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移动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3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解析高中化学选修 4-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可逆反应 N₂(g) + 3H₂(g) ⇌ 2NH₃(g),在容积为 10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开始时加入 2mol N₂和 6mol H₂,达平衡时,NH₃的浓度不可能达到()A 01mol/LB 02mol/LC 005mol/LD 015mol/L答案:B解析:假设 2mol N₂和 6mol H₂完全反应,生成 4mol NH₃,则NH₃的浓度为 04mol/L。
但这是一个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 NH₃的浓度一定小于 04mol/L。
而 02mol/L 接近完全反应时的浓度,所以不可能达到。
2、一定条件下,将 NO₂与 SO₂以体积比 1:2 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₂(g) + SO₂(g) ⇌ SO₃(g) + NO(g)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 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 SO₃和 NO 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 每消耗 1mol SO₃的同时生成 1mol NO₂答案:B解析:A 选项,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反应,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压强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B 选项,混合气体颜色不变,说明 NO₂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选项,SO₃和 NO 都是生成物,且按照 1:1 生成,无论是否平衡,体积比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
D 选项,消耗 1mol SO₃的同时生成 1mol NO₂,都表示的是逆反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是平衡状态。
3、对于可逆反应:2A(g) + B(g) ⇌ 2C(g) △H < 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A 选项,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 的百分含量降低,图像正确。
B 选项,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A 的转化率应该增大,图像错误。
C 选项,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平衡时 C 的百分含量不变,图像错误。
化学平衡移动1.对已达平衡状态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H<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催化剂υ(正)、υ(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C.降温,υ(正)、υ(逆)都减小,且υ(正)减小倍数小于υ(逆)减小倍数D.在体积不变时加入氩气,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4.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后,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B.对平衡体系加压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5.二氧化氮能形成二聚分子:2NO2(g)N2O4(g),ΔH<0。
现欲测定二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应采用的适宜条件为()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6.对平衡CO2(g)CO2(aq) △H= -19.75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7.20XX年10月10日,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尔特生日的当天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奖励他在表面化学领域做出开拓性的贡献。
合成氨反应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时效率显著提高,就是埃尔特的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做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B.将氨气从混合气中分离,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D.增大压强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8.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若减小体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9.现有可逆反应2NO2(g)N2O4(g),△H<0,试根据下列图象判断t2、t3、t4时刻采取的措施。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移动-专项练习化学平衡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确认能发生化学平衡移动的是()OA .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B .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C .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D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 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H 2 (g)+l 2 (g)^=2HI (g) △H >0,要使混合气体的紫色加深, 可以采取的方法是()OA .降温、减压B .降温、加压C .升温、加压D .升温、减压3 .对于可逆反应 mA (g)+nB • ---------- p C (g)+qD (其中A 和C 都是无色气体))。
A .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rn+n ) 一定等于(p+q )B .升高温度,A 的转化率减小,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 .若增加B 的量,平衡体系颜色加深,说明B 必是气体物质D .若B 是气体,增加 A 的量,A 、B 转化率都一定增大4 .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与示 意图不相符合的是()OA .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 后,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nC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 后,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nD .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I 和平衡态n 时浓度不相等5. 反应NH 4HS (S )^=NH 3 (g)+H 2S (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各种情况中,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 .温度、容积不变时,通入 SO 2气体B .移走一部分 NH 4HS 固体C .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氮气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6.在某温度下,反应:CIF (g)+F 2 (g)^=CIF 3 (g) △ H= — 268 kJ • mo 「1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A.2NO+O22NO2B.Br2(g)+H22HBrC.N2O42NO2D.6NO+4NH35N2+3H2O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A.升温B.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化学平衡搬动例 4.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H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样样时间t 、温度 T 和压强 P 与反应物 B 在混杂气B%中的百分含量 B%的关系曲线以以下列图 . 以下正确的选项是(2、 2 )T PT1 、P2<T ,P >P ,m+n>P, △H>0 T 、P2 1 2 1 1t>T2,P 2>P1,m+n<P, △H>0>T1,P 2>P1,m+n<P, △H>0>T2,P 2>P1,m+n>P, △H<0练习 4. 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 △H<0 以下图象中正确的选项是()3.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 A(g) +n B(g) p C(g)的平衡常数为K,以下( )对 K 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K值越大,表示该反应越有利于 C 的生成,反应物的转变率越大B.若减小反应器的容积,能使平衡正向搬动,则K 增大C.温度越高,K必然越大D.若是m+n=p,则K=12SO+ O 2SO,4 将 4molSO 与 2molO 放入 4L 的密闭容器中,在必然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2 2 2 3测得平衡时SO3的浓度为·L-1。
