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致跌倒药物知识培训.pdf
- 格式:pdf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23
跌倒知识培训课件跌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跌倒都可能给我们带来伤害和不便。
为了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跌倒知识培训课件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跌倒的原因、预防措施和急救知识等方面介绍跌倒知识培训课件的重要性和内容。
跌倒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地面湿滑、走路姿势不正确、鞋子不合适等。
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更容易发生跌倒。
跌倒知识培训课件首先会介绍跌倒的原因,让学员了解跌倒的危险性和常见原因,从而引起他们对跌倒的重视。
为了预防跌倒,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跌倒知识培训课件会详细介绍这些措施,例如保持地面干燥清洁,避免走在不平整的路面上,选择合适的鞋子等。
此外,课件还会教授正确的走路姿势和站立姿势,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助行器等辅助工具。
通过这些预防措施的学习,学员能够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主动采取措施预防跌倒的发生。
当不幸发生跌倒时,急救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跌倒知识培训课件会教授学员如何正确地帮助跌倒的人。
首先,学员需要了解跌倒的紧急情况,如是否有大量出血、是否出现昏迷等。
然后,学员需要学习正确的急救方法,例如如何正确地扶起跌倒的人,如何止血等。
课件还会介绍一些常见的跌倒伤害,如扭伤、骨折等,以及相应的急救措施。
通过这些急救知识的学习,学员能够在发生跌倒事故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减少伤害的发生。
除了跌倒的原因、预防措施和急救知识,跌倒知识培训课件还会介绍一些相关的常识和技巧。
比如,学员会了解到老年人跌倒后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以及如何正确地安抚和照顾跌倒的老人。
课件还会教授一些简单的锻炼方法,帮助学员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从而减少跌倒的风险。
此外,课件还会介绍一些常见的跌倒事故案例,让学员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跌倒知识培训课件的设计和内容应该符合学员的实际需求和学习能力。
课件的语言应简洁明了,图文并茂,以便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课件还可以采用互动式学习方式,例如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使用易跌倒药物护理记录跌倒是老年人高发的意外伤害。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64.6万人因跌倒而致残,其中老年人群体占较大的比例。
老年人不小心跌倒后,轻则淤青、血肿,严重者甚至可导致髋部骨折,卧床不起。
造成跌倒的原因除了年龄增大、身体平衡感减退外,还有部分是由服用某些药物引起。
一、服用这5类药,老人容易跌倒1.镇静催眠药很多老年人会因睡眠障碍问题服用艾司唑仑、唑吡坦、佐匹克隆等镇静催眠类药物,这类药物会影响老年人的姿势稳定及平衡感,增加起夜时跌倒的风险。
2.抗抑郁药有些老年人罹患抑郁症,会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例如,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这类药物可引起视力模糊、困倦、心跳加快、排尿困难和直立性低血压,从而增加跌倒风险。
3.抗癫痫药服用抗癫痫药物时,随着服用剂量的增大,部分老年人会出现头晕、头疼、行走不稳、注意力涣散等症状,从而增加跌倒风险。
4.降压药大部分老年人存在高血压问题,需要日常服用降压药。
然而,服用某些降压药会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特别是在起床或体位变换时,容易引起老年人站立不稳,增加其跌倒风险。
5.降糖药部分老年人患有糖尿病,除了注意日常饮食外,还需要服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但降糖药物可引起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可能引起老年人产生强烈的空腹感、出冷汗、心悸、全身无力、手脚发抖、眼花等现象,进而引起老年人跌倒。
二、老年人吃药容易跌倒的原因对于老年人来说,其身体各项功能随着年龄增大而减退,腿脚也不如年轻时灵活了,如果刚吃完药就运动、行走,就会容易跌倒。
例如,服用镇静、催眠类等作用于中枢神经的药物后,一般半小时内能产生药效,这类药物会影响身体的平衡能力,如果此时老年人起身行走或起床等,就可能会跌倒。
此外,由于老年人身体组织和各系统功能退化,特别是肾脏排泄功能、肝脏解毒功能减退,当服用药物较多时,就容易因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而跌倒。
例如,服用高剂量作用于神经中枢的药物时,老年人的身体代谢和排泄功能减弱,对药物的代谢较差,就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导致跌倒。
