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栽培)第1章树木生长发育的生命周期和年周期第一节树木生长发育的生命周期
- 格式:ppt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33
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2011年下期,2009级园林)园艺林学学院舒常庆第一章树木生长发育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又叫大周期、大发育周期或世代周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严格来说是从合子开始),经过多年的生长、开花结果,直到树体衰老更新死亡的整个时期。
第一节树木的个体发育一、树木个体发育的概念1.个体:独立生长的单株树木。
有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学年龄。
无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年龄(母体年龄+时间年龄)2.个体发育:单株树木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所进行的发育史。
3.树木个体发育与1、2年生植物的差别:多个年发育周期后才开始结实;多次结实(例外: 大部分竹子一次开花);阶段发育周期长(寿命长)。
4.研究树木个体发育的意义:在不同阶段不同年龄时期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
二、树木生命周期中的个体发育阶段(一)有性繁殖树的个体发育阶段1.有性繁殖树发育阶段的划分⑴胚胎阶段(种子阶段):合子→种子萌发前(胚的成熟→种子成熟→种子休眠)。
⑵幼年阶段: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营养形态构造建成,并具有开花潜能时为止。
果树上称为―童期‖。
⑶成熟阶段:具有开花潜能→生长明显减少、开花结果明显下降。
⑷衰老阶段:生长明显减少,开花结果明显下降→衰老死亡。
衰老过程也可称老化过程。
在成熟时后,衰老就贯穿始终。
2.树木发育阶段(空间)分区贾思勰(544):用梨树不同部位的枝条嫁接繁殖的植株,开始结果的年限不同。
Knight(1795):成年实生树顶部成年区的枝条繁殖后,无刺,次年即开花;基部幼年区的枝条繁殖后,刺多,次年不开花,开花结果年龄较晚。
(1)阶段发育的特点。
局限性: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树木的细胞要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只限于生长点,且只能通过细胞分裂传递。
顺序性:只有通过了前一个发育阶段,才能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
不可逆性:一旦进入了更高级的阶段,就不能回到原来的阶段。
“干龄老,阶段幼;枝龄小,阶段老”(2)分区方法。
通常以花芽开始出现的部位(严格说来应以生理成熟状态)作为幼年阶段过渡的标志。
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园艺林学学院舒常庆第一章树木生长发育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又叫大周期、大发育周期或世代周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严格来说是从合子开始),经过多年的生长、开花结果,直到树体衰老更新死亡的整个时期。
第一节树木的个体发育一、树木个体发育的概念1.个体:独立生长的单株树木。
有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学年龄。
无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年龄(母体年龄+时间年龄)2.个体发育:单株树木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所进行的发育史。
3.树木个体发育与1、2年生植物的差别:多个年发育周期后才开始结实;多次结实(例外: 大部分竹子一次开花);阶段发育周期长(寿命长)。
4.研究树木个体发育的意义:在不同阶段不同年龄时期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
二、树木生命周期中的个体发育阶段(一)有性繁殖树的个体发育阶段1.有性繁殖树发育阶段的划分⑴胚胎阶段(种子阶段):合子→种子萌发前(胚的成熟→种子成熟→种子休眠)。
⑵幼年阶段: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营养形态构造建成,并具有开花潜能时为止。
果树上称为“童期”。
⑶成熟阶段:具有开花潜能→生长明显减少、开花结果明显下降。
⑷衰老阶段:生长明显减少,开花结果明显下降→衰老死亡。
衰老过程也可称老化过程。
在成熟时后,衰老就贯穿始终。
2.树木发育阶段(空间)分区贾思勰(544):用梨树不同部位的枝条嫁接繁殖的植株,开始结果的年限不同。
Knight(1795):成年实生树顶部成年区的枝条繁殖后,无刺,次年即开花;基部幼年区的枝条繁殖后,刺多,次年不开花,开花结果年龄较晚。
(1)阶段发育的特点。
局限性: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树木的细胞要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只限于生长点,且只能通过细胞分裂传递。