则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 为()A. 4 B.C.D.5.在必然温度下,反应H2(g) + X2(g) HX(g) 的平衡常数为10。
若将的 HX(g) 通入体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 的最大分解率凑近于( )A. 5% B. 17% C. 25% D. 33%6 在淀粉 -KI 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I (aq) + I -(aq)I(aq) 。
测得不同样样温度下该反应的平2衡常数 K 如表所示:t /℃ 5 15 25 35 50K 1100 841 689 533 409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反应 I 2(aq) + I - (aq) I(aq) 的H>0B.其他条件不变,高升温度,溶液中c(I) 减小C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D .25℃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 固体,平衡常数 K 小于 6897.以下对化学平衡搬动的剖析中,不正确 的是()①已达平衡的反应 C(s)+H 2O(g) ...CO(g)+H 2(g) ,当增加反应物物 质的量时,平衡必然向正反应方向搬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 N 2(g)+3H 2(g) 2NH 3(g) ,当增大 N 2 的浓度时,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搬动, N 2 的转变率必然高升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若减小体积时,平衡必然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搬动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必然不搬动A .①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11.在必然温度不同样样压强( P 1< P 2)下进行的可逆反应 2X(g)2Y(g)+Z(g),生成物 Z 在反应混杂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图正确的选项是()12.对可逆反应N 2(g)+3H 2(g)2NH 3(g)△H < 0,以以下列图像正确的选项是()13.反应 A(g)+B(g) C(g)+D(g) 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以下列图。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时训练8化学平衡的移动Word版含解析一、化学平衡移动1.下列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 )A.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改变B.正、逆反应速率发生改变C.组分中某物质的转化率发生改变D.体系的压强增大解析:对于有气体参加的气体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若改变压强,各组分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体系的压强均发生变化,但平衡并不发生移动,所以A、B、D三项错误。
答案:C2.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A.加入一种反应物B.升高温度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D.使用催化剂解析: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其ΔH≠0,所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移动。
而加入固体物质、使用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对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3.0.1 mol·L-1 FeCl3溶液与0.01 mol·L-1 KSCN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如下反应FeCl3+3KSCNFe(SCN)3+3KCl,所得溶液显红色,改变下列条件,能使溶液颜色变浅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B.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KCl溶液C.向溶液中加少量AgNO3固体D.向溶液中滴加几滴1 mol·L-1 FeCl3溶液解析:FeCl3+3KSCNFe(SCN)3+3KCl反应的实质为Fe3++3SCN-Fe(SCN)3,因此Cl-的浓度对上述化学平衡无影响,A、C两项不符合题意;滴加几滴1 mol·L-1 FeCl3溶液,则c(Fe3+)增大,题述平衡向右移动,溶液颜色变深,D项不符合题意;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KCl溶液,相当于将溶液稀释,Fe3+、SCN-、Fe(SCN)3的浓度均降低,使平衡向左移动,故溶液的颜色变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4.对于反应2NO2(g)N2O4(g) ΔH<0,增大压强(体积迅速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逆向移动B.混合气体颜色比原来深C.混合气体颜色比原来浅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解析:对于2NO2(g)N2O4(g),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项错误;加压瞬间,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之后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但比原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颜色深,B项正确,C项错误;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增大,D项错误。
第三节化学平衡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分别是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SO2为0.4mol/L,O2为0.2mol/LB.SO2为0.25mol/LC.SO2、SO3(g)均为0.15mol/LD.SO3(g)为0.4mol/L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B.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C. 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D.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3.可逆反应H 2(g)+I2(g) 2HI(g)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是()A. 混合气体密度恒定不变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C. H2、I2、HI的浓度相等D. I2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不变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取一定量的A、B于反应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C、D的物质的量的比值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5.在一真空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气体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 B(g) + x C(g),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内压强增大为P%,若此时A的转化率为a%,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若x=1,则P>a B.若x=2,则P<aC.若x=3,则P=a D.若x=4,则P≥a6.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A和B发生如下反应:A(g)+2B(g) 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A.40%B.50%C.60%D.70%7.在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NH 3,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2NH3N2+3H2,达到平衡时,容器内N2的百分含量为a%。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化学均衡的搬动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1、已知: H 2( g ) +I 2( g ) ? 2HI ( g );△ H < 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闭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 2和 I 2 各 0.1mol ,乙中加入 HI 0.2mol ,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均衡。
欲使甲中 HI 的均衡浓度大于乙中HI 的平衡浓度,应采用的措施是A .甲、乙提高相同温度B .甲中加入 0.1 mol He ,乙不变C .甲降低温度,乙不变D .甲增加 0.1 mol H 2 ,乙增加 0.1 mol I 2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水的三态熵值大小关系为:S(s) > S(l) > S(g)B .必然情况下,温度对反应的方向性起决定性作用-1-1,可知反应不能能自觉C .2Al (S)+Fe 2O 3(S)==2Fe (S)+Al 2O 3(S) △ S= -39.35 J mol · ·KD .N 2H 4(l) + 2H 2O 2(l) = N 2(g) + 2H 2O (g) △ H= -642.2 kJ mol ·-1,可知 N 2 和 H 2O 能够成功制取 N 2H 43、必然条件下存在反应: CO(g)+H 2O(g) CO 2(g)+H 2(g),其正反应放热。
