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_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_同步训练.doc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八年级生物生物圈中各种生态系统同步练习(含答案)第一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随堂反馈 1.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
2.水域生态系统分为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分为、、等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和岩石圈的(主要是土壤层)。
4.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不同类型的的总和。
生物圈内部不断进行着和。
5.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和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流动和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稳定称为。
6.生态平衡是一种和稳定状态。
7.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能力。
8.生态农业是在总结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根据原理,建立起来的。
巩固升华一、选择题 1.生物圈是指() A.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B.地球上的一切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 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D.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表面和水圈 2.在生物圈的各个圈层中,生物种类最多的圈层是()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无法确定 3.海洋中的生物大部分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主要是因为150米以下的水域缺少() A.氧气 B.阳光 C.营养物质 D.生存空间 4.一块沼泽地可以看作是一个() A.荒漠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湖泊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5.世界人口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否则人类就不能正常地生存。
这是因为生物生存需要() A.空气 B.阳光 C.适宜的温度 D.一定的空间 6.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保持平衡不变 B.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内保持平衡不变 C.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D.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长时间内保持极为稳定的平衡 7.当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时,必须从生物圈中携带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一节生物圈中的各样生态系统》教课设计教课目的:知识目标:1、认识生物圈中生态系统的种类。
2、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能力目标:培育学生自觉为保持生态均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感情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认识目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向,认可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教课要点:依照新课程标准从实践下手、从学生的兴趣下手指引学生进行研究拟订教课要点为:生态均衡的观点及特色,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色。
教课难点:依照学情联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培育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的能力剖析教学难点为:生态均衡的观点及特色,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特色。
教课方法: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学情剖析:生态系统的知识很简单,资料很简单找学起来比较轻松。
教课准备:教师准备:几种生态系统的视频;人类活动队环境的影响挂图视频。
学生准备:采集人类活动队环境的影响的资料,自制生态瓶。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创建情境 )复习生态系统的观点,剖析丛林生态系统的构成。
引出: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种类。
二、新课教课1、生态系统的种类和特色: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各样生态系统种类和构造特色师:利用课件,出示经过视频资料所要解决的问题:(1)经过赏识生态系统的视频资料说出:生态系统的种类和特色(2)利用课件,出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品链,并总结出生态系统的共同特色:生态系统内部不停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每种生态系统都有必定的自我调理能力生:对照大海生态系统、丛林生态系统、和沙漠生态系统的构成,比较这些生态系统的调理能力。
总结: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品链和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理能力越强。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同步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以下动物中,按照其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的复杂程度,“尝试与错误”的次数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A.珊瑚虫—蚯蚓—鱼—蝗虫—小鼠B.珊瑚虫—蚯蚓—蝗虫—鱼—小鼠C.珊瑚虫—蝗虫—蚯蚓—鱼—小鼠D.珊瑚虫—鱼—蝗虫—蚯蚓—小鼠2、下列生物中,属于真菌的是()A.霉菌B.大肠杆菌C.乳酸菌D.破伤风杆菌3、下列关于腔肠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B.水螅、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C.珊瑚礁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是由珊瑚虫构成的D.腔肠动物大多生活在海洋中,属于无脊椎动物4、下列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错误说法的是()A.动物是食物链结构的成分B.我们可以彻底消灭一些对人类危害过大的动物如蝗虫C.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D.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5、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下列成语中所表达的动物运动方式,其中正确的是()A.飞蛾扑火——跳跃B.万马奔腾—行走C.鱼翔浅底一爬行D.大雁南飞一飞行6、鱼类感知水流方向的结构是()A.胸鳍B.鱼鳔C.尾鳍D.侧线7、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A.毁坏了鬼针草B.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C.人不会对鬼针草产生作用D.帮助鬼针草传播花粉8、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中冷藏,这样做的目的是()A.抑制细菌、真菌繁殖B.不让营养流失C.防止水分蒸发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9、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针对蘑菇展开了争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的蘑菇均可以食用B.蘑菇是一类大型的真菌C.蘑菇能产生孢子进行繁殖D.蘑菇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能量10、做广播体操可以锻炼身体,大课间同学们做广播体操时()A.只靠运动系统就可以完成B.每个动作只需要一块骨参与C.骨骼肌牵拉骨绕关节活动D.动作简单不需要消耗能量第Ⅱ卷(非选择题 6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金龙鱼体态优美,身体呈流线型,体表有______覆盖,并有黏液,减少了游泳时的阻力。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同步训练(解析版)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C. 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D. 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2.