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腰椎横突症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锻炼方法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是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和运动功能受限等症状。
针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合理的锻炼方法可以缓解症状、改善脊柱的稳定性以及促进康复。
1.常规锻炼:- 热身运动: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例如颈部、肩部和躯干的旋转、转动和伸展练习,以准备身体进行进一步的锻炼。
- 有氧锻炼: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这些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功能,增加身体的耐力和灵活性。
- 强化训练:进行一些适当的强化训练,以增强核心、腿部和臀部的肌肉力量。
例如腹肌、背肌和臀肌等。
这些肌肉的强化有助于支撑脊柱,减轻腰椎的负担。
2.伸展运动:- 脊柱伸展:躺在地上,双腿弯曲抬高,双手叉腰,用力将臀部抬离地面,重复多次。
这种伸展动作可以拉伸背部和腰部的肌肉,减轻腰椎压力。
- 下肢伸展:坐在地上,将一条腿伸直,另一条腿向内弯曲,然后用双手抱住伸直的腿,向身体靠近,保持20秒,然后换腿。
这种伸展动作有助于拉伸臀部和腿部的肌肉,减轻下肢放射痛。
3.瑜伽:- 猫牛式:跪在地上,手臂和大腿与地面平行,然后慢慢屈腰,同时让头部和脊柱向上卷曲,然后再慢慢还原。
这种姿势可以缓解背部和腰部的压力,增加腰椎的灵活性。
- 孩子式:跪在地上,臀部坐在脚跟上,然后慢慢将上半身前倾,头部放松在地面上。
这个姿势可以拉伸背部和腰部的肌肉,缓解腰部的紧张。
4.泳池锻炼:- 腿部训练:在水中进行腿部的抬腿和踢腿动作,既能锻炼腿部肌肉,又能减轻腰椎的负担。
- 脊柱伸展:在水中进行脊柱的伸展动作,例如在水中漂浮,同时进行躯干的伸展和转动。
总之,针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锻炼方法主要包括常规锻炼、伸展运动、瑜伽和泳池锻炼等。
在进行锻炼前,应该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物理治疗师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锻炼方法,并遵循正确的锻炼姿势和方法。
锻炼应该逐渐增加,避免过度用力和剧烈运动,以免给脊柱带来额外的压力和损伤。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按摩方法
本病较为常见。
积累性劳损,外伤是主要致病原因。
由于第三腰椎横突在腰椎中最长, 易出现劳损, 易受外伤,进而出现无菌性炎症、局部水肿、组织变性、粘连等。
患者以青壮年居多,单侧患病者多见,体力劳动者易患此病。
患者第三腰椎横突处疼痛,局部可能出现肿胀。
患侧臀部疼痛,也可出现大腿痛、腰部运动障碍, 以向健侧的侧屈运动障碍最为明显。
1. 方法与步骤见图。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推拿按摩
(1)患者取俯卧位,术者位于患者左侧, 以右手掌根在患
者腰部患处掌根揉治疗第三腰椎横突外缘处3~ 5 分钟, 力量以轻柔
为宜,见本图(1) 。
(2)术者以双手食、中、无名指指端为着力点按揉患者腰椎棘突3~ 5 分钟, 以患处为重点,见本图(2) 。
(3)术者用拇指按揉患者的居髎及环跳穴。
每个穴位处各持续治疗
1~ 3 分钟,见本图(3) 。
(4)术者以拇指揉腿患者伏兔、委中、承山穴, 持续治疗3~ 5 分钟,见本图(4) 。
2. 注意事项(1)此症临床多
见痛点确定,应先确诊后再行以上治疗。
(2)治疗需持续进行,发病及治疗期间, 以休息为主。
(3)治疗过程中手法力度宜刚柔相济, 不要用力过大, 以免造成不良后果,也不能轻而无效。
(4)应加强局部保暖,佩戴合适护腰,保护腰部不受损伤。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由于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组织的损伤,造成慢性腰痛,出现以第三腰椎横突处明显压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亦称第三腰椎横突滑囊炎或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炎。
因其可影响邻近的神经纤维,故常伴有下肢疼痛。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尤以体力劳动者常见。
