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造作文作文指导及范文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18
境由心造境由心造(一)在两个人的面前, 各放着半块面包。
一个人看了以后, 心想: “我还有半块面包。
”另一个人看了后, 心想: “我只有半块面包了。
”对待同样的半块面包, 为什么两个人的态度截然不同呢?这主要是心态在起作用。
乐观者从半块面包中得到的是满足, 看到的是希望;而悲观者从半块面包中得到的是不满, 看到的是绝望。
这恰好印证了“境由心造”的道理。
不同的心态造就不同的境遇。
如果你用乐观的态度去看待世界上的事情, 那么即使是挫折甚或是苦难, 你也能从中找到乐观的理由, 进而化解挫折与苦难。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住在五楼, 搬起东西来颇为不便。
但他却说五楼好, 可以免受底楼的潮湿之苦。
后来他的住处从五楼搬到了一楼, 地面经常湿漉漉的, 但他却说一楼好, 可以免去搬东西的辛苦。
因此, 不管苏格拉底处在如何不利的情况下, 他永远是满足的、快乐的。
尤利乌斯用2马克买的一注彩票, 却中了50万马克。
他用这50万马克买了一幢豪华的别墅, 并添置了许多高档的家具。
想不到这一切在他的一个烟头中化为灰烬。
朋友们都来安慰他, 他却说: “我只不过损失了2个马克。
”正是他的乐观心态化解了50万马克家产损失的巨大痛苦。
这样, 尤利乌斯注定终生要与快乐为伍。
如果你用悲观的心态去看世界上的事情, 那么, 即使是很小的挫折与痛苦, 你也会觉得它是天大的灾难, 由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中国古代有一个国家叫杞国, 这个国家的人总担心有一天天会塌下来, 一整天地提心吊胆, 惶惶不可终日。
于是后人流传下一句话:“杞国无事忧天倾。
”后来又由此造出了“杞人忧天”的成语。
杞国人为什么会担心天塌下来?就是因为他们是用消极悲观的心态去看世界, 这样, 这世界在他们的心目中就会变得越来越坏, 越来越不可收拾。
据一份调查显示, 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 都是由于自寻烦恼, 把很小的挫折和点滴的痛苦想象成了巨大的灾难, 因而感到心理难以承受所致。
“境由心造”, 事在人为。
境由心造作文作文指导及范文作文指导:境由心造是一种表达自我的写作方式,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对于作文内容的重要性。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深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情感和独特思考。
下面是一些指导步骤,帮助你写出一篇境由心造的作文。
1. 主题选择:选择一个与自己有关的主题,可以是自己的经历、感受、观点或者思考。
确保你对该主题有足够的了解和感受,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来。
2. 思考整理:在写作之前,先进行思考和整理。
思考你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或者感受,然后将这些思考整理成一个清晰的思路结构。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或者提纲的方式来帮助整理。
3. 情感表达:境由心造作文强调情感的表达,所以在写作中要注意情感的真实性和深度。
可以运用比喻、描写、感叹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内心的真实感受。
4. 个人思考:境由心造作文也注重个人的思考和观点。
在写作中,可以加入一些个人的思考和观点,展示自己对于事物的独特见解。
但要注意言之有物,思考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逻辑性。
5. 结构组织: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整体结构的组织。
可以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先引入主题,然后展开论述,最后进行总结。
确保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6. 语言表达:境由心造作文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生动。
可以使用一些形象的词语、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来丰富文章的表达效果。
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使用错误的词汇或者语法。
范文:题目:爱与勇气境由心造,爱与勇气,这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话题。
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够让人们变得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而勇气,则是爱的源泉,它赋予人们勇往直前的力量,使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他叫杰克。
杰克是一个非常害羞的人,他总是胆小怕事,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但是,当他遇到了爱,一切都改变了。
他爱上了一个叫莉莉的女孩,莉莉是一个非常勇敢和独立的人。
为了能够和莉莉在一起,杰克决定改变自己,变得更加勇敢。
【高二作文】境由心造境由心造人的境遇往往由内心来决定。
一个人的内心境界、心态和修养,都会直接影响他所处的环境和遭遇。
境由心造,是指一个人的心境会影响他所遇到的环境和遭遇。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想改变自己的环境和处境,就要先改变自己的内心境界和心态。
