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之一]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4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优秀教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优秀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自学、感悟雷奈克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表现雷奈克内心感受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合作性学习,体会表现雷奈克内心感受变化的内容,并且明白任何一个科学家的发明都是不容易的,要学习雷奈克的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具准备:教学图片、语段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一、知识趣味入新课1、猜一猜世界上的种种第一个。
如中国第一个发明锯子的是谁?第一个称量地球的是谁?等等2、引出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
老师写课题。
雷奈克读准名字(导入新课方法很多,但最佳方法要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要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
本课导入运用了趣味题竞赛的方法,既有趣又有挑战性。
)二、抓住课题想问题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雷奈克是怎样发明的?(“学贵有疑”,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处于问题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心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愿望。
)三、自读课文解初问。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畅。
2、同桌互读,相互指正。
3、指名串读,全班交流,说长论短。
(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熟悉教材,这是因为学生反复读书之后就有表达的愿望,这时的感受才是最真切、最自然的。
因此学生在评读读书情况时才会畅所欲言。
)4、出示生字词:听诊器思索紧贴肺结核分析沿着木棍改成喇叭状效果要求:(1)学生读词(2)根据课文内容,用横排或竖排的几个词语说一段话。
(将识字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边识字边进行说话的练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生字新词的理解,另外,还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并且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5、交流学生针对课题提出的问题。
(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读课文后找到一句话:他把小木棍改成了空心木管,两端做成喇叭状,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三上教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背景和过程。
2.培养学生对医学发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听诊器的发明对医学领域的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及发明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三、教学准备1.课件:关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图片、发明者的介绍等。
2.视频资料:听诊器发明过程的纪录片。
3.分组讨论材料:关于听诊器发明的问题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现代听诊器,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它有什么作用?(二)学习听诊器的发明背景1.教师简要介绍19世纪初的医学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医生是如何诊断病情的。
(三)学习听诊器的发明过程1.教师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过程。
a.雷奈克是如何发明听诊器的?b.听诊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c.听诊器发明对医学领域的意义是什么?(四)深入学习听诊器的工作原理1.教师结合课件,详细讲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2.学生跟随教师讲解,理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五)讨论听诊器在医学领域的作用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听诊器在医学领域有哪些作用?(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七)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听诊器在我国医学领域的发展历程。
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听诊器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听诊器的发明背景、发明过程、工作原理及在医学领域的作用,让学生对听诊器有了全面的认识。
2.通过分组讨论、课堂小结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3.课后作业的设计,既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一、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听诊器的发明对医学领域的意义。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教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本课主要内容是通过探究听诊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听诊器的历史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听诊器的发明和使用,知道听诊器在医学诊断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听诊器、心脏模型、气球等。
学具:记录表格、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医生诊断疾病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听诊器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每组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3. 展示: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探究过程。
5. 实践:学生分组使用听诊器进行心脏听诊,体会听诊器在医学诊断中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听诊器的工作原理:1. 声音传导2. 放大声音3. 区分声音七、作业设计1. 调查了解听诊器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领域。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兴趣浓厚,通过实验探究,大部分学生能理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但在实验设计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听诊器的发展历程、其他医学诊断工具的原理和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听诊器的发明和使用历史:了解听诊器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它是如何被医生们广泛接受的。
2. 听诊器的工作原理:探究听诊器是如何传导和放大人体内部的声音,以及它是如何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的。