:释义·腰椎横突位于腰椎两侧,无骨性组织保护,其中第三腰椎横突最长,上有腰大肌、腰方肌起点,并附有腹横肌、背阔肌的深部筋膜。
当腰腹部肌肉强力收缩时,该处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因此,第三腰椎横突上附着的肌肉容易发生牵拉损伤,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肿胀、充血、液体渗出等病理变化,继而发生滑膜、纤维组织、纤维软骨等的增生,临近腰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受到刺激,日久神经纤维可发生变性,产生腰部和臀部痛,引起腰骶肌痉挛。
急性扭伤时可使第三腰椎周围的肌肉筋膜被撕裂,出现损伤性炎症。
若治疗不当可引起横突周围瘢痕粘连、筋膜增厚、肌腱挛缩等病理变化,并产生相应的症状。
风寒湿邪侵袭,由于一侧腰背肌紧张或痉挛,可引起对侧或同侧肌肉在牵拉的作用与反作用力的影响下损伤。
中医学认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腰部受损,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或肾虚腰府失养所引起的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发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中医将其归为“腰痛”的范畴。
:3 诊断3.1 诊断要点3.1.1 病史腰部长期劳损或者腰部单一姿势时间过长。
释义·腰部长期劳损或腰部单一姿势时间过长可引起腰背筋膜或肌肉紧张,使同侧或对侧横突尖处的软组织撕裂而受损伤,并出现渗出、出血、水肿,反复劳损积累可引起横突周围软组织粘连、肌筋膜增厚、肌肉挛缩等病理变化,使穿过其中的神经血管受到炎性刺激和机械性挤压而产生疼痛刺激症状。
3.1.2 症状体征以腰部慢性、间歇性酸胀、疼痛乏力为主症。
酸痛部位广泛,但不能指出具体的疼痛点,腰部容易疲劳。
单一姿势难以持久维持,劳动后腰部症状明显加重。
查体:慢性期无明显体征;急性发作时,腰部肌张力增高,运动功能受限,第三腰椎横突的顶端有压痛,呈结节状或条索感;下肢腱反射对称,皮肤知觉、肌力、直腿抬高试验均属正常。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一、概述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是比较常见、也难治愈的腰痛病之一。
一般治疗方法难于见效。
由于针刀疗法的应用,对该病病理进行了新的探讨和认识,故在治疗上取得了立竿见影的疗效。
二、解剖学特点第三腰椎横突有众多大小不等的肌肉附着,相邻横突之间有横突间肌,横突尖端与棘突之间有横突棘肌,横突前侧有腰大肌及腰方肌,横突的背侧有骶棘肌,腰背筋膜中层附于横突尖(图6-20,21)。
在腰椎所有横突中,第三腰椎横突最长,活动幅度也大,受到的拉力也最大,因之,损伤机会也较多。
图6-20,21 第三腰椎横突解剖示意图三、病因与病理第三腰椎横突比其他腰椎横突较长。
处于腰椎的中段,起到加强腰部稳定性和平衡的作用。
由于这一生理特征,在腰部作屈伸活动时,增加了横突尖部磨擦损伤腰部软组织的机会,当人体作过多的持久的弯腰屈伸活动时,第三腰椎横突尖部就会磨擦损伤腰背深筋膜和骶棘肌。
受第三腰椎横突尖部磨擦损伤的肌肉,会有毛细血管出血,肌肉纤维断裂。
在自我修复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肌肉的内部会产生疤痕,而与第三腰椎横突尖部粘连,限制腰背筋膜和骶棘肌的活动(腰部的屈伸)。
当人体用力作弯腰活动或劳动时,深筋膜和骶棘肌就会受到牵拉而进一步损伤,引起局部出血、充血和水肿,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充血和水肿被吸收,临床症状又有所缓解,但是,粘连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临床上未得到有效治疗者(剥开粘连或切除第三腰椎横突)都有症状逐渐加重的趋势。
由于受第三腰椎横突尖部磨擦牵拉损伤的肌肉部位是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运动范围内的一条线上,因此,发生粘连必在横突尖部,当粘连形成后,将痛点就固定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这个点上,故形成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四、临床表现腰部中段单侧或双侧疼痛。
腰背强直,不能弯腰和久坐、久立,严重者行走困难,站立时,常以双手扶持腰部,通过休息和各种治疗可缓解。
