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20.51 KB
- 文档页数:7
工作面初采,初次放顶及收尾安全技术措施一、初采措施1、初采前矿必须成立初采领导小组,召开初采会议,安排初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必须现场跟班,严格把关。
2、工作面初采前必须备用足够的支护材料,支护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3、各类电气设备及保护装置齐全,并符合要求,各台输送机机头机尾戗柱齐全、牢固,信号线、铃要灵敏、可靠,挡煤板齐全。
4、初采前在切眼内按700mm的棚距用单体液压支柱和2.2m “π”型钢梁架起一梁三柱棚。
操作时底板松软或煤底处支设的支柱除煤帮柱外,其他支柱全部垫铁鞋,支柱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
5、初采前按作业规程要求打好风、机两巷的超前支护抬棚。
6、初采前工作面靠采空区侧连锁棚间每隔四架打一架戗棚,每架连锁棚还必须打一架戗柱。
7、初采前在工作面每隔8米打一木垛,木垛规格1.3×1.0米,还必须在风巷滞后工作面的地方打一木垛,所打木垛必须接实顶板支撑有力,如果液压支柱初撑力达不到要求或顶空时禁止回柱撤木垛。
8、以上工作全部结束后,工作面即可开第一遍帮。
9、开第一遍帮前必须经矿初采小组成员和井队共同检查验收,具备开采条件后,还必须有掘进队长提供的详实切眼隐患工程资料。
10、井队干活和初采小组成员对照掘进时提供的隐患资料逐架详细检查帮、顶及支架情况,如顶板条件差,片帮严重或掘进棚子空顶都必须采取手镐提前掏梁窝,锚网挑梁维护顶板,维护好后必须对单体液压支柱二次补液使支柱初撑力达90KN以上。
并测压达到要求后方可放炮。
11、放炮后要及时控制顶板,及时打好煤帮柱,并将帮顶刹严挤实,坚持少放炮勤维护的原则作业。
12、开第一遍帮前必须检查支护质量,有问题必须及时处理。
13、开第一遍帮前在每架“π”型钢梁上方架设另一架一梁三柱棚并加打密柱形成二梁七柱连锁棚。
14、二梁七柱棚全部架设好后,方可按正规支回柱顺序作业。
15、初采期间严禁在初次来压之前放顶煤,初采时采高必须控制在1.6—1.8米。
16、初采期间当空顶距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禁止采煤,必须按正规支回顺序及时回柱。
工作面初采的安全技术措施
1、初采时肯定要加强尾架的管理,同时对下出口与机巷的联接处采纳走向密集加强支护,每根支柱必需打牢,严禁消失空载支柱。
2、在工作面初采放炮出煤前,肯定要检查工作面的支护。
放炮时肯定要分段作业,要掌握炮眼装药量,严禁放大炮,以防止放炮震惊性过强造成四周围岩载荷失衡,致使顶板大面积垮塌,出煤时先出—段,再安设溜槽,再进行溜煤。
3、对于工作面的支柱肯定要拴上防倒绳,并且支柱要打牢、打稳,防止因工作面初次来压造成支柱倾倒伤人。
4、在初采期间,凡工作面消失初次来压或者有动力现象时,必需马上通知全部人员撤至平安地点,并马上报告调度室进行处理,等处理好后,待工作面稳定后方可进入工作面连续作业。
5、放炮后肯定要先对工作面的平安作一次全面性的检查,对工作面有悬浮的煤矸肯定要进行处理,以防工作面因出煤时造成悬浮煤矸垮落伤人。
6、在打工作面下出口密集支柱时,肯定要先打好护身柱防止顶部落矸伤人。
7、在工作面推动的同时,要增设上出口超摆段的掩架以保证其有足够的长度。
8、要对整个工作面的掩架和伪斜角按作业规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工作面生产能顺当进行。
9、初采期间回柱作业必需严格实行队干跟班和生产安监部门同时现场蹲点作业制,准时排查平安隐患和处理现场问题。
10、其它未尽事宜按原《作业规程》、《煤矿平安规程》及《煤矿操作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措施前言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综采工作面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首次采掘工作面也就是初采初放时,对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运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时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1. 选择合适的采煤方式初采初放时,选择合适的采煤方式至关重要,采用合适的采煤方式可以减轻煤壁的压力,降低倒顶以及其他风险的发生。
同时,采用同类型号的机械设备,防止异常搭配造成的风险和危害。
2. 掘进准备工作在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时,需要仔细检查掘进道的稳定性,防止发生掌子和振动的情况。
在掘进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过度的冲刷和透水,避免上浮危险,防止渗透爆炸。
3. 完善通风系统对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时,通风系统需要人员合理布局,选用合适的风道规范和合理的位置,以它保证系统的气流,并对有害气体进行有效的分散和排放。
4. 加强职工培训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时,需要培训和考核职工,掌握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技术操作。
同时要加强对初采初放操作片面、心浮、无序的纠正,确保职工操作规范。
5. 执行领导责任在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时,需要强化管理监督,处理管理的缺陷和管理人员的问题。
加强领导责任制的执行,确保各项工作顺畅进行。
6. 现场复查在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时,要加强现场复查力度,及时排查风险,确保制定的安全措施能达到预期目标,避免因人为操作不规范和安全措施不得当造成的事故。