3. 听诊器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了解听诊器在不同科室的应用,以及它在医学诊断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细节重点关注重点: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1. 听诊器的工作原理:理解听诊器是如何传导和放大人体内部的声音,以及它是如何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的。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1设计理念: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课堂策略,能较好地在语文教学中表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想把教学过程变成同学自主发觉、自主探究的过程,老师只能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消失,引领同学反复读书,感受阅读课文时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带着同学和一起感受发觉的过程。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假如就、果真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创造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同学从小擅长观看,勤于思索,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点:弄清听诊器创造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创造制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
教学预备:图片、幻灯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前先学:了解关于听诊器的学问一、出示实物,激发爱好1、出示实物:听诊器。
并板书:听诊器。
领读听诊〔zhen〕器〔qi〕。
小伴侣,你们见过听诊器吗?在什么地方观察过?师补充讲解:听诊器又称听筒,医生靠它从人的体表听取体内的声音来检查胸部和腹部的状况。
2、补充板书:世界上第一个。
提问:加上这几个字,又看到如今的听诊器,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同学纷纷提问题:〔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2〕是谁创造的?〔3〕他是怎样创造的?〕3、让我们仔细读读课文,弄懂大家刚刚提出的一些问题。
〔这一环节,以实物揭题,让同学说一说自己对听诊器的了解,唤起同学对听诊器的感性熟悉,明白它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能为学习后文作铺垫。
然后再以实物质疑,同学自然会对谁创造了听诊器、听诊器的创造过程等产生奇怪,从而激发了同学深化学习课文的爱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出示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理解词语意思。
〔2〕把课文读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努力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状况。
〔1〕出示词语:异样思考缓步沿着分析木棍讨论效果听诊器肺结核克服样子〔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课方案【教课过程设计】一、实物揭题,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问:这是什么?边板书:听诊器,边问:谁能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对它的认识?2.指引怀疑:看到这听诊器,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会问:谁发了然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如何的?为何会发明?如何发明的?依据学生怀疑状况板书:世界上第一个,及问题)3.揭题,读题。
教师过渡:这篇课文就是讲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发明的经过,仔细读这一课,这些问题就会水到渠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弄清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形状。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思上边提出的问题。
2.检查朗诵(采纳轮读的方式),依据朗诵的状况合时正音、正句,思:是谁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如何的?3.沟通:⑴是谁发明的?(板书:雷奈克,指读、齐读正音)⑵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如何的?你可否画一张简图来介绍?①指名板画,其他学生自画。
②以书籍内容为依照,议论能否正确,并指名介绍听诊器的形状。
(正形:喇叭状)4.小结:能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仔细阅读的结果。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默读,思:为何要发明?如何发明的?分别是课文哪些段落的内容?2.沟通,弄清这些内容相应的段落。
3.小结课文的先后内容。
四、读第一部分,弄清因由。
1.指读,思虑原由。
2.议论:出示:一个人假如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⑴理解:异样。
⑵用“假如就”练说话,。
①假如内脏运动出现了异常,就—————————————————————。
②假如能提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就—————————————————。
③假如能实时诊疗,就—————————————。
④假如能治疗肺结核病———————————————————。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五、读第二部分,弄清发明的经过。
1.自读,思发明的经过。
2.沟通,用自己的话谈谈。
(小组议论,大堂沟通、评论。
)3.同桌配合做游戏:一世用手指轻划桌子,一世用耳朵紧贴课桌听,亲自感觉。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假如……就……“果真〞造句。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任何制造制造都来自于实践的道理,从而培育同学从小爱观看、肯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预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录音、卡片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你们听说过听诊器吗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和作用。
2、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儿的吗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同学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朗读
2、同学自由读课文,进行自学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中的意思,。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之一]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之一,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诱发学习兴趣
1、出示听诊器并板书:听诊器。
领读听诊(zhen)器(qi)。
讲:听诊器就是俗说的听筒。
医生靠它从人的体表听取体内的声音来检查胸部和腹部的情况。
2、再板书:世界上第一个。
提问:加上这几个字,又看到现在的听诊器,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估计会提出下列问题:(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2)是谁发明的?(3)他是怎样发明的?)
3、板书:雷奈克。
教生字:克(ke),领读。
简介雷奈克医生:法国医师。
他不仅创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而且在临床诊断方面采用听诊法,描述胸部疾病的许多体征,改革了对这些疾病的研究方法。
他还在肺结核病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绩。
4、让我们认真研究课文,弄懂大家刚才提出的一些问题。
二、补读指导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生字词有:肺结核、疾病、内脏、思索。
领读后,教者讲:
内脏(zang):人或动物胸腔和腹腔内器官的统称。
包括心、肺、胃、肝、脾、肾、肠等。
肺(fei)结核(he):慢性传染病,症状是低热,夜间盗汗,咳嗽,多痰,消瘦,有时咯血。
俗称痨病。
2、默读第二自然段,学生提出生字词:跷跷板、一枚、铁钉、沿着、木棍、靠、凑、胸腔。
领读后,问:哪些词语的意思不需要老师讲?
