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之主题探究
- 格式:pptx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13
专题17 小说阅读之探究小说的主题意蕴备注:标注★的题目考查的是“小说阅读之探究小说的主题意蕴”这一考点。
一、(2020·湖南苏仙月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忆飞飞韩少功姐夫是一个从国企退休的高级工程师,动手能力强,做鸡舍,挖粪池,打竹椅,把每件事都当军工业务订货,力求优质品率百分之百。
听着满院子的鸟声,他似乎又有了一笔订单,拿来锯子、锤子以及卡尺,精心设计,紧张施工,用几块木板打造了一个尖顶鸟舍。
里面铺设草须,相当于鸟类的席梦思。
圆拱形门窗和门前的阶台,更有五星级宾馆气派,可供童话中王子和公主优雅出入。
我们兴冲冲将它固定在一棵大树上,一心等待粉红色童话的来临,等待一排排的鸟脑袋在窗口出现。
可好几个月过去了,这鸟舍一点动静也没有,很多鸟倒是来过的,也把它打量过的。
但它们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很快又拍打着翅膀飞去,对欧式高尚住宅不屑一顾。
我们怏怏地颇为沮丧。
一天,地坪里有一片落叶在飘动和跳动,引来狗和猫的围观和大呼小叫。
我们凑上前一看,发现那不是落叶,是一只羽翼未丰的乳鸟,眼睛还不能打开,两只脚也站立不稳,嘴巴倒是奇大,以至整个脑袋就是一张嘴,一支向天空开放着的浅红色肉喇叭,等待着救命的食物。
我们查看它的全身,倒没有发现什么伤——大概是被鸟它娘不小心遗落了。
妻子把猫和狗赶走以后,往它大张的嘴巴里滴了几滴水,又掰开米饭,喂入几个半粒,算是给它聊解饥渴。
做完这一切,再把它装进一个纸盒,放回室外显眼的地方,希望母鸟回来时能够一眼看到它。
一天过去了,院子里的鸟叫特别多,不知在传告和争议着什么。
不过鸟妈妈一直没有出现。
妻子不免有些失望:“这妈妈怎么当的?胖大嫂回娘家,半路上把娃娃丢了还不知道呵?”两天也过去了,院子里的鸟叫还是特别多,不知在传告和争议着什么。
不过还是没有大鸟来认领。
妻子更是气愤:“怎么这样狠心呢?这样的蠢婆娘虐待未成年子女,应该受到法律制裁!”我说:“你是不是要到林子里去给它们读几篇《人民日报》社论?”我们将它取名“飞飞”,取飞来之意。
高考小说主题的探究小说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1.从小说标题看主题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双关义、引申义等,往往隐含着小说的主旨。
如《祝福》就具有双关义,“祝福”是鲁镇的一种封建迷信活动,但深层意蕴就是把“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鲜明的摆到读者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表现主题方面更增强了祥林嫂的悲剧性。
2.从人物形象的塑造看主题在小说中,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主要人物就是“主题性人物”。
一般情况下,作者对主题人物所作所为的态度隐含着作者的情感,对人物表现出的精神品质的赞颂或批判。
通常正面的形象是赞颂,负面的形象隐含着批判,悲伤的人物寄寓着同情或思考。
①在故事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
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主题性人物,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揭露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
②在性格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某种典型性格的代表与化身,这种典型性格及其生成发展的历史,是作品主题所要展现的内容。
如《逍遥游》中的陶淘的性格从遇事慌乱软弱轻生到沉稳从容积极乐观的变化,可以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人应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人应该学会积极乐观、认真负责等等。
3.从情节发展看主题小说塑造人物离不开情节,而情节的发展又是通过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的故事来推动的。
情节必须以某些矛盾为内容,矛盾如何发展、如何解决,无不体现出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而小说的主题思想常常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被展现出来,因而要准确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注意作品的线索或情节,必须要注意抓住情节的矛盾冲突。
4.从环境描写看主题环境描写不管它的直接作用如何,最终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在多数情况下,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衬景,但同时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有时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可以从中揣摩主题。
具体需要“一分一抓”:①分析环境特点。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小说阅读之主旨探究【题型问法】1.品味全文,谈谈你得到的人生启示或感悟。
2.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3.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有人认为是表现×××。
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4.联系选文主旨,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
【题型分析】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是作者通过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等方式表达出来的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情感倾向。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就是文章的旨。
换一个角度来分析,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具体来说,是作者想通过文章的主要内容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抒发什么感情、说明什么道理等。
如果我们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能对文章理解得更深刻。
概括文章主旨,是高考阅读层级要求较高的考点。
要完成这类试题,不仅要求考生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审美情趣,更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考对文章主题的考査主要分为三种情况:①归纳主题(主旨);②阐释主题(主旨);③延伸主题(主旨)。
“归纳主题(主旨)”就是对文章的中心进行提炼、归纳和总结。
“阐释主题(主旨)”就是用自己的话,或者依照例句来解释主题思想,还可以通过关键句子的理解和题目内涵的理解来考对主旨的理解。
“延伸主题(主旨)”就是根据文章联系生活实际说启示,谈感受。
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八千里的暖马海霞①他和她是中学同学,他高中毕业后参军到祖国的最北疆,她则在家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
那时,南方的冬天还不像现在这么冷,她从小没见过雪花,他来信说,他那里冬天都是千里冰封的景象。
她问他,冷不冷,是不是冬天得穿棉衣棉裤,外面还要罩个皮袍子,戴三大扇的狗皮帽子,然后狗拉雪撬,他们坐在雪橇上巡逻……②他回信说,不是的,没那么冷,感觉这里的冬天比南方还好过些,屋子里暖和,白天太阳好时,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冷。
第1篇一、引言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小说教学质量,探索小说主题教研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初中语文小说主题教研的意义1. 提高教师小说教学水平通过对小说主题的深入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小说的教学内容,提高自身的小说教学水平。
2. 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小说主题教研有助于学生了解小说的艺术特点,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3. 促进语文教学创新小说主题教研可以推动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小说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拓展语文教学资源小说主题教研有助于教师发现更多优秀的小说作品,丰富语文教学资源。
三、初中语文小说主题教研的方法1. 深入挖掘小说主题教师应深入研究小说的主题,把握作品的核心思想,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2. 结合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选择小说作品,设计教学活动。
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5. 比较阅读,拓展知识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对比中领悟小说的艺术魅力,拓展知识面。
6. 拓展课外阅读,提高素养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四、初中语文小说主题教研的案例1. 小说《骆驼祥子》主题教研(1)确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主题,认识社会现实,培养批判精神。
(2)教学过程:①介绍小说背景及作者;②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命运;③探讨小说主题,认识社会现实;④讨论作品的艺术特色。
2. 小说《边城》主题教研(1)确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小说的鉴赏能力,理解小说主题,感受地域文化。
(2)教学过程:①介绍小说背景及作者;②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命运;③探讨小说主题,感受地域文化;④讨论作品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