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轨道交通行业市场投资策略调研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22 MB
- 文档页数:32
贵阳城市轨道现状分析报告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交通问题逐渐凸显,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困扰。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逐渐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
贵阳作为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不例外。
本报告将对贵阳城市轨道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贵阳城市轨道的发展现状截至目前,贵阳城市轨道交通已经建成一条3号线,线路全长约27.7公里,设有24个车站,串联起贵阳市内南北两个重要区域。
这条线路于2017年6月28日开通试运营,为贵阳市的交通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贵阳市正在加紧建设2号线、4号线和10号线,预计未来几年将逐步投入运营。
二、贵阳城市轨道存在的问题虽然贵阳的城市轨道交通已初具规模,但其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
1. 覆盖范围有限目前,贵阳地铁的线路仅覆盖了市区的南北两个重要区域,离大部分居民区较远,对居民的出行带来一定不便。
未来贵阳地铁需要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连接更多的居民区,提供更方便的出行方式。
2. 运营能力有待提高目前,贵阳地铁的运营能力还有待提高。
由于线路有限,车辆调度不够灵活,高峰期存在拥挤的问题。
未来需要加大投入,增加线路数量和车辆数量,提高列车运行频率,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3. 前期规划欠考虑贵阳城市轨道的前期规划存在一些欠考虑的问题。
例如,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区道路状况,导致一些线路在施工期间给市区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未来的规划需要更加周密,充分考虑到各项因素,减少与市区交通的冲突。
三、贵阳城市轨道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未来贵阳城市轨道应朝以下方向发展:1. 加快建设进度贵阳地铁应加快建设进度,提高线路建设和设备安装的效率,尽早完成新线路的建设,以满足市民对便捷出行的需求。
2. 提高运营能力贵阳地铁应增加线路数量和车辆数量,提高列车的运行频率,以减少高峰期的拥挤情况,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3. 完善规划设计未来贵阳地铁的规划设计应更加周密,充分考虑市区道路状况、人口分布和日常出行需求等因素,以降低与市区交通的冲突,提高市民出行的便利性。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维持高景气度,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一、轨道交通投资维持高景气度(一)、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特征及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轨道运营里程排行情况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电能驱动、快捷便利的公共出行方式,极大地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取得了巨大发展。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七种类型,分别是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和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2020-2026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专项调查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从我国城市交通轨道运营里程排行榜来看,截至2019年,我国城市交通轨道运营里程最高的城市为上海,运营里程达705公里,拥有车站415座,线路共有17条。
其次,北京以里程626公里位列第二,拥有车站389座,线路共有21条。
(二)、铁路投资预期是主导板块估值的核心,预计保持高强度全国铁路投资存周期性波动特征,十三五期间整体表现平稳。
2008年底,由于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当年全国铁路投资上调至416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61%。
2008-2010年,我国铁路投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11年动车组事故等原因导致铁路建设投资缩水近30%,行业投资规模大幅下滑。
2012-2015年,虽然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但铁路投资恢复较快增长。
2016年以后,由于铁路行业发展已达到阶段高位,铁路投资基本保持稳定。
复盘历史,铁路投资预期是主导板块估值的核心因素。
2008年到2011年,由于全国经济增速放缓,为扩大内需,铁路投资大幅提升。
铁路投资额作为铁路设备行业景气度的先行指标带动了板块整体上行。
2010年底,高铁投资加速,京沪高铁、郑西高铁等先后竣工,仅12月单月通车高铁达872公里,高铁投资加速和高铁运营里程快速增长持续强化市场预期。
2011年连续的黑天鹅事件导致板块出现大幅下跌。
2011年2月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涉嫌违纪被双规,板块风险偏好下移,铁路设备股价出现较大幅回调,其中,南车、北车跌幅分别达到30%、35%。
交通运输行业投资趋势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交通运输行业成为支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交通运输行业的投资趋势,以期为投资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一、市场需求的增长潜力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其市场需求的增长潜力巨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加,公共交通和物流行业的投资需求持续上升,包括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物流园区等。
二、城市化推动的城市交通建设城市化进程促使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建设成为投资热点。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从一线城市延伸至二三线城市,地铁、轻轨等成为投资的重点领域。
此外,城市公交、有轨电车等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宽广的市场空间。
三、物流行业的快速增长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物流行业成为支撑电商发展的重要环节。