结论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时,安全措施必须得到严格的落实,自上而下的落实领导责任,加强职工培训,优化通风系统,进行现场复查等多种安全措施的综合运用,将会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证矿山生产的顺畅进行。
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在采煤过程中,工作面初采初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这个阶段,往往也是最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
因此,在采煤前,必须要制定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工作面初采初放的安全稳定进行。
工作面初采初放的原理在采煤过程中,工作面初采初放是指在采煤过程中,先对煤层进行开采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支护的一种开采方式。
其主要原理是为了减少煤层下沉造成的变形,从而减轻支护的压力,增加支护的稳定性。
同时,还可以在开采的过程中进行量化评估,了解煤层的情况,为后续的采煤和支护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工作面初采初放的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初采初放是一个涉及到煤层、支护和工人等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因此必须要制定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其安全、稳定的进行。
1.煤层地质勘探在工作面初采初放前,必须要进行煤层的地质勘探工作。
这样可以了解煤层的结构、分层情况、地质构造和煤层裂隙情况,为后续支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合理布置采煤工作面在采煤工作前,必须对工作面进行合理的布置。
应根据煤层的结构和规律,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和布置方式,避免发生因采煤不规范而引起的支护不稳定等安全事故。
3.支护设施的建设在工作面采煤前,必须要对支架进行检查和调整。
对于已经安装的支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加固,确保其可以承受煤层的压力变化,长期稳定支撑工作面。
同时,在需要建设新的支架或挂板时,应选择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支护设施,确保其质量可靠。
4.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在工作面初采初放过程中,必须设置好安全防护措施,以避免因操作不当或其他问题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应设置好警示标志,禁止工人在作业区域内随意行走、玩耍或堆放杂物,以及防止坍塌、冒顶、煤气等危险的发生。
5.车辆和设备的管理在工作面采煤前,必须要对各类车辆和设备进行管理。
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工作人员的行动安全,严禁超载和不合规操作。
总结对于工作面初采初放来说,安全稳定进行是最关键的。
工作面初采初放的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初采初放的安全技术措施:1、工作面所有设备安装调试完毕,进行联合试运转后,准备生产.(1)初采前在辅助运输巷超前内的低洼处做水窝并设两台37KW水泵,并备用两台22KW水泵,水泵必须完好确保随时能够启动,并有专人负责排水。
在初采过程中若发现工作面顶板淋水增大时立即停采,向矿调度生产指挥中心和工程技术部汇报。
(2).初采第一刀前,支架不动,将工作面刮板机调成一条直线。
(3).初采第一刀时,刮板机没有完全推出一个截深,若将采煤机滚筒升到设计采高位置,就会割前梁,因此在机窝内将滚筒升到距顶板500mm处开始下行割第一刀煤。
(4).切眼煤壁中布置了竹锚杆,采煤机下行割煤前,人工拆掉木托板,割煤时速度不能超过1m/min.防止损坏截齿或竹锚杆卷出伤人。
(5).采煤机下行割煤时,支架不动,将机尾20m段的刮板机推至煤帮,准备好采煤机上返时,端部斜切进刀.(6).采煤机下行割通煤壁后,左滚筒降下割机身底煤,右滚筒清理底煤,在采煤机后15m开始移刮板机,刮板机要移成直线.行至斜切进刀段后,采煤机右滚筒升起割顶煤,左滚筒割底煤,斜切进刀.进刀后采煤机司机严格控制右滚筒高度,按着采高2.8m割煤,割通煤壁后降下右滚筒,将机身底煤割掉,同时升起左滚筒割顶煤.按照设计采高开始下行割第二刀煤。
距左滚筒3-5m开始移架,用支架前梁将第二刀留下的顶煤碰落下来.移架人员要密切观察周围的人与顶板情况,严禁无关人员在移动支架上下各5m范围内走动.(7).割第二刀煤移架前,要拉一条移架基准线,从工作面上口第一架拉到下口最后一架,移架量依此线为准.采煤机上行返空刀时,滞后采煤机15m开始移刮板机,同样给一条基准线,保证第二刀煤后,工作面支架、煤壁、刮板机各成一条直线。
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初采初放是指在一个企业或组织开始使用新的软件、硬件或网络资源之前,所需采取的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同时保护企业和组织免受潜在的安全威胁。
一、访问权限控制访问权限控制是初采初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安全措施。
通过实施严格的权限管理,可以确保只有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敏感数据和系统资源。
最佳实践包括为每个员工建立独特的账户,并为其分配适当的权限。
此外,应该定期审查和更新权限以确保符合员工的职责变化。
