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墙
- 格式:docx
- 大小:55.31 KB
- 文档页数:4
一. 计算条件地下室层高L = 4.5室内外高差b =0.9 地下室外墙厚h =300 堆载p =20土容重γ18 地下水位为室外地坪下a =1.1 混凝土强度标号C30f c =14.3N/mm 2土层内摩擦角φ=10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360 水容重γ水=10二. 荷载计算(取每延米板宽,按单向板计算)(一)土压力K 0=1-sin φ=0.826352 q1=K 0(γa+(γ-10)(L-b-a))=32.8888kN/m(二)水压力q2=γ水(L-b-a)=25kN/m(三)堆载q3=K0*p =16.52704kN/m 土压力 水压力堆载压力三. 内力计算(一)土压力引起的内力β=(L-b)/L=0.8底部负弯矩Mb =-(q1*(L-b)2*(4-3β+3β2/5))/24=-35.2357kN·m顶板支座处反力Ra=q1*(L-b)3*(1-β/5)/(8*L 2)=7.956459kN跨中最大弯矩Mmax=Ra(b+2*(L-b)*(2Ra/(q1*(L-b)))0.5/3)=14.16134kN·m(二)水压力引起的内力h1=a+b=-0.2m h2=L-h1=4.7mβ=h2/L=1.044444底部负弯矩Mb =-(q2*h22*(4-3β+3β2/5))/24=-35.0031kN·m 顶板支座处反力Ra=q2*h23*(1-β/5)/(8*L 2)=12.67524kN跨中最大弯矩Mmax =Ra*(h1+2*h2*(2Ra/(q2*h2))0.5/3)=15.91242kN·m(三)堆载引起的内力β=(L-b)/L=0.8底部负弯矩Mb=-(q3*(L-b)2*(2-β))/8=-38.5543kN·m顶板支座处反力Ra=q3*(L-b)3*(4-β)/(8*L2)=15.23132kN跨中最大弯矩Mmax=Ra(b+Ra/(q3*2))=20.72678kN·m(一)基本组合(以永久荷载效应控制γG=1.35)底部负弯矩S=γG S Gk+γQiψci S Qik=-132.606kN·m跨中最大弯矩S=γG S Gk+γQiψci S Qik=60.91182kN·mAs1=1682.868mm2As2=773.0181mm2As min=600mm2底部负弯矩实配钢筋面积753.9822mm2跨中最大弯矩实配钢筋面积753.9822mm2(一)标准组合底部负弯矩S=S Gk+S Qik=-108.793kN·m钢筋直径12mm间距150mmω1s,max=1.594693mm跨中最大弯矩S=S Gk+S Qik=50.80054kN·m钢筋直径12mm间距150mmω2s,max=0.438167mm。
地下室外墙施工方案摘要:地下室作为建筑物重要的一部分,其外墙施工方案的选择和实施对于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耐久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地下室外墙施工方案的选择和实施,包括施工材料的选择、防水措施、外墙的保温隔热和装饰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地下室外墙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引言地下室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其外墙施工方案的选择和实施对于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耐久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地下室外墙施工中,需要考虑到地下室所处的地下环境和外墙的保温隔热性能,同时还要确保外墙防水和装饰性能的要求。
因此,在地下室外墙施工方案的选择和实施上,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施工质量。
二、施工材料的选择地下室外墙施工中,施工材料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首先,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如水泥、沙子、钢筋等。
此外,对于外墙防水材料,应选择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的产品,如高分子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
同时,还应根据地下室所处的地下环境和外墙的保温隔热要求,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和隔热材料。
三、防水措施在地下室外墙施工中,防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首先,需要对地下室外墙进行基础处理,采用合理的基础防水措施,如基础收水槽的设置和基础防水涂料的施工等。
其次,对于地下室外墙的墙体防水,可以采用刷涂防水涂料或砌筑防水砖等方式进行处理。
另外,还应注意外墙与地下室结构之间的接缝处,采取合适的密封措施。
四、外墙的保温隔热地下室外墙的保温隔热是施工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保温隔热方面,可以采用外墙保温材料和隔热材料的复合施工方式,以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
常见的保温材料包括聚苯板、聚氨酯板等,隔热材料则可以选择岩棉、玻璃棉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温隔热材料的厚度和密度的选择,以及与外墙的粘结牢固性。
五、装饰方案地下室外墙的装饰不仅可以起到美化建筑物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其耐久性和防水性能。
在装饰方面,可以选择适合地下环境的装饰材料,如适合地下湿度的墙面瓷砖、涂料等。