物流园区、仓储物流设备等的投资需求持续增长,且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同时,冷链物流、快递配送等领域也值得关注。
四、新能源交通的崛起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新能源交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充电桩、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投资新能源交通相关产业具有较高的潜力。
此外,新能源交通技术的创新也值得关注。
五、智能交通的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交通成为未来交通运输的主要发展方向。
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领域的投资前景广阔。
投资者可以关注相关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与应用,以抓住市场机遇。
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交通运输行业投资的重要领域。
高铁、航空港、港口等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巨大,具有长期稳定的回报。
此外,交通设施的维护和改造也提供了投资的机会。
七、投资风险与挑战交通运输行业投资也面临一定的风险与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利润率相对较低。
同时,政府政策、经济周期等因素也会对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
投资者在选择项目时需谨慎考虑这些风险。
八、投资策略与建议在交通运输行业投资中,投资者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应对风险并寻求更大的回报。
城市轨道交通XXX的运营成本与效益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与效益分析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于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对城市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与效益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和优化措施,以期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2.1 人力成本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包括车站工作人员、驾驶员、维修人员等。
这些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培训费用都属于人力成本的范畴。
2.2 设备成本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还需要大量的设备投入,包括列车、信号系统、轨道等。
这些设备的购置、维护和更新都需要巨额资金。
2.3 能源成本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电力成本在运营成本中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能源价格的波动,能源成本也会发生变化。
2.4 维护成本城市轨道交通的设备和基础设施需要定期的维护和检修,这些维护工作也需要投入相应的成本。
三、城市轨道交通的效益3.1 减少交通拥堵城市轨道交通的开通可以有效减少道路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乘坐轨道交通不仅能够缓解市民出行的压力,还能够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3.2 提高出行舒适度相比其他交通方式,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运营速度和较少的颠簸,可以提供更加舒适的出行环境。
3.3 促进城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还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发展。
它可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增长,并吸引更多的投资。
3.4 提高城市形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对于城市形象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现代化、高效的轨道交通系统能够让城市更具吸引力,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与其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
合理控制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益,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轨道交通市场开发与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摘要: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担负着现代化城市的主干乘运工作,可以高速的进行大容量的人员调度运输,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之一。
在国家基建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规模化轨道交通建设及网络布局发展进入快车道。
由于轨道交通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所以各级企业间的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好的满足轨道交通市场良性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对开发与市场营销工作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积极从国家发展和市场拓展的多个维度出发,突出节能环保和绿色出行要求,用轨道交通建设的合理、高效,助力区域蓝天保卫战。
关键词:轨道交通;市场开发;市场营销;策略分析引言: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驱动力,城市交通运输成为重要的人员交流途径。
轨道交通在我国经过多年的长足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效益,同时随着轨道技术、通信技术、车辆技术等的不断发展,以其低能耗、宽覆盖、大运力的综合效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便捷、快速、安全、高效的运输能力,也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不断满足了我国城镇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要求。
一、明确轨道交通的基础范畴,不断增强其发展潜力轨道交通是指在城镇化交通运输范围内,通过特定轨道开展中运量或大运量人员运输的运输系统,主要负责主城区及卫星城区的人员通勤运输。
在我国运输体系中主要划分为地铁、城际铁路、城市轻轨、城区有轨及无轨电车等。
由于运量和运力及运输范围不同,各类轨道交通的市场运作也不同。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其运行环境和运送类型与城际交通先的干线铁路运输和动车组列车不同。