二、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备份是数据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采初放过程中,必须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以防止数据丢失或被损坏。
定期备份数据,并将备份存储在离线、安全的位置。
此外,进行数据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三、网络安全防护网络安全防护是保护初采初放过程中网络资源和数据免受恶意入侵的关键措施。
这可以通过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来实现。
此外,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补丁,以消除已知漏洞。
四、密码策略与认证机制密码策略和认证机制是确保初采初放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置强密码策略,要求员工使用包含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的复杂密码,并鼓励定期更改密码。
此外,多因素认证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员工使用除用户名和密码之外的其他身份验证因素。
五、安全意识培训安全意识培训对于初采初放过程中的安全至关重要。
员工应该接受关于网络安全的培训,了解常见的网络威胁和安全最佳实践。
他们应该被教育如何识别和应对垃圾邮件、钓鱼攻击和恶意软件等威胁。
六、物理安全措施物理安全措施不容忽视,它们是保护初采初放过程中硬件设备和机密数据的重要一环。
采取适当的物理安全措施,如安装闭路电视摄像头、门禁系统和安全门锁等。
此外,确保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存放在安全的机房,并控制对这些重要设备的访问。
2024年工作面初采初放和收作的安一、引言随着现代矿业的发展,工作面初采初放和收作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工作面初采初放是矿井开采的重要阶段,也是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从工作面初采、初放和收作三个阶段出发,探讨2024年工作面初采初放和收作的安全。
二、工作面初采的安全1. 加强人员培训与教育2024年,应加强矿工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要求矿工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课程,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确保在工作面初采的过程中能够正确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
2.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矿工在工作面初采操作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对于操作不规范的矿工,应及时进行纠正和培训,避免发生事故。
3. 安全设备的配备与使用2024年,应加强对工作面初采的安全设备的配备与使用。
例如,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呼吸器、安全帽、防尘口罩等个体防护装备,并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三、工作面初放的安全1. 加强巡检工作工作面初放阶段,应加强对工作面的巡检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巡检人员要熟悉工作面的地质情况和采矿方法,并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能够准确判断地质变化和局部围岩的稳定性。
2. 合理布置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对于工作面初放的安全至关重要。
2024年,应加强对通风系统的设计与布置,确保通风系统能够覆盖整个工作面区域,保证空气流通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减少煤尘积聚和有害气体的浓度,为矿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3. 火灾防治措施火灾是工作面初放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
2024年,应加强对火灾的预防和控制。
工作面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对矿工进行灭火知识的培训,提高矿工的火灾防治意识和能力。
四、收作的安全1. 监测煤与瓦斯的浓度在工作面收作的过程中,应定期对煤与瓦斯的浓度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排除因煤与瓦斯浓度过高而引发的安全隐患。
一旦煤与瓦斯浓度超过安全范围,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疏散,并停止作业。
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工开挖和爆破活动将在矿山内进行。
这些活动给矿山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矿山工人的安全保障,矿山企业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来确保矿山工人的生命安全。
工作面初采前工作面初采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以减少采矿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现场勘察:在通过人工开挖或炸药爆破将进行开采的工作面之前,必须进行现场勘察,以评估工作面的稳定性和潜在风险,尤其是针对可能出现的微震和可疑岩层的情况。