地下室外墙的设计如何装修地下室(一)地下室外墙的设计如何装修地下室引言概述:地下室作为一个重要的空间,将提供额外的生活空间,储物区域或休闲娱乐区。
然而,地下室外墙的设计对于地下室的装修至关重要。
正确的地下室外墙设计可以确保地下室的可靠性和舒适性,并提供合适的隔热和防潮功能。
本文将探讨地下室外墙的设计原则和装修建议,以帮助您实现理想的地下室空间。
正文:一、合适的材料选择1. 考虑耐水性:地下室外墙面对潮湿环境的挑战,选择耐水材料能够减少渗漏和潮湿问题的发生。
2. 防潮性能:地下室外墙应具备良好的防潮性能,避免潮湿空气渗入地下室并引发潮湿问题。
3. 隔热材料:选择具有隔热特性的材料可帮助地下室保持舒适的温度,并减少对暖气和空调系统的依赖。
二、适当的墙体结构设计1. 防潮措施:采用防潮层和防水膜等措施以保护地下室外墙,避免地下水渗入墙体。
2. 抗震性能:地下室外墙应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以确保地下室的结构安全。
3. 绝缘层:在地下室外墙内侧设置绝缘层,减少潮湿和温度的传导,提高地下室的舒适性和隔音效果。
三、适当的排水系统设计1. 水平排水:地下室外墙应设计有足够的坡度,以便有效地将水排出。
2. 引流系统:安装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和雨水收集装置,以确保地下室外墙周围的水能够及时排除。
3. 排水层:在地下室外墙内侧设置排水层,以防止水分积聚和渗透。
四、良好的通风系统1. 自然通风:设计合适的通风口和窗户,以便地下室可以获得新鲜空气。
2. 机械通风:考虑安装机械通风系统,以增强地下室内的空气流通和湿度控制。
五、合理的装修选择1. 装修材料:选择耐潮、防霉的装修材料,以避免地下室出现潮湿和霉菌问题。
2. 照明设计:充分考虑地下室的照明需求,选择适当的照明设备和布局,提供舒适的照明效果。
3. 隔音措施:采取隔音措施,使用隔音板或隔音涂料等材料,减少地下室内外噪音的传递。
总结:地下室外墙的设计和装修应注重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保证防潮、防水和隔热功能。
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流程
1、地下室的外墙需要采用止水带固定外层的防水。
地下室外墙按照要求留有施工缝、后浇带。
施工时需要使用钢板网进行临时封堵,并设置止水带。
留出清扫口,对墙体内垃圾及时清理。
养护期结束之后,及时用防水涂料进行表面施工。
2、对拉螺杆处理:按后续“一次性止水螺杆节点处理”执行。
3、缺陷修补:防水层施工之前需要对地下室外墙缺陷做填补,确保基面满足防暑层的施工要求。
对一般具有缺陷和裂缝宽度不小于0.2mm的混凝土表面裂缝、气孔等缺陷,先用堵漏材料进行填补,等待干燥之后再做打磨。
当裂缝宽度大于0.2mm的时候,可以在混凝土层上面开槽埋管,填补水泥砂浆。
4、防水附加层:防水层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外墙基面进行打磨,对缺陷区域精选修补,螺杆凹槽已处理平整。
在外墙施工缝、后浇带、底版和外墙连接处等区域,需要添加防水附加层。
5、防水层:防水附加层验收合格后,防水涂料施工厚度不小于2mm,或不小于4mm厚卷材防水层。
6、防水保护层:施工30厚防水保护层。
当地下室水位较高,同时验收允许时,可采用砌120厚的非粘土砖墙做防水保护层。
7、室外回填土:回填土时应注意保护好防水保护层,不得对防水保护层造成损坏。
回填土土质必须符合回填需要,不得将建筑垃圾作为回填土使用。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1 计算方法1、1计算简图①根据墙板长边与短边支承长度的比例关系,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窗井外墙按双向板或单向板计算。
②对单层或多层地下室外墙,当基础底板厚度不小于墙厚时,可按底边固结于基础、顶边铰接于地下室顶板的单跨或连续板计算。
当基础底板厚度小于墙厚时,底边按铰接计算。
窗井外墙顶边按自由计算。
墙板两侧根据实际情况按固结或铰接考虑。
③墙板的支承条件应符合实际受力状态,作为墙板支座的基础与内墙(或扶壁柱),其内力与变形应满足设计要求。
1、2计算荷载图一地下室外墙压力分布地下室外墙承受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
竖向荷载包括地下室外墙自重、上部建筑(结构构件与围护构件)竖向荷载、地下室各层楼板传递的竖向荷载。
水平荷载包括土压力(地下水位以下为土水混合压力)、地下水压力、室外地面活荷载引起的侧压力、人防外墙等效静荷载。
2计算中需注意的问题2.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地基与基础》(2009年版)[1]第5、8、11条与《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2005版)[2]第2、1、6条对室外地面活荷载,建议取5kN/m2(包括可能停放消防车的室外地面)。
该规定适用于有上部结构的地下室外墙,且当考虑消防车时消防车重不超过30吨。
其出发点就是行车道距离建筑物外墙总就是有一定距离的,即一般情况下汽车不可能紧贴上部建筑外墙行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对室外行车道距离建筑物外墙的距离有明确规定),消防车更不可能紧贴上部建筑外墙进行消防扑救(因消防云梯车在工作时受云梯高度与仰角的制约必须与建筑物外墙保持一定距离)。
但就是,对于没有上部结构的纯地下车库,或处于上部结构范围之外的地下室外墙,以及消防车重超过30吨的,笼统地按5kN/m2计算就是有问题的,应当根据车道与地下室外墙的位置关系、地下室顶板覆盖层厚度及其应力扩散角、车辆轮压按实际情况计算。
2.2文[1]第5、8、5条计算水压力时,当勘察报告提供了地下室外墙水压力分布时,按勘察报告计算;当勘察报告未提供时,可取历史最高水位与近3~5年的最高水位的平均值(水位高度包括上层滞水),水压力按静止压力直线分布计算。
地下室外墙开裂防治措施
一、地下室外墙开裂原因
(1)混凝土养护不到位。
(2)外墙后浇带的间距过大,导致外墙墙身过长。
(3)地下室结构抵抗温度应力、收缩变形的设计构造措施不到位。
