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10 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 格式:doc
- 大小:150.41 KB
- 文档页数:6
2019版高考化学大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三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突破练10 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化学大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三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突破练10 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化学大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三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突破练10 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全部内容。
专题突破练10 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
(2018辽宁大连高三双基考试)在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情况。
下列反应中不存在此类情况的是()A。
氢气与过量的碘蒸气反应(500 ℃)B.铝片与过量浓硝酸反应(常温)C。
铜粉与过量浓硝酸反应(常温)D.浓硫酸与过量铜片反应(共热)答案C解析氢气与碘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两种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A项不符合;常温下,铝片在浓硝酸中能钝化,B项不符合;铜粉在过量的浓硝酸中能完全反应,C项符合;铜片只能与浓硫酸在加热时反应,故两者都不能完全反应,D项不符合。
2.(2018河北衡水中学高三质检)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中学常见元素X,其转化关系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甲乙丙A。
若A为硝酸,X为金属元素,则甲与丙反应可生成乙B。
若乙为NaHCO3,则丙一定是CO2C.若A为NaOH溶液,X为短周期的金属元素,则乙一定为白色沉淀D.若A为金属单质,乙的水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则甲可能为非金属单质答案B解析若A为硝酸,则甲为铁,乙为硝酸亚铁,丙为硝酸铁,则甲与丙反应可生成乙,A项正确;若乙为NaHCO3,A为氢氧化钠,则甲为二氧化碳,丙可以为碳酸钠,所以丙不一定是CO2,B项错误;若A为NaOH溶液,X为短周期的金属元素,则甲为氯化铝,乙为氢氧化铝,丙为偏铝酸钠,C项正确;若A为金属单质,乙的水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则A为铁,甲可以为氯气,乙为氯化铁,丙为氯化亚铁,D项正确。
专题跟踪检测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2024·唐山模拟)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表所示用途与其性质或原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2222222剂,A正确;金属铝有很好的延展性,因此常用铝箔做包装材料,B正确;FeCl3与Cu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所以FeCl3溶液可用于刻制印刷铜电路板,C正确;纯碱是Na2CO3,水解显碱性,能清洗油污,Na2CO3与油污不能干脆反应,D错误。
2.(2024·莱芜模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熔化,再燃烧,最终所得产物为Na2O2B.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爱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须要像钠似的特别爱护C.铝制品在生活中特别普遍,是因为铝不活泼D.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膜疏松多孔,不能爱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须要涂爱护层解析:选C 钠与O2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就不同,钠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的产物为Na2O2,故A项正确;镁表面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爱护内层金属,而钠易被氧化需特别爱护,故B项正确;铝表面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爱护内层金属,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如常温下能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故C项错误;铁锈疏松多孔,故铁制品需涂爱护层,故D项正确。
3.(2024·衡水模拟)在一些高档茶叶、点心等食品的包装盒中有一个小袋,将小袋打开,可以看到灰黑色粉末,其中有些已变成棕褐色。
将灰黑色粉末溶于稀盐酸,取上层清液,滴入几滴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立刻出现血红色。
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该灰黑色粉末用作抗氧化剂B.该灰黑色粉末不行食用C.小袋中原来装有铁粉D.小袋中原来装有氧化铁解析:选D 由题中信息,溶于盐酸后,滴入氯水和KSCN溶液,立刻出现血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Fe3+,原粉末含有铁元素。