这是一句深刻的道理,也是一句非常有启发意义的名言。
一句境由心造,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一个人内心和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内心纯净、善良、勇敢,那么他所处的环境和遭遇也会变得美好、积极和顺利。
相反,如果一个人内心阴暗、邪恶、懦弱,那么他所处的环境和遭遇也会变得糟糕、消极和困难。
这句话的出现,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内心决定着他的命运,内心的光明与黑暗将决定他所在的环境和处境。
真正的幸福与成功,不在于环境和遭遇如何,而在于内心如何。
《雾都孤儿》中的小说人物奥利弗·特威斯特始终秉承善良、正直的内心,善待他人,从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终赢得了身世的真相,迎来了自己的幸福。
这足以说明,境由心造是一种普世价值观,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心态的追求,更为人类社会生活提供了一种可行的价值标准。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境由心造都体现在奋斗的过程中,无论遇到怎样的阻碍和挑战,只要坚定内心,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在当今社会,境由心造这个道理的意义正在变得越来越深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加需要境由心造这个信念,来指导我们,让我们在面对种种压力和困难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相信自己的内心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从而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奋发向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成功者都相信并实践着境由心造这个理念。
马云,他曾说过:“当你用心去看这个世界,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很美好。
”他深知内心的态度和境界对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和遭遇的影响,因此在创业的道路上,他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从而凭借着自己的内心境界和精神力量走到了今天。
【高二作文】境由心造境由心造人生,就是一场关于心灵和境遇的旅程。
心灵是一个人的内在世界,而境遇则是外部环境与因缘所交织的局面。
境由心造,意味着我们的心态和态度将影响我们所处的环境。
在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中,如何通过自身的心态来塑造和影响周围的环境,成为了人们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
心理学家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人生的真正品质并非取决于外部环境,而在于内心的态度和心理素质。
”这意味着即使在困境中,一个坚定而积极的心态也会给人带来一线希望;反之,即使生活在“人间天堂”,如果内心空虚而贪婪,同样也会感到无尽的苦恼。
我们不能任由外部环境左右心情,要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各种境遇。
境由心造的理念也反映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
在人际交往中,一颗善良宽厚的心胸,往往会获得他人的善意和真诚的友情;而一个心胸狭窄、自私、吝啬的人,则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和友谊。
人们在相处中也应该学会发自内心地善待他人,因为一个善于付出的人,往往也是得到别人真诚回报的人。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待人以心为标准”,也即是说待人应该以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真诚之心为准绳,当自己心地善良之时,必然容易处事、处人。
这样的态度和行为,必然会让边缘化的人重获尊严,帮助他们回归社会,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尊严。
在教育教学中,应该遵循“境由心造”的原则,教育者应当引导学生从内心去改造和塑造外部环境,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我们知道人的内心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领域,它可以终生学习、成长,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通过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目标与人生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在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
我们也应该思考:在一个被物质文明所困扰的世界中,怎样使个体得到精神层面的成长?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富裕的也应该更多地关注心灵上的富足,因为心灵的富足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内在的修养和高尚的品质,弘扬人性光辉的精神。
