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恢复室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格式:pdf
- 大小:320.95 KB
- 文档页数:4
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摘要】麻醉恢复室是医院不可或缺的科室之一,是高风险场所之一,其设计的管理工作与其他科室略有不同。
此科室具有患者人流量大、周转快以及病情高危等特点,其护理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单一的监护术后患者发展为麻醉术后患者恢复、危重症抢救以及药品管理等。
当前麻醉恢复室质量管理内容缺乏目的性,无法保障管理质量,因此需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达到提高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应用麻醉恢复室也被称之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是对麻醉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监测、继续治疗直至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科室,其护理内容与医院其他科室有显著差异,具有周转快、患者病情高危、变化迅速等特点,为保障手术质量,对护理人员综合要求较高[1]。
麻醉恢复室管理质量成为护理质量的先行条件,常规管理下缺乏一定弊端,无法满足护理需求。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能够促使管理工作得以规范化、专业化,促使管理工作高效落实,可作为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工作指南[2]。
下面就对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以及应用展开分析。
1.质量控制体系建立意义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管理随之加强,良好的护理质量是医院技术水平实现的发展基础。
质量管理的标准则为零缺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把每件事情做到精准、专业,提高质量的先行条件是预防而不是事后处理或检验。
护理质量管理务必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以及每个环节,做到环环相扣,紧密衔接,实现全面护理质量管理,其根本意义在于对整个护理过程以及各个护理环节及其可能影响护理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提高管理质量[3]。
2.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内容为完善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管理内容,需明确目标责任制,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内容。
2.1加强护理人员管理教育,提高质量意识对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促使其人知道体系运作的目的以及内容,是护理人员主动参与的过程,护理人员应牢固树立以质量求发展的观念,做好日常护理工作。
2021年2月第28卷第3期护理学报Journal of Nursing"China#February,2021Vol.28No.36【护理管理】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香,马森,刘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室,上海201112)[摘要]目的构建适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敏感指标,为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的监测与评价提供标准化的专科依据。
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借鉴护理专家的研究成果,在“结构质量一过程质量一结果质量%的理论基础上初步拟定敏感指标框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最终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结果专家权威系数>0.80,各指标变异系数<0.30。
经过2轮专家函询,构建了包含5项结构指标,10项过程指标及5项结果指标的麻醉恢复室专科敏感指标体系。
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敏感性、科学性与实用性,对提高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安全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麻醉恢复室持续发展。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中图分类号]R47;C931.3[文献标识码]A[DOI]10.16460/j.issnl008-9969.2021.03.006Construction of Nursing Quality Sensitive Indicator System in Post Anesthesia Recovery RoomXU Qiu-xiang,MA Sen,LIU Qing(Post Anesthesia Recovery Room,South Branchy Ren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201112,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nstruct nursing sensitive indicators applicable to post anesthesia recovery room(PACU),so as to provide standardized basis for nurs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in PACU.Method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structure quality-process quality-result quality",a sensitive indicator framework was set up.After two rounds of expert consultation by using Delphi method,the final nursing quality sensitive indicator system in PACU was established.Results Expert authority coefficient was>0.80and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each indicator<0.30.Through two rounds of expert correspondence, nursing quality sensitive indicator system consisted of5structural indicators,10process indicators and5outcome indicators.Conclusion Nursing quality sensitive indicator system in PACU based on Delphi method is sensitive,scientific and practical,which 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and safety in PICU and benefi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ACU.Key words:PACU;nursing quality;sensitive indicator护理质量敏感指标(nurse sensitive quality indi-[收稿日期]2020-08-11[基金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护理创新基金项目(2017HCH04)[作者简介]香(1990-),女,江人,学历,护师。
