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硕士生导师资格确认简表百人计划用
- 格式:docx
- 大小:8.67 KB
- 文档页数:1
中山大学关于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的规定发布时间:2010-07-08 发布部门: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中山大学关于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的规定(2009年7月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研究生指导教师担负着全面培养研究生的责任。
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学术作风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
为了充分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有关文件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研究生指导教师是我校根据培养研究生的需要而设置的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工作岗位。
根据指导的对象分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博士生导师)。
第三条研究生指导小组是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更好地发挥集体指导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
小组成员以研究生指导教师为主,并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及其参与的研究任务确定其成员。
第四条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博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章导师职责第五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严格执行国家和我校有关研究生培养工作规章制度,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第六条参与拟定本专业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入学考试命题、试卷评阅、复试及录取等有关工作。
第七条与研究生管理部门共同制定或修订本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并负责会同研究生指导小组制定、调整、修改研究生培养计划。
第八条会同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实施研究生培养计划,督促研究生认真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任务,承担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做好研究生的考核工作。
第九条与研究生指导小组一道帮助研究生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和论文工作,对论文进行审阅修改,在学术上把关并做出学术评价。
对于推迟答辩或延期毕业的研究生,由导师向学院(包括中心、医院、直属系,以下简称院系)提出建议,院系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院审批。
中山大学关于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的规定发布时间:2010-07-08 发布部门: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中山大学关于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的规定(2009年7月修订)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研究生指导教师担负着全面培养研究生的责任。
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学术作风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
为了充分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有关文件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研究生指导教师是我校根据培养研究生的需要而设置的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工作岗位。
根据指导的对象分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博士生导师)。
第三条 研究生指导小组是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更好地发挥集体指导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
小组成员以研究生指导教师为主,并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及其参与的研究任务确定其成员。
第四条 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博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章 导师职责第五条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严格执行国家和我校有关研究生培养工作规章制度,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第六条 参与拟定本专业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入学考试命题、试卷评阅、复试及录取等有关工作。
第七条 与研究生管理部门共同制定或修订本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并负责会同研究生指导小组制定、调整、修改研究生培养计划。
第八条 会同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实施研究生培养计划,督促研究生认真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任务,承担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做好研究生的考核工作。
第九条 与研究生指导小组一道帮助研究生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和论文工作,对论文进行审阅修改,在学术上把关并做出学术评价。
对于推迟答辩或延期毕业的研究生,由导师向学院(包括中心、医院、直属系,以下简称院系)提出建议,院系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院审批。
