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66.50 KB
- 文档页数:4
济南水资源与可持续利用李常锁;秦品瑞;王少娟【摘要】济南水资源补给量变化大,地域分布不均,优质饮用水以地下水为主.综合分析济南的气候、自然、地理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水资源基本特征与资源量认为,济南市水资源总量相对充足,但由于水资源的年内及地域分布不均匀,使得水资源供求矛盾较为突出,这集中体现为供水结构与利用方式方法不合理.本文从水资源优化配置着手,充分考虑产业结构特点与区域用水特征,提出了保障济南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当借鉴的措施.【期刊名称】《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年(卷),期】2010(008)006【总页数】4页(P114-117)【关键词】济南;水资源;优化配置;可持续利用【作者】李常锁;秦品瑞;王少娟【作者单位】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济南,250014;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济南,250014;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9济南素有泉城之称,山东省省会,面积8 227 km2。
截止2006年末,常住人口681.71万人,国内生产总值2 185.1亿元,综合经济保持在全省前列,是全省重要的综合性产业城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济南的保泉工作,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在保证泉水喷涌的同时,应当让泉城人民喝到优质的地下水,而不是地表水(含黄河水)[1-3]。
1 济南水资源基本特征[4]济南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如下。
①补给量年内、年际变化大。
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70%,是水资源的主要形成期。
丰、枯水年的水资源量相差也很大,丰水年为枯水年的2~4倍。
②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
山区可利用资源量很少,地下水多集中在山前。
③水资源以岩溶地下水为主,泉水是济南水资源的特色。
水资源的组成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迅速。
泉水资源丰富,如较为著名的趵突泉等四大泉群。
④水资源的优势。
自然降水较多,有着重要的客水资源-黄河,南水北调工程正逐步实施,形成临界雨云几率高,人工增水潜力大。
水污染防治能力评价研究——以济南市为例曹少娇;齐善忠;王艳梅【摘要】运用4R危机理论,从缩减力、预备力、反应力、恢复力四个方面扩展选择影响水污染防治能力的因素,在收集大量资料和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济南市的水污染防治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水资源总量、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等得分较高,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能力、数据传输速率等方面得分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31【总页数】3页(P286-288)【关键词】水污染防治能力;层次分析法;危机理论;济南市【作者】曹少娇;齐善忠;王艳梅【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生产需求的增加以及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水污染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最主要、最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
第四届世界水论坛提供的联合国水资源世界评估报告显示:每天约有11.5亿m3 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会污染150.7亿m3的淡水,约占中国淡水资源总量的0.5%。
我国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开发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演变和社会系统活动等一系列原因,使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这不仅会加剧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因此,探索一个地区的水污染防治能力,加大防治力度,保护好水资源,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我国对水污染防治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周亮等[1]采用熵值法、GIS空间分析等对淮河流域35个城市的水污染防治能力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水污染防治的内源动力和外源动力;周勤[2]通过分析乐山市茫溪河流域的水质标准,总结出了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较为可行的措施。
纵观研究历史,水污染防治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污染现状及原因、水污染防治法规、水污染防治对策及水污染事故应急能力研究等方面,而对水污染防治能力评价研究较少。
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济南市为例刘金花
【期刊名称】《资源开发与市场》
【年(卷),期】2007(23)9
【摘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了济南市水资源数字化图,分析了济南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借助水安全指标体系探讨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可持续利用观点,提出济南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间的和谐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总页数】4页(P849-851,807)
【作者】刘金花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0
【相关文献】
1.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以云南省玉溪市为例 [J], 黄禹俊彦;尹娟;唐赛东
2.城市化与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J], 邵兰霞
3.东南沿海中小流域城市化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J], 傅维军;娄长江;许有鹏
4.济南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J], 郑昭佩;宋德香;韩芳
5.城市设计视野下历史街区的可持续性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济南市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J], 谢寅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济南段水资源特点与可持续利用对策黄河济南段水资源特点与可持续利用对策提要黄河济南段多年平均来水量 359×108m 3,来水年际、年内变化大,最大年径流量是最小年径流量的 2 1.8 倍,且主要集中在汛期的 7~10月份,占多年平均值的60.7%。
近年来黄河济南段径流量逐年下降,断流日益加剧,1997 年泺口站全年断流 132 天。
与此同时,济南黄河水含沙量高,多年平均含沙量 24.9kgm 3,且呈逐年上升之势。
近年因上游来水量减小,用水量增加,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质存在一定污染,引黄工程能力不足,水资源缺乏持续利用的调度和管理,极大地影响了济南黄河水的可持续利用。
