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要点必备第三专题
- 格式:docx
- 大小:38.99 KB
- 文档页数:13
第8课李将军列传——一生难封侯的将军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掌握文中涉及的重要文言知识,重点是形容词活用。
2.思维:分析李广形象特点,探究其悲剧原因。
3.审美:赏析文中细节描写。
学法点拨本文在本册书里是很特殊的一篇,这不仅是因为它成功地塑造了李广这位富有传奇、悲剧双重色彩的一代名将形象,更在于司马迁与李广有着特殊的关系。
司马迁正是替李广之孙李陵讲公道话而获宫刑的。
对于这位与他自己同时代,又是自己非常景仰的英雄,如何写才能既抒发出自己的感情,又遵守史学家的品德,这正是本文学习之处。
具体说来,除要继续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外,要好好体会李广身上的悲剧意味,深入认识其悲剧根源,还要体会司马迁在文中抒发的一唱三叹之情,品鉴塑造李广形象的艺术手法。
司马迁写传记,每篇都有主脑。
读此文,一定要抓住李广的“战”“射”与“不遇时”的叙述主线。
诗美晨读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 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此处化用杜诗。
[赏析] 作者写此词正值他被谗罢居上饶之时。
小序中作者说自己“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此就引用有关李广的典故写了这首词,寄给约他同居山间的友人。
词作上阕概述了李广的两件事。
其一是李广罢职家居时受辱于灞陵醉尉;其二为李广某次出猎误以为草中石为老虎而射击,矢发裂石。
作者叹息像李广这样有大功于国家的名将,却不得封侯,还一度被罢黜而家居。
作者对此也是深有感触的,从而引出下阕词意。
下阕抒发感慨。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3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殚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陨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愤然而前行。
节选自《纪念刘和珍君》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殚dàn 目睹dǔ 干练坚决liàn B.下劣liè 消亡xiāo 百折不回zhéC.临难nán 苟活ɡǒu 陨身不恤yǔn D.从容cónɡ 愤然fèn 阴谋秘计mì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这样如此如是B.如此这样如是C.这样如是如此D.如是这样如此3.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倘要这一次寻求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B.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就在此意义罢C.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D.倘要这一次寻求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就在此意义罢【答案】1.B 2.A 3.C【1题详解】A.“不殚”中“殚”应为“惮”;C.“临难”中“难”应读“nàn”,“陨身不恤”中“陨”应为“殒”;D.“愤然”中“愤”应为“奋”。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中后期江南经济迅速□起,崇尚精雅奢华之风。
服饰方面僭越等级尊卑,标新立异,竞逐华靡;饮食不厌其精,饮酒花样繁多()家具制作巧夺天工,豪门园林建筑精巧。
精美的园林不仅装点了江南的绰约风姿,也是文人精神追求和生活情趣的形象写照。
1.下列填入文中“□”处的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倔B.崛C.倨D.踞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mǐ chuō B.mí chuō C.mǐ chuò D.mí chu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为使文段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生命教育要鼓励学生拓展生命的维度。
生命有“四个维度”:一是________。
生命,是具体、多元、鲜活的,会有高低起伏、顺境逆境,要懂得用时间去疗伤,要学会用哲学、用人文艺术和时代精神去慰藉,去滋养。
二是________。
只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爱人以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人格、有担当、有本领,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三是________。
生命需要不断修炼、不断超越,需要放下自我与得失的纠结,舍小我成就大我,在拼搏中奉献正能量。
四是________。
要爱惜生命、延长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要重视身心健康,加强体育锻炼,争取健康快乐地为祖国工作四十年甚至五十年。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3选择题部分(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依偎.(wēi)悲怆.(chuàng)一掷.千金(zhì)B.坍圮.(pǐ)俨.然(yǎn)玲珑剔.透(tì)C.狭隘.(ài)口供.(gōng)子.然一身(jié)D.跌宕.(dàng)挣.揣(zhēng)命途多舛.(chuǎn)【答案】A【解析】B项,剔tī透;C项,口供gòng;D项,挣揣zhè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近年来,引人关注的夜间旅游正成为热门项目,也成了一些城市亮丽的明片。
B.各部门要让技术对结渠道畅通,形成高效协作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精准扶贫。
C.走进活动现场,感受演说者的睿智,领略辩论者弛骋古今、纵横捭阖的风采。
D.科学研究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敷衍了事。
【答案】D【解析】A项,“明片”应为“名片”;B项,“对结渠道”应为“对接渠道”;C项,“弛骋”应为“驰骋”。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闻报道对于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讴歌时代英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B.大家习惯了加班加点、熬夜透支,对此都不以为意....,这导致身体过劳现象更加普遍。
C.在竞技场上,要放松心态,专注比赛;一味追求完美,苛求自己,反而..容易背上包袱。
D.每年邻.近.春节的时候,人们如何回家这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都会摆在铁道部的面前。
【答案】D【解析】A项,“得天独厚”意为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
一般为褒义词。
使用正确。
B项,“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使用正确。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本试题卷分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20世纪40年代,人类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
2016年,人工智能首次战胜人类职业围棋选手。
2022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自然语言大模型可以根据人类指令,迅速完成写文章、绘画、作曲甚至制作视频和动画等任务,其“创作”涉猎的范围几乎可以媲美人类。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是类脑神经网络。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海量的训练数据以及必要的算力基础和庞大的数据模型,有力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走向成熟。
在文艺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对象是知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