现有三个相同的 2L 恒容绝热密闭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 mol CO 和 1 mol H 2O ,在Ⅱ中充入 1 mol CO2 和 1 mol H 2,在Ⅲ中 充入 2 mol CO 和 2 mol H 2O , 700℃条件下开始反应。
达到均衡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B .容器Ⅰ中 CO 转变率与容器Ⅱ中 CO 2 转变率之和小于 1C .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均衡常数相同D .容器Ⅰ中 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温度为 T 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0mol PCl 5,反应 PCl 532经一段时间4(g)PCl (g)+Cl (g)后达到均衡。
专题二第3节化学平衡的移动(6)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使合成氨反应中氢气转化率增大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减小压强C.使用催化剂D.及时分离出氨气2、下列变化一定会引起平衡移动的是( )①反应速率的变化②浓度的变化③各组分百分含量的变化④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⑤颜色的变化⑥混合气体密度的变化⑦转化率的变化⑧温度的变化A.①②⑥⑦⑧B.②④⑤⑥⑧C.②④⑤⑥⑦D.③④⑦⑧3、改变化学平衡体系中的一个条件后,某一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则该平衡( )A.—定没有移动B.—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移动方向无法确定4、在带活塞的圆筒内装入NO2气体,慢慢压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积减半,压强为原来的2倍B.体积减半,压强大于原来的2倍C.体积减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2倍D.体积减半,达到平衡后,n(NO2)变为原来的一半5、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 A(g)n B(g)+n C(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B和C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C.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加D.m<2n6、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NO2(g)CO2(g)+NO(g),达到化学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变浅.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降温后一氧化碳的浓度增大D.降温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7、取五等份NO2,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 △H<0,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变化的关系图。
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A. B.C. D.8、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B.向含有[Fe(SCN)]2+的红色溶液中加铁粉,振荡,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C.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氧化反应D.用排饱和食盐水法除去Cl2中的HCl9、下图表示一定条件下N2+3H22NH3的反应速率和时间的关系,其中t1是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t2~t3是改变一个条件后出现的情况,则该条件可能是( )A.加压B.升温C.加入催化剂D.增大反应物浓度10、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
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移动习题1、某温度下,反应N2O4=2NO2 △H>0在密闭容器中达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积减小时将使反应速率增大B.体积不变时加入少许NO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C.体积不变时加入少许N2O4,再度平衡时颜色变深D.体积不变时升高温度,再度平衡时颜色变深2、在A+B(s)=C反应中,若增加压强或降低温度,B的转化率均增大,则体系应是( )A、A是固体,C是气体,正反应吸热B、A是气体,C是液体,正反应放热C、A是气体,C是气体,正反应放热D、A是气体,C是气体,正反应吸热3、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 X(g)和2L 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g)+3Y(g) =2Q(g)+nR(g),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少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是( )A、3B、4C、5D、64、[双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2HBr(g)△H<0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A、升温B、降温C、增压D、减压5、在N2O4=2NO2平衡体系中,增大N2O4的浓度,则NO2和N2O4的物质的量比值,应( )A、增大B、减小C、不变D、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6、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是( )(1)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2)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大(3)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4)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5)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6)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1)(2)B、(2)(5)C、(3)(5)D、(4)(6)7、在容积相同的A、B两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SO2和1molO2,使它们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平衡。
在反应过程中,若A 容器保持体积不变,B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当A中的SO2的转化率为25%时,则B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应是( )A、25%B、>25%C、<25%D、12.5%8、在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A和B中保持温度为423K,若同时向AB中加入a mol及bmol的HI 气体,且a>b,待反应:2HI(g)=H2(g)+I2(g),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所需时间t A<t BB、平衡时I2的浓度[I2]A=[I2]BC、平衡时I2蒸气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A 容器中的大于B容器D、HI的分解速率a A=a B9、一定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于温度一定时,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当达到新的平衡时,C 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若压缩过程中保持温度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pB、A的转化率降低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C的体积分数增加10、在一个活塞式的反应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于500℃下发生化合反应并达到平衡,在保持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再通入通入2molSO2和1molO2,下列叙述的内容完全正确的是( )A、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3的百分含量增加复习资料复习资料二、非选择题13.在10℃和2×105Pa 的条件下,反应aA(g)dD(g)+eE(g)建立平衡后再逐步增大体系的压强(温度不变)。
1、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
