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第9课《桃花源记》

一、知识点汇总:

1.“记”文体知识

2.字词积累

3.陶渊明生平及主要作品

4.省略句

5.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情节

6.简洁凝练而又意蕴丰富的语言风格

二、知识解读与基础训练

1. “记”文体知识

“记”:本是古时公文,“‘录’成文”“‘载’于册”。后其内容演变为记人、记事、记山川名胜(记游)、记器物建筑(记物)等,其目的常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属于散文的范畴。

“记”包含那些类别?

2.字词积累:

字音、字形:熟练掌握重点字词、易错字词的读音和字形,能准确诵读和默写。词义:理解文中重点词义和古今异义词,能准确翻译并灵活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字形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怡.然自乐(yí) 屋舍俨.然(yǎn)

B.黄发垂髫.(tiáo) 豁.然开朗(huò)

C.阡.陌交通(qiān) 诣.太守(zhǐ)

D.与外人间.隔(jiàn) 便要.还家(yāo)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仿佛

..

..若有光 B.芳草鲜美

C.不足

..为外人道也 D.欣然

..规往

3.陶渊明生平及主要作品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1)你知道陶渊明写作此文的背景吗?

(2)说说陶渊明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影响。

(3)陶渊明,_______(朝代)诗人,是________诗派的创始人。主要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句子成分的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文言文的省略更加普遍。对于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翻译时一般应将其补充出来,需要做到字字对照,句句明其意。

举例说明文言文中常见的省略句有哪些?

5.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情节

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情节,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具体事物、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等。

(1)设置悬念的作用是什么?

(2)具体分析本文是如何设置悬念的?

6.简洁凝练而又意蕴丰富的语言风格

(1)举例分析文章语言的简洁凝练

(2)举例分析文章语言的意蕴丰富

三、知识综合与能力提升

1.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描绘桃花源美景和民风民俗表现了他的入世思想,再借渔人“诣太守”寻找桃花源未果,表现了他的出世思想。

B.村人叮嘱就要离去的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的心情。

C.全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把各个事情贯穿起来,最后以南阳高士刘子骥的经历再次烘托

桃花源的不可得。

D.文中也反映了作者受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但他所设想的境界,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3.下面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采取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语言质朴,清新自然。

B.文章为了吸引读者,多处设置了悬念伏笔,如“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是为下文找不到桃花源设下伏笔。

C.在桃花源出现前,作者描写桃花林的美景,作用是暗示将有“奇境”出现,为下文写桃花源的隐蔽幽深和美好作铺垫

D.本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使主题思想更加突出。

4.下列诗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作者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四、知识延伸与拓展运用

《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来却给人一种“逼真”的效果。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白云山学校昌传超)

第三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知识点训练参考答案

二、知识解读与基础训练

1.分类:按内容类包括

①碑记:古代种刻石碑记叙人物生平事迹文体,如《五墓碑记》;

②游记:种描写旅行见闻散文体裁,如《游黄山记》;

③杂记: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如《石钟山记》;

④记事:古代记载人物事迹文体,如《张衡传》;

⑤笔记:古代以记事为主的,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如《梦溪笔谈》。

2. 字词积累:

(1)C【解析】诣.太守(yì)

(2)D【解析】D.欣然

..规往中“欣然”古今都是“高兴的样子”的意思,没有发生变化。

3. 陶渊明生平及主要作品

(1)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国家濒临崩溃,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无法实现。他性格耿直,清正廉明,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不能容于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最终与统治者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陶渊明无法改变社会现状,也不愿去干预,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的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2)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①饮酒诗。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20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②咏怀诗。以《杂诗》12首,《读山海经》13首为代表。《杂诗》12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13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10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③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我们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