地球上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A. 水圈B. 岩石圈表层C. 大气圈D. 以上三项都是3.航天员在太空遥望地球,美丽的地球呈蓝色、绿色和白色,其中蓝色的部分属于生物圈的()A. 大气圈B. 岩石圈C. 水圈D. 大气圈和岩石圈4.小麦田所属生态系统的类型为()A. 草原生态系统B. 沼泽生态系统C. 城市生态系统D. 农田生态系统5.下列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A. 森林生态系统B. 城市生态系统C. 草原生态系统D. 海洋生态系统6.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A. 能量是循环流动的B. 物质和能量需靠外界输入C. 生产者超过消费者D. 食物链复杂,分解功能完全7.苏州作为著名的江南水乡,自古以来就有着良好的湿地环境.湿地生态系统对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延续城市文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能调节区域小气候B. 能净化水源C. 能蓄洪抗旱D. 生物群落都由水生生物组成8.下列生态系统中,被誉为“地球之肾”和“地球之肺”的分别是()A. 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B. 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D. 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9.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哪三类生态系统()A. 陆地、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B. 荒漠、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C. 陆地、草原和荒漠生态系统D. 森林、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10.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 农田生态系统B. 池塘生态系统C. 人工牧场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11.下列有关人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农作物抵抗旱涝和病虫害能力较差B. 城市生态系统由于人口密集,容易产生环境问题C. 园林生态系统在需市生态平衡平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D. 人工生态系统能否持续发展,人作为生产者起着决定性作用1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下列活动不是在生物圈中进行的是()A. 极少数鸟可飞越珠穆朗玛峰B. 万米深的海沟仍有少数微生物活动C. 太空椒的大面积推广、种植D. “天舟一号”与“天舟二号”的交会对接13.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目最多的是()A. 南极B. 撒哈拉沙漠C. 又黑又深的洞穴中D. 西双版纳14.野兔、黄羊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一般适应生活在下列哪一个生态系统()A. 沙漠生态系统B. 池塘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草原生态系统二、综合题15.资料分析,如表为森林、草原、海洋和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比较,请根据下表回答:(1)森林生态系统降雨量比草原生态系统________,这一事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对生命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A.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B.生态系统这个层次只包含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C.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D.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细胞2.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A.精子B.病毒C.变形虫D.卵细胞3.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个事实不能说明()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一面B.生物体的统一性C.各种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4.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5.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B. 单细胞生物体依靠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D.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6.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成都七中的生物兴趣小组成员相约去公园玩。
公园里,空气新鲜,草色青翠,绿柳垂帘,大家的耳边萦绕着树枝上百灵鸟悦耳的欢笑声,眼眸中倒映着碧空里燕子的翩翩舞姿。
最惹眼的是一大片粉红的桃花林,灿烂得如云蒸霞蔚一般,大家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些桃树都是一个品种的。
微风拂来,总有弱不禁风的桃花飘零而下,大家纷纷捡来完整的花朵,准备带回去做成标本。
读完本段文字,请选出分别符合生态系统、种群、个体、器官的一组是( )A.公园桃花林一只百灵鸟绿柳B.公园各种青草一只百灵鸟一朵桃花C.公园桃花林一只燕子绿柳D.公园一群百灵鸟一只燕子一朵桃花7.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①肺②胃黏膜③神经元④酵母菌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HIV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片果园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⑩叶绿体.A.⑤⑥③②①④⑦⑨⑧B.③②①④⑦⑨⑧C.⑤②①④⑦⑨⑧⑩D.②①③④⑦⑨⑧8.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D.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9.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而病毒不是的理由是()①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病毒虽然是生物,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③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④多细胞生物也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0.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可以相互联系,如细胞、种群B.SARS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C.一个变形虫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D.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11.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保护者研究该地区藏羚羊的数量变化和繁殖情况,他们的研究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A.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12.下列哪一项既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结构,又属于种群的基本单位()A.蓝球藻小球藻黑藻B.乳酸菌酵母菌大肠杆菌C.洋葱青蛙小鼠D.烟草花叶病毒土壤农杆菌肺炎双球菌13.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①肺②胃黏膜③神经元④酵母菌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HIV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片桃园⑨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⑩叶绿体.A.⑤⑥③②①④⑦⑨⑧B.③②①④⑦⑨⑧C.⑤②①④⑦⑨⑧⑩D.⑤②①③④⑦⑨⑧14.下列哪一项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草履虫的单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B.人的生殖通过产生生殖细胞来完成C.由酶催化的生化反应都必须在细胞中完成D.病毒必须在寄主细胞中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15.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16. 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D.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最高层次是生物圈17.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 B.W 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B.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C.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苏州湿地资源丰富,具有面积庞大的湿地生态系统。