城际列车和动车组列车更多的是在于保证其恒速、稳功率的运行;而城市轨道交通,其运行区间较短,间隔实践短,人员密集度高,固定编组,形成了较为密集的运输控制体系。
因此要求相关车辆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其传统系统的特殊性,将大冗余的牵引力、瞬时过载能力和间续工作能力作为衡量其效能的标准。
根据我国在“十四五”期间的轨道交通发展需求,全国范围内的运营历程将进一步扩展,其整个运营历程将接近8000公里,规模投资预计达到6000亿。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以北京地铁4号线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出行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轨道交通的投融资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一方面,建设轨道交通需要巨额投资,资金来源不易;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后,长期维护和运营成本也相当高。
因此,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融资模式,对于良性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北京地铁4号线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投融资模式,希望通过研究,提出科学、可行的投融资模式,并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借鉴。
二、研究内容1. 研究北京地铁4号线的建设背景和建设过程,分析其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融资需求。
2. 探究北京地铁4号线的投资来源及投资方式,包括政府投资、社会资本投资、国外资本投资等方式,并分析各种投资方式的优缺点。
3. 研究北京地铁4号线的收益模式,包括票价收入、土地收益、商业开发等各方面的收益,探究如何最大化收益,缓解运营成本的压力。
4. 对比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融资模式,分析优劣,并为后续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更为可行的融资模式。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各种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2. 实证分析法:对北京地铁4号线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模拟,对投融资模式进行定量研究。
3. 专家访谈法:通过专家访谈,获取专业、前沿的知识和信息。
四、研究意义1.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融资模式,有助于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建设效率,降低建设成本。
2. 通过研究北京地铁4号线的投融资模式,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3. 为政府、银行、企业等投资者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健康发展。
五、研究计划1. 研究时间:2021年3月-2022年3月。
2. 研究步骤:①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收集数据和信息,分析北京地铁4号线的建设和投融资模式。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以便提供决策者和投资者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参考依据。
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背景和发展情况,然后对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通过本报告,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第一部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概况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作为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部分将介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背景、规模扩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发展背景过去几十年,中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这促使中国政府决定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为城市交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从最早的北京地铁开始,到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多个城市都开通了轨道交通线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市场。
规模扩大与经济贡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线路长度、车辆数量和运营里程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突破。
同时,这一行业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城市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工具,改善了出行条件,促进了经济活动的蓬勃发展。
第二部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面临的风险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在迅猛发展和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和挑战。
本部分将针对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期在未来发展中做出相应的应对。
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变化可能对行业的发展和运营产生影响,例如调整运营准则和票价政策等。
因此,行业参与者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运营风险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运营安全是一项重要的风险。
任何事故或故障可能对乘客和行业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设备性能和维护水平,加强紧急救援和事故处理能力。
投资风险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需要大量的投资支持。