通过处理原始数据,经典作品的风格特点被提取出来,由人工完成数据标注,为下一阶段的新内容生成打下基础,实现由艺术原作到人工智能作品的风格迁移。
伴随各类云计算平台的搭建,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巨大空间。
现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技术模型的驱动形式分为文本驱动型、图像驱动型和复合驱动型。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文本驱动型。
用户在人工智能端口界面输入提示文本,就能够便捷地启动智能化写作、作曲、作图,或生成短视频等。
面对加速更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创作者要做出哪些调整才能更好地应对智能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创作过程是创作者就一部作品持之以恒地进行打磨,但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创作者的艺术创意在很短时间内就产出批量内容,风格品质参差不齐,创作者需要从众多“产品”中选取一件进行精心调整。
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水平还不足以撼动人类创作者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基于机器学习的参数式内容生成,还是风格迁移的程序应用,它们在极短时间内批量化产出的语段、图像、音频、视频等,都尚未催生出获得公认的人工智能艺术家。
2020年7月学考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祈.祷(qí) 参.差(cān) 步履蹒.跚(pán)B. 窟.隆(kū) 蜕.变(tuì) 独辟蹊.径(xī)C. 迷惘.(wǎng) 间.断(jiàn) 百舸.争流(kē)D. 修葺.(róng) 羞怯.(qiè) 返璞.归真(pǔ)【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音的辨析和修改的能力。
该题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题并不难,高考字音考查的对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所以,平时复习时要注意识记和辨析以上三种字的读音。
A项,参差的“参”读作“cēn”;B项,正确。
C项,百舸争流的“舸”读作“gě”;D项,修葺的“葺”读作“qì”;返璞归真的“璞”读作“pú”。
故选B。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揽客的吆喝声、欢聚的谈笑声,使这条因疫情一度冷落的网红街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B. 一本万利乃至无本万利的许喏迎合了一些人对金钱的贪欲,使非法传销的技俩屡屡得逞。
C. 伴随着内需市场的迅速掘起,中国正在成为一个超级市场,这已经是无须争辨的事实。
D. 各地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大力帮助陆续开工的中小型企业解忧抒困,度过难关。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B项,“许喏”应为“许诺”,“技俩”应为“伎俩”;C项,“掘起”应为“崛起”,“争辨”应为“争辩”;D项,“解忧抒困”应为“解忧纾困”,“度过难关”应为“渡过难关”。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虞美人李煜【词解】这首词通过不堪回首故国的景物情事以及前后生活的对比,抒发了李煜对囚居宋朝的屈辱生活的无比深长的愁恨和悲痛心情。
蝶恋花晏殊【句解】①开头两句看似纯写客观景物,实则含蓄地抒情,以景传情。
②此句点明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
上阕写景,菊愁、兰泣、燕子飞去、明月高挂,以景来反映女主人公深幽的怀人情感。
【句解】①这两句于写景叙事之中抒发怀人之情。
②人既望而不见,只得托于书函,然而山长水远,人踪渺渺,情又无法送达,失望、感伤之情凸显。
下阕写女主人公登高望远,情深意长。
望眼欲穿,执着怀人,意境高远。
雨霖铃柳永【句解】①以上两句写出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场合,用秋景来渲染悲凉的气氛。
②执手含泪相望,无言以对。
烟波、暮霭、辽阔的天空,暗含相见无期之意。
上阕写一对恋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场面。
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写离别之时,重在描写情态。
【句解】①这一名句妙在景中有情。
②良辰美景、千种风情皆为虚设,把离别的伤痛的氛围推向高潮。
下阕写别后的痛苦,写别后的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声声慢李清照【句解】①首句写词人的处境和心情。
寻觅无所获,只有冷清悲戚。
②深秋季节,难以调养身体,淡酒抵不住寒风。
生活境况如此窘迫。
③大雁如故,物是人非,国恨家愁,尽在其中。
上阕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
【句解】①写花实际是写人,憔悴凋谢,且孤独难耐。
②挨到天黑,又潇潇细雨,点点伤心。
③“怎一个愁字了得”,可见其哀伤。
下阕由远及近,由景入情,以物喻人,诉凄苦之情。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区域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整理—默写专题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语文试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课文《劝学》中直接指出“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使自己智慧明达”意思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用俗语来形容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种做法可用韩愈《师说》中提到的“_______,____”来评价。
(3)《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两句借邻船寂静、冷月无声来烘托音乐强大的感染力。
(4)《登泰山记》中作者在泰山之巅看到一幅雪山晚晴图,其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雪和山的美景。
(5)东风在古诗中常用来形容春风,比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等,请再举一例:“______,______ 。
”(6)龙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
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描写“龙”的语句在古诗文中更是俯拾皆是,如“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③.小学而大遗④.吾未见其明也⑤.东船西舫悄无言⑥.唯见江心秋月白⑦.苍山负雪⑧.明烛天南⑨.相见时难别亦难⑩.东风无力百花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⑪. 积水成渊⑫. 蛟龙生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博”“知”“舫”“唯”“堪”“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浙江省台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语文试题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以“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曹操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诵《短歌行》的形象。
第三专题常见常考成语识记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2例①不孚众望:不能使人信服(孚,使人信服)。
误区提醒易误作“不负众望”。
②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区提醒易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③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
误区提醒易误作“不值一钱”。
④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
