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六小说阅读训练五标题意蕴作用探究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31.30 KB
- 文档页数:8
高考小说标题涵义及作用导学案考纲再现: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包括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词语”。
“重要词语”是指对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中心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
复习目标:1、学会理解标题含义(意蕴)2、分析标题作用,学会规范答题。
3、灵活运用新题型。
知识链接:一、高考小说标题常见命题形式1、“××”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探究标题意蕴】2、小说以“××”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探讨标题作用】3、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辨析标题作用】二、解题思路1、命题角度一:标题的含义是什么首先明确标题的表面义即字典义,然后弄清标题的语境义及中心义,而语境义和中心义一般与文章的主题有着直接的关系,最后关联修辞手法。
2、命题角度二:为什么设这个标题一般从文章的写作内容、行文结构和中心主旨这三个方面作答。
3、命题角度三:更换标题好不好或哪一个合适?①确认回答题干。
回答用语用“好”或“不好”,“行”或“不行”。
②联系文章中心。
采用抽出关键词句的方法获得信息,找那些能集中体现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语句,含义较深、富含哲理的句子等,看中心与标题的关系,如紧扣中心、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形象地表现中心等。
③比较置换者优劣点。
比较时主要从语言特点、技巧、风格、中心联系的紧密与否、结构安排上的合理与否上回答合乎主题与否,当然,回答时不一定面面俱到。
三、答题模式1、含义(意蕴)类答题模板:①表面义与语境义(可分开答)②中心义③比喻义和象征义2、小说标题作用题型答题模板(1)①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点名时间、地点、环境,创设背景,渲染氛围。
②突出小说主题。
③线索作用、设置悬念作用。
(2)以物件为题:①结构线索,文章结构严谨,②设置悬念,引发联想。
高考小说阅读探究教案教案标题:高考小说阅读探究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对高考小说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案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教学话题,激发学生对高考小说阅读的兴趣。
可以通过提问、分享相关的故事或引用相关的名言等方式。
Step 2:预习任务(10分钟)指导学生在课前阅读指定的高考小说,并提出一些预习问题,帮助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方面。
Step 3: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指定的小说片段,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阅读理解策略,如扫读、略读、详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Step 4:文本分析(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小说进行深入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角色关系;- 主题和意义的探究;- 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等。
Step 5:思考拓展(1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和讨论。
例如,小说中的主题如何体现了社会现实?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写作等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
Step 6: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小说阅读探究中所获得的收获和成长。
同时,可以提供一些学习建议,如多读经典小说、注重阅读技巧等。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任务,如写读后感、撰写小说分析报告等。
同时,提供一些参考书目或网站资源,供学生进一步扩展阅读。
教案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度、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小说分析的深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此外,可以收集学生的作业并给予反馈,以评估学生对于高考小说阅读探究的掌握程度。