麻醉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科室检查日期检查人员评价指标评价要点评价方法分值备注由具备执业资质的医师、护士,按照制度、程序与病情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服务科室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未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不得分普通患者确定手术后,司理麻醉医师根据病人病情确定麻醉方式并执行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急诊病人入院后由当班医师进行初步评估,确定麻醉方案并执行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实行围麻醉期质量控制,规避麻醉风险1)麻醉前准备麻醉前麻醉医师必须访视手术病人,全面了解病情和术式,根据所获资料进行麻醉前评估,包括ASA分级,有无困难气道和椎管内麻醉及神经阻滞的可行性分析未按规定进行访视不得分认真填写麻醉前访视记录,选择麻醉方法,拟定麻醉方案,确定手术前用药,做好麻醉前药品、器材的准备未按规定填写访视记录不得分,记录不完善酌情扣分对围麻醉期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积极的防范措施。
遇到疑难问题应向上级医师和科主任汇报无相应的防范措施不得分麻醉前访视意见和讨论内容记录在麻醉前小结或病历上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病人术前准备不足,应予调整手术时间,以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确保病人医疗安全未按规定内容执行不得分2)麻醉期间管理施行麻醉前应再次评估病情,应检查拟施麻醉所需器械、监测仪器、麻醉设备、麻醉药品、麻醉辅助药品、急救药品及急救设备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麻醉医师在实施麻醉期间应自始至终对病员进行生命体征变化的监测。
必须持续地评估病员呼吸和循环功能,并根据年龄、麻醉方式及手术类别等,监测病员意识、镇痛状态、肌松状态、体温及尿量等项目未按规定内容执行不得分麻醉医师应在全麻期间注意麻醉深度调节,保证病员安全,消除病员记忆,并根据手术需要调整麻醉深度,努力为手术创造条件未按规定内容执行不得分麻醉期间应按时、认真、真实客观地做好麻醉记录。
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麻醉用药的种类和剂量及给药时间;记录麻醉操作及手术重要操作的实施和结束时间;麻醉期间发生的异常情况及其治疗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麻醉结束后及时完成麻醉小结,完善麻醉记录单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对术前病情准备不足的择期手术病人,应予调整手术时间,以确保病人生命安全未进行评估不得分3)麻醉后管理麻醉结束后,麻醉医师应根据病员恢复情况作出评估未按规定内容执行不得分麻醉医师根据术毕恢复评估情况,按照相关评定标准决定病员转送至麻醉后恢复室或普通病房麻醉后病人的转送:(1)病人转送前,麻醉医师应提前通知接收病人的麻醉后恢复室或普通病房需要准备的仪器、设备,如氧气、吸引器、血压表和其他监测仪器等;(2)麻醉后病人应由麻醉医师等医护人员护送,护送中对病人应给予适当的监测或治疗。
麻醉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附件一: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及科室重点监测指标1.五年累计的麻醉死亡率≤0.02%;2.月门诊人次;3.处方合格率达95%;4.完成成分输血指标达85%,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90%,血袋回收率100%;5.甲级病例90%〔无丙级病历〕,缺麻醉记录单属丙级病历;6.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7.24/48小时重返ICU率;8.对全麻、硬膜外和腰麻、神经阻滞、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腰麻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真实统计,其发生率逐年下降;9.对麻醉失败率有真实统计,失败率应逐年下降;10.病人对麻醉的满意率有真实统计,满意率应逐年提高;11.对危重疑难麻醉所占有分数有真实统计;12.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3.药物不良反响报告。
附件二:三级医院评审指标【三级医院一般专科】1.完善的麻醉前评估、准备及制定麻醉实施方案;2.对手术病人进行血压、脉率、心电、血氧饱和度及体温的连续定量监测;对全麻病人进行呼气末CO2监测;3.开展各种阻滞麻醉、吸入全麻、静脉全麻和复合麻醉;4.开展各专科手术的麻醉处理;5.具有独立开展心血管、胸科、脑外科及妇产科手术麻醉处理的设备条件与技能;6.具有对危重、疑难病人〔休克、创伤、脏器功能不全等〕进行麻醉处理的条件和技能;7.完成各年龄组病人的麻醉处理;8.承当围手术期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及抢救工作,设置麻醉恢复室〔RR〕〔床位数与手术台数比例为1:2-4〕;9.开展术后镇痛、无痛分娩、诊断性检查等各种急性疼痛的诊疗工作;10.开展机械通气支持的条件与技能;11.具有困难气道麻醉处理的条件和技能。
【三级医院重点专科】1.开展血流动力学〔含心排血量〕、呼吸功能〔含呼气末CO2〕、肌松、麻醉深度、血气、血电解质等监测的条件和技能;2.常规开展大器官移植手术麻醉处理的条件与技能;〔专科ICU〕〔ICU床位数是总手术科室床位数的2%-6%〕;〔TEE〕检查的条件与技能;5.常规开展成分输血及血液回收的条件与技能;〔或〕疼痛诊疗门诊与病房,能开展病理性疼痛及癌痛的诊治。
麻醉科质量评价方案引言为了保障病患的安全,提高麻醉科的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本文旨在设计一个麻醉科质量评价方案。
该方案可以帮助麻醉科对自身的业务能力、临床技术水平以及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质量评价对象该麻醉科质量评价方案的对象为麻醉科的业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后等阶段的医护服务及相关的设备和药品使用情况。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方便麻醉科进行自我评价、内部比较和外部交流,本文设计了一套麻醉科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下:1. 麻醉科人员配置指标指标名称:麻醉医生、麻醉技师、麻醉护士、麻醉助理人员配备情况计算方法:人均配备数量标准:符合国家和省级卫生部门规定的人员配备标准说明:保证麻醉科人员配置合理,满足对病患安全的要求以及对患者个体化麻醉服务的需求。
2. 麻醉质量指标指标名称:麻醉效果评价计算方法:监测麻醉深度、麻醉初始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标准:符合国家和省级卫生部门规定的麻醉效果标准说明:保证麻醉效果合理、稳定,避免麻醉深度过浅或过深,把握麻醉初始和恢复时间,避免因麻醉影响导致的不良反应。
指标名称:麻醉并发症发生率计算方法:监测麻醉中发生的并发症数量标准:低于国家和省级卫生部门规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标准说明:及时监测和处理麻醉中出现的并发症,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事件。
3. 麻醉质量管理指标指标名称:麻醉废气管理计算方法:废气排放管理情况标准:符合国家和省级卫生部门规定的废气排放标准说明:加强对麻醉废气的治理,避免废气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威胁。
指标名称:医院信息化水平计算方法:使用医院信息化系统的程度标准:符合当地卫生部门规定的医院信息化水平标准说明:提高麻醉科的信息化程度,方便进行麻醉方案和病历的管理。
质量评价周期与内容麻醉科质量评价的周期为半年一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对上一次评价的结果和问题进行跟踪和总结;2.比对近期麻醉质量相关指标的数据,找出变化和趋势,分析原因;3.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改善措施和方案,给出落实时间节点;4.组织质量管理人员开展现场和文件资料的检查和审核,对麻醉科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细致地审查。