误区提醒易误作形容人和蔼可亲的样子。
⑤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谢,推辞;不敏,无能)。
误区提醒易误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⑥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
误区提醒易误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
⑦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喻,使明白)。
误区提醒易误作不可理解。
⑧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
误区提醒易误作做事不动脑子。
⑨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寒,寒冷;栗,发抖)。
误区提醒易误作寒冷。
⑩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然,正确,对)。
误区提醒易误作“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⑪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误区提醒易误作听话人听不懂。
⑫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敬畏的神态,也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误区提醒易误作目光轻蔑地看。
⑬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稍微;强,振奋)。
误区提醒易误作使人不满意。
⑭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误区提醒易误作买卖兴隆。
⑮赤地千里: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赤,空)。
误区提醒易误作火灾。
⑯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误区提醒易误作懦弱、犹豫等。
⑰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形容恳切地教导。
误区提醒易误作只是当面说。
⑱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侮辱了自己也不计较(校,计较)。
误区提醒易误作犯了错误也不改。
⑲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
误区提醒易误理解为起带头示范作用。
⑳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误区提醒易误作风雨交加、气候恶劣。
㉒七月流火:七月火星西坠,形容天气转凉。
误区提醒易误作七月天气炎热难耐。
○22山高水低:指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多指死亡)。
误区提醒易误作描写景色。
易用错对象的成语28例①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舒适,常用来形容书法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发挥。
②猝不及防: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
一般不指好事。
③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适用于面对困境。
④秦晋之好:泛指两姓联姻,只用于婚姻。
⑤东山再起: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一般用于人不用于物。
⑥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⑦忝列其中:自感羞愧地与他人排列在一起,辱没他人。
谦词,只用于自己。
⑧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只用于美好事物。
⑨众目睽睽:形容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一般用于当众公然做坏事。
⑩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上下。
可用于人、单位等,一般不用于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
⑪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慢待另一方,指对人或事不同等看待。
一般用于对人、单位、集体。
⑫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一般不用于游乐之事。
⑬临危授命: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
不同于在危难之时接受任命的“临危受命”。
⑭年富力强:年纪轻,精力旺盛。
不能用来指老人。
⑮守口如瓶:形容说话慎重或严守秘密。
不能用于拒不交代。
⑯谈笑自若: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
不能用于平常情况或闲适、安宁的环境。
⑰在劫难逃: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逃也逃不脱,现在借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
⑱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一般适用于建筑和室内,不能用于落日。
⑲良莠不齐: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多指人的品质,不指水平、成绩等。
⑳鼎力相助:尽全力帮助。
敬辞,只能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
○21投鼠忌器:要打老鼠又怕打坏了它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
一般用于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
○22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形容彼此利害一致。
一般用于人与人或人与集体之间,而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23摇旗呐喊:比喻替别人助长声势。
不能用于自己。
○24一挥而就:形容(写字、画画、作文)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不能用于其他工作。
○25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形容降低身份请教别人。
含褒义,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或地位相等之人。
○26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谦辞,用于听别人讲话,不能用于要别人听自己讲话。
○27敝帚自珍:破扫帚,自己当宝贝爱惜,比喻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
一般用于自己而不是别人的东西。
○28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常误用为形容人的站相或者走相。
易褒贬误用的成语25例①半斤八两: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②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③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交谈。
褒义。
④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褒义。
⑤信笔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
贬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⑥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贬义。
多用作谦辞。
⑦因人成事: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贬义。
⑧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贬义。
⑨胸无城府:比喻为人坦率,不用心计。
褒义。
⑩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⑪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贬义。