2023-11-15•药物相关性跌倒概述•药物相关性跌倒的原因•药物相关性跌倒的预防策略•药物相关性跌倒的监测与评估•药物相关性跌倒的干预措施目•药物相关性跌倒的研究展望录01药物相关性跌倒概述定义分类定义及分类跌倒的危害030201跌倒的相关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肌肉无力等身体变化可能导致跌倒的风险增加。
年龄性别疾病药物使用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跌倒,可能与女性骨密度较低、肌肉力量较弱等因素有关。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等疾病的患者,跌倒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精神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癫痫药物等,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
02药物相关性跌倒的原因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心血管药物药物使用者的特点环境因素地面湿滑光线不足或存在眩光可能影响视觉和判断能力,增加跌倒风险。
光线不足楼梯或台阶03药物相关性跌倒的预防策略合理用药及调整治疗方案合理选用药物调整治疗方案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提供防范建议医生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防范建议,如定期检查药品使用情况、避免在服药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等。
加强健康教育在开具药物处方时,医生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关于药物相关性跌倒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强调家庭支持家庭成员应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监督患者按时服药,并注意家中环境的安全性。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防范意识创造安全的医疗环境04药物相关性跌倒的监测与评估收集全面的跌倒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跌倒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身体状况等,评估其跌倒风险。
预测跌倒风险的变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情况,及时预测跌倒风险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跌倒风险的评估与预测03缺乏长期评估监测与评估的局限性01监测范围的局限性02信息准确性的局限性05药物相关性跌倒的干预措施常规干预措施用药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所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使其了解可能导致的跌倒风险。
常见易跌倒药物使用安全指导序号药物种类安全指导内容1 抗精神病药1.防药物相关性跌倒警示标识2.尽量使用最小剂量,选择引起相应症状较少的药物,根据症状对症处理(1)锥体外系反应: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帕利哌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奥氮平、喹硫平>氯氮平(2)镇静:氯氮平>奥氮平和喹硫平>利培酮和帕利哌酮>齐拉哌酮和阿立哌唑(3)体位性低血压:喹硫平、氯氮平、利培酮和帕利哌酮以及低效价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和氯丙嗪较多见,其次是阿立哌唑,而奥氮平和齐拉西酮少见,常发生在药物快速加量或剂量偏大时。
2 抗抑郁药1.防药物相关性跌倒警示标识2.镇静:TCA和米氮平的镇静作用强于 SSRI和SNRI 类:阿米替林>米氮平>帕罗西汀。
减量,或在睡前给药,添加莫达非尼或哌甲酯。
3.SSRI具有骨质疏松风险,进行骨密度监测,并添加特殊的治疗,以减少骨质流失(如钙和维生素D,双膦酸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3 抗癫痫药 1.防药物相关性跌倒警示标识。
2.抗癫痫药物长期使用存在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应定期监测骨密度,防治骨质疏松4 镇静催眠药1.防药物相关性跌倒警示标识;2.老年人失眠治疗优先非药物治疗;3.老年人优先选择非苯二氮䓬类,应避免长期使用;4.建议上床后服用药物;5.镇静催眠药发生跌倒的时间一般在更换药物、改变剂量、夜晚如厕及早晨下床时,因此在以上时间段需对患者重点监护。
5 阿片类镇痛药 1.防药物相关性跌倒警示标识;2.存在中枢抑制作用、直立性低血压、肌肉松弛作用等致跌倒风险;6 利尿剂1.防药物相关性跌倒警示标识;2.可增加如厕频次,注意陪护,改善通道环境,注意防滑;3.可建议早上服用,防止因起夜发生跌倒;4.注意监测血压,防止低血压。
7 强心苷类 1.防药物相关性跌倒警示标识2.监测心电图、视力情况8 降压药1.监测血压,观察是否有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2.α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药、钙离子拮抗剂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3.重点监测开始使用药物、增加药物剂量时;4.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中改变体位时节奏应保持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