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分型
- 格式:ppt
- 大小:18.77 MB
- 文档页数:57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影响因素和测量方法脊柱侧弯脊柱侧弯已成为继青少年视力问题、超重/肥胖后的第三大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脊柱侧弯又称为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突或前突的增加或减少,脊柱侧弯是脊柱最常见的三维畸形。
包括S型和C型侧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脊柱侧弯分为功能性和结构性两种类型,特发性脊柱侧弯属于结构性脊柱侧弯的一种,约占全部脊柱侧弯80%左右。
今天我们主要介绍的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主要指青少年在生长发育的快速期出现的脊柱病变,脊柱三维弯曲的同时往往伴有椎体和胸部变形、形体不对称、运动失衡等病理现象。
其致病和影响因子并不单一,本次将主要介绍以下三点:1. 肌肉骨骼系统发育异常AIS患者在肌肉骨骼系统中主要的改变表现在肌肉纤维形态、组织化学、肌电图、肌肉离子浓度的改变上。
有研究发现,椎旁肌肌力的不平衡与AIS有密切关系。
两侧椎旁肌中肌梭的形态结构和运动终板的类型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脊柱侧凸的继发性改变。
且较低的骨密度是独立影响AIS女性患者短期疗效的风险因素。
其中肌肉因素是较容易实施治疗和康复干预的作用点。
2. 生长发育的影响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当后部的肌肉和韧带不能适应前部椎体的生长,便会迫使脊柱侧弯。
女孩的发生率会比男孩更高,女孩月经初潮进入发育期时,骨骼和肌肉都较为柔软,轻微的歪斜都会增加脊柱侧弯的风险。
且有研究证明年龄在12~16岁的AIS女孩月经初潮延迟,且骨骼的增长速度更快,其臂展监测率的变化曲线可以作为预测AIS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的附加临床参数。
生长发育对AIS的影响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涉及许多激素和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包括甲状腺素、性激素和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各种生长因子和调制器,如钙调蛋白等。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国际指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主要发生在10岁至18岁之间的青少年期。
对于该病病因、诊断和治疗的指导,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共识和指南,旨在规范临床实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但复杂的脊柱疾病,其特征是脊柱在三个空间维度(前后、左右和扭转)的畸形变化,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功能有显著影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国际上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指南,以指导医疗专业人员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决策。
病因与发病机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了,但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环境因素、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和神经肌肉系统的失衡也可能对病变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诊断标准与评估方法国际指南明确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诊断标准和评估方法。
主要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诊断(如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等)和身体功能评估。
在临床实践中,医疗专业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以及影像学表现来综合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进展速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策略与管理建议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策略因病情轻重和患者个体差异而异。
国际指南普遍推荐的治疗方法包括观察性管理、保守疗法和手术治疗。
对于轻度侧弯和正在增长的侧弯,常规观察和定期复查是首选策略。
保守疗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矫形器治疗等,旨在延缓病情进展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侧弯角度较大、功能受限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旨在矫正脊柱畸形并恢复其正常功能。
随访与预后评估治疗后的随访和预后评估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访的目的在于监测病情的进展、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预后评估则依据患者的年龄、侧弯角度、生长潜力等因素进行,帮助医疗团队预测患者的病程发展和生活质量长期结果。
脊柱侧弯等级划分标准
脊柱侧弯的等级划分标准主要依赖于侧弯的严重程度,主要通过测量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片Cobb角来评估,具体标准如下:
1. Cobb角在10度以内,为侧弯程度最轻的阶段,主要以临床观察为主。
2. Cobb角在10-20度,患者除了观察外,还可以进行功能锻炼,当侧弯有加重趋势时,可以使用支具固定。
3. Cobb角在20-30度,这个阶段通常需要支具固定来充分纠正侧弯,并根据侧弯变化和患者身高改变定期更换支具。
4. Cobb角在30-40度,这个阶段可能需要根据情况进行手术治疗或继续佩戴支具。
5. Cobb角超过40度,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并进行局部矫形。
另外,在评估椎体侧弯是否同时合并椎体旋转时,还会应用Nash-Moe椎体旋转分级(一般分0-4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脊柱侧弯相关症状,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准确评估和指导治疗。
脊柱侧弯分级
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脊柱向侧面弯曲。
根据侧弯的角度和位置,医学界将其分为不同的级别。
常见的分级方
法有以下几种:
1. Cobb 角度分级法:该方法通过测量脊柱两端椎体的旋转角度,计算脊柱侧弯的 Cobb 角度,再根据角度大小来分级,通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
2. King 分级法:该方法是根据患者的 X 线片所显示的主要侧弯
弯曲部位来分级,分别为第 I 至第 VI 级。
3. Lenke 分级法:该方法是针对青少年脊柱侧弯病的分类方法,
主要根据弯曲的位置、Cobb 角度、椎骨的旋转和侧弯曲度的一系列参
数来分为 A、B、C 三个大类,每个大类又按照具体的参数分为多个亚类。
无论采用哪种分级方法,对于脊柱侧弯的评估和治疗都具有重要
意义。
通过明确不同级别的侧弯程度,医生可以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同时,患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脊柱侧弯
程度,进行相关的锻炼和康复训练,预防病情进一步加重。
文/叶仁静 王艳桥通讯作者 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青少年脊柱侧弯康复治疗及预防措施在青少年群体中,生长发育问题及姿态异常问题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
其中,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比较常见。
以下将针对青少年群体脊柱侧弯的症状和分类、康复治疗方法及具体预防措施进行介绍。
脊柱侧弯的症状和分类脊柱侧弯一般可见脊柱一个或多个椎体偏离中线、侧方弯曲,发生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椎体旋转、周围韧带异常、肌肉功能异常、骨盆旋转倾斜、肋骨旋转倾斜等情况。
在症状表现中,早期多以青少年活动受限及外观可见的异常姿态作为主要形式,随疾病逐渐发展,畸形情况也将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如腰背疼痛、躯干失衡等表现。
根据青少年脊柱侧弯的病理分析,一般可将其分为两个类别,即非结构性脊柱侧弯和结构性脊柱侧弯。
非结构性脊柱侧弯是指由一些特定因素所致的暂时性脊柱侧弯,当相关因素得到改善,侧弯的情况可以立即消失,如姿势异常所致的脊柱侧弯、其他原因所致的疼痛而表现出脊柱侧弯等情况。
结构性脊柱侧弯是临床意义上真正的脊柱侧弯,可进一步分类为特发性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弯、综合征型脊柱侧弯等,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是儿童青少年最为常见的脊柱侧弯疾病类型,占临床患者总比例的80%。
目前,临床相关研究发现,青少年群体发生脊柱侧弯多见于10~16岁,女性患者要多于男性患者。
脊柱侧弯的康复治疗方法1.常规治疗对于青少年群体的脊柱侧弯康复治疗,临床中主要应用形体干预、支具干预、手术治疗等方式。
疾病早期或Cobb角小于45度、大于10度的患者可以采取形体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
形体干预主要包括呼吸训练、肌力训练、运动控制训练、筋膜训练、柔韧性训练、关节的主动与被动活动、水平面反旋转训练及矫正姿势稳定训练等。
在开展形体练习前需要先进行热身运动,热身范围包括颈部、双肩、髋关节及双踝关节,而后可开展耐力练习,如使用弹力带联合扩胸呼吸运动进行反向牵引训练,还可应用门柄运动、扶把运动、青蛙姿势运动进行综合肌力练习,以及运动控制水平练习、筋膜拉伸及关节活动等综合训练。
脊柱侧弯辨证分型标准
一、肝肾亏虚型
症状:脊柱侧弯,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尿频、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方药:左归丸加减。
二、寒湿痹阻型
症状:脊柱侧弯,伴有腰背冷痛、受寒加重、遇热减轻、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沉紧。
治法:散寒除湿,温经通络。
方药:肾着汤合乌头汤加减。
三、湿热痹阻型
症状:脊柱侧弯,伴有腰背疼痛、局部灼热感、得冷稍舒、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除湿,宣痹通络。
方药:宣痹汤合三妙丸加减。
四、气滞血瘀型
症状:脊柱侧弯,伴有腰背疼痛固定不移、痛处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涩。
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五、痰瘀痹阻型
症状:脊柱侧弯,伴有腰背疼痛、痛处固定不移、活动受限、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白腻、脉沉涩。
治法:化痰除湿,活血化瘀。
方药:双合汤加减。
六、肾阳虚型
症状:脊柱侧弯,伴有腰背冷痛、遇寒加重、得温则舒、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
治法:温补肾阳,强筋壮骨。
方药:右归丸加减。
七、气阴两虚型