•工作面清理:在进行初次开采之前,必须对工作面进行清理,切断与地面以上任何安装物的联系,并将剩余物料从工作面清除,以降低垮塌、冲击和爆炸的风险。
•通风和气体监测:在进行工作面初采前,必须在工作面进行通风和气体监测。
如果发现了异常气体或浓度,必须进行一系列安全措施,以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制定安全作业计划:在进行工作面初采之前,必须制定安全作业计划。
该计划必须遵循强制性的安全规定和规程,并对可能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工作面初采期间在工作面初采中,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保障矿工的安全:•严格的矿工培训:在进行工作面初采时,必须进行严格的矿工培训,使其掌握合理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以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个人防护措施:在进行工作面初采时,必须要求劳动者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此外,劳动者必须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防护装备,以确保其有效性。
•现场监测:在进行工作面初采时,必须进行现场监测,以了解现场的变化。
这可以通过安装摄像头、传感器和其他监测设备来完成,监测设备必须进行常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事故应急准备:在进行工作面初采时,必须建立一个事故应急准备计划,以应对任何与初始挖掘有关的事故。
必须协调好矿场内的急救、作业安全和消防人员,以确保即时响应。
工作面初放后工作面初放后是矿山管理和安全措施有效性的重要检验时间点。
采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doc模板1:一:采面初采1.1 采面初采的定义采面初采是指在煤层开采的初期,开展的第一次采取煤炭的作业活动。
此阶段通常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透水钻孔、支护安装等。
1.2 采面初采的作业流程采面初采的作业流程如下:1)预先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包括透水钻孔位点、支护材料的选择等;2)透水钻孔:根据作业方案,选择适当的位置进行透水钻孔,保证通风和排水的顺畅;3)支护安装:按照作业方案,采用适当的支护材料进行安装,确保采煤过程中的安全;4)采煤:进行初次采取煤炭的作业活动;5)巷道开挖:根据采煤进度,进行巷道的开挖工作;6)监测和检查:定期对采煤作业进行监测和检查,确保安全。
1.3 采面初采的安全技术措施采面初采的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透水钻孔要保证钻孔的质量,避免钻孔崩塌和事故的发生;2)支护材料要选择适当,保证支护的效果;3)根据采面初采的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采煤过程中的安全;4)加强巷道的通风和排水工作,保持采煤面的安全环境;5)对采煤作业进行定期的巡检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二:初放安全技术措施2.1 初放的定义初放是指在采煤面进行初次放炮作业,破坏煤层形成采煤面的工作。
2.2 初放的作业流程初放的作业流程如下:1)制定合理的初放作业方案,包括钻孔布置、装药方式等;2)钻孔:根据作业方案,选取合适的位置进行钻孔,确保药包的布置满足煤层破坏要求;3)装药:根据作业方案,将药包装入钻孔中,并进行固定;4)连接导爆线:将导爆线与药包进行连接,确保爆破顺利进行;5)爆破:按照作业方案,进行爆破作业;6)巷道防护:对爆破后的巷道进行防护工作,确保安全;7)清理爆破碎石:清理爆破后形成的碎石,保证巷道通畅。
2.3 初放的安全技术措施初放的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合理、详细的作业方案,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2)钻孔质量的控制,避免钻孔崩塌和事故的发生;3)装药方式的选择,确保药包的布置满足煤层破坏要求;4)导爆线的连接和操作要规范,确保爆破顺利进行;5)对爆破后的巷道进行防护工作,保证巷道的安全;6)针对爆破碎石进行及时清理,保证巷道通畅。
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完整版)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完整版)一.规范管理1.1 组织架构:明确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的管理部门和责任人。
1.2 安全培训: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1.3 安全规程:制定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更新和评估。
二.作业前准备2.1 设备检查:对初采初放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可靠。
2.2 通风检查:检查初采初放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作业现场空气流通。
2.3 安全装备: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检查和更新。
三.现场安全控制3.1 作业现场隔离:确保初采初放作业现场与其他区域有效隔离,防止事故扩散。
3.2 人员防护措施:作业人员需佩戴好安全帽、防护鞋、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3.3 灭火设备:必备灭火器材,并配备专人负责灭火器材的检查和维护。
