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查体
- 格式:ppt
- 大小:274.50 KB
- 文档页数:38
正常新生儿正常新生儿的概念胎龄≥37周和<42周出生体重≥2500克和≤4000克无畸形或疾病活产短时间内完成许多从寄生状态到独立生存的生理、生化的转变,他们是非常脆弱新生儿科医生必须先了解正常新生儿,然后才去治疗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有很多体征和症状是特有的,这次课主要讲的是正常新生儿的特殊生理表现.新生儿体格检查㈠生命体征⒈体温肛温,腋温、颌下温度中心温度与外周温度范围在36.0~37.5℃,出生1小时内体温可降低2.5度,在适中温度下逐渐回升,一般12-24小时内稳定在36-37度肛温36.5-37.5度,最接近核心温度,腋温36-37度新生儿腋温超过37度、肛温超过37.5即为发热,原因光疗、暖箱温度过高、哭闹、已被包裹过多,感染等,最重要的是感染,在排除感染的情况下考虑生理因素、脱水热或是环境因素所致。
肛温测定3分钟,弊端深度不易掌握,动作要轻柔否则可造成直肠穿孔。
腋温测5分钟、颌下温度测5分钟与腋温相当,方便但不易固定,容易出现误差1.1脱水热多发生在生后3-4天的正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体温突然升高至39-40度,患儿烦躁不安、哭闹、面色潮红、呼吸增快、,严重者口唇干燥、尿量减少或无尿。
原因喂养不足、排泄多特别在夏天一发生。
1.2新生儿发热的处理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常用凉水袋置新生儿枕部。
体温过高可温水浴,水温33-36度为宜。
擦浴部位为前额、枕部、颈部,四肢、腋下、腹股沟等。
忌用酒精擦浴。
慎用退热药物,以防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体温骤降,必要时可用乙酰氨基酚5-10mg/kg口服或灌肠,发热是4小时一次。
1.3低体温低于35度甚至33度通常新生儿体格检查㈠生命体征⒉呼吸正常为35~60次/分屏气(<10秒)﹑周期性呼吸﹑呼吸暂停(>20秒)腹式呼吸呼吸不规则多波动在40-45次,部分早产儿可达60次新生儿体格检查㈠生命体征⒊心率心率正常为90~160次/分烦燥或哭闹时心率可大于160次/分间有心率不齐属正常范围新生儿体格检查㈠生命体征⒋血压血压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 波动在50/30mmhg-80/50mmhg. 正常新生儿不常规测血压,有病时应测量血压与胎龄﹑出生体重有正相关足月儿与正常值相差20mmhg以上为不正常新生儿体格检查㈡体重、身长、头围体重、身长、正常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000克,现时有增加正常新生儿平均出生身长为50cm 正常新生儿的平均头围是34cm新生儿体格检查㈢胎龄评估皮肤外观及厚度指甲足底纹的范围乳腺结节其他:头部,耳壳,外生殖器,胎毛存在及数量▲需在出生后小时内进行胎龄评估需在出生后12小时内进行胎龄评估需在出生后新生儿体格检查㈣面容及哭声容貌与遗传有关注意有无先天愚型轻微不对称面容与宫内受压有关哭声异常:尖叫,低调,沙哑,低声抽口壹, 呻吟新生儿体格检查㈤系统检查⒈皮肤正常为粉红色,可有胎脂覆盖皮肤. 面部充血或较多出血点,多为产伤所致,有时四肢及其他部位,生后24~36小时可逐渐吸收. 特殊生理表现有:生理性黄疸胎生青记婴儿生理性黄疸,胎生青记生理性黄疸胎生青记,婴儿粟粒疹,新生儿红斑胎脂,脱屑新生儿红斑,胎脂脱屑, 粟粒疹新生儿红斑胎脂脱屑Hayleguin 色变,新生儿斑痣草莓状毛细血管瘤. 新生儿斑痣,草莓状毛细血管瘤色变新生儿斑痣草莓状毛细血管瘤生理性黄疸足月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10~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之皮肤粘膜轻度黄染现象称生理性黄疸。
查体与筛查早期发现幼儿罕见病的关键步骤幼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些罕见病的易发阶段。
罕见病是指发病率低于每2,000人中1人的疾病,由于其低发病率和多样性,往往被医生和家长忽视。
然而,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幼儿罕见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查体与筛查在早期发现幼儿罕见病中的关键步骤。
一、查体的重要性查体是通过观察、触诊、听诊等手段对幼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发现异常体征和症状。
幼儿罕见病往往伴随着特殊的体征和症状,通过查体可以及早发现这些异常,从而引起医生和家长的重视。
常见的查体项目包括身高、体重、头围、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
在幼儿罕见病的筛查中,查体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步骤。
二、筛查的意义筛查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对人群进行初步的检查,以筛选出可能患有某种疾病的个体。
在幼儿罕见病的早期发现中,筛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筛查,可以对大量的幼儿进行初步的评估,从而找出可能存在的罕见病风险。
筛查的目的是尽早发现潜在的罕见病,以便及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三、常见的幼儿罕见病筛查项目1. 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新生儿进行听力功能的初步评估。
听力是幼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罕见病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听力障碍等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2. 新生儿代谢筛查新生儿代谢筛查是指对新生儿进行代谢功能的初步评估。
幼儿罕见病中的一部分是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通过新生儿代谢筛查,可以及早发现代谢异常,从而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干预。
3. 儿童智力发育筛查儿童智力发育筛查是指对幼儿智力发育水平的初步评估。
智力发育是幼儿成长的重要指标,对于幼儿罕见病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通过儿童智力发育筛查,可以及早发现智力发育异常,从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四、筛查的方法和工具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筛查方法,通过向家长提供问卷,了解幼儿的发育情况和症状,从而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罕见病的风险。
新生儿体格查课件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教材:儿科护理学章节: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体格检查方法、以及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掌握新生儿体格检查的方法。