【高二作文】境由心造境由心造境由心造,意味着我们的心态决定了我们的境遇。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重要的哲理,提醒人们要从内心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和经历。
当我们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时,即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能从中寻找到积极的一面,化险为夷。
相反地,如果我们心存消极和悲观,那么即使身处美丽的环境中,也会感到空虚和不满足。
事实上,我们的心态对于生活的种种体验具有重大的影响。
当我们拥有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时,我们能够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困难。
我们会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被困难击倒。
这样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更多的目标和梦想,因为我们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与此相对的是,消极的心态会限制我们的视野,使我们陷入困境。
当我们抱怨和抱有怨恨时,我们将无法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机会。
我们会将自己关在一个负面的思维框架中,阻碍了我们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所以,我们需要学会保持积极的心态。
我们要时刻告诉自己要积极向上。
对于每一个挑战和困难,我们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它们。
我们要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和支持,因为这将增强我们的信心和力量。
我们要培养一种感激的心态,学会从每一个经历中都发现值得感激和珍惜的事物。
当我们具备积极的心态时,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关注和欣赏。
我们会更加注重身边的人和事,与他人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我们会看到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并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难,我们都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并且从中收获成功和成长。
境由心造是一句很有启发意义的话。
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心态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经历有着重大的影响。
只有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才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表现出强大的力量和智慧。
让我们从内心开始改变自己的心态,为自己创造积极向上的境遇。
境由心生作文(4篇)境由心生作文1才智是一种心镜,境由心生。
心基吸智,方寸之间皆海阔天空永无涯畔;心若有慧,则宛如长空旭日终至至灵之境。
民国课本中有这样一段话:“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花。
我想,在茫茫绿原上看花的那只羊便是才智的,它看花的景象,便是才智独有的景象。
正如《平凡的世界》中所说,人生的意义不是吃饭这么简洁,还应有更高的追求。
诚然,才智对人类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要有抛开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
只有不被浮华物质遮住双眼的人,才是有资格称做才智的人。
再进一步讲,拥有大智的人,不仅有精神追求的,更有特立独行、超然物外的胆气。
我曾赞叹于朱耷的《墨鱼图》。
那只翻着白眼的鱼诉说了怎样的才智心语?不言而喻!我非常敬胃这位明朝遗老,高蹈乎八荒之表,亢心乎千秋之间……假如说朱耷的才智是一种气象,那么,庄子“超乎象外,得其环中”的才智便是一种至镜。
超脱于生命本相的空灵之境,乃是禅与道的完善契合。
李叔同青天白日以映事,明镜止水叹澄心,霁月光风以待人,便禅一般地诠释了朱耷的气象和庄周的至境;超乎生命本身,肇乎天地万物,故能在圆寂之前,叹一句“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通往才智的空灵之境,是没有捷径的,需要全身心地领悟。
悟人生沉浮,悟涅磐境界。
必要时,可学一学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于大自然中,领会融身于天地之间、放眼于银妆世界的寥廊与凝重。
生命本就是一场熬炼,才智便是那最终的升华。
修一颗才智之心,成一番才智之境,于生命无悔,于本心无愧。
境由心生作文2今日早上,我和爸爸很早就出门去买菜了。
但是爸爸准备先去公园逛逛。
公园里面不像其他时间那么多人,我们来到桥上。
一朵朵荷花开放在湖面上,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呢。
我们走过桥,在路上一阵阵青蛙和蟋蟀声像一个交响乐团在奏乐。
走到一个台阶旁,一阵较大的.青蛙声响了起来,我怀疑的走到台阶蹲下来看一看是什么?“是青蛙,有青蛙!”我对爸爸说到,便把爸爸按了下来。
“你看,他们在产卵!”爸爸对我说,“你看那儿,不是卵吗?”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青蛙产卵,真兴奋啊。
【高二作文】境由心造境由心造人们常常说,“境由心造”,这句话意味着我们的思想和心态决定了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