3.4 临时围护:采取适当的临时围护措施,防止初采初放引发坍塌和事故伤害。
3.5 警示标识:摆放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四.安全施工操作4.1 作业工艺:严格按照初采初放安全工艺操作,禁止违章施工。
4.2 技术防范:采用专业设备进行作业,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4.3 作业监控:设置合理的监控系统,对初采初放作业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4.4 状态记录:通过操作记录等方式,实时记录初采初放作业过程中的关键信息。
附件: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操作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初采:指煤矿等工程项目在开工前,进行初次开采的过程。
2.初放:指矿井等工程项目初次放矿的过程。
3.安全培训:指向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关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
4.作业现场隔离:指将初采初放作业现场与其他区域隔离开来,防止事故扩散。
5.违章施工:指不按照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进行施工的行为。
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一.初采初放管理部门1.1 组织架构: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的责任人应明确,相关部门应进行协调和配合。
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本文档描述了在工作面初采初放过程中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我们将详细介绍工作面初采初放的各个阶段以及在每个阶段所需的安全措施。
1. 工作面初采准备阶段1.1 确定采矿方案在工作面初采准备阶段,我们将根据矿井地质情况和采矿要求来确定采矿方案。
采矿方案包括采矿方法、支护方式等内容,并需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1.2 制定初采计划根据采矿方案,我们将制定初采计划。
初采计划包括开采序列、工作面长度及工作面移动周期等,并需与安全、生产等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1.3 确定初采施工队伍在工作面初采准备阶段,我们将确定初采施工队伍,包括矿工、工程师、技术员等。
施工队伍需具备相关的安全培训和资质,并参加工作面初采的安全技术交底。
2. 工作面初采过程2.1 施工区域封闭在工作面初采过程中,我们将对施工区域进行封闭处理,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封闭处理包括设置安全围栏、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等措施。
2.2 通风系统建设为保持工作面的良好通风状况,我们将建设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包括风井、局部通风设备等,并需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3 支护设施安装在工作面初采过程中,我们将进行支护设施的安装。
包括支架、锚杆等,并需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安装和检测。
2.4 地质灾害预防为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我们将进行地质灾害预防工作。
包括地质勘察、监测预警等,并需定期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3. 工作面初采结束3.1 完善相关记录在工作面初采结束后,我们将完善相关记录,包括初采施工记录、支护设施检测记录等。
记录将作为后续工作的参考依据。
3.2 进行安全检查为确保工作面的安全,我们将进行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包括施工质量检查、支护设施检测等,并需进行整改和复查。
3.3 工作面移动工作面初采结束后,我们将进行工作面的移动,根据初采计划进行移动,并需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初采方案附件2:初采计划附件3:初采施工队伍名单附件4:支护设施安装记录附件5:安全检查记录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施工工程:指在矿井中进行的开采和支护工作。
目录一、采前准备 (2)二、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 (3)100104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100104综采工作面现已安装准备完毕,准备进行回采,为确保该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顺利完成,特制定以下安全措施:一、采前准备1、工作面开采前,首先按规定支设好切顶、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支架,确保上、下出口安全畅通,支架未接顶处,用钩木背实。
2、初采前为防止工作面支架、输送机上、下窜动,根据煤层倾角既底板等高线情况,对工作面进行调整。
3、瓦斯员跟班检查瓦斯情况,符合规定后方可作业,发现异常情况要停止作业,向调度室汇报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生产。
4、两巷要按规定备足完好的单体液压支柱,兀型钢梁、楔子、构木、柱帽、木棚板及圆木。