(4)外墙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就进行回填,且土方回填时集中倾倒,导致外墙侧压力过大。
(5)入场混凝土的质量性能不稳定。
二、开裂防治措施
1、设计防治措施
(1)设计地下室时,应考虑地下室外墙覆土前施工暴露期间的温度应力对结构的影响。
(2)框架梁、荷载较大的次梁直接支承在地下室侧墙上的部位,应设置壁柱或暗柱。
(3)在混凝土结构某些受到约束的部位、形状和刚度突变的部位、容易引起收缩变形的部位,应配置Ф4~Ф6、间距为100~200mm的构造钢筋或采取相应的防裂构造措施。
(4)外墙开洞过大时,应采取补强措施。
方形洞口,洞边尺寸均不大于800时应补强纵筋,洞口边长大于800时应补强暗梁配筋并设边缘构件;圆形洞口,直径D≤300时应补强纵筋,300<D≤800时应补强纵筋并设环形筋,D>800时应补强暗梁配筋、设环形筋和边缘构件。
2、施工管理防治措施
(1)外墙应带模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3天。
拆模后养护的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
(2)除后浇带外,不应在墙内留竖向施工缝。
(3)外墙应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土方回填,回填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分层夯实;如回填区域无施工条件时宜采用素混凝土回填。
3、材料防治措施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中应掺加防水外加剂和抗裂纤维。
地下室外墙养护方法地下室外墙的养护可是个重要事儿呢,就像照顾一个娇弱的小宝贝一样。
一、浇水养护。
刚浇筑好的地下室外墙,就像刚出炉的小蛋糕,需要水分来保持它的活力。
在天气比较正常的时候,咱得勤快点浇水。
一般来说,每天浇个两三次就挺不错的。
可以用那种长长的水管,把水轻柔地洒到墙上,就像给外墙洗个舒服的小澡。
不过呢,要是天气特别热,那浇水的次数就得增加啦,就像天热的时候我们自己要多喝水一样,外墙也渴呀,可能得四五次甚至更多。
但是要注意哦,别在大中午的时候猛浇水,这时候墙被晒得滚烫,突然浇冷水容易让它“生病”,就像我们人热的时候不能突然冲冷水澡一个道理。
二、覆盖养护。
除了浇水,给外墙盖个小被子也不错呢。
可以用土工布或者草帘子,轻轻地覆盖在墙上。
这就像给外墙穿上了一件保暖的衣服。
土工布或者草帘子能够把水分锁住,让外墙一直处于一个比较湿润的环境。
而且啊,这还能起到一点隔热的作用,就像给外墙撑了一把小阳伞,挡住那些火辣辣的太阳光。
不过盖的时候要盖严实点,可别这儿露一块那儿露一块的,不然就像穿了破洞的衣服,起不到好的养护作用啦。
三、养护时间。
这外墙的养护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得有耐心。
一般来说,最少也得养护个七天呢。
就像种花,从种下种子到发芽,需要一段时间精心照料。
在这七天里,可不能偷懒哦,浇水、覆盖都得好好做着。
要是养护不到位,外墙可能就会出现裂缝之类的问题,那可就麻烦啦。
这就好比我们小时候要是没有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身体就容易生病是一样的。
总之呢,地下室外墙的养护需要我们用心对待,把它当成自己的小伙伴一样照顾,这样它才能健健康康地在地下好好工作呢。
地下室外墙施工方案第1篇地下室外墙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下空间利用成为缓解城市土地紧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地下室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其中外墙施工是地下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合规的地下室外墙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
二、施工目标1. 确保地下室外墙结构安全、稳定、耐久;2. 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施工质量;3. 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4. 降低施工成本,实现绿色施工;5. 确保施工安全,预防安全事故。
三、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施工前应详细审查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熟悉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2. 人员培训: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相关施工技能和安全知识;3. 施工材料:按照设计要求,提前采购合格的施工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抽检;4. 施工设备:选用性能稳定、合规的施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5. 施工现场: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环境整洁、有序。