学位授权点基本状态信息表(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1.未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填写本表。
2.单位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中的代码填写。
3.一级学科名称及其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颁布、2018年更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填写。
只有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授权学科名称及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填写。
填表说明1.除另有说明外,本次(2022年3月)采集的信息时间段,涉及过程信息的数据(如科研获奖、科研项目、学术论文等),统计时间段为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涉及状态信息的数据(如师资队伍),统计时间点为2021年12月31日。
2.除表中另有说明外,本表填写中涉及的人员均指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在编人员以及与本单位签署全职工作合同的专任教师(含外籍教师),兼职人员不计在内。
3.本表不能填写任何涉密内容。
涉密信息请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至可以公开后方可填写。
4.请按实际情况如实填写,表中内容若无相关情况则不填写。
S01学位点建设基本情况S0101建设进展S010101学位点建设进展情况1.内容:统计时间段内本学位点建设的总体情况(学科方向布局、师资引育、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主要成果等)。
限800字。
S0102目标与标准S010201培养目标1.内容:本学位点培养研究生的目标定位,限300字。
S010202培养方向与特色1.内容:学科方向名称参照《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备案的自设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名称填写。
S010203学位标准1.内容:上传本学位点学位授予质量标准文件。
S02人才培养S0201教书育人S020101导师责任落实情况1.内容:统计时间段内,在提升研究生导师工作水平、营造和谐师生关系,落实《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文件精神,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第一责任人”的作用方面的成效,限300字。
中山大学教师编制核定、职位设置与职务聘任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2]35号)和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2000]59号)有关“改革固定用人制度,破除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等一系列规定精神,学校全面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第三条制订本规程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以加强人才引进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学与学术研究的人才资源、优化学校内部人员结构、提高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为核心,进一步理顺人事管理体制,强化竞争激励机制,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为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具有现代大学制度特质的人事制度方面的保障。
第四条本规程适用于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的教师。
第五条作为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教师的职位将逐步划分为A、B两个系列。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A系列职位。
关于B系列职位的设置和职务聘任的规定,见附件一。
第六条学校设立教师编制核定与职务聘任委员会,指导有关教师编制核定、职位设置和职务聘任的有关工作,决定有关事宜。
教师编制核定与职务聘任委员会由学校党政负责人和各学科教授组成,校长为该委员会当然主任委员。
教师编制核定与职务聘任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一年,可以连任。
委员会建立例会制度,每三个月举行全体会议一次。
学校人事处为该委员会的办事与执行机构。
有关教师编制核定与职务聘任委员会的运作,由该委员会通过之《中山大学教师编制核定与职务聘任委员会议事规则》(见附件二)予以规定。
第七条学院、实体系(以下简称院系)设立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由学校教师编制核定与职务聘任委员会委派,其成员包括院系党政负责人、本院系教授和相关学科专家,任期一年,可以连任。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择优支持申请表
招聘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申报类别引进国外杰出人才
申报学科
(二级学科) 有机化学
申报人姓名余正坤
联系地址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联系电话 04
传真 04
电子邮件 zkyu@
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制
说明
一、请申请者实事求是地填写表中内容。
二、封面中的“申报类别”分为“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国内“百
人计划”两类。
三、申请者除填写此表外,还需填写《择优支持申请
者基本情况一览表》,发表文章的收录和引用情况的检索证明、1-3篇代表性论文复印件、博士学位证书及本人认为有必要提
供的相关材料。
如内容较多,本栏目填不下时,可另纸接续(以下各栏目均如此)。
注:“作者排序”栏按“第一作者”、“通信作者”、“非第一作者”顺序填写
论文被收录情况统计
论文被引用情况统计
注:1. 论文被收录与引用的统计年度范围以申请年度前3年为限;
2. “第一作者论文”包括作为通信作者发表的论文;
3. 自引部分不计入引文统计中;
4. 对列入统计表中的论文及引文均需附清单(作者、刊物
名称、年、卷(期)、起止页码);
5. 请出据论文被引证明。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山峰教授团队,依托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诚招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以及博/硕士生。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位于广州大学城,学院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一、团队介绍研究团队致力于开发先进智能生物医用材料和柔性生物医学器件,专长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团队负责人王山峰教授是2017年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和2019年“珠江人才计划”入选者,入选前为美国田纳西大学副教授(终身)。