黄河济南段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有: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原则,统筹规划、统一管理、集中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枢纽作用,保证生态用水;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建立节水型生产体系和社会,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合理调整水价,促进节水意识的增强和节水措施的落实;淤背加固黄河干堤,植树治沙防汛凌,实现黄河济南段区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黄河中图分类号 P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0-303702-0128-06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和社会发展实践证明,水是资源又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无法替代的,而且是有限的资源。
水资源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缺的资源,水资源与人类可持续利用研究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内容。
1 黄河济南段水资源特点黄河作为我国第二大河,在济南境内全长5.1km,流域面积 2778km2,黄河济南段水资源不仅具备全流域的共性,而且也有自己的特点。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山东省济南市
为例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土地的利用问题逐渐凸
显出来,土地资源的争夺和浪费也逐渐加剧。
如何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因此,对城市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山东省济南市的城市土地进行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通过
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提高城市土地可持续
利用的建议和措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
1. 济南市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与评价
2. 济南市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3. 影响济南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因素分析
4.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
5. 提高济南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和措施研究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分析济南市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构建可持续利用
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提出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和措施。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探讨如何实现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为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科学依据,为济南市和其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济南市水环境综合开发与利用探究活动计划书申报名称:济南市水环境综合开发与利用探究活动活动成员:济南三中科技文化创新协会206人指导教师:梁勇刘冰崔西彬等申报时间: 2010 年 03月济南市水环境综合开发与利用探究活动计划书济南三中科技文化创新协会李淑雅、孙久政、杨晓晨等206名同学在我校丰富开展的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关于济南市泉和水的研究性课题,其中有孙久政小组提出的“济南市水系湖泊开发与利用”;李淑雅小组提出的“济南城市防洪系统的调研及济南湿地保护”;杨霄晨小组提出的“济南水污染的现状与泉水保护”以及刘振、吴雅楠小组提出的“泉水应用与开发”等。
同学们都制定了相应的研究计划,聘请了相应的指导教师进行研究性课程学习,同时,部分课题申报了“济南三中科技实践活动课题”。
经过学校科技文化创新协会和教务处的讨论,结合我校多个研究性课题都指向济南的泉和水,所以学校决定筹建“济南市水环境综合开发与利用”科技实践活动课题组,希望通过课题研究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对问题综合分析的能力,深化同学们所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希望通过这次探究活动能够对济南市水资源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提出一些创造性规划开发意见。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确立济南素有“泉城”的美称,她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兼具江北城市的大气与江南城市的灵秀。
泉、水是济南独特城市魅力的集中体现,是济南的灵魂。
以往我们对济南泉水的研究往往偏重于“泉”,而忽略了“水系”的重要性,而济南的“泉”和“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泉为水之源,水为泉之带。
在济南未来的发展中只有将济南的“泉、湖、河”等水系进行整体、系统性的规划与利用,济南的泉水文化才能释放出她最大的魅力。
对此我校科技·文化创新协会的206名同学经过讨论,选定了“济南水环境的综合开发与利用”这一课题作为我们科技实践活动。
我们还聘请了学校的梁勇老师,刘冰老师,崔西彬老师,王月涛老师担任我们科技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与我们济南三中“科技·文化创新协会”的206名同学共同组成研究团队。
济南市水环境综合开发与利用探究活动记录活动名称:济南市水环境综合开发与利用探究活动活动记录成员:辅导教师:活动记录时间:济南市水环境开发和利用研究性学习记录一、探究活动概述我们济南三中学生研究性课题----“济南市水环境综合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小组于2010年3月初正式成立。
由梁勇、刘冰、崔西彬、王月涛等老师进行指导,参与学生人数共206人,分别分为刘振小组、李淑雅小组、杨霄晨小组、吴雅楠小组以及孙久政小组。
各小组在老师的指导和组长的带领下,利用学校的校本及研学课程,以及假期的时间,为这个课题作了大量的工作和研究活动,我们研究活动的方法分为三类:(一)查阅资料法: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利用校图书馆和机房来搜集各种文献资料,不仅如此我们各组还去了市政府水各个部门进行采访,获得相关数据,第一次去了水利局,然后又陆续的采访了规划局、公共事业管理局、旅游局等有关部门(二)实地调研法:我们共进行乐十余次的实地调研和4-5次的采访,各小组分别在五一、十一、暑假、寒假以及周末休息日的时间去了济南各大重要水系进行实地考察。
像:兴济河、腊山河、东西工商河、黄河、玉清湖水库等等。
并且还采集了不少水样,(三)访谈法:为了与济南市的规划相符合,我们还去了一次发改委,与有关领导详细访谈,以了解济南近几年的规划方向。
一年多来,我们整个课题小组对于济南市水环境综合来发与利用这个研究课题做了很多努力,提出了很多设想,并且将每一次活动都尽可能的详尽的做了记录。
二、济南市水环境综合开发与利用探究活动配当表:三、活动日志时间:2010.3.26活动人员:杨霄晨组全体成员指导教师:刘冰济南水环境正式开课。
刘老师向小组成员介绍济南水环境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势。
并向同学们展示了文字材料、图片、视屏材料等。
以此说明山东水资源的地理优刘老师引导我们展开自己思维大胆设想,多提出好建议、好想法,对济南水建设增添新活力。
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展开激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