灰黑色粉末具有还原性,用作抗氧化剂,故A正确;该灰黑色粉末不行食用,故 B正确;该灰黑色粉末是铁粉,故C正确;氧化铁不是灰黑色,且不具有还原性,不能抗氧化,故D错误。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师说 雄关漫道】2015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时作业1.下表中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或结论 原因或原理A 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物质 Cu +S=====△CuSBZnS 能溶解在稀盐酸中,CuS 不能溶解在稀盐酸中CuCl 2的K sp 比ZnCl 2的K sp 小C MgO 可以除去MgCl 2溶液中的FeCl 3 MgO 消耗了溶液中的H +,碱性增强,使Fe 3+沉淀下来D 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可制成豆腐 硫酸钙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解析:铜丝与硫蒸气反应生成的是Cu 2S ,A 项错误;ZnS 能溶解在稀盐酸中,而CuS 不溶是因为CuS 的K sp 小,其溶解度小,其悬浊液中Cu 2+浓度和S 2-小,S 2-不能与H +结合成H 2S 逸出溶液而发生沉淀溶解,B 项错误;向豆浆中加入石膏制豆腐,是石膏电离出的离子使胶体发生了聚沉,D 项错误。
答案:C2.甲、乙、丙、丁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甲、乙、丙、丁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乙不可能是( )A .Al(OH)3B .FeCl 3C .COD .Na 2CO 3解析:甲、乙、丙、丁分别为AlCl 3、Al(OH)3、NaAlO 2、NaOH ,或分别为C 、CO 、CO 2、O 2或分别为NaOH 、Na 2CO 3、NaHCO 3、CO 2时符合图示转化。
答案:B3.(2012·安徽卷)已知室温下,Al(OH)3的K sp 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
向浓度均为0.1 mol ·L -1的Fe(NO 3)3和Al(NO 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
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 )ABCD解析:因Al(OH)3的溶解度大于Fe(OH)3,所以当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应先生成Fe(OH)3沉淀,再生成Al(OH)3沉淀,生成Al(OH)3沉淀时发生的反应为Al3++3OH-===Al(OH)3↓,继续滴加NaOH溶液,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最终Al(OH)3沉淀消失,由方程式知,生成Al(OH)3沉淀的过程与Al(OH)3沉淀消失的过程中,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3∶1,故C项正确。
溶液和浓硝酸分别发生如下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④正确。
答案:B4.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K B.NaC.Fe D.Al解析:钾属于活泼金属,与氧气发生剧烈的反应,A项错误;钠属于活泼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不能保护内层钠,B项错误;铁在空气中发生反应:2Fe+O2+2H2O===2Fe(OH)2、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铁表面生成的Fe2O3不能保护铁,C项错误;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形成Al2O3保护层,保护内层金属不被氧化,D项正确。
答案:D5.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白色的氧化钠固体B.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不能继续燃烧C.铜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该反应可以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制作D.铁能与硫酸发生反应,故不能用铁制容器贮存浓硫酸解析:A项,钠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固体,故A错误;B项,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能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故B错误;C项,三价铁离子能够氧化铜生成铜离子和二价铁离子,所以可以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故C正确;D项,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能够使铁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行,所以能用铁制容器贮存浓硫酸,故D错误;故选C.答案:C6.“拟晶”(quasicrystal)是一种具有凸多面体规则外形但不同于晶体的固态物质。
Al65Cu23Fe12是二十世纪发现的几百种拟晶之一,具有合金的某些优良物理性能。
下列有关这种拟晶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法确定Al65Cu23Fe12中三种金属的化合价B.Al65Cu23Fe12的硬度小于金属铁C.Al65Cu23Fe12不可用作长期浸泡在海水中的材料D.1 mol Al65Cu23Fe12溶于过量的硝酸时共失去265 mol电子解析:A项,拟晶Al65Cu23Fe12是由三种金属元素组成,由于金属无负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三种金属的化合价均可视作0价,错误;B项,拟晶具有合金的某些优良物理性能,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错误;C项,Al65Cu23Fe12与海水可以构成原电池,会加速金属的腐蚀,因此不可用作长期浸泡在海水中的材料,正确;D项,溶于过量的硝酸时,Al 与Fe均变为+3价,Cu变为+2价,故1 mol Al65Cu23Fe12失电子为65×3+23×2+12×3=277 mol,错误。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分层训练—金属及其化合物(含解析)一、单选题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矾”是一类金属硫酸盐的结晶水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应用,下列有关“矾”的说法正确的是A.蓝矾(CuSO4·5H2O)是一种纯净物,可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B.明矾[KAl(SO4)2·12H2O]常用于净水,其水溶液显中性C.铁铵矾[NH4Fe(SO4)2·12H2O]是一种媒染剂,其中Fe的化合价为+3价D.皓矾(ZnSO4·7H2O)常用作医学收敛剂,铁单质与其溶液反应能置换出Zn【答案】C【解析】A.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可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而蓝矾(CuSO4·5H2O)不能,故A错误;B.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电离出的铝离子很容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水溶液显酸性,故B错误;C.铁铵矾[NH4Fe(SO4)2·12H2O]中,铵根显+1价,硫酸根显-2价,故铁元素显+3价,故C正确;D.铁单质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Zn之后,不能皓矾溶液反应能置换出Zn,故D错误;故答案选C。
