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恢复室护理交接记录(妇儿)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2
文档序号:XXYY-ZWK-001文档编号:ZWK-20XX-001XXX医院麻醉恢复室(PACU)管理规定编制科室:知丁日期:年月日麻醉恢复室(PACU)管理规定一、麻醉后监护室是麻醉科实施全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工作职责是保证麻醉后病人安全返回病房。
二、麻醉科主任负责PACU的组织领导工作,安排中级以上的麻醉医师和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共同承担PACU的日常医疗和管理工作(以下简称PACU医师和PACU护士)。
PACU应配备专职护士,从事PACU病人的监测和护理。
三、全麻病人、硬膜外麻醉平面在T5以上及病情不稳定的病人,由施行麻醉的医师护送至PACU继续观察。
隔离病人应参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
四、施行麻醉医师应向PACU医师、护士交班下列内容:(一)麻醉方法、手术名称。
(二)麻醉药、肌松药、血管活性药物等术中用药情况。
术中出入量(出血量、尿量、补液量、输血量)。
(三)术中病情特殊变化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防范措施。
(四)交代麻醉、手术后即时医嘱。
五、PACU护士须常规检查药品、器械用具,要求药品齐全,器械功能完好。
六、病人进入PACU后PACU医师应即刻观察和施行各项监测并记录,与施行麻醉医师共同对出、入室病人(清醒度、循环、呼吸、肌力、肤色)评分,以后视病情记录监测内容,病人发生变化或不稳定,须及时处理并记录。
如遇重大变化,在进行初步处理的同时,通知施行麻醉的医师或科主任共同处理。
如有他科情况,即请有关医师会诊、处理。
七、严格掌握病人回病房标准,并护送病人返回病房和床头交班。
八、病情危重或特殊病例则直接进入ICU。
附注:常备的急救药品包括升压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麻黄素、多巴胺、间羟胺、甲氧胺、异丙肾上腺素等等。
降压药:酚妥拉明、硝酸甘油注射液、硝普钠、压宁定等等。
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普罗帕酮(心律平)、氯化钾、维拉帕米(异搏定)、溴苄胺、硫酸镁、美托洛尔等等。
宜兴市和桥医院麻醉恢复室工作规范目的:建立恢复室工作流程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研究者的行为,有效保护受试者的生命安全并确保抢救及时、规范。
适用范围:适用于麻醉科操作规程:一、恢复室收治范围1.全身麻醉的病人2.部分区域阻滞麻醉的病人3.麻醉后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二、病人入室的流程1.当天全身麻醉的手术病人,手术结束后有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洗手护士一同将病人送往恢复室;2.恢复室护士要提前检查好监测仪、药品、急救物品、抢救车等做好接受病人的准备工作;1)接受病人,面罩吸氧,接好脉搏氧饱和度及心电监测仪,测量血压;2)与手术室护士进行面对面的交班,包括麻醉方法、手术名称、使用液体、出入量、引流量、皮肤情况、有无特殊病情、携带物品并及时登记;3)保证病人安全,约束好病人,严防坠床;4)根据医生医嘱对症用药、吸痰,并做好监测及各种记录;5)恢复室的病人每10分钟记录一次,有特殊情况随时记录,30-60分钟后根据恢复室评分标准大于8分可送回病房;三、恢复室Aldret评分标准满分为10分恢复室收治标准1.凡麻醉后患者未清醒,自主呼吸未完全恢复或肌肉张力差或因某些原因气管导管未拔除者,均应送恢复室。
2.凡各种神经阻滞发生意外情况,手术后需要继续监测治疗者。
3.麻醉患者由麻醉医师护送至麻醉恢复室,必要时与手术医师共同护送。
搬运与护送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防止躁动,防止各种导管脱出,注意呼吸道梗阻,患者保暖等。
4.麻醉医师应向麻醉恢复室医师护士详细交班,包括:(1)患者姓名、年龄、术前情况、麻醉方式及麻醉中情况、手术方法及手术中的意外情况等等。
(2)所用麻醉药物、肌肉松弛药、镇痛药的种类、剂量和应用方法等等。
(3)手术中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和体温等)情况,有无险情或重大病情变化等等。
(4)经过何种治疗性药物处理,效果如何。
(5)手术中失血量、输血及输液情况、尿量等。
(6)各种导管,如胸腔、腹腔引流管,胃肠道减压管,动静脉穿刺导管,导尿管等。
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要点手术是一项复杂而切实的医疗行为,术后患者通常需要进入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接受护理。
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承担着患者安全和舒适的重要责任。
为了确保患者的顺利康复,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护理要点。
一、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在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人员需要严格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通过观察和监测,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正常范围内。
二、合理管理患者疼痛术后患者常常面临疼痛的折磨,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人员需要合理管理患者的疼痛。
他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药物给药、物理疗法等方式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让患者在舒适的状态下恢复。
三、保持患者舒适度手术后的患者通常处于虚弱和不适的状态,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患者的舒适度。
他们可以通过提供柔软舒适的床垫、调节室内温度、控制噪音等方式来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促进患者的恢复。
四、做好患者营养管理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及时提供营养支持,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方案,保证患者的体能恢复。
五、预防感染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感染。
他们需要遵循洗手和消毒等规范操作程序,保持室内的清洁和卫生。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监测患者术后切口的情况,及时进行换药和处理,防止感染的发生。
六、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向其介绍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情况。