团队现有“百人计划”副教授3名(郭双壮、谢庄、王苑),引进前均在海外著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及从事博士后研究。
拥有材料合成、材料加工与制造、材料表征与器件制备、生物学评价等实验室,面积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超300平方米,实验设备与仪器齐全。
研究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ngew. Chem. Int. Ed., Biomaterials 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近200篇高水平论文。
二、研究方向研究团队与国内外多个课题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和中山大学多家附属医院不同科室有合作课题,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纳米医学、生物检测;(2)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电解质;(3)先进微纳制造及3D打印技术;(4)柔性可穿戴器件、可植入医疗器件、3D仿生智能器件等。
团队研究方向为多学科交叉,欢迎有下列专业方向或研究背景的博士申请:高分子、材料、化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生物、微电子、机械等。
三、应聘条件身心健康、认真负责,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英文写作能力。
应聘博士后需取得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应聘特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需有博士后经历,成果突出者可破格。
四、待遇福利AHAHAGAHAGAGGAGAGGAFFFFAFAF以下两类岗位,学校均协助子女入读附属幼儿园和小学。
中山大学B系列岗位设置及人员聘用暂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不断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现代大学的新型人事制度,根据国家有关人事和劳动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和规定的精神,在总结我校流动编制管理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基本原则第二条目前国家对高等院校仍实行事业单位的定编管理,学校须严格控制事业编制的规模。
同时,由于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各个单位和部门均有一些事务工作和岗位,需要聘用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学校将各种岗位分为A系列和B系列,对两个系列的基本特征、职责、待遇和发展方向进行明确区分.(一)A系列是指在目前实行国家人事编制管理制度下,学校聘用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历史延留下来的原固定工等(常称为固定编制人员)。
在现行的国家人事管理体制下,这类人员的人事关系和人事档案进入学校,退休后在学校领取退休金享受退休待遇,若国家相关政策改变,则按新的政策执行(如进入社保)。
(二)B系列是指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聘用的从事辅助性、事务性工作的人员;一些阶段性、临时性或某些特殊性工作聘用的人员;一些单位因A系列岗位编制限制等原因,在一段时间内暂时列入B系列岗位管理的人员。
这类人员与学校(所在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其人事关系和人事档案不进入学校,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保金的个人部分,学校支付单位缴纳部分,离职或退休后享受社保相关待遇。
第三条B系列岗位是一类独立的岗位,受聘的岗位性质不随聘用时间而改变,不能直接转为A系列。
B系列人员应聘学校A系列岗位或B系列其他岗位须先完成现聘岗位的聘期。
受聘期内应聘新岗位的,须事先征得所在单位和学校同意。
第四条B系列人员工作业绩突出,聘期考核优秀,符合同系列高一级别岗位的条件,可申请高一级别的岗位,经学校批准后签订聘用合同.第五条B系列人员在学校聘用的岗位上工作后,符合国家人事和劳动管理相关法规规定可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条件,可按有关规定向学校要求签订B系列无固定期限合同。
李雷中山大学百人计划
本报讯(记者戴自更通讯员王凌波)近日,中山大学决定实施“百人计划”人才引进工程,以高额资金吸引人才。
其中给予的启动科研经费最高达200万元,安家购房补贴60万元,学校还将照顾引进人才配偶的工作和生活。
据介绍,中大“百人计划”的引进对象主要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两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相当地位和成就的学者;第二类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评定(新)世纪人才、中科院百人计划成员、省级特聘教授以及与上述人员学术地位相当的学术带头人;第三类为年龄在40岁以下的教育部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博士。
关于公布中山大学二○○六年新增博士生指导教师名单的通知校机关各部、处、室,各学院、实体系,各直属单位,各附属单位,后勤集团,产业集团:根据中山大学《关于开展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遴选工作的通知》(中大研院…2006‟21号)精神和要求,经个人申请、材料公示和院系推荐、学位评议组初审、形式审查、通讯评议、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报校学位委员会审批,批准:新遴选孙立等87名同志具有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陈立胜等102人次具有跨专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林江等26名教师具有转专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确认甘阳等27名教师具有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教育学院原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导分别归属到新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相应专业,确认钟明华等10人次具有经学科调整后相应新专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
