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 格式:ppt
- 大小:425.50 KB
- 文档页数:12
按摩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有效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按摩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盲人按摩诊所于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66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给予按摩治疗,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总有效60例,有效率90.91%。
结论:按摩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按摩;腰三横突综合征;效果腰三横突综合征也称之为第三腰横突综合征,其特点是以第三腰椎横突部位明显压痛为特点,多发生于青壮年劳动力者。
多是由于腰部突然前屈或者侧屈时,受到外力作用,附着在第三腰横突综合征的肌肉上,无法承受力量,或者由于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的人员,也会拉大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的软组织,最终引起腰肌或者神经支配的肌肉痉挛及其疼痛[1]。
随着中医学发展,按摩在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治疗中有着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次所选66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来源于本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纳入标准:均符合腰三横突综合征诊断标准;治疗前一周停用一切药物治疗;腰部长期劳损;多表现为慢性腰痛、间歇性酸胀感、疼痛和乏力;生命体征平稳;患者意识清醒,交流顺畅;患者临床资料较完整;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肝、肾、脑部、血液等其他严重的内科疾患;传染性疾病;正在接受任何其他的临床试验患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肿瘤导致腰痛的疾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不能按照计划按期就诊;;研究过程中自行退出者;精神异常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无法配合此次研究者。
男性36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42.67±4.06)岁。
1.2方法坚持整复移位、松解肌群、解除粘连的治疗原则,采用按揉拨理压推的方法,沿着腰部两侧施用缓解手法来放松肌群。
患者坐在方凳子上,腰部放松及前倾,助手立在患者前外侧,将患者双膝及骨盆加以固定。
操作者站在患者后侧,采用一个手拇指顶推第三腰椎棘突,另外一只手从患者腋窝下穿过固定颈部,双方协调动作进一步旋转到患者腰椎,若能够听到关节复位响声,且患者感觉到腰部疼痛有所减轻。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由于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组织的损伤,造成慢性腰痛,出现以第三腰椎横突处明显压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亦称第三腰椎横突滑囊炎或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炎。
因其可影响邻近的神经纤维,故常伴有下肢疼痛。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尤以体力劳动者常见。
:释义·腰椎横突位于腰椎两侧,无骨性组织保护,其中第三腰椎横突最长,上有腰大肌、腰方肌起点,并附有腹横肌、背阔肌的深部筋膜。
当腰腹部肌肉强力收缩时,该处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因此,第三腰椎横突上附着的肌肉容易发生牵拉损伤,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肿胀、充血、液体渗出等病理变化,继而发生滑膜、纤维组织、纤维软骨等的增生,临近腰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受到刺激,日久神经纤维可发生变性,产生腰部和臀部痛,引起腰骶肌痉挛。
急性扭伤时可使第三腰椎周围的肌肉筋膜被撕裂,出现损伤性炎症。
若治疗不当可引起横突周围瘢痕粘连、筋膜增厚、肌腱挛缩等病理变化,并产生相应的症状。
风寒湿邪侵袭,由于一侧腰背肌紧张或痉挛,可引起对侧或同侧肌肉在牵拉的作用与反作用力的影响下损伤。
中医学认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腰部受损,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或肾虚腰府失养所引起的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发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中医将其归为“腰痛”的范畴。
:3 诊断3.1 诊断要点3.1.1 病史腰部长期劳损或者腰部单一姿势时间过长。
释义·腰部长期劳损或腰部单一姿势时间过长可引起腰背筋膜或肌肉紧张,使同侧或对侧横突尖处的软组织撕裂而受损伤,并出现渗出、出血、水肿,反复劳损积累可引起横突周围软组织粘连、肌筋膜增厚、肌肉挛缩等病理变化,使穿过其中的神经血管受到炎性刺激和机械性挤压而产生疼痛刺激症状。
3.1.2 症状体征以腰部慢性、间歇性酸胀、疼痛乏力为主症。
酸痛部位广泛,但不能指出具体的疼痛点,腰部容易疲劳。
单一姿势难以持久维持,劳动后腰部症状明显加重。
查体:慢性期无明显体征;急性发作时,腰部肌张力增高,运动功能受限,第三腰椎横突的顶端有压痛,呈结节状或条索感;下肢腱反射对称,皮肤知觉、肌力、直腿抬高试验均属正常。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一、概述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是比较常见、也难治愈的腰痛病之一。
一般治疗方法难于见效。
由于针刀疗法的应用,对该病病理进行了新的探讨和认识,故在治疗上取得了立竿见影的疗效。