顺序性:只有通过了前一个发育阶段,才能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
不可逆性:一旦进入了更高级的阶段,就不能回到原来的阶段。
“干龄老,阶段幼;枝龄小,阶段老”(2)分区方法。
通常以花芽开始出现的部位(严格说来应以生理成熟状态)作为幼年阶段过渡的标志。
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第一节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园林植物在个体发育中,一般要经历种子休眠和萌发、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三大时期(无性繁殖的种类可以不经过种子时期)。
园林植物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园林植物生命周期长短相差甚大,下面分别就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进行介绍。
一.木本植物木本植物在个体发育的生命周期中,实生树种从种子的形成、萌发到生长、开花、结实、衰老等,其形态特征与生理特征变化明显。
从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的实际需要出发,将其整个生命周期划分为以下几个年龄时期。
(一)种子期(胚胎期)植物自卵细胞受精形成合子开始,至种子发芽为止。
胚胎期主要是促进种子的形成、安全贮藏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播种并使其顺利发芽。
胚胎期的长短因植物而异,有些植物种子成熟后,只要有适宜的条件就发芽,有些植物的种子成熟后,给予适宜的条件不能立即发芽,而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后才能发芽。
(二)幼年期从种子萌发到植株第一次开花止。
幼年期是植物地上、地下部分进行旺盛的离心生长时期。
植株在高度、冠幅、根系长度、根幅等方面生长很快,体内逐渐积累起大量的营养物质,为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做好了形态上和内部物质上的准备。
幼年期的长短,因园林树木种类、品种类型、环境条件及栽培技术而异。
这一时期的栽培措施是加强土壤管理,充分供应水肥,促进营养器官健康而均衡地生长,轻修剪多留枝,使其根深叶茂,形成良好的树体结构,制造和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为早见成效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观花、观果树木则应促进其生殖生长,在定植初期的1-2年中,当新梢长至一定长度后,可喷洒适当的抑制剂,促进花芽的形成,达到缩短幼年期的目的。
目前园林绿化中,常用多年生的大规格苗木,所以幼年期多在园林苗圃中度过,要注意应根据不同的绿化目的培养树形。
(三)成熟期植株从第一次开花时始到树木衰老时期止。
青年期:从植株第一次开花时始到大量开花时止。
其特点是树冠和根系加速扩大,是离心生长最快的时期,能达到或接近最大营养面积。
园林树木栽培学第一讲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第一节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是指从繁殖开始,经幼年阶段、成年阶段、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
树木生长大周期:树木和其他绿色植物一样,其各器官(或一部分)的生长规律都是----起初生长缓慢,随后逐渐加速,继而达到最高速度,随后又减慢,直到最后完全停止。
树木一生按慢--快--慢这种“S”曲线规律进行的生长过程,称之为生长大周期。
一、树木生命周期中生长与衰亡的变化规律(一)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1、离心生长:树木从其生命周期初始,以根颈为中心,分别向“向地(向下)”和“背地(向上)”两个方向生长,不断扩大其空间,即所谓“离心”生长。
2、离心秃裸:(1)自疏:根系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骨干根上早年形成的须根,由基部向端部方向,陆续出现衰亡,这种现象称为“自疏”。
(2)自然打枝:地上部分在离心生长过程中,骨干枝上的侧枝,逐年由基部向端部方向陆续出现枯落,这种现象称为“自然打枝”。
离心秃裸:在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式出现根系“自疏”和树冠“自然打枝”的现象,统称为“离心秃裸”。
(二)向心更新与向心枯亡离心生长与离心秃裸导致地上生长旺盛的部位与地下吸收旺盛的部位距离拉大,水分和养分运输困难;地上部分外围枝、叶、花、果多,在重力作用下导致枝端下垂。
基于以上情况,在树木生长接近其所能达到的最大体量时,即出现转折----发生“向心更新”和“向心枯亡”。
在主枝、中心干先端出现弯曲下垂的高位处萌生徒长枝,更新形成新树冠,并导致原主枝、中心干先端枯亡。
这种更新和枯亡发生的方向,一般是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直至根颈(“心”),故称为“向心”更新和“向心”枯亡。
(三)不同类别树木的更新特点1、乔木类:(1)具潜伏芽的树种(枝条基部芽或枝条上部某些副芽,一般不萌发而呈潜伏状态,称为潜伏芽或隐芽)*具长寿潜伏芽:可以靠潜伏芽萌生的徒长枝进行多次主侧枝更新。
*具短寿潜伏芽:因潜伏芽寿命短,往往失去萌发力,一般很难发生自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