换句话说,我们的内心世界影响着我们在外界的表现和感受。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正向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以建立良好的境遇。
境由心造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困难和挑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我们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会决定最终结果的好坏。
如果我们怀着悲观和消极的心态来面对困难,我们很可能被问题所淹没,失去自信并放弃努力。
相反,如果我们拥有积极和乐观的心态,我们就能够保持冷静和自信,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继续前进。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境由心造也提醒我们,我们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我们对待他人和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如果我们心怀善意和宽容,我们就会对他人表现出友善和体贴,从而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我们怀有嫉妒和仇恨之心,我们就会对他人表现出敌意和冷漠,从而破坏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以友善和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权利,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
境由心造也提醒我们要重视自我成长和发展。
我们的内心世界是推动我们行为和思维发展的动力。
如果我们持续追求自我发展和学习,我们就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实现更大的目标。
相反,如果我们停滞不前,沉迷于过去的成功或失败,我们就会错过机会和进步。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己内心的成长,并积极主动地追求新的知识和经验,以持续发展自己的潜力。
“境由心造”是一个提醒我们保持积极思维方式和心态的重要观念。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思维方式,以建立良好的境遇。
通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用友善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以及不断追求自我发展和成长,我们能够实现更好的人生。
让我们以这个信念,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以及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最终追求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高二作文】境由心造境由心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境遇,而这些境遇是由自己的内心所创造出来的。
有人的境遇顺遂,有人的境遇坎坷,而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每个人心境的不同。
顺利的境遇往往是积极心态的结果。
对于自己所面临的困境,积极的心态会使人更加乐观面对,从而能够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
积极的心态也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感受到生活中的乐趣和美好。
每天都保持一个阳光的心情,会让我们的心情愉悦,对充满希望的未来充满期待。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更多地去思考、努力工作,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而这种积极的心态,也能够吸引周围的人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而坎坷的境遇往往是消极心态的结果。
对于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消极的心态会使人感到绝望和无奈,从而失去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消极的心态会让我们对一切事物充满抱怨和怨恨,无法看到美好和希望。
这种消极心态会把我们关在心理的牢笼里,无法自拔。
而且消极的心态还会让我们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无法积极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果就是我们会越来越堕落,越来越迷茫。
境遇是由自己的心态所创造出来的,一个积极的心态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可以选择积极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相信问题总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我们要学会在困境中保持一颗乐观的心灵,要相信自己可以找到出路,要相信困境只是暂时的,只是人生中的一道坎,把它当成一个挑战和契机去克服,相信自己终将会赢得胜利。
当我们真心相信自己,相信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和勇气。
这种力量和勇气会使我们更加坚定和自信地走出困境,面对未来的挑战。