反应过程中A. B. 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A. 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A、0.1 mol⋅L−1B和0.4 mol⋅L−1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D.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解答】由图(Ⅰ)可知,A和B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C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则A. 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由反应的浓度的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c(A):△c(B):△c(C)=0.2mol/L:0.6mol/L:0.4mol/L=1:3: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3B2C,则A. 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B. (t1+10)min,容器总压强不变,通稀有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分压减小,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C. 从等效平衡角度考虑,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A、0.1 mol⋅L−1B和0.4 mol⋅L−1C反应,等效于0.5mol⋅L−1A、0.7 mol⋅L−1B,则为相同平衡状态,所以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故C对D. 由图(Ⅱ)可知T1>T2,升高温度B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生成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的转化率减小,故D错误。
2、反应过程中A(g)、B(g)、C(g)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10~15 min可能是加入了正催化剂B.10~15 min可能是降低了温度C.20 min时可能是缩小了容器体积D.20 min时可能是增加了B的量【解析】A. 根据图可知:10~15 min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可能加入了正催化剂,故A正确;B. 根据图可知:10~15 min反应速率加快,若降低温度,则不论正逆反应速率都要减小,故B错误;C. 若20min时缩小容器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变大,但物质的量不变,但图示B的物质的量变大,故C错D. 20min时,A、C物质的量不变,B的物质的量变大,所以改变条件为:增加了B的量,故D正确。
精心整理
%
B t
T 11
P 、、T 1P 2、2T 2P 化学平衡移动
例4.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
pC(g) △H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
在不同时间t 、温度T 和压强P 与反应物B 在混合气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 A.T 1<T 2,P 1>P 2,m +n >P,△H >0 B.T 1>T 2,P 2>P 1,m +n <P,△H >0 C.T 2>T 1,P 2>P 1,m +n <P,△H >0 D.T 1>T 2,P 2>P 1,m +n >P,△H <0
练习4.对于可逆反应:A 2(g )+3B 2(g )2AB 3(g );△H <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
是()
3.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 A(g)+n B(g)p C(g)的平衡常数为K ,下列对K 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 .K 值越大,表明该反应越有利于C 的生成,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B .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能使平衡正向移动,则K 增大
C .温度越高,K 一定越大
D .如果m +n =p ,则K =1
4将4molSO 2与2molO 2放入4L 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2SO 2+O 22SO 3,测得平衡时SO 3的
浓度为0.5mol·L -1。
则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 为( ) A .4 B .0.25 C .0.4 D .0.2 5.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 2(g)+X 2(g)HX(g)的平衡常数为10。
若将1.0mol 的HX(g)通入体积为1.0L 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 A .5% B .17% C .25% D .33%
6在淀粉-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 2(aq)+I -
(aq)I(aq)。
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如表所示:
t /℃ 5 15 25 35 50 K 1100 841 689 533 40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I 2(aq)+I -
(aq)I(aq)的ΔH >0
B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溶液中c (I)减小
C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D .25℃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 固体,平衡常数K 小于689
7.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
的是()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 2O(g)CO(g)+H 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若减小体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进行的可逆反应2X(g)2Y(g)+Z(g),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12.对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 <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13.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ABCD
原因是。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____,原因是
(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__,E2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创新题)已知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CH3OH CH3OCH3H2O
浓度/(mol·L-1) 0.44 0.6 0.6
(1)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____v逆(填“>”、“<”或“=”)。
(2)若加入CH3OH后,经10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____________;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_____;CH3OH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该反应ΔH________0(填“>”或“<”)。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知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11.已知反应①Fe(s)+CO2(g)FeO(s)+CO(g)ΔH=a kJ·mol-1,平衡常数为K;反应②CO(g)+1/2O2(g)===CO2(g)ΔH=b kJ·mol-1;反应③Fe2O3(s)+3CO(g)===2Fe(s)+3CO2(g)ΔH=
c kJ·mol-1。
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下:
温度/℃500 700 900
K 1.00 1.47 2.40
-
2
(2)反应①为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700℃时反应①达到平衡,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
有________(填序号)。
A.缩小反应器体积B.通入CO2C.升高温度到900℃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15、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若在一定温度下,将0.1mol的SO2(g)和
0.06molO2(g)注入一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有0.088mol的SO3(g)试求在该温度下
(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2)求SO2(g)和O2(g)的平衡转化率
16、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
设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60molN2(g)和1.60molH2(g),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4/7。
计算:①该条件下N2的平衡转化率;
②该条件下反应2NH3(g)==N2(g)+3H2(g)的平衡常数
17、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反应有:FeO(s)+CO(g)==Fe(s)+CO2(g)△H<0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
(2)已知1100℃时,K=0.263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_______(增大,减少或不变)
(3)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c(CO)=0.1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
18
SO2(g)
(1
(22(g)、NO2
19
A
C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