2.(2022·天津·一模)我国拟定于2022年底发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次填补时域天文观测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国际空白。
X射线主探器单体结构如图,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金属铍有延展性,可作主探器的射线窗B .石英对光线全反射,可作光导材料C .SiO 2属于原子晶体,可作耐高温材料D .NaI 、CsI 遇光易分解,作为闪烁体【答案】D【解析】A .铍窗利用了铍的延展性,将铍做成铍片,A 不选;B .石英对光线全反射,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可作光导材料,B 不选;C .SiO 2属于原子晶体,熔点很高,可作耐高温材料,C 不选;D .NaI 、CsI 能作为闪烁体的原因是:吸收高能粒子,闪烁体中的电子被激发跃迁后又回到基态,释放光能而发光,不涉及化学变化,即不涉及NaI 、CsI 的分解,D 选;答案选D 。
2021-2021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金属元素学案人教版一、考试大纲要求: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掌握钠和镁的化学性质。
2.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
3.了解金属的通性、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初步了解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
4.掌握Fe和Al的化学性质。
5.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的氧化还原性。
6.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
7.初步了解合金的概念。
二、试题分析近几年来高考化学学科的命题以能力立意,其中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具有以下特点:1.贴近教材,考查基础知识例1:(2021年江苏高考题)下列有关纯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熔点比生铁的低B、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比生铁的快C、在潮湿空气中比生铁容易腐蚀 D、在冷的浓硫酸中可钝化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源于课本,涉及到合金的特性、原电池原理、金属的腐蚀、钝化等有关金属的基础知识。
一般来说合金的熔点比其组成成分的熔点要低,故纯铁熔点比生铁要高。
生铁在盐酸中,形成微电池,故反应速率比纯铁与盐酸反应要快。
不纯金属(生铁)在潮湿空气中由于形成原电池而发生电化腐蚀。
Fe或Al在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故答案为D。
2.注重方法,考查思维能力例2.(2021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图1表示某种盐的制备步骤:稀硫酸80℃ 结晶300℃ 氮气保护图1物质转化关系已知:水合盐B含有45.3%的水;无水盐C焙烧分解,放出两种无色刺激性气体E和F,并生成红棕色固体D。
请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A ,B ,C ,D ,E ,F 。
解析:由题意,水合盐B为FeSO4・xH2O,无水盐C为FeSO4,其焙烧分解产物D 为Fe2O3。
首18x先可判断出金属A是Fe,结晶水数目x可由其含量求得,即:×100%=45.3%, x=7。
152+18x根据FeSO4分解产物之一Fe2O3为其氧化产物,则两种无色刺激性气体E和F中有一种为SO2,再通过书写该反应方程式可确定其他产物,2FeSO4==Fe2O3+SO2↑+E(或F),则E(或F)为SO3。
专题十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NaHCO 3和Na 2CO 3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热稳定性:Na 2CO 3<NaHCO 3B .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Na 2CO 3<NaHCO 3C .等质量的NaHCO 3和Na 2CO 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CO 2的量:Na 2CO 3<NaHCO 3D .等物质的量的NaHCO 3和Na 2CO 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NaHCO 3放出的CO 2多2.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世界各国流通的货币材质一般都是合金,所有的不锈钢中都含有非金属元素B .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 .工业上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进行脱硫,并能回收到石膏D .电解MgCl 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镁3.浓度是影响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 .常温下,铝片可以溶解于足量浓硫酸,也可溶解于足量稀硫酸B .常温下,铜片与浓硝酸反应,不与稀硝酸反应C .常温下,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极稀的氢氧化钠溶液均能溶解Al(OH)3D .常温下,锌与浓硫酸和稀硫酸都能反应,但生成的气体不同4.FeCl 3、CuCl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加入KSCN 溶液一定不变血红色B .溶液中一定含Fe 2+C .溶液中一定不含Cu 2+D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5.