四、施工工艺及要求1. 土方工程: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基底标高和边坡稳定;2. 基础处理:对基底进行平整、夯实,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处理;3. 钢筋工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确保钢筋规格、间距、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规定;4. 模板工程:选用合格模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模,确保模板稳固、垂直度和平整度;5.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分层浇筑,确保混凝土密实、均匀;- 混凝土养护:采用湿养护,定期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确保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混凝土拆模: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拆模;6. 防水工程:- 选用合格的防水材料,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确保防水层厚度均匀,无破损、脱落;- 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进行闭水试验,确保防水效果;7. 装饰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外墙装饰施工。
DWQl计算:(1)基本信息:地下室侧壁计算类型:全埋式地下室混凝土等级=C30,Ec=30000MPa z fc=14.3MPa,ft=1.43MPa钢筋采用HRB400z fy=360MPa室内外高差zl=0.000m f地下水埋深z2=0.150m填土重度γ=18.0kN∕m3z地下水重度γw=10.0kN∕m3土浮重度γ'=11.0kN∕m3土压力系数Ka=0.500地面附加恒载g=0.0kN∕m3z地面活载q=10.0kN∕m3地下室层数n=l,总埋深dp=4.850m最底层约束条件=刚接地下室(1)层:层高h=4.850m,墙厚t=300mm z层顶约束:钱接(2)荷载计算(设计值):地下室⑴层:顶部荷载pl=7.0kN∕m,底部荷载p2=96.0kN∕m(3)弯矩计算计算配筋,采用弯矩计算的设计值组合:地下室(1)层:顶部Ml=O.OkNm,底部M2=160.2kNm,正弯矩M3=∙73.0kNm计算裂缝,采用弯矩计算的标准值组合:地下室(1)层:顶部Ml=O.OkNm,底部M2=131.1kNm,正弯矩M3=∙59.4kNm⑷配筋计算地下室⑴层弯矩配筋计算:外侧弯矩M=I60kNm,ho=275mm,X=44mm,ξ=0.161,配筋系数=1.00,配筋As=1760mm2,ps=0.64%,配筋d20@75(As=4187mm2)内侧弯矩M=73kNm,ho=275mm,X=19mm,ξ=0.070,配筋系数=1.00,配筋As=764mm2,ps=0.28%,配筋d20@150(As=2093mm2)⑸裂缝验算地下室⑴层裂缝验算:外侧弯矩Mk=131.1kNm,deq=20mm,pte=0.028应力OSk=I31MPa,不均匀系数中=0.845,裂缝宽度wma×=0.172mm内侧弯矩Mk=59.4kNm,deq=20mm,pte=0.014应力OSk=Il9MPa,不均匀系数I=O.539,裂缝宽度wma×=0.137mmDWQ2计算:(1)基本信息:地下室侧壁计算类型:全埋式地下室混凝土等级=C30,Ec=30000MPa z fc=14.3MPa,ft=1.43MPa钢筋采用HRB400z fy=360MPa室内外高差zl=0.450m,地下水埋深z2=0.150m填土重度γ=18.0kN∕m3z地下水重度γw=10.0kN∕m3土浮重度γ'=11.0kN∕m3土压力系数Ka=0.500地面附加恒载g=0.0kN∕m3z地面活载q=10.0kN∕m3地下室层数n=l,总埋深dp=4.400m最底层约束条件=刚接地下室(1)层:层高h=4.400m z墙厚t=300mm z层顶约束:较接(2)荷载计算(设计值):地下室⑴层:顶部荷载pl=14.2kN∕m,底部荷载p2=96.0kN/m(3)弯矩计算计算配筋,采用弯矩计算的设计值组合:地下室(1)层:顶部Ml=O.OkNm,底部M2=140.0kNm,正弯矩M3=∙65.7kNm计算裂缝,采用弯矩计算的标准值组合:地下室(1)层:顶部Ml=O.OkNm,底部M2=114.6kNm,正弯矩M3=∙53.6kNm⑷配筋计算地下室⑴层弯矩配筋计算:外侧弯矩M=140kNm,ho=275mm,x=38mm zξ=0.139,配筋系数=1.00,配筋As=1520mm2,ps=0.55%,配筋dl8@75(As=3391mm2)内侧弯矩M=66kNm z ho=275mm,x=17mm,ξ=0.063,酉己筋系数=1.00,配筋As=685mm2,ps=0.25%,酉己筋dl8@150(As=1696mm2)⑸裂缝验算地下室⑴层裂缝验算:外侧弯矩Mk=114.6kNm,deq=18mm,pte=0.023应力OSk=I41MPa,不均匀系数Ψ=0.809,裂缝宽度wma×=0.185mm内侧弯矩Mk=53.6kNm,deq=18mm,pte=0.011应力OSk=I32MPa,不均匀系数中=0.478,裂缝宽度wma×=0.143mm。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一:设计要求1.1 墙体高度:5米1.2 墙体长度:20米1.3 墙体厚度:0.5米1.4 墙体材料:砖混结构二:风载荷计算2.1 风压标准值:0.8kN/m²2.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0.852.3 风荷载计算公式:F = 0.5 × C × P × A其中,F为风荷载,C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P为风压标准值,A为墙体面积三:水压力计算3.1 地下水位高度:2.5米3.2 地下水压力计算公式:P = γ × H × A其中,P为水压力,γ为水的密度,H为水位高度,A为墙体面积四:自重计算4.1 砖的单位体积重量:20kN/m³4.2 混凝土的单位体积重量:25kN/m³4.3 墙体自重计算公式:G = A × [(t1 × γ1) + (t2 × γ2)]其中,G为墙体自重,A为墙体面积,t1、t2分别为砖和混凝土的厚度,γ1、γ2分别为砖和混凝土的单位体积重量附录:计算表格、技术图纸法律名词及注释:1. 风载荷:指风力作用在建筑物表面的力量2. 风压标准值:根据地区气象条件和建筑物高度确定的一定值3.