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08 分析探究小说标题的作用和意蕴教学目标鉴赏小说标题的作用和意蕴教学重点难点准确理解和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和意蕴教学过程一考情考向小说标题是小说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标题有时就是作者写作意图的精要概括;小说的主旨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它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创作的意图所在。
所以解答标题、主题类题目,首先要想到的就是文章的写作意图。
二探究标题意蕴题点必备知识常见的标题类探究题有两种:一是理解标题意蕴,二是分析标题作用。
无论哪一种,均需关注两个方面:一要关注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要关注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
小说常见的拟题方法以人物为题,如《棋王》《装在套子里的人》。
以事件为题,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以地点为题,如《边城》。
以线索为题,如《药》《项链》。
以背景(寓意、情感)为题,如《祝福》。
小说标题的意蕴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如鲁迅的小说《药》,表层意思是人血馒头,第二层次的意思是夏瑜式的奋斗和牺牲,更深层次的意义是探讨“病态”的社会要什么“药”才有“疗救”的希望。
字面意义与比喻意义:如有一篇小说《黄昏渡》,标题直接明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黄昏”和地点“渡口”;同时,“黄昏”对于小说主人公老何而言,隐喻他的人生已是“黄昏”,在人生的黄昏幡然醒悟,配合警方抓捕逃犯,守候黄昏迎接美好的明天;还隐喻年轻盗贼的命运已到“黄昏”——穷途末路,不可能逃脱法网,给人以警醒。
一语双关,双重含义:如有一篇小说的标题为《锁》,表面意思是小说中写的“门锁、双保险锁”,实际上是小说所要揭示的“人与人之间的心锁”;一实一虚,一表一里。
备考关键能力理解标题意蕴“三步骤”注意标题没有使用表达技巧的,分析标题意蕴时可以忽略第一步。
分析标题作用“五角度”三题型对点训练考查角度一理解标题的意蕴[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高考小说阅读标题含义作用导教案复习目标1、认识标题命题种类2、掌握解题思路,规范答题。
一、高考典题导入【典题】( 2016全国卷1)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文后问题。
锄李锐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宁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六安爷仍是宁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仍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
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神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声调。
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想法,仍旧拄着锄把当拐棍,从冷静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
一座三孔石桥越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庄连在一同。
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展肥饶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中间最大最肥的一块地。
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作了几千年几百代了,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子子孙孙多少人。
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不再会收获庄稼了。
煤炭企业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
两年里频频地谈判,煤炭企业向来把土地收买价压在每亩五千元。
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信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果断地把庄稼仍旧种了下去。
煤炭企业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
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同样在乱流河两岸各处被人歌颂。