5、初采过程中、各排水设备要加强检修维护,并且铺设排水管路,排水人员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6、将工作面溜子顶前贴帮,并调成直线,所有液压支架全部升起接顶,支架推移杆全部与溜子连接好后方可采煤。
7、对工作面所有机电设备和运输机进行全面检查和试转,待全部合格后,方可生产。
二、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1、综采工作面安装完毕后,由矿长组织各副矿长及科室、队组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初采。
2、根据已回采工作面分析,综采工作面初采时,工作面顶板初次垮落步距为10m—15m,在该回采面初次来压前必须将工作面调直,保持支架、输送机、煤壁三直。
3、成立初采领导小组,组长为生产矿长,技术、机电、通风、安检、调度、质标办及综采队队长、副队长组成领导组成员。
在老顶来压前领导组成员应经常深入现场跟班指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纠正不合理的操作方法,现场不能解决的汇报矿长,采取其它措施解决后方可生产,并对本班工作面顶板、煤壁活动情况向下班说明,在队内做好记录备查。
领导组成员必须跟班指挥,待初放结束后,领导组方可解散。
4、采煤机在机头或机尾斜切进刀割煤退割三角煤。
5、割煤过程中机组牵引速度不得大于4m/min,如发现煤壁片帮严重,顶板活动剧烈应停止割煤,就近躲入支架内,严禁站在支架间。
采面初采及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一、总则〔一〕、采煤班正副班长以及全体职工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煤炭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矿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禁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二〕、强化采面的工程质量和煤炭质量1、教育广大职工树立起“以质量保安全,以质量促生产〞的观点。
2、采煤班正副班长必须强化煤质和工程质量的现场管理和日常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采面的工程质量和煤质管理的交接班制度,不合格不予交班。
〔三〕、开工前,采煤班正副班长和安全员必须对工作面的安全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全面掌握采面的顶板、通风和运输以及电器设备等状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状况危急时必须马上撤出人员,并向调度室汇报,请示处理。
〔四〕、矿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本采面检查工作时,必须依据本规程之规定,不能违章指挥,如采面发生变化或本规程未编写到的应及时反映以便修改和补充直至完善。
二、强化通风和瓦斯管理〔一〕、井下每个职工都有责任保护通风设施的完好,人员过风门时必须随手关门,防止风流短路。
〔二〕、强化瓦斯管理,瓦斯员必须遵守岗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严禁脱岗漏检,发现瓦斯积聚和超限,有权马上停止作业人员的工作,组织全体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并向调度室汇报。
〔三〕、必须严格保持“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常常检查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以及采面上隅角的瓦斯浓度,认真作好汇报记录,放炮前必须断掉采面进、回风巷和回风流中所有电源。
〔四〕、完善瓦斯临测系统,在采面风巷按规定安装瓦斯遥测自动监测断电仪,并定期矫正,保证灵敏可靠,当瓦斯超限时能实现报警断电功能。
〔五〕、严格执行入井检身制度,严禁带烟火下井。
三、强化井下电器设备的管理:井下供电系统必须做到“七无、七有、两整齐、七全、三保持、十不准〞,严禁井下电器设备失爆。
四、防灭火措施:〔一〕、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1、严禁任何人员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
2103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2103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保护措施措施2103工作面已安装完毕,进入初采初放顶发展阶段,为确保2103工作面初采初放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环境要素概述2103工作面安装调试就绪,也已具备试生产条件,但由于受2101工作面采动影响,2103胶带顺槽变形严重,虽然进行修复,但巷道局部断面仍满足不了高产时的通风要求,所以在生产期间需要继续修复。
由于工作面接续紧张,切眼贯通后,煤层瓦斯抽放时间较短,煤层内赋存瓦斯量较高。
二、通防管理1、工作面生产后,采空区英亩不断增加,漏风非常严重。
为解决采空区漏风问题,采用在流沙轨道顺槽采空区木垛间填垛黄土袋配合挡风布及板障或进行堵漏,实现工作面“Y”+L型通风。
2、生产后,在上端头支架后,间隔1.8米支设规格为1200×1200的木垛;木垛间间隔0.9米正中间支设两棵木点柱,木点柱与木垛煤壁侧外沿齐,然后从顶板到底板用挡风布挡严,最后用木板从顶板到底板钉严钉牢,严禁控制漏风。
3、挡风板障钉完后,在人造回风通道中间钢筋梯下韭园支设一排木点柱,木点柱必须穿鞋戴帽用木楔楔紧。
木点柱必须垂直隔板顶底板支设,严禁歪斜。