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考虑建筑物风压分布随高度变化的系数4. 水压力:指地下水对建筑物墙体施加的力量5. 砖混结构:指由砖和混凝土组成的建筑结构体系6. 自重:指建筑物结构本身所产生的重力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纯手算)一:设计要求1.1 墙体高度:4米1.2 墙体长度:15米1.3 墙体厚度:0.4米1.4 墙体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二:风载荷计算2.1 风压标准值:1.2kN/m²2.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0.92.3 风荷载计算公式:F = 0.5 × C × P × A其中,F为风荷载,C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P为风压标准值,A为墙体面积三:水压力计算3.1 地下水位高度:3.5米3.2 地下水压力计算公式:P = γ × H × A其中,P为水压力,γ为水的密度,H为水位高度,A为墙体面积四:自重计算4.1 钢筋混凝土的单位体积重量:24kN/m³4.2 墙体自重计算公式:G = A × t × γ其中,G为墙体自重,A为墙体面积,t为墙体厚度,γ为钢筋混凝土的单位体积重量附录:计算表格、技术图纸法律名词及注释:1. 风载荷:指风力作用在建筑物表面的力量2. 风压标准值:根据地区气象条件和建筑物高度确定的一定值3.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考虑建筑物风压分布随高度变化的系数4. 水压力:指地下水对建筑物墙体施加的力量5. 钢筋混凝土结构:指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的建筑结构体系6. 自重:指建筑物结构本身所产生的重力。
地下室外墙计算(一)(取1m宽计算,按0.2mm裂缝控制)1.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地面超载取5.0kN/m 2时,按标准组合及裂缝控制计算配筋填土30.00-0.050-0.3005.00室外均布荷载q(kN/m 2)填土重度γ(kN/m 3)3.荷载计算地下室高度H(m)标高3.85地下水位标高(m)地下室顶板标高(m)室外地坪标高(m)水重度γw(kN/m3)-0.30018.0010.00填土有效内摩擦角φ'(º)h w =m h=m kN.m kN.m3.85-(-0.05+0.3)=0+(18-10)*3.6*0.5=4.内力计算地下室底板处回填土侧压力18*(3.6-3.6)*0.5=墙内侧 M 正=墙外侧 M 负=q 土2=q 土1+(γ-γw )h w K 0=经计算,混凝土墙弯矩标准值:0.502.500.0014.40(1)室外均布荷载kN/mkN/m q 堆=q.K 0=(2)静水压力(3)回填土侧压力q 水=γw h w =10*3.6=kN/m 3.85-(-0.05+0.3)=地下水位处回填土侧压力q 土1=γ(h-h w )K 0= 3.603.605*0.5=kN/m 36.00静止土压力系数K 0=1.0-Sinφ'= 1.0-Sin30º=22.8051.39mm 2mm 2mm 2mm 2混凝土标号荷载分项系数3000.211.05.配筋计算1539754受力筋保护层厚度C(mm)钢筋等级HRB40030混凝土墙外侧配筋:最小配筋率ρmin (%)混凝土墙内侧配筋:混凝土墙厚度(mm)40 1.50E+051.01.92.00E+05260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A te =0.5bh(mm 2)经计算:构造629构件受力特征系数αcr钢筋弹性模量E s (N/mm 2)1)基本参数取Φ14-100,实际面积取Φ12-150,实际面积6.抗裂验算受拉区纵筋相对粘结特性系数νi构造629混凝土墙有效厚度h 0(mm)14mm 214mm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N/mm 2d eq =d i /νi =14/1=受拉区纵筋的等效直径<0.2,实取>0.01,实取ρte =A s /A te =0.010********/(0.87*260*1539)=2.39147ψ=1.1-0.65ftk/(ρteσsk)0.01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σsk = M k /0.87h 0A s =受力筋保护层厚度c(mm)受拉区纵筋直径 di=mm, 受拉区纵向非预应力钢筋面积As=30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 tk (N/mm2)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2)墙外侧抗裂验算1539/150000=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受拉区纵筋应力1539 =1.1-0.65*2.39/(0.01*147)=0.040.2=mm 12mm 212mm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mm =1.9*0.2*133/200000*(1.9*30+0.08*12/0.01)=1.1-0.65*2.39/(0.01*133)=0.005=1.9*0.2*147/200000*(1.9*30+0.08*14/0.01)3)墙内侧抗裂验算受拉区纵筋直径 di=mm, 受拉区纵向非预应力钢筋面积As=0.05σsk = M k /0.87h 0A s =754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受拉区纵筋应力22804000/(0.87*260*754)=133N/mm 2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1.1-0.65ftk/(ρteσsk)受拉区纵筋的等效直径d eq =d i /νi =12/1=ρte =A s /A te =754/150000=0.04<0.2mm,满足最大裂缝宽度要求。