症状:脊柱侧弯,伴有腰背酸软无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补益肝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中医诊疗方案概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简称AI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期。
中医诊疗方案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中药内服和外治结合,辅以针灸、推拿等方法,以及患者日常的保健和运动,来帮助纠正脊柱侧弯并改善患者的症状。
诊断与分型:中医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配合必要的辅助检查。
常见的中医分型包括“肝郁脾虚型”、“痰湿阻滞型”、“肾虚型”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辩证施治。
中医诊疗方案:1. 中药内服:根据患者的辩证类型,配制相应的中药方剂,常用的药物包括柴胡、白芍、川芎、鸡血藤等,旨在调和肝气、健脾化痰、补肾益气等。
2. 中药外治:使用中药外敷贴敷患者的脊柱区域,常用的中药材有石膏、川穹、胶薄荷等,具有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3. 针灸疗法:采用针刺和艾灸等中医针灸疗法,经络、穴位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促进气血畅通、调节脏腑功能,进而改善脊柱畸形。
4. 推拿按摩:通过中医推拿按摩手法,针对患者的脊柱区域进行按压、揉捏等手法,旨在舒缓肌肉紧张,改善脊柱侧弯的程度。
5. 保健和运动:中医强调患者的日常保健和适当运动对于脊柱侧弯的恢复很重要,建议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操作电子产品、参加适合的体育锻炼等。
注意事项:中医诊疗方案对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也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
在接受中医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遵医嘱,定期复诊,并避免使用无法确认效果和安全性的中药或疗法。
总结:中医诊疗方案是一种非手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的方法,通过中药内服和外治结合,针灸、推拿等方法,以及患者日常保健和运动,来帮助纠正脊柱侧弯并改善症状。
然而,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慎用未经证实效果和安全性的中药或疗法,并与医生密切合作。
参考资料:- 张淑畅,刘扬. 中医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5):2195-2196.- 赵琳.中医理疗床辅助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两组配对比较研究[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5(12):1139-1142.。
儿童脊柱侧弯分级儿童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儿童骨骼问题,通常由于脊柱发育不正常或肌肉力量不平衡引起。
脊柱侧弯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等级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轻度脊柱侧弯是指脊柱曲度小于25度的情况。
这种程度的侧弯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很多患者可能不自知。
然而,如果不及时治疗,轻度脊柱侧弯可能会逐渐恶化。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立姿势,进行适当的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指导。
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的患者,还可以使用定制的脊柱支撑器来帮助脊柱恢复正常。
中度脊柱侧弯通常指脊柱曲度在25度到40度之间。
这种程度的侧弯可能已经引起明显的外观变化,例如肩膀和腰部的不对称。
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腰背部的疼痛和不适。
治疗中度脊柱侧弯的主要方法包括脊柱支撑器和物理疗法。
脊柱支撑器的设计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以促进脊柱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物理疗法包括针灸、推拿和牵引等,可以缓解疼痛和改善脊柱的灵活性。
对于中度脊柱侧弯,定期的随访和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重度脊柱侧弯是指脊柱曲度超过40度的情况。
这种程度的侧弯会导致明显的外观变形和功能障碍,例如呼吸困难和心脏压迫等。
治疗重度脊柱侧弯的主要方法是手术矫正。
手术的具体方式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脊柱融合术和脊柱内植物支架术。
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和康复运动,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总结起来,儿童脊柱侧弯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轻度脊柱侧弯通常不引起明显症状,但仍需要定期随访和注意生活习惯。
中度脊柱侧弯可能引起外观变化和不适,治疗主要包括脊柱支撑器和物理疗法。
重度脊柱侧弯会导致外观变形和功能障碍,手术矫正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无论脊柱侧弯的等级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病情的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