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 2(OH)3Cl 覆盖在其表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低B .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C .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D .化合物Cu 2(OH)3Cl 中Cu 、Cl 的化合价均为+16.铝、铍(Be)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镁、铝、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综合训练1.下列有关金属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Mg 在CO 2中燃烧生成MgO 和C ,是放热反应B.工业上通过电解MgCl 2溶液制取金属镁C.Mg 和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D.镁可以用来制造信号弹和焰火,MgO 可以作耐高温材料2.(2021·内蒙古赤峰模拟)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B.铝热反应不仅用于焊接钢轨,而且还常用于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C.电解AlCl 3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铝D.Al 2O 3、MgO 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3.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Mg (OH )2――→HCl (aq )MgCl 2(aq )――→蒸发无水MgCl 2B.MgCl 2·6H 2O ――→HCl △MgCl 2――→熔融电解Mg C.Mg ――→足量硫酸MgSO 4――→电解Mg (s )D.MgCO 3――→HCl (aq )MgCl 2(aq )――→△MgCl 2(s )――→电解Mg4.如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陈述Ⅱ 判断 A铝制炊具最好不要盛放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液体食物因为Al 和Al 2O 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Ⅰ对,Ⅱ对,有 B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箔对熔化的铝有较强的Ⅰ对,Ⅱ对,有熔化但不滴落吸附作用C海啸使水源发生污染可用明矾进行消毒和净化因为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Ⅰ对,Ⅱ错,无D铁或铝制成的槽车可以密封贮运浓硫酸或浓硝酸因为铁和铝不能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反应Ⅰ错,Ⅱ对,无5.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B.KAl(SO4)2·12H2O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C.可用Al2O3制成的坩埚熔融烧碱D.将AlCl3溶液滴入浓NaOH溶液中立刻产生大量白色沉淀6.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反应中有NH3产生B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反应中有H2产生C 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6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D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7.已知A、B、D、E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
绝密★启用前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金属及其化合物》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B.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C.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D.将钝化后的铝条放入CuSO4溶液中无现象,说明铝的金属性弱于铜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或Na2O2时,失电子数目均为N AB. 1 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时,转移2N A个电子C. 1 mol·L-1的NaOH溶液中含Na+数目为N AD. 1 mol Na2O2晶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2N A3.氧化亚铁溶于过量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在空气中加热沉淀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得到红棕色残渣,上述白色沉淀和残渣分别是()A. Fe(OH)3Fe2O3B. Fe(OH)2Fe2O3C. Fe(OH)2Fe(OH)3D. Fe(OH)2Fe3O44.下列关于钠、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钠的熔点比钾的熔点高②钠和钾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是过氧化物③钠和钾性质活泼且都是短周期元素④钠和钾的合金常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向分别盛有100 mL水、100 mL 0.1 mol·L-1盐酸、100 mL 0.01 mol·L-1NaOH溶液的X、Y、Z三个烧杯中各投入0.05 mol Na。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烧杯中均会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Na+2H2O===2Na++2OH-+H2↑B.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且X烧杯中反应最剧烈C.三个烧杯反应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D.三个烧杯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一定相同6.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Ⅰ: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方案Ⅱ: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B.溶液A和B均可以选用稀硝酸C.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D.实验方案Ⅱ更便于实施7.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