地下室外墙(一)引言概述:地下室外墙是建筑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承受外部环境的侵蚀,还需要确保地下室内部的干燥与保温。
本文将探讨地下室外墙的五个主要方面:材料选择、施工方法、防水处理、保温措施和装饰方式。
正文:1. 材料选择:a. 耐候性强的材料:如砖、混凝土等,能够抵抗环境侵蚀。
b. 高抗压强度材料:确保地下室外墙足够强硬,能够承受压力。
c. 透气性材料:避免湿气积聚,防止霉菌和腐蚀的产生。
d. 耐水性材料:防止墙体渗水,保持地下室的干燥。
e. 良好的隔热性能:提高地下室的保温效果。
2. 施工方法:a. 墙体基础处理:确保地下室外墙与地基之间没有缝隙,防止水渗入。
b. 地下室外墙的垂直度和平整度:保证墙体的结构稳定和美观。
c. 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增加墙体的强度和耐久性。
d. 粘贴瓷砖或涂抹墙面防水材料:加强地下室外墙的防水性能。
3. 防水处理:a. 外墙防水涂料:防止雨水渗入地下室,保持室内干燥。
b. 地下室外墙防水卷材:提供更高的防水效果,避免水蒸气渗入。
c. 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引导雨水远离地下室外墙。
4. 保温措施:a. 外墙外保温材料:如聚苯板等,提高地下室的保温效果。
b. 内墙内保温材料:防止室内温度传导到地下室外墙。
5. 装饰方式:a. 涂刷防水涂料:在墙体表面形成保护膜,提高外墙的美观性。
b. 粘贴瓷砖或石材:使地下室外墙更具装饰性。
总结:地下室外墙建设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施工方法、防水处理、保温措施和装饰方式。
只有经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才能确保地下室外墙的耐用性、防水性和保温效果,同时使其更美观。
地下室外墙模板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 (3)1. 项目背景介绍 (3)2. 项目目标与目的 (4)3. 工程概况及规模 (4)二、设计原则及规范标准 (5)1. 设计原则 (6)(1)安全性原则 (7)(2)实用性原则 (9)(3)美观性原则 (10)2. 规范标准 (11)(1)国家标准 (12)(2)行业标准 (13)(3)地方标准 (14)三、外墙模板设计 (15)1. 设计参数确定 (16)(1)墙体尺寸及厚度 (17)(2)模板材质及规格 (18)(3)支撑体系设计参数 (19)2. 模板结构设计 (20)(1)模板面板设计 (22)(2)模板背楞设计 (23)(3)模板连接件设计 (24)3. 模板安装流程 (25)(1)安装准备工作 (26)(2)模板安装步骤 (27)(3)安装注意事项 (28)四、外墙防水设计 (29)1. 防水等级及要求 (31)2. 防水材料选择及施工工艺 (32)3. 防水层布局及施工细节处理 (34)五、模板加工及质量控制 (35)1. 模板加工工艺流程 (36)(1)材料准备 (37)(2)下料及成型加工 (38)(3)质量检测及验收标准 (39)2. 质量控制措施及方法 (40)(1)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1)(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42)(3)质量问题的应对措施 (43)六、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 (45)1. 施工安全措施 (46)(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47)(2)施工人员安全培训 (48)(3)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 (49)2. 环保措施 (50)(1)噪声控制 (51)(2)扬尘控制 (52)(3)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案 (53)七、工程验收及后期维护管理方案 (54)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为一栋多层商业综合体建筑,地上二十二层。
地下室外墙主要为混凝土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本方案旨在确保地下室外墙的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满足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同时兼顾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地下室外墙设计为了满足抗渗要求,地下室外墙(以下简称外墙)的厚度一般不应小于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常用C20~C30。
1.荷载:竖向荷载有上部及各层地下室顶板传来的荷载和外墙自重;水平荷载有室外地坪活荷载、侧向土压力、地下水压力、人防等效静荷载。
(1)室外地坪活荷载:一般民用建筑的室外地面(包括可能停放消防车的室外地面),活荷载可取5kN/m2。
有特殊较重荷载时,按实际情况确定。
(京院技措2.0.6)地面活荷载对外墙产生的压力为沿墙高度方向的均布荷载Px,Px=qx.Ka= qx/3, qx为地面活荷载(2)水压力:水位高度可按最近3~5年的最高水位确定,不包括上层滞水。
(京院技措3.1.8)(3)土压力:a. 当地下室采用大开挖方式,无护坡桩或连续墙支护时,地下室外墙承受的土压力宜取静止土压力,土压力系数K0,对一般固结土可取K0=1-sinφ(φ为土的有效内摩擦角),一般情况可取0.5。
(京院技措2.0.16)b. 当地下室施工采用护坡桩或连续墙支护时,地下室外墙土压力计算中可以考虑基坑支护与地下室外墙的共同作用,或按静止土压力乘以折减系数0.66近似计算,Ka=0.5x0.66=0.33,相当于主动土压力。
(京院技措2.0.16)c. 地下水位以下土的容重,可近似取11kn/m2。