初采时人造回风通道木垛支设示意图附后三、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工作面开采前所需各种备用物料(木料、单体液压支柱、交接顶梁、Ø32、Ø38、Ø10、Ø19高压胶管等)应运到指定地点,码放整齐,胶管类Ø19、Ø10、Ø32、Ø38每个型号不少于10根×10米,Ø19×3米不少于10根;Ø13、Ø16、Ø25每种也有充足的备用;各种设备的正常消耗备件也有备用(截齿、链条、刮板、螺丝、电控支架的各种阀类);各种齿轮油、抗磨液压油等。
2、轨道、胶带、回风顺槽的超前支护形式及要求轨道顺槽超前维护距离从顶板煤壁线向外不小于30m,采用顺巷支设三排铰接顶梁棚支护;铰接顶梁棚采用HDJB-1000型铰接顶梁配合DW25-30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支设,柱距为1.0米,其中两排单体液压支柱排距分别距上下两帮为0.7米,丙烯液压支柱排距为1.1米支设。
综放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综放工作面安装工程结束后,即将进行初采工作,为确保初采初放期间安全生产,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位置:5上-110工作面及5上-112工作面,5#煤层与9#煤层层间距约为55m,开采年限(1968年-2007年)。
现切巷长232m、平均坡度14°、正巷长2340m、副巷长2389m。
2、煤层:9#煤层节理发育,煤层结构复杂,煤层中部夹三层碳质泥岩(0.3-0.7),夹矸总厚度约为1.3m,岩性多数为碳质泥岩。
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属较稳定煤层。
9#煤层平均厚度约11.8m。
3、切巷:切巷为矩形断面,巷道毛宽8.2m,净宽8.0m,毛高3.4m,净高3.3m。
采用锚网梁+锚索支护,顶部选用φ22×2500mm左旋螺纹钢高强锚杆,帮部选用φ20×2000mm 左旋螺纹钢高强锚杆;顶部锚索为12.3m桁架锚索和10.3m单体锚索交替布置,单体锚索排距为1.6m;桁架锚索的间排距为2.5×1.6m(即每排仅施工单体锚索或桁架锚索),初采前切巷顶板锚索已退锚。
4、顶、底板:伪顶为炭质泥岩,厚度0.5m。
直接顶为L1灰岩,厚度6.69m。
老顶为砂质泥岩,厚度8.71m。
直接底为泥岩,厚度1.89m。
老底为细粒砂岩,厚度2m。
根据已回采的工作面矿压资料,工作面自切巷向前推进12~15m时,直接顶开始垮落,推进32~35m 左右时,基本顶初次垮落,初采前已对顶板进行弱化处理。
5、端头及正副巷超前支护:①上端头采用ZFG12000/24/35型过渡架支护,过渡架初撑力24Mpa。
②下端头采用端头架型号为:ZFT25000/23/45支架进行支护,支护最低高度2.3m,最高高度4.5m。
顶梁长度12.5m,宽度3.5m,初撑力20Mpa。
③正巷超前:采用4组8架ZT2×3200/18/35,支架宽度4.175m,中心距2.5m;支护总长27m,初撑力20Mpa。
④副巷超前:采用单体支柱配合3.2mπ梁一梁三柱垂直巷道支设,支护长度30m,初撑力11.5Mpa。
6、矿压监测:工作面安装一套KJ653-F2矿用本安型顶板压力无线监测系统,可在地面实时、动态显示工作面支架及端头支架的工作阻力曲线,也可以采用专用软件处理历史数据,分析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
二、初采前准备工作:1、检查支架的完好及连接情况:各液压管路吊挂整齐,泵站及支架液压系统无跑冒滴漏现象,泵站压力不低于30MPa。
2、按要求检查超前、端头支护,保证支护达标。
3、初采前,将工作支架压力表安装齐全,以便初采期间人员准确掌握支架压力情况。
4、通风科、队按作业规程通风设计,调整工作面通风系统及风量。
5、工作面备用支护材料、油脂、工具等提前备用到位,摆放整齐。
6、初采前,将工作面回采侧帮部锚杆螺母、垫片、菱形网回收。
7、检查液压系统管路、阀组,杜绝漏液、窜液,确保液压系统完好。
8、工作面按照安装措施及作业规程要求安装完毕后,调度室牵头,各业务科室参加对工作面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设备调试、试运转、初采工作。
9、提前在巷道内准备注浆需用机具及材料,若初采期间直接顶初次来压顶板破碎严重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注浆的方式维护顶板。
10、初采前,检查正、副巷排水系统,保证各水仓及临时排水点水泵完好且热备,排水管路无漏水现象,初采期间安排专人每天检查、维护。
防止在初采期间老顶垮落,上部5#煤采空区局部低洼处积水涌入巷道。
11、提前将各设备易损件准备到位,以便损坏后及时更换,保证工作面的推进度。
12、初采前,提前在工作面对顶板采取弱化处理,减小顶板垮落面积及垮落时产生的冲击。
13、初采前,完善工作面矿压在线监测系统,确保正常使用。
三、初采工艺:1、采煤机从机尾向机头跑通刀,将煤壁割直、底板割平。
调整支架侧护,确保支架与溜子垂直。
2、采煤机第一次割通刀煤时:⑴若有锚杆、锚索等杂物缠绕在机组滚筒上时,及时停机进行处理。
⑵割煤时若发现前溜上出现锚杆或废旧材料时,应立即使用专用钩将锚杆、锚梁等废旧材料勾出,或利用就近架间通讯装置闭锁溜子进入机道取出。
3、割透机尾煤壁后,机组反向清理浮煤,机组到达机头前,将前部溜子采煤机斜切进刀段推向煤壁,机组入刀后将前溜全部推向煤壁。
4、采煤机斜切进刀,返空刀停机后,在机头、机尾铺网时,严格执行《9-700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规定。
5、初采期间,工作面釆高控制在2.8m-3m,保证支架接顶严实。
若工作面顶板破碎,采取追机拉架,应少降快拉,并保证支架移动平稳,拉移到位后将支架升紧护帮板打出。
四、放煤、放顶工艺:1、为了减弱直接顶和老顶初次来压时对支架的冲击,初采20m不放煤,若顶板不具备放煤条件,可继续延长不放顶煤距离,待生产科现场确认条件允许后方可。
2、机组割第一刀煤后,采空区顶板不再维护,随着工作面推进,顶板出现断裂垮落,进行初次放顶。
五、初采初放期间防滑措施:1、9-705工作面平均坡度为14°,为防止初采期间支架、前后溜下滑现象发生,采取从机头向机尾推溜的方式拉移前后部溜子。
2、采取调斜的方式控制初采初放期间的支架、溜子下滑。
在初采期间,根据前溜搭接,按照2:1的比例进行调斜。
3、在初采期间割煤、推溜必须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要求,确保工作面支架、煤壁、溜子“三直一平”,为调斜工作做好基础。