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自然取得该专业的硕士生导师资格。
特此通知。
附件:1.中山大学二○○六年新遴选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2.中山大学二○○六年跨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3.中山大学二○○六年转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4.新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各专业确认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5.中山大学二○○六年确认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二○○六年十一月十八日附件1中山大学二○○六年新增具有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注:姓名后带“*”者为校外兼职人员。
附件2中山大学二○○六年跨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附件3中山大学二○○六年转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附件4新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各专业确认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附件5中山大学二○○六年确认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名单。
中山大学文件中大人力资源〔2016〕16号中山大学关于印发专职科研系列人员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校机关各部、处、室,各学院、直属系,各直属单位,各附属医院(单位),产业集团,各有关科研机构:为进一步加强专职科研系列人员的聘用与管理,学校制订《中山大学专职科研系列人员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经学校2016年第7次常委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中山大学2016年9月5日中山大学专职科研系列人员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专职科研系列人员聘用与管理,引导专职科研系列人员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推动专职科研系列人员的职业发展,根据《中山大学专职科研系列人员聘用管理办法(试行)》(中大人事〔2014〕19号)和《中山大学加快专职科研系列人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中大人事〔2015〕1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和各院系(或直属科研机构)坚持公平公正、分类评价的原则,对专职科研系列人员进行考核。
第三条本办法中考核的专职科研系列人员是指按照中大人事〔2014〕19号和中大人事〔2015〕12号文件招聘的校本部专职科研系列人员。
二、考核的主体第四条学校专职科研系列人员岗位聘用委员会授权成立专职科研系列人员考核小组,小组成员由相关学科专家和科学研究院、发展规划办和人力资源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审议确定专职科研系列人员的考核结果及考核结果运用。
第五条各院系(或直属科研机构)设立专职科研系列人员考核小组,小组成员由院系(或直属科研机构)党政领导、系所负责人和相关学科教授代表组成,负责学院层面考核的具体工作。
各院系(或直属科研机构)考核小组名单需报学校备案。
三、考核的依据与内容第六条专职科研系列人员的考核形式分年度考核和聘期期满考核。
第七条学校和各院系(或直属科研机构)以《中山大学专职科研系列岗位聘用合同》的内容为基础,对专职科研系列人员的职业操守、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天文学奥秘的探索者一一记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入选者、谭栢轩教授作者:肖延胜,王永梅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年第10期浩渺的星空,神奇而美丽。
为了探索天文学的奥秘,许多科研工作者奋起直追,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驰骋。
为了科研的成功,他们严谨治学,勤奋钻研,成为我国科研界亮眼夺目的明星。
中山大学副教授谭栢轩,就是其中一位。
近几年来,他致力于我国天文学的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推动了我国天文学的快速发展。
然而,他却异常地谦虚,他始终认为,只有专心于科研事业,才能攀登上科学的高峰,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勤奋求学厚积薄发早在2002年,出生于香港的谭栢轩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香港大学物理系。
2004年,他就读于香港大学物理学专业,取得硕士学位。
2005年,进修于德国的国际马普研究所海德堡分所;2008年获得了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2009年,他先后在海德堡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任博士后研究员。
谭栢轩十分注重交流学习。
2009年底,他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进行了两个月的访问交流。
2012年,他在台湾清华大学任助理研究员,并成为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计划主持人。
2014年,谭梧轩开始在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任教。
他的研究兴趣包括高能天体物理、伽玛射线天文学,研究对象为中子星、毫秒脉冲星、X射线双星、伽玛射线双星以及伽玛射线暴。
虽然开始从事科研工作,但是谭栢轩对自己在国外的求学经历是异常难忘的。
他至今还保留着出国时候的图画。
他在德国求学四年,这对于他来说,确实是一种难忘的经历。
在德国,学习方式跟亚洲的不太一样,相对比较严谨一些,而且导师也这样要求自己,要求团队,一定要严谨,要有规矩,这些比国内的要繁杂多了0可是它执行的时候,还是有一点人性的。
它还是会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比如,谭栢轩有一天身体不舒服,他直接打电话给导师,说要晚一点过去。
导师就很诚恳地说,他明白谭栢轩的身体状况,可是他也等不了,如果谭栢轩半个小时内不来,他就得回去To那就意味着,谭梧轩还得马上赶过去。