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有效蓄水、吸污、净化水质B.能调节区域小气候C.是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D.是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3.生物圈Ⅱ号实验的失败给你什么启示()A.说明人类的科学还不够发达B.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C.人类可以离开生物圈D.科学实验总会有失败的4.达州市某地鼠患成灾,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为此,生物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的生物及其他指标,以下是他们调查的部分图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一有5条食物链,其中小麦是生产者B.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二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是小麦→鼠→蛇→猫头鹰C.图一中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减少D.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增多5.下列有关生物圈、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包括全部的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B.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范围,生态系统可能被破坏C.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只有阳光、温度和水D.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二、实验探究题6.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某村庄建立了新型生态农业系统。
该新型生态农业系统既可以解决部分资源粗放利用的问题,又有无污染、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
如图是该新型生态农场模式图,请据图作答:(1)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
(2)在该生态系统中,人属于第_______营养级,鸡和猪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0套)高中人教生物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章节测试附答案(word)2017秋生物人教版必修1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同步训练含解析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基础达标知识点一生物活动离不开细胞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各种细胞结构的功能只有在细胞这个统一整体中才能完成B.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以每个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C.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能在宿主细胞内完成D.病毒无细胞结构,脱离细胞的病毒也能进行生命活动【解析】选D。
病毒离开宿主细胞不能生存的事实,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重要性。
D项显然不符合“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
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B.单细胞生物体如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知识点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下面所说的四种情况,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各自对应的是( )①池塘中的一个衣藻②池塘中的所有生物③池塘中的所有衣藻④池塘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C.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细胞、种群、个体、生态系统【解析】选B。
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其中所有的衣藻组成一个种群,一个单独的衣藻就是一个生命个体。
4.下列不能看作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 )A.一只喜鹊B.培养皿上的大肠杆菌菌落C.人工合成的病毒D.池塘【解析】选C。
A项属于个体,B项属于种群,D项属于生态系统,而C项描述的则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不能看作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5.以下可以包含其他三者的一项是( )A.个体B.种群C.生态系统D.群落6.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包括(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解析】选B。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生物(苏教版)同步优化练与测编者施哨春八年级(下)目录第8单元生物技术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第二节食品保存第21章现代生物技术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第二节关注生物技术第8单元综合能力素质训练第9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22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节生物的分类第二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第三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四节神奇的微生物第23章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第二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下学期期中测试试卷第24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生命的诞生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第四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第9单元综合能力素质训练第10单元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第25章生态系统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第二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第26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一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第二节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第10单元综合能力素质训练下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参考答案第8单元生物技术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思维导航同学们,酱、酱油、香醋等是我们常见的调味品,它们口味鲜美,是烹制菜肴时必不可少的用品。
那么,你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其实,它们都是我国传统的发酵产品。
我们的祖先早在4000千多年前就利用发酵技术大规模酿酒,进行制酱、制醋等生产。
中国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刻有“酒”字。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列有谷物制曲,酿酒、制酱、造醋和腌菜等方法。
现代发酵工业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包括抗生素、氨基酸、有机酸、多糖、酶制剂、单细胞蛋白、维生素、基因工程药物核酸类物质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等,其产品在医药、食品、化工、轻工、纺织、环保等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环保和健康有着密切相关的产业。
生物工程代表了21世纪应用微生物发酵的一个主要领域。
第一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思维导航
在我们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它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当你来到海底世界时,可以看到好多五彩缤纷的珊瑚以及各种鱼类;当你来到沙漠戈壁时,看到的只是孤零零的几株植物;当你来到大草原时,一片片绿草映入眼帘,牛羊在悠闲地吃草……为什么不同环境里的生物也不一样呢?