二、解剖学特点第三腰椎横突有众多大小不等的肌肉附着,相邻横突之间有横突间肌,横突尖端与棘突之间有横突棘肌,横突前侧有腰大肌及腰方肌,横突的背侧有骶棘肌,腰背筋膜中层附于横突尖(图6-20,21)。
在腰椎所有横突中,第三腰椎横突最长,活动幅度也大,受到的拉力也最大,因之,损伤机会也较多。
图6-20,21 第三腰椎横突解剖示意图三、病因与病理第三腰椎横突比其他腰椎横突较长。
处于腰椎的中段,起到加强腰部稳定性和平衡的作用。
由于这一生理特征,在腰部作屈伸活动时,增加了横突尖部磨擦损伤腰部软组织的机会,当人体作过多的持久的弯腰屈伸活动时,第三腰椎横突尖部就会磨擦损伤腰背深筋膜和骶棘肌。
受第三腰椎横突尖部磨擦损伤的肌肉,会有毛细血管出血,肌肉纤维断裂。
在自我修复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肌肉的内部会产生疤痕,而与第三腰椎横突尖部粘连,限制腰背筋膜和骶棘肌的活动(腰部的屈伸)。
当人体用力作弯腰活动或劳动时,深筋膜和骶棘肌就会受到牵拉而进一步损伤,引起局部出血、充血和水肿,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充血和水肿被吸收,临床症状又有所缓解,但是,粘连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临床上未得到有效治疗者(剥开粘连或切除第三腰椎横突)都有症状逐渐加重的趋势。
由于受第三腰椎横突尖部磨擦牵拉损伤的肌肉部位是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运动范围内的一条线上,因此,发生粘连必在横突尖部,当粘连形成后,将痛点就固定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这个点上,故形成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四、临床表现腰部中段单侧或双侧疼痛。
腰背强直,不能弯腰和久坐、久立,严重者行走困难,站立时,常以双手扶持腰部,通过休息和各种治疗可缓解。
一旦腰部作过多活动,疼痛又加重,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在床上翻身都感到困难。
腰肌劳损和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方法腰肌劳损是指腰肌受到损伤而导致的疼痛和不适感。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指第三腰椎横突处出现疼痛和肿胀的情况。
这两种疾病都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残疾。
因此,了解腰肌劳损和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治疗方法:1. 休息:如果你感到腰部疼痛和不适,应该尽快休息。
如果是由于长期劳累导致的腰部疼痛,在工作和学习时应该多做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2. 热敷和冷敷: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适用于轻度劳损的情况。
冷敷可以减缓疼痛和肿胀,适用于急性疼痛或肿胀的情况。
3. 疼痛缓解剂:可以使用非处方药物,如扑热息痛,缓解轻度到中度的疼痛。
4. 物理疗法:可以使用物理治疗方法,如按摩、针灸、理疗等,加速康复过程。
5. 运动疗法: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伸展、瑜伽和增强减压和稳定腰部肌肉的运动。
6. 手术:在半年内没有任何改善的情况下,应该考虑手术治疗,但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1. 避免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应该定时休息。
2. 可以选择正确的姿势,如坐在有支撑的椅子上,保持腰椎的自然曲线,使腹部和背部肌肉得到平衡。
3. 增加肌肉强度和柔韧性,可以做一些适当的运动,如瑜伽等。
4. 适当改变生活习惯,比如穿舒适的鞋子,尽量少搬重物等。
5. 不要贪图便利和节约时间,应该注意节约体力和劳逸结合。
6. 如果出现了疼痛和不适,应该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总之,对于腰肌劳损和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重要的是积极预防,及时治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体态,正确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日常问题,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情绪,以免影响生产和正常生活。
腰椎间盘膨出又复发了,治疗方法腰椎间盘膨出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出现裂纹,使得椎间盘的核心物质向外扩张,并压迫到周围神经组织和脊髓。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锻炼方法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是指腰椎第三横突处出现各种症状的疾病,一般会导致腰部疼痛、麻木、肌肉紧张等不适感。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锻炼方法来缓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1. 腰部伸展锻炼:平躺在地上,将双腿屈曲并平放,双手交叉抱于胸前。
慢慢提起上半身,直至感觉到腰部有适当的伸展感。
保持住这个姿势约15秒钟,然后慢慢放下。
重复进行10次。
2. 背部伸展锻炼:站立或坐于椅子上,将双手放在背部,用手掌尽量向前方推背。
同时注意将颈部保持自然放松,肩膀下沉。
保持这个姿势10秒钟,然后慢慢松开手。
3. 腹肌训练:腹部的肌肉对于维持腰椎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常见的腹肌锻炼包括仰卧起坐、卷腹等动作。
这些动作可以帮助加强腹肌群,减轻腰椎的负担。
4. 温水热敷:在腰部疼痛的时候,可以使用温水热敷来缓解疼痛症状。
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等方式进行热敷。
5. 适当的休息:在感觉到腰部不适时,及时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
可以适当进行平卧或站立休息。
请注意,在进行上述锻炼方法前,建议先咨询医生或理疗师的意见,以确保不会对病情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