一万五千块,几乎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
依据最好的年成,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
想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留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吶!成功的愉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由于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考点五探究文本意蕴——扣准四要素,细节要探究探究类题目开放性较强,旨在考查考生个性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高考小说探究题考查的类型主要有:主旨类探究、标题类探究、人物形象类探究、情节类探究、艺术特点类探究。
其中后三种探究类题型本质上是人物形象、情节、语言这几类题目的变体,相关的知识及解题思路在前面的几讲中已有涉及,故本讲只重点分析标题类探究和主旨类探究两种题型.【基础先导】问题探究角度阐述理由这篇小说为什么命名为“装在套子里的人"而不叫“小城怪人"或“别里科内容方面文章写了别里科夫“套子式”的外表、“套子式”的行为、“套子式”的生活环境、“套子式”的语言及其思想.情节方面别里科夫不仅自己自觉“入套",还用“套子”去套别人,文章的情节都与“套子”有关。
形象“装在套子里”高度概括了别里突破一标题类探究一、什么是标题类探究常见的标题类探究题有两种:一是理解标题意蕴型,二是分析标题作用型。
无论哪一种,均需关注两个方面:一要关注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要关注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
对于理解标题意蕴题,特别要关注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或比喻义等).二、分析命题角度考法(一)标题意蕴理解解答标题意蕴理解类题“3步骤"第一步:点出标题所用的表达技巧比如:双关、比喻、反讽(反语)、反问、引用等.第二步:分析标题的表层义即把标题在文中所表示的最浅层的意思分析出来。
第三步:分析标题的深层义深层义的挖掘要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
【典例示范】典例1 (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锄李锐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小说阅读探究标题一、拟题方法(课内链接)1、以人物为题示例:《装在套子里的人》《大卫·科波菲尔》《哦,香雪》《阿Q正传》2、以事件为题示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小二黑结婚》3、以地点为题示例:《荷花淀》《边城》4、以背景(寓意、情感)为题示例:《祝福》《百年孤独》《复活》5、以物象为题示例:《党费》《百合花》二、标题意蕴(课内链接)1、表层义与深层义:表层含义就是标题的字面意思;深层含义是指标题的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特指义,它常常与文章的中心(主旨)有关。
示例:《百年孤独》这里的“孤独”既指个体的孤独,也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孤独,更是指涉了全人类的孤独。
《药》,表层意思是人血馒头,第二层次的意思是夏瑜式的奋斗和牺牲,更深层次的意义是探讨“病态”的社会要什么“药”才有“疗救”的希望。
2、字面义与比喻义示例:《百合花》表面上指的是新媳妇被子上的百合花,更深的层面表示了以新媳妇和通讯员为代表的军民的纯洁高尚的情怀,寓意着军民之间开着一朵纯洁的花,表现了军民之间纯洁的感情。
《边城》“边城”本是指故事的发生地——川湘黔交界处的小镇茶峒。
用这个作为小说的题目,特别暗喻在工业文明还没有污染的边缘之地,还保留着一片心灵的净土、一种恬淡安详的生活。
《复活》包括人性、思想、情感的复活等,既指聂赫留朵夫经历了纯洁善良到放纵堕落再到忏悔反思的自我道德“复活”,又是玛丝洛娃经历了纯真少女到娼妓囚徒再到重获新生的护士的“复活”历程。
三、标题作用(课内链接)1、情节示例《祝福》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
2、人物示例:《百合花》以“百合花”为题,是对通讯员和新媳妇质朴纯真品格和人性美的一种象征和映衬。
《哦,香雪》一个“哦”字体现了作者对香雪的赞美感慨之情。
3、环境示例:《荷花淀》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让人物在芦苇洁白,荷花飘香的环境中活动,描绘出一副诗情画意的风俗画。
训练五标题意蕴、作用探究练前提醒1.探究标题意蕴可以“3从”“1联”。
“3从”:(1)从小说的标题入手。
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双关义、引申义等。
(2)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变化中,去挖掘小说所要揭示的社会意义。
(3)从作者的思想倾向入手。
这可以通过抓住小说中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来把握。
“1联”: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探究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的目的。