2017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统计与分析田时沫;鲁放;杨珂;刘宇;雷丽霞;李若怡;张红健;杨瑞霞【摘要】Urban rail lines have been built in 33 cities of China by the end of 2017,totaling 4,706 km.The number of newly built lines reaches 32 with a total length of 874 km.Statistics on urban rail line name and length,etc.are given.The statistical standards and special conditions are also interpreted.The number and length of the operating transit lines in each city are sorted and ranked.Among the cities,Beijing ranks the first with 22 operating lines and Shanghai ranks the first with a total operating length of 676km.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total operation distance would approach 6000km and the number of operational cities would be 36 by the end of 2018.%截至2017年底,中国内地共有33座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4 706 km,运营线路161条,其中新增运营线路32条(段),新增运营里程874 km.统计运营线路的名称、里程等情况,并对统计口径和特别情况予以说明(本文中的统计数字没有包含由国家铁路部门管理的324 km市域快轨线路).给出2017年中国各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数量和里程排序.并对我国轨道交通总体发展情况做了简要分析.北京以22条线位居运营线路数量首位,上海以676 km位居运营总里程首位.预测到2018年底,运营总里程将接近6 000 km,运营城市数量达到36座.【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年(卷),期】2018(031)001【总页数】5页(P16-20)【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统计【作者】田时沫;鲁放;杨珂;刘宇;雷丽霞;李若怡;张红健;杨瑞霞【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68;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1;G353.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速度和规模已经世界领先,已有数十座城市建成或正在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产业链分析第一节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链概述轨道交通建设所涉及的产业链较为庞大,上游主要是基础建筑领域的企业,包括土木工程、隧道等承接商以及工程机械类企业,中游包括车辆制造企业,以及牵引供电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等电气设备企业,下游为公共运营、客货运输等产业。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轨道交通正在全国范围大面积的铺开。
轨道交通的产业链比较长,辐射面非常广泛,可以带动多个行业的发展,车辆制造、电气设备、电子通信系统等是受益的主要行业。
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会带动周边沿线物业、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和繁荣,并直接刺激商业、房地产和广告业的发展,形成“地铁经济带”,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测算,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对GDP的直接贡献为1:2.63,其带动沿线周边物业发展和商贸流通业的繁荣等间接贡献则更高。
图1轨交产业链图表1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链资料来源:世经未来第二节2017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上游产业分析一、轨道交通建设施工行业发展概况(一)总体概况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仍保持了中高速增长。
“十三五”时期,基建建设作为稳增长的重要保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选择将继续健康发展。
2017年,国家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积极实施和推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国内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基建市场继续保持持续发展态势,全年完成铁路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约31151.16亿元,国家继续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强地铁、轻轨等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全年已经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达到了43座,其中开通地铁运营的城市有29座,总里程已经超过3500公里,涉及线路134条、车站2672座。
大陆目前呈现的竞争情形是中国中铁、中国铁建通过下属各局,在全国铁路和城市轨道基础建设市场中形成双寡头地位,能够获得近90%的标案,其中,中国中铁占比则更高,而同为国营企业的中铁二局、中国建筑、中国交通建设等市场占有率并不大,上海建工、腾达建设、隧道股份、宏润建设、粤水电以及各地方城建、市政集团等则主要集中在当地的城市轨道市场,北方国际以承接海外业务为主。
城市轨道交通调研报告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之总称。
”目前国际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以及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号称“城市交通的主动脉”。
城市轨道交通和其他公共交通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用地省,运能大,轨道线路的输送能力是公路交通输送能力的近10倍。
每一单位运输量的能源消耗量少,因而节约能源;采用电力牵引,对环境的污染小。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
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络总里程已达5000公里,总投资估算将超过8000亿元。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作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络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络建设也在快速发展。
中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个城市拥有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全国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络的城市则已有25个。