(不必老师讲的:跷跷板、一枚、铁钉、沿着、木棍、靠、凑)
教者讲:胸腔:(指着人体具体部位,大略地讲)体腔的一部分,是胸骨、胸椎和肋骨围成的空腔,上部跟颈相连,下部有横膈膜和腹腔隔开。
心、肺等器官都在胸腔内部。
3、轻声读第三、四自然段,画出生字词:分析、效果、喇叭状。
(1)教者联系课文内容讲:
分析:根据了解到的病人的情况研究,找出病根所在。
效果:(用空心木管听诊)产生的结果。
(2)联系插图讲:喇叭状像喇叭的样子。
4、集中揭示生字词。
听诊器雷奈克思索木棍分析肺结核喇叭状沿着效果胸腔跷跷板疾病内脏一枚
(1)领读,对读,指名读,相机正音。
(2)讨论:怎样记住生字字形?
①熟字换偏旁:
核:该、孩去掉左偏旁加上木字旁。
状:壮字去掉士,换上犬。
或伏字去掉亻旁换上丬。
效:郊字去掉阝,换上攵。
棍:混字去掉氵,换上木。
沿:船字去掉舟,换上氵。
索:素字去掉上面的换上十加
②部件法:
析:记住木和斤;克:记住十、兄,或古、儿。
③歌诀法:诊,左边讠字旁,右边人三撇(彡)。
(3)教者提醒:肺,左边是月字旁,右边是巿(fu),四笔写成,笔顺是:横、竖、横折钩、
竖。
三、写字指导
特别提醒:
1、郊、析、核、棍等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让右:交和木做偏旁时,捺都要改为点,以保证整个字写起来紧凑。
2、肺,左右结构。
右边部分巿的第一笔是横。
3、沿,右上方的第二笔是横折折,没有钩。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课后习题3:读一读,再抄写。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思索木棍分析效果形状肺结核
2、写出带下列偏旁的字。
木()
讠()
月()
氵()
二、精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你认为文中写雷奈克医生能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最重要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留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不妨开展争论,最后教者可以用商量的口吻归纳本文最重要的一个词语是整日思索)
可能有下列几种情况:
(1)难过:这个词表现了雷奈克作为一个医生,把救死扶伤当做自己的天职,看到许多肺结核病人痛苦地死去时的心情。
这种心情是他能发明听诊器的动力。
(2)整日思索:雷奈克所以能发明听诊器,是他不断思考的结思。
正因为他整日思索,所以他看到两个男孩在跷跷板上玩游戏,他就能留心观察;正因为他整日思索,所以他能试验;正因为他整日思索,所以他能发现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继续改进。
(3)吸引:因为有了男孩做游戏的吸引,他才会去听、去试验。
(4)又发现:雷奈克医生不满足现状,继续研究,继续改进,才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2、结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中,难过要读得低沉,整日思索要读重音,速度较慢。
(2)第二自然段。
出示下面两组句子,读一读,看看区别在哪里。
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上句句末用的是感叹号,下一句用的是句号。
读上一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读上一句,要把两个感叹号所表达的激动、兴奋的语气读出来)
3、默读课文,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1)讨论:雷奈克发明听诊器分哪几个阶段?(板书:难过思索启示试试又发现)
(2)轻声读两个男孩玩跷跷板的情节,回忆并口述,同座对说。
(3)复述雷奈克试验的情况。
(4)看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雷奈克用喇叭状的空心木管靠着病人的胸腔仔细听)(5)指名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4、读读下面的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2)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
传了过来。
指名读句子,想一想带点的词语在什么情况下用,讨论后教者小结:
①如果是假设某种情况成为现实,就是产生的结果。
②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预料的相符。
三、作业
1、练习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2、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3、搜集发明家的小故事,开个小型故事会。
附板书: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思索启示发现做成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