2.探究标题作用要做到“6结合”:(1)结合主旨。
标题是不是有双关、象征、暗讽、对比等作用,是否寄托情感,深化主题。
(2)结合结构。
重点看首尾段,看它们与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一般而言,题目具有统领全文、贯穿全文、充当线索的作用。
(3)结合情节。
标题是否有概括故事情节、铺开情节、呼应细节的作用。
(4)结合环境。
标题是否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
(5)结合人物。
明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看标题与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此来看题目是不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有具体的作用。
(6)结合标题。
对读者而言,该标题是否新颖精妙,吸引读者。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20分)阅读文签:短篇小说+小灰兔的故事歧途艾玛①“爸爸,你能写一只小灰兔的故事吗?它不是我们看到的小灰兔的样子,它像我这么高,有和我一样的黑头发,像我一样会说话。
”②这是儿子五岁时候对他说的话。
③很多年以后,他还记得那一刻的情景。
儿子悄悄推开门,眨巴着一双大眼睛,安静地注视着专心写作的父亲。
④“好吧。
”为了尽快打发走这孩子,他应付着答道,“等我写完这本书,我就给你写一个小灰兔的故事。
”⑤他是个作家,一直过着极其窘迫的生活。
四十岁那年,时来运转,他的一本只印了两千册的小说突然被某个电视剧导演看中了,他得到了一笔数目相当可观的钱。
这笔钱在城市里花不了多少年,在乡下,却可以过上许多年衣食无忧的生活。
于是,作家向他年轻的女友求婚,带她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靠自己的双手让一座破败的小院焕然一新。
到了晚上,作家就到书房写作,妻子在书房旁边的房间里做针线,偶尔,作家会把自己刚写的小说念给她听。
⑥第二年春天,妻子诞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
孩子长得很漂亮,就是有点唇裂,但这只会让他们更加爱他。
在孩子六个月大的时候,夫妻俩带他到市里的大医院做了修复手术。
这孩子近乎完美,从会走路起,就开始帮妈妈干活了。
而且,这孩子也像作家的妻子一样,对作家的写作怀有神圣的敬意,从不无缘无故跑到他的书房打扰他。
孩子稍大一点后,坐在妈妈的膝头听作家读小说,如果故事很悲惨,他会把脸埋在妈妈的怀里哭泣。
大部分时候,听完小说的最后一句,他会安静地站起来,叹一口气....后默默走掉。
⑦“爸爸,你能写一只小灰兔的故事吗?它像我这么高,有和我一样的黑头发,像我一样会说话。
”⑧孩子七岁的那年,又对他说了这番话。
⑨“好吧。
”他停止敲击键盘,微笑着对孩子说道,“等我把手上这本书写完,我就给你写一个小灰兔的故事吧。
”⑩很快三十年过去了,他还是没有给孩子写那个小灰兔的故事。
因为他一直有“手上这本书”要写。
⑪三十年后,他停止了写作,坐在轮椅上度日,虽然时日无多,但拿来回忆往事却绰绰有余。
他发现自己比过去更能将往事看分明:孩子当年的修复手术很成功,但后来,还是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说话练习。
那句“爸爸,你能写一只小灰兔的故事吗?”一定是儿子经过了许多的练习才郑重其事地走进他的书房来对他说的。
这孩子跟许多人一样,也有着冥冥中被安排好的一生……先是小学,上完小学后,接着是中学,开始住校了。
周末回来,他在书房写他那总也写不完的书,孩子在自己的房间内写作业。
作家竟然不记得后来他到底有没有再将自己刚写的小说念给孩子和妻子听。
再后来,孩子念完一所不好不坏的大学,留在城市工作。
十多年来,换过许多的工作,都不尽如人意。
现在,年近四十的他,在一家工厂做着仓库管理员的工作,每天按时上班、下班,一周休两天,月底领工钱。
像其他人家的孩子一样,不管过得怎样,每到年底,他都会回家来陪他们过春节。
但每一年,回到他们身边的那个人,似乎都与那个站在他的书桌边要求他写一只小灰兔故事的孩子不相干……那可是他唯一的孩子!⑫作家下定决心,要写一只小灰兔的故事。
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作家决定在儿子回到家里之前,把这故事写完。
⑬窗外白雪茫茫,一片寂寥,有什么东西能在冬天出得来?他从网上买了一大堆孩子们看的书。
他想,他总能找得到一个故事适合小灰兔。
他读到了很多很多的故事,有的属于一只狐狸,有的属于一只大灰狼,有的属于一只小蚂蚁……总之,各种各样的故事。
起初作家读到一个有趣的故事时,他会控制不住地想,不妨拿来一用。
要知道,他是个作家,这样的事他并不陌生。
有句谚语怎么说来着?如果纸会脸红,那世界上大部分的书都会是红色的。
但这一次,作家却没法这样干了,因为他意识到小灰兔应该有小灰兔的故事,他坐在电脑前,手指一碰到键盘,故事就从他的指尖流了出来。
这是前所未有的事。
写完后,作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原来写作是一件如此幸福的事情!作家也为自己感到遗憾,遗憾自己竟然到了人生的暮年才发现这一点。
⑭在作家写下的故事中,调皮的小灰兔很喜欢街市的热闹,化作一个书生,游荡在人间。
尽管老灰兔把人类的残酷都告诉了它,它还是怀着真爱与一个美丽的少女日夜厮守。
结局不出老灰兔的意料,这只误入歧途的小灰兔还是被那负心的女人抛弃了。
⑮作家想到这是写给儿子的故事,马上又春节了,得把结局弄得喜庆些。