城市轨道交通是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行业。
目前中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体制还不足以对项目建设进行有效的监督、引导和控制;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法制建设、技术控制、标准化体系尚未形成。
为使中国城市轨道行业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应尽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法律法规,促进国产化设备的发展。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投入大,建设期长,退出成本高,要保证有足够的客运量,才能盈利,因此投资建设应相当慎重,谨防盲目上马。
中国轨道交通设备在全面建设初期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地方财力难以承受。
尤其是一些通过国外贷款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限于贷款条件规定,必须要用相当一部分贷款用于购置贷款国的设备产品。
自从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政策以来,中国城轨车辆国产化成绩斐然,国产城轨车辆不断涌现,如南京浦镇客车厂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合作,生产的地铁车辆供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使用;大连机车车辆厂生产的轻轨车辆,供大连的金石滩-黑石礁轻轨使用;长春客车厂生产的时速100km的轻轨车辆,供天津滨海轻轨使用;四方机车车辆厂生产的地铁空调车辆,供北京地铁八通线使用。
2017年轨道交通行业市场投资策略调研分析报告2016年12月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本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主要包含欧立信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年报,国家相关统计部门以及第三方研究机构等。
目录第一节铁路行业投资迎多重利好 (4)一、基建投资成为国内保增长“利器” (4)二、客运量持续增长,推动需求攀升 (6)三、川普当选,促全球基建共识形成 (7)四、“一带一路”战略加速推进 (7)第二节铁路成绩单异常亮眼,后市场运维空间巨大 (10)一、铁路总里程达12万公里 (10)二、“八纵八横”升级,铁路投资将维持高位 (11)三、铁路车辆配置结构优化 (12)四、正式迈进铁路“后市场时代” (14)第三节城轨建设将成轨道交通新风口 (15)一、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分布 (15)二、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大幅提升 (17)三、PPP模式助力城轨建设 (18)第四节轨交产业链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19)一、神州高铁:后市场运维核心标的 (19)二、众合科技:城轨信号控制系统核心供应商 (22)1、CBTC解析与市场空间预测 (23)三、时代新材:立足传统轨交业务,新材料板块已起锚 (25)1、聚酰亚胺薄膜概念解析 (26)四、鼎汉技术:做轨交设备综合供应商 (28)五、康尼机电:轨交门系统龙头地位稳固 (30)图表目录图表1:铁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月度完成情况 (4)图表2:道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月度完成情况 (4)图表3:水上运输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月度完成情况 (5)图表4:航空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月度完成情况 (5)图表5:历年铁路客运量统计情况 (6)图表6:历年高铁客运量统计情况 (7)图表7:中国铁路运营里程 (10)图表8: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 (10)图表9:铁路市场投资规模预测 (12)图表10: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情况 (13)图表11:全国铁路货车拥有量情况 (13)图表12: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情况 (13)图表13:2015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客运情况 (15)图表14:2015年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结构 (15)图表15:2015年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16)图表16:历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17)图表17:城轨市场投资规模预测 (17)图表18:轨交产业链拆分 (19)图表19:神舟高铁业务布局 (19)图表20:历年营业收入情况 (20)图表21:历年净利润情况 (20)图表22:历年营业收入情况 (22)图表23:公司分项收入比例 (22)图表24:公司的同心多元战略 (25)图表25:公司分板块收入预测 (25)图表26:公司分板块毛利预测 (26)图表27:公司营业收入预测 (28)图表28:公司净利润预测 (29)图表29:公司营业收入情况 (30)图表30:公司净利润情况 (31)表格目录表格1:主要海外高铁项目汇总 (8)表格2:世界最快的10条高铁线路 (11)表格3:神州高铁财务数据预测 (21)表格4:“十三五”信号系统市场空间预测 (23)表格5:众合科技财务数据预测 (24)表格6:时代新材财务数据预测 (27)表格7:鼎汉技术财务数据预测 (30)表格8:尼康机电财务数据预测 (32)第一节铁路行业投资迎多重利好一、基建投资成为国内保增长“利器”今年下半年以来,宏观层面多次提出抑泡沫、防风险,房地产阶段性高点逐渐成为市场共识。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在强调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也强调了抑泡沫、防风险的货币政策思路。
同时,在深化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同时,扩大总需求也极为重要,成为房地产换挡期的重要稳增长手段。
结合年初宏观层面的“三去一降一补”总思路,在“补短板”将有明显的作为。
因此,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加大基建的投入成为宏观转型期的“经济安全垫”;就所有选项中,我们坚定认为轨道交通行业因其综合效益高、承载力度强以及负外部效应小等优势,将成为未来较长时间内的基建风口行业。
图表1:铁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月度完成情况数据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2:道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月度完成情况图表3:水上运输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月度完成情况图表4:航空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月度完成情况数据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二、客运量持续增长,推动需求攀升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铁路作为远途交通工具尤其强大的比较优势:①载客量大,效率高;②运输成本较低,适合中国国情;③安全舒适,运行速度较快等。
