级科研成果奖43项;发表论文被SCI、EI、ISTP 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236篇。
学校在现代信息交换与通信网络、无线移动通信与电磁兼容、信息理论与通信信号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图像处理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通信与信息网络安全、光通信与量子信息处理、非线性电路与智能优化技术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展活跃,并有一定优势。
近三年获国家、省(部)等各级科研成果奖10项,获得授权专利10项;发表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145篇。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评为信息产业部和江苏省优秀期刊,是EI收录期刊之一。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也被定为省“一级刊物”。
学校积极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
1990年起就成为联合国国际电联亚太电信组织(APT)在中国的培训基地之一。
十几年来,共培训了印度、朝鲜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十多批学员。
较早与美、英、德、法、加、俄、日等15个国家和港、台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校际合作关系,先后有800多位国外、境外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学校也选派300余人次出访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
成立有“海外教育学院”,招收培养国外留学生,并与美国纽约科技大学、美国纽约理工学院、英国诺桑比亚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与印度国立信息技术学院(NIIT)合作培养软件人才。
通过主办国际与地区性学术会议,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知名度。
南邮人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历史,就是中国大半个世纪来通信、信息事业发展变化的缩影。
秉承“勤奋、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坚持“育人为根本,质量是生命”的办学宗旨,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学校连续10年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称号,多次荣获“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南邮人将按照“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科兴校、特色名校、创新活校、制度治校”的发展思路,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到建校80周年(2022年),把南京邮电大学建成高水平、特色鲜明,信息学科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