境遇由心造,我们应该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境和挫折,相信自己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充满信心地追求梦想。
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遇。
境由心造,一句简单而富有哲理的话语,却道出了人们创造自己生活环境的本质。
我们所处的环境,不仅仅是由自然条件所决定,更是由人们的意愿和思想所塑造的。
从宏观的社会环境到微观的个人生活,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个道理的真实反映。
社会环境是由人们所决定的。
人们的意愿和思想对社会文明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每一个时代的进程都是由人们的智慧和意愿所开创的。
虽然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和阻碍,但人们的勇气和创造力始终支撑着社会的进步。
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创造力和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了塑造社会环境的重要内因。
个人的生活环境也是由自己所决定的。
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我们自己构筑出来的。
从衣食住行到崇拜仰慕的对象,我们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通过自己的决策来掌握自己的生活路径,例如选择居住的城市、自己的工作,以及与他人的交往等等,这些都是由我们自己的思想所决定的。
如果我们的内心充满着正能量和乐观向上的思想,那么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境由心造不仅是一种哲学思考,更是一种生命体验。
如果我们始终采取积极向上的思考,充满了爱和善意的行动,那么我们就会在整个人生道路中不断地创造出一些奇迹。
无论是出游、工作或者生活,我们的思想都会对我们的境况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意识到我们的意图和行为同样会对他人产生影响。
如果我们的初衷是好的,和他人的交往也会更加愉快和充满爱。
境由心造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哲学,他与我们的生活、工作、交往密切相关。
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实践来理解它,坚信我们的意愿和思想对环境的塑造力度,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思考,实现自己的梦想。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在境由心造的深刻哲理中,我们永远都能找到生活的意义和方向。
【高二作文】境由心造境由心造人的心灵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会逐渐形成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会影响着人的思想、言行和人生的发展。
境由心造,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塑造自己的内心世界来创造美好的外在环境。
境由心造表明了心境对个人的重要性。
心境即心灵的状态,它决定了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心态。
如果我们的心境积极向上,那么即使在困境中,我们也能保持一颗平静、乐观、勇敢的心;相反,若心境消极,那么即便是处在幸福美好的环境中,我们也难以感到快乐和满足。
同样的境况下,不同的心境会带来全然不同的体验。
我们应该学会调整心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遇到挫折时不气馁,继续向前。
境由心造揭示了内心世界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特的,人们的不同心境会影响着他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若我们心怀善意,待人真诚友爱,那么我们就能树立起良好的社交形象,和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相反,如果我们心怀恶意,心胸狭窄,对待他人不友善,那么我们就会疏远他人,丧失交往的机会。
而且,一个人的心灵世界往往会影响他所吸引的人和环境,有一种说法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如果我们想要结交优秀的友谊,就要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
仅仅有一个美好的内心世界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借助外在环境来衍生更多的美好。
境由心造告诉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我们无法培养和维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内心世界。
外界的条件和环境会对我们的心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我们置身在一个积极乐观、充满阳光的环境中,我们的内心也会受到正面的影响,进而培养出乐观向上的性格和心态。
相反,如果我们处于一个消极、压抑的环境中,我们的心境便会受到负面的影响,进而产生悲观压抑的情绪。
我们应该选择积极向上的环境,尽可能远离消极的影响,以创造一个积极阳光的心灵境界。
境由心造传达了一个重要的理念,那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塑造自己的内心世界来创造美好的外在环境。