中山大学副教授职位申请表(专职科研系列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适用)Application Form for Position of Professor, SYSU请选择申请学科类别:□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理科;□工科;□医科;□公共外语与体育学科Please Choose the discipline to appl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ural Science, □Engineering,二、学习及国(境)外研修经历(大学及以上)四、代表性学术成果及其影响力说明(不少于5篇学术论文,其中不少于4篇为任学校专职科研系列人员或博士后研究人员以来的成果)Representative Academic Outputs and Statements of Impact研究类别:□理论创新研究类;□应用、技术与工程研究类Category of research: □Theoretical □Applied, Technical or Engineering注:以下内容按填表说明第7点相应要求填写Note: Please fill in this section according to Note 7代表性学术成果3 Academic Output 3五、学术经历与活动Academic Experience and Activities1. 科研项目(任现职以来且是近五年内取得的成果)Research Grants(most recent 5 years; if3. 学术传播与社会服务Research Outreach and Social Service注:根据“教授和副教授职务聘任评价细则”的要求,请按时间、内容、承担的工作列出,按重要程度排序,最多可列五项。
Note: Please list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on the Appointment Criteria of Professor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Please list the time, nature of the work and your学校可能向以上人士咨询申请者的情况,请先行知会上述人士。
中山大学教授和副教授职务聘任实施办法(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吸引和遴选优秀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完善教师评价和教师职务聘任工作,经广泛征求意见,特制定本实施办法(试行)。
第二条本办法用于校本部教师岗位教授和副教授职务的聘任工作。
第三条学校按照“公开招聘、择优聘任”的原则实行教授和副教授职务聘任制度。
第四条学校将根据总体发展目标,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为任务要求,建立一个更加注重教书育人能力、更加注重学术成果质量、更加注重学术影响力、更加注重学术经历和发展潜力的教师职务聘任标准。
第五条教授和副教授职务聘任工作以“代表性学术成果”评价为突破口,充分发挥院系教授、同行专家和各级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强调质量,倡导创新,引导学术事业健康发展。
代表性学术成果指的是,申请人在所从事学科领域做出的具有系统性、标志性、创新性,并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学术影响的学术成果。
—1—第六条教授和副教授职务聘任工作坚持分类指导原则。
在评价要素总体一致的框架下,分别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理科、工科、医科、公共外语与体育学科制定不同的评价细则。
详见附件1、附件2、附件3、附件4、附件5。
第七条教授和副教授职务聘任,将分别从两个层面进行审核与评价。
第一个层面是对申请人基本条件的审核,主要包括:师德、学历学位、任职经历、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教学工作量、科研基本业绩、年龄及身心健康等。
审核职责主要由院系和学校人事部门履行。
第二个层面是对申请人综合素质、教学科研水平与贡献、学术发展潜质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投入与教学质量、代表性学术成果水平与影响、学术经历与活动、学术潜力与规划。
评价职责主要由同行专家、院系教授会议、院系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和学校教师编制核定与职务聘任委员会履行。
二、申请条件第八条师德条件。
中山大学聘任的教师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忠诚教育事业,恪守学术规范,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编号________ 收表时间:年月日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二期”引进人才申请表(急需人才类)姓名________________引进单位________________申请类别________________所属一级学科________________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中山大学人事处制填表说明及要求1、申请人需认真填写表中各项内容,内容较多的栏目可加附页,填写内容必须真实可靠。
2、主要学习及工作经历时间正序连贯填写,每一段经历均应有明确的起始和终止日期,具体到月份。
教育经历从大学本科填起。
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学习(任职)单位和获得学位(职务)需同时加注英文。
兼职经历请注明。
3、申请人需确认表格中所填信息均真实、有效,并在表中亲笔签字作为承诺。
请勿空缺,请勿由他人代签。
如申报人在国外,可单独传真承诺书和签字。
4、“申请类别”填“领军人才”、“青年杰出人才(I类)”或“青年杰出人才(II类)”。
5、引进人才单位对拟引进人才的学历学位、任职情况、职称职务、获奖成果、论文论著、专利成果等,应认真进行审核。
6、引进人才单位需提交《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二期”引进人才申请表(急需人才类)》一式8份;附件1份,内容包括:学历学位、任职情况等有关证书复印件(由学院(直属系)、附属医院审核盖章)、不超过5篇的代表性论著(全文)、专利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领导(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证明材料、奖励证书复印件及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统一用A4纸打印并按栏目顺序装订,报人事处人才发展办公室;同时提交《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二期”引进人才申请表(急需人才类)》电子版一份。
7、引进人才单位提交材料的同时,需另提供一份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对申请者的评价(如教学能力、学科组织能力、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等)、引进的理由、单位评审程序及投票结果、建议引进的人才类型等意见。
获得的学位和任职情况请加注英文;3、任职若为兼职请注明。
1期刊影响因子以最新的数值为准,影响因子低于1的可不填写;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候选人可不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