十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5浙江杭州一模)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其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B.NaHCO3能与碱反应,故食品工业上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C.Al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D.利用钠蒸气放电发光的性质制造的高压钠灯,可发出射程远、透雾能力强的黄光2.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Al2O3NaAlO2(aq)Al(OH)3②S SO3H2SO4③Fe Fe2+Fe3+④Fe2O3FeCl3(aq)无水FeCl3⑤MgCl2(aq)Mg(OH)2MgO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3.(2015上海浦东期末)欲观察金属钠与苯酚间发生置换反应并在液体中产生气泡的现象,可首先将固态苯酚溶解在( )A.水中B.酒精中C.四氯化碳中D.煤油中4.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①②③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将铁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①和③中的铁钉只作还原剂B.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C.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D.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Fe3+2Fe2+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铁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②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③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浓氨水滴入Al2(SO4)3溶液和Al2(SO4)3溶液滴入浓氨水的反应④铝粉与氧化镁共热可制取金属镁 ⑤用过量氨水除去Fe 3+溶液中的少量Al 3+⑥除去Al(OH)3中混有的少量Mg(OH)2: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 2后过滤⑦除去FeCl 2溶液中混有的FeCl 3:加入过量铜粉,过滤 ⑧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 A.①②⑤⑦ B.②③⑥⑧ C.②④⑥⑦D.③⑥6.(2015江苏如东期末)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7.向含Na 2CO 3、NaAlO 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50 mL 1 mol·L -1盐酸,测得溶液中的某几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 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Al -+H ++H 2O Al(OH)3↓B.b 和c 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相同的C.M 点时,溶液中沉淀的质量为3.9 gD.原混合溶液中的C -与A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8分)8.(2015北京丰台一模)(18分)铁屑可用于地下水脱氮,其实验室研究步骤如下:Ⅰ.将铁屑浸泡在0.5 mol·L-1盐酸中进行预处理。
Ⅱ.30 min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至冲洗后液体的pH为中性。
在N2保护下烘干备用。
Ⅲ.在蒸馏水中加入硝酸钾配制硝酸钾溶液。
Ⅳ.将酸预处理后的铁屑加入硝酸钾溶液中。
请回答:(1)盐酸溶解Fe2O3的离子方程式是。
(2)烘干时需要在N2保护下进行的原因是。
(3)将步骤Ⅱ中冲洗后的溶液在空气中加热蒸发灼烧,最终得到的固体是。
(4)将酸性条件下,铁与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2+(5)已知活性炭能吸附N、OH-。
步骤Ⅳ中操作时将铁屑和活性炭同时加入硝酸钾溶液中,可以提高脱氮的效果,其原因是。
(6)研究表明溶液pH会影响铁屑脱氮的效果,反应体系的pH分别控制在4和8.5时,N-的去除率分别为90%和15%。
正常地下水中含有C-,会影响脱氮的效果,用化学用语和文字简述其原因: 。
9.(2015河北衡水中学期中)(20分)用含少量铁的氧化物的氧化铜制取氯化铜晶体(CuCl2·x H2O)。
有如下操作:已知:在pH为4~5时,Fe3+几乎完全水解而沉淀,而此时Cu2+却几乎不水解。
(1)溶液A中的金属离子有Fe3+、Fe2+、Cu2+。
能检验溶液A中Fe2+的试剂为(填编号,下同)。
①KMnO4②(NH4)2S ③NaOH④KSCN(2)氧化剂可选用。
①Cl2②KMnO4③HNO3④H2O2(3)要得到较纯的产品,试剂可选用。
①NaOH②CuO③Cu(OH)2④Cu2(OH)2CO3(4)某同学设计以原电池的形式实现Fe2+至Fe3+的转化,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请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 。
(5)为了测定制得的氯化铜晶体(CuCl2·x H2O)中x的值,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已知CuCl2的摩尔质量为135 g·mol-1;H2O的摩尔质量为18 g·mol-1)方案一:称取m g晶体灼烧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称量所得无水CuCl2的质量为n1 g。