一个积极乐观的心灵境界能够赋予我们勇气、力量和智慧,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实现人生的价值。
苏锡常、连云港市二模作文阅卷反思此次考试的作文命题形式为材料作文,较之以往的命题作文有所变化,由此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
虽然与零模相比,均分有所提升,但从阅卷情况来看,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在阅卷中,我们发现学生作文存在以下问题:一、审题立意不够精准虽然这则材料在审题上难度不大,但仍有部分作文与题意若即若离或严重偏题。
常见的一种跑题现象,是将“换一种心态”写成“换一种灵活的思维方式”,侧重写思维的转变,而忽视了心态的转变。
这暴露部分考生审题粗心、思维粗率、语感粗糙的弊病。
当然,如果“换一个角度/视角/眼光”能够落在心态的转变上,仍算切题。
还有一些同学意欲“反弹琵琶”,谈真诚与欺骗的话题,可惜明显脱离材料内涵。
挑战不成,反受其害,此中教训,应当谨记!二、构思行文无视材料一些学生对材料作文的认识不到位,误将材料作文当作命题作文来写。
具体表现为,从材料中拎出一个话题之后,便抛开材料,而只就所提炼出的话题构思行文。
比如有同学拎出“语言的艺术”这个话题后,便抛开材料,大谈语言艺术的重要性,而全然不顾语言艺术在这则材料中的具体表征。
记叙文由于文体特征限制,不便在行文中引述材料,但不少考生在写议论文时也很少引用或全然无视材料,这就增加了偏题的风险。
三、分析说理严重阙如本次考试写议论文的比例很高,但由于一些同学写惯了记叙文,此次换写议论文,明显力不从心。
“理不够,例来凑”的现象较为普遍。
很多议论文,只满足于事例的堆砌,而分析说理明显不足,以致“讲理”的议论文少之又少。
大部分议论文人云亦云,充斥着陈词滥调,任“正确的废话”满天飞,而鲜有独到的见解、深刻的剖析和精辟的说理。
不少议论文,结构松散,缺少逻辑谨严的脉络句。
针对暴露的这些问题,建议在后期的作文教学中抓好以下方面:一、加强审题立意训练鉴于江苏省高考阅卷的“省情”,我们需强化“立意决定高下”的意识,训练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最佳立意的能力。
可以通过列提纲,加强拟题训练,要求在题目中尽量体现出主旨倾向,并结合脉络句的写作练习,对学生进行章法结构的指导。
二、加强片段写作训练重点训练首尾语段和中间语段,力求形成冲击力。
比如《我言秋日胜春朝》一文的前三节就颇有冲击力:“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人刘禹锡的诗句,忽地从大片悲秋伤时的句子中撞入视线,旷达昂扬,挺拔俊爽,让人耳目一新。
是呀,换一种眼光和心态,世界便会全然不同。
为诗作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秋容秋气,惨淡肃杀,“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沉郁,自是老杜胸腑。
然而,当我们遇见杜牧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其秋意竟化为清新蓬勃的朝气,别有风致——夕阳欲下,层林流丹,红叶灼灼,遍山遍野……真令人神清目爽,感叹秋色不减春景。
三、加强材料活用训练强化“材料品质决定分数”的意识,指导学生积累有品位的素材并且指导灵活运用。
最好的积累方式就是运用,指导学生做好精品素材的深度开发。
不提倡写苏东坡等人物,但如果能像下文这样“旧料新用”且用得如此贴切,也未尝不可:伊豆崎岖坎坷的大道,让我想起了千年以前那条布满大石的坡头路。
走在凹凸不平的坡路上,苏东坡却快乐地唱起“莫嫌荦确坡头路”。
他甚至对那铿然曳杖之声,都那般喜爱。
本是难行之路,却自然生发了清新超脱的诗意。
苏东坡乐观旷达的境界,令我向往之。
四、加强深度思维训练作文应试更在于学生临场写作的机智。
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智慧,老师更要注重自身的提高,与学生共同读写,共同成长,加强思维训练,扩大学生视野,使写作课堂“活水”不断。
要训练学生从人生、人性、社会、文化、哲理、审美等多层面去思考,力求有独到而深刻的发现。
原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
其中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
”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要求选好角度,自主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关于材料解读1、要点分析游客目的:观光欣赏旅游客观现状: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
第一位导游的看法与态度:像麻子一样做法:连声抱歉预期的结果:让大家受累了第二位导游的看法与态度:迷人酒窝大道做法:诗意盎然地说预期的结果: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原因分析:同样的境遇,以不同的心态去看待,感受就截然不同。
2、对接引申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对接引申:人生路上的坑坑洼洼,如坎坷二、关于审题立意角度一:整体把握材料。
同样的情况,在不同人的心里,由于意念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态度。
同样的路,同样的旅客,不同的导游给出不同的诠释:令人厌恶的“麻子”,充满诗情画意的“迷人酒窝大道”。
当然,带给旅客的也是不一样的心境。
——同样的境遇,以不同的心态去看待,感受就截然不同。
——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换一种角度欣赏风景、换一种心情体验人生。
角度二:导游一的角度切入。
当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
”旅客们的心情肯定受到影响,也就无法正常欣赏日本伊豆半岛的美景风光。
——人生路上的“误导”,会让心灵受累。