一旦腰部作过多活动,疼痛又加重,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在床上翻身都感到困难。
腰三横突腰三横突位于腰椎生理前凸的顶点,所受牵拉力最大,横突最长,其横突上两侧对称分布相互拮抗的肌肉。
以维持人体重心的稳定,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腰三横突部位软组织损伤为特点的一组症侯群,又称“腰三横突周围炎”“腰三横突滑囊炎”。
一、病因病理1.长期的慢性劳损由于第三腰椎横突最长附着肌肉最多,又位于生理性腰前凸的顶点,故长期的牵拉力过大,时间过长,其附着的肌肉韧带筋膜超出其生理承受限度引起损伤。
同时腰神经的感觉支也会受到牵拉可引起水肿变性产生疼痛,造成局部肌肉痉挛,使腰三横突周围出现水肿、渗出、纤维增生变性或形成滑囊炎。
2.突然的弯腰损伤突然剧烈的弯腰,可使腰三横突周围肌肉筋膜、韧带、神经发生撕裂,甚至出现撕脱性骨折而致病。
3.风湿或局部受寒一侧腰肌感受风寒湿,而造成肌肉紧张痉挛,特别在重体力弯腰劳动后,对侧或同侧肌肉在牵拉作用与反作用力的影响下损伤。
总之,腰三横定综合征是由于附着在腰三横突的韧带肌肉、筋膜、腱膜损伤后出血、水肿、机化而引起。
腰部的神经出椎间孔后分为前、后二支,前支较粗,构成腰和骶丛,后支较细,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内侧支分布于肌肉,外侧支成为皮神经。
脊神经后支走行过程中,共有6个固定点,尤其是横突点为骨性纤维管,起固定神经和保护神经的作用,各个固定点都可因外伤遭受牵拉。
因创伤反应、血肿粘连、瘫痪挛缩、筋膜变厚,使腰神经的后支在穿过病变组织时受到“卡压”,故也为“卡压综合征”的一种,为常见的腰痛或腰臀疼痛的原因之一。
有人甚至估计本病占腰腿痛患者近50%。
二、临床表现本病多发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有负重或不同程度的扭伤史,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
腰痛可为一侧或两侧慢性酸痛或剧痛,疼痛为持续性,晨起或弯腰时疼痛加重,弯腰直起时加重,稍事活动疼痛减轻,疼痛可影响到臀部、同侧大腿内侧、前侧,一般不影响到膝以下。
腰部俯仰活动受限。
特别作健侧侧屈腰部转动时加重,但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腹压无影响。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锻炼方法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是指第三腰椎横突周围肌肉、韧带和关节出现炎症、损伤和紊乱等问题,导致局部疼痛、僵硬和运动受限。
在治疗的同时,锻炼也是缓解和预防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重要方法。
以下是一些适合的锻炼方法。
1. 拉伸运动
拉伸运动可以缓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疼痛和僵硬感。
建议每天进行拉伸运动,通过伸展和放松身体的关节和肌肉,缓解椎间盘的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具体方法:站立或坐下,双手放在脑后,弯曲身体向左、向右、向前、向后,尽量让身体核心部位伸展,保持10-15秒后放松,重复3-5次。
2. 瑜伽
瑜伽可以帮助平衡身体和心灵,放松肌肉和缓解疼痛。
瑜伽中的各种站姿、俯卧位和扭转位都适合缓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具体方法:建议选择橙色战士位、三角位、倒立位、螺旋姿势和双脚伸直位等,重复3-4次,力求缓慢和平稳。
3. 健身运动
适当的健身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耐力,同时增加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和弹性,预防和缓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具体方法:选择负重训练、跑步机、踏步机、椭圆机等运动器材,逐步增加运动强度,每周进行3-4次,每次持续30-45分钟。
4. 饮食
饮食也是预防和缓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重要因素。
应选择富含蛋白质、钙质、维生素、纤维素和水分的食物,如瘦肉、牛奶、鱼虾、蔬菜、水果和杂粮等,同时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
总之,适当的锻炼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和缓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可靠方法。