方案二:称取m g晶体溶于水,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沉淀洗涤后用小火加热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n2 g。
试评价上述两种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方案是,据此计算得x=(用含m、n1或n2的代数式表示)。
10.(20分)下图是Na2O2和CO2定性、定量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注射器1中抽取了100 mL CO2,U形管中装有适量小玻璃珠和约1.5 g Na2O2粉末。
实验开始时,打开K1、K2、K4止水夹,关闭K3止水夹,推动注射器1活塞,缓缓将CO2压至U形管,注射器2活塞缓缓向外移动。
回答下列问题:(本题不考虑注射器内壁的摩擦阻力)(1)U形管内的玻璃珠并不参与反应,其所起的作用除防止过氧化钠粉末被吹走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
(2)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
(3)注射器1活塞推到底后,注射器2中收集到的气体大于50 mL,其原因除可能仍还含CO2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
(4)为了使剩余气体中二氧化碳能反应完,接下来的操作是。
(5)要证明反应产物之一为氧气,最为方便的实验方法是。
(6)本实验结束后固体产物板结,难以从U形管中取出,为了要证明固体产物中含有碳酸盐,实验时还需要从如下图示仪器和试剂中选择(填字母)。
当装置和药品都安装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
十 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1.B 解析:食品工业上用NaHCO 3的主要目的是产生CO 2,使糕点膨松,而NaHCO 3与碱反应时不会产生CO 2,B 选项错误。
2.A 解析:②S 在O 2燃烧生成SO 2,错误;③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得到的最终产物为Fe 2+,正确;④FeCl 3水溶液加热蒸干会发生水解及分解反应,最后得到Fe 2O 3,错误。
3.D 解析:水、酒精均与Na 反应,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Na 浮在液面上,无法观察到气泡,只有煤油符合。
4.A 解析:氧化性:Fe 3+>Cu 2+>Fe 2+,实验②中Fe 2+只显还原性,D 项化学方程式没配平。
5.D 解析:①生成Fe 3O 4;②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Al 进一步与氧气反应,错误;③因为NH 3·H 2O 是弱碱,正确;④铝的金属活动性小于镁,所以铝不能置换出氧化镁中的镁,错误;⑤过量的氨水与Fe 3+、Al 3+反应均生成沉淀,错误;⑥Al(OH)3与过量的烧碱溶液反应生成NaAlO 2,过滤除去Mg(OH)2,滤液中的NaAlO 2与H 2O 、CO 2反应生成Al(OH)3,正确;⑦又掺进了新的杂质Cu 2+,错误;⑧生铁中含碳量最高,错误。
6.A 解析:若Na 2O 2完全变质生成Na 2CO 3,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CO 2,A 选项错误;B 选项,由实验现象1可知少量Br 2先与溶液中的I -反应,然后再与Fe 2+反应,正确;D 选项,由信息可知溶液中含有Fe 3+,但不能证明是否含有Fe 2+,正确。
7.D 解析:HCl 首先与Al -反应:Al -+H ++H 2O Al(OH)3↓,然后才与C -反应:C-+H+HC -,最后H +与HC -反应:HC -+H+H 2O+CO 2↑,所以a 、b 、c 、d 曲线分别表示Al -减少、C -减少、HC -增多、HC -减少,与Al -、C -反应的盐酸均为50 mL 1 mol·L -1,可知Al -、C -均是0.05 mol,生成3.9 g Al(OH)3,只有D 选项错误。
8.答案:(1)Fe2O 3+6H+2Fe 3++3H 2O(2)防止铁屑在空气中被氧化 (3)Fe 2O 3 (4)4Fe+N-+10H+4Fe 2++N+3H 2O(5)活性炭的添加使其和铁构成了无数个微小的铁碳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其次活性炭吸附生成物N 、OH -,能降低水中的N和OH -的浓度(6)C-+H 2OHC -+OH -增大了溶液的pH 会降低脱氮效果;Fe 2++C-FeCO 3↓覆盖在反应物的表面阻止反应进行解析:(3)步骤Ⅱ中冲洗后的溶液为FeCl 2、HCl 溶液,加热蒸干HCl 挥发,Fe 2+被氧化、水解生成Fe(OH)3,Fe(OH)3受热分解生成Fe 2O 3;(4)依据化合价守恒,Fe 的计量数为4,依据铁元素守恒,Fe 2+计量数为4,用“H +”配平电荷,前面补10个H +,最后补水配氢。
(5)、(6)小题可从(4)小题方程式分析,因为H +是反应物,所以提高溶液中H +浓度,有利于脱氮。
9.答案:(1)① (2)①④ (3)②③④(4)Fe2+-e-Fe3+(5)方案二-解析:(1)只能抓住Fe2+的还原性,用氧化剂鉴别,只有KMnO4符合,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如果褪色,则证明含有Fe2+;(2)氧化剂不能掺入新的杂质,溶液中含有Cl-,所以可以用Cl2,H2O2属于绿色氧化剂,被还原后生成H2O,也可以;(3)依据Fe3++3H2O Fe(OH)3+3H+来除去Fe3+,①掺入新的杂质Na+,②③④均可;(4)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所以应为Fe2+失电子;(5)CuCl2水解,方案一不会得到无水CuCl2,错误;n(CuCl2)=n(CuO)= mol,所以CuCl2·x H2O的摩尔质量为m g÷ mol=g· mol-1,1 mol晶体中H2O的质量为(-135) g。
10.答案:(1)增大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接触面,使反应完全(2)淡黄色粉末渐渐变白(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使反应后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变大(4)将注射器2中气体再推入U形管,反复数次(5)打开胶塞,立即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U形管中,木条复燃(6)DEA(或DEC)(7)关闭K1、K4止水夹,打开K2、K3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稀盐酸滴入U形管中,观察试管内Ca(OH)2溶液是否变浑浊解析:(2)2Na 2O2+2CO22Na2CO3+O2可知固体颜色的变化;(3)依据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来分析;(6)不能用长颈漏斗,因为无液封,生成的气体无法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