三级甲等医院麻醉恢复室护士综合应急能力培训指标体系的构建王慧,李婉玲*,王学仁,郝鹏倩,刘俊钗,杨文曲,安 源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同济山西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山西 030032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ability training index system for nurses in 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 of tertiary grade A hospitalsWANG Hui,LI Wanling, WANG Xueren, HAO Pengqian, LIU Junchai, YANG Wenqu, AN Yuan Shanxi Bethune Hospital(Shanxi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Tongji Shanxi Hospital), The Thir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Shanxi 030032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 Wanling,E⁃mail:****************Abstract Objective: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of anesthesia nurses,it aimed to establish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ability training index system for nurses in PACU of tertiary grade A hospitals.Methods: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and expert meeting method,a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ability training index system for nurses in PACU of tertiary grade A hospitals was initially formed,and the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ability training index system for nurses in PACU of tertiary grade A hospitals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Delphi method method an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Results:A total of 18 consultation exper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The effective response rates of the two rounds of expert consultation questionnaires were 100.00% and 88.89%,respectively.The Kendall harmony coefficients were 0.243⁃0.324 and 0.238⁃0.333 (P<0.05),and the expert authority coefficients were 0.98,0.94.The final constructed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ability training index system for nurses in PACU of tertiary grade A hospitals include 5 first level indicators,15 second level indicators,and 75 third level indicators.Conclusion:The constructed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ability training index system for nurses in PACU of tertiary grade A hospitals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linical practice and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training of nurses in PACU.Keywords 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ability; indicator system; Delphi method摘要目的:基于麻醉护士综合应急能力的培养,构建三级甲等医院麻醉恢复室护士综合应急能力培训指标体系。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摘要:手术治疗在切除病灶、提高治疗效率方面均占有较大的优越性,手术治疗的同时配合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规避手术风险、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等均有重要的意义。
但经临床研究发现,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征是:工作量大、风险性高、时间长,技术操作要求高等。
因此,给手术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加强对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就简要展开对此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护理工作中依然存在诸多护理风险,可严重导致患者出现伤残、死亡等不良事件,并对医院管理和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规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
本院自2015年4月至12月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教育以来,护理风险事件逐渐减少,护理管理质量进一步提高,通过实践验证了护理安全管理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1、医院环境因素:医院的基础设施、设备性能及物品配置不够完善,如传染科病房未使用安全型穿刺针;陌生的环境易使患者产生焦虑、害怕、恐惧等心理反应,因而缺乏安全感;病房内使用电器设备,氧气等易爆品。
2、护理工作时间段影响因素:节假日、大周末、晚夜班,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士易疲劳,早、晚间交接班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连续、衔接不够;遇抢救患者时,执行口头医嘱时易出现纰漏时间点。
3、护理人员因素:护士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等业务技术水平低下;医院合同护士比例居高不下,学历较低,基础技术水平不足,带教老师资质缺乏;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不重视非医疗纠纷。
病人法律意识增强,维权意识增强,而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琐碎,疏于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不重视非医疗纠纷,不认真倾听患者及家属反应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不注重服务态度不良导致的投诉,经验主义作怪;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