可是他很快发现自己竟然无能为力....,故事似乎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⑯很快,春节到了。
小山沟对面的农家燃放鞭炮的夜晚,那在城里做仓库管理员的儿子回到了家。
他依然是个仓库管理员的样子,也还是跟从前一样沉默,只是背比先前佝偻了些,头上还多了几根白发。
⑰作家赶紧把自己写好的故事打印好拿了出来。
一家三口围坐在书房里温暖的炉火边后,作家开始把小灰兔的故事读给妻子和儿子听。
他的妻子早就对他的故事没有任何反应了,但他的儿子非常惊讶。
起初,他搓着双手,安静地听着,后来,他的嘴唇开始哆嗦,有了一些浅浅皱纹的脸涨得通红,简直比炉火的红光还要红呢。
故事读完后,作家的儿子把脸埋在作家不能动弹的腿上,抽泣起来。
作家的儿子对作家说:“爸爸,谢谢你……”(选自《小说月报》,有删改) 1.简析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4分)(1)大部分时候,听完小说的最后一句,他会安静地站起来,叹一口气....后默默走掉。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是他很快发现自己竟然无能为力....,故事似乎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作家的儿子为没有听到期望的小灰兔的故事而失望。
(2分)(2)作家发现自己不能像以前那样轻易地机械套作,只能尊重创作规律。
(2分)解析(1)“叹一口气”是对孩子的细节刻画,表现的是孩子失望的情绪,对没有听到期望的小灰兔的故事而失望。
(2)“无能为力”在文中是指作家的想“把结局弄得喜庆些”的意愿做不到了,“故事似乎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是指故事的创作不再是人为意愿上的套作,而是依照创作规律的必然结果。
2.赏析文中两个画波浪线的句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运用问句,语气恳切,充满期待。
(1分)(2)运用排比,形象地描绘出自己想象中小灰兔的样子,充满童趣。
(2分,手法1分,分析1分)(3)运用反复,天真可爱的儿子一再请求,可见对于此事期盼之深。
(2分,手法1分,分析1分)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指出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表现手法,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
表达效果要从手法运用的效果以及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作用的角度回答。
画波浪线句子是对作家儿子的语言描写,孩子的天真的问话,流露出对父亲“写一只小灰兔的故事”的期待,排比与反复的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表达效果。
答题时注意结合文本加以赏析。
3.第⑬段画横线部分详写作家创作小灰兔的故事的过程,有何作用?(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从内容上看:a.点明作家以往的写作多为模仿复制,缺乏原创;(1分)b.表明作家改变的决心之彻底,(1分)写出作家由真实写作而体验到的幸福感。
(1分)(2)从结构上看:为下文做铺垫,(1分)使得下文作家的儿子听了“小灰兔的故事”后感动得抽泣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1分)解析“不妨拿来一用”“这样的事他并不陌生”“那世界上大部分的书都会是红色的”表明作家以往的写作多为模仿复制;“但这一次”中“但”的转折,表明这一次的不同;“这是前所未有的事”“作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原来写作是一件如此幸福的事情”表明这次写作是真情的创作,作家为此感到幸福。
结构上为后文作家的儿子听故事时的情态动作描写做了铺垫,从而产生强有力的艺术效果。
4.请结合全文,探究题目“歧途”的多重意蕴。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作家故事中的老灰兔认为小灰兔不顾自己的劝告走上了“歧途”,“歧途”并非真正的歧途。
(点明小灰兔的歧途1分,点明这并非真正的歧途1分)(2)作家写作上的“歧途”,告诫写作者如果一味模仿、复制、抄袭,则将终身平庸。
(点明作家写作上的歧途1分,给写作者的启发1分)(3)作家在亲子关系处理上的“歧途”,告诫家长应多关注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点明作家亲子关系的歧途1分,给为人父母者的启发1分)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整体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主题。
“歧途”是作家故事中的小灰兔的歧途,是作家写作上的歧途,是作家在亲子关系处理上的歧途。
答题时结合文本由表及里,多角度挖掘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20分)阅读文签:外国小说+荒诞中的真实流浪女[英]A.S.拜厄特“到时,”斯库珀夫人欢快地说,“公司会派车来接我们去逛‘好运大卖场’。
我觉得,那可真是阿拉丁的宝窟啊!在那里,我们可以找到要送给每个人的礼物,还可以放纵自己的购物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