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和长春新碱联合治疗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格式:pdf
- 大小:125.85 KB
- 文档页数:2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杨国华;沈云峰;庄芸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08(48)38
【摘要】目前,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HD—IVIG)已成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并取得明确疗效;但其对部分急性ITP 患者疗效不佳。
2003年8月-2007年10月,我们采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18例用亚标准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SUB—HD-IVIG)治疗无效的ITP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90)
【作者】杨国华;沈云峰;庄芸
【作者单位】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2;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无
锡,214002;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 [J], 崔萌萌;郭晋秀;徐铮
2.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J], 刘现民
3.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例临床疗效观察 [J], 朱俊锋;
夏瑞祥;耿英华;胡忠利;周黎黎
4.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J], 刘现民
5.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 张新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指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髓中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一、临床表现偶见病例因注射活疫苗后发病,多发生于注射后15-35天。
本病见于小儿各年龄时期,分急性(≤6个月)与慢性(>6个月)两型。
小儿时期多为急性ITP。
急性期发病突然,出血严重,出血前不久或出血同时常患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病例无明显年龄高峰但多见于学龄期,多数发病潜隐,出血症状较轻,约10%患儿是由急性转为慢性。
也可依照病情分为四度:①轻度:50×109/L<血小板<100×109/L(10万/mm3),只在外伤后出血;②中度:25×109/L<血小板≤50×109/L,尚无广泛出血;③重度:10×109/L<血小板≤25×109/L,见广泛出血,外伤处出血不止。
④极重度:血小板≤10×109/L,自发性出血不止,危及生命(包括颅内出血)。
ITP出血的特点是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多为散在性针状的皮内或皮下出血点,形成瘀点或瘀斑;四肢较多,但也可为全身性出血斑或血肿;有些患儿以大量鼻衄(约占20%-30%)或齿龈出血为主诉。
常见呕血或黑便,多为口鼻出血时咽下所致,发生真正胃肠道大出血者并不多见。
球结膜下出血也是常见症状。
偶见肉眼血尿。
约1%患儿发生颅内出血,成为ITP致死的主要原因。
二、辅助检查(一)血常规:周围血中最主要改变是血小板减少至100×109/L以下,出血轻重与血小板高低成正比,血小板<50×109/L时可见自发出血,<20×109/L时出血明显,<10×109/L时出血严重。
其余两系基本正常,偶有失血性贫血。
(二)骨髓涂片:主要表现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两种药物联合治疗难治性ITP疗效分析
靳红岩
【期刊名称】《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14)001
【摘要】目的:观察环孢菌素A(CsA)联合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3例,其中12例采用CsA 4 mg/(kg*d)~6
mg/(kg*d),分2次口服,连服2个月,联合长春新碱2 mg加入5%葡萄糖500 mL 中避光缓慢静滴,每周1次,连用2个月,停药观察;11例因长期服用强的松,呈激素依赖状态,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每天服用强的松10 mg,4周后,每周减2.5 mg.结果:显效7例,有效8例,进步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8.3%.结论:CsA联合长春新碱治疗ITP近期疗效满意.
【总页数】1页(P15-15)
【作者】靳红岩
【作者单位】太原市中心医院,山西,太原,03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54+.6
【相关文献】
1.四联降压药物联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J], 邝洁瑜
2.药物联合治疗难治性室性早搏82例疗效分析 [J], 张广
3.两种药物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J], 岳怀献;王晓彦
4.两种药物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J], 岳怀献;王晓彦
5.多药物联合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分析 [J], 李大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ITP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hIL-11,1.5 mg/d皮下注射,10 d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血小板计数,并观察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较对照组(75.0%)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采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注射部位红肿3例,恶心呕吐1例,一过性发热2例,发生率为15.0%,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恶心呕吐2例,失眠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组人白介素-11用于难治性ITP患者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小板水平,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标签:重组人白介素-II;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多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使得血小板过度破坏,导致引发血小板减少等一系列症状的一类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
现阶段研究发现,导致ITP发病的主要原因包括体液免疫紊乱和细胞免疫调节异常。
其中,约11%~35%的ITP患者经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进行脾切除进行治疗,效果并不够理想,同时需要长期使用大剂量泼尼松进行疗效维持,对于此类难治性ITP 患者而言,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目前,重组人白介素-11 (rhIL-11)用于难治性ITP的报道逐渐增加,其是作为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造血生长因子,在促进干细胞及巨核细胞前体细胞的增殖及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因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科54例患有急性白血病、侵袭性淋巴瘤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
在化疗结束骨髓抑制期仅给予预防出血、输注血小板的为对照组;化疗结束24小时开始予重组人白介素-11 1.5~3mg/d(40μg/kg)皮下注射治疗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恢复及出血并发症等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后14d,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程度要高于对照组,并且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恶性肿瘤化疗中,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状,减少化疗后出血并发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药物。
【关键词】重组人白介素-11;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2-0124-02在血液系统的急性白血病、侵袭性淋巴瘤治疗中,临床中化疗是必须的治疗手段,使患者延长生存及改善生存质量[1]。
然而化疗后最常见及带来严重并发症的是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其中血小板减小易导致重要脏器出血导致死亡,如果为患者输注浓缩血小板,浓缩血小板要求及时采集、及时输注,目前血源严重紧缺;浓缩血小板输注后仅维持平均3天,而且价格昂贵;甚至输注无效时常发生。
为了进一步探究重组人白介素-11的临床疗效,本研究进行了相关的对照实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急性白血病、侵袭性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白血病(非M3型)骨髓MICM及淋巴结病理学检查诊断确诊,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8.3±4.3)岁,肿瘤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非M3型)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王琰;刘乃嘉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3(23)6
【摘要】目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lL-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慢性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
为2组,治疗组采用rhlL-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对照组单用长春新碱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根据FAB疗效标准,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体有效率75%,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rhlL-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慢性难治性ITP临床疗效满意,无严重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王琰;刘乃嘉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血液肾病内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临
床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54.6
【相关文献】
1.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5例 [J], 吴小建
2.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J], 刘现民
3.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和长春新碱联合治疗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 裘红英;李琳洁;李红
4.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和长春新碱联合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J], 谭琳;周挚;谢瑜
5.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J], 刘现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方法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两种方法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
方法:收治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
治疗组采用长春新碱2mg/周/次,500ml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静滴,连用4~6次,疗程结束后对血小板计数<30×109的患者22例行剖腹脾切除治疗;对照组长春新碱治疗方法同治疗组,联合醋酸泼尼松口服60mg/日,1个月后逐步减量至停药。
两组均在3个月后评价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3.3%,其中显效20例(66.7%),良效3例(10%),进步2例(6.7%)。
对照组总有效率达56.7%,其中显效9例(30%),良效3例(10%),进步5例(16.7%)。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没有明显差异。
结论:脾切除术与长春新碱联合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长春新碱与醋酸泼尼松联合。
关键词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切除术长春新碱醋酸泼尼松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认为是机体免疫因素参与产生的一种破坏血小板的抗体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临床特点为外周血小板数量明显下降,血小板寿命缩短,血小板更新率明显加快,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增多或正常,但产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反复出现紫癜和瘀斑。
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临床观察发现近半数患者对常规治疗方法疗效欠佳而表现为难治性itp,为了提高这部分患者的疗效,探讨更合理的治疗方案,2007年2月~2011年8月对收治的60例难治性itp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7年2月~2011年8月收治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第五届中华医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