2. 学生能够识别并了解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学会相应的护理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新生儿护理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方法。
重点:新生儿生理特点、体格检查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新生儿模型、体格检查工具。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新生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新生儿的特点和护理工作。
2.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讲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3. 新生儿体格检查:介绍新生儿体格检查的方法,如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等测量方法。
4. 常见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讲解新生儿黄疸、肺炎、腹泻等疾病的护理方法。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新生儿模型的体格检查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6.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新生儿生理特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新生儿体格检查体重身高头围胸围新生儿疾病护理黄疸肺炎腹泻七、作业设计1. 描述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2. 列出新生儿体格检查的项目和测量方法。
3. 简述新生儿黄疸、肺炎、腹泻的护理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了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体格检查方法和疾病护理要点。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新生儿疾病的认识仍较模糊,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课后拓展延伸中,可以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新生儿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新生儿生理特点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涉及多个系统,其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是重点。
2. 消化系统: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酸分泌较少,肠道菌群尚未建立,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新生儿查体有哪些内容新生儿的健康是家庭的重要关注点,而新生儿的查体则是评估他们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新生儿查体主要包括一系列的身体检查和观察,以确保新生儿在出生后能够健康成长。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新生儿查体中的一些重要内容。
首先,新生儿的身高和体重是最基本的指标之一。
通过测量身高和体重,可以初步评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医生会将这些数据与标准的生长曲线进行比较,以确定新生儿是否存在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
其次,新生儿的头围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头围的大小可以反映新生儿的脑部发育情况,医生会观察头围是否正常,并结合其他症状来评估新生儿的神经系统是否正常发育。
另外,新生儿的皮肤和黏膜也需要进行仔细的观察。
医生会检查新生儿的皮肤颜色、湿润程度以及有无异常的皮肤病变。
同时,还会观察新生儿的口腔黏膜和眼睛的情况,以排除口腔和眼部感染等问题。
此外,新生儿的心肺功能也是需要被检查的重点之一。
医生会仔细听取新生儿的心音和肺部呼吸音,以确保心脏和肺部功能正常。
同时,还会观察新生儿是否存在呼吸困难等症状。
最后,新生儿的腹部和四肢也需要进行详细的观察。
医生会检查新生儿的腹部是否有肿块或压痛的情况,以及四肢的活动情况和是否存在异常。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排除新生儿可能存在的消化系统问题或先天畸形等情况。
综上所述,新生儿的查体内容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皮肤和黏膜、心肺功能以及腹部和四肢等多个方面。
这些内容的详细观察和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新生儿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并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以确保新生儿能够健康成长。
因此,家长们也应该重视新生儿的查体工作,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出生体查记录
母亲姓名床号新生儿性别(男、女)产母住院号
母妊娠情况:□健康□患有妊娠中毒症(轻、中、重)□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乙肝□其他
胎产次胎龄:第----胎第---产足月产----周早产------周过期产-----周
分娩方式:□自然分娩□手术分娩
出生时情况:□良好□青紫窒息□苍白窒息□浸软胎□死胎□死产脐带绕颈---- 周□脱垂出生一分钟评分--分,五分钟评分---分羊水□清混(Ⅰ□Ⅱ□Ⅲ□)体格检查:体重-----克身长---厘米胸围----厘米头围---厘米皮肤:□红润□青紫□苍白黄染(□有无□)硬肿(□有无□)胎脂(□多□少)
头部:□正常□产瘤□血肿耳软骨:□薄软贴颅□直立
唇:(红润、发绀、唇裂)舌系带(正常□过短□)
胸部:畸形(□有无□),乳房乳头(刚可见、明显可见)
心:心率----次/分,心率(齐、不齐)杂音(□有无□)
肺:呼吸-----次/分,规则□不规则□两肺呼吸音正常,闻及啰音(可、否)
腹部:肝----- 脾----- 四肢:正常□有畸形□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趾甲(超过指趾端,未达指趾端)足底纹理(无,有)肛门:有无
外生殖器:男(睾丸已降、未降):阴囊皱襞(无、少、多)
女(阴蒂全被覆盖、突出);小阴唇(已被覆盖,未被大阴唇覆盖)反射:拥抱反射(有□无□)握持反射(有□无□)吸吮反射(有□无□)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诊断及评价:健康新生儿□正常足月儿□
高危新生儿:早产儿□过期儿□低出生体重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小于胎龄儿□足月小样儿□其他高危儿□
记录着:月日时。
新生儿贫血诊断标准
新生儿贫血是新生儿患有血液中红细胞总量低于正常水平,即低于百分之五,血红蛋
白和血小板的数量低的现象。
一、血红蛋白指标
1、查体:血红蛋白(Hb)< 135-210g/L;
2、脐静脉血:
(1)Hb < 120 g/L,同时存在血小板(PLT)< 150×109/L或形态异常红细胞(MACR)> 3.2 X 109 /L;
(2)血计平均血红蛋白(MCV)< 70fL或血红蛋白含量(MCH)< 25pg;
二、胎儿外观表现
1、出生体重:男性低于2500g,女性低于2300g;
2、黄疸:出生要大于5度以上;
3、低血容:抽血库容< 0.5mL/kg;
4、其他:大便颜色水灰,翻腹呈棕褐色,头皮紫绀;
三、血清指标
1、新生儿血清铁绑定能力(TIBC)定量:低于正常水平(新生儿100mg/L);
2、血清维生素B12:低于正常水平;
4、系统性性炎症状态指标: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测定增加,血尿素(BUN)增加;
5、凝血指标:血小板减少、外周血细胞总数降低、机械血小板反应素(MRT)减少等。
新生儿贫血诊断标准需综合上述红细胞指标、凝血指标、血清指标、胎儿外观表现等,综合判断,结合全面检查来得出正确结果。
此外,新生儿贫血应及早发现和治疗,以防发
生严重后果。
新生儿体格检查课件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儿科护理学》第二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新生儿体格检查的相关知识,包括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的测量方法及正常值,以及新生儿常见的疾病和护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新生儿体格检查的方法和正常值。
2. 学生能够了解新生儿常见的疾病和护理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新生儿护理实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新生儿体格检查方法的掌握和正常值的判断。
重点: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认识和护理方法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新生儿体格检查模型、PPT课件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新生儿体格检查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新生儿体格检查的兴趣和认识。
2. 知识点讲解:讲解新生儿体格检查的方法和正常值,以及新生儿常见疾病和护理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新生儿体格检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出的新生儿体格检查案例进行分析和判断。
六、板书设计新生儿体格检查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的测量方法及正常值新生儿常见疾病和护理方法七、作业设计案例:男,出生24小时,体重3kg,身高50cm,头围34cm,胸围32cm。
2. 答案:体重正常,身高正常,头围正常,胸围略小(正常值35cm)。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新生儿体格检查的方法和正常值的掌握情况良好,但对新生儿疾病的认识和护理方法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新生儿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希望同学们提前预习,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新生儿体格检查方法及正常值新生儿体格检查是评估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包括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的测量。
这些测量值对于判断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和是否存在发育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1. 体重测量:体重是反映新生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测量时应使用婴儿磅秤,确保 scale 的准确性和婴儿的安全。
新生儿体格查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科护理学》第十二章“新生儿护理”,主要涉及新生儿体格检查的相关内容。
具体包括:新生儿体格检查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常见异常体征的识别与处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新生儿体格检查的基本原则,掌握新生儿体格检查的方法和步骤。
2. 能够识别新生儿常见异常体征,了解其临床意义,并初步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新生儿护理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新生儿体格检查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异常体征的识别和处理。
2. 教学重点:新生儿体格检查的基本原则,实践操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新生儿模型、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体重秤、皮尺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新生儿体格检查的实际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新生儿体格检查的基本原则。
(2)新生儿体格检查的步骤和方法。
(3)新生儿常见异常体征的识别与处理。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新生儿体格检查的实践操作。
(2)教师指导,纠正操作中的错误,强调操作要点。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新生儿体格检查的相关例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互相进行新生儿体格检查,并识别和处理常见异常体征。
六、板书设计1. 新生儿体格检查的基本原则2. 新生儿体格检查的步骤和方法3. 新生儿常见异常体征及处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新生儿体格检查的基本原则。
(2)列举新生儿体格检查的步骤和方法。
(3)描述新生儿常见异常体征,并说明其处理方法。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情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等。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新生儿护理的最新研究动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新生儿体格检查的基本原则2. 新生儿体格检查的步骤和方法3. 新生儿常见异常体征的识别与处理4. 实践操作技巧一、新生儿体格检查的基本原则1. 温柔、细致: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对新生儿造成不必要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