每个生态系统都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些生态系统呢?
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随堂反馈
1.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
2.水域生态系统分为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分为、、等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和岩石圈的(主要是土壤层)。
4.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不同类型的的总和。
生物圈内部不断进行着和。
5.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
和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流动和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稳定称为。
6.生态平衡是一种和稳定状态。
7.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能力。
8.生态农业是在总结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根据原理,建立起来的。
巩固升华
一、选择题
1.生物圈是指()
A.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B.地球上的一切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
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D.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表面和水圈
2.在生物圈的各个圈层中,生物种类最多的圈层是()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无法确定
3.海洋中的生物大部分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主要是因为150米以下的水域缺少()
A.氧气
B.阳光
C.营养物质
D.生存空间
4.一块沼泽地可以看作是一个()
A.荒漠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湖泊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5.世界人口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否则人类就不能正常地生存。
这是因为生物生存需要()
A.空气
B.阳光
C.适宜的温度
D.一定的空间
6.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保持平衡不变
B.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内保持平衡不变
C.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D.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长时间内保持极为稳定的平衡
7.当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时,必须从生物圈中携带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这些物质应该有()
A.营养物质、淡水、适宜的温度
B.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C.淡水、营养物质、空气(氧)
D.空气(氧)、阳光、营养物质
8.下列生态系统中,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池塘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9.从前的黄土高原上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今却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球上的温室效应造成的
B.气候变得干燥造成的
C.人类滥砍乱伐造成了生态平衡的失调所致
D.地壳变迁造成的
10.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不依赖人
C.生态农业就是农田生态系统
D.生态农业是一种自然生态系统
二、填空题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2.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
3.经过人工改造的生态系统往往是,这类生态系统的平衡需要来维持。
三、问答题
1.有人认为,为了确保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应该多施化肥和使用农药。
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角度考虑,阐述这样做可能带来的后果。
2.我国南方某地区建立了“蚕桑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的全面丰收。
右下图是该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蚕粪(1)该生态系桑
统所需的能量来
自。
(2
(3)等生物作为。
(4
(5
思维拓展
1.有人认为,生物圈中自然生态系统不能再减少,否则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有人则认为,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才能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
你对此有何看法?
2.著名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草原这一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生不息。
那么,为什么稻田、麦田等农业生态系统却要农民的百般呵护才能得到维持?
博士网站
农业生态系统(agricultural ecosystem)是在一定地区内,人类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社会经济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是:(1)人既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参与能量的转化和物质循环,同时又是系统的组织者、调控者、决定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发展。
所以农业生态系统是半自然,半人工的生态系统。
(2)所生产的物质绝大部分以农畜产品的形式移出系统。
同时,为维持系统的能量、物质平衡,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工辅助能,包括人力、畜力、机械动力和肥料、农药种子等物质。
自然平衡变成了人工平衡。
(3)占据主要地位的生物种群是经过人工训化和选择的作物品种。
物种单一打断了食物链,消减了层次使系统的生产功能提高而生物功能退化;遗传质相对贫乏进一步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
(4)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除受自然生态规律影响外,还受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
农业生产的目的性、人类干预下的农田生态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和人工进化规律是分析作物病害系统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