(京院技措2.0.5)实际上,风荷载和地震区地面运动使土压力超过静态土压力而有所增加,但其对外墙平面外产生的内力较小,可以不予考虑。
2.荷载设计值:以前的算法地面活荷载取1.4外,其他包括水压力均取1.2。
现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当活荷载占总荷载之比值不大于20%时,γG=1.35, γQ=1.40,ΨC=0.7,综合分析后外墙各项荷载分项系数均取1.30。
3.计算简图:(1)地下室无横墙或横墙间距大于层高2倍时,其底部与刚度很大的基础底板或基础梁相连,可认为是嵌固端;顶部的支座条件应视主体结构形式而定。
当与外墙对应位置的主体结构墙为剪力墙时,首层墙体与地下一层外墙连续,可以对外墙形成一定的约束。
WQ1计算书条件:1、土质参数:容重γ=18kN/mm,浮容重γ` = 11kN/mm,静止土压力系数K=0.50,地下水位设防高度为4400mm;2、地下室参数:覆土层厚h1=800mm,地下室侧墙计算跨度Lo=3400mm,临水面保护层为50mm;地面堆载q=10kN/mm,侧壁厚度d=285mm,截面有效高度ho=235mm3、材料参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c=16.7 N/mm,钢筋抗拉强度为fy=360N/mm;挡土墙荷载工况示意图计算:1、荷载计算,土压力按静止土压力计算[《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6.2] 堆载折算为土压力q1=K×q=0.50×10=5.00kN/mm地下水位以上土压力q2=K×γ×h1=0.50×18×0.80=7.20kN/mm地下水位以下土压力q3=K×γ`×(h2 + h3)=0.50×11×(1.00+3.40)=24.20kN/mm水压力q4=γw×(h2 + h3)=10×(1.00+3.40)=44.00kN/mm2、支座弯距计算,按单向板底端固定顶端简支计算,查静力计算手册m1=q1×Lo/8=5.00×3.4/8=7.23kN.mm2=q2×Lo/15=7.20×3.4/15=5.55kN.mm3=q1×Lo/15=24.20×3.4/15=18.65kN.mm4=q1×Lo/8=44.00×3.4/15=33.91kN.m3、强度计算:土压力及水压力均按恒载考虑,[《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6.2],按支座调幅0.8计算m=0.8×1.35×(m1+m2+m3+m4)=70.56kN.mξb=0.8÷{1+360÷[20000×(0.0033-<30-50>×0.00001)]}=0.5283 《砼》规公式7.1.4x=ho-√(ho-2×m/α1/fc/b)=235-√(235-2×70.559928×1000000/1/14.3/1000)=22.03mm<ξb×ho=124.15mmAs=α1×fc×b×x/fy=1×14.3×1000×22.03/360=875mm,根部实配12@75,As=1508,承载力满足要求。
地下室外墙的设计总结在建筑工程中,地下室外墙的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要承受来自土壤和地下水的压力,还要抵御各种自然因素的侵蚀和影响,同时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美观要求。
因此,地下室外墙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结构、防水、抗震等。
下面,我将对地下室外墙的设计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
一、地下室外墙的作用和要求地下室外墙作为建筑物地下部分的围护结构,主要起到以下几个作用:1、承受土压力和水压力地下室外墙承受着周围土壤和地下水产生的侧向压力。
这些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取决于土壤的性质、地下水位的高低以及建筑物的埋深等因素。
2、防水和防潮防止地下水渗透到地下室内部,保证地下室的干燥和使用功能。
3、分隔空间将地下室与外部土壤分隔开,为地下室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为了满足上述作用,地下室外墙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土压力、水压力以及其他可能的荷载,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破坏或过大的变形。
2、良好的防水性能采用有效的防水措施,如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确保地下室不渗漏。
3、合理的构造措施包括墙体的厚度、配筋、混凝土强度等,以满足结构和功能的要求。
二、地下室外墙的荷载计算1、土压力计算土压力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理论。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土壤的性质、墙体的位移情况等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对于静止土压力,当墙体没有发生位移时,土压力可按静止土压力计算。
静止土压力系数通常通过试验确定或参考相关规范取值。
对于主动土压力,当墙体向背离土体的方向移动,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体上的土压力为主动土压力。
对于被动土压力,当墙体向土体方向移动,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体上的土压力为被动土压力。
在地下室外墙设计中,一般不考虑被动土压力的作用。
2、水压力计算地下水位以下的部分,需要考虑水压力的作用。
水压力的大小等于水的重度乘以水头高度。
在计算水压力时,需要考虑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承压水等因素。
地下室外墙设计中主要的问题:
1、地下室外墙的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防水要求,应根据建筑场地条件、地下水位高低、上部结构荷载(层数及结构类型),及地下室层数、层高、埋深、水平荷载的大小、使用功能等综合考虑确定。
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多层建筑当情况允许时可以小于250mm,但不应小于220mm。
人防地下室外墙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低不宜高,混凝土强度等级过高,水泥用量大,易产生收缩裂缝,但高层建筑不应低于C30,多层建筑不应低于C25。
当地下室有防水要求地下室外墙的抗渗等级应由最大水头与墙厚之比确定,但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低于0.6MPa。
2、地下室无横墙或横墙间距大于层高2倍时,其底部与刚度很大的基础底板或基础梁相连,可认为是嵌固端;顶部的支座条件应视主体结构形式而定。
当与外墙对应位置的主体结构墙为剪力墙时,首层墙体与地下一层外墙连续,可以对外墙形成一定的约束。
但是,主体结构的外墙往往开有较大的门窗洞口,其对外墙的约束很有限。
当主体结构为框架类结构(包括纯框架和框剪)时,外墙仅与首层底板相连,首层底板相对于外墙而言平面外刚度很小,对外墙的约束很弱。
所以,外墙顶部应按铰接考虑。
地下室中间层可按连续铰支座考虑。
这样,地下室外墙就如同下端嵌固、上端铰支的连续梁。
地下室外墙按支承条件可能是单向板,也可能是双向板,在实际工程中要对这些板块逐一进行计算是相当麻烦的,一般情况下也没必要这么做。
工程中常用做法是,视地下室楼板和基础底板为地下室外墙的支点,沿竖向取1m 宽的外墙按单、双或多跨板(视地下室层数而定)来计算地下室外墙的弯矩配筋,计算简图见图1。
3、为了便于配筋构造和节省钢筋,外墙可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
塑性计算不仅可以在有外防水的墙体中采用,也可在混凝土自防水的墙体中采用。
塑性变形可能只在截面受拉区混凝土中出现较细微的弯曲裂缝,不会贯通整个截面厚度,所以外墙仍有足够的抗渗能力。
4、墙配筋计算:外墙除承受水平荷载外,还承受上部结构及各层地下室顶板传来的荷载和外墙自重等竖向荷载。
所以,严格来讲,外墙应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配筋。
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考虑竖向荷载产生的截面应力很小,而且为了计算方便,仅按墙板平面外受弯计算配筋。
当竖向荷载很大时,也可分别按受弯和轴心受压计算墙体配筋,然后将二者叠加。
5、水平筋:外墙按连续梁计算时,水平筋为构造。
但当外墙较长时,考虑到混凝土硬化过程及温度影响产生收缩裂缝的现象极为普遍,水平筋配筋率宜适当加大,宜采用变形钢筋,直径宜小间距宜密,最大间距不宜大于200mm。
6、地下室外墙土压力计算:应取静止土压力(静止土压力系数可按地基基础规范GB50007条文说明取0.5左右),当地下室施工采用护坡桩时,静止土压力系数可以乘以折减系数0.66 而取0.33。
常见的问题:按主动土压力计算,且由于墙体外侧为回填土,土压力系数取值没什么依据。
7、构造要求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垫层应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要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0 mm,在软弱土层中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要求不应小于50mm。
并应进行裂缝宽度的计算,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但这一规定实际操作有困难之处。
一方面外墙截面有效厚度损失较大,另一方面外墙一般较厚,且拆模早,养护困难。
施工单位为了避免开裂,在50mm厚保护层内附加Φ8@200构造筋,与外墙受力筋间距很小,垂直浇捣混凝土困难。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02,外墙外侧环境类别为“二b”,内侧“二a”,据此,外侧保护层厚度25mm,内侧20mm。
也是强制性条文。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执行。
水土分合算
所谓水土分算,其实质就是分别计算水、土压力,以两者之和为总侧压力。
土压力计算采用浮重度γ/,和有效应力抗剪强度指标c和φ计算,计算水压力时按全水头的水压力考虑。
这一方法适用于土空隙中存在自由水的情况或土的渗透性较好的情况,如:碎石土及砂土。
很显然,土体中的水压力与其空隙中的自由水及其渗透性是密切相关的,而碎石土及砂土的渗透性相差非常大,粉、细砂的渗透系数ks一般为1.0m/d左右,卵石层则可高达500m/d,两者相差达数百倍,如此大的差别都统一按全水头的水压力考虑显然是不合适的。
工程实践也表明:按水土分算方法计算水压力对于大多数土层来说,其作用都偏大。
所谓水土合算,适用于不透水和弱透水的黏土、粉质黏土和粉土。
其实质就是不考虑水压力的作用,认为土空隙中的水都是结合水,没有自由水,因此不形成水压力。
土颗粒与其空隙中的结合水是一整体,直接用土的饱和重度计算土体的侧压力即可。
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压力采用饱和重度γsat和总应力抗剪强度指标c和φ计算。
显然这一方法在理论上讲仅适用于渗透系数为零的不透水层。
然而,黏性土并不是完全理想的不透水层,因此在黏性土层
尤其是粉土中,采用水土合算方法只是一种近似方法。
这种方法亦存在一些问题,可能低估了水压力的作用。
《高规》12.2.5 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设计,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双层双向布置,间距不宜大于150mm,配筋率不宜小于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