面对到处都是坑洞很坏的路况,“让大家受累了”,导游连声的抱歉不能改变现状,并不会让旅客快乐起来。
——面对不如意的现状,一味的抱歉于事无济。
其中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这是道出了客观实情。
——工作应尊重客观事实,不能欺骗。
角度三:导游二的角度切入。
——要做人生路上的“好导游”,面对人生路上的“坑洞”、坎坷,引导启发用乐观的心态、诗意的心灵去面对、悦纳。
———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人生路上处处是风景。
角度四:游客的角度。
整个伊豆半岛的迤逦风光看到不看到,取决于游客是否走过伊豆到处都是坑洞的路,还有走时的心情。
——人生路上的迷人风景,不要因为其中短短一段路程坑坑洼洼而拖累整个旅程的欣赏。
——既然无法改变现状,就改变自己的心态。
总之,考生可从“乐观的人生”“积极的心态”“审美的意识”“独到的眼光”“工作的艺术”等诸多角度立意,但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如写“应尊重客观事实”、“不欺骗顾客”等,不算偏题,视文章质量判分,但“反弹琵琶”不宜提倡。
三、特别说明对于有着独到观点、深刻见解的议论文,有着生动故事、丰满形象的记叙文,要特别关注。
要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见解,写出个性化的生活。
要鼓励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对所引的材料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在写记叙文时对所写人、事展开细节描写。
四、佳作欣赏蜗牛与繁星一考生如果上帝分派给你一个任务:牵着蜗牛去散步。
你会怎么想?我想我一定十分沮丧。
小姨寄住在我们家已经有一段日子了。
我依旧清晰地记得十年前是怎样高兴地去吃喜酒,记得那年小姨是个怎样动人的姑娘。
然而她现在只是孤身一人带着她的孩子,水灵的双眼也早已不见当日的神采。
小姨带着孩子常常四处跑动,求医看病,医生都说自闭症是治不好的,可她从来不肯听,始终执着地奔波。
小姨住在我们家的日子并不是特别多,只是在她带着孩子看病的间隔期住上两天。
小姨常说她脸皮厚,这么大人了还赖在我们家不走,父母忙忙地摆手留她长久地住。
是啊,谁不心疼这样的姑娘,她多么不幸与可怜。
大概所有人都爱怜小姨,柔弱的单身妈妈带着自闭症孩子。
许多人向小姨表示同情与哀叹,小姨从来只是笑笑,没有半句话诉说人生的不如意,没有半滴眼泪一吐心中的万千愁怨。
她眼中总含笑意与神情,里面住着她孤独的孩子。
自闭症孩子学东西特别慢,小姨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教他花钱买东西。
那个夏天热的过分狂燥,地板上黏腻腻的浸着汗水。
孩子与小姨穿着裤衩坐在地上,“一元,五角,五元,十元,”小姨将嘴贴在孩子的脸上,不断地呼气,发声,一遍,再一遍,又一遍。
孩子脸上滴下一颗颗汗珠,还有水气凝结的水珠积在汗毛尖上,沉甸甸的。
孩子一眨眼,一齐滚落。
小姨手里捏着的纸巾已经软得变了形,一句话,一个动作,一整天,一身汗。
小姨顺着擦汗的手,偷偷抹了一把眼角,我看见她睫毛上晶莹的点点滴滴。
小姨叹了一小声,抱起孩子,满脸笑意,“宝宝真棒!”大约是夏天已经结束了,门外的老香樟开始“哗哗”地掉叶子。
小姨上个厕所的空,看见孩子举着一支雪糕站在门口。
“妈妈,吃。
”雪糕是楼下小店一元一支的,小姨在这个夏天给孩子买了无数支。
现在小姨终于自己尝到了,已经压得有些变形的雪糕,此刻一定是人间仙品,美味到无以比拟。
我看见小姨眼里又一次的星星点点,这次却如繁星般耀眼美丽。
小姨自己写了一首诗:上帝分派给我一个任务,牵着蜗牛去散步。
它走得太慢了,我责骂、惩罚,它却抱歉地望着我,似乎在说人家已经尽力在跑了呀。
于是我停下脚步等等它,四周环顾,看到野花芬芳,春风袭袭,抬头仰望,看到繁星一片,美丽夜空。
(得分:68)待踏马蹄清夜月一考生一直很喜欢李煜的这一句:待踏马蹄清夜月。
无聊枯燥甚至有些崎岖不平的路途,因为这一句的存在被赋予了月光般柔和清亮的朦胧诗意。
就如同材料中的那另一个导游,用诗意地眼光去面对旅途中的苦难挫折,生活也便随之充盈了美与灵性。
约翰列侬说:“当我们为生活疲于奔命时,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
”或许正是由于我们如第一位导游一般视挫折如死敌的态度,让我们失去了本可以用诗意来解读的许多记忆。
倾盆而下的大雨,为什么不能是一次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妙机?可以于朦胧烟雨中触摸自然久违的面容,呼吸新鲜的空气。
破碎的花瓶,亦具有一种因残破不全而带来的美丽,让人陶醉之余又无限惋惜……诗意地解读生活中的困难,应是一件轻而易举、又充满想象力的妙不可言的事。
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用毕生的爱意塑造了木兰这个古今女子完美的艺术形象,充满诗意又不被时代所拘束。
富贵时,木兰诗意地享受生活的惬意舒适;战火纷飞,烽火连天时,木兰淡然平静地面对富贵散尽、人去楼空。
迁居乡村,诗意地扮演心中的村姑。
她流连于乡村美景,看尽春意盎然;她潜心钻研美食,用朴素的食材变出一桌盛宴。
她总能从生活中寻出不同的美丽,总能诗意来适应自己生活与角色变换。
林语堂用道家精华与时代印迹所锤炼出的木兰,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富有哲思的,简单而又深刻的生活态度。
诗意生活如刘梦得,在陋室馨香里,焚香弹琴,流连于古籍;诗意生活如林徽因,避开车马喧嚣,只在内心修篱种菊;诗意生活如三毛,在大沙漠的孤寂小屋里,用才华与智慧构筑心中的罗马王国。
周国平说:“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么外界的一切诱惑与喧嚣于他而言便成了无关之物,关键是要有一个灵魂的核心。
”或许,这个核心就可以是诗意吧,拥有充满诗意的灵魂,便定可成为奔波身体与起伏心灵的主人,无畏任何苦难与挫折,失意与不顺。
材料中的那另一个导游,一定是个看透生活本质的智者,才能教会游人拥有一颗诗意生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