从下图看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的铁路客运量增速持续维持在10%左右(除2012年之外);高铁客运量增速则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近三年维持在35%以上。
由此看出,以高铁为代表的铁路运输模式,不仅有其强烈的旺盛需求,更是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的。
因此,我们预计铁路运输需求的持续增长,是“十三五”铁路投资维持高位的一大驱动因素。
图表5:历年铁路客运量统计情况数据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6:历年高铁客运量统计情况数据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三、川普当选,促全球基建共识形成特朗普当选美国新一届总统,商人出身的他作风务实,重视美国经济增长。
在其一系列经济政策计划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引起了广泛关注。
他表示,将投入资金5000亿美元以上用于美国国内基础建设投资,十年期总投资或将达到一万亿美元。
同时,其也表示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提议。
特朗普此次提出的5000亿美元投资计划,包括用于修缮城市,新建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学校、机场,加强美国综合基础设施的建设。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美国基础设施质量位居全球第19,基础设施相比中国而言可谓老化,确实有必要增加基建投资。
因此,我们认为特朗普的上台,有望给全球迎来一场基础设施建设高峰,初步共识已经达成。
四、“一带一路”战略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同时,“一带一路”有望构筑全球经济贸易新的大循环,成为继大西洋、太平洋之后的第三大经济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地区覆盖总人口约46亿(超过世界人口60%),GDP总量达2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1/3)。
区域国家经济增长对跨境贸易的依赖程度较高,2000年各国平均外贸依存度为32.6%;2010年提高到33.9%;2012年达到34.5%,远高于同期24.3%的全球平均水平。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计算,1990-2013年期间,全球贸易、跨境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7.8%和9.7%,而“一带一路”相关65个国家同期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3.1%和16.5%;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的2010-2013年期间,“一带一路”对外贸易、外资净流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3.9%和6.2%,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4.6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
2015年,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近1万亿美元,我国同沿线65个国家中投资49个国家,共计150亿美元,同比增长18%。
中国自推行“一带一路”战略以来,输出国内的过剩产能一直是战略的核心;以高铁为首的铁路产能输出,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技术制高点。
下表是我们跟踪的自南北车合并以来已建或潜在建设的海外铁路项目。
除此之外,全球基建共识已达成,这将有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纵深推进。
表格1:主要海外高铁项目汇总数据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第二节铁路成绩单异常亮眼,后市场运维空间巨大一、铁路总里程达12万公里截至2015年末,全国铁路总里程达到12万公里,电气化里程占比达62%,高铁运营里程达2万公里。
中国铁路建设始于清朝末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铁路网,以及全球最大规模的快速铁路线和高速铁路网。
在中国,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所以经济、快捷的铁路普遍占有更大的优势,成为一种受广泛使用的运输方式。
高铁时代的中国铁路等级划分为高铁级、国铁Ⅰ级(含快铁和干线型普铁)、Ⅱ级、Ⅲ级。
2013年3月起,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议案,将原铁道部拟定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共同管理中国铁路。
图表7:中国铁路运营里程数据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图表8: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数据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中国铁路网速度与质量全球领先。
短短十年间,我们的铁路网络位居全球第二,车辆基本实现国产化,高铁技术也从依赖国外进口到如今出口竞争的局面,实现了质量、速度与里程三个维度的提升。
表2列举了世界最快的10条高铁线路。
表格2:世界最快的10条高铁线路数据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互联网二、“八纵八横”升级,铁路投资将维持高位6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中国高铁网正式由“四纵四横”升级为“八纵八横”,3.0版高铁网正式展开。
“八纵八横”的总目标为:铁路网覆盖20万人口以上城市,快速铁路网连接所有50万以上人口城市,高速铁路网连接所有100万以上城市;城际高铁连接城市群内部城市。
最终,中国铁路网总里程达20.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网7.2万公里。
我们预测,2016年铁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将超过8000亿元,“十三五”行业投资总额接近4万亿元,基本维持每年8000亿元的行业投资。
铁路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将主要来自于铁路基建、工程机械、机车车辆及配件、轨交电气信息化以及后期运维五大主题。
图表9:铁路市场投资规模预测数据来源:北京欧立信信息咨询中心三、铁路车辆配置结构优化铁路投资结构起变化,车辆配置结构不断优化。
在全国铁路车辆分类中,主要分为机车、客车和货车三大类。
机车即是牵引或推送铁路车辆运行,而本身不装载营业载荷的自推进车辆,俗称火车头。
而客车和货车则是按载荷的不同来划分的。
在我国现行的机车体系下,又分为和谐型大功率机车、内燃机车以及电力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