⑫弹冠相庆: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贬义。
⑬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褒义。
现指必须遵守的、不可变更的条规。
中性。
⑭倾巢而出:整窝的鸟儿全出来,比喻坏人(敌人)出动全部力量进行侵扰。
贬义。
⑮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褒义。
⑯官样文章:徒具形式、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贬义。
⑰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褒义。
⑱势如破竹:形势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底下的都随着刀刃分开了,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褒义。
⑲陈陈相因: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
贬义。
⑳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贬义。
○21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褒义。
○22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坏的事物发展,使扩大影响。
贬义。
○23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
贬义。
○24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贬义。
○25豆蔻年华:形容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褒义。
搭配不当的成语20例温馨提示一些动词性成语使用时是不能带宾语的,但常被误带宾语。
这部分成语数量较少,但需引起注意。
①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
②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③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④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⑤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⑥视而不见: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
⑦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⑧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⑨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⑩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温馨提示有一类成语,本身包含的意思在前后修饰语或句子中再次出现,造成重复语病,需要格外地重视。
①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前面不能加“显得”修饰,因为“见”就是“显得”之义。
②如芒在背: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
前面不能加“如”“仿佛”“好像”之类的词语。
③遍体鳞伤:浑身受伤,伤痕像鱼鳞一样密,形容伤势很重。
前面不能加“遍体”“浑身”之类的词语。
④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
前面不能加“人民”“百姓”之类的词语。
⑤贻笑大方:让内行笑话。
前面不能加“让人”之类的词语。
⑥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话语。
前面不能加“过分”之类的词语。
⑦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最近发生的一样。
前面不能加“还”字。
⑧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前面不能加“正”“刚刚”之类的词语。
⑨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事。
前面不能加“目前”“当今”之类的词语。
⑩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前面不能加“普通”之类的词语。
常考多义成语35例1.大放厥词①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含贬义)。
②极力铺陈辞藻。
2.如虎添翼①形容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
②形容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
3.灯红酒绿①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②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4.不绝如缕①形容局势危急。
②形容声音细微悠长。
5.秀色可餐①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
②形容景物非常优美。
6.左右逢源①形容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②形容办事圆滑。
7.淋漓尽致①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
②形容暴露得很彻底。
8.旁若无人①形容态度自然。
②形容态度高傲。
9.捉襟见肘①形容衣服破烂。
②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10.当头一棒①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
②比喻给人以突然打击。
11.穷形尽相①丑态毕露。
②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12.引火烧身①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毁灭。
②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帮助。
13.瞻前顾后①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
②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14.光彩照人①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美好。
②艺术成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
15.不赞一词①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②一言不发。
16.平易近人①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
②形容(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17.堂而皇之①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多含贬义)。
②形容体面或气派大(多含贬义)。
18.落花流水①形容春景衰败。
②形容惨败。
19.顾影自怜①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②指自我欣赏。
20.循规蹈矩①遵守规矩。
②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做变通。
21.绵里藏针①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
②比喻柔中有刚。
22.粉墨登场①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②化装上台演戏。
23.指手画脚①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
(中性词)②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
24.不三不四①不正派。
②不像样子。
25.光风霁月①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
②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
26.不见经传①人或事物没有什么名气。
②某种理论缺乏文献上的依据。
27.暗送秋波①暗中眉目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