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二节.土壤里的微生物 (2)真菌
- 格式:ppt
- 大小:2.73 MB
- 文档页数:34
《霉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是初一生物下册第13章第2节内容,本节分为三个课时,此为第2课时。
本章内容主要是土壤里的生物,通过学习多种生物体现生物的多样性,突出单元主题。
第一节内容为土壤中的小动物,第二节为土壤里的微生物,教材编排依据学生的认知思维习惯和规律,由宏观到微观,由易到难,由熟悉到不熟悉,由感性到理性,观察方式也是由肉眼的直接观察到借助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内容安排逐步深入和提高,符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规律。
在学习了细菌和放线菌之后学习霉菌也是符合由简单的单细胞微生物过渡到复杂多细胞微生物上,知识逐渐加深。
本节课重点讲解霉菌的相关知识,通过学生制作霉菌的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总结出青霉和匍枝根霉的异同,初步得出霉菌的共同特征,并将霉菌与植物和细菌细胞做对比,找出差异,引出霉菌属于真菌的概念。
课前安排学生回家找一找霉菌,通过学生的生活观察找出家中霉菌所在的地方,总结出霉菌的生活环境是阴暗潮湿温暖的地方,达到知识到生活再到知识的教育目标。
最后视频展示一些家庭祛霉的小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将知识生活化。
本节课不能以单纯的讲解为主,必须通过实验、观察、体验等巧妙的活动完成授课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等。
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提高思考总结能力,培养全面看待问题的态度,培养热爱生活、健康生活的情感。
【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心理上主要以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实验、观察或视频、图片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实验过程中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初一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在教案设计中,知识的逐层递进,有序衔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霉菌(青霉和匍枝根霉)及其特点;2、总结出青霉和匍枝根霉的异同点;3、知道霉菌属于真菌,初步了解真菌的主要特点;4、了解霉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习一些家庭祛霉的小方法。