调斜过程中,队组技术员及时掌握工作面坡度及调斜角度、正副巷错差、溜子上窜下滑数据,确保在调斜过程中正常控制支架、溜子上窜、下滑。
六、安全技术措施:㈠初采期间顶板管理1、每班必须对工作面支架、端头、两巷超前支护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初撑力达标。
2、加强上下端头的维护,保证上下端头安全出口畅通(宽度不得小于0.8m,高度不得低于1.8m)。
3、割煤过程中,必须及时拉架,拉架时,操作人员注意保持支架移动平稳,应少降快拉,做到迅速准确。
拉移到位后及时将支架升紧、前梁接顶,并保证支架初撑力达标。
4、若煤壁片帮严重或顶板较为破碎,必须及时超前拉架或支设贴帮柱进行维护,并将破碎段支架与相邻顶板完好段支架顶梁升平,顶梁侧护板错差不得超过高度的2/3,防止倒架及咬架情况的发生。
5、跟班队干、验收员每循环对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进行检查,检修班检查次数不得少于2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相关科室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证安全生产。
6、初采期间,当工作面来压征兆剧烈或老顶垮落时,必须将工作面全部人员撤离至距工作面50m以外。
(工作面来压征兆:掉碎煤、煤壁片帮、安全阀向外滴液等)7、生产科及队组技术员要及时收集矿压资料,队组技术员每班对支架压力情况进行统计,生产科技术员根据现场统计情况,结合矿压在线监测系统对初次来压、老顶来压及来压步距进行准确分析,通知队组及时加强工作面的顶板管理。
8、顶板破碎严重时,根据现场情况,采用注浆的方式提前进行维护顶板,待顶板稳固后再进行通过。
9、初采期间,上下隅角悬顶面积达10㎡后,釆用爆破法强制放顶,强制放隅角时另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10、若初采过程中,两巷压力显现增大时,采取以下防护措施:①加强正副巷超前支护初撑力的管理,保证单体柱初撑力不低于11.5Mpa,超前架初撑力不低于20Mpa。
②对正副巷底板进行起底。
③在压力显现区域支设单体柱(单梁单柱),对顶板进行维护。
11、严格控制煤壁片帮,端面距超规定时,必须超前移架;无法及时拉架时,在机道支设贴帮柱维护顶板,防止端面冒顶。
㈡回收回采帮垫片、锚梁及菱形网1、拆卸前必须将前溜与机组电源开关停电闭锁,并有专人负责看护。
2、人员进入拆卸地点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地点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3、拆卸时,由下向上进行拆卸,由跟班队干负责对煤壁进行检查,煤壁完整且顶角处无网包时,可分组分段进行拆卸,相互间隔不得小于20m。
4、拆卸时,作业人员必须注意片帮及站位情况,防止片帮及在溜槽内滑倒伤人。
㈢人员取锚杆1、采煤机滚筒上缠绕有锚杆等杂物时,由机组司机通知跟班队干、安全员、班组长到现场,跟班队干负责组织处理,在确认停机地点顶板完整、无片帮现象时,闭锁采煤机与前溜电源开关,并由设备车司机看护。
2、处理滚筒缠绕物时至少不少于3人进行操作,一人看护机组及支架、其它人员协同进行处理,安全员现场监护。
3、人员进入煤壁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地点前后5m范围内顶板、煤壁情况,用长柄工具处理煤壁片帮及架间活矸,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4、人员进入前溜取滚筒缠绕锚杆时,不得背对煤壁作业,必须站在靠支架前梁下方。
5、当滚筒缠绕物无法取下时,严禁强拉硬拽,应使用长柄撬棍进行拨撬,或使用断线钳、锯弓等工具将其剪断、锯断。
6、处理滚筒缠绕物时,操作人员严禁将脚伸入溜子大链及刮板下,防止滑倒扭伤。
7、废旧材料严禁上皮带拉出。
8、如发现废旧材料缠绕在刮板及大链上时,必须由跟班队干负责严格执行上述要求进行操作。
㈣单体柱使用1、支设单体柱时,至少4人配合完成,1人观察顶板变化,2人扶单体柱,1人操作注液枪,将单体柱缓慢升起,且升柱时要将单体液压支柱三用阀嘴调整到指向老山方向。
梁接触到顶板时,继续操作注液枪,使单体液压柱逐渐达到初撑力,另2人扶住临时支设的单体柱,防止倒柱伤人。
2、回撤所有单体柱时,由专人检查作业地点5m范围内顶板情况,处理顶板活矸,并撤除无关人员。
回撤单体液压柱时,应由里向外进行,回柱前,要详细检查周围支护情况;四人配合作业,一人观察顶板,两人扶柱,一人卸液。
3、使用单体柱戗设备时,柱头、柱根必须顶紧卡好并用双股8#铁丝对柱头、柱根固定,实行远程注液操作。
所使用单体柱长度必须与所戗作业相符,严禁使用过长或过短单体柱,防止角度过大或过小崩柱。
4、所使用单体柱必须完好,有泄液柱、坏柱、“死”柱时及时更换,严禁使用有跑、冒、滴、漏的现象的单体柱。
㈤“一通三防”管理⑴通风区负责上隅角、回风巷束管观测点的完好情况,由束管监测人员每天分析一次,发现有害气体浓度有上升趋势,立即汇报通风科。
⑵加强工作面初次放顶煤与周期来压期间的瓦斯管理:①确保工作面风流稳定可靠。
②工作面按照设计配风风量,最大限度地稀释和冲淡初次放顶与周期来压期间从采空区挤压出的瓦斯,防止瓦斯超限或积聚。
③加强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巷的瓦斯监测监控,杜绝瓦斯超限作业。
④加强防尘管理,经常保持工作面、巷道潮湿。
⑤提前拆卸上下端头顶帮锚杆、锚索,顶帮坚硬时,采用深孔预裂爆破,确保顶板及时垮落减小隅角悬顶面积。
㈥注浆安全技术措施1、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地点前后支架,确保支护完好。
同时检查、处理作业范围内的不安全因素,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2、注浆孔个数、角度及间距由跟班队干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3、施工注浆孔前,必须由专人对打眼机具的完好、风水管连接情况进行检查,确认完好后方可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