他们还需要倾听家属的关心和疑虑,并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安慰。
通过良好的沟通,可以增强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感,提高护理效果。
七、继续监护患者到病房麻醉科术后恢复室护理人员的责任不仅仅是在恢复室给予护理,还包括将患者安全地转移到病房。
全麻术后麻醉恢复室护理常规
【概念】全身麻醉:麻醉药物经呼吸道、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疼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
全身麻醉分为静脉麻醉、吸入麻醉、静吸复合麻醉。
【护理措施】
一、执行麻醉恢复室一般护理常规
患者入PACU前做好相应物品、药品准备,如呼吸机、监护仪、氧气、吸引器、拮抗药品、急救物品等。
二、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发生异常,立即通知恢复室医生,即刻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三、做好体温监测及给予保暖措施,低体温患者及时采取复温措施。
四、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引流管通畅,如有导管固定不住或引流量突然增多、管腔不通时,应立即报告医生。
五、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如发现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六、识别并遵医嘱处理麻醉恢复期相关并发症,如疼痛、恶
心呕吐、寒战、低体温、低氧血症等。
7、记录麻醉恢复护理记录单及患者交接单。
8、充分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确认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平稳,经麻醉医师确认并签字后字后方可转出患者。
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
麻醉后恢复室(PACU)记录交接单
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岁住院号入室时间
术后诊断手术名称麻醉方式
病人意识:□清醒□嗜睡□未清呼吸情况:□控制呼吸□辅助呼吸□自主呼吸入室Steward评分分HR 次/分R 次/分BP mmHg SpO2 %
随身物品:□放射片张□衣物□其它
随身管道:□输液管到□胃管□镇痛泵□尿管□创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
□腹腔引流管□T管□气管插管□口咽管□气管切开□其它
护送到病房或ICU交接项目
1.时间P次/分BP mmHg SpO2 %
2.随身管道:□口鼻咽管□气管导管深度 cm □镇痛泵□深静脉导管深度 cm □创腔引流管□动脉导管□硬膜外导管
3.意识:□清醒□嗜睡□躁动□呼之不应
4.病历文件:□术前访视单□麻醉计划书□麻醉知情同意书□手术三方核对单□麻醉记录单
麻醉医师: PACU护士:病房护士:。
患者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一.麻醉后恢复室的工作规范(一)概述麻醉后恢复室是对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完全清醒,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病室。
全麻病人,硬膜外平面在T5以上以及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均需送麻醉恢复室观察治疗。
一般白天开放,急诊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可转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
恢复室在麻醉科主任的领导下工作,日常监测治疗工作由麻醉科医师和护士负责,麻醉科医师负责制定该病人的监测和治疗计划,并决定是否转送普通病房或的指征。
(二)工作内容1、定期进行药品和物资和监护仪设备的检查,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病人由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推入苏醒室,共同交接。
3、病人由手术室转往恢复室的过程中,麻醉科医师负责维持病人呼吸及循环功能的稳定。
4、病人安置稳定后,立即建立常规监测及治疗。
包括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合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输液或输血;保留气管插管及呼吸功能未恢复者,应以呼吸机扶助或控制呼吸。
5、麻醉科医师向值班医师和护士交班,包括如下内容。
(1)病人姓名、年龄、现病史和既往史及治疗情况等术前相关情况、麻醉方式及手术方法等等。
(2)麻醉用药。
包括术前用药、麻醉诱导及维持药、麻醉性镇痛药物和肌松药的用量及最后一次用药时间和剂量、拮抗药及其他药物。
(3)手术中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和体温等)情况,有无险情或重大病情变化等等,术中失血量、输液、输血量、尿量。
(4)麻醉和手术的异常情况及其处理,如插管困难、支气管痉挛,改变或血流动力不稳定、异常出血等。
经过何种治疗性药物或措施处理,效果如何。
(5)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转出计划。
6、值班医师应全面检查病人并对麻醉后恢复情况作出评价,主要集中在神志、呼吸道及肌力的恢复。
并将患者妥善固定,以免摔伤或擅自拔除各种导管。
7、恢复室病人管理内容(1)所有病人必须监测、、、2,特殊病人监测体温。
(2)观察意识状态。
(3)观察呼吸、颜面与口唇颜色,保持呼吸道通畅。
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着装符合职业要求,遵守职业规范,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2.做好收治病人的准备工作:呼吸机、监护仪、氧气面罩、吸引器、常用药物、急救药品及物品,小儿患者潮气量、呼吸频率的设置等。
3.严格执行麻醉复苏室管理规定、病人监测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幷做好记录,严防差错事故。
4.每日常规配制抢救药品:阿托品1㎎加NS至10ml(0.1mg/ml),肾上腺素1mg加NS 至10ml(0.1mg/ml),司可林100mg加NS至10ml(10mg/ml),多巴胺20mg加NS至20ml(1mg/ml)。
5.按特级护理对病人实施护理,掌握吸痰技术,加强细节管理,重视病人心理护理,满足病人合理需求。
6.保持复苏室安静,不在病人面前谈论与工作无关的内容,杜绝在复苏室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7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做到“四定、三无、二及时、一专”,加强毒麻药品的管理,严格交接班。
器械、物品原则上不外借,需外借时应由有关负责人批准。
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空气、物表、地面及医疗废弃物的消毒与处理,防止和控制医院感染。
9.严格限制参观人员和探视、陪伴人员,参观、探视、陪伴人员应穿隔离衣,戴口帽、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