但在锻炼前,应咨询医生和专业的健身教练,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以免加重病情。
腰肌劳损和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方法腰肌劳损是指腰肌受到损伤而导致的疼痛和不适感。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指第三腰椎横突处出现疼痛和肿胀的情况。
这两种疾病都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残疾。
因此,了解腰肌劳损和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治疗方法:1. 休息:如果你感到腰部疼痛和不适,应该尽快休息。
如果是由于长期劳累导致的腰部疼痛,在工作和学习时应该多做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2. 热敷和冷敷: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适用于轻度劳损的情况。
冷敷可以减缓疼痛和肿胀,适用于急性疼痛或肿胀的情况。
3. 疼痛缓解剂:可以使用非处方药物,如扑热息痛,缓解轻度到中度的疼痛。
4. 物理疗法:可以使用物理治疗方法,如按摩、针灸、理疗等,加速康复过程。
5. 运动疗法: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伸展、瑜伽和增强减压和稳定腰部肌肉的运动。
6. 手术:在半年内没有任何改善的情况下,应该考虑手术治疗,但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1. 避免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应该定时休息。
2. 可以选择正确的姿势,如坐在有支撑的椅子上,保持腰椎的自然曲线,使腹部和背部肌肉得到平衡。
3. 增加肌肉强度和柔韧性,可以做一些适当的运动,如瑜伽等。
4. 适当改变生活习惯,比如穿舒适的鞋子,尽量少搬重物等。
5. 不要贪图便利和节约时间,应该注意节约体力和劳逸结合。
6. 如果出现了疼痛和不适,应该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总之,对于腰肌劳损和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重要的是积极预防,及时治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体态,正确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日常问题,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情绪,以免影响生产和正常生活。
腰椎间盘膨出又复发了,治疗方法腰椎间盘膨出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出现裂纹,使得椎间盘的核心物质向外扩张,并压迫到周围神经组织和脊髓。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锻炼方法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是指腰椎第三横突处出现各种症状的疾病,一般会导致腰部疼痛、麻木、肌肉紧张等不适感。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锻炼方法来缓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1. 腰部伸展锻炼:平躺在地上,将双腿屈曲并平放,双手交叉抱于胸前。
慢慢提起上半身,直至感觉到腰部有适当的伸展感。
保持住这个姿势约15秒钟,然后慢慢放下。
重复进行10次。
2. 背部伸展锻炼:站立或坐于椅子上,将双手放在背部,用手掌尽量向前方推背。
同时注意将颈部保持自然放松,肩膀下沉。
保持这个姿势10秒钟,然后慢慢松开手。
3. 腹肌训练:腹部的肌肉对于维持腰椎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常见的腹肌锻炼包括仰卧起坐、卷腹等动作。
这些动作可以帮助加强腹肌群,减轻腰椎的负担。
4. 温水热敷:在腰部疼痛的时候,可以使用温水热敷来缓解疼痛症状。
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等方式进行热敷。
5. 适当的休息:在感觉到腰部不适时,及时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
可以适当进行平卧或站立休息。
请注意,在进行上述锻炼方法前,建议先咨询医生或理疗师的意见,以确保不会对病情造成不良影响。
腰三横突综合症第三腰椎是腰椎活动的中心,横突最长,其尖端易受外力影响出现损伤,如因急慢性损伤出现腰痛及下肢疼痛,腰部活动障碍等症状,称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腰肌劳损患者中,表现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者较多见。
临床上,常见腰3、腰4横突尖端也有类似腰3横突的病变,因此有人将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归入横突间综合征中。
本病多见于体型瘦长的青年人。
本病属于中医“伤筋”的范畴。
【病因病机】导致本病的内因是第三腰椎横突由于解剖学和生物生物力学的因素,所受的应力较大。
腰椎前屈、侧弯及旋转运动时易致横突尖端附着的软组织出现肌肉撕裂、小血管破裂等病理变化,引起组织水肿,压迫和刺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引起所支配的肌肉痉挛,并在局部形成纤维化、疤痕样组织,出现一系列症状。
第三腰椎横突过长或两侧不对称等解剖上的变异,也是内因之一。
寒冷刺激也会诱发本病。
中医认为它由先天禀赋不足并受寒、劳损所致。
【辨证】腰部疼痛牵滞,受寒或劳累后加重,疼痛有时向臀部、同侧内收肌和大腿前侧放射,但不超过膝关节。
第三腰椎横突尖端压痛明显,并可触及肌痉挛结节或条索样物质;腰部活动稍受限制。
X线平片一般无异常发现,少数可见第三腰椎横突明显过长或不对称等。
【临床表现】患病时可为腰部酸痛,也可剧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疼痛可达臀部及大腿前方。
腰部后仰不痛,向对侧弯腰受限。
重要的体征是第三腰椎横突外缘,相当于第三腰椎棘突旁4cm处,尤其是瘦长型患者可触到横突尖端并有明显的压痛及限局性肌紧张或肌痉挛。
按压时由于第二腰神经分支受刺激而引起放射痛达大腿及膝部。
X线平片可见第三腰椎横突较长。
压痛点用1%或0.5%普鲁卡因10~20mL注射后,疼痛及压痛消失。
根据压痛点及注射普鲁卡因有效,并结合病史、症状及其他体征可鉴别其他疾患引起的腰痛。
主要是减轻负重、注意休息、药物治疗、理疗辅助。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在腰痛发作的急性期,提倡适当卧床休息,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卧床以硬板为宜。
.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是非常常见的疾病,然而现在临床上做出的诊断并不是很高,原因并不复杂,主要原因是医生和患者对于现代检查的过分依赖造成的,但凡见到腰痛的患者,就一味的做CT检查,甚至连基本的体检都不做,而病人大多数也只相信机器,不相信医生的体检,其实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只需要根据患者的体征和临床体检就可以了,因为人过三十岁之后,椎间盘的退化不可避免,很多人都会有膨出的影像表现,但是大多数人的腰痛和椎间盘没有关系,如果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不仅治疗上走弯路,还会给病人很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和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疗程和预后是不一样的。
诊断:除了被误诊为椎间盘突出外,最常见的诊断是腰肌劳损,当然,这个诊断没有原则上的错误,但是太笼统了,到底是那一块肌肉呢?没说清楚,所以治疗上也没有针对性造成迁延难愈和反复发作。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实际上是骶棘肌的劳损。
1、简单的解剖:第三腰椎横突是人体最长的一对横突,横突尖部有骶棘肌通过。
2、病因病理:由于人体反复弯腰,造成骶棘肌在横突尖部反复摩擦,出血,水肿,急性期经过休息和一般的物理治疗可以恢复,但是由于损伤后造成的肌纤维增厚却形成了慢性病灶,日久形成局部瘢痕、挛缩,形成骶棘肌和横突尖部的粘连,造成腰部的慢性疼痛,紧张感,由于背侧有神经分支,有部分病人会出现大腿放射痛,但是这种疼痛不会超过膝盖。
由于脊柱带周围的神经分布,有可能会引起腹部的不适,类似妇科疾病的下腹坠胀、甚至痛经、月经不调等。
3、症状:慢性腰痛反复发作,紧张感,腰部酸胀,重者活动困难,弯腰为甚。
有部分病人会出现大腿放射痛。
4、体检:第三腰椎横突明显压痛,有时可触及硬结合筋膜增厚。
5、影像学检查无特殊表现。
治疗:急性期治疗可以选择封闭、针灸、理疗。
慢性期以小针刀治疗为首选。
欢迎参加《爱爱医2005年秋季征文》
有最开心、最有趣、最感人的好贴